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目录
马氏文通 1
目录 1
文通序 5
后序 6
上册付印题记 7
例言 8
正名卷之一 9
字类 9
句读 13
字类及句读示例 18
实字卷之二 19
名字二之一 19
公名、本名 19
群名、通名 20
通名假借 20
名字辨音 21
名字诸式 24
代字二之二 27
代字总论 27
指名代字二之三 29
接读代字二之四 48
询问代字二之五 62
指示代字二之六 71
实字卷之三 83
主次三之一 83
偏次三之二 84
宾次三之三 92
同次三之四 97
【3.4.2】同次之例有二。 99
静字三之五 108
静字总论 108
象静 108
滋静三之六 118
表词三之七 123
论比三之八 131
实字卷之四 140
外动字四之一 140
动字总论:内动与外动 140
外动字与转词 141
外动字与止词 149
受动字四之二 158
内动字四之三 166
名字状动字 176
内动字用若外动字 178
同动助动四之四 179
助动字 186
无属动字四之五 193
实字卷之五 194
动字假借五之一 194
动字辨音五之二 200
动字骈列 209
动字相承五之三 210
散动诸式五之四 225
实字卷之六 228
状字诸用六之一 228
状字假借六之二 232
状字诸式六之三 233
状字别义六之四 236
虚字卷之七 253
介字 253
之字之用七之一 254
于字之用七之二 263
以字之用七之三 271
与字之用七之四 278
为字之用七之五 282
由用微自诸字七之六 285
虚字卷之八 288
连字总论 288
提起连字 288
承接连字八之二 293
承接连字八之三 309
转捩连字八之四 326
推拓连字八之五 331
虚字卷之九 338
助字总论 338
传信助字九之一 340
传信助字九之二 352
「也」助实字 357
传言助字九之三 360
已、耳、尔 367
传信助字九之四 370
者 383
传疑助字九之五 383
合助助字九之六 402
叹字 407
论句读卷之十 410
彖一 410
系一 411
系二 413
系三 413
系四 414
系五 415
系六 415
系七 416
彖二 417
系一 418
系二 419
系三 419
系四 420
系五 420
彖三 421
系一 422
系二 426
系三 427
系四 427
彖四 428
系一 428
系二 429
系三 430
彖五 431
彖六 438
彖七 455
词语索引 469
A 469
B 469
C 470
D 472
E 474
F 475
G 476
H 477
J 478
K 481
L 482
M 482
N 483
P 484
Q 484
R 486
S 487
T 490
W 491
X 493
Y 494
Z 500
文通序
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乃权兴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则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迹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已。
三者之学,至我朝始称大备。凡诂释之难,点画之细,音韵之微,靡不详稽旁证,求其至当。然其得失之异同,匿庸与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则以字形字声,阅世而不能不变,今欲于屡变之后以返求夫变之先,难矣。盖所以证其未变之形与声者,第据此已变者耳;藉令沿源讨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讹、一画之误已耳。殊不知古先造字,点画音韵,千变万化,其赋以形而命以声者,原无不变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声其声,以神其形声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贯乎其中,历千古而无或少变。盖形与声之最易变者,就每字言之;而形声变而犹有不变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易曰:‘艮其辅,言有序。’诗曰:‘出言有章。’曰「有序」,曰「有章」,即此有形有声之字,施之于用各得其宜,而着为文者也。传曰:‘物相杂故曰文。’释名谓‘会集众采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词谊,如文绣然也。’今字形字声之最易变者,则载籍极博,转使学者无所适从矣;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
士生今日而不读书为文章则已,士生今日而读书为文章,将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又与学者以易知易能,其道奚从哉?学记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其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通雅引作‘离经辨句’,谓‘丽子六经使时习之,先辨其句读也。’([读]徐邈音豆。)皇甫茂正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杜。’
「度」即「读」,所谓句心也。然则古人小学,必先讲解经理、断绝句读也明矣。夫知所以断绝句读,必先知所以集字成句成读之义。刘氏文心雕龙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顾振本知一之故,刘氏亦未有发明。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子书,听其终日伊吾;及少长也,则为之师者,就书衍说。至于逐字之部分类别,与夫字与字相配成句之义,且同一字也,有弁于句首者,有殿于句尾者,以及句读先后参差之所以然,塾师固昧然也。而一二经师自命与攻乎古文词者,语之及此,罔不曰此在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传也。噫{口戏}!此岂非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之蔽也哉!后生学者,将何考艺而问道焉?
上稽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下至志书小说,凡借字遣辞,茍可以述吾心中之意以示今而传后者,博引相参,要皆有一成不变之例。愚苵罔揣固陋,取四书、三传、史、汉、韩文为历代文词升降之宗,兼及诸子、语、策,为之字栉句比,繁称博引,比例而同之,触类而长之,穷古今之简篇,字里行间,涣然冰释,皆有以得其会通,辑为一书,名曰文通。部分为同。首正名。天下事之可学者各自不同,而其承用之名,亦各有主义而不能相混。佛家之「根」「尘」「法」「相」,法律家之「以」「准」「皆」「各」「及其」「即若」,与夫军中之令,司官之式,皆各自为条例。以及屈平之「灵修」,庄周之「因是」,鬼谷之「捭阖」,苏张之「纵横」,所立之解均不可移置度书。若非预为诠解,标其立义之所在而为之界说,阅者必洸洋而不知其所谓,故以正名冠焉。次论实字。凡字有义理可解者,皆曰实字;即其字所有之义而类之,或主之,或宾之,或先焉,或后焉,皆随其义以定其句中之位,而措之乃各得其当。次论虚字。凡字无义理可解而惟用以助辞气之不足者曰虚字。刘彦和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虚字所助,盖不外此三端,而以类别之者因是已。字类既判,而联字分疆庶有定准,故以论句读终焉。
虽然,学问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然即其可授受者以深求夫不可授受者,而刘氏所论之文心,苏辙氏所论之文气,要不难一蹴贯通也。余特怪伊古以来,皆以文学有不可授受者在,并其可授受者而不一讲焉,爰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以成此编;盖将探夫自有文字以来至今未宣之秘奥,启其缄縢,导后人以先路。挂一漏万,知所不免。所望后起有同志者,悉心领悟,随时新补正,以臻美备,则愚十余年力索之功庶不泯也已。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丹徒马建忠序。
后序
荀卿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羣也。’夫曰羣者,岂惟羣其形乎哉!亦曰羣其意耳。而所以羣今人之意者则有话;所以羣古今人之意者则惟字。传曰:‘形声相益之谓字。’夫字形之衡纵、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字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岀入、高下、淸浊,其变幻莫可端倪。微特同此圆方趾散处于五大洲者,其字之祖梵、祖伽卢、祖仓颉,而为左行、为右行、为下行之各不相似而不能羣;即因所祖,而世与世相禅,则字形之由圆而方,由繁而简,字声之由舌而齿、而唇、而递相变,羣之势亦几于穷且尽矣。然而言语不达者,极九译而辞意相通矣;形声或异者,通训诂而经义孔昭矣。盖所见非不同者,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而一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快乐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则常探讨画革旁形诸国语言之源流,若希腊、若拉丁之文词而属比之见其字别种,而句司字,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者,皆有一定不易之律;而因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其大纲盖无不同。于是因所同夫所不同者,是则此编之所以成也。
而或曰:‘吾子之于西学,其形而上者性命之精微,天人之交际,与夫天律人律之淑身淑世,以及古今治教之因革,下至富国富民之体用,纵横捭阖之权策,而度、数、重、化、水、热、光、电制器尚象之形而下者,浩浩乎,渊渊乎,深者测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既无不目寓而心识之,间尝征其用于理财使事,恢恢乎其有余矣。今下关之抚初成,上下交困,而环而伺者与国六七,岌岌乎,识时务者方将孔孟西学,蒭狗文字也。今吾子不出所学以乘时焉,何劳精敝神于人所唾弃者为?是时不冯唐也,何居?
曰:‘天下无一非道,而文以臷之;人心莫不有理;而文以明之。然文以臷道,而非道;文以明理,而非理;文者,所以循是而至于所止,而非所止也,故君子学以致其道。
‘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而后视其性之所近,肆力于数度、格致、法律、性理诸学而专精焉。故其国无不学之人,不人各学有用之学。计我国童年能读书者固少,读书大量能文者又加少焉,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者以备他日之用者,盖万无一焉。夫华文之点画结构,视西学之切音虽难,而华文之字法句法,视西文之部分类别,且可以先后倒置丈达其意度波澜者则易。西文本难也而易学如彼,华文本易也而难学如此者,则以西文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其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遂使结绳而后,积四千余臷之智慧材力,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而道无由载,理不暇明,以与夫达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
‘斯书也,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然后及其年力富强之时,以学道而明理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理道可知,将由中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求而会通焉。则是书也,不特可羣吾古今同文之心思,将举夫宇下之凡以口舌点画以达其心中之意者,将大羣焉。夫如是,胥吾京陔亿兆之人民而羣其财力,羣其心思,以求夫实用,而后能自羣,不为他羣
所羣 。则为此书者,正可谓识当时之务。’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丹徒马建忠又序。
上册付印题记
《文通》之作,其用意具详前后两序并非凡例矣。一时草创,未暇审定,本不敢出以问世。友人见者,皆谓此书能一前人作文之奥,开后人琢句之门,非洞悉中西文词者不辨。人茍能玩萦不有得焉,不独读中书者可以引通西文,即读西书者亦易于引通中文,而中西行文之道,不难豁然贯通矣。怂恿就梓,得六巻,不论实字已全。其论虚字,论句读,且俟续印。建忠自记。
例言
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夫字类与句读,古书中无论及者,故字类与字在句读所居先后之处,古亦未有其名。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语曰:‘必也正名乎。’是书所论者三:首正名,次字类,次句读。
古经籍历数千年传诵至今,其字句浑然,初无成法之可指。乃同一字也,同一句也,有一书迭见者,有他书互见者,大量宜博引旁证,互相比拟,因其当然以进求其所同所异之所以然,而后着为典则,义训昭然。但其间不无得失,所望后之同志,匡其不逮,俾臻美备。
此书在泰西名为葛郎玛。葛郎玛者,音原希腊,训曰字式,犹云学文之程序也。各国皆有本国之葛郎玛,大皆相似,所异者音韵与字形耳。童蒙入塾,先学切音,而后授以葛郎玛,凡字之分类与所以配用成句之式具在。明于此,无不文从字顺,而后进学格致数度,旁及舆图史乘,绰有余力,未及弱冠,已斐然在成矣。此书系仿葛郎玛而作,后先次序,皆有定程。观是书者,稍一凌一,必至无从领悟。如能自始至终,循序渐进,将逐条详加体味,不惟执笔学中国古文词即有左宜右有之妙,其于学泰西古今之一切文字,以视自来西文者,盖事半功倍矣。
构文之道,不外虚实两字,实字其体骨,虚字其神情也。而经传中实字易训,虚字难释。颜氏家训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独一尔雅说文二书,解说经传之词气,最为近似,然亦时有结一为病者。至以虚实之字措诸句读间,凡操笔为文者,皆知其当然盎其当然之所以然,虽经师通儒亦有所不知。间尝谓孟子‘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两句中「之」「其」两字,皆指象言,何以不能相易?论语‘须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两句之法相似,何为「之」「焉」二字变用而不得相通?‘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两句之法亦要同,「矣」「也」二字何亦不能互变?凡此之类,会以叩攻小学者,则皆知其如是,不卒不知其所以如是。是书为之曲证分解,辨析毫厘,务令壹者知所曲别而后施之于文,各得其当。若未得其真解,必将穷年累月伊吾不辍,执笔之下,犹且一耳谋,与口谋,方能一其取舍。劳逸难易,迥殊霄壤。
此书为古今来特创之书。凡事属创见者,未可徒托空言,必确有凭证而后能见信于人。为文之道,古人远胜今人,则时运升降为之也。古文之运有三变焉:春秋之世,文运以神;论语之神淡,一辞之神化,左传之神一,一弓之神疏,庄周之神逸。周秦以后,文运以气;国语之气朴,国策之气劲,史记之气鬰,汉书之气凝,而孟子则独得浩然之气。下此则韩愈氏之文,较诸以上之运神运气者,愈为仅知文理而已。今所取为凭证者,至韩愈氏而止;先乎韩文而非以上所数者,如公羊谷梁荀子管子,亦间取焉。惟排偶声律者,等之‘自郐以下’耳。凡所引书,皆取善本以是正焉。
书中正文,只叙义例,不参引书句,则大旨易明。正文内各句有须引书为证者,则从十三经注疏体,皆低一格写,示与正文有别。
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与公羊谷梁,只举论、孟、学、庸、公、谷一字以冠引书之首。国语国策只举语策之国名冠之。公谷之后缀以某年;引左氏则不称左,单标公名与其年;庄子只称篇名;史记只称「某某本纪」「某某世家、列传」,八书亦如之;前汉只称「某帝」「某传」「某志」;若引他史必称史名,如后汉、三国、晋书之类;韩文单举篇名,且删其可省者。
诸所引书,实文章不祧之祖,故可取证为法。其工如法者,则非其祖之所出,非文也。古今文词经史百家,姚姬传氏之所类篡,会文正之所杂钞,旁至诗赋词曲,下至八股时文,盖无有能外其法者。凡引书句,易与上下文牵合误读。今于所引书句,俱用小字(居中)印;于所引书名篇名之旁以线志之,以示区别。
正名卷之一
字类
[0.1]凡立言,先正所用之名以定命义之所在者,曰「界说」。「界」之云者,所以限其义之所止,使无越畔也。书中所命之名,有因儒先所经用者,有今所特创者,今为各立界说,而命义乃明。至其因者或与儒先之义攸乖,而创者又或见为捏凑而不能醒目。两者知所不免,然且为之,以便论说耳。惟名义一正,则书中同名者必同义,而误会可免。
[界说一]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实字之类五,虚字之类四。
说文分别部居,十四篇,九千三百五十三文,立「一」于端,毕终于「亥」,皆有事物可解,未见字有无解者。不知说文惟解字原,原其初所以成此文字者,必有所指名,故无无解之字。而虚字则概皆假借于有解之字,如「焉」为鸟名,「为」为母猴之属。故字原原无无解者也。翻阅往籍,往往以「所」「攸」「其」「斯」「凡」「曰」「孰」「得」诸有解者,与夫「盖」「则」「以」「而」诸无解者同科,又以「何」「必」「未」「无」「是」「非」诸有本义者,等诸「于」「虽」「及」「矣」「焉」「哉」「乎」「也」诸无义者之字,互相混淆,不可枚举。先儒书内,更有以动字名为虚字,以与实字对待者。近世会涤生氏与人书云:‘何以谓之实字虚用?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入其门无入门焉者」「入其闺无人闺焉者」,以两字同者,上一字皆实字也,下一字则虚用矣。后人或以实者作本音读,虚者破作他音读,若「风」读如「讽」,「雨」读如「吁」,「衣」读如「裔」,「食」读如「嗣」之类,古人会无是也。何以谓之虚字实用?如歩,行也,虚字也。然韩文之「歩有新船」,诗经之「国歩」「天歩」则实字矣。「薄」,迫也,虚字也。然因其丛密而林曰「林薄」,因其不厚而帘曰「帷薄」,以及尔雅之「屋上薄」,庄子之「高门悬薄」,则实用矣。「覆」,败也,虚字也。然左传设伏以败人之兵,如「郑突为三覆以待之」,「韩穿设七覆于敖前」,是虚字而实用矣。’以上会氏之立,是以动字为虚字者也。然若「焉」「哉」「乎」「也」诸字(「焉」「哉」「乎」「也」诸字,本书始谓之虚字,例见后),不知会氏将何以名之。读王怀祖、段茂堂诸书,虚、实诸字,先后错用,自无定例,读者无所适从。今以诸有解中实字,无解者为虚字,是为字法之大宗。其别,则实字有五,虚字有四,外此无字。故虚实两宗可包括一切字。
[界说二]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省曰「名」。「事物」二字,一切毕赅矣。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河」「海」「华」「岳」,人伦之「君」「臣」「父」「子」,物之无形者也。「怪」「力」「乱」「神」,「利」「命」「与」「仁」,物之无形者也。而所教者「文」「行」「忠」「信」,所治者「德」「礼」「政」「刑」,所得者「位」「禄」「名」「寿」,所艺者「礼」「乐」「射」「御」「书」「数」,皆事也,皆名也。凡目所见,耳所闻,口所嗜,鼻所嗅,四肢之所触,与夫心之所志,意之所感,举宇别声、被色与无声、无臭,茍可以语言称之者,无非事也,无非物也,无非名也。
[界说三]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曰代字。
事物有在当前者,不必名也,以「尔」「我」「彼」「此」诸字指之。其不在当前而其名称已称之于前者,以后可以「其」「之」「是」「此」诸字指之,以免重复。
[1]论公冶: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2]又述而:惟我与尔有是夫。
[3]孟梁上:彼夺其民时。
[4]公庄三十二:夫何敢?是将为乱乎!
——以上「吾」「女」「我」「尔」「彼」「夫」「是」诸字,皆代当前所称名之人也。
[5]孟梁上:王见之。——「之」指前文之「牛」。
[6]又:是乃仁术也。——「是」指前文所言不忍之心。
[7]又公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两「其」字即指管晏。
[8]又告上: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此」字拘前引鸱号之诗。
故有「之」「是」「其」「此」诸字以指前文,前文可不必重言,盖有所以代之矣,故曰「代字」。代字之异于名者,名同事物而各殊,代字则所拘异而为字则一。先儒或以代字列诸虚字,或谓为死字,而无有与名为比者。盖未知夫凡代者必与所代者同其体用耳。故代字者,不变之名也,用与名同。
[界说四]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
天下事物,随所在而必见其有行。其行与行相续,即有由此达彼之一境,所谓动也。故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夫事物之无一时无行,即无一时不动。其动之显者,鸢之「飞」,鱼之「跃」。犬之「吠」,鸡之「鸣」;其隐者,如制心之「克」「伐」「怨」「欲」,学诗之「兴」「观」「羣」「怨」;大之则雷之「动」,风之「散」,雨之「润」,日之「暄」;精之则「钩」深「致」远,「知」来「数」往;而生财之「生」「食」「为」「用」,道国之「敬」」信」「节」爱」,处世之「用」「行」「舍」「藏」,行道之「立」「道」「绥」「动」,学修之「切」「磋」「琢」「磨」,诚之之「学」「问」「思」「辨」,凡心之惑与意之之,皆动字也。动字与活字无别。不曰活字而曰动字者,活字对待之为静字之愈也。
[界说五]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曰静字。
「形」者,言乎事物已有之情境也。故静字与动字两相对待。静字说已然之情景,动字言当然之行动。行动必由事物而发,而情景亦必附事物而着。如但曰「长」「短」,曰「轻」「重」,曰「多」「寡」,曰「大」「小」,则悬而无凭,又谁知「长」「短」者何,「轻」「重」者何,「多」「寡」者何,「大」「小」者何哉?必曰「布帛长短同」,「麻缕丝絮轻重同」,「五谷多寡同」,「履大小同」,而后所言不齐之情乃有所属矣。夫然,而天地之博厚、高明、悠久,至圣之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让理密察。与夫
[9]荀子荣辱篇:目辨黑白美恶,耳辨声音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猩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皆静字也。
[界说六]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
事物不齐之情,有静字以形之。页事物之行,亦至不一也。一人之语默行止,有疾徐轻重久暂之别。故学欲「博」,问欲「审」,思欲「慎」,辨欲「明」,行欲「笃」,皆以貌动字之容也。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君子「谦谦」,王臣「蹇蹇」,大人「谔谔」,重言之以状其容。
[10]孟滕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纷纷然」状「交易」之容也。
[11]又滕下:匍匐往将食之。——「匍匐」,状艰「往」之容。
不特此也,凡记事物所动之时与所动之处,亦状字也。
[12]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其「东」「西」「南」三字,各记「败」「丧」受「辱」之处。
[13]又公下:王一朝暮见。
[14]又:明日出吊于东郭氏。
[15]又:公孙居于丑曰:‘昔者辞以疾,今曰吊,或者不可乎?’——「朝暮」「明日」「昔者」「今日」诸语,皆以记其时也,用同状字。
[16]论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善」「美」两静字,「尽」状字,以状「善」「美」之进境,而「未」「又」两状字,则又兼状状字与静字矣。
凡状字,必先于其所状。
以上实字之类凡五。
[界说七]凡虚字以联实字栭关之义者,曰介字。
凡文中实字,孰先孰后,原有一定之理,以识其互相维系之情。而维系之情,有非先后之序所能毕达者,因假虚字以明之,所谓介字也。介字也者,凡实字有维系相关之情,介于其间如此联之耳。
[17]孟滕上: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孟子」同「我」,两不相关者也,介以「与」字,所以明「孟子」对「我」发言之义。又,「宋」地名,与「言」又不相关也,介以「于」字,以明发「言」之地。「与」「于」二字,皆介字也。
[18]又尽下: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两「之」字介于两名之间,以明相属之义也。「轨」非他处之「轨」,乃在「城门」内者;「力」非他力,乃「两马」所发者。
[19]又梁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刃」之于「杀」,不相涉也,介以「以」字,明其「杀」之所「以」也。
[20]论子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以」字同上。
[界说八]凡虚字用以为提承展转字句者,统曰连字。
字句相接,不外提、承、展、转四者,皆假虚字以明其义。
[21]论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若」字用以提「圣「仁」而论者也,「则」字直承上文。「抑」字略转上义,「则」字又为承接。要皆用以相连句读而已。
[22]又: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此「而」字有假设意,所以展拓也。「虽」字跌进一层,兼展转两意。「如」字亦展转上意。皆为连字。
[23]孟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今」字用以起下承上也。
[24]论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今」字承上起下也。
[界说九]凡虚字用以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
凡字痂但以实字砌成者,其断綩转,虚神未易传出,于是有「也」「矣」「乎」「哉」诸字,以之顿煞,而神情毕露矣。所谓助字者,盖以助字以达字句内应有之神情也。
[25]孟梁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三「也」字煞三句,皆以表疦断口气也。
[26]又: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也」字所以顿读,即以起下,示句意未尽绝也。「矣」字所以疦其事之有也。「耳」字有惟此之意。「焉」代字也,若文此处「焉」字诬作为助字者,误矣,解见后。
[27]论里仁: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此「矣」字所以煞读,亦以起下也。
[28]又雍也:于从政乎何有?——「乎」字亦以呼起下文也。
[29]孟梁上:贤者亦乐此乎?——「乎」字以询间,亦以煞句也。
[30]论公冶: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争取一以知三。
[31]又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仨。
[32]又泰伯:焕乎其有文章。——「也」「矣」「乎」三字,今以助一字而已。
故同一助字,或以助字,或以助读,或验助句,皆可,惟在作文者善为驱使耳。其详见后。
[界说十]凡虚字以鸣人心中不平之声者,曰叹字。
文中遇有哀乐不平之感喟,因用虚字以肖其声。如书经中之「都」「俞」「吁」「咈」,诸书中之「呜呼」「噫嘻」,皆无义理,惟以鸣心中所发哀乐之声,故曰叹字。
以上虚字之类凡四。
字类凡九,举凡一切或有解,或无解,与夫有形可形,有声可声之字胥赅矣。
字分九类,而一字有不止一义者,古人所谓望文生义者此也。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耳。
字有一字一义者,亦有一字数义者。后儒以字义不一而别以四声,古无是也。凡字之有数义者,未能拘于一类,必须相其句中所处之位,乃可类焉。经籍中往往有一句迭用一字而其义不同者。
[33]论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第二「与」字为动字,上下两「与」,皆虚字也。
[34]又:夫子之求之也。——上「之」虚字也,下「之」代字也。
[35]孟万上: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第二「之」字虚字,上下两「之」解「往」也,动字也。
[36]史淮阴侯列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前两「将」字,解「用」也动字也,末「将」字,名也。
[37]公宣六: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前「门」字名也,后「门」字,解「守」也,动字也。「闺」字同。
[38]庄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编止众止。——「止」字四用,「止水」之「止」,静字,言水不流之形也。「惟止」与「众止」两「止」字,泛论一切不动之物名也。「能止」之「止」,有使然之意,动字也。是一「止」字而兼三类矣。
[39]史萧相国世家: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两「卫」字,上「卫」兵也,名也,下「卫」,护守火。动字也。凡此之强大,不可枚举,学者当自得之。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耳。
句读
[0.2]夫文者,集句而成,如锦绣然,故谓之文。欲知文,当识句。
[界说十一]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
《文心雕龙》云;‘置言有位,位言曰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所谓联字者,字与字相配也,分疆者,盖辞谓已全也。句者,所以达心中之意。而意有两端焉:一则所意之事物也,夫事物不能虚意也,一则事物之情或动或静也。意达于外曰词,说文云:意内而言外曰词。‘
[界说十二]凡以言所为语之事物者,曰起词。
起者,犹云句读之缘起也。
[界说十三]凡以言起词所有之动静者,曰语词。
「语」者,所以言夫起词也。「语」字之义虽泛,而一切可赅焉。
[40]论公冶:子说。——一句。「子」名也,起词,志所为语也。说动字,语词也,所以语起词之事。盖记者见漆雕开对之后,欲记子之有所动也,故先言子在后记其说。
[41]又微子:孔子行。——孔子起词,行语词。记者于三日不朝之后见子之行也,故先言孔子而后言行。
凡句读必有起、语两词,两词之长短不同,而大旨不外乎是。此取最简明者以为则。
[42]又阳货:佛肸召,子欲往。——两平句,佛肸为起词,召其语词也。子起词,欲往两动字,其意相贯,语词也。
[43]孟梁上:彼夺其民时。——彼起词,指暴如也,夺民时其语词也。
凡欲知书中若者为起词,若者为语词,设问便明。如‘子说’句,说者谁?子也,子为起词。子何事?曰说,说其语词也。莽则句之成也,必有起、语两词也明矣。盖意非两端不明,而非两语不成。
[44]论阳货:来,予与尔言。——来一字绝句。
[45]书尧典:主,钦哉!——往一字绝句。
[46]庄人间世:密,若无言。——密一字绝句。则句似有无庸两词者。不知曰来,曰往,曰密,皆对语口气,其起词即为与语者,当前即日,故无庸赘言也。
字之为语词者,动字居多,而动即行也。既曰行矣,则行必有所自发者,亦必有所止。使所止者即为所自发者,则其行存乎发者之内,而非止乎外也。不然,则其行出自发者,将有所止于外也。
[47]孟梁上:王笑。——笑动字也,笑之行,王发之,惟王自觉之而已,其行未交乎外也。
[48]论公冶:子说。——说之行,子自觉之,其行亦未交乎外也。卜所见者,笑与说之效耳,而未与笑说之行相交相引也。
[49]又子罕:吾从众。——从动字也,从之行,发自夫子而止于众也。
[50]又八佾: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爱动字,发自子贡与夫子,而所施及者,一则其羊,一则其礼也。
然则动字统分为两宗。
[界说十四]凡动字之行仍存乎发者之内者,曰内动字,省曰内动。
[界说十五]凡动字之上半年发而止乎外者,曰外动字,省曰外动。
[界说十六]凡名、代之字,后乎外动而为其行所及者,曰止词。
夫然,语词之为内动字者,虽只字亦足以见意,如子说之说,王笑之笑是也。盖曰已经说,曰王笑,而其意已明。若语词之为外动字者,概有止词以续之。设如吾从众,而仅曰吾从,则不知所从之为何;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而惟曰我爱,尔爱,则不知所爱之维何,必伸之曰从众,曰其羊,其礼,而词意乃毕达矣。
[51]庄齐物论: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行止坐起皆内动也,故只字可见意。
[52]论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内动字,无止词,见动字,南子,其止词也。
[53]汉东方朔传: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与阿房之殿而天下大乱。——作起与皆外动也,故续以止词。畔散乱,内动字也,故无止词。
[54]庄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慕,外动字也,蚁与羊肉,其止词也。
以上所论之语词,皆动字也。动字之为语词,凡以言起词之行也。若语词言起词之作语词,所以断言其为何如也。惟静字为语词,则名曰表词,所以表白其为如何者,亦以别于止词耳。
[55]论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愚鲁辟喭,各后乎其名,所以断柴
之为愚,参之为鲁,师之为辟,由之为喭,而用如语词,各成其句,同以表白诸贤之性为何如,故曰表词。
[56]史李斯传:臣闻地广者粟多,非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广多大众强勇,静字,各后乎名,皆表其名为何如耳。
起词、表词之中,间有以是非为即诸字参之者,或于句读收处尾以乎欤也矣诸助字,或两者兼用者,皆以表决断口气也。又或表词不用静字,而用名字者,是亦用如静字,以表起词之为何耳。
[57]论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斯两字,一名也,一代字也,皆起词也。贵与美两静字,其表词也,间以为字,所以决其两是也。
[58]礼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高明悠久六静字,以为表词,助以也字,以疦言其如是也。
[59]贾谊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两静字,天下之表词,非以决其不然,更以也字助之。
[60]史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即字所以断梁父之为楚将某也,楚将名字,用为表词,以表梁父为何人也。
[61]论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为是皆决辞,参于起、表两词之间。谁与孔丘一代字,鲁名字,皆表字也。问曰为谁?’答曰‘为孔丘。’两句问答,有决辞而无照字。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又两句一问一答,则有疦辞而兼照字矣。故曰纹无定法,惟其是尔。‘虽然,无法之中,未始无法,法详于后。
前论明、代字与动、静诸字所有相涉之义,已立有起词语词止词表词屠色名目。今复以名、代诸字位、诸句读,相其孰先孰后之序而更立名称,凡以便于论说而已。
[界说十七]凡名、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曰次。
[界说十八]凡名、代诸字为句读之起词者,其所处位曰主次。
[界说十九]凡名、代诸字为止词者,其所处位曰宾次。
主、宾者,义取对待,亦犹起止之义互相照应耳。故词分起、止者,以言句读所集之字;而次分宾、主者,以言诸字所序之位。其实,起词之于主次,止词之于宾次,一也。故不更引书以明之。
文中遇有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先偏于正。
[62]孟公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两名字连用,虽似天字作主,而明其为天之时,正意恰在时,则天字意转偏,故先之。地利人和亦此解也。
两名之中意有偏、正者,每参之字,以明属偏于正之意。虽行文者不必尽参之字,然偏、正两名之中,加之字者其常也。
[63]论学而:道千乘之国。——千乘与国,两名字也。正亮在国,千乘者,明其为何如之国,参以之字,以表千乘之属于国耳。
[64]孟梁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65]又: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66]又离上:离*之名明,公输子之巧。
[67]又公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出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胥是例也。
[界说二十]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意位后,谓之正次。
[界说二十一]凡数名迅用而意有偏正者,偏者居先,谓之偏次。
正者,对偏而言。凡在主、宾次而为偏次所先者,亦曰正次。而以言句读中所处之位,则仍以主、宾为次焉。
[68]汉霍光传:君行周公之事。——君者主次,事者宾次。事对周公偏次言,则为正次。
[69]汉霍光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祸主次,而亦为正次者,则对霍氏偏次言之也。
介字所以联实字有相关之义者,而为所联者即其所司之词。
[界说二十二]凡名、代诸字为介字所司者,曰司词。
司词之次,亦为宾次。
[70]孟梁上:王坐于堂上。——于介字,堂上其司词,于堂上,以言王坐之处于也,即以尽快堂上与王两实字也。
[71]又: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刃两名,与字联之。上以字介字,以联梃刃与杀也。下以字用法另详。
[72]又:斧斤以时入山林。——以介字,以明可入之时,即以联时与入两实字也。
[73]又离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三为字皆各介所司之词于驱字,以明何为而驱也。与字以联桀誾两名也。
[74]汉召信臣传: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为于以三介字,各以联司词与动字也。
由是观之,凡所以达意,莫要于起词与语词耳。语词而为外动字者,概有止词以续之。语词而为表词者,则静字其常,而名、代诸字亦可用焉。至句读中所有介字,盖以足实字之意焉尔。介字与其司词,统曰加词,所以加于句读以足起、语诸词之意。
要之,起词、语词两者备而辞意已全者曰句。
[界说二十三]凡有起、语两词而辞意未全者,曰读。
读之式不一:或用如句中起词者,或用如句中止词者,则与名、代诸字无异;或兼附于起、止两词以表其已然者,则视同静字;或有状句中之动字者,则与状字同功。此大较也,详后巻。
用如起词。
[75]孟离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三代起词,得天下也语词,合之为一读,而为以仁之起词;以动字,仁止词,合之为语词,共为一句。设惟曰三代之得天下也则辞意未伸,故谓之曰读。继之曰以仁,语气足矣。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仿此。
用如止词。
[76]孟梁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两句,犹云仁而遗其亲者未
有也云云。故以仁而遗其亲者为读,为未有之止词。有字用法不一:有有起字与止词者,如周有八士之类;有无起词而惟有止字者,如有孺子歌曰之类。
[77]孟公下: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丑所多者何?王之敬子也。所未见者何?子这所以敬王也。王之敬子与所以敬王两读,各为见字歨词赋 。
[78]又梁下: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民起词,恐其语词。所恐者何?非第曰王也,乃王之不好勇也故以王不好勇一读为恐之止词。王乃读之起词,不好勇其语词也,不状字,以状好字也。以上明读之可口为起、止词者。
兼附于起、止两词。
[79]孟梁下: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大事小者一读,句之起词也。者字乃泛指人君,而为读之起词,事小其语词。以介字,大,以之司词,言何以事小之状也。此以大事小者五字连成,乃囫囵设一事小之人在,故此读用同静字。乐天者,句之表词,乐天者,三字亦读也,者字亦泛指人满足,为读之起词,乐天其语词,而乐为动字,天,其止词也。此句煞以也字,有决为如是之辞气。
[80]又梁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天下至者字,一读也题目为句之起词,以表何如之人,故视同静字。者字,读之起词,欲疾其君,其语词也。欲垳诉于王,句之语词也。
[81]又公上:管仲,会西,读之起词,为动字,所代字,指管仲,犹云管仲乃会西不为之人,以明管仲为何如人,用如静字,即为句之表词也。煞以也字,直决之辞气也。
[82]又滕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共六读,而仲子所居之室以及所食之粟两读为起词,余皆表词也。以上引读之可为静字者。
读之状句中动字者,或记行事之处,或明行事之时,或叙作事之故,或肖行事之式。
记行事之处者。
[83]孟公下: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当在宋也一读,起词,孟子自谓,页言可知,且下有予字,辞气已串。在宋,其语词,也字以顿读也,亦以重明其时也。此读记将有远行之处,并记其时也。
[84]又万上: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我起词,处畎亩之中,其语词,岂若两状字,以状处字,以明假为相比之意,共为一读,以记乐道之所。此记行事之处也。
至记成事之时者,如:
[85]孟滕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息。——尧舜既没一读,记道息之时。
[86]又梁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比其反也一读。
记冻馁之时。
其记作事之故者,如:
[87]孟滕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惧一读,明作春秋之由。
[88]又公下:有寒疾,不可以风。——有寒疾,明不可以风之故。
[89]又滕上: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的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父兄不足而恐其不能尽事两读,以明问孟子之故,而父兄百官不足于我又为恐其不能尽事之故。
至肖行事之式者,如:
[90]孟梁上: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若至也为读,望云霓,以状民望之式。
[91]又滕下: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犹至也为读,此以诸侯之失国比士之失位,皆谓比读,乃状读中之一也。比读皆后置,不若他读概置于前。
以上所引诸读之式,举隅耳,其详见后。
以上界说凡十三,大抵用以集句也。《文心雕龙》有云:‘位言曰句。’盖句读所集之字,各有定位,不可易也。观乎界说,证以所引,凡起词必先乎语词。语词而为外动字也,则止词后焉。如为内动字也,不必有后之者矣。间有介字与其司词系乎内动字而为加词者,则先后无常。语词而为表词也者,亦必后乎起词。凡状词必先其所广。夫静字以肖事物者,亦所以状名、代字也,故先所肖焉。推此意也,读之为起、止词者,先后各从其位。其用若状词者,亦必先其所状;不先者,惟以为所比之读耳。此句乵集字与其所位之大都也。
字类及句读示例
[0.3]今取史记孔子世家赞分注逐字之类以为式:余代读外动鱼贯氏名书名。想见两连动字其优异成绩为动人名。适内动鲁地名。观外动仲尼庙堂皆名车服同上礼器同上。诸静生名以介时名习动礼名其代家名。余代低徊状留内动之代不状能动去内动云外动。天名下静君王两名至内动于介贤静人名众静矣助。当动时名则迅荣内动。没内动则连已内动焉助。孔子名布衣两留。传外动十佩多余同上世名。学动者代宗外动之代。自介天名子名王侯两名中静国名言外动六静艺名者代。折动中名于介夫静子名。可动谓动至状圣静矣助。
今仍前书,于逐字下注其所居之次以为式:
余主次,居首读语词,后置孔氏偏次,在先书读之止词,在宾次,又为正次,故后之。想见语词也,其起词蒙上余字其读之起词为语词人宾次,又其为人三字成读,乃想见之止词。适语词,其起词仍蒙上文余字鲁司词,含一于字,犹云于鲁也。观语词,其起词同上仲尼偏次庙堂亦在偏次,然为仲尼之正次车服礼器观之止词,而四字皆居正次,犹云仲尼之庙堂中所阵之车服以及礼器也。诸静字,言生之多少,故先之生起词以介字时其司词习生之语词礼习之止词其代字而居偏次家司词,犹云于其家也。余起词低徊状留字,故先之留语词之止词,不状能,故先之能去语词云动字,后置,以明所述之事。天偏次下偏次,天之正次怒号王两正次,犹云天之下之君王,众矣之起词至于并作介字用贤人介字司词众矣表词。,对语词,其起词蒙上君王等字时止词则连字荣语词。没语词则已焉亦语词。孔子布衣起词。传语词十余世司词,含于字也。学者起词宗之语词。自介字天子王侯皆司词中国偏次,犹云中国之言六艺止词者者为起词,字必后置;又,自天字至者字,皆折之起词。折语词中作止词用于介字夫子其司词。可语词,其起词承上文,即夫子谓动字,附于可字至圣矣表词。
以上言起词者,即主次也;言止词者,即宾次也。
下仍引前书,为注句读以明之:
余读孔氏书此读也,既以言想见之时与想见之由,皆所以状想见也,故先之。想见句中语词其为人自成为读,乃想见之止词。适鲁言地之读,以表所观之地,广读,故先焉。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此言所观之器,下言习礼之人。诸生以时以时加词,言习之时,故亦先置习礼其家诸生至其家言习礼之人,可作一读,亦为观之止词,至此句止。余低徊留之读也,言不能之故,故先置不能去至此句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至此为起词众矣一句当时读,言时则荣句。没读,言时则已焉句,两小平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十余世为加词,至此一句。学者宗之又句。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至此为读,而为起词。折中于夫子句。以上之迢,亦可作读观,皆以言至圣之由可谓至圣矣句止。
以上界说都计二十三,凡以正名也。阅者先将界说之义玩萦有行,以知其命意之所指,与其孰后之辨,而后接观下巻,方能了然。切勿以其浅易而忽视之也。
实字卷之二
名字二之一
名字,所以名一切事物者,省曰名。
公名、本名
[1.1] 名字共分两宗:
一以名同类之物,曰公名。
"禽""兽"二名,凡名之不止名一物者,皆此类也。
一以名某人某物者,曰本名。
曰“尧”曰“舜”者,古今来止名一人为尧,一人为舜,故称曰本名。嵩岳泰岱止一山之名,江淮河汉止一水之名,皆曰本名。
书籍有用本名为公名者。
[1]孟滕下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 ,王谁与为不善?——“薛居州”本名也,而此则公用矣,犹云“皆如薛居州之善士”也。
[2]孟尽上: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然,则过人远矣。——“韩”“魏 ”本名也,而用以表“富如韩魏者之家”,则公名矣。
又有用地之公名指人者。
[3]孟滕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四海之内”代指四海之人。
[4]史货殖傅: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天下” 指天下之人。
[5] 李广列傅: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千里” 指千里所居者指其所居之人也。
他如“陛下”“ 阁下”之名,皆以所居者指其所居之人也。
更有以地之本名指人者。
[6]
韩送杨支使序:知其客可以信其主者,宣州也;其主可以信其客者,湖南也。——“宣州”“湖南”两地本名也,今用以指宦于斯地之人。人以地名,古无是也,唐以后则然。
(1)马氏没有把话说清楚。‘故禽兽名为公名’,可以顺着上句理解为“禽”“兽”二名是公名,但本意可能是指“燕”“雀”“马”“牛”等, 为这些也都不是本名,
固有名词。
(2)以上两类都是修辞学上的“借代格”, 公名、本名十分别无关:用地之公名指人,所指仍是公名;用地之本名指人,所指仍是本名。又,“人以地名,古无是
,唐以后则然’,不确。三国志诸葛亮传:‘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豫州指刘备。
群名、通名
[1.2]公名别分为二。(1)
一曰“群名”,所以称人物之棸者。
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二十五家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故“师”“旅”“邻”“里”“乡”“党”皆群名也。
一曰“通名”,所以表事物之色相者,盖离乎体质以为言也。
(7)论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良”“恭”“俭”“让”皆夫子之德耳。又“恭”“寛”“信”“敏”“惠”与夫“刚”“毅”“木”“讷”“位”“讷”“名”“寿”等字,皆通名也。(2)
○1这里‘别分为二’,不是‘分为两类’的意思 ,是‘又从里面分出两类’的意思。
○2[7]的“温”“良”“恭”“俭”“让”与“智”“勇”“贤”“仁”“谦”等,词性相同,而后者被列入静字(见[4.2.2]节)。按文通体系,“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应为通名假借静字,与下[10]‘不知鞍马之勤。道途之远也’中的“勤”“远”相类(见[1.3]节)。
通名假借
[1.3]昼中通名最习见,而通名往往假借静字。
(8)汉张敞传: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眇,昼不能文也。——“精微”与“微眇”皆静字,今用为通名矣。
(9)韩释言:赐之大,礼之过,和之至,是三者于敌以下受之,宜以何报?——“大”“过”“至”三字,本静字也,而用为通名。
(10)韩上相公昼:不知鞍马之勤,道途之远也。——“勤”“远”二字本静字,而用如通名。
(11)孟万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上”“下”“贵”“贤”本静字也,而用以指人。经籍中假借静字以为通名者,皆是也。
假借动字。
(12)韩上于相公昼:圣贤之能多,农马之知专故也。—“能”“知”动字也,而用如通名也。
(13)韩上郑相公昼:迫窃自计较受与报不宜在门下诸从事后。——“受”“报”动字也,而用如通名。
(14)韩答侯昼:冀足下知吾之退始不为退也。——“进”“退”动字也,而用作通名。其见于他昼者,不可枚举。
更有假借状字者。
(15)庄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苍苍”重言,本状字也,今假借为名。
(16)史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两重言本状字也,而名用之。
(17)史屈原列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8)韩原道: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义皆同上。
(19)孟尽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个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上“昭昭”与上“昏昏”皆状字也,而用如名字。
名字辨音
[1.4]至同一字而或为名字,或为别类之字,惟以四声为区别者,皆后人强为之耳。稽之古籍,字同义异者,音不异也。虽然,音韵之昼,今详于古,亦学者所当切究.而况声律之文,惟此之务乎?爱録如干为则。
比。“皋比”,虎皮也,名也,当平读。礼学记之“比物丑类”,解比较也,则动字矣,当上读。而周礼夏官“大国比小国”,解亲近之义,亦动字也,则去读。
分。易系辞上“物以群分”,别也,动字,平读。礼礼运“礼达而分定”,名分也,则去读。
王。名用,平读。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动字,去读。
尼。“僧尼”,名也,平读。孟子梁惠王上“止戓尼之”,动字,去读。
令。动字,去读。
衣。名则平读。动字,去读。
妻。名则平读。动字,去读。
空。诗小雅白驹“在彼空谷”,静字也,平读。考工记函人“视其钻空”,名字也,上读。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穷也,亦静字,去读。
思。名用。去读。动字,平读。
除。解殿陛也,平读。昼泰誓“除恶务本“,汉昼田蚡传”君除吏尽未“,皆动字,平读。惟诗唐风蟋蟀”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解去也,则去读。
虑。淮南子道训“澹然无虑”,解思虑,名用,平读。昼太甲下“弗胡获”,动字也,去读。
冠。名用。去读。动字,平读。
咽。曰“咽喉”,名也,平读。曰“哽咽”,动字,入读。
庭。易节“不出户庭,名字,平读。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静字,去读。
衷。昼汤诰“降衷于下民“,解方寸所蕴也,名字,平读。左传隐公九年“衷戎师”,当也,动字,去读。惟史记孔子世家赞“折衷于夫子”,此“衷”字平仄兼读。
扇。礼月扇“乃修阖扇”,又#也,名字,去读。束晳补亡诗“四时递谢,八风代扇”,动字,平读。
钉。名也,平读。动字,以钉钉也,去读。
乘。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名也,去读。易亁“时乘六龙以御天”,解驾也。孟子公孙丑上“不如乘势”,解因也。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解治也,皆动字,平读。
奏。掦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解奏疏也,名也,去读。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解通也。礼祭义“祭不欲疏”,解稀也,一为动字,一为静字,皆平读。
培。名字,去读。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培塿无松柏””,小阜也,名也,去读。礼中庸“栽者培之”,养也,动字也,平读。
牵。挽舟索也,通“纤”,名也,去读。易夬“牵羊悔亡”,引也,动字,平读。
教。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解所以教也,名也,去读。
解教之也,动字也,平读。
荷。芙蕖也,名也,平读。论语宪问“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动字也,上读。
盛。昼泰誓“牺牲粢盛”,祀器中之黍稷也,名也,平读。易系辞上,“日新盛德”,静字也,去读。
屏。名也,平读,诗大雅板“大邦维屏”。动字,上读,礼王制“屏之远方”,解除去也。
钞。名也,去读,楮货名,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谓“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谓“小钞”,见宋史食货志。动字,平读,汉昼公孙#传“#期会日攻钞郡县”,略取也。又与俗“抄”字同解。
创。名也,平读。史记萧相国世家“身被七十创”,解伤也。动字,去读。孟子梁惠王下“创业垂统”,解始也,造也。昼益稷“予创若时”,惩也。
汤。名也,平读。楚辞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又“殷汤”。去读,动字也,热水沃也。
量。名也,昼舜典“同律度量衡”。动字,平读,丈量,商量也,周礼夏官“量人”。
丧。平读,名也,论语八佾“临丧不哀”,持服曰“丧”。去读,动字也,又“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又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
楷。平读,名也,孔林之木。上读,动字也,礼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式也,法也,又“模楷”。
闻。去读,名也,声所至也,诗大雅卷阿“今闻今望”。又“声闻”。平读,动字也,昼尧典“俞,予闻如何”,闻知也。
传。去读,名也,“经传”与“驿传”“列传”之类。平读,动字也,续也,布也,礼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
号。去读,名也,“号令”“称号”之类,易涣“涣汗其大号”。又斎语“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平读,动字也。诗大雅荡“式号式呼”,大呼也。
膏。平读,名也,“脂膏”。又肥也,孟子告子上“所以不顾人之膏梁之味也”。去读,动字也,诗曹风下泉“阴雨膏之”。
称。去读,名也,权衡也,俗作“秤”。又度也。作动字用,易系辞上“君子以称物平施”,适可之也。平读,动字也,礼月令“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知轻重也。又掦也,礼表记“称人之美则爵之”。又言也,礼檀弓“言在不称微”。
剤。平读,名也,“质剤”,券昼也。去读,动字也,“调剂”“药剂”之意。
铺。去读,名也,贾肆,俗作“舗”。平读,动字也,诗序“赋之言铺陈今之政教善恶”,解布也。而“金铺”,则门之衔环者,亦名也。
坟。平读,名也,礼檀弓“古者墓而不坟”。仄读,静字也。昼禹贡“白坟”,“赤坟”,土膏肥也。
论。平读,名也,“评论”“鲁论”“斎论”之类。去读,动字也,昼周官“论道经邦”。礼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
弹。去读,名也,行丸也,又“弹丸”。平读,动字,鼓爪也,史记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又纠劾也。
缘。去读,名也,衣纯也。汉昼公孙弘传“缘饰以儒术”,注云:“犹衣加纯缘也”。平读,动字,循也,“缘木求鱼”,又因也。
监。平读,名也。礼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诗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去读,动字,视也,诗大雅皇矣“监视四方”。又“监”“鉴”通,昼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而官寺为“监”,名也,去读。
缝。去读,名也,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平读,动字,以针#衣也,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缝”。
亲。去读,名也,“亲家”“姻亲”之属,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平读,动字,近也,爱也,“身亲庶务”,又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
桡。平读,名也,博雅“楫谓之桡”。去读,动字,易大过“栋桡”,枉也。又礼月令“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
烧。去读,名也,野火曰烧。平读,动字,烧也。
操。去读,名也,“节操”“琴操”之属。平读,动字,礼曲礼上“必操几杖以从之”。
磨。去读,名也,石硙也。隋昼天文志“如蚁旋磨”。平读,动字,诗#风淇奥“如琢如磨”。
兴。去读,名也,趣也,“诗兴”“乘兴”之属,而“比兴”读亦同。平读,动字,诗#风氓“夙兴夜寐。”又静字,盛也,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暮不兴”。
担。去读,名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弛于负担”。平读,动字,国策秦策》“负昼担橐
骑。去读,名也,“车骑“骠骑”之类。平读,动字,跨马也。
难。去读,名也,礼曲礼上“临难毋苟免”,患难也。又诘#之解,则动字矣,平读。“难易”之解,静字也,亦平读。
藏。去读,名也,礼中庸“宝藏兴焉”。平读,动字,匿也,易文言“阳气潜藏”。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
笼。去读,藏也,“箱笼”“药笼”。平读,动字,汉昼食货志:“尽笼天下之货物”。而盛矢之器曰“笼”,亦名也。
观。去读,名也,“宫观”“京观”之称,卦名同。平读,动字,昼盘庚上“予若观火”。
盐。平读,名也,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供百事之盐”。去读,动字,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1本条疑误。“楷”无动字用法,所引儒行例仍是名字,平声只是又读。
○2章云:诗序正义引注(周礼注)曰:‘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马氏以为诗序,误。
○3马氏原文只作天文志,章加‘隋昼’,并云:汉昼无此语,此例盖自康熙字典转引。字典仅着“天文志”,亦未详何史。惟隋昼无文志有‘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之语,字典或节取其辞也。
名字诸式
[1.5.1]名字骈列.按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气稍觉浑厚。
双字同义者,如:“规模”“威仪”“形容”“纪纲”“典章”“矩矱”“德政”“礼乐”“度数”“制度”“性命”之类。
其对待之名,率假借于动、静诸字。如:“古今”“是非”“升沉”“通塞”“升降”“可否”“安危”“出入”“宽严”“否泰”“因革”“盛衰”“进退”之属。
左传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篇内,双字之名,难以尽举。如:“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又“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又“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又“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云云。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又“连之以覊馽。编之以皁栈”,又“故纯朴不残,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云云。汉文最浑厚,其名字多用双字。汉昼高帝纪内有“”,“愿为箕帚妾”。“珍宝尽有之”,“妇女无所幸”,“籍吏民,封府库”,“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仪”云云。
刑法志内,“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乱狱滋丰,货赂并行”,“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夫刊至断支体”云云。盖有不可胜指者。
○1原只有一“云”字,章云:“疑夺‘云’字。”
[1.5.2]加字成名。名字之前,加静字以表其已然之情者,常也,兹不具论。而有时加一状字,如“不”字“无”字,于静字、名字之先,而并为一名者。
[20]左隐元:多行不义。——“义”静字也,“不”字先之,并成一名,而指不义之事。
[21]又昭四:晋有三不殆。——“殆”亦静字,“不”字先之,而 解为不殆之事。
[22]又文十八:且多行无礼于国。——“无礼”者,无礼之行也。
[23]韩与柳中丞昼:屠烧县邑,贼杀不辜。——“不辜”者,无礼之人也。
[24]史赵世家: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未形”者,未见之事也。
[25]韩韦公墓志铭:上昼告所为不法若干条。——“不法”者,非法之事也。
名有一字不成词,间加“有”字以配之者,诗昼习用之,若所加“有”字无实义之可指,而为“有无”之解,亦散见于他昼。
昼经“邦”曰“有邦”,“居”曰“有居”,“夏”曰“有夏”,“政”曰“有政”。易经“家”曰“有家”,“庙”曰“有庙”。
诗经“北”曰“有北”,“#”曰“有#”,“梅”曰“有梅”。
左传“济”曰“有济”,“帝”曰“有帝”。
而国号之上,率加“有”字,如“有虞”“有殷”“有周”之类。以上见经传铎词。
若[26]庄子则阳篇: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十三“有”字乃“有无”之解,非此例也。
○1此“无实义”之“无”疑为“有”之误,指下面所引[26]例。
[1.5.3]名后殿字。至于公名、本名后殿以“者”字者,所以特指其名而因以诠解耳义也。其殿以“也”字者,所以顿宕其名而因以剖明其义也。或迭用“也”字为殿者,则以历陈同类之事,要皆以助辞气之用耳。另详助字篇内。
公名殿“者”字者,论语所称“仁者”“知者”之类。
[27]论八佾:三家者以雍#。——“者”字特指意中所感之“人”,非泛常之“人”,而特诠其义于后。
[29]又庚桑楚: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其义同上。本名殿“者”字者。[30]庄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斎谐者,志怪者也。——南冥“”斎谐“皆本名,“者”煞之,所以为诠解之地步也。
[31]韩 答卫中行昼:如愈者又焉能之?——“者”所以特指也,犹云“有如是之愈何能为之耶?”
[32]史淮阴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特指“信”以明其才之不可匹也。
[33]又高帝本纪:吕公者好相人。——“者”以特指“吕公”。
[34]又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者”指以上诸人而总纪之也。
名后殿以“也”字者,本名居多。
[35]论八佾: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他如“回也”“由也”“求也”之类,不一而足,皆顿宕其各而因以申明其义也。
[36]庄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所以申明之也。
[37]韩行难:斎也晋也,且有二与七十,而可谓今之天下无其人邪?——“斎”“晋”一顿,下则剖明其义,犹言“二国尚有二盗与七十人之可举,岂今天下无人耶?”
[38]公庄三十二年:般也,存,君何忧焉?
[39]又: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两“也”字殿诸本名之后,皆所以顿宕其辞气也。(3)
[40]韩郓州#堂诗序:惟郓也截然中居。——义亦如前。
“也”字殿本名见于古籍者亦有之。至如
[41]论语子罕:麻冕,礼也。
[42]又:拜下,礼也。——皆决断之词,不在此例。
[43]礼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44]韩与崔群昼:至于稻也,梁也,脍也,#也。岂闻有不嗜者哉?——“也”殿诸名之后,皆以历数同类之事。
○1 ○3“辞气”原作“词气”。
○2杨云:“仁”“知”二字,乃马氏所谓通名,此以为公名之例,亦误。今案此处“仁者”“知者”未详出处,如指“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则“仁”“知”为静字,杨氏谓通名,亦非。
[1.5.4]要之,名无定式,凡一切单字、偶字,以至集字成顿成读,用为起词、止词、司词者,皆可以“名”名之。
[45]汉霍光传:君行周公之事。——“君”名也,单字而为起词者,其止词则为“周公之事”。
[46]又:霍氏之祸,萌于骖,乘。——“霍氏之祸”四字,为“萌”之起词,视同一名。“骖乘”偶字,名也,而为“于”之司词。
[47]又贾谊传: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凡人之智”与“礼者”“法者”皆为起词,又“已然”“将然”两皆状字,(1)而为“见”之止词,又“将然之前”“已然之后”集四字而成者,则为“于”之司词,用与名字无异。
[48]韩送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着,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集字成顿,而为“以”之司词。“天地之所以着”至“江河之所以流”,四读也,亦为“以”之司词,皆作名字观。
[49]史赵世家:夫论至德者不如好色者也。——“好德如好色者也”一读也,而为“见”之止词,用如名字。(2)学者阅昼,要当玩索字句,则取譬宏矣。
○1 “两皆”原误作“皆两”。
○2“见”之止词应至“者”止,“也”不在内。此种情形,文通中多有,下不列举。
代字二之二
代字总论
【2.1】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凡行文所以用代字者,免重复求简洁耳。
[1]孟滕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是」「之」皆代字,指上文「仲子之室」「仲子之粟」。①「彼」代字,代上文「仲子」。假使无代之者,则必字字重书,而行文累赘矣。
[2]史滑稽列传: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②「所」字与「葬」后两「之」字,皆用以代「马」也。如不用代字,则当云「马者王爱之马,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马?薄,请以人君礼葬马」云,岂不重复可厌!
① 杨云:「是」字指仲子所居之室非夷所筑,仲子所食之粟非伯夷所树而言,不单指仲子之室与粟也。
【2.1.1】凡为所代者,前乎代字而见者,曰前词。亦有后乎代字而见者,亦曰前词。盖意中必先有所代者,而后代者从之,则前者其意,不前者其文耳。
前词前乎代字。 [3]汉高帝纪: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之」指贤士大夫中之从游者,故「从游者」为「之」之前词。
[4]庄逍遥游: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之」指「天下」,故「天下」乃「之」之前词。
[5]孟告下: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两「其」字指宋牼之所以说秦楚也,「之」指秦楚也。故凡所指者,即其前词也。
前词后乎代字。 [6]孟公下: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之」指‘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一句而反先焉,所指虽后,而为「之」之前词犹若也。
[7]论语雍也: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同。
代字指前词,则所指非特一字已也,凡与前词攸关者胥指焉。故前词或为顿,或为读,或为所指。顿者,集数字而成者也。盖起词、止词、司词之冗长者,因其冗长,文中必点断,使读时不至气促。节者,集数句数读而成,词意毕达,无剩义也。
[8]论先进: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之」惟指「礼乐」二字。
[9]礼中庸: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侮,惟圣者能之。——「之」指前两句。[10]论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字统指两句。
[11]孟尽下:及其为天子也,被紾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之」指「被紾衣,鼓琴,二女果」。
[12]史汲郑列传: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之」指「东越相攻」一读。
[13]史酷吏列传: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于故人」至「贫昆弟」一顿,「之」指焉。①
[14]史游侠列传序: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是」指以上一节。②
[15]史滑稽列传: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之」指道旁为此之人。「其」「所」两字亦各有所指。
① [13]「之」的前词应该是「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不包括「于」字。
② [14]「是」的前词应该是「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不包括「至如闾巷之侠」。
【2.1.2】有有代字而无前词者,则以所指者为共知之事理,读者可默会耳。
[16]孟尽上:附之以韩魏之家。——「之」悬指如此之人,亦无前词先之也。
[17]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其」亦悬拟其人而指之也。
[18]庄骈拇: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其」亦悬拟之人,非有前词也。
[19]又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或之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之」指理,前文未见。
[20]论学而:学而时习之。——「之」指道,亦空指也。
【2.1.3】文内间有应用代字之处,其显豁者,不用固无害于义,亦有不用而文晦者。
[21]礼大学:此以没世不忘也。——注云:‘此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则「此」下含一「所」字明矣。①
[22]又: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即「民之所不能忘也。」
[23]庄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应云「造适者不及笑」,盖「不及笑」乃「造适」之人,非其事了,故「造适」下舍一「者」字。下句同。
[24]史高帝纪:择可立立之。——犹云「择可立者立之」,盖所「择」者「可立」之人也。
[25]汉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上文云「谢其邻人灼烂者」「而不录言曲突者」,则此二句犹云「曲突徙薪者」,「燋头烂额者」。
[26]韩胡良公墓神道碑:非其身力,不以衣食。——犹云「非其身所力者不以衣食」,而删「所」「者」两代字,句益遒劲。愚谓无害于义者,皆此之类,古籍中往往而有。[27]史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而汉书删去「若」字,文义较晦。
[28]新唐书段秀实传云:柳宗元称太尉曰:‘吾戴吾头来矣。’——乃文自明。改唐书云:‘吾戴头来矣。’阅者纵不至误谓他人之头,然节去一「吾」字,便无精神。②史家积习,喜改旧文,类然。
① 章云:注,指朱熹氏集注。刘淇氏助字辨略云:‘「此以」犹云「是以」「所以」。’
杨云:「此以」疑与「是以」同。
②
文通原文费解。按文义,‘新唐书’应为‘旧唐书’,‘改唐书’应为‘新唐书改’。此与事实不符,见章氏浪。章云:按马说盖本宋邵博氏闻见后录卷十四而误。后录云:‘柳子厚书段太尉逸事:“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郭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吾戴吾头来矣’”,宋景文修新书曰:“吾戴头来矣”,去一「吾」字,便不成语。「吾戴头来」者,果何人之头耶?’旧唐书段秀实传内不采柳宗元所书逸事,新书全就柳文删改,非改旧书,亦不着‘柳宗元云云’也。
【2.1.4】代字共别为四宗:曰指名代字,曰接读代字,曰询问代字,曰指示代字。各为疏解于下。
指名代字二之三
【2.2】指名代字更判两种:一指所语者,一指前文者。
指所语者,当前对语,不呼本名,惟取公共之字以代人己所称。己者,发语者也,其代字为「吾」「我」「余」「予」诸字。人者,或为所为语者,其代字为「彼」「夫」二字。①凡此代字,可无前词而直指者也。各字用法不同,今为引书一一以明知。
①原书「二」误为「之」。下【2.2.3】节只讲「彼」「夫」二字,「之」属于指名代字之指前文者。
【2.2.1】发语者吾字,按古籍中用于主次、偏次者其常,至外动后之宾次,惟弗辞之句则间用焉,以其先乎动字也。若介字后宾次,用者仅矣。
用于主次。
[29]孟公下:吾甚惭于孟子。——「吾」在主次。
用于偏次。
[30]孟梁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三「吾」皆偏次也。
用于宾次。
[31]左襄十一年:楚弱于晋,晋不吾疾也。——犹云「晋不疾吾也。」此为弗辞之句,「吾」代字,止词,在宾次,而先于外动「疾」字。弗辞之句,止词为代字,位概先其动字,其例见后。
[32]韩送廖道士序:访之而不吾告,何也?——同上。
用于介字后宾次。
[33]左成十六:夫子当与吾言于楚,必是故也。——「吾」在宾次,而为介字司词,其仅见也。①
同一句法,孟子则易为「我」字。
[34]孟滕上:昔者夫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
我、予两字,凡次皆用焉。
用于主次。
[35]论为政:我对曰无违。
[36]孟万上:予既烹而食之矣。——此主次也。
用于偏次。
[37]孟梁上:于我心有戚戚焉。
[38]又公下:于予心犹以为速。——此偏次也。
用于动字后宾次。
[39]孟梁上:愿夫子明以教我。
[40]又公上:尔何会比予于是?——此动字后之宾次也。
用于介字后宾次。
[41]孟离下: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42]论述而:天生德于予。——此介字后宾次也。
惟「我」字古书皆用之,而「予」字则论孟而外,鲜见于他书者。②
[43]史封禅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左传吕相绝秦书内「我」字数见。
[44]史留侯世家: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余字用于主次与动字后宾次者居多;若偏次,有间以「之」字者;而介字后宾次则罕见。
用于主次、宾次。
[45]左宣十五: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46]史晏子列传: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此主次也。
[47]楚辞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余」两用,皆动字后宾次也。
[48]韩丞厅壁记:余不负丞而丞负余。——「余」两用,一主次,一宾次。
用于偏次。
[49]史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余」在偏次,间以「之」字。
[50]左襄十四:是而子杀余之弟也。——同上。
[51]又襄十: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同一偏次而无「之」字为间矣。
「吾」「我」「予」之为偏次也,概无「之」字为间,而「余」字有之,故特表之。
朕、臣两字,亦发语者自称也,书经用之。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秦始皇二十六年,定「朕」为皇帝自称,臣下不得
焉,至今仍之。古者「臣」字亦对人之通称,非如后世之专指臣下也。
朕。
[52]书大禹谟:朕宅帝位。
[53]又汤诰:罪当朕躬。
[54]史始皇本纪:吾慕眞人,自谓「眞人」,不称「朕」。——所引「朕」字,一主次,一偏次,一宾次。
至「台」字则散见于书经。
臣。
[55]史信陵君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臣」乃朱亥对公子自称,非有君臣之分。「臣」者,仆也,如今之自称「仆」云,秦后乃专指臣下矣。
①章云:史陆贾传:‘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韩祭十二郎文:‘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吾」在动字后宾次。左桓六年:‘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史张仪传‘为吾谢苏君’,「吾」在介字后宾次。
②杨云:诗书中屡见。
【2.2.2】代与语者,尔、汝两字各次皆用。若字用于主、宾两次,偏次则惟用于称呼之人,未有用于物者。而字用于主此者其常,偏次亦惟合于称呼之人,宾次则罕用之。
尔。
[56]左宣十五: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尔」之在宾次、主次也。
[57]孟万下:尔为尔,我为我。——「尔」在介字后宾次也。①
[58]又: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立也。——「尔」在偏次。
女。
[59]左僖二十四: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女」三用,其一主次,其二宾次,其三又主次也。
[60]左文十八: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女」两用,其一偏次,其二宾次。
[61]汉陆贾传:与女约,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女」三用,其一介后宾次,其二动字后宾次,其三主次。
若。
[62]庄齐物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若」字四用,其一介后宾次,其二主次,其三动字后宾次,其四又主次。
[63]史曹相国世家: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若」在主次。
[64]又:然无言吾告若也。——「若」在宾次。
[65]史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汉书作‘: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是则「若」「而」「乃」三字皆「汝」也,皆用于偏次,且皆附于称呼之人。②
而。
[66]左宣十五: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而」在主次。
[67]史留侯世家:吕后眞而主矣。——「而」在偏次。
[68]又曹国相世家: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而」在偏次。
[69]左定八:而先皆季氏之良也。——「而」在偏次。且皆合于称呼之人,未有合于物者,与「若」字同。③
经史内指与语者,皆用「子」字。「子」,男子美称,名也,然每用如代字,故在偏次必间以「之」字。文中凡语所亲者曰「尔」「汝」,此韩祭十二郎文与祭女挐文迭呼「尔」「汝」者也。而语所友者,古曰「子」,今曰「君」,曰「公」,曰「执事」,曰「阁下」,则又以代「尔」「汝」之代字矣。
①杨云:此「为」字乃论语‘子为谁’之「焉」,是动字,非介字。
②③章云:马氏谓「若」「而」「乃」三字之偏次,惟合于称呼之人,未有用于物者,其说非也。如史吴王濞传‘若状有反相’,管子山权数‘赐若服中大夫’,吕览慎大‘若国有妖乎’,左昭六年‘而罪一也……而罪二也……而罪三也’,齐策‘刬而类’,史张仪传‘我不盗而璧,皆非罕见之例。至「乃」字之用于物者,在尚书中不胜枚举,费誓一篇,「乃」字凡十见,其下多为「弓矢」「甲胄」「戈矛」等字。
今案:章氏案语甚是,惟管子一似应解作变宾语,非偏次。
【2.2.3】所为语者,惟一彼字用于句之主次,而读之主次则用「其」字(另详)。「彼」字用于宾次者其常,而用为偏次者则为指示代字矣。至「他」「伊」「渠」三字,经籍中虽有其字,而无「彼」字之解,为此解者,盖后世俗文假用耳。夫字间与「彼」字互用或单用,惟主次耳,他次则未之见也。用于偏次者,则亦为指示代字,非此例也。
彼。
[70]孟梁上:彼夺其民时。
[71]又:彼陷溺其民。——而{彼}字无前词,皆指所为语之{王}。
[72]孟滕上: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两「彼」字,一主次,一宾次。
[73]又梁上: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彼」在主次,指前之「百姓」也。
[74]史留侯世家:彼背其主降陛下。①——「彼」在主次。
[75]韩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两「彼」字,一主次,一介后宾次。
[76]史留侯世家: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彼」在主次。
[77]汉贾宜传: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彼」亦在主次。
统观以上「彼」字之在主次,若易以「其」字,则不文矣。此「彼」为句之主次而「其」为读之主次两字之别耳。
[78]孟梁下:君如彼何哉!
[79]又尽下: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80]又滕下:如枉道而从彼。何哉?
[81]又尽上: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以上「彼」字,皆在宾次。孟子内「彼」字多用于宾次,皆有轻视口气,他书则不概见。
[82]左僖二十八:君退臣犯,曲在彼矣。——盖「在」字后习用「彼」字。
夫。
[83]汉贾仪传: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彼」两句两用,
第三句易「彼」为「夫」,皆在主次,此「彼」与「夫」互用之明证也。
[84]孟尽上:夫有所受之也。——「夫」单用,主次,如易为「彼」亦可。
[85]公庄三十二: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两「夫」字皆作「彼」字解。
[86]左襄二十六:夫独无族姻乎?——「夫」亦「彼」也。
「彼」「夫」二字用于偏次者,则有指示之意,详于指示代字。②
①章云: 留侯世家无此语。
②参下【2.5.2.1】【2.5.2.2】节。
【2.2.4】指名代字用以指前文者「之」「其」二字最为习用。韵会解「其」为指物之辞,所谓「物」者,兼人物言,且兼人己言。
[87]左隐元:爱公叔段,欲立之。——「之」指「叔段」,指人。
[88]又:请京,使居之。——「之」指「京」,指物。
[89]史汲郑列传: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之」指人。
[90]史冯唐列传:困以内者,寡人制之,困以外者,将军制之。——两「之」指困内外之事。此「之」之指人、物者。
[91]史大宛列传: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两「其」字,一主次,一偏次,皆指大禄。
[92]又:夺行者官过其望,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两「其」字偏次,指两等之人。
[93]庄其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前两「其」字,皆主次,指万不同之穷。
[94]又人间世: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五「其」字皆指「虎」。此「其」之指人、物者。
[95]史信陵君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之」指「朱亥」,对「公子」自称,谓己也。
[96]秦策: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之」,秦王对苏秦言,谓己也。
[97]韩上张仪射书: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其」偏次,「之」宾次,皆愈谓己也。
[98]韩刘正夫书: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其」主次,指与语之人。
[99]又崔羣书: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其」偏次,指与语之人。
[100]孟滕上: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其」主次,滕文公自谓也。惟「之」字无指与语者,「其」字所指,人己无分。
【2.2.5.1】之字单用,宾次者其常。
[101]史封禅书: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之」乃「求」之止词,位居宾次。
[102]史陆贾传: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之」,「得」之止词。
[103]庄人间世: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身。——「之」两用,皆介后宾次。
[104]又: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人于无疵。——「之」凡四用,皆宾次也。
[105]左昭二十五: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之」两用,亦皆宾次。
[106]韩与卫中行书:存乎己者,吾将勉之,存乎天,存乎人者,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之」在宾次。
[107]论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之」亦然。
[108]孟离上: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之」两用,一「与」字后,一动字后,皆宾次。
[109]韩原道: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之」,「以」字后宾次。
[110]又盘谷序:与之酒而为之歌曰。——「为」介字也,「之」其司词,在宾次。此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扎观乐篇内「为之歌」等句。
【2.2.5.2】「之」字有为主次者,经籍中仅一二见。
[111]礼檀弓: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闻之死」,「之」为「死」之主次。「闻之死」,犹之「闻其死」也。然究不若「闻其死,请往」之顺也。
[112]荀子王制: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第一「之」字主次。「之所以」作「其所以」,语气更顺。
【2.2.5.3】「之」在「为」字后有偏次之解,其它动字后,则「之」为偏次者仅矣。
「之」在「为」字后。
[113]公成十五: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下云:「为人后者为其子」,则「之」解「其」字之确证。故[之]居偏次。
[114]论先进:吾不徙行以为之椁。
[115]又公冶: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之椁」「之宰」「两之」字,可作「其」字解。
[116]史匈奴列传:今天下大安,万民熙熙,朕与单于为之父母。——「之」偏次,犹云「为其父母」也。
[117]又廉颇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犹云「吾羞为其下」也。
[118]庄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上,则荞为之舟。—犹云「则荞可为水之舟」也。设改作「则荞为舟焉」亦通。「焉」者代「于此」也,故「之」字应作转词,群后。前引「吾不徙行以为之椁」句,「之」亦转词也。
[119]赵策: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云「为其次」也。
[120]又: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云「其民」也。
[121]韩上于襄阳书: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犹云「为其前」「为其后」也。
[122]左哀元: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云「为其庖正」也。
「之」在其它动字后。
[123]左昭五:国家之败,失之道也,则祸乱与。——云「失其道」也。
[124]韩文畅师序: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可以与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之名则非,校其行则是,可以与之游乎?——前云「问其名」,后云「问之名」,则「之」可通「其」而在偏次,且不在「为」字之后。然究不若「问其名」之为词顺也。
[125]左昭十六: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上「之」字可作「其」字解。
[126]史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犹云「夺其权」也。然此「之」字可作转词解。故除「为」字外,「之」字在动字后而为偏次者仅矣。①
[127]书秦上:作之君,作之师。——犹云[为之立君,为之立师]也。昌黎本此,于原道作「为之君」「为之师」,于句甚顺。而其后连用「为之衣」「为之食」「为之宫室」「为之工」诸句,诸「之」字皆不可以偏次例之。盖可解作「为之立君」,「为之立师」云云,则「之」为司词矣。
○1马氏对于「之」字的偏次的用法似乎并非深信不疑。他一方面举出许多「之」等于「其」的例子,另一方面又在[124][118][126]三例的说明中说这个位置上的「之」也可以解释为转词。而这三个例句与别的例句并无明显不同之处,可见马氏对这一句式的分析很有点举棋不定。
【2.2.5.4】「之」在偏次,有指示之意,与「此」「是」诸字同义,则为指示代字。①
[128]庄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此二虫」也。
[129]又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知以此言」也。
[130]又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之人」「之德」,犹云「此人」「此德」。
○1指示代字内特指代字节(【2.5.2】)未收「之」字,失于照应。
【2.2.5.5】「之」合「于」字,疾读之曰诸,书中「诸」字代「之于」者常也,而亦有单用「之」字以代「诸」者。①
[131]论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郎云「子张书之于绅」也。
[132]左襄二十六:弃诸堤下。——「弃之于堤下」也。
[133]鲁语: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求之于故府」也。
[134]论宪问:与文子同升诸公。——「升之于公」也。
[135]汉董仲舒传: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此「诸」「之」互用之证。
[136]又贾谊传:臣请稽之天地,验之往古。——犹云「稽之于天地,验之于往古」也。
[137]孟滕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之」「诸」互用。
[138]焊与崔羣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两「之」皆代「之于」也。
[139]又左司马李公墓志铭:谗宰相者言之上曰。——「言之于上」也。
[140]史孟荀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引之于」也。
[141]又廉颇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传之于」也。
「诸」代「之于」,而「于」与「乎」同声,故「诸」又代「之乎」。
[142]论雍也:尧舜其犹病诸?——「病诸」者,「病之乎」也。
[143]论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行之乎」也。
[144]左文五: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忽之乎」也。
以上「之」代「之于」皆有所指。
若「145」礼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亦代「之于」则惟代其声耳,此「之」字乃所以成读之语气,而非有所指也,其例见后。经学家直谓「之」当作「于」,并无左证。盖不知「之」代「之于」之例,更不知「之」为成读之语气,故未免武断耳。②
○1杨云:古人文字最喜省略介字,廉颇传、孟荀传、贾谊传、李公墓志四例,皆省去介字「于」字耳,非以「之」代「诸」也。
○2章云:经学家,盖指王引之氏。王氏经传释词九云:‘「之」犹「于」也。「诸」「之」一声之转,「诸」训为「于」,故「之」亦训为「于」。礼记檀弓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言“于死而致死之,则不仁;于死而致生之,则不知也。”郑训「之」为「往」,失之。大学曰:“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言“于其所亲爱而辟焉。”郑训「之」为「适」,亦失之。朱熹章句亦云:‘「之」犹「于」也。’按此「之」字似当从郑训,「适」也,「往」也,「至」也。‘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犹言「至其所亲爱而辟焉」。
【2.2.6】其字指名有两用焉:一为读之起词而居主次,二以附名而居偏次。「其」为读之主次者,或其读为一句之起词,或为一句之止词,或其读有连字而词气未全者。至承接之读,则「其」字仍居主次,而为接读代字,非此例也。若「其」字附名,或指前文,或代「己」字,或有指示之意,则皆先乎名而居偏次,与静字无异。
【2.2.6.1】读为一句之起词而「其」字在主次者。
[146]孟梁上: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问句倒文,犹云「其为民父母也果何在乎」,故「其为民父母也」之读,乃「在」之起词,而「其」字,其主次也。
[147]孟告下:其为人也好善。——「其为人也」一读,乃「好」之起词,「其」字,其主次也。
[148]孟万下:其之,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尔「其」皆读之主次。
[149]史匈奴列传: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其见敌」一读,乃「逐利」之起词,「其困败」一读,乃「瓦解」之起词,两读皆以「其」字冠之。
[150]又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其」冠读,居主次,而读为「善」之起词。
[151]又汲郑列传:其见劲礼如此。—“其见劲礼”一读,乃「如此」之起词,而「其」字主之。
[152]论里仁: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其为仁矣」一读,「其」字,其主次也。
[153]庄列御寇: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其就义」「其去义」两读,「其」字主之。
【2.2.6.2】读为一句之止词,而「其」字为其主次者。
[154]孟梁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为?——「其无罪而就死地」,读也,而为「隐」之止词。盖「王」所「隐」者非其「牛」也,乃「牛」无罪而死」也,①「其」字,主次。
[155]孟滕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其齐也]乃「求」之止词,而「其」字主之。
[156]孟万上: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其贵」「其富」乃「欲」之止词。盖所「欲」者非其「人」也,乃欲「其人之贵」「其人之富」也。
[157]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同一句法。句中「之」「其」两字同指一人,而两字卒不可互易者,则「之」必宾次,而「其」必主次之故耳。
[158]孟告子上: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159]又:人见其禽兽也。
[160]孟尽下:恶莠恐其乱苗也。——诸句,「其」皆主次。
[161]韩与崔羣书: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伏其为人。—「其善」「其为人」,皆止词之读也。
[162]又: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其清明」,「知」之止词。
[163]又上宰相书:则将大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其仁之也」,「望」之止词。
[164]赵策: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与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四「其」字皆读之主次,而四读皆止词也。
[165]左僖二十三: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两「其」字,读之主次,而为「闻」字「观」字之止词。
[166]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远也」,「悲」之止词。
①「也」字前原衍「故」字。
【2.2.6.3】读蒙连字而「其」为主次者。①
[167]孟梁上: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为」连字,蒙读以言其故,而「其」字为读之主次。
[168]孟梁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比」连字,蒙读以记其时,而「其」字主之。
[169]孟公上: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犹」亦连字,蒙读以为比。
[170]孟尽上: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如」连字,蒙读以为假设也。
[171]左僖二十八: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以」连字,蒙读以言故。
[172]又: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若」字假设之词,连字也。
[173]又昭二十: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虽」字,推宕之连词也。
[174]史平原君列传: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方」字记时之连字也。
[175]又项羽本纪:会其怒,不敢献,君为我献之。——「会」亦记时也。
以上诸蒙连字者,皆词气未完之读,而主次则惟「其」字,易以「彼」字则不词矣。
○1云:「为」「比」「以」「方」皆介字,「犹」,同动字。马氏俱以为连字,误矣。今案:马氏本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8.0】节说:‘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为用’。
【2.2.6.4】「其」字用于偏次者,最为习见。
[176]孟梁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其」指「百姓」,犹云「百姓之财」,故在偏次。
[177]孟梁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其」指「工师」。
[178]庄在宥: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指上文「人心」也。
[179]史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诸「其」字指上文「离骚」,皆偏次也。书籍中「其」字为偏次者,所在皆是。
【2.2.6.5】「其」解如「己」字者,则所指必同一句读也。
[180]孟梁上:彼夺其民时。——「夺己民之时」也。
[181]又公下:谏于其君而不用,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两[其]字皆谓己也。
[182]又尽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五「其」字亦谓己也。
[183]庄胠箧: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四「其」字亦谓己也。
[184]史货殖列传:人各人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两「其」字代己字。
[185]礼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四「其」字谓己也。
[186]韩何蕃传: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其体」「其心」犹云「己体」「己心」也。
以上所引,「其」字为偏次者,皆指同句同读之起词也。
【2.2.6.6】「其」字用为指示者①。
[187]史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犹云「非有如此之人」也。
[188]左昭五:苟有其备,何故不可?——郎云「苟有如是之备」也。
[189]史文帝本纪:其岁,心垣平事觉。——「其岁」者,「是岁」也。
[190]后汉礼仪志:其日,乘与先到辟雍礼殿。——「其日」者,「是日」也。
○1然是‘用为指示’,就应该归入指示代字节。然而,指示代字节([2.5])内未收「其」字,失于照应。
【2.2.6.7】「其」有指示之意而习以为更端之语者。
[191]史大宛列传: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寘。于寘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皆用「其」字蒙句以为更端。而其后句法同者,则省「其」字,如「其北」后则惟云「西则大月氏」,至更端处,则又云「其东」「其南」云。①
[192]书经无逸:其在高宗。
[193]又:其在祖甲。——则「其」字单用以为更端也。
○1章云:「其属邑」「其兵弓」「其北」与「其东」「其南」诸「其」字,杨氏以为代「大宛」及「于寘」,不应既有指示之意,又兼是更端之词。
【2.2.6.8】更有「其」字用为分数之母而在偏次者。
[194]孟公上: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犹云「其二人之中孰贤」也。
[195]孟公下: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其一」者,犹云「三者中之一」也,「其二」者,犹云「三者中之二 」也。
[196]左闵二: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其谁立」者,犹云「诸子之中立谁」也。
至[197]韩上崔虞部书:三人之中,其二人者,固所传闻矣。——「其二人者」,犹云「三人中如彼二人者」云。则「其」字有指示之意而非为分母矣。
【2.2.6.9】「其」字用诸宾次罕见。
[198]韩殿中侍御李君墓志铭: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与其校得失」犹云「与之校」也。
[199]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之。——「给其食用」,犹云「给之食用」也。①
[200]韩左司马李公墓志铭:是与其故,故得用。——言「与宰相有雅故」也。所引三「其」字,皆在宾次,诚不概见。
○1杨云:「给其食用」,犹云「供给他的食用」,「其」在偏次。
【2.2.7】指名代字,除「之」「其」两字外,有此、是、斯、兹四字,各指前词,而人己无分,且主、宾、偏三次胥位焉。日知录谓‘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二,而言「此」者一而己。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九。语言轻重之间,世代之别从可知己。’蒙按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而孟子则通用「此」「是」诸字,惟引书一言「惟兹臣庶」而已。至「是」「此」二字,确犹不可互易之处。凡指前文事理,不必压陈目前,而为心中可意者,即以「是」字指之。前文事物有形可迹,且为近而可指者,以「此」字指之。①博雅云:‘「是」,「此」也。’六书故云:‘「此」,犹「兹」也,「斯」也。’总承上文之辞。
是。居主次。
[201]孟梁上:是乃仁术也。——「是」指以羊易牛之是。
[202]又滕上:是率天下而路也。——「是」指许行之道。
[203]又公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是」指齐王。
[204]左哀二十五:是食言多矣。——「是」指郭重。
[205]又昭十二:是良史也,子善视之。
[206]又: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两「是」字指之人。以上皆为主次。
居宾次。
[207]孟公上:无是馁也。
[208]又:姑舍是。
[209]又离下:有本者如是。——三「是」字指前文之事。
[210]庄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是」指上文右师。
[211]汉高帝纪:非尽族是,天下不安。——「是」指上文诸将。以上皆宾次。
「是」字习为「于」「以」两介字所司。「是」为「于」字所司者则后焉,而为「以」字所司者必先焉。其它介字鲜有为所司者。②
[212]孟梁上:吾何快于是?
[213]又公上:尔何会比予于是?
[214]又公下:则不敬莫大乎是》——两「是」字皆后「于」字。后「乎」字者亦然。「乎」「于」固可互也。
[215]汉郑吉传: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
[216]左僖十五:于是展氏有隐匿焉。——两「是」同上。
[217]庄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218]左僖十五: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
[219]孟梁上:是以后世无传焉。
[220]又告上:是以若彼濯濯也。——四「是」字皆司于「以」字而居先焉,此定式也。③
「是」字用于偏次者,凡书皆有。
[221]孟梁上:是心足以王矣。
[222]又公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223]汉高帝纪:是日,车驾西都长安。——「是」附于名,皆有指示之意。
此。 用于主次。
[224]孟梁上:此率兽而食人也。
[225]又离下:此亦妄人也已矣。
用于宾次。
[226]孟梁上:贤者亦乐此乎?
[227]又公下: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228]又梁下:今王鼓乐于此。
[229]又公上: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用于偏次。
[230]孟梁上: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31]又公上:惟此时为然。
[232]又:今此下民。——凡「此」皆指上文之物,或当前可指之事也。
[233]左庄二十二:陈衰,此其昌乎!——「此」,主次,指人,敬仲也。
[234]史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此」主次,指上文之人。
[235]汉高帝纪: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还乡。——「此」指上文陈樊等,「此」与「是」字无异。详观以上所引诸句,「是」「此」二字之别,学者可自得之。
斯。居主次、宾次。
[236]论公冶:斯焉取斯?——上「斯」主次,指「其人」,下「斯」宾次,指「其德」。
[237]论述而: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38]又泰伯:于斯为盛。——「斯」为「于」后司词,而在宾次。
居偏次。
[239]孟梁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40]又梁下:必先斯四者。
[241]又:凿斯池也,筑斯城也。
[242]又离上:斯二者天也。——五用「斯」字,皆附名而在偏次。
兹。
[243]吕览重言:兹故不言。
[244]左昭元:兹心不爽。——两「兹」字一主一偏。
[245]书大禹谟:念兹在兹。
[246]论子罕:文不在兹乎?
[247]诗大雅绵:筑室于兹。——四「兹」字皆在宾次。
○1杨云:以马氏此说细按下文马氏所举诸例,‘此率而食人也’,「此」字指前文事理,乃不用「是」而用「此」。‘是良史也’,其时有形可迹,近而可指,亦用「是」而不用「此」。又马氏所举之例比较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此率兽而食人也’,句法完全相同,乃一用「是」,一用「此」。若取其文易为‘此率天下而路也’‘是率兽而食人也’,又未尝不可通。
○2杨云:「自是」「由是」,乃古书习见之例,是「是」字常为介字「自」字「由」字所司。
○3章云:孟子万章下‘以是为不恭’,左传襄公十三年‘以是观之’,哀公元年‘以是求伯’,壳梁传桓公三年‘以是为近古也’,礼记三年问‘以是象之也’,皆「以」先于「是」之例。
今案:马氏所举例,「以」作「因」解;章氏所举例,「以」作「用」解。一居「是」后,一居「是」先,似非偶然。
【2.2.8】「于」,介字也,不司「之」
字。凡用「于之」两字之处,焉字代焉。①玉篇云:‘「焉」,「是」也。’高邮王氏云:‘「焉」,「于是」也。’「焉」代「于是」者,指事也,代「于此」者,指地也,代「于之」者,指人也。「焉」代「之」字者,惟用于宾次耳。然皆用以煞句也。其用于句中者,藉以顿挫耳。「焉」字别用,散见于后。
「焉」代「于是」「于此」「于之」用以煞句。
[248]论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忠焉」者,「忠于君」也。「忠」为内动字,不若「爱」为外动字也。上云「爱之」,则下句当云「忠于是」矣。而「于是」不习用,故「焉」代焉。
[249]左襄二十一: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王施惠焉」者,「施惠于书」也。
[250]史屈原列传:其存君与国而欲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三致意焉」者,「三致意于是」也。
[251]左隐元: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虢叔死焉」者,「虢叔死于此」也。
[252]又隐十一: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吾将老焉」者,「老于此」也。
[253]又僖五: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置薪」者,「置薪于此」也,以上「焉」代「于是」「于此」者,皆以煞句也。
二事相比,必用「于」字以置所与比者先,而「焉」代「于此」,用煞比较句者,最为习见。
[254]孟梁上:晋国,天下莫强焉。——「莫强焉」者,莫强于是」也。
[255]孟梁上:曰殆有甚焉。——「甚于是」也。
[256]孟尽上:乐莫大焉。
[257]又:求仁莫近焉。——皆此类也。
[258]左僖二十四:尤而效之,罪又甚焉。——「甚于是」也。
「焉」代「于是」「于此」用于句中者。
[259]论雍也:女得之人焉尔乎?——犹云「女于此得人耳乎?」
[260]孟梁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犹云「尽心于此耳矣」。孟子正义引高诱注「焉」作[于是]截。②
[261]公宣六: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犹云「无人门于此者,无人闺于此者」。
[262]汉文帝纪:是从事焉尚寡,吏未加务也。——犹云「是从事于是者伤寡」也。
[263]韩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犹云「又下石于是者」也。
[264]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犹云「入于此即焦没耳」。
[265]礼月令:天子焉始乘舟。③——犹云「天子于是始乘舟」也。「于是」者,「于其时」也,古书习用之。
[266]晋语: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同上。惟高邮王氏必以「焉始」两字连读,似牵合耳。④「焉」代「于是」者,记始为令之时也,「始」,记其事之缘起也,两者有不必相连者矣。
「焉」代「之」者。
[267]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268]论卫灵: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此「焉」可代「之」证,惟「焉」以煞句较宜耳。
[269]左僖二十三: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下句「焉」代「之」,以煞句也。
[270]史十二诸侯年表序:秦因雍州之固,四国叠与,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焉」代「之」,上指秦。
[271]汉循吏传: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同上。
[272]韩送文畅师序:惜其无以圣人之道告之者,而徙举浮屠之说赠焉。——亦前意也。
[273]又画记:绝人事而摸得之,游闽中而丧焉。
[274]又:余幸胜而获焉。「焉」代「之」,以殿句也。
○1陈云:马氏以「焉」为代字而解为「于此」「于是」之义。「焉」亦助字,非代字也。如孟子‘于此有人焉’,公羊传‘隐于是焉而辞立’,北史‘于焉靡既’等例,决不能仍认「焉」为代字也。用「焉」之时,往往不须目的副语,或略去「于此」「于是」等字,此径以「焉」字为代字则不可。
○2章云:孟子正义,清焦循撰。循字理堂,江苏甘泉人。高诱,汉涿郡人,着有字经解,及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
○3章云:今本礼记作‘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王氏经传释词以为「焉」字应从吕氏春秋置「始乘舟」上,马氏所引盖从释词。
○4章云:经传释词训「焉」犹「于是」,引仪礼聘礼礼记月令晋语山海经诸例,以为‘皆古人以「焉始」二字连文之证’,证明今本月令之误,非谓「焉始」两字必须连读也。
【2.2.9】「身」「亲」「自」「己」四字,皆重指代字,人己通称,而身、亲二字必居主次。「身」者,明其人之与其事也,「亲」者,表其人之行其事也,有动静之分焉。
身、亲。
[275]史项羽本纪:乃谴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身送之」,记宋义之自送也。
[276]汉高帝记:必身劝为之驾。——必自往劝也。
[277]史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羽自经七十余战也。
[278]荀子议兵:身苟不狂惑戆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身」苟不」如是者,其人苟不如是也,指其人,不必指其行也。
[279]韩潮州请置乡校牒:刺吏县令不躬为之师,里闾后生无所学耳。——「不躬为之师」者,不自为其师也,「躬」犹「身」也。
[280]秦策:寡人乃以身受命,躬窃闵然。——皆言自也。
[281]汉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亲角材」者,乃与之比较材力也,有所事事也。「身封王之」者,及身封之也,惟与事而无所作用也。此「身」「亲」二字之别。
[282]论阳货: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亲自为恶也,有所为也。
[283]公宣六:亲弑君者,赵盾也。——「亲弑君」者,亲手弑之也。
[284]公宣十二:庄王亲自手旌。——亲手持旌也。
[285]汉叔孙通传:此陛下所亲见。——亲目见也。
[286]又张释之传:此人亲惊吾马。——「亲惊吾马」者,有所为也。如云「身惊吾马」者,乃适自桥出而惊吾马也,即文帝亦不必加罚矣。
[287]又李广传: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身自」者,亲身也,「身自射彼三人」者,犹云「亲手射彼三人」也。
[288]韩与柳中丞书:亲与为辛苦。——「亲与」者,有与共尝辛苦之意也。①
[289]汉霍光传:皇后亲安女。—「亲安女」者,安之亲女也,用于偏次,与所解「亲」字不同。
自字可主可宾,而其居宾次者,必先湖宾之者,宾于介字者亦先焉。然惟「为」字「以」字所司,他无司之者。
居于主次和动字后宾次。
[290]孟尽下: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291]又滕上:自识之与?
[292]又公上:也。
[293]汉黄霸传: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以上「自」字四用,皆先乎动字而在主次。
[294]韩孔公墓志铭:为州者皆惮之。不自奉事,常称疾命从事自代。——「自」字两用,其一在主次,其二「代」之止词,居宾次而位先焉。
[295]孟万上: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如此。
[296]庄达生: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
[297]又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298]韩答殷侍御书:不复自比于人。
[299]汉东方朔传: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
[300]史管子列传:分财利,多自与。
[301]韩王君墓志铭: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
[302]又太师许国公神道碑: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以上「自」字,皆动字止词,而位先焉。
[303]汉霍光传:显及禹、山、云自见日侵削,数相对啼泣,自怨。——「自」字两见,皆为止词而先焉。此类动字曰「自反动字」,详后。如「自悔」「自侮」「自伤」诸动字,以其行之初出乎己仍反乎己也,故云然。②
居于介字后宾次。
「304」孟告下:先名宾者为人也,后名宾者自为也〉——「为」介字,上「为」字司词「人」字居后,后「为」字司词「自」自而先焉。
[305]左成二: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
[306]韩圬者传: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
[307]史张耳陈余传:谴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
[308]又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诸「自」字,皆「为」之司词,虽居宾次而位先焉。
[309]庄秋水:自以比形于天地。——「自」为「以」字所司,而亦先之。然「以」自司词凡为代字,常居其先,不懂「自」字为然也。详介字篇。③
己字则主焉,宾焉,偏焉,守常而已。
[310]孟公下: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
[311]左昭三十一:己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两「己」字皆在主次。
[312]史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313]孟离下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
[314]燕策: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守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以上诸[己]字,「知己」至「什己」皆在宾次,④而「人趋己趋」之「己」字,则在主次。
[315]孟公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为介字,「己」其司词,而在宾次。
[316]韩樊绍述墓志铭: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己」为「于」之司词,而在宾次。
[317]孟滕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己频」者,仲子之频也,故「己」在偏次。⑤
[318]又滕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三「己」字皆在偏次。
[319]韩重答张籍书:抑非好己胜也,好己之道胜也。——上「己」字乃「胜」字主次,下「己」字偏次,而参用「之」字者。
叙事之文,「我」字间有代「己」字用者,特不常耳。
[320]史张释之列传:王生老人,曰:‘吾袜解。’愿谓张廷尉,为我结袜。——「愿谓」者,不述口气也,而曰「为我结袜」者,犹云「为己结袜」也。⑥
[321]韩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令出我门下」者,犹云「令出己门下」也。
[322]太史公报任少卿书: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以上下文言之,「彼」当太史公自谓,不应用「彼」字。而遍查各本,皆用此字,实无他书可为比证。未敢臆断,附识于此。⑦
以上指名代字之指前文者。
○1章云:「身」「亲」之别,通论(刘复:中国文法通论)及刊误均加以驳正。通论云:‘李广传“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这个「身」字,和马氏所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庄王亲自手旌”一句里的「亲」字用法完全一样。马氏也明知这个「身」字不能再说「无所为」,就说「身自」者,亲身也;「身自射彼三人」者,犹云「亲手射彼三人」也。其解「亲自手旌」的「亲」,也说是「亲手持旌」也。这不是说来说去,终于自相矛盾,自己取消了自己的话么?’刊误云:‘此二字固有区别,但不如马氏所云耳。「身」字是「身体」之「身」,本是名字,又非代字,时时转作状字「亲」字用。至若「亲」字,本是状字,既非名字,又非代字。故凡以「身」字或「躬」字作状字用者,都可以「亲」字易之。如「身送之」,「必身劝为之驾」,「不躬为之师」……「身」字「躬」字皆可改作「亲」字。……但作名字用之「身」字,……如“身苟不狂惑戆陋”,“寡人乃以身受命”“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三例之「身」字,万不能改为「亲」字……如此,则「身」字有二用法,用法宽;「亲」字只有一用法,用法窄。’
○2章云:草创以「自」当为副字,页十云:‘「自」非止词也,惟置诸他动词之上时,类止词耳……「自」字之后,常有随以他动及其止词者,例如「自贼其身」,如更解「自」为止词,则更牵强矣。’
○3参【7.3.4】【7.3.5】节。
○4「什己」应作「若己」。
○5杨云:「频顣蹙」当连读,「己」在主次。
○6杨云:「为我结袜」,乃直述王生之语,「顾谓张廷尉」下省去一「曰」字耳。今案,杨说是,故「为我结袜」四字应加引号。本文为照顾马氏解说,未加引号。
○7章云:刊误引高元氏云:‘「彼」「其」二字并指李陵。「彼」乃句之主词,「且欲得其当而报汉」其谓词也。「观其意」为插注的散动,例无主词,不得曰「吾观其意也」。此句若以破折标易点分之,则意更晓矣,如「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
接读代字二之四
【2.3】接读代字,顶接前文,自成一读也。字有三:一「其」字,独踞读首。二「所」字,常位读领。三「者」字,以煞读脚。三字所指,不一其义,而用法殊焉。
【2.3.1】其字领读,独踞其首,用法有二:一在主次,一在偏次。
【2.3.1.1】「其」在主次者,有前词为名而「其」字顶接者。
[323]史十二诸侯年表序: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齐晋秦楚」,四国本名也,「其」顶指之,合「在成周」三字以成读,「其」乃主次也。「微甚」者,「齐晋秦楚」之表词也。如是「其在成周」四字一读,参于句中。以下所引皆仿此。
[324]韩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两「其」字皆顶指「古之君子」,余同上。
[325]又原道: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其」字指「后之人」,而为「欲闻」之主次。「孰从而听之」者,犹云「后之人从何人而听之」也.「孰」字宾次先置,其例见后。
[326]荀子议兵: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烮。劫之以埶,隐之以阸,忸之以庆赏,鳅之以刑罪,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其」字两用,直顶「秦人」。
[327]韩送文畅师序:浮屠师文畅,喜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神先生,以求咏歌其所志。——两「其」字,第一「其」字,直指「文畅」,而为「周游」之主次,以成一读。
[328]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其」字直接「古之圣人」。
[329]又张中丞后叙: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其」字直接「二公」。
【2.3.1.2】有前词为代字而「其」字直接者。
[330]庄秋水: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其」顶接「此」字。「此」,代字也,今为前词,「其过江河之流」为读,「不可为量数」为句,而「此其」二字连用,似成一语,细按之,则各为句读之主次。
[331]又: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法同。
下引「是其」「彼其」皆同「此其」。
[332]荀子荣辱:是其为相县也,机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
[333]庄骈拇: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彼其」二字相连,而第二句则「彼」字不用,惟用「其」字。是则「彼其」二字,各为主次而非一语也明矣。然则「此其」与「是其」亦当然矣。此句「彼」字乃句中之宾次,今先置焉,又以「之」字重指。此例详后。
[334]庄人间世:且也彼其所保其所与众异,以义誉之,不亦远乎!
[335]韩答尉迟生书:后其得之,必有以取之也。
[336]左哀十一:夫其柔服,求済其欲也。
[337]汉东方朔传:是其不可一也。——所用「彼其」「夫其」「是其」皆同上。
[338]韩送齐暤下第序: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近,惟其宜可焉。——「者」亦代字,「其」字直接。
[339]荀子议兵: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除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者」「其」二字相接,各为句读。①
①章云:此句应与上文‘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连属,马氏删去「也」字,以之属下句,而谓‘「者其」二字相接’,大误。
今案:章说是,惟引文不全,不便理解。全文为:‘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埶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除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
【2.3.1.3】有前词在前句,而「其」字指之以缀其后者,盖皆以「其」字为读之主次也。
[340]孟离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有人于此」为句,「其」指其人,自成一读以附之。
[341]汉刑法志:有君如是其贤也。——「有君」为句,「其」指「君」,犹云「有君其为贤也如是」。①
[342]庄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平」者,水平也,「其」指「水平」,自为一读,而成下句之起词。
①案:【7.1.3】亦引此例,但彼处认为句中「其」字‘加否与文义无涉’,说与此异。参[7.1.3]节注③。
【2.3.1.4】「其」字在偏次也,前词先置,而「其」字下必接名字,「其」字冠读首以顶指焉。间有所指前词或空寄句首,而不必自为句读者,如是则「其」字与前词若相连属者然。总之,接读「其」字,以「其」与前词紧接,而又自为一读,故以别于指名「其」字耳。
[343]左僖七: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奸之位,君盟替矣。——「其」者顶指「诸侯之会」也,犹云「会中所有之德刑礼义,无国不记之」也,故「其」字为偏次,而「其德刑礼义」为「记」之止词,今先置焉。其例见后。
[344]孟尽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指「君子」,而附于「君」,以领一读。①
[345]史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今游侠」三字单置于首,「其」字附于名以顶指焉,迭成数读,直至「赴士之阨困」,然后续书「既已存亡死生矣」一句,上接「今游侠」之起词,犹复迭拖数句。句读起伏,声调婉转,最为可法。
[346]韩赠崔复州序:虽然,幽远之小民,其足迹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于郷里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于县吏乎?能自辨于县吏者鲜矣,况能自辨于刺史之庭乎?——「幽远之小民」五字,乃「能自辨于县吏」句之起词,②今置于首,以「其」字附于「足迹」,直接以领读,间于其中,文势展宕,下续两句,再跌一层,可法。
[347]孟滕下: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其」附「志」字,在偏次。直接「梓匠轮舆」。惟「梓匠轮舆」后无坐动以为句,则四字空而无着。实则于义当云「梓匠轮舆之志」,又不成痂,故用「其」字,所以缓其气也。
[348]韩送杨少尹序: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句法与上同。
[349]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字之用,亦与上同。
[350]史老庄列传: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者其」二字连用,「其」在偏次。
○1杨云:「其」指上文「国」字,非指「君子」。
○2「幽远之小民」首先应是「能自直于郷里之吏」之起词,然后为「能自辨于县吏」之起词,承前省。
【2.3.2】所字常位领读,或隶外动,或隶介字,而必先焉。读有起词,「所」字后之。
[351]庄天运: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人之所引」,读也,「所」,指「彼」,「引」,外动也,「所」为「引」之止词而先焉。「人」者,读之起词,而「所」后焉。故「所」适居一读之领,常也。「非引人也」句,「彼」其起词也。
[352]礼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以」介字,「所」隶焉而居其先。余同上。
「所」字必居宾次,其用法视其前词之先后有无为别。
【2.3.3.1】前词先乎「所」字者,有近与「所」字相连者焉,有远在前文者焉。而其近者则有为名字焉,有为代字焉,要当各为疏证者也。
前词为名字。
[353]汉食货志:爵者上之所擅,岀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两「所」字一指「爵」,一指「粟」,而「爵」「粟」皆先「所」字,「所」字又为「擅」「种」之止词,位宾而先焉。
[354]左昭二十五: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所」指「楄柎」,「楄柎」先置,「所」为「以」所司,而亦先焉。
[355]韩蓝田丞厅壁记:丞之职所以贰令。——「丞之职」,「所」之前词也,「所」乃「以」之司词而先焉。
[356]又毛颖传: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屠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所」统指以上诸学。
[357]左襄十四赅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两「所」字皆指「南鄙之田」。
[358]左昭四: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所」指冀北之地。
[359]汉王尊传:尊拨剧整乱,诛暴禁邪,皆前所稀有,名将所不及。——两「所」字皆指前事。
[360]左襄三十一: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所」指「大官大邑」。
[361]庄逍遥游: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所」指「子之言」。
[362]汉儒林传: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所」指「六学」,而司于「以」字。
[363]韩柳子厚墓志铭:播州非人所居。——「所」指「播州」。以上所引诸书,「所」之前词皆名也,而先置焉。
前词为代字。
[364]史魏其传:诸所与交通,与非豪桀大猾。——「所」指「诸」字,为「与」字之司词而先焉。「诸」者,指示代字也(例另详)。「交通」之起词,即前文之「灌夫」也。犹云「诸凡灌夫所与交通之人,与一非豪桀大猾」也。
[365]史游侠列传: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所」指「诸」字,同上,犹云「诸凡鲁朱家所尝施,唯恐见之。——「所」指「诸」字,同上,犹云「诸凡鲁朱家所尝诱之人唯恐人见之」。
[366]韩徐偃王庙碑: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所」指「凡」字,「凡」亦指示代字也。
[37]庄天运: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所」指「彼」字,「彼」代字也。
[368]汉高帝纪: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所」指「此」字,而隶于「以」字。
[369]又贾谊传: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礼貎大臣而厉其节也。——两「所」字皆指「此」字,而「此」字只一见者,可见「此」「所」两字之不相连也,而「所」指「此」字益明矣。
[370]史李斯列传:此五帝三王之所以与敌也。
[371]又张耳陈余列传: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两「所」字皆指「此」字。
[372]孟告下: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两「所」字皆指「徐行者」。
[373]庄庚桑楚: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所」指「此三言者」。①
上引诸书,「所」字前词皆代字也。
有以「所」字远指,包举前文者,此盖与前节以「此」字为前词者句法相似。
[374]韩盘谷序:大丈夫之遇知于 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375]又: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两「所」字皆指段,犹云「此大丈夫之」云云。
[376]汉贾谊工作:所以明有敬也。
[377]又:所以明有孝也。
[378]又:所以明有度也。
[379]又: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四「所」子皆各指前文四段。设加「此」字,与前节所引句法与异。
[380]左襄二十一:祁大夫所不能也。——「所」字指前事。
[381]左襄三十一: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所」指论子皮以尹何为邑事,在前文甚远。凡此句法,皆以煞段也。
①[372]「徐行者」及[373]。「此三言者」的「者」非代字,应为助读之助字,参【9.7】节。
【2.3.2.2】前词后乎「所」字者,亦有名、代之分。
前词为名字。
[382]孟滕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哉?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所居之室」「所食之粟」两「所」字,一指「室」,一指「粟」,皆置其后。
[383]史匈奴列传: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与恙。——「所」指「大单于」,犹云「大单于,天之所立,敬问皇帝无恙。」
[384]又: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所」指「弃地」也。
[385]又: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上「所」指「蒙恬」,下「所」指「地」,皆各后焉。
[386]汉贾谊传:汉之所置传相方握其事。——「所」指「传相」。
[387]燕策: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所」指本句下「意」字。
[388]燕策: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两「所」字一指「理」,一指「心」,皆在其后。
[389]史李斯列传: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上「所」字指下「书」及「符玺」。
[390]论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所」指三端。
[391]韩与柳中丞书:虽国家故所失地,旬岁可坐而得。——「所」指「地」
[392]又与郑而公书:前后人所与及裴押衙所送钱物,幷委樊舍人主之。——两「所」字皆指「钱物」。
[393]汉陆贾传: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所」指「家」,犹云「成死之家」也。
[394]韩黄家贼事宜状:比工作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所」指下文「兵马」。以上所书,「所」之前词皆名也而后置者。
「所」字前置后而为代字者,概为「者」字。
[395]孟告上: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所」指「者」字,原其所以放心之事与斧斤伐木与异,故「者」亦空指事理耳。
[396]又:拱把之桐梓,今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所」指「者」,即云「皆知所以养之之术」也。
[397]礼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所」指「者」者,皆据人而言。
[398]汉贾谊传: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两「所」各指「者」字,犹云「其俗所上之事」也。
[399]庄德充符: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所」指「者」字,犹云「所爱于其母之故」也。
[400]齐策:视吾家所寡有者。——「所」指「者」,即云「视吾家所寡有之物」也。
[401]庄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所」指「者」,犹云「臣所好之事」也。
[402]史酷吏列传: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犹云「其所爱之人」「其所憎之人」也。
[403]庄法箧: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犹云「所以为此之道」也。
[404]又达生: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犹云「所以疑神之道」也。
[405]史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所」指「者」,「所以具知」云云者,犹云「所以具知如此之故」也。凡「所以者」之句,皆原其故也。
[406]汉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原民所以如此之故也。
[407]史萧相国世家: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所」乃「为」字司词,指「者」字,亦原故之词气也。若此句法,凡书尽有,盖不及博引也。
【2.3.2.3】有以「所」字行之领起者,则其前词详观上下文,有可不言而喻者。
[408]礼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409]又:所谓诚其意者。——乃承上文而言。犹云「上文之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上文之谓诚其意者」云。
[410]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此推言世人所以贵士之道,「所」字突起者,不言而喻也。①
更有传中誓文以「所」字领起者,而杜注与经学家直谓「所」字系当时誓词②,盖曾未细味其文,故武断耳。
[411]左文十三: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所」指「者」,此句含「余如」两字,犹云「余如不归尔帑有如何」云。盖誓文必有假设之词。③
[412]又定三: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此加「余」「有」两字,益明矣。犹云「余如有济汉而南之事有若大川。」
[413]又襄二十三:所不请于君焚丹书者有如日。——犹云「余如有不请君焚丹书之心。」
[414]又襄二十五: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此倒文也。犹云「婴如有不唯与忠君利社稷之人有如上帝」也。
[415]又僖二十四: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犹云「余如有不与舅氏同心之事有如白水」云。
[416]又定六: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犹云「余如有不以为中军司马之事」也。
[417]论雍也:予所否者天厌之。——犹云「余如有不安之心天厌之。」注疏解「所」字亦云誓辞,④盖未知「所」「者」两字互指之例耳。
①[410]原在‘更有传中誓文以「所」字领起者……故武断耳’一段后,今移前。
②章云:此云‘杜注与经学家直谓「所」字系当时誓词’,考杜注并无以「所」为誓词解。孔颖达疏亦仅以「有如」为誓词而不言「所」。惟阮元校勘记于僖二十四年传称‘誓词多云「所不」。’所云经学家或即指此。
③章云:经传释词九云:‘「所」犹「若」也,「或」也。’马氏说本此。
④章云:正义云:‘“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者,此誓辞也。’惟朱熹集注云:‘「所」,誓辞也。’马氏殆指朱注而言。
【2.3.2.4】经史中「所」字先乎动字而上下文并无为所指者,直可视如所指之名。若「所」字前加以「有」「无」之字,其用法尤习见也。
[418]礼中庸: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六「所」字皆先其动字,其先后并无为所指者。其意犹云「舟车人力所可通到之处,天地覆载之宙合,日月照临之乾坤,霜露降泽之田土,凡有血复气之人云云」,不必明言所指诸名而其意可知。故「所」合动字,直视同名字也。
[419]又: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子」者孝也,犹云「以孝事父未能」也。
[420]史货殖列传: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所至」者,凡至之国也,犹云「所至之国其君云云」。
[421]又:以所多易所鲜。——即以己多之物易其少物也。
[422]论为政:所损益可知也。——「所损益」者,犹云「损益之礼」也。
[423]孟告下: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犹云「当损当益之国」也。
[424]孟尽下:仁者以其所爱及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所爱」与「所不爱」,即以代人民、土地也。
[425]史韩非列传: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所说」代与说之人,「所敬」「所丑」者,即所敬所丑之事也。
[426]孟离下:又极之于其所往。——「所往」者,所往之地也。
[427]史酷吏列传: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所治」「所欲罪」,皆指人也,犹云「汤所欲治之人即上意所欲罪者与监史深祸者。」「予」,「与」也。①
[428]孟万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其所为主」者「远臣」也,「其所主」者,「近臣」也。
[429]庄胠箧:罔*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所布」「所刺」者,犹言水陆可渔可食可耕之地也。
[430]汉陆贾传:令我日闻所不闻。——「所不闻」之事也。
[431]又叔孙通传: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所为」之礼仪也。
[432]汉贾谊传: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所敬」「所宠」者即大臣也。
[433]汉司马相如传: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所恃」者中国之民也。
[434]韩上于相公书:所观变于前,所守易于内,亦其理宜也。——「所观」者,言外景也,「所守」者,言内心也。
[435]又答崔立之书:苦家庭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犹言「其所亲之戚友」也。
[436]庄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犹云「手肩足膝接于牛身之处其奏刀如是」也。
[437]齐策:故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非所先」者,不当先之事也。以上所引,皆「所」合动字,即以代所指之名字为用也。
①章云:马解误也。下文曰:‘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传盖谓汤迎合上意,所治之狱,如其人为上所欲加之以罪者,则发交苛刻之监史;如其人为上意所欲释者,则发交宽平之监史。「即」,「若」也;「予」,动字,非连字。今案:章说是,但为照顾马氏解说,本文未在‘所欲罪’后加逗号。
【2.3.2.5】「所」合动字,其先或加「无」字者,所以决其事之无也;加「有」字则反是。而「所」字实仍为其后动字之止词。盖所为决「有」「无」者,即「所」字所指之事物也。
[438]史曹相国世家:举事无所变更。——犹云「无变更之事」也,「所」为「变更」之止词,即指变更之事。下仿此。
[439]又酷吏列传: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同上。
[440]又魏其传:蚡事魏其无所不可。——即云「无不可之事」也,同上。
[441]又: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犹云「夫正无发怒之处。」
[442]汉传常等传: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犹云「将无惩艾之事。」
[443]史淮阴侯列传: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犹云「非信无与计事之人。」
[444]论先进:于吾言无所不说。——即「无不说之言」也。
[445]韩代张籍书:无所能人,乃宜以盲废,有所能人,虽盲,废于俗辈,不当废于行古人之道者。——「无所能人」即「人之无能为者」也。
[446]又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即云「无有统纪其财富」者。至若
[447]礼檀弓: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448]左成二: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449]公襄二十七:无所用盟,请使公子鱄约之。——高邮王氏以「所」字为语助解,不知「无所辱命」。「焉」,「于此」也,「所」代「于此」者,以转词在先,「于」字省故也。其例详后。故「所」在「无」后,为止词与为转词,其义判然也。
[450]汉疏广传: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
[451]史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所」合名、静诸字。师古云:‘几所者,几许也。’故「里所」者,「里许」也,非代字也。因附识焉。
【2.3.3】者字必煞读脚,所谓语已词也。说文谓之别事之辞,增韵谓之即物之辞者,以其有所指也。惟「者」字煞读义若起词,故以列入接读代字。其成读也,为用有七:一为句之起词,二为止词,三为表词,四为司词,五居偏次者,六用若加语者,七有假设词气者。
【2.3.3.1】「者」字煞读为句之起词也。
[452]孟子上: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其」指人,犹云「为此诗之人其知道乎!」故「为诗者」乃「知道」之起词也。
[453]孟尽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犹云「知命之人」也,「知命者」乃全句之起词。
[454]孟公上:以力假人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两「者」读皆各为其句之起词也。
[455]孟尽上: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其句法同上。
[456]史萧相国世家:谁可代君者?——犹云「可代君之人是谁」,问词,故倒文也,详后。「可代君者」句之起词也。①
[457]韩何蕃传: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犹云「为礼部之人,概皆是不与蕃相合之人。」句义同上。
[458]史游侠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两读皆煞「者」字,各为句之起词。
[459]汉刘向传: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羣枉之门。——两「者」读,皆各为下句之起词。
[460]齐策:今夫鹄的非咎罪于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愧。少长贵贱,则同心于贯之者,何也?恶其示人以难也。——犹云「能中之人则以为善,不中之人则愧。」故「中者」为句之起词。下句「不中」两字,既有「不」字,故不加「者」字也。其下「少长贵贱则同心于贯之者」,乃「何也」之起词,犹云「其心如是果何为」也。
[461]庄天运: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三「者」读,皆各为句之起词。
[462]荀子议兵: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句法同上。
[463]韩柳子厚墓志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犹云「衡湘以南凡为进士之人皆师子厚」也。
[464]史货殖列传: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句法同上。
[465]又: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福,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犹云「至如尽力于农工商为权利以成富厚,其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一乡等,人多至不可量数」,诸读皆为「不可胜数」,诸读皆为「不可胜数」之起词。
[466]又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
[467]庄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为天下者」,乃下句之起词也。
①对[456],马氏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此处说「可代君者」为句之起词;下[536]与此例重,又说「谁」在主次,为起词。
【2.3.3.2】为止词者。
[468]孟滕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所「闻」者用夏礼变夷俗之道,所「未闻」者反乎此之说也。故两「者」读,乃「闻」之止词。
[469]史封禅书:于是进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所「论次」者即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故为止词。
[470]又酷吏列传:善视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所「善视」者有势之人,故「有势者」为止词,「即无势者」乃假设之读,见下。
[471]韩送韩御史序:吏得尽偿其所亡四十万斛者。——所「偿」者即所亡四十万斛之米。
[472]史灌夫传: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所欲「引绳批根」者,即先慕后弃之人。
[473]又匈奴列传:冒顿立斩不射善马者。——所「斩」者不射善马之人。
[474]汉高帝纪: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王将相者。——句法同上。
「有」「无」二字后所有之读,①习以「者」字为煞者。
[475]孟梁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是犹云「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也,仁而后其君者未有也。」
[476]又: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如云「仲尼之徒之中无有道桓文之事之人也。」他如:
[477]孟公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478]赵策:是以外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
[479]孟梁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无非事者」古之人有行之者。
[480]又梁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有复于王者。
[481]又滕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482]又公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483]又尽上:有事君人者|有安社稷者。
[484]又公下:必有得天时者矣。
[485]史平准书: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
[486]又酷吏列传: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487]韩窦公墓志铭:卒莫与公有怨嫌者。②
[488]左闵二:鹤有乘轩者。
[489]韩上宰相书:将有介于其侧者。
[490]秦策: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等句,皆此类也。
①‘「有」「无」二字’原只作‘「有」字’,今据引例改。
②「怨嫌者」不成一「者」字读,「有怨嫌者」才是一读。「有」在读内,不在读外,与他例不恈。
【2.3.3.3】用若表词者。
[491]孟公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与人为善者」,乃句之表词。
凡有表词之句,即起词与语词同为一事,而以此表彼之为若斯也。表词概为静字肖名字已然之境也。故表、起两词,先后之次皆同,盖两者同语一事也,其详见后。
[492]孟公上: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畏三军者」,表词也,犹云「其进其会如此,是即畏三军之人」也。他如:
[493]孟梁下: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494]又: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95]又公上: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496]又告上: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等句,所有起、表两词,皆「者」字所煞之读。
[497]史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此」为起词,其表词即「者」字。①
[498]又平原君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犹云「公等录录,即所谓因人成事之人」,故「因人成事者」之读,乃「所」字表词,②而「所」字即指「公等」也。
[499]又张耳陈余列传:赵人多为张耳陈余耳目者。——犹云「赵人中之为张陈之耳目者其人不少」也。「张陈耳目者」,乃「多」之表词也。③
[500]又酷吏列传:是类有以吾谋告者。——「有以吾谋告之者」,乃「是」之表词,盖彼此相类,必有所同者矣。
[501]论先进:回也,非助我者也。——「助我者」乃「回」之表词,犹云「非助我之人」也。
[502]史日者列传: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两「者」读,皆「此」之表词。
①‘其表词即「者」字’一句,「字」后疑脱「读」字。此句表词应为「尤大彰明较著者」一读。
②[498]下说‘「因人成事者」之读乃「所」字表词’,殊觉费解。此句「公等」为起词,「录录」与「所谓因人成事者」皆为表词。
③杨云:马氏上二句解释文意当矣。依其说而剖文句之组织,则「为张耳陈余耳目者」当为起词,「多」当为表词,「赵人」当为省略介词「于」字之转词矣。而下文又云‘「张耳陈余耳目者」乃「多」之表词也’,是又以「多」为起词,「张耳陈余耳目者」为表词……今细按二说,前说是,后说非也。盖马氏误认此文「为」字为断词,果为断词,则文但当云‘赵人多为张耳陈余耳目’,不必赘一「者」字矣。盖此「为」字乃「做」字之义,系某些动字,非马氏所谓断词。
【2.3.3.4】为司词者。
[503]史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知己者」「说己者」两读,皆「为」之司词。
[504]韩张中丞传后叙: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所谓双庙者」乃「于」之司词。
[505]又答侯继书:犹将愈于汲及于时俗之所争,既不得而怨天尤人者。——第一「于」后一长读,皆「于」之司词也。
[506]汉高帝纪: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犹云「加惠于王侯中有功之人。」
[507]庄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牧马者」乃「乎」之司词。「乎」犹「于」也。
【2.3.3.5】为司词者。
[508]孟梁上: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为者」与「不能者」,皆属于「形」字,故居偏次而先焉。
[509]史平原君列传:臣愿得笑臣者头。——犹云「得笑臣之人之头」也。
[510]论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犹云「有丧之人之侧」也。
[511]汉鼌错传: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当于「功」字下略顿,塾师往往点于「者」字后者,盖未能离析辨读也。犹云「与此等戍卒之功相较远矣」。
[512]又司马迁传: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犹云「逝者之魂魄」也。前所引「者」煞之读,皆在偏次。
【2.3.3.6】用如加语者。加语者,前有名、代诸字,后续他语以表名、代之为何若也,义若静字者然。
[513]史河渠书: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披山通道者」所以记「佗渠」之何若也。「渠」,名也。「者」以指焉,而成一读。
[514]又平准书: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诸」,代字也,「者」以指之,读加于后,以言其何若也。
[515]又曹相国世家: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一读,后乎「郡国吏」,以貌其何若也。①
[516]韩张君墓碣铭:且曰:‘夫子,天下之名能文辞者,凡所言,必传世行后。’——「天下之名能文辞者」,后乎「夫子」,所以记其何如人也。②
[517]东周策: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不必且为大人者」,记如何之「穷士」也。
[518]史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此一读记「公子」之「容」也。③
[519]又刺客列传: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此一读以言所「益」之「壮士」应何如也。
○1章云:「长者」复词,乃有德行者之称,「者」字不当单用。
○2杨云:「天下之名能文辞者」乃表词,非加语也。
○3杨云:「似若无所容者」是发句,非加语。 今案:「似……者」这类句子,为古代汉语一种凝固格式,句尾的「者」为助词,非代字。
【2.3.3.7】有假设词气者。
[520]孟梁下:乐民之众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句意若云「人君如能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民亦乐其乐而忧其忧矣。」
[521]孟离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犹云「如有不合之道,则必仰而思之」云。
[522]史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犹云「军中若是之人」云。
[523]又平准书: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犹云「如有能告之人,以其半与之」也。
[524]又汲郑列传: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犹云「其今如合己也,则善待之,否则不能忍见」也。
其它如一切誓辞,皆含「如有」二字,即在此例。
[525]左文十三: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犹云云「余如有不归尔帑之事,则有如河。」
[526]又定三: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
[527]又哀十四: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皆有假设之词也。
【2.3.3.8】句读中有「所」「者」两字,或「所以者」三字并用者,概为推原事故之词,前已言之矣。而句读之长者,或单以「者」字殿之,而并无所指者,亦以明其故也,则「者」字惟以提顿其句读已耳。
[528]史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自「人君」起成套「而不见者」止,皆一气呵成,而殿以「者」字,则句调略顿,以明以上诸句递相联属,而句意则推原其故也。
[529]又货殖列传: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此段言贤人出仕与隐居之故,亦以「者」字煞诸读后
。至以后诸段,厉数在军之壮士,闾巷之少年,与夫赵女郑姬,博戏驰逐之徒,以及舞文弄法之吏士各段,皆以「者」字为煞,以言其皆为利之故耳。
[530]汉张释之传: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犹云「吾以其人属于廷尉之故,欲致之族耳」。
[531]史李斯列传: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明上擢用之故,将以安危属臣也。
[532]又货殖列传: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533]又张陈列传: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刃公之腹中者者,畏秦法耳。
[534]庄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者,向也虚而今也实也。——然则凡有「者」字为煞而无所指者,概言故也。
至静字动字状字单用,有以「者」字殿之者,各详于后,此不赘焉。
询问代字二之五
【2.4】询问代字者,所以求知大夫未知者,故无前词。曰前词,则已知矣。其所以答所问者,曰前词。
「谁」「孰」「何」三字,所以询不知之人物也。「奚」「胡」「曷」「恶」「安」「焉」六字,亦所以为询问者,而或为代字,或为状字,则以其所用为定。
询问代字凡在宾次,必先其所宾,其不先者仅矣,此不易之例也。
【2.4.1】谁字惟以询人,主次、宾次、偏次皆用焉。而在偏次,其后概加「之」字。
居主次。
[535]孟离下引诗:谁能孰熟,逝不以濯?——「谁」在主次,诘何人也。
[536]史萧相国世家:谁可代君者?
[537] 汉赵充国传: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
[538] 齐策: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三「谁」字皆在主次,所诘者皆人也。
居同次。
[539]论微子:子为谁?
[540]孟离下:追我者谁也?
[541]史淮阴侯列传:若所追者谁?
[542]韩与孟东野书:吾言之,而听者谁欤?
[543]史日者列传: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五「谁」字皆为表词,所诘者亦皆人也。
居宾次。
[544]左闵二: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犹云「寡人有子,未知其中将立谁」也。「谁」为「立」之止词,在宾次而先焉。「谁」,诘所立之子。
[545]史李斯列传: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
[546]论子罕:吾谁欺?欺天乎?
[547]汉贾谊传: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三「谁」字皆止词,宾次,而皆先焉。
[548]楚策: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犹云「于三子之计,寡人未知将用谁」也。①「谁」为「用」之止词,在宾次而先焉。
[549]韩送温处士序: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犹云「与谁嬉游」也。「与」介字,「谁」其司词也,而亦先焉者,宾次也。
居偏次。
[550]老子:吾不知其谁之子。——「谁」为「子」字偏次,「之」字间焉。
[551]韩张中丞传后叙: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句法同上。上诸引「谁」字皆以诘人。
【2.4.2】孰字人、物并询,其用则主次多于宾次,而未见其在偏次者。①
[552]庄逍遥游:孰肯以物为事?——「孰」在主次,指人。
[553]论八佾: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孰」主次,指人。
[554]礼檀弓:夫明王不与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555]左成八: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两云「其孰」,同语。「其」泛指,犹云「其人中谁能宗予?」「谁将以我为虞?」也,皆在主次,且指人也。②
[556]晋语: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孰」为表词,犹云[是人谁也而有此]也,故在主次。
两者对举,习用[孰]为较量之词。
[557]论公冶:女与回也孰愈?——犹云「女与回两人之中谁愈」也。
[558]论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同上。
[559]汉陆贾传: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犹云「我与三人相较谁贤」也。
[560]史匈奴列传:汉议击与和亲孰便。——犹云「击与和亲两事之中孰为便利」也,此指事。
[561]史虞卿传: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同上。
而[562]史曹相国世家: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孰与」二字,有谓有「何如」之意,犹云「何如高帝」也,宾则其意常云「陛下自察与高帝相较孰为圣武」也。则「孰」字当作表词。③
[563]秦策: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而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犹云「今之韩魏与始孰强」也。
[564]齐策: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同上。
[565]公隐元: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孰」字亦是表词。
[566]韩原道: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孰」,「从」之止词而先焉,犹云「将从何人而听其说」也。
[567]论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字,「与」之司词而先焉,犹云「君将与何人足用哉」。
「谁」「孰」两字所隶介字惟「与」字耳,其它概不见用。④
①「孰」用于偏次,少见,但不是没有,如‘孰君而无称?’(公羊传昭二十五年)‘孰王而可叛也?’(吕氏春秋行论)‘孰臣而敢杀其君乎?’(说苑君道)
②杨云:「其」有「将」义,见王氏经传释词卷五。此二例「其」皆当训「将」,乃状字也。
③此句马氏串讲为「陛下自察与高帝相较孰为圣武」,甚是,但如照此分析,则「孰」应为起词,「圣武」为表词,马氏却说「孰」是表词,则置「圣武」于何地?总的看来,「孰与」结合甚紧,以不拆讲为好。王氏经传释词解为「何如」,甚是。
④章云:论语颜渊:‘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史记自序:‘谁为为之’,公哀十四:‘孰为来哉’,皆「谁」「孰」两字所隶介字不仅「与」字之证。
【2.4.3】何字单用,以诘事物。附于称人之名,则以诘人。三次皆用焉,而用为表词者居多。「何」字合「也」「哉」「者」诸字为助者,则以诘事理之故也。合于静字,字列为状字。
【2.4.3.1】「何」字品单用,以诘事物。附于称人之名,则以诘人。三次皆用焉,而用为表词者居多。「何」字合「也」「哉」「者」诸字为助者,则以诘事之故也。合于静字,则列为状字。
【2.4.3.1】「何」字单用于主次者,概为表词。①
「何」后无助字。
[568]公隐元: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两「何」字皆为表词,一以诘「元年」为何,一为诘「春」为何也。
[569]汉高帝纪: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两「何」字各为两读,表词也。「何」字之位,或先或后,句法异而用以诘事理之故则一。
[570]史陆贾传:试为我着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句法同上。
[571]汉贾谊传: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何」字亦表词,置于前耳,犹云「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是何也?」
[572]史管晏列传:何子求绝之速也?——犹云「子求绝之速何也?」句法同上。
[573]又淮阴侯列传: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功臣,何所不服?——犹云「诚如此,所不诛者尚何人也?所不服者尚何人也?」「何」字一字成句,而为表词,与上同一句法。
「何」后有助字「者」「哉」「与」。
[574]史项羽本纪: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犹云「诸将有功于秦而卒死是何故」云。故「何者」用如表词,以诘其事之故也。
[575]汉儒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何者」义同上。
[576]论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犹云「尔所谓达者何意」云。「何哉」先置,亦表词也。
[577]孟梁下: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以为贤乎?
[578]又:何哉,君所谓踰者?——两「何哉」同义,凡先置者,呼起以设问也。
[579]孟万下: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犹云「如不招而往则何义之何取」也。「何哉」后置,亦有表词之义。
[580]孟梁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犹云「今爱物而不仁民者何故?」「何与」犹「何哉」也。
他如「何也」用如表词者,是书皆有,其起词概为读耳。
[581]史叔孙通列传: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犹云「不进贤而独言不肖者何故」也。
[582]汉梅福传: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兼幷六国者,何也?②
[583]史平原君列传: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584]齐策:然二国动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凡言「何也」,皆有「何故」之解,而前此之读概为起词也。
若前文非读而句意已全,今以「何」字呼起以求其故者,则用「何则」两字。
[585]史田齐世家: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此「何」字亦表词也。犹云「上言如是是何也?」「则」字以下,申言其故。经生家皆以「何则」二字连读。愚谓「何则」二字,亦犹「然而」两字,当析读,则「则」字方有着落。且「则」字所以直接上文,必置句读之首,何独于此而变其例哉?
[586]史孔子世家: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
[587]汉司马迁传: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
[588]齐策:语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藉也。——三引「何则」,与上同义。
○1何」有用为起词者。左昭三:‘公曰:“何贵何贱?”……故对曰:“踊贵,履贱。”’又昭十一:‘景公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蔡凶。”’
○2云:梅福传无此语。
【2.4.3.2】曰「何如」曰「何若」曰「如何」曰「奈何」曰「若何」曰「如之何」曰「若之何」曰「谓之何」共八语,微有异同。「何如」与「何若」用意相似,用如表词。
[589]史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曰:‘何如?’——此「何如」者,问其计是何计也。
[590]又张耳陈余列传:始吾与公言何如?今小辱而欲死一吏乎?——「何如」者,问其言是何言也。
[591]论公冶: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怪其知是何知也。三引「何」字,皆表词也。
[592]汉两龚传: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何若」者,视君何人也。
[593]史淮阴侯列传: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犹云「必何为而有功」也。两引「何若」,一为表词,一如止词。
至「如何」「奈何」「若何」三语,意或相同,而书中用「奈何」者为多。
[594]书尧典:帝曰:‘予闻如何?’——犹云「予亦闻之,果何为」也。
[595]后汉班固传:今其如台而独阙也。——注以为封禅之事,「今其如何至我而独阙」。①此「如何」,犹「为何」也。
[596]左襄二十六: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犹云「为何从之」也。
[597]又僖十五: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可若何」者,犹云「尚能为何」也。
总言之,「如何」「若倚 」「奈何」皆俗云「为甚」也。
[598]书五子之歌:为人上者,奈何不敬?——犹云「为何不敬」也。
[599]史萧相国世家: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此「奈何」亦犹「为何」也。
[600]又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亦言「何为」也。以上三引「奈何」,皆置句首,所以询其故也。
其置句尾者,则以询事之可否,而作为较量之辞。
[601]素问: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602]汉高帝纪: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两引「奈何」,皆作商较之词。
[603]史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604]又项羽本纪: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可奈何?」亦「无可奈何」也,犹云「无可商计」也。以上所引「何」字,皆可作「如」「若」「奈」三字之止词。②至「如」「若」「奈」三字后有止词而后殿以「何」字者,则「何」字单用,有「何以」「何为」之意。
[605]汉匈奴列传: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犹云「边人之欲亡者,无奈候望者多,将何为也。」
[606]汉王莽传: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子何。——犹云「尧文虽圣,其如子孙下愚,将何为耶?」由是。
[607]孟滕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犹云「一薛居州之善士,其奈宋王势孤,将何为乎?」
[608]周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今之为也?——「其若先王与百姓何」者,犹云「余即欲改前章,其如先王与百姓这观瞻将何如哉?」由此观之,「如之何」「若之何」与前引之句法相同之字,盖确有所指,不可以语助视之也。
[609]左庄十一: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若之何」者,犹云「不吊其如天灾何。」
[610]孟公下:昔者病,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犹云「不吊其如病愈何。」
[611]左僖十五: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犹云「其若寇何。」至如
[612]论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613]又先进:仍旧贯,如之何?
[614]又卫灵: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后「之」字,皆有所指。「吾末如之何也」,「之」字所指,异于两「如之何」,然则「之」字而及耳。
○1章云:此语转引助字辨略。后汉书原注云:‘台,我也。今其如我何独阙也。’文与此异。
○2马氏在本节之首,说‘「何如」与「何若」用意相似,用如表词’。在[589]—[591]三例的说明中又说「何如」的「何」字是表词。这里[604]又说「何如」的「何」是「如」的止词,前后不一致。原因是「何如」等已是凝固形式,马氏又承认,又不承认,在例句的说明中定要拆开讲,故难以妥贴。又,「何如」「何若」等在所引诸例中并非都作表词。
【2.4.3.3】又「谓何」「何谓」两语,亦有区别。
[615]论为政:‘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①——犹云「其意何」也,乃问「无违」二字所指之事。
[616]史礼书: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躬化谓何耳。——犹云「但求躬行教化之为何,繁礼所不计」也。
[617]左成二: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如是无君优之心,「将谓君何」者,犹言「何以对君」也。
[618]史礼书:汉亦一家之事,典法不传,谓子孙何?——「谓子孙何」犹言「何以对子孙」也。则
[619]诗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之」字亦有所指,与以上「如之何」同一句法。
①[615]出处原误作「八佾」。全文是:‘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2.4.3.4】「何……之为」「何以……为」。
[620]左昭十三: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何国之为」者,犹云「如是尚将为何国」也,「之」字所以明其为倒文,详后介字篇内。如是,则「何」字附于名而用为静字,当在偏次。
[621]左僖三十三: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622]又成十二: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
[623]又昭元:诸侯之会,卫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是祸之也,何卫之为?
[624]周语: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今之为也?
[625]楚语: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实之为?——句法皆同。
[626]论语颜渊:何以文为?——皇侃疏曰:‘何用于文华乎?’则「以」字解作「用」字,而「为」字无解,视同语助。邢昺正义曰:‘何用文章乃为君子?’则「为」字有解。愚案「以为」二字析用,其例详后。「何以文为」者,即言「以文为何」也,而「何」字仍为表词,故可先焉。
[627]左襄十七: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言「以田为何」也。
[628]又襄二十二:雨行何以圣为?——言「以圣为何」也。
[629]孟万上: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言「我以汤之聘币为何哉?」
[630]荀子议兵:然则又何以兵为?——言「以兵为何」也。
[631]吕氏春秋异实:今我何以了之千金剑为乎?——言「我以子千金剑为何」也。
[632]赵策:君又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言「君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何」也。
【2.4.3.5】「何」字单用于宾次者,为止词先于动字,为司词则先于介字,不先者鲜矣。
[633]孟梁下: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吾何修」者,吾将修为何事也。「何」为「修」之止词而先焉。
[634]史张耳陈余列传: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何益」者,犹云「如此所益何事」也。「何」为「益」之止词而先焉。
[635]左昭四: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何乡」者,任乡何处也。
[636]汉陆贾传:生揣我何念?——犹云「生试揣我念及何」也。
[637]论颜渊:夫何忧何惧?
[638]史平原君列传:汝何为者也?
[639]论为政:何为则民服?
[640]史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641]韩释言:夫何恃而敖?
[642]又刘公墓志铭: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①
[643]齐策:客何好?
[644]又:客何能?——以上引「何」字,皆为动字止词而先焉。②
惟「何」字为「于」字司词,间置于后。
[645]韩送温处士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于何」者,于何人也。「何」司于「于」字而后置焉。若然者,以「何」字指人故也。
指地,则「于何」二字,概以「焉」代之。
[646]孟离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焉往」者,于何处可往也。
[647]论八佾:人焉廋哉!——「焉廋」者,廋于何处也,两引「焉」字,皆指何处,而亦用以人者。
[648]论公冶: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犹云「鲁国如无君子,彼将于何人而取斯」也。
[649]公庄三十二: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焉致」者,致于何人也。
○1云:东雅堂本注云:‘「何」或作「呵」。’
○2[640]「何」是介字「以」的司词,非动字止词。
【2.4.3.6】「何」字合名用如静字。
[650]论公冶:何器也?——「何」字合「器」,云何如之器也。
[651]孟万下:王何卿之问也?——询其所问为何如之卿也。
[652]韩进士策问:其所守者何事,其不合于道者几何?孟子所以辞而辟之者何说?——「何事」「何说」同上。
[653]史孟尝君列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同上。「何」字合名,经史中所在皆是,故不多引。
「何」字合于静字,有甚之之意者,则列诸状字矣。「何」字单用,有「为何」「何故」之解者亦然,此故不赘。
【2.4.4】奚、曷、胡、恶、安、焉六字,亦所以为诘问者也,而用如代字者,则惟在宾次耳。「奚」字,先秦之书用如表词者有焉,而用为偏次者盖未之见也①。「恶」字用为司词,必合「乎」字。「安」「焉」二字概代「于何」,犹「诸」字之代「之于」也。凡此六字,用为状字者其常。
奚。
[654]论子路:子将奚先?——犹云「所先何事」也。「奚」为「先」之止词,虽在宾次而先之。
[655]论八佾:奚取于三家之堂?——「奚取」者,「何取」也,同上。
[656]论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奚为」者,「何为」也,「奚」为「为」字司词,而亦先焉。
[657]庄骈拇:问赃奚事,则挟*读书,问彀奚事,则博塞以游。——「奚事」者,何所事也,「奚」为「事」之止词。庄子诸篇,「奚」字数见。
[658]吕览贵直:水奚自至?——「奚」司于「自」字而先焉。
[659]论宪:夫如是,奚而不丧?——犹云「如是而不丧者何也?」故「奚」字用如表词而居主次。②
[660]庄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犹云「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何」也,与「何以文为」句同解,则「奚」字仍为表词。
[661]论子路:虽多亦奚以为?——句法同上。犹云「诵诗虽多,亦将用为何」也。
曷、胡。
[662]易损:曷之用,二簋可用亨。——「曷」为「用」之止词,间以「之」字,所以明其为倒文也。
[663]公隐元: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曷」为「为」字司词而先之。
[664]公宣六:夫畚曷为出乎闺?——同上。
[665]汉王褒传:则胡禁不止,曷今不行?——「胡」「曷」皆为止词,而各先焉。
[666]诗邶式微:胡为乎泥中?——「胡」司于「为」字而先焉。「胡」「曷」二字,惟为「为」字所司,未见有司于其它介字者。③
恶。
[667]论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犹云「君子而去仁也,将于何而成名哉?」故「乎」字用如「于」字,「恶」为所司而先焉。
[668]孟梁上: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犹云「其为民父母也将何在乎?」「恶」犹「何」也。
[669]礼檀弓:吾恶乎哭诸?
[670]又:吾恶乎用吾情?——「恶」司于「乎」字而先之。
安。
[671]史货殖列传:安归乎?归于富厚也。——犹云「若是者归于何事」,答云「归于富厚也」,此「安」代「于何」二字之证。「安」字习用为状字,有「岂」字之解,其用为代字者,不概见也。④
「焉」字代「于何」二字,已引于前。
○1杨云:韩非子人主篇云:‘贤智之士奚时得用?’又云:‘法术之士奚时得进用?人主奚时得论哉?’又孤愤篇云:‘法术之士奚时得进?’又吕氏春秋慎势篇云:‘以宋攻楚,奚时止矣?’又不屈篇云:‘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列子仲尼篇云:‘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又杨朱篇云:‘将奚方以救二子?’然则先秦书中此种用法多矣。又「恶」字亦有用于偏次者,墨子非乐篇云:‘舟车既已成矣,曰:“吾将恶许用之?”’「恶许」者,何处也。马氏谓「奚」「曷」「胡」「恶」「安」「焉」六字用于代字惟在宾次,亦非。今案:杨说是,惟列子非先秦书。
○2如马氏说,「奚」为表词,则起词何在?杨氏刊误云:‘此「奚」字当作状字解’,是。
○3「曷」可司于介字「以」「由」等,荀子乐论:‘曷以知舞之意?’晏子春秋问下:‘吾君不游,我曷以休?吾君不豫,我曷以助?’晏子春秋难下:‘然则曷以禄夫子?’管子轻重:‘吾曷以识此?’「胡」也可司于介字「以」「自」。汉书食货志:‘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墨女兼爱下:‘此胡自生?’
○4「安」可作代字,充当动字的止词和介字的司词。如礼记檀弓上:‘泰山其类,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吕氏春秋大乐:‘世之学者有非乐者矣,安由出哉?’
指示代字二之六
【2.5】指示代字者,所以指明事物以示区别也,其别有四:一以逐指者,二以特指者,三以约指者,四以互指者。
【2.5.1】逐指代字惟每、各二字,其用不同:「每」字概置于名先,「各」字概于其后,间或无名而单用。大抵事物不一,历叙之而见烦,今有以每之,则无事历叙,而其事物之名,正如逐一指之矣。「每」「各」二字而为宾次,先所宾者常也。①
每。
[672]论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所问之事不一,附以「每」字,即逐事问之也。「每」合于「事」,「事」在宾次,而位先焉。
[673]孟离下:每人而悦之。——解同上。惟「悦」后加「之」字以重指者,因有「而」字间之也。
[674]史冯唐传: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每」字附「饭」,犹云「每次饭时」也,则「饭」字可作动字观。如为名,则「每饭」先置者记时也,非以其为宾次之故,不可不辨。
[675]三国王粲传注: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每一」者,犹「逐一」也,解与上同。
「每」字单用,无「逐次」之意,或解如「虽」字,②或解如「常」字,③非此例也。
各。
[676]论公冶:盖各言尔志?——「各言」者,「每人言」也。「各」字单用,而在主次。
[677]史五帝本纪: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各」字用如上。
[678]汉霍光传:各自有时。——同上。
[679]史游侠列传:不可者各厌其意。——「各」在宾次,而位先动字。
[680]韩淮西事宜状:今若分为四道,每道各置三万人。——犹云「每道应置各三万人」,「各」居宾次而焉。
[681]史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各三人」者,言每一辈有三人也。「各」字单用于中,逐指以上两辈之人也。
[682]又匈奴列传:岁奉匈奴絮绘酒米食物各有数。——「各有数」者,言四物每一有定数也。「各」字用法同上。
[683]又:赤绨绿绘各四十匹。——同上,言定数也。
[684]赵策: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同上。
经史中凡遇逐指事物,有单用其名为代者,亦或有重言其名者,其重者,即所以每之也。
[685]庄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岁」「月」两字单用,即「逐岁」「逐月」之意。
[686]又: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十步」「百步」,即「每十步」「每百步」也。
[687]史货殖列传: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犹云「每岁每万得息二千。」
[688]韩许国公神道碑:使日月至——犹云「每日每月遣使来」也。
[689]又:我代与田氏约查保援。——犹云「我世世代代与田氏约相保援」也。
[690]史货殖列传:米石至万。——犹云「米每石价至万」也。
[691]韩孔公墓志铭: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岁」字同上。
[692]又:送韩侍御序: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岁」字解如前。
[693]史陆贾列传:分其子,子二百金。——犹云「分与其子,每子各得二百金。」重言「子」字,上「子」「诸子」也,下「子」「每子」也。
[694]又卫将军列传: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重言「侯」字,上「侯」爵名也,下「侯」,每之也。
[695]又货殖列传: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锺之田。——犹云「千亩之田,必每亩可得一锺者」,非常田可比。
[696]又匈奴列传: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两「人」字同意,重之者,每之也。
[697]又十二诸侯年表序: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眞,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人人」重言,同上。下用「各」字者,迭指也。
○1马氏云‘「每」「各」二字而为宾次,先所宾者常也’,但在例句解说中,「每」皆居偏次,无一例居宾次;「各」字有两例([679][680])说为‘居宾次而先焉’,但如以「各」为宾次,则眞正居宾次之「其意」与「三万人」反而无着落。总之是「每」「各」只有指示的作用,没有称代的作用,即使归入代字类,也不在主次、宾次。
○2章云:尔雅云:‘「每有」,「虽」也。’郭注云:‘辞之「虽」也。’
○3章云:助字辨略引‘每一念至’文云:‘此「每」字犹「常」也。其事非一,故云「每」也。’
【2.5.2】特指代字前置于名,所以明注意之事物也,「夫」「是」「若」「彼」「此」诸字是也。
【2.5.2.1】凡确有所指而必为提明者,则用夫字。「夫」字或合本名,或合公名,或前乎一读皆可。经生家误以「夫」字为提倡之连字,盖未知夫「夫」字之位,在句首者其常,而在句中者亦数见也。尔雅郭叙‘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盖近之矣。
「夫」合本名。
[698]左隐四:夫州吁,阻兵而安忍。
[699]又:夫州吁弑君而虐用其民。——两「夫」字先于本名。论者注意「州吁」,故以「夫」字提明而特指焉。①此「夫」字合本名而置句首者。
[700]又昭七: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夫」先本名而在句中,惟以指示耳。
[701]史日者列传: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同上。
「夫」合公名而冠句首。
[702]左僖二十四:夫祛犹在,女其行乎?——「祛」公名,「夫」先之,以指当日所断之祛也。此置句首亦所以为发语辞也。
[703]论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人」虽公名,「夫」先焉,特指所语者。
[704]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士」公名,「夫」先焉,以指一类之士。
[705]周礼考工记:夫人而能为镈也。——亦以指一类工人也。
又「夫」字亦可解作「此」字。
[706]左成十六: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
[707]又隐四: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此」「夫」二字语气相同。上引「夫」字皆先公名冠句首者。
「夫」合公名而位句中。
[708]又宣二:公嗾夫獒焉。——「獒」公名,「夫」先之,以指灵公自豢之獒。
[709]孟万下: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礼」公名,先以「夫」字,特指以上所引之礼。
[710]论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夫佞者」特指子路。
[711]礼祭义: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夫日」者,此日也,特指忌日而言。
[712]论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夫人」指颜渊。
[713]庄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夫人」特指所语之人。
[714]左僖三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特指秦穆公也。上引「夫」字皆先公名而位句中者。
「夫」贯读首。
[715]礼檀弓:予恶夫涕之无从也。——「涕之无从也」读也,「夫」先之,以志所恶也。
[716]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长铗归来」,所歌之语,「夫」先之,以志所恶也。
[717]论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此「夫」字直贯一读。
[718]庄大宗师: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使我至此极者」乃「思」之止词,「夫」先之,特指「思」之所志也。
[719]韩答崔立之书: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今之善进取者」一读,「夫」字冠之,所以特指此类之人也。上引「夫」字,皆冠于读首以为特指者。
由是观之,凡公名前有静字或有偏次以成一顿者,与凡静字、代字用如名者,皆可加以「夫」字。
[720]左文十三: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有司」名也,「二三」静字也,而「夫」字冠之。
[721]庄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此名前有偏次而「夫」字冠之者。
[722]论宪问:夫我则不暇。——此代字前加「夫」字者。②
[723]荀子解蔽:不以夫一害此一。——此「夫」合静字者,可解如「彼」字,犹云「不以彼一害此一。」如是,
[724]郑语:夫其子孙必光启土。
[725]楚语:夫其有故。——两「夫」字皆可作「彼」字解。
若「夫」字单用而解如「彼」字者,则为指名代字矣。
○1[698]的「夫」字,此称特指代字,[八?3]与此例重,却说「夫」是提起连字。
○2杨云:此「夫」字是连字,非是代字。 今案:此「夫」亦可解为语气助词。
【2.5.2.2】是、此、若三字先于公名,所指皆当前者;非当前者,间以彼字先之。「是」「此」「若」三字先乎公名则在偏次。前论指名代字已引证矣。①
是。
[726]左昭四: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三者」用如公名。前以「是」字以指示焉。
[727]论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栖栖者」用如名字,加「是」以特指焉。
[728]颜氏家训风操:吕尚之儿,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是书」者,犹云「凡是书札皆犯讳」也,与此所云「是」字不类。
此。
[729]史封禅书:诸此祠太祝常主。——「诸此祠」者,前叙之祠也。
[730]又酷吏列传:其治狱所排大臣自为功,多此类。——「此类」者,指上文所叙之事也。
[731]又:非此母不能生此子。——「此母」「此子」者,指彼此确有所指也。
[732]又张释之列传: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此两人」指前叙之两人也。
[733]又信陵君列:此子贤者,世莫能知。——同上。
[734]庄人间世: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此大也」指上文所形木之广大。
若。
[735]论公冶: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若人」者,「此人」也。
[736]公羊定四:楚人为无道,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若时」者,「此时」也。
[737]又隐四: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若其言」者,「此其言」也。
彼。
[738]史刺客列传: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此言秦将远在秦国,故冠「彼」字以指焉。②
[739]又商君列传: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疑。——「彼王」者,指魏王,不在当前也。
[740]又屈原列传: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今若是?——「以彼其材」者,远指屈原生前之材也。
[741]又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彼四人」者,指不在当前之人也。
[742]又李将军列传: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彼三人」者,非在近之人也。
[743]韩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读者。——此论传道之师,今以「童子之师」为此,故冠以「彼」字,示非指目前所论者也。
[744]诗经召南驺虞:彼茁者葭。
[745]又小星:嘒彼小星。——等句,皆明指其远者而言。
故所指而有远近先后之别者,别以「彼」「此」二字,单用为常。
[746]史酷吏列传序: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彼」「此」指前文所言远近两端也。
[747]汉司马相如传:陛下患使者所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彼」「此」二字所指,亦在上文所言先后两事。
[748]史秦楚之际月表序: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所指同上。
[749]孟尽下: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彼」「我」亦犹「彼」「此」,接指上文,次其先后也。
[750]秦策:息壤在彼。——「彼」字单用,明指以前盟地,非如指名代字仅指所为语者,故列于此。
○1参【2.2.7】节。
○2杨云:「彼秦」二字当一顿,「彼」者,「彼秦」,非「彼大将」。马氏误。
【2.5.2.3】「此」「是」诸字单用,以指上文而为起词者,已详指名代字矣。先以「如」「若」诸字,如「如此」「如是」「若斯」之类,则为表词,位在句末为常,先乎静字者,所以甚之也。「若」字单用,①间亦训作「如此」,非常解也。
[751]论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夫如是」者,总言上之好礼义信也。「夫」起词,②「如是」,其表词也。论语用「夫如是」三次,句法皆同。
[752]孟梁下: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如此」亦指上文而为表词,其起词不言而喻。句法与「夫如是」无异。
[753]又万下: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此」指上文伊尹推极其泽民之心,无使一人之或遣也,今以「如此」总指之而为表词,「其自任以天下之重」,读也而为起词。
[754]史酷吏列传: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蔽人之过如此。——句法同上。
[755]汉刑法志:宣帝自在闾阎而知其若此。——「若此」指上文,为表词,「其」字起词也。
[756]有君如是其贤也。——犹云「有君其贤也如是」,「如是」乃表词也。今先乎静字,甚言其贤故云尔。
[757]韩与陆员外书:待梁与王如此不疑也,梁与王举人如此之当也。——「不疑」静字,「当」字亦然,「如此」二字先之,所以甚之也。
[758]史韩非列传:夫事以密成而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犹云「其人而如是也其身危矣。」「如是」二字表词,「者」字其起词也,与「夫如是」句法相同。
[759]
汉刑法志: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犹云「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而用刑之过,持论之谬,其甚也犹如此也」云云,故「如此」先乎「甚」字者,所以甚之也。前节所引司马相如传与秦楚之际月表序可参观,则知「如彼」「若斯」亦间用也。
[760]书大诰: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若勤」者,「若此勤」也。但曰「若」者,省文也。
[761]孟梁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云「以如此所为,求如此所欲」也。
[762]史礼书: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索隐云:‘人苟以贪生为见,不能见危致命,如此者必刑戮及身也。’
[763]汉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诟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苟若而可」者,言「苟且如此而即可」也。
①【2.2.7】节论指名代字,「是」「此」之外有「斯」「兹」而无「若」。
② 杨云:此「夫」字无所指,乃连字,非代字也。马氏以为起词,大误。今案:此「夫」亦可认为语气助词。
【2.5.3】约指代字又分两种:一,后乎名、代诸字而以之重指者,则与所指名、代之字同次,盖重指者必与所指相同也。二,后乎名、代诸字而为其分子者,则常在正次,盖分子正次,分母偏次,乃约分之例也。凡约指代字之在宾次者,必先所宾焉。
【2.5.3.1】重指名代诸字者:皆、尽、悉、遍、都、咸、一、两、具。
[764]孟告下: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人」名也,「皆」约指代字,后乎名而重指之,同在主次,而为「可」之起词。
[765]孟尽下:众皆悦之。——「众」字亦约指代字也,「皆」重指之。余与上同。
[766]左哀十六: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王与二卿士」诸名,后以「皆」字,同在宾次,而为「当」字止词,今先置焉。
[767]汉叔孙通传:诸言盗罢之。——「诸言盗者」接读代字也,「皆」字后之,同在宾次,而为「罢」字止词。
[768]史匈奴列传: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皆」字重指以前两名,同在主次。
[769]韩新修滕王阁记:公至之日,皆罢行之。——「皆」字重指以前上文,而为「罢」字止词。
[770]史封禅书: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无诸加。——「泾」「渭」两水名,「皆」字与「尽」字重指焉,而与之同次。
[771]汉高帝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悉」字重指「余」字,而而两字皆「除去」之止词,故先置焉,犹云「其余秦法尽除去焉。」「字」皆重指「吏民」两字。
[772]韩圬者传: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第一「皆」字重指「具」字,并在主次。以后「皆」字与「遍」字,亦指「养生之具」,同在宾次而皆先焉。
[773]韩新修滕王阁记: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悉」字总指上八府也。
[774]韩淮西事宜状:据行营所追人额,器械弓矢一物已上,悉送行营充给。——「悉」者,重指「一物已上之器械弓矢」也,亦即「送」字止词而先置焉。
[775]韩许国公神碑:悉有其舅司徒之兵与地。——「悉」者重指下文之「兵与地」也,今先于「有」字,所谓先其所宾也。
[776]汉贾谊传: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遍」字重指前读,而为「疏举」止词,今先置者,先所宾也。
[777]史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都」字重指委输之物,故在宾次,而先于「受」字者,先所宾也。
[778]韩答崔立之书:若都不可得……——「都」字亦重指上文之事。
[779]韩科斗书后: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咸」,皆也,解与前同。
[780]史曹相国世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一」字,皆也,悉也,犹云「悉遵萧何所约束者」。
[781]韩高闲上人序: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犹云「凡可喜可愕之事尽寓于书」也。
[782]赵策:今大王垂拱而两有之,是臣之所以为大王原也。——「两」字重指上文,位于宾次而先焉。
[783]史萧相国世家: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具」字重指「图书」,言所得无遗也,先于「得」字者,先所宾也。
以上所引约指代字与所指同次者。
【2.5.3.2】为名代诸字之分子者:莫、或、多、无、有。
[784]孟梁上:晋国,天下莫强焉。——犹云「天下之国无强于晋国者。」
[785]左成十六:各顾其后,莫有斗心。——「莫」者,无人也。
[786]史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莫」者,十余壁之中无一军也。
[787]汉叔孙通传: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或」者,指上诸生中有其人也。①
[788]孟梁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犹云「诸侯之中多有谋伐寡人者。」「多」字正次,「诸侯」偏次,犹分子与分母然。
[789]史平准书: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多」者,指商贾中有多人也。
[790]史张耳陈余列传:赵人多为张耳陈余耳目者,以故得脱出。——「多」者,赵人中有多人也。
[791]汉东方朔传: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多」者,四方士中有多人也。
[792]韩送杨少尹序: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多」者,观者中不止一人也。
[793]汉高帝纪: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无」者,于所相多人之中无人如季相者。
[794]史淮阴侯列传: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无」者,项王所过之处,无一处不为所残灭也。②
[795]汉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犹云「雷霆所击之物无一物不为摧折」也。
[796]孟告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有」者,二王中有一也。
以上所引约指代字皆为分子者。
○1「或」字,马氏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此处说是约指代字,【6.1.4】节说是状字,【8.2.4.1】节说是承接连字。
○2【5.7】节说「无」是动字。此处说是代字,非。
【2.5.3.3】又等字用于平列诸名之后,以概夫同类而未列者,诸字则先于同类诸名,且可先乎一读者,凡皆用为统括之辞耳。
等。
[797]史萧相国世家: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等」字后于「曹参」本名,犹云「凡与曹参相似之人」也。
[798]又魏其传: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等」者,非魏其一人,故言「等」以括之。
[799]又酷吏列传: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等」者,贾姬之类也。
[800]又萧相国世家:臣等身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等」者,不止「臣」一人也。
[801]韩为人求荐书:如某等比。——解同上。
诸。
[802]史封禅书:至如八神诸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祠,行去则已。——「诸」字统指之辞,举「明年凡山」以统其余也。此「诸」字置先于名。
[803]又: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无诸加。——「诸」字亦先于名,「加」者,即上文诸祠所加之异数也。
[804]又匈奴列传: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诸」字同上。
[805]汉宣帝纪: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繇事。——「诸」字先于一读,犹云「凡人之有大父母与父母丧者可免役」也。
[806]史叔孙通传:诸言盗者皆罢之。——解同上。
[807]又魏其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犹云「贵戚中凡有势而在己之右者,不礼焉而必陵之。」
[808]又: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诸」字同上,幷弁于读,犹云「诸所与交通者。」
【2.5.3.4】至凡、虑与大凡、大抵、大要、大归以及亡虑、都计诸字,皆用以为总括之辞,亦可列诸约指代字。
凡。
[809]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810]孟告上:原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811]史陆贾传: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着十二篇。——「凡」字三句,法各异而如说文所云‘为最括之词’者一也。
[812]又高帝本纪: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此「凡」字亦总括之意,先置。
[813]汉万石君传: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此「凡」字乃合计之也。犹云「五各二千石,合计为万石」也。
[814]韩上于相公书:自幕府至邓之北境,凡五百余里,自庚子至甲辰,凡五日。 ——两「凡」字亦合计之意。
[815]又伯夷颂:今世之所谓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凡人」者,常人也,不在此例。
[816]荀子荣辱: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言在也。——「凡」者,皆也,举也,谓祸福皆在于言也。
虑。
[817]汉书贾谊传最习用: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818]又: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819]又: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
[820]又:至于俗流失,世壤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
——诸「虑」字,师古皆训为「念虑」之「虑」,似未是。①经生家解作「率辞」,犹云「大率」也。
[821]荀子议兵: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险阨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虑率」二字,重言也。古书多有迭用两字同意者,高邮以「焉虑」连读,解作「亡虑」者,未免牵合。不知「无」字后大率煞以「焉」字,见后。②
古人以「凡」「虑」等字单用,不足以见总括之意,于是加以「大」字,冠以「亡」字,而「大抵」「大要」「大归」亦寝用矣。
大凡、大率、大抵等。
[822]史吴世家: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大凡」者,总计之也。
[823]又平准书: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大率」者,「大概」之意。
[824]又礼书: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灭损,大抵皆袭秦故。——「大抵」者,亦辜较而概之之词。
[825]汉礼乐志:大氏皆因秦旧事焉。——「抵」「氏」同字。
[826]又王莽传:大归言莽当代汉有天下云。
[827]又陈万年传: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讇也。——「归」是收束之所,「要」是总括之区,与上引「抵」字亦所止之处,皆同义也。
[828]又食货志:天下大氏无虑皆铸金钱矣。——「大氏」「无虑」与「皆」字,三语同义。由是而
[829]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
[830]史记货殖传:此其大较也。
[831]又:大体如此矣。
[832]后汉袁术传: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于信顺乎。
——所谓「大略」「大较」「大体」「大致」,为表词、为起词者,并是「大概」「大都」「大凡」「大段」总括之意。
[833]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第百余,皆高祖一切功臣。
[834]汉书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眞。
[835]又路温舒传:偷为一切。
[836]又闭侯王表:秦据埶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壹切取胜。
[837]又张敞传: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壹切受署。’
[838]礼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注云:‘「壹是」,一切也。’诸所引「一切」,索隐解作「一例同时」者,师古解为‘权时之事,如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者,亦有解作「权宜之辞」者。愚案:「一切」者,亦约计辜较之意,其用法与约指代字相似,故附识焉。
○1章云:‘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师古曰:‘「虑」,大计也。’‘虑非顾行也’,师古曰:‘念虑之中,非顾行之善恶也’。非皆训为「念虑」之「虑」。
○2高邮指王引之。章云:王氏经传释词引荀子议兵篇曰:‘「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险阨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言无礼义忠信以接下,乃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而已也。’杨倞注曰:‘「焉虑」「无虑」,犹言「大凡」也。’「焉」犹「乃」也,「虑」「率」,皆谓「大凡」也。
【2.5.4】互指代字,必合动字,以明其互为宾主也。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施者为主,而受者为宾,故有宾、主之次。互指代字,即自与相、交诸字,先于动字,即以表施者受者之为一也。①
自。
[839]庄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自」者,山林寇己,膏火煎己也,以明寇者、煎者与所寇、所煎者皆山木也,皆膏火也。如是,「自怨」「自艾」「自悔」「自伤」,皆此类也,此为自反动字,详后。
前论「自」字已言之矣。
至动字之前加「相」字,而与「自」字或合或否者,明施者、受者所指不一,故有交互之行也。
相、交。
[840]汉陆贾传: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相结」者,明两人彼此结纳也。
[841]史卫将军列传: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相挐」者,明汉军与匈奴互相乱也。
[842]韩答杨子书:况又崔与李继至而交说邪,故不待相见,相信已熟。——「交说」者,即「相说」也,「相见」者,「彼此互见」也,「相信」者,「彼此交信」也。
[843]汉霍光传:羣儿自相贵耳。——此「自相」两字合用。「自相贵」者,各人自贵,又交相贵也。即谓光等自候,又彼此互候也。
孟子「相友」「相助」「相扶持」,又「相向」「相什佰」「相千万」诸语,皆此类也。
○1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见汉语语法论文集)一文的注中说:‘此定义颇可议,施受合一与互指实为不相容之二事。自字表施受之为一,而二者既萃于一身,则「互」于何有?相字表相互,然必先有彼此而后有相互之可言,又乌得谓为施受合一?疑「先于动字」前脱「自字」二字。因马氏于本节说明中又有「至动字之前加相字……
明施者所指不一,故有交互之行」诸语也。’
实字卷之三
主次三之一
次者,名代诸字于句读中应处之位也。次有四:曰主次,曰偏次,曰宾次,曰同次。今次其用法于左。
【3.1】凡句读中名、代诸字之为起词者,皆居主次,已详于前。间有名字不为起词而归入主次者有三。①
【3.1.1】一,凡呼人对语者。泰西古语,名字因次而变,凡呼人之名别为一次。今之方言,其名不变者,呼人之次,概列主次。凡称人,或本名或公名无常;而其位先呼后语者为比多,呼于后者变例也。
[1]论泰伯: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小子」者,曾子呼弟子之公名也。
[2]又公冶长:赐也,非尔所及也。——「赐也」,孔子呼子贡之名。
[3]汉东方朔传:昔伯姬燔而诸侯惮,奈何乎,陛下!——「陛下」,公名也。
[4]史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孺子」者,呼之也。
[5]左定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夫差」,本名也。
[6]左僖三十二: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孟子」,本名也。
[7]史平原君列传: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公名也。
[8]庄逍遥游:归休乎,君!——「君」亦公名。
[9]韩元侍御书:微之乎,子眞安而乐之者!——「微之」,本名也。
[10]史李将军列传: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故李将军」者,乃应对之名,犹云「来者为谁?」应之曰「乃故李将军也。」盖表词也。
①文通原文这两句的「起词」之前皆有「止词」二字,显然有误。杨氏刊误断定‘此处二「止词」乃「表词」之误’,章氏校注本从之。但文通下面讲「同次」时说:‘同次之例有二:一,用如表词者’,即不应于此处说表词居主次,更不应说在「起词」之前。有可能「止词」为误衍,疑莫能明。今只删「止词」二字,不加「表词」二字。至于[10]以「故李将军」属主次,并以‘盖表词也’为解,乃因此句无起词,表词无可用,因而不列于同次而置此与呼人对语之词同列也。
【3.1.2】二,凡概叹而呼及名字者。
[11]书尧典:帝曰:‘咨,汝义暨和!’——「义」「和」本名,因叹而称及也。
[12]诗周颂:噫嘻成王!——「成王」本名。
[13]左文元: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役夫」者,呼而詈之之名也。
[14]史匈奴列传: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土室之人」,公称也。
[15]史廉颇列传:吁,君,何见之晚也!——「君」者,因叹而称之也。①
[16]楚策: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子乎」亦因叹而及之。②公名后助以「乎」字者,以鸣不平也。
凡兹引称诸名,皆以发其慨叹之辞,上节所引,有惟呼以对语者,此两者之微有不同也。
○1杨云:马氏于「君」字逗句,非是。「君」乃动字「见」字起词,非呼名也。
○2【9.14】节引此例([九?1166])说「子」同「嗞」,是叹字。与此说为公名不同。
【3.1.3】三,凡题书名、碑记者。
[17]史陆贾传:号其书曰新语。——「新语」书名,今在句中,与「其书」同次。若但曰「新语」以额书名,则可视同主次。
[18]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氏集目录。右二十四……篇。——此传内记诸葛氏所著之书。
[19]韩黄陵庙碑:题曰湘夫人碑,今论其文,乃晋太康九年。又其额曰虞帝二妃之碑。
总之,书名、碑记以弁于书、碑之首者,皆可视同主次。
偏次三之二
【3.2】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者后置,谓之正次,而偏者先置,谓之偏次。
【3.2.1】偏次之用,不能枚举。有以言正次之所属者。
[20]庄秋水:且吾尝闻少仲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犹云「仲尼所有之闻,伯夷所有之义」也,故其「闻」属于「仲尼」,其「义」属于「伯夷」也。
[21]汉贾谊传: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犹云「元王所有之子,即帝所有之从弟」也,亦此属于彼之意。
[22]史淮阴侯列传: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万乘之权」者,王侯所有之权也,「卿相之位」者,公卿所有之位也。
[23]孟梁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论文与上同。
[24]史货殖列传: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犹云「声色」所关之「好」,「刍豢」所有之「味」也。
有以言所有之度数者。
[25]史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民乎!——「千乘」「万家」「百室」者,以别「王」「侯」「君」「公」国之大小也。
[26]汉王尊传:一郡之钱,尽入辅家。——「一郡」者,以言「钱」之多也。
[27]史叔孙通传: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千金」者,言「裘」之价也。
[28]汉梅福传: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升斗」言「禄」之度,「一束」言「帛」之数。
[29]史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言小,「百万」言多,皆度数也。
有以言其形似者。
[30]左宣四: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言「状」如「熊虎」,「声」如「豺狼」也。
[31]史屈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言「秦国」如「虎狼」也。
[32]庄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言「赏」以「轩冕」,「威」以「斧钺」也。
[33]史伯夷列传: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言「士」如「青云」之高也。
有以言其地者。
[34]史秦始皇本纪: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殽函」言所「据」之固,「雍州」言所「拥」之「地」。
[35]又匈奴列传: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土室」者,言其处也。
凡春秋所言「齐侯」「鲁侯」「晋侯」「吴子」者,皆此类也。
有以言其时者。
[36]庄徐无鬼: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旦暮」者,言「业」之时也。
[37]荀子荣辱: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少顷」「终身」,皆言时也。
[38]汉赵充国传:齐三十日粮。——「三十日」者,言所「齐」之「粮」可食「三十日」,言其时也。
更有言其故、其分、其效者。总之,凡名字之用,非正意者,皆先置而为偏次也。
【3.2.2】偏、正两次之间,「之」字参否无常。惟语欲其偶,便于口诵,故偏、正两奇,合之为偶者,则不参「之」字。凡正次欲求醒目者,概参「之」字。
[39]孟公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犹云「天之时」「地之利」「人之和」也。而偏、正各次皆奇,合而为偶,故不参「之」字,便于口诵。
[40]又离娄上: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
[41]又离娄下:其事则齐桓晋文。
[42]又公孙丑上:如以朝衣冠坐于涂炭。
[43]又万章下:君十卿禄。
又「天位」「天禄」「天爵」「人爵」「冬日」「夏日」「鼎肉」「舆薪」等语,偏、正字奇,皆不参「之」字。
[44]庄应帝王: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45]史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以上所引,偏、正两次皆奇字也,而偏次之用,一如静字,合于正次以成一语,故不参「之」字也。
[46]孟离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仁」「义」「实」三奇字,此言「仁义之实」,欲其醒目,故参「之」字。
[47]又尽下:禹之声,尚文王之声。——「禹之声」,其义同上。
[48]左宣十二:君之惠也,孤之愿也。
[49]又: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其义同上。
若在句中,偏、正两奇而与动字、介字相连者,概参「之」字以四之。
[50]孟告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君」「恶」两奇字,上连「长」字,参「之」字以四之。
[51]又滕下: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兄之禄」「兄之室」,上连「以」字,则四也。
[52]又公下: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日之力」解同上。
[53]又万上: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亦同上。
[54]汉两粤传: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人之妻」,上合「寡」字,「人之字」上合「孤」字,皆以四之。故「独人父母」一句,已四矣,不加「之」字。
[55]史淮阴侯列传: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人之分」「人之地」,同上。
[56]又游侠列传: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解之势」解如上。诸上所引,凡参「之」字者,虽为偶语计,而亦所以使正次之字更为醒目也。
至[57]孟公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犹云「仁德中之一端」,「义德中之一端」,必参「之」字,正义方明。①
又或偏次字偶而正次字奇,与偏次字奇而正次字偶者,概参「之」字以四之。其或偏、正两次皆偶者亦然,不参者非常例也。
偏次字偶,正次字奇者。
[58]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
[59]又公孙丑上: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
[60]又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颜色之戚,哭泣之哀——等语,不可仆数。
[61]庄天道: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62]史叔孙通传: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63]汉东方朔传: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是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也。
[64]齐策: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以上皆参「之」字以四之也。
偏次字奇而正次字偶者。
[65]孟公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天」「人」偏次字奇,其正次字偶,参「之」字以四之。
[66]又滕上: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
[67]又: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68]又公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69]又万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70]又梁下:问国之大禁。——诸所引「子之兄弟」「邻之赤子」「人之牛羊」「汤之典刑」「国之大禁」,皆参「之」字以四焉。
[71]左僖二十八:民之情*,尽知之矣。
[72]又昭四:冀之北,马之所生。
[73]又成十三:郑人怒君之疆场。——等语,亦此类也。
至正、偏两次皆偶者亦然。
[74]孟梁下: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孟子」与「后丧」,偏、正两次皆偶,亦参「之」字,所以别也。
[75]又公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吾子之禄爵」同上。
[76]又离下: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77]又万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
[78]又滕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语,皆此例也。
[79]史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诺诺」「谔谔」状字而用如名者。
[80]又韩非列传: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敬。——「所说」「所敬」有偏正之意,用如名字,前已言矣。
[81]史封禅书: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
[82]左成八: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
[83]史叔孙通传:叔孙通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84]又汲郑列传:上不能褒先帝之公相,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
[85]韩祭十二郎文: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上引五节内,偏、正次偶者,皆参「之」字。
偏次、正次间不参「之」字。
[86]史十二诸侯年表序: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着文焉。——不曰「推春秋之义」。
[87]史封禅书: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论述六艺传。——不曰「六艺之传」。
[88]史平准书: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不曰「南阳之大冶」。
[89]史萧相国世家: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不曰「秦之图书」。
[90] 史张释之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不曰「先帝之庙器」。
[91] 又陆贾传:遗陆生为飮食费。——不曰「飮食之费」。
[92]汉东方朔传: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不曰「人之冢墓」「人之室庐」。
[93]史淮阴侯传:臣请言大王功略。——不曰「大王之功略」。
[94]又李将军列传: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不曰「军之曲折」。
[95]汉陆贾传:为社稷计,在两军掌握耳。——不曰「社稷之计」②「两军之掌握」者,大率偏、正次合幷,上下文字已偶矣,如加「之」字,又复数奇。如「为社稷计」「发人室庐」「为飮食费」「得秦图书」「推春秋义」等语,皆四字矣,词意颇足,故不加「之」字。至如「报天子军曲折」「论述六艺传」等句,不间「之」字,语方遒劲。
等句也,史记有「之」字,而汉书故删去者,指不胜屈,今录数则以示一斑,学者可自证也。
[96]史记季布列传云: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97]汉书季布传云: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
[98]史记又云: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
[99]汉书则云: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
[100]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云: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101]汉书张耳陈余传云:而责杀王罪,灭燕易矣。
[102]史记项羽传云: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103]汉书项羽传云:此亦天亡秦时也。
[104]史记又云:陈余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巨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105]汉书则云:陈余将卒数万人,军巨鹿北,所谓河北军也。
[106]史记又云: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
[107]汉书则云:宋义论武信军必败。——由是观之,「之」字加否无定例,汉书删改史记数字,则成汉文,此笔削之妙也。
若如偏次平列多字,字数皆偶,而正次惟一奇者,概如「之」字以为别。正次字偶者,则无常焉。
正次字奇。
[108]孟梁下: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棺椁」「衣衾」两偏次平列,犹云「棺椁之美与衣衾之美」也。「美」字奇而用如名者,今为正次,前加「之」字以自别也。
[109]又公上:管仲、晏子之功。
[110]又滕上:兽蹄、鸟迹之道。
[111]又:悦周公、仲尼之道。
[112]又滕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113]又离下: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
[114]又告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
[115]又尽上: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116]又梁上:鸡、豚、狗、彘之畜。——等句,皆此例也。
[117]史平淮书: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118]韩毛颖传: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乃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119]史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
[120]史萧相国世家: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121]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22]左隐二: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123]庄在宥:于是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
[124]史礼书: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125]汉东方朔传: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126]史赵世家: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
[127]韩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以上所引,皆正次一字,而偏次平列者,各参「之」字以别也。
正次字偶。
[128]孟梁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偏次偶而正次四字平列,参以「之」字以相别。
[129]又尽上: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王子」偏次,其正次三耦平列,又不参「之」字矣。
[130]史十二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授其傅指,为有所刺耳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也。——「文辞」正次字偶,其偏次四字先之,间以「之」字。
[131]韩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常鳞」与「凡介」皆属偏次平列,合成四字,其正次亦然。中间「之」字,文气方不促也。
而[132]齐策:夫驽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犹云「驽马、女子之筋骨力劲」也,不间「之」字而句意亦明。
[133]汉陆贾传: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眞定。——不曰「亲戚、昆弟之坟墓」,而语气更足。③
故正次字偶者,「之」字加否无常,要以便于口诵为则耳。
有两、三偏次转相属者,「之」字参否无定。大约诸次字奇者概参「之」字,奇偶不一者,无定例也。
[134]礼檀弓: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前三名皆偏次,递转相属,其后各加「之」字以为别。而经籍中如此句法,实所罕见。
[135]孟万上:齐东野人之语也。——犹云「齐东之野人之语」,前两偏次递属,不参「之」字。
[136]史魏其列传: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犹云「孝文后之从兄之子」也。
[137]又: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犹云「田蚡之宾客之计*」也。
[138]汉霍光传: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犹云「大将军之时之法令」也。
[139]史刺客列传:得赵人徐夫人匕首。——犹云「得赵人之徐夫人之匕首」也。④
[140]史游侠列传: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犹云「解之姊之子」也。上引五节,两偏次与正次皆辗转相属,皆无「之」字为间,而句意亦明,此古人用笔简洁,若今人,正次之先必加「之」字,曰「孝文后从兄之子」,「田蚡宾客之计*」,「大将军时之法令」「赵人徐夫人之匕首」,「解姊之子」,则文气弱矣。
[141]史张释之列传: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犹云「高庙坐前之玉环」。
[142]韩张中丞传后叙: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犹云「雷万春事之首尾。」所引两节,三次递属,皆不参「之」字,义与上同。
凡言约分,母数偏次,子数正次。若母、子皆名者,概参「之」字。母为名字而子为静字,或为代字,与母子皆非名者,「之」字加否,无常例也。
[143]孟公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之端」者,犹云「仁德中之一端」也,「仁」为母而「端」为子,故参「之」字以有别也。⑤余同。
[144]史匈奴列传: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汉之一郡」者,「汉郡中之一郡」也。
[145]又:乃解围之一角。——「围之一角」者,「四围之一角」也。皆约分也。
[146]汉律历志: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犹云「月行白道一周,合当二十九日又一日八十一分中之四十三分,即谓一日分为八十一分,而白道一周合当二十九整日,又日之四十三分」也。「四十三分」者,数名也,今为子,「日」为母,中间「之」字以别之。
[147]孟尽下: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两约分,皆静字也,中间「之」字。
[148]又滕上:其实皆什一也。——犹云「什分中之一」,母子皆数,不参「之」字。凡约分子母皆数名者详后。
[149]史平准书: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家半」者,「家产之半」也。「家」,名而母也,「半」者,静字而为子也。不参「之」字,其义亦同。
又约分,母为名而子为约指代字者,前已详矣。子为接读代字者,则「之」字参否无定。
参「之」字者。
[150]左文十三: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东人」母而名也,「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接读代字也。⑥犹云「请东人中之能若是者」,中间「之」字以为别。
[151]史大宛列传: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犹云「宛贵人中之善遇汉使者」也,亦加「之」字以为别也。
不参「之」字者。
[152]又平原君列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犹云「与食客中之二十人偕」也,不参「之」字。
[153]又魏其列传:举适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犹云「诸窦宗室中之毋节行者」。
[154]又汲郑传: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犹云「贾人与市者中坐当死者五百余人。」
[155]汉高帝纪: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犹云「徒中壮士之愿从者」也。原文皆不参「之」字,其辞义亦不因之而晦。⑦
○1杨云:赵歧孟子注云:‘端,首也。’此犹今人之言「端绪」。
○2杨云:「为」介之,「社稷」司词,「计」乃动字。马氏认「为」为动字,「社稷」为偏次,「计」为名字,大误。
○3杨云:「亲戚」「昆弟」「坟墓」三项并列,非谓「亲戚昆弟之坟墓」也。汉书两粤传载文帝诏书云:‘亲兄弟在眞定者,已遣人存问。’史记南越传云:‘文帝召佗从昆弟,尊官原子赐宠之。’是佗昆弟在汉之证。
○4杨云:「赵人」乃加词,加词之下,例不得加「之」字。马氏以为偏次,误。
○5[143]与上[57]重,马氏误解「端」字之义,见上注①。
○6[150]「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是一读,说「接读代字」就只是「者」一字。
○7[152]至[155]诸例都说是分母与分子关系,即偏次与正次关系,而后面【3.4.3.5】节[349][351][354]三例与这里所引例句相同,却说名后所续之读是加词,即同次,与此处说是正次不符。
宾次三之三
【3.3】名、代诸字,凡为动字之止词与为介字之司词者,则在宾次,已详言矣。又句读中,凡名字用以记地、记时、记价值、记度量、记里数,类无介字为先者,皆可视同宾次。今且胪证于下。
【3.3.1】记地之式有四:一,所在之地;二,从来之地;三,所经之地;四,所至之地。①史籍中记所在之地与所至之地,间无介字为先,故所记之列于宾次。②
记所在之地。
[156]史大宛列传:于是天子始种苜宿、蒲陶肥饶地。——「肥饶地」者,记所种之地也,犹言「种之于肥饶之地」。今无介字以先之,「肥饶地」视同宾次。
[157]又张耳陈余列传: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善地」「恶地」者,犹言「王之于善地恶地」也。
[158]又刺客列传:见燕使者咸阳宫。——「咸阳宫」,犹言「见之于咸阳宫」也。
[159]又项羽本纪: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新安城南」者,「坑之于新安城南」也。
[160]庄逍遥游:立之涂,匠者不顾。——「立之涂」者,「立之于涂」也。
以上所引,皆记所在之地。
记所至之地。
[161]史游侠列传: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徙豪富茂陵」者,犹言「徙之于茂陵」也。此记所至之地,亦无介字为先。
[162]汉高帝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送之于骊山」也。
其它记地之式,有介字、动字为先者,无庸赘论。
○1参【5.4】节与【10.4.1】节。
○2此处用「故」字,似乎‘无介字为先’是列于宾次的原因,下【3.3.2】【3.3.4】节所说皆与此相同。但上文说‘凡为动字之止词与为介字之司词者,则在宾次’,第二章(代字章)也举了很多例子。
【3.3.2】记时之式有四:一,事成之时;二,既往之时;三,几时之久;四,未来之时。凡此四时,类无介字为先,故亦列于宾次。
[163]庄庚桑楚: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七日七夜」,记路程之久。
[164]又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其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数日」「旬月」「期年」等语,皆记去国久也。
[165]左僖二十八: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十九年」者,记既往至今之时也。
[166]庄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十九年」者同上。①
[167]汉李广传: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盛秋」者,谕以日后师至之日也。②
[168]汉贾谊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是时」与「二十余」者,皆记时也。③
[169]庄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宿」与「三月」皆记聚粮之久也。
[170]史张释之传:张廷尉事景帝岁余。——「岁余」者,记所事之久也。
[171]汉傅常等传:元始中,录功臣不以罪绝者。——「元始中」,记其时也。
至于春秋之记年月日,与传中之追记一事而言「初」者,皆记其时也。
[172]论语子路:三年有成∣为邦百年∣教民七年。——则记始终成事之久。
经史记事,所在皆有,皆无介字为先,故以列于宾次。
①[166]「刀」后无动字,「十九年」应认为是语词。
②杨云:王氏汉书补注引王先慎说云:‘「临盛秋」即后世所谓「防秋」。唐书邢君牙传:“田神功为兖郓节度使,使君牙将兵屯好畤防盛秋”是也。’案:王说是也。据此,则「盛秋」乃动字「临」字之止词,与寻常记时间之词不同。
③杨云:「二十余」乃以滋静字为「年」之表词,非是记时之词,不当与「是时」并论。
【3.3.3】又记地记时之语,率用「上」「下」「左」「右」「内」「外」「中」「间」「边」「侧」等字,缀于地名、人名、时代之下,概无介字为先。盖「上」「下」「内」「外」诸字,即所以代介字之用,故泰西文字遇有此等字义,皆为介字。
[173]汉陆贾传: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蛮夷中」,言所处之地。
[174]又: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其一「马上」者,言其处也。
[175]又: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间」者同上。
[176]史叔孙通传:何足置之齿牙间?——「间」者同上。
[177]又:为绵蕞野外习之。——「野外」者,亦言处也。
[178]韩张中丞后传叙: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巡上」「其下」者,皆指所处之位也。
[179]齐策: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袵席之上。——曰「上」曰「内」曰「间」曰「上」者,皆言其所也。
[180]史魏其列传:所赐金陈之廊庑下。
[181]又:屏居蓝田南山下。①——两言「下」,皆指其处也。
[182]又匈奴传:天子自将兵待边。——「边」字单用,亦记地也。②
[183]又张耳陈余列传:遣人追杀王姊道中。——「道中」者,指其处也。
[184]又淮阴侯列传:斩成安君泜水上。——「泜水上」者,记地也。
[185]又信陵君列传: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前」者,指处也。
[186]又刺客列传:卒于邑悲哀而死政之旁。——「政之旁」,言死之所也。
[187]庄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
[188]又: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189]又:翱翔蓬蒿之间。
[190]又: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南」「北」「间」「山」「阳」诸字,皆指其所也。③
[191]又徐无鬼: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侧」者,亦指处也。
[192]汉张禹传:上亲拜寿禹床下。——「床下」者,指其处也。
[193]又外戚传:手书对牍背。——「对牍背」者,记手书之处。
[194]又路温舒传: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下」者,指其处也。
[195]韩送杨少尹序: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外」者,亦指其所也。
[196]庄秋水:我知之濠上也。——「濠上」记地。
[197]史陆贾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一岁中」者,犹云「于一岁之中」也。
[198]汉王尊传:一尊之身,王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三期之间」,亦言其时之久也。
[199]庄庚桑楚: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千世之后」指将来之时也。
[200]韩新修滕王阁记: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数日之间」同上。
[201]左成九: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浃辰之间」亦同上。④
[202]韩送殷员外序:酒半……云云。——「酒半」者,宴会之中也。⑤
以上所引「中」「外」「间」「后」「半」诸字,皆以记时,而无介字先之者。
[203]庄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梁之上」记地,而先以「于」字为介。
[204]又庚桑楚: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尧舜之间」记时。
[205]汉汲郑传:黯质责汤于上前。——「上前」记其处。
[206]史平原君列传: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堂下」者,指其所。
以上所引「上」「下」「间」等字,皆记地记时,更以介字先之者。
○1章云:此为汉书窦婴传文,史记「下」上有「之」字。
○2杨云:此「边」字谓「边境」,已独立成一名词,不当与附在名词之下之「上」「下」「左」「右」「内」「外」等词并论。
○3杨云:「山」字与「南」「北」「间」「阳」诸字,虚实不同,不当并列。
○4杨云:「千世之后」,固指将来之时。韩文与左传皆叙已然之事实,何乃云‘同上’耶?
○5「半」是数词,与「上」「下」等不同。
【3.3.4】凡记价值、度量、里数之文,皆无介字为先,故以列于宾次。
[207]庄田子方: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二分」者,言足垂石外之度也。
[208]又逍遥游:请买其方百金。——「百金」者,言买方之价也。
[209]史陆贾传: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千金」言橐金所值之价也。①
[210]汉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三尺余」「一嚢」及「二百四十」,凡皆言度量也。
[211]又霍光传:长财七尺三寸。——「七尺三寸」,言身度也。
[212]史晏子列传: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八尺」者,亦言身度也。
[213]庄达生: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千仞,流沫四十里。——「三千仞」言度,「四十里」言里。
[214]史十二诸侯年表序: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百里」「五十里」,言所封之里数。
[215]又冯唐传: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差六级。——「六级」者,言所差之度。
[216]又魏其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一钱」者,言所直也。②
[217]又货殖列传: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千里」者,言沃野之里数也。
[218]汉李广传:未到匈奴陈列二里所止。——「二里所」者,二里余也,言相间之里数也。
[219]史留侯世家:父去里所。——「里所」同上文。
[220]汉沟洫志:水适至堤平,计出地上五尺所。——「五尺所」言出地之度也。
[221]又赵充国传: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余枚,皆在水次。——「六万余枚」言伐木之数也。
[222]史廉颇列传: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斗米」「肉十斤」③者,言所食之量也。
[223]又大宛列传: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二千里」者,言相去之里数也。
[224]又:控弦者可一二十万。——「一二十万」言数也。
[225]又留侯世家: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百二十斤」,记量也。
[226]汉外戚传:昏夜平善,乡晨傅绔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十刻」者,记漏度也。
[227]又贾山传: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数十仞」言高度也,「五里」「千步」,言广袤之度也。
[228]又: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五十步」广度也,「三丈」者,相间之度也。
上引诸书,或言价,或言度、量、里数,皆无介字为先者,故以列于宾次。
①②杨云:「直」是外动字,「千金」「一钱」乃止词,本不当有介词,马氏列入无介字为先者,不合。
③「斗米」应作「斗」,「肉十斤」应作「十斤」。
【3.3.5】更有名字不为起词而置先动字,或言所事之缘由,或言所用之官,或状形似者,皆可视同宾次。
[229]史陆贾传:乃病免家居。——「病」者,因「病」而「免」,言「免」之缘由也。「家」者,言所居之处,状其「居」也。「病」「家」二字,名也,而各在「免」「居」两动字之先,既非起词,故视同宾次。
[230]又留侯世家:陛下轻士善驾,臣等义不受辱。——「义」者,言「不受辱」之故也,余同上。
[231]又商君列传:我言若,王色不许我。——「色」者,王所见于面者,以见其「不许」也。
[232]又礼书:二者心战,未能自决。——「心战」者,交战于心中也。
[233]庄知北游: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胎」「卵」者,言所从生也。
[234]汉万石君传:万石君必朝服见之。——「朝服」者,言往见之容也。
[235]史魏其列传:乃效女儿呫嗫耳语。——「耳语」者,以「耳」与「语」也。
[236]又:腹诽而心谤。——「腹」「心」者,所用之官司也。
[237]又平原君传:十九人相与目笑之。——「目」者,所以「笑」也。
[238]又: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左手」「右手」者,皆所以为事也。
[239]韩上于相公书: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手」「目」与「心」,皆所用之官司也。
[240]又潮州谢表:故遣刺史面问百姓疾苦。——「面问」者,犹身亲问也。
[241]又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口」「手」同上。
[242]汉万石君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肉袒」者,形「谢罪」之状也。
[243]汉汲郑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褊心」者,言所以「望」之故也。
[244]史信陵君传:公子威振天下。——「威」者,所以「振天下」者也。
他如屈原传之「蝉蜕」,贾谊过秦论之「席卷」,韩文之「蜂屯」「蚁雑」「刃迎」「缕解」「神思」「鬼设」等语,诸名之先于动字者,皆所以状之也,故视同宾次。
同次三之四
【3.4】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至前次、同次,或一名也,一代也,或皆名也,或皆代也,皆可。
同次云者,犹言同乎前次者。同乎前次者,即所指与前次所指为一也。凡主、宾、偏三次皆可为同次,则皆得为前次。
同于主次。
[245]史礼书: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子夏」为前次,「门人之高弟」者,即「孔门弟子之高者」,故「高弟」为表词,亦指子夏,与子夏同,故曰同次。
[246]庄达生:臣,工人,何术之有?——「臣」为鐻者自称,「工人」,重称所执之事。「工人」所指同乎「臣」,故「臣」为前次,「工人」为同次。
[247]汉陆贾传:足下,中国人。——「足下」,呼佗也,「中国人」者,表其所自出也。「足下」前次,「中国人」同次。
[248]韩顺宗实录:伾,杭州人。
[249]又:执谊,杜黄裳子壻。——与前同解。
[250]汉霍光传:臣,外国人,不如光。——同前。
[251]史货殖列传: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亦与前同。
[252]庄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二人」与「臧」「榖」同次。
以上所引皆主次。
同于宾次。
[253]楚策:遂生子男,立为太子。——「子」,宾次而为前次者,「男」,表其所生之子为男也,指同乎「子」,故为同次。①「立为太子」者,犹云「立之为太子」也,故前次为「之」字,不言而喻,「太子」其表词,而为同次也。
[254]韩答吕医山人书: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今于朝,以争救之耳。——「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加于「足下」之后,与为同次,而皆宾次。
同于偏次。
[255]史信陵君列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公子姊」前次,「夫人」其同次,皆在主次。「赵惠文王弟」前次,「平原君」其同次,皆在偏次。
[256]韩许国公神道碑铭:悉有其舅司徒之兵与地。——「其舅」者,前次,「司徒」其同次,皆在偏次。
①杨云:古人称子曰「子男子」,称女曰「子女子」。楚策「子男」即「子男子」也。马氏析「子男」为二名,误。
【3.4.1】同次之用有三:
一、申言以重所事也。
[257]公宣十二:庄王亲自手旌。——「亲自」代字,与「庄王」同次,申言之,所以郑重乎「旌」也。
[258]史张释之列传:此人亲惊吾马。——「亲」同次,实指「此人」,所以重其罪也。
[259]又万石君传: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身自」重言,与起词同次,以表其孝也。①
二,重言以解前文也。
[260]史留侯世家: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强秦」者,「雠」之同次,解所报之「雠」也。②
[261]史项羽本纪: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京索间」同次,解「荥阳南」之所在也。
[262]左昭三:则犹有先君之适及遗姑姊妹若而人。——「若而人」同次,重括以前所称也。
[263]史淮阴侯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国士」者,同次,所以称「信」也。
[264]汉南粤传: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侧室之子」同次,「朕」自称,以明所自也。
[265]史冯唐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家人子」同次,以言「士卒」若何人也。
[266]又: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魏尚」同次,以名「云中守」也。③
[267]左定十: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夹谷」者,以正「祝其」之称也,因与同次。
[268]汉匈奴列传:何但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败亡之虏」,以解「臣」之无可为也,与「臣」同次。
[269]史淮阴侯传: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败亡之虏」,以解「臣」之无可为也,与「臣」同次。
[270]赵策: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两「万乘之国」,各为「秦」「梁」之同次,解所以对比也。
三、叠言以为惊叹也。④
[271]庄大宗师: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两呼「吾师」,所以叹美之也。
[272]榖僖十:天乎天乎!国,子之国也,子何迟于为君?——两呼「天」者,明其无告也。
[273]史冯唐列传: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两称「死罪」,以申儆也。
[274]又李斯列传:赵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两呼「时」者,以发深省也。
[275]论先进:噫!天丧予,天丧予!——重言一句以自叹也。凡重言一句,皆有警叹之意,故重言之句亦引之。
[276]公哀十四:有以告者曰:‘有麏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重言「孰为来哉」,警辞也。
[277]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78]又为政: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等句,皆以发其警省,故重言耳。
①「亲」「亲自」「身自」在这里都不应看作代字,参【2.2.9】节注①。故不存在「次」的问题。
②杨云:「为韩报雠强秦」,乃「为韩报雠于强秦」之省略,在口语当为「给韩向强秦报雠」。马氏认「雠」与「强秦」为同次,误。
③杨云:「云中守」,加词,在同次,「魏尚」当在本次。
今案:马氏之所以说「魏尚」是同次,乃是根据他给「同次」所下的定义,他在本节开头说:‘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在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这种定义,有时不甚妥。杨氏批评是对的。
④杨云:迭句与同次无涉,此等例句当移入句论内。
【3.4.2】同次之例有二。
一,用如表词者,其式六:
【3.4.2.1】一,凡静字用为表词者,亦在此例,盖与所表者同也。①
[279]史屈贾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所有「约」「微」「洁」「廉」四静字,各表其起词而与之同次焉。
[280]又大宛传: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好」者,「马」之表词。
[281]左文二: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大」「小」者,「新故鬼」之表词。
[282]史萧相国世家: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贫」以言「东陵侯」,「美」言「瓜」,皆与同次。
[283]庄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改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道通为一」者,犹云「道则通所举者之为一」也。故「一」者表所举者之相同,隐与所举者为同次。
[284]孟离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一也」者,表三史之相同也。
[285]汉张敞传:今太后资质淑美,慈爱宽仁,诸侯莫不闻。——一切静字以赞「太后」,皆同次。
[286]韩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以言古君子之「责己」;「轻以约」以言其「待人」,皆为表词,而各与起词同次。
[287]韩盛山十二诗序:人谓韦侯美士,考功显曹,盛山僻郡。——「美士」表「韦侯」,「显曹」表「考功」,「僻郡」表「盛山」,皆与同次。此则以名字为表词矣。
①杨云:马氏前云:‘「次」者,名、代诸字于读句读中应处之位也。’则「次」之属于名、代甚明。马氏此条下皆举静字作表词之例,绝不举名、代作表词之例,非是。盖静字本无次也。
今案:杨说是,唯[287]是名字作表词之例。
【3.4.2.2】二,凡注解之句,概以「也」字为煞者,其表词或为名字,或为一读,而其次必同乎起词。盖注解者,所以决起、表两词之为一也。
[288]庄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犹云「南冥即天池之地,齐谐即志怪之书。」故「天池」与「南冥」同次,「志怪」与「齐谐」同次。
[289]礼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云云。——此皆注解之文,所注者必与所解者同次。①
而公榖二传,往往以问答之读为注解。夫所答必大应其所问,故答者必与问者同次。学者可检阅之。
①杨云:当云「志怪者」与「齐谐」同次。
【3.4.2.3】三,凡「封」「拜」「传」「称」诸动字后,概加「为」「是」诸字,而后或用名字或用静字为表词,则其表词必有与为同次者。
[290]史陆贾传: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拜」字后 「南越王」与「尉他」同次,此与前两节同义。盖所间「为」字,即用以决前后两词之为一也。
[291]又李将军列传:后 广转为边郡太守。——「边郡太守」与「广」同次。
[292]又汲郑列传: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淮阳太守」与「黯」同次。
[293]汉霍光传: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郎」与「光」同次。
[294]韩乌氏庙碑: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使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为」字后一切官名,与「乌公」同次。
[295]又记宜城驿: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井。——「是」字后「昭王井」与上「井」字同次。凡「传」「述」「称」「谓」诸动字后用「为」字者,率皆如此。
[296]左僖二十八: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策命晋侯为侯伯。——「侯伯」与「晋侯」同次。
[297]庄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神奇」与「臭腐」并为同次。
[298]史叔孙通列传:夫天下合为一家。——凡「化」「合」诸动字后有「为」字者视此。
【3.4.2.4】四,史籍中往往用「以为」二字。「以为」有两解:一作谓辞者,①则「以为」二字必联用,一作以此为彼者,则「以为」二字可拆用,而「为」字先后两语必同次。
[299]礼文王世子: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此「以为」,谓辞也,犹云「女谓何如」也,非此例也。
[300]晋语: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少」「远」皆静字,各与「尹铎」「晋阳」同次。「必以为归」者,犹云「必以晋阳为所归之地」,「归」与「晋阳」同次。
[301]燕策: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事」与「齐」字同次。
[302]汉冯唐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楚相」与「唐」同次。②
「以为」二字,经传习见,变用不一,后详。
①「谓辞」即指有「认为」义的动词。
②对[302],马氏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此处说‘「楚相」与「唐」同次’,[四?370]与此例重,但彼处说「为」有「作为」义,是动字,「楚相」是「为」的止词,居宾次。
【3.4.2.5】五,凡静字先后动字以状起词者,应与起词同次。
[303]汉万石君传:内史庆醉归。——「醉」者,所以状「庆归」归之容也;先乎动字,与「庆」同次。
[304]史货殖列传: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悲歌慷慨」,皆做静字用;后乎动字,以形丈夫游戏之状也。
[305]汉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小心谨慎」皆静字,后乎动字,言霍「二十余年出入禁闼」之容也。
[306]史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下八字皆静字,以言项王「见人」之容也。
[307]汉东方朔列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少」「长」静字,先乎动字,以言朔「失」「养」之时也。
[308]又贾谊传: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坚」「信」「无私」皆静字,各后其动字以状起词。诸引所有静字,皆状起词,故与起词同次。①
①马氏本节所列同次,最无道理,[303]的「醉」是内动字,按照【6.2.3】节的说法,「醉」应是假借为状字的,同于[六?72]「立诛之」的「立」;既已假借为状字,便无次可言。与「醉」字作用相同的【3.3.5】节[229]「病免家居」的「病」「家」也是状字的,马氏却说居于宾次,与此同次之说矛盾。[307]的「少」「长」等也是状动字形「失」「养」的,不应论次。
【3.4.2.6】六,凡「谓」「言」诸动字,训「是为」「解为」之意者,则先后两语,所次必同,盖其后犹表词也。
[309]孟告上:生之谓性。——「性」与「之」「生」同次,犹云「生谓之性」也。
[310]又滕下:此之谓大丈夫。——犹云「此之谓大丈夫」也。
[311]史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三句同上。
[312]左庄二十二:是谓观国之光。——史记陈*世家作「是为」。故「是谓」者,犹「此为」也。「光」与「是」同次。推此,「所谓」二字,义亦相同。
[313]礼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与「所」同次,而「所」字与下文「者」字互指。
[314]左隐三: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此「所」字指上文,而「六逆」与「所」同次。
[315]汉高帝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乃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此「所」字,上指「竹皮冠」。「刘氏冠」与「所」同次。
[316]易系辞:德言盛,礼言恭。——「盛」「恭」两字,各为表词。
[317]左僖十五:岁云秋矣。——「秋」与「岁」同次。
[318]左成十二:日云莫矣。——「莫」与「日」同次。
总之,动字之后,或名、代诸字,或静字,用如表词者,必与前词同次。
【3.4.3】其二,用如加词者,式有六。凡名、代、动、静诸字所指一,而无动字以为联属者,曰「加词」。详观本节初引诸文可知。
【3.4.3.1】一,凡官衔、勋戚诸加词先后乎人名者,皆曰「加词」。
[319]史陆贾列传:右丞相陈平患之。——「右丞相」官名,加于「陈平」人名之先。
[320]又项羽本纪: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海春侯」勋名,「大司马」官名,加于「曹咎」人名之先。
[321]汉赵充国传:今先零羌杨玉,此羌之首帅名王,将骑四千。——「首帅名王」官勋之名,附于「杨玉」本名之后。①
[322]史李斯列传: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秦相文信侯」亦官勋之名,加「吕不韦」本名之先,而皆在偏次。
[323]史廉颇列传: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马服君」勋名,加于「赵奢」本名之先,皆为偏次。又「子」者五伦之名,加于「赵括」本名之先。
[324]对:尝与其父奢言兵事。——「父」亦五伦之名,加于「奢」本名之先。
[325]汉黄霸传: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此句加词,有「侍中」官名,「乐陵侯」勋名,「帷幄近臣」职名,「朕自所自亲」,「所」字加词,在氏族「高」姓之先后。又「之」字重指前名,亦加词也,详下。②
[326]韩与郑相公书:孟之深友太子舍人樊宗师,比持服在东都,今已外除,经营孟家事,不啻如己。——「友」者,五伦之名,「太子舍人」官名,加于「樊宗师」本名之先。其官衔勋戚诸名概先置,而谓之加词者,盖以本名乃诸名所加之本也。否则以后之者为加词,亦无不可。
总之,诸名先后连置,而所指同者,则所次同,同则必有为之加词者矣。
○1杨云:此节马氏述加词,「首帅名王」明是作词用,表明杨玉之为何如人者,何乃以为加词耶?盖马氏谓凡官衔勋戚皆为加词,故致误认。
○2杨云:「帷幄近臣」明是表词,马氏以其与「侍中」「乐陵侯」相类,而不顾其组织不同,遂以为加词,一误也。「朕之所自亲」亦表词。马氏以「所」为加词,二误也。霸荐史高,「高」乃人名,马云‘氏族高姓’,三误也。「之」字代上名词之「高」,乃「举」之止词,既非加词,并非下文马氏所谓先置一句前之「之」字。马氏以为同次,四误也。
【3.4.3.2】二,凡诸词相加,所称虽同,而多后殊时者,亦曰加词。
[327]韩考功员外卢君墓铭:余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学伏一世。——「故起居舍人」,①明其前为舍人也,今与「宗兄」同次,亦曰加词。
[328]史汲郑列传: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此以「死」「生」两动迈同指一人所历之境,「贫」「富」「贵」「贱」四静字亦然。②
[329]韩河南府同官记:于泛水主簿,则得故相国太子宾客荥阳郑公。——故、今两官名,同指一人。
○1应为「故起居舍人君」。
○2按句意,「死」与「生」,「贫」与「富」,「贵」与「贱」,皆分指两方,此云‘同指一人所历之境’,误。
【3.4.3.3】三,约指、逐指代字,加于名、代诸字之后,以为总括之辞者,曰加词。①
[330]史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皆」约指代字,总结「若属」所指诸人,皆与同次。
[331]汉朱云传:所过皆敬事焉。——「皆」者,重指所过之处也。
[332]史张陈列传:秋亳皆高祖力也。——「皆」指「秋亳」所表诸事也。
[333]汉赵广汉传: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家家」犹逐指代字,分指「强宗大族」也。
[334]又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俱」字约指以上两人也。
[335]庄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俱」字并指以上人、己诸称也。
[336]赵策: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各」者,分指二子。
此节可与逐指、约指诸节参观。②
①「皆」「俱」「各」等字不应归入代字,自不必认为加词。
②此指【2.5.1】【2.5.3】两节。
【3.4.3.4】四,凡先提一事而后分陈者,亦曰加词。
[337]左昭四:晋有三不治: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其何敌之有?——「三不殆」总提,「国险」「多马」「多难」加词,历数其「三不殆」也。
[338]论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历数「四教」也。
[339]又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①
[340]又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②
[341]又: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此类也。
[342]史高帝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杀人者死」至「抵罪」,乃历数「三章」也。
[343]又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同上。
[344]又李将军列传:其治。米盐大小事,皆关其手。③——先言「其治」,下叙所治之事。
[345]又叔孙通列传:仪,先平明谒者治礼……云云。——至「以次奉贺」,皆历数早朝之仪,而「仪」字先提。
[346]汉司马迁传: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所叙「上之……」「次之……」「外之……」「下之……」,四者之「不能」,皆所以「自惟」之事。④
[347]韩论小功不税书:小功服最多:亲则叔父之下殇,与适孙之下殇,与昆弟之下殇,尊则外祖父母,常服则从祖祖父母。——「最多」后,皆历数「小功之服」也。
[348]又韦公墓志铭:故事,使外国者,常赐州县官十员,使以名上,以便其私,号私觌官。——「故事」总提,以下叙明其事也。
①「德行」,是指方面,意即「在德行方面……」,与「颜渊、闵子骞」非同次。
②「怪、力、乱、神」是「不语」的止词,非同次。
○3章云:李广传无此语。
○4「上之……」「次之……」等是「自惟」的止词(宾次),与「自惟」非同次。
【3.4.3.5】五,起词、止词后,凡系读以为解者,亦曰加词。
[349]史河渠书: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佗小渠」,句之起词,「披山通道者」,所以解「佗小渠」也。
[350]韩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之圣人」,起词,「其出人也远矣」,续加之读也。
[351]楚策:于是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为楚幽王也。——「李园女弟」,读之起词,「初幸春申君有身……」,续加之读也。
[352]庄天运: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彼」起词,「人之所引」,加读也。
[353]左襄十四: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南鄙之田」,止词也,续加两读以解之。①
[354]史曹相国世家: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郡国吏」,「择」之止词,后加读以解之。
若此之数,不可胜道,参观接读代字,可加详焉。
①[352]「人之所引」是「彼」的表词,非加词。[353]「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是「南鄙之田」的表词,非加词。
【3.4.3.6】六,凡动字、名字历陈所事,后续代字以为总结者亦曰加词。
[355]庄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堕」「黜」「离」「去」诸动字但言事,「此」代字也,统指以前四项,而为句之起词。
[356]汉鼌错传: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后言「弓弩」「长戟」「矛铤」诸地,句法相同。「此」字总指上文。
[357]汉刘歆传: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此」字重指上文。
[358]汉贾谊传: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是」字总指四名。
【3.4.4】又或句中止词先置句首,而于动字后以「之」字重指者,亦可附于同次之列。以两者所指一事,又同一次也。
[359]左僖二十八:险阻艰难,备尝之矣。——「之」指词,重指「险阻艰难」也。名手「险阻艰难」既为止词而置先句首者此也。下文同。
[360]又:汉阳诸姬,楚实尽之。——「之」与上同。
[361]论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之」指「诗三百」也。
[362]又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之」指「圣人」。
[363]燕策: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之」指「死马」。
[364]史汲郑传: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之」指「侍中」①。
[365]韩送陈秀才彤序:颍川陈彤,始吾见之杨湖南门下。——「之」指「陈彤」。
[366]韩重修滕王阁记: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之」指句首「江山之好」与「登望之乐」也。
[367]史管晏列传: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之」指「管仲」。
【3.4.5】由是,凡句中主次或偏次先置句首,而后以「其」字重指者,亦此例也。
[368]史老庄列传: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三「其」字皆为主次,问指「鸟」「病」「兽」三名字也。
[369]韩获麟解: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②——同上。
[370]庄骈拇:故此数子,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此数子」者,空置句首,不属下文,「其」字在主次重指之。
[371]孟滕下: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梓匠轮舆」空寄句首,与下文无涉,「其」字偏次重指之。
[372]论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远仁。——同上。
[373]韩送杨少尹序: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其」字同上。
[374]史冯唐列传: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其」字偏次,重指「冯唐」也。
后论句法加详。
○1杨云:「大将军青侍中」谓卫青侍于宫廷也,「之」字即指「卫青」言。马氏盖误认「侍中」为官名。
○2[369]原引述不全,今补。
【3.4.6】更有名、代等字连书而意平列者,概用「与」「及」「以及」为连及之辞,今附记于此,以平列名、代诸字,所指或异,而所次尽同也。①
[375]论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命」「仁」三事平列,皆同为「言」之宾次,而以「与」字连之。
[376]庄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我」「若」两字,代字也,「人」名也,今以「与」字连之。
[377]韩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仁」「义」「道」「德」连书,间以「与」字。
[378]庄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与」字以连「蜩」「鸠」两鸟。②
[379]论公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天道」两名也,「与」以连之。
[380]汉刑法志: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与」字以连诸色人也。
[381]左隐元:生庄公及公叔段。——「及」字连两本名。
[382]史酷吏列传: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及」字所以连「鼠」「肉」也。
[383]又: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及」字以连「故人子弟」与「贫昆弟」也。
[384]史大宛列传: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寘扞罙及诸旁国。——「及」字以连「诸旁国」与以上平列之国名也。
[385]汉赵充国传: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及」字以连「故田」与「公田」也。
[386]史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及」字以连所相之两王也。③
[387]汉霍光传:显及禹山云自路日侵削。——「及」字以连母子也。
[388]史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人」「非常」作两名用,「与」以连之,犹云「备他盗出入之路与非常之事」也。
[389]史老庄列传: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与」字以连「骄气」「多欲」也,下「与」字以连「态色」「淫志」也。④
[390]史项羽本纪: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两「及」字皆以连诸名也。
[391]左文三: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及」字以连两地名也。
由是观之,凡记事之文,概以「及」为连,故左传、史、汉辄用之;而论事之文,概用「与」字。
[392]韩论小功不税书:亲则叔父之下殇,与适孙之下殇,与昆弟之下殇。——两「与」字,递连诸色「下殇」也。
[393]汉赵充国传: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三色人名字稍长,则参用「与」「及」两字以连之。
[394]韩孔公墓志铭: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履来往也。——「与」字以连两读也。
[395]又送温处士序: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不明,奚所谘而处焉?——三色人名字稍长,则参用「以及」「与」字为连也。
[396]又毛颖传: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凡历数诸项,则用「以及」「及至」为连,亦无不可。
古籍中「若」「如」两字,间代「与」字以连诸名者,然非其常。「以」字之代「与」字也仅矣。⑤
[397]左成十六:我若羣臣辑睦以事君,多矣。——犹云「我与羣臣」也。
[398]汉儒林传: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蓺,辄罢之。——「若」犹「与」也。⑥
[399]韩赠张童子序:然后升于州若府。——言「州与府」也。
[400]左襄十三:请为灵若厉。——言「灵与厉」也。
[401]仪礼乡飮酒礼:公如大夫入。——言「公与大夫」也。
[402]论先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言「与五六十」也。
[403]史虞卿传: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言「予与毋予」也。
[404]左昭廿五:凡有季氏与无,于我孰利?——此「与」字以连「有」「无」季氏之两事也。
[405]孟公下:得之为有财。——「为」亦解作「与」字。
[406]韩送杨少尹序: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以否」者,犹云「与否」也。
○1这种名、代等字连书而意平列者,所指非一,不合【3.4】节「同次」定义,不应列入同次。马氏所以列入同次,是因为‘平列名、代诸字,所指或异,而所次尽同也’,即这些并列成分处于「同」一个「次」。但这种同次的概念与原来同次的概念完全是两回事。
○2章云:「蜩」乃虫名,非鸟也。「两鸟」字可删。
○3原作‘「及」字以言所相之两王也’,今将「言」改作「连」。
○4‘下「与」字……也’一句原无,今补。
○5【7.3.11】节有若干同类用例。
○6杨云:「若」字「如」字皆「或」字之义。汉书高纪注云:‘「若」,「或」也。’礼记文王世子疏云:‘「若」,是不定之辞。’此诸例及下引论语‘如五六十’之例,皆是「或」义,不当径释为「与」。「与」当于英文之and,「或」当于英文之or,「与」表连及,「若」表选择,意义大不同也。
今案:「和」类连词与「或」类连词讲法不同,但不日所有用例都有实质性区别。
静字三之五
静字总论
【4.1】静字,所以肖事物之形者。
形者,附事物而生。左传僖公十五年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是故静字统分两门:曰象静,曰滋静。象静者,以言事物之如何也;滋静者,以言事物之几何也。曰如何,曰几何,皆形之显著者也。象静之字至多,义详于前,兹不复载。
【4.1.1】更有以公名、本名、代字、动字、状字用如静字者。①夫字无定类,是惟作文者有以驱遣之耳。以他类之字用如静字者,如:
「王道」「王政」「臣德」「臣心」之类,「王」「臣」二字本公名也,今先于其它公名,则用如静字矣。
又「齐桓」「晋文」「尧服」「舜言」之属,「齐」「晋」「尧」「舜」皆本名,今则用如静字。
「吾国」「吾家」「其言」「其行」诸语,「吾」「其」二字,皆代字也,今则用如静字。
「饥色」「饿莩」诸语,「饥」「饿」本动字也,今则用如静字。
至[1]庄子逍遥游云:腹犹果然。——「果然」本状字也,今为表语,②用如静字。
而史籍内「款款之愚」「拳拳之忠」「区区之薛」等词,凡重言皆状字也,今则用如静字。遍阅古籍,其以他类之字用作静字者,所在皆有,故略举一二以示隅耳。
○1从本节到【4.2.7】节,「静字」主要指「象静」。又:马氏这里把作为句子成分的修饰语和为字类的静字混为一谈了。
○2「语」,疑为「词」字之误。
【4.1.2】静字有两字同义者,如:
公忠 贤良 端庄 圣明 优游 从容 空疏
辛勤 雍熙 浑穆 慷慨 旷远 倜傥 偃蹇
狠愎 奇特 豪逸 奢靡 跅弛 骄吝 精微
有两字对待者,随所用为类耳,如:
穷通 安危 昏明 贤奸 公私 从横 荣枯
精粗 高下 方圆 姸媸 曲直 清浊 强弱
厚薄 长短 眞伪 优劣 通啬
象静
【4.2】静字诸用。
【4.2.1】静字先乎名者常也。单字先者,概不加「之」字为衬。孟子有「孝子」「慈孙」「孤臣」「孽子」「广土」「众民」「令闻」「令誉」等语,皆单静字各先于所附之名。
[2]庄子田子方:当是时,犹象人也。——「象」静字,先乎「人」以明与「人」同「象」耳。
[3]史匈奴列传: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前」「薄」与「细」皆静字也,而先于名。
[4]汉李广传: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①——「故」「今」静字也,而先乎「将军」,又「将军」名非单字,而单静字先之,无加也。
[5]史刺客列传: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6]又:皆白衣冠以送之。——「利」「白」两静字皆单字也,先于双字之名,无加。无加者,即不加「之」字为衬也。
[7]孟梁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今」「古」单静字,先于「乐」而加「之」字为衬,非常例也。
[8]汉循吏传: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良」静字,先于三字之名,亦无加也。
[9]史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小」「细」单静字,皆各先于所附之名。
[10]汉东方朔传:弃成功,就败事。
[11]又:逆盛意,犯隆指。——「成」「败」「盛」「隆」皆单静字,而各先于所附之名,无加。
偶者亦先焉,惟衬以「之」字,若偏次然;不衬者仅耳。
[12]庄胠箧: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惴耎」「肖翘」,皆偶静字也,先附于名,间以「之」字,以便口诵也。
[13]史始皇本纪: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膏腴」「要害」,亦偶静字也,同上。
[14]史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倦罢」偶静字。
[15]齐策:今君有区区之薛。
[16]又:无纤介之祸者。——「区区」「纤介」同上。
[17]韩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愁苦之音要妙,欢愉之音难工,而穷苦之音易好也。——四「音」之先,各附偶静字,皆间「之」字。
[18]韩上于相公书:合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起卓」「雄刚」偶静字也,「奇材」「俊德」偶名也,两相附焉,亦参「之」之字以为别。
[19]汉王吉传: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也。——与上同。
[20]史封禅书: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怪迂」「方士」,一静一名,皆偶也,而参以「之」字。
[21]史周昌列传:陛下独宜为赵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羣臣素所敬惮乃可。——「贵强」偶静字,附于「相」字单名,不衬「之」字,词气更劲。
[22]韩上郑相公启:伏念曾无丝毫事,为报答效。
[23]又:愈无适时才用,渐不喜为吏,得一事为名,可自罢去,不啻如弃涕唾,无一分顾藉心。顾失大君子纤芥意,如丘山重。——「顾藉」与「纤芥」皆偶静字,附于单名而不衬「之」字亦可。
静字同义而蝉联至四字六字先附于名者,亦惟一衬「之」字而已。
[24]庄大宗师: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乎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乎?——「遥荡」等六字同义,附于「途」字,参「之」字为衬。
[25]史封禅书: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怪迂阿谀苟合」,皆静字也,附于「徒」字,惟衬「之」字而已。
[26]韩上宰相书:枯槁沈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峩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八静字皆附一名,「之」字间矣。
[27]又:居穷守约,亦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以求知于天下。——「感激」等六字同上。
对待静字,如附单字之名,率参「之」字:附于双字之名,概无参焉。有两三静字类别而同附一名者亦然。其先后则以其义为差。
[28]汉贾山传:秦地之固,大小之埶,轻重之权,其与一家之富,一夫之强,胡可胜计也?——「大小」「轻重」,对待之静字也,附于单字之名,故加「之」字以四焉。
[29]史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多少」「强弱」同上。
[30]左庄十: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同上。
[31]史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对待静字,附于双名,不参「之」字。
[32]韩权公墓碑铭:考定新旧令式为三十篇。—「新旧」对待静字,附于双名,不参「之」字。
[33]又送张道士序:张道士,嵩高之隐者,通古今学,有文武长材。——「古今」「文武」皆对待字,一附单名,一附双名,皆无「之」字者,两句平列,故一之也。
[34]史叔孙通传:专言诸故羣盗壮士进之。——「诸」「故」「羣」三静字,其类不同。「诸」者,代字而同如静字者;「故」「羣」者,象静字也,今附于「盗」而不参「之」字。其先后率以其义为断。
[35]左僖九: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是」「藐「诸」皆可视同静字,附于「孤」字单名,而无「之」字为间。
[36]诗经召南驺虞:彼茁者葭。
[37]左传桓公六年:嘉栗旨酒。——皆此类也。
[38]史留侯世家: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故」「等」「夷」三静字义别,单用而为表语者。②
凡单静字同附一名,则以意之所重轻者为先后焉。
①[4]原书分为两例,今引全文作一例。
②「表语」疑为「表词」之误。杨云:「故」固是静字,「等夷」则是名词,犹今言「同等人物」,非复静字矣。
【4.2.2】静字单用如名者,前文必有名以先焉。
[39]孟梁上: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大」两静字,今单用如名,以前文有「牛」「羊」两名在先,故知「小」「大」所指之为何。
[40]又: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一」「八」两静字,今单用如名,以前文有「楚」「邹」二国相比之说先焉,故知「一」「八」所附之为何。
[41]论先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诸滋静字单用者,蒙上文「邦」字而言也。
[42]史淮阴侯列传: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长」「短」静字单用,承上文「兵」字而言。
[43]史萧相国世家: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以五」者,「以五钱」也。
[44]韩论盐法状:臣今通计所在百姓,贫多富少。—「贫」「富」单用,承上文「百姓」而言。
[45]又行难:齐也晋也,且有二与七十。——「二」与「七十」,指上文所引之人也。
[46]孟离下: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贤」「不肖」单用,蒙虫文「父兄」而言。
[47]又告上: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小」「大」「贵」「贱」单用,皆蒙「体」字。
[48]左昭二十: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静字二十单用,皆承上文「声」字。
[49]孟梁下: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老」「弱」两静字,单用,蒙上「民」字。
[50]史李斯列传: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可」「否」「曲」「直」皆静字,单用,蒙上「人」字。
[51]又淮阴侯列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勇」「悍」「仁」「强」静字,独用,贴「自」字。
[52]又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愚」「智」「贤」「不肖」贴「人君」。
[53]又韩潮州谢表:子养亿兆人庶,无有亲疏远迩。——「亲」「疏」「远」「迩」贴「人庶」。
[54]左僖二十八:及其玄孙,无有老幼。——「老」「幼」两字同上。
[55]庄人间世: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小」「大」「不道」皆静字,单用,上贴「事」字。
[56]韩窦公墓志铭:六府从事几且百人,有愿奸易险贤不肖不同,公一接以和与信,卒莫与公有怨嫌者。——「愿」「奸」「易」「险」等皆静字,上则「人」字。
凡「无」「有」两字后,承以对待静字,所以分别上文所名之人、物。此种句法,最为习见。
[57]史李将军列传: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弟。——「老」「壮」两字同上。
无先焉而静字单用者,则所指人、物,必其显然易知者也。
[58]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59]又: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盈」「谦」静字,用各不同,并无前文以先焉,然用以各指其义,则甚明也。——「多」「寡」两字亦然。
[60]左宣十二: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可」「难」「弱」「昧」,皆静字单用,而上无所承,然皆明知所指之为何也。
[61]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远」「迩」静字,指远迩之人也,前文并无「人」字。
[62]史冯唐列传: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中」「外」静字,皆知「中」指「朝中」,「外」指「边将」也。
[63]汉尹翁归传:缓于小弱,急于豪强。——「小弱」「豪强」诸静字,指如斯之人也。
[64]又贾谊传: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如静字单用,皆无前文为先焉,然无不知所指为如斯之人也。
[65]后汉宦者传:故中外服从,上下屛气。——「中」「外」「上」「下」诸静字,虽无前文,而所指为何,则显然共知者也。
【4.2.3】前文名字不一其类,后用静字为别者,则殿以「者」字,代指其名也。若约数,则名字先置以为母,静字后置以为子,殿以「者」字,亦以代名也。母子间概参「之」字,其不参者,避重也。前文无名而突用静字以「者」字为殿者,则其静字必习用者也。
代指前文之名。
[66]史功臣侯年表序: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小者」犹云「小侯」也,「者」殿「小」字,以代上文「侯」字耳。
[67]汉沟洫志:今堤防,陿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陿」「远」二静字,所以言上文「堤防」之各别也,皆殿「者」字者,正以代「堤防」也。
[68]韩顺宗实录:峘得晏之举,分阙,必择其善者与晏,而以恶者与炎。——「善」「恶」者,「阙」之分别也。
[69]汉贾谊传: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
[70]又: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疏」「亲」二静字,所以分贴前文所封之王侯也,「者」字殿之,以指「王侯」。
[71]左宣十二:子姑整军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弱」「昧」两静字,承上文而言,「者」字所以指国也。
[72]又襄三十一: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八九十」静字,「者」字所以指有是年之人也。
[73]又文元:楚国之举,恒在少者。——「者」字承上文「太子」而言。①
[74]史匈奴列传:有罪,小者轧,大者死。——「小」「大」者,「罪」之别也,「者」代「罪」字。
[75]荀子荣辱: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通」「穷」两静字,所以类别前文也。
[76]又: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诸静字皆递承上而言,「者」字指其人。
至[77]孟子离娄上: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二者」总指上文。
[78]论语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呼起下文。盖「二」「五」皆静字,殿以「者」字,所以实指其事也。
表示分母与分子。
[79]孟离下:是则罪之大者。——「罪」名字,先置为母,「大者」后置为子,中间「之」字,以明「罪」字之在偏次。「罪之大者」,犹云「诸罪中之大罪」也,故「者」字所以代名也。
[80]孟万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四句皆约数,犹云「诸圣中之清圣」云云。
[81]又告下: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解与上同,惟母子之间,不参「之」字者,已有「之」字在先,避重也。
[82]左襄三十:大夫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忠俭」两静字,犹云「诸大夫中忠俭之大夫」也。「泰侈」者顶接上文,犹云「大夫之泰侈者」,余同上。
[83]韩新修滕王阁记: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句法同上。
[84]又何蕃传: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羣行焯焯者数十余者。——「焯焯」重言,用如静字,不曰「蕃之羣行之焯焯者」,避重也。
前文无名。
[85]左襄三十一: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大」「小」「远」「近」皆静字,幷无前文为指,而各助以「者」字者,皆习用字,所指者不可言明也。
[86]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87]又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88]孟离娄上: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89]又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90]又离娄下:而未尝有显者来。——诸句「者」字前蒙以静字,皆无前文为指。经史内类此者所在皆有,盖皆习用之静字耳。
○1云:「少者」谓少子耳。 今案:这一句的意思是「楚国立君,常常立小儿子」,上文虽有「太子」字样,「少者」不能解为「太子之少者」。
【4.2.4】静字不附名字,而先以「其」字者,必有所指也,若兼助「者」字,则各有所指也。至「其」字为母,则附其后者概为滋静之字,所以言全中之几分也。
[91]史匈奴列传: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羸弱」静字,不附名字,今以「其」字蒙其先,与上文「其」字同指「冒顿」也。若将「其」字指兵,则犹云「凡兵中之羸弱者」,如是则为约分矣。
[92]又: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飮食壮健者。——「老弱」「九美」皆静字,单用,不附于名,各以「其」字蒙之者,皆指「匈奴」也。
[93]左僖二十八: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旧」静字,蒙以「其」字,指「田」也。「新」不蒙「其」字者,根上文「旧」字也。
[94]汉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余」亦静字,「其」指「佞臣」也。
[95]史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深」皆静字,各以「其」字先之,一指「太山」,一指「河海」也。
[96]庄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异」「同」两静字,而各先以「其」字,所以指上文「天地」,又各助以「者」字,所以指上文「万物」也。且有「其」「者」二字,一先焉,一后焉,则语气较为确实。
[97]孟告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大」「小」两静字,而各先以「其」字,指上文「天所与」者也。各助以「者」字,一指「心」,一指「耳目」也。
[98]赵策: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近」「远」二静字,各以「其」字为先者,指上文「诸侯」也。亦各以「者」字为助者,又指或近或远之诸侯也。①
[99]孟公下: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或?——「一」「二」言数,滋静字也,「其」字指上文「三达尊」也,犹云「恶得有三之一以慢三之二哉?」
[100]史货殖列传: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其五」者,犹言「七策中之五」也。
[101]魏策: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上」「下」指序,亦滋静字类也;「其下」「其上」者,三者之下,三者之上也。
[102]史平准书: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其」指上文没入之缗钱,犹云「以没入缗钱之半畀之」也。
[103]左昭三:民叁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其一」,叁分力之一也。
[104]韩送郑十校理序: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同上。
[105]又送郑尚书序: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余分四府。——「其」字指「七十州」,犹云「七十州中之二十二」,又「七十州中之四十余州」也。
○1杨云:「者」字代「祸害」而言。
【4.2.5】凡静字反用者,状以「不」字而已。
[106]孟尽下: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治之士而与之,是狷也。——「屑」「洁」两静字,今反用其意,故以「不」字状之。
[107]庄天下: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不该不遍」,解同上。
[108]论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淫」「不伤」者,反用「淫」「伤」两字之意,连以「而」字者,明其为对待也。
[109]左襄二十九: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等语,亦此志也。
[110]又昭二十六:帅羣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羣」「吊」皆静字,反用则「不」之。不曰「羣而不吊」者,非对待也。
【4.2.6】若静字先名,而有浅深对待之义者,概参「而」字,「以」「且」两字亦习用焉。有参以「又」字者。惟从未见如名、代诸字以「与」「及」「并」等字为连者,此名、静两种字之别也。不然,必其静字用如名字者也。如两静附名,有反正之意,则正先反后而以「而不」两字连之。不用「不」字,则用状字之有弗词者亦可。①
[111]鰖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焊。——诸静字皆偶,而有对待之意,故以「而」字连之。惟「长若不肖」,犹言「有技与无能者」,用如两名,故以「若」字连焉。「若」者,「及」也。②
[112]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费」「隐」对待静字,「而」字参焉。
[113]后汉崔骃传: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同上。
[114]易系辞: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一用「而」,一用「以」,则「以」「而」两字可通用之明证。
[115]礼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解同上。
[116]韩郓州溪堂诗序: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以」「而」两字互用。
[117]荀子议兵: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严」「威」「必」「信」,义有浅深,参以「以」字。
[118]韩送孟东野序: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解如前。
[119]论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120]又泰伯:使骄且吝。
[121]又:富且贵焉∣贫且贱焉。——则参「且」字,义有浅深也。
[122]韩上于相公书:今愈虽愚且贱,其从事于文,实专且久,则其赞王公之能而称大君子之美,不为僭越也。——两「且」字为连者,明静字之义各有浅深也。
[123]公隐元: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长」「贤」两静字,参以「又」字者,义犹「且」也。以「又」字为连者少见。
[124]庄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而无」「而不」为参者,皆言其义之有反正也。以「而不」为连者,经籍中往往而有,前节所引可参证。
[125]史太史公自序: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法家严而少恩。——「寡」「难」「少」诸字,皆所以「不」之也。
[126]庄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知」「言」皆动字,亦以「而」字参之,详后。至「天而不人」句,「天」「人」两名,用如静字,故「而」字参焉。
[127]史游侠列传: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犹云「关中贤豪,无论知之者与不知者」云,故「知」字本可动可静字也,而此则用如名字,故以「与」字连之,不可不辨也。使解如静字,应云「知而不知」,则费解矣。
①「有」应为「为」。
②杨云:「长若不肖」,犹老子言‘夫智若愚’耳。「若」当训为「如」,马氏误解。释词云:‘外如长者,内不似也。’成玄英疏云:‘有心实长者,形如不肖也。’
【4.2.7】象静司词。
象静后之司词,犹动字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司词有直接者,得无介字,否则概以「于」字为介;介以「以」字者,不习见也。记数静字无司词。
司词直接者。
[128]论为政:说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寡」静字也。所「寡」者何?「尤」与「悔」,其司词也。
[129]庄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善」静字。所「善」者何?「为不龟手之药」也。「为」动字,而为所司也。「善」后习用「为」字。如
[130]孟子公孙丑上:善为说词。
然有司别字者。
[131]史河渠书: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岸善崩」者,岸易崩也,「崩」乃「善」所司也。
[132]汉孔光传:上重远大臣正议。——所「重」者何?「远大臣正议」也。①
[133]史货殖列传:其俗剽轻易发怒。——所「易」者「发怒」也。
[134]又曹相国世家: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所「贵」者「清静」也。
[135]庄应帝王: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固」静字,犹云「而固持己见以为得道乎。」
[136]孟梁上:不远千里而来。——「不远」者,不以千里以为远也。②
[137]汉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明慎」者何?「所职」之事也。
[138]齐策: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所「重」者「与秦战」,所「轻」者「为之臣」也。
[139]汉赵充国传:且羌虏易以计破,虽用兵碎故也。——犹云「羌虏易破以计,虽碎以兵」也。
[140]又贾谊传:高者难攀,卑者易陵。
[141]韩原道: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142]史太史公自序:其实易行,其辞难知。——皆同一句法。是犹
[143]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两句,倒其文曰‘君难为,臣亦不易为’也,其义一也。
[144]又留侯世家:羽翼已成,难动矣。
[145]韩答杨子书:知人尧舜所难。——句法同前。
惟[146]又应科目时与人书: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此以「不难」两字为表词,如变其文曰「不难上下于天」也,则与以前句法无异。若‘知人尧舜所难’句,犹云「知人之事尧舜所难」也。「所」先「难」字者,接读代字之例,是如云「尧舜亦难知人」。
故[147]汉文纪: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148]又张释之传: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皆以司词先置,而以静字为表词也。
司词前在介字者。
[149]孟尽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周」静字,「于」同「于」,介字,故「于利」「于德」,其司词也。
[150]又告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上。
[151]又公上: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于心」者,「不慊」之司词也。
[152]又滕上: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于上」「于下」,皆静字之司词。
[153]庄天下:不累于俗,不节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
[154]又逍遥游: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155]又田子方: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乎」亦「于」也。
[156]史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57]又商君列传: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158]汉傅常等传③:投石拔距,绝于等伦。
[159]吴志大帝传: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戳。
[160]韩答陈商书: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
[161]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2]又孔公墓志铭:公于是乎贤远于人。——以上所引,其静字司词,皆以「于」字为介,凡以言其所在耳。④
[163]史项羽本纪: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易」静字,「以亡」其司词。
[164]又河渠书: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以行平地」,「难」字司词。
[165]孟梁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教」,「明」字司词。
○1杨云:此「重」字乃「重视」之意……与曹参世家之「贵」字作「尊尚」义用者,皆是以静字为动字之用……(下齐策「重与秦战」,与此「重」字同)。
○2杨云:「远」字亦是以静字作动字用;外动词之意动用法也。「千里」乃止词,非司词。
○3章云:此为甘延寿传文。
○4马氏说:‘以上所引……凡以言其所在耳。’此语不全面。[161]的「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司词表原因,[162]的「远于人」,司词则表比较对象。又:朋友些例中不是静字,如[153]的「累」「饰」,[161]的「成」「毁」等。
滋静三之六
【4.3】滋静诸式。
滋静,言事物之如干也,凡以言数也。滋静、象静,皆静字也,故用法大同。惟滋静一字一数,无对待,无司词,无比品,盖茨质言也。凡滋静所独而不同于象静者今特详焉。滋静言数,数别三式:
【4.3.1】一,数目:凡可以为加减乘除者皆隶焉,如「一」「二」「三」「四」「什」「百」「千」「万」之属。畴人家言数,不言其所数,他言数者,必有所附之名。
【4.3.1.1】数先于名者,常也。
[166]左昭二十: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一」「二」「三」「四」等,皆以一递加,以至于九,是为诸数之根。九加一为十,由是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凡数先名,所以言名之多少如其数也。「六律」者,律有六也,余仿此。至数之加减乘除,别详数学。
【4.3.1.2】而经籍中率后之者,盖凡以为表词耳。
[167]礼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犹云「天下之达道有五焉,所以行之者惟三。」故「五」与「三」两数后置者,以为表词也。
[168]又: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犹云「礼仪有三百之数,威仪有三千之数」也。
[169]史酷吏列传:小羣盗以百数。
[170]又:大羣至数千人。①——犹云「小羣盗之人有数百。」「大羣盗匪有数千。」
故[171]韩原性: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即云「性有上中下三品」也。②
[172]公僖十六: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173]又: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犹云「视之则为石,数之则有五焉。」又如云「视之则有六,察之则为鹢」也。
以上所引,凡数后者,皆表词也。
①[169]的「数」是动词,「以百」是「数」的状语,[170]的「数千」作「人」的修饰语,「数千人」作「至」的宾语。马氏以此二例系表词下,非是。
②「上中下三」又是「有」的宾语,「三」非表词。
【4.3.1.3】非表词而后者,必所数者可不言而喻。故凡物之公名有别称以记数者,①如车乘马匹之类,必先之。②有有称,有无称,而连记者,则有者称之,无者第数之,然要皆后乎公名。
[174]史平准书: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不言所数者,大约隐其时习用之名。如上文言‘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则所数者非钱则金,在言可喻。
[175]又:其后四年,而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三。——「军十余万」者,即十余万人。
[176]蜀志诸葛亮传注: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即言数千人与四十余万人,皆可不言也。
[177]赵策: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犹云「使使者致知伯一邑,其大与万家之邑等」也。
[178]韩平淮西碑:大战十六,得栅城县二十三,降人卒四万。——单记数者,犹云「大战十六次,得栅城县二十三处,降人卒四万名」,皆可不言而喻。曰「次」曰「处」曰「名」者,即所谓记数之别称也。
[179]史滑稽列传: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曰「镒」曰「双」曰「驷」,皆物之别称,所以记数也。
[180]秦策:文侯示之谤书一箧。——犹云「谤书有一箧之多」也。若云「一箧谤书」,则文气弱矣。不可不辨也。
记物品之别称者,莫如史记货殖列传内两段,先后参差,足可取法:
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其后又云: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酰酱千*,酱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贩榖粜千钟,薪*千车,船长千丈,木千章,竹竿万个,其轺车百乘,牛车千两,木器髤者千枚,铜器千钧,素木铁器若卮茜千石,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筋角丹砂千斤,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漆千斗,*曲盐豉千荅,鲐鮆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枣栗千石者三之,狐鼦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佗果菜千钟,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
[181]汉霍光传:赐金钱、绘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盖品物之称尽矣。
至[182]左昭三:又弱一个焉。
[183]荀议兵:负矢五十个。——与前引「竹竿万个」,「个」「个」同,人物通称。
[184]史陆贾传: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飮食费。——惟「钱五百万」不言其所记,所谓无称者,第数之也。
[185]又封禅书: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曰「石」曰「匹」,别称也;「牛」「羊」第数之。③
[186]韩南海神庙碑:于是免属州逋负之缗钱二十有四万,米三万二千斛。——「米」以「斛」称,「钱」无称,而皆系数于其后,通例也。
①「别称」即今所称「量词」。
○1这句话的意思是:物的名称先于数词和量词。
○2「羊」为衍文。
【4.3.1.4】凡数书零位,率参以「有」字,言更有加也。有云「有」者「又」也。凡零位不言数,以「余」字概之。
[187]论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有半」者,又一身之半也。
[188]史孔子世家: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有咫。——「有」者,「又」也。
[189]左文十六: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旬有五日」者,十日后又加五日也。
[190]史匈奴列传:是徯六十有五年。
[191]又:千有余岁。
[192]又封禅书: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皆以「有」为「又」也。
[193]韩南海神庙碑:于是免属州逋负之缗钱廿有四万。——同上。
[194]汉诸侯王表:封国金百,同姓五百有余。——「有余」者,又零也。
[195]又礼乐志:河间献王采礼乐古事 ,稍稍增辑至五百余篇。
[196]史匈奴列传: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
[197]又平准书: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余。——所引「余」字,零解也。
【4.3.2】二,序数:所以第事物之序也。用法,数先冠以「第」字,率单用,不先所第之名。有时第一代以相当之字,而第二第三则次之。或者单言数以为第者,要皆先于所第之事焉。凡记时,皆不第也。
冠以「第」字。
[198]史贾谊列传: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此「第一」乃表词,然单用,不先所第之名。
[199]又萧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宜第一」亦单用,而无名以先焉。
[200]又: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同上。犹云「萧何应推第一」也。
[201]汉萧望之传: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欲为左右言!——「第六」解如前。
[202]韩王公墓志铭:其在苏州治称第一。
[203]蜀志诸葛亮传:开府作牧第一。——诸篇名第至二十四,然则凡数皆可第也。
[204]韩王公神道碑铭:第几人必王某也。——「第」字先名者,言当时屈指以次及之也,不若前引者为排次耳。
不冠「第」字。
[205]史平原君列传: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先言「王」,「王」之「第一」,不言可知。「次者吾君」,犹云「次于王者吾君」,「次者遂」,犹云「次于吾君者遂」耳。
[206]孟离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上刑」,刑之至重者,「次之」者,次乎上刑也,又「次之」者,次乎其次也。
[207]史货殖列传: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善者」犹云「最善者」,寓有「第一」之义。诸「其次」,犹云「前事之次」,如此,可蝉联以次至无限数。
[208]史万石君传: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长子」者,「第一子」,以下可递次焉。
单言数以为第者。
[209]史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此单数先「战」字,以为战之次第者。
[210]左昭七: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一」「再」「三」先乎「命」者,所以次其命也。
后人第卷次,则曰「卷一」「卷二」,或曰「卷之一」,「卷之二」,又有言「篇之一」「章之一」者。至论事之次,或云「其一」「其二」,要皆单第以数,而无次第之加;且率用约数法,如云「卷之一」,犹云「诸卷中之第一」也。「其二」者,犹云「其诸事中之第二」也。余可顺推。
凡经传记年记月记日,皆不第也。如:
[211]春秋经隐公三年云:三月庚戌,天王崩。
[212]左传云: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余皆然矣。
[213]韩上张仆射书:九月一日,愈再拜。——「月」「日」不第如前。
[214]又韦公墓志铭: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编时于某事之后,古史法也。
[215]又新修滕王阁记: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
[216]又祭十二郎文: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217]楚策: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然则以事记时,其句法已古。惟间用「之」字,亦如「卷之一」之为用耳。
[218]左文十七: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此不言「即位之三年」,亦无不可。
【4.3.3】三,约数:即子母差分之数。母子皆数,先母后子,「之」字参否无常。母数之后,往往缀一名字为别者。子数或不足焉,藉动字以明之。
[219]史历书‘正闰余’正义: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八十一」,分母也,「四十三」,分子也。先母后子,而母后缀以「分日」二名,有偏有正,犹云「八十一分之日」也,明所分也,中参「之」字,常也。此在历书校勘条内。
[220]左隐元: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叁」「五」「九」,皆母也,诸「一」字,皆子也。「叁」后缀以「国」字,志所分也,「五」「九」后不缀自明。母子中参「之」字,常也。
[221]孟尽下: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①——同前。母后不缀以名者,文已明也。
[222]后汉书律历志: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
[223]又: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
[224]史天官传: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以上所引,母后缀以「度」字,以表所分也。余同上。
[225]后汉律历志:以日周除月周,得一岁周天之数,以日一周减之,余十二十九分之七。
[226]史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十九分之七」与「三分之一」,母后皆缀以「分」字,明所分也。余同上。「不过什三」者,母子皆数,不参「之」字;又「不过」者,明子数之不足也。「过」动字也。「什居其六」,犹云「什分天下之富而居其六分」也,故「其」代字为母,而「六」乃其子也。
[227]论语泰伯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亦此义也。
[228]韩送廖道士序: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三之二」,母子皆数,中参「之」字,常也。
[229]又论停选状:不当京师百分之一。
[230]史淮南王传: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天下安宁,有万倍于吴楚之时。——前两引母数后皆缀以「分」字,又附以「吴楚」者,皆以志所分也。曰「不当」,曰「不能」,以言子数之不足也。
[231]韩黄家贼事宜状:其所存者四分纔一。——「纔」者,仅足也,此亦约分之式也。
[232]史汲郑传:二者无一焉。
[233]又淮阴侯列传: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234]韩孔公墓志铭:被雾露毒,相枕藉死,百无一还。
[235]又论天旱人饥状:田种所收,十不存一。——曰「无」曰「不失」曰「不存」,皆参于母子数中,亦常用之式也。盖所以言约分之式尽矣。
[236]又与孟尚书书: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存十一于千百」者,犹云「存十于千存一于百」也,即百分之也。参以「于
」字者,「存」字后,是亦一式也。
[237]史张陈列传: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②
[238]又匈奴列传:卒之堕指者十二三。
[239]又:汉兵物故什六七。
[240]又:得来还,千人一两人耳。
[241]汉赵充国传: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242]韩平淮西碑:愿归为农者十九。
[243]史历书: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巳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云云。——诸所引母子数,皆不参「之」字者。
①[221]不属于约分之例。
②[237]引述不全,全文为:‘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表词三之七
【4.4】表词者,以决事物之静境也。
首卷论句读之成,必有起、语两词。起词者,为所语也;语词者,所为语也。起词或可隐而不书,而语词则句读之所为语者,不可不书。夫事物之可为语者,不外动、静两境,故动境语以动字,静境语以静字,语词必以动、静之字为之者,常也。动字语词,兹姑不论。静字成为语词,更名曰表词,所以有别也。故曰,表词也,所以决事物之静境也。
【4.4.1】静字而为表词,必置起词之后。后之者,即决为如斯之口气也。口气决而意达,意达而句读成矣。其句读之起词,名、代、顿、豆无论也,而表词则概为静字。然有以名字与顿、豆为之者,则必用若静字然。
表词为静字。
[244]孟万下: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鄙夫」「薄夫」鶛就也,而为起词;「宽」「敦」两静字,各置其后以为表词,此两句犹云「鄙夫柳下惠之风即宽矣,薄夫闻柳下惠之风即敦矣。」故「宽」「敦」两字,所以决言闻风之效有如此者。
[245]又告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句法同上。「罪」字名也,而为起词,「小」「大」各附于后以为表词。
[246]又滕上:孟子道性善。——「性」名也,起词,「善」附于后为其表词。「性善」两字,「道」字之止词也。
[247]又万上:孰谓子产智囊?——解同前句。
[248]又告上: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彼」代字,起词,「长」其表词也,「彼白」两字仿此,皆句也。①「长之」「白之」则动字矣。②
[249]又尽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孤臣孽子」,名也,起词,「危」「深」其表词也。「其操心也」「其虑患也」两读,自为起、语两词,一以言危于何事,一以言深于何事也。犹云「独孤臣孽子,危于橾心,深于虑患,故达也。」
[250]又:其进锐者其退速。——「其进」「其退」皆豆也,而为起词,「锐」「速」其表词也。
[251]又滕上: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夷子葬其亲」起词,豆也,「厚」其表词也。
[252]又梁是: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方千里者」起词,豆也,「九」其表词也。
以上所引,皆出孟子,如是句法,最为习用,即一书已不胜矣,学者所当悉心玩索者也。所引者句,皆以为表词,而起词有名焉,有代字焉,有豆焉,下更引他书明之。
[253]左宣四: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畜」起词,名也,「老」静字,附后,其表词也。犹云「畜如老犹惮杀」也,故「畜老」两字豆也。
[254]又宣二:晋灵公不君。——「不君」表词,晋灵公不成为君也,此总冒之句。
[255]又宣十二:楚军讨郑,怒其贰而哀其卑。——「其贰」「其卑」皆动字后之豆,「其」代字而为起词,「贰」「卑」两字各为表词。
[256]又宣十五: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鞭长」「晋强」皆表词之豆,③间以「之」字者,明其为豆也。详后。
[257]秦策: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危」静字,表词,「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者,起词豆也。
[258]史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黥布」名也,起词,「善」字表词,犹云「黥布善于用兵故天下名将也」,豆也;④「用兵」二字,及「善」字之司词也。
[259]韩许国公神道碑: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勇怯,指付必堪其事。——「其」代字,起词,下四静字,其表词也。犹云「悉识其或为材,或为鄙,或为勇,或为怯」也,所谓决言其已然之象也。盖彼之为材鄙勇怯者,于未识之先,已各成为若斯矣,今之见为若斯者,乃识者目中决其如斯也,故曰已然之象也。
[260]庄人间世: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妄」「莫」「殃」三静字,皆表词也,其起词皆豆也。「凡溢之类」一豆,「妄」字其表词也,句止;又「妄」一字为表词之豆。⑤「则其信之也莫」句止;「莫」豆,⑥「则传言者殃」句止。
[261]公隐元: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微」表词,同上。
如此句法甚多。如:
[262]礼大学:生之者众。
[263]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
[264]又:其蔽也愚。——诸排句皆此例也。
惟[265]又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两句,其起词为顿,即散动字与止词,并无起词故也。⑦夫然,
[266]楚策: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
[267]又: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268]左僖三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所谓「信」「武」「不仁」「不义」,又「不仁」「不知」「不武」,皆表词也,其起词则皆顿也。
至[269]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党。——以「不矜」「争」「羣」「党」皆对待静字,以为表词,故一是焉,一非焉,而连以「而」字耳。似此句法,多不及引。
表词为名字或顿,读。
[270]史魏其列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天下者」起词,「高祖天下」,偏正两名也,其表词也。犹云「所谓天下者乃高祖之天下」也,此所谓用如静字也。
[271]汉张敞传:舜本臣敞素所厚吏。——「吏」名也,而为「舜」之表词,犹云「舜本是臣敞所厚之吏」也。
[272]秦策: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虫」「饵」皆名也,而为表词,用若静字然。
[273]汉刘歆传: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因相应,岂苟而已哉!——「此数家之事」,一顿,起词也;「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两豆,皆为耳词,犹云「此乃先帝所亲论者与今上所考视者」也。
[274]公僖十六: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275]又: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石」名也,「视之则石」者,犹云「视之则见为石」,故「石」为表词,所以决言其所见之象也,与下句「察之则五」相对。「五」,静字之为表词也。「察之则鹢」同解。
总之名字与顿、豆,皆可为表词也。
○1马氏认为,有起、语两词而词气未全是读,[248]中「彼长」「彼白」词气未全,应为读。
○2应说作:‘「长之」之「长」,「白之」之「白」,则动字矣。’
○3这里所说「表词之豆」,意为此豆的语词是静字,不是说以一豆为表词。
○4此「豆也」二字所指不明,疑有讹夺。
○5⑥‘「妄」一字为表词之豆’,‘「莫」豆’,这两句话意思是:这两个豆的起词都省略了,只剩表词了。
⑦ 上[143]引此句,说「为君」「为臣」是先置的司词,与此处说是起词不同,以此说为胜。
【4.4.2】凡以表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表两词之间,故诸字名「断辞」。或无断辞,则以助字煞之,或两者兼用焉亦可。凡以助字为助者,其辞气各异,见助字篇内。断词,一曰决词。
表词后乎起词者,常也;先之者,惟咏叹之句为然。①
有断辞参于起、表两词之间。
[276]孟离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四句各为问答,皆有起、表两词,且各参以「为」字,所以断之也。犹云「天下事何者为最大之事?」答云「守身之事乃至大」也。下两句同。
[277]庄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起词,「鱼」名也,而为表词,参以「非」字,所以断其不然也。
[278]左僖二十八: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壮」「老」两静字,各为表词,「师直」「师曲」两顿②为起词,「为」字参焉,所以决也。
[279]史留侯世家: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着。——「天下所以存亡」豆也,而为表词。其起词乃蒙上文「非」字,先乎表词,所以决其不是也。
[280]又叔孙通列传:人臣无将,将即反。——「将即反」者,将即为反者也。「即」字所以决将之为反也。
[281]又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乃」字所以决斯之为上蔡之布衣也。
[282]又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即」字所以决两人之为一也。
[283]韩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乃」字所以决言己之闲散为分所应当也。
「为」字常与「唯」字呼应,最习用。如:
[284]礼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犹云「能尽其性唯天下至诚为然耳。」
[285]又: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
[286]又:唯天下至诚为能经天下之大经。
[287]论语泰伯:唯天为大。
[288]又阳货: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诸句法皆同例也。
无断辞,以助字为煞。
[289]左僖二十七: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犹云「诗书为义之府,礼乐即德之则」云。「也」助字,以煞句,所以代决断之口气也。
[290]又昭十四:叔向,古之遗直也。——同上。
[291]孟离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天」与「星辰」起词,名也;「高」「远」静字,表词也;「也」字决言其为如此。犹云「天虽是高,星辰虽日远,而能求其故则云云。」
[292]礼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之道」一顿,总冒为起词,以下六静字,各助「也」字,所以决言其各为如斯也。
[293]庄秋水: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起、表两词皆豆也,助以「也」字,决两豆之为一也。
[294]史日者列传: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此」代字而为起词,以下二豆皆表词也。「也」字为用不一,而用为断辞者,③则惟以决理之是非也。
[295]史酷吏列传:昔天下之纲尝密矣。——「天下之纲」一顿而为起词,「密」其表词,殿以「矣」字,所以决事之曾为如此也。
[296]汉高帝纪: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同前。
[297]孟尽下: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道」起词,「高」「美」表词,助以「矣」字,所以决言其所见之道为如斯也。「矣」字习助静字者,所以肖其已然之象。故「矣」以言事,「也」以决理,此「矣」「也」两字之大较也。其详与其同异,则详于助字篇内。
[298]史日者列传: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至「者」字一豆而为起词,「寡」字表词,助「矣」字者,决其事之必然者也。
[299]左文二: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
[300]庄秋水: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01]汉高帝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302]汉朱云传: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
[304]史李斯列传: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诸句同前。盖「矣」字助静字以决事,为用至广。
[305]史叔孙通列传:此特羣盗鼠窃狗盗耳。——「此」代字,起词,以下三名为表词,助以「耳」字者,所以决此人之只为如斯也。「耳」字有决言只此之意。
[306]论八佾:管仲俭乎?——「管仲」起词,「俭」表词,助以「乎」字者,疑而未决也。犹云「管仲果俭否耶?」
[307]齐策: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智」「愚」表词,助以「耶」字者,设问以反决其何为如斯也。
[308]汉文帝纪: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榖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三豆皆煞「者」字而为起词,「蕃」「多」「众」各为句之表词,而末助一「与」字,直连以上二句,所以决其疑之然与否也。
[309]庄天道:然则君之所諆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君之所读者」豆也,起词,「古人之糟魄」一顿,表词,助以「已夫」者,决言事之诚为如斯也。
断辞、助字兼用。
[310]孟公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池」「兵革」「米粟」皆名也,而为起词,「不高」「不深」等静字,各为表词,参以「非」字断词,以决其不然,复助「也」字,以声其决绝之辞气,所谓两者兼用也。
[311]又公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后三句起词蒙上,故「非」字反决,其后三读皆为表词,煞以「也」字,辞气更为切实。犹云「见孺子濒危而若斯者,不是藉以交其父母之事,亦不是因以得名于相识之人,更不是不愿听其呼救之声而为之也。」[312]又公下: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概以「为」字决之,又以「矣」字助之者,所谓兼用也。解同上。
[313]汉张释之传: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非」「也」二字兼用,犹云「不是吾敬祖之意。」
[314]史刺客列传:此必是豫让也。——「是」「也」二字兼用。
[315]赵策: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同上。
[316]庄齐物论: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非」「邪」二字同用,决所疑也。
[317]孟滕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信以为」后两豆,一起词,一表词,中参「为」字,以决其近似之事,煞以「乎」字,摇曳其词以设问也。有以「为若」解作「有若」者,④盖未知「为」字之为句眼耳。「句眼」二字,评文家尝言之矣,其实即句豆之语词耳。
[318]庄大宗师: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乃」「也」兼用,以直决其然。起、表两词皆豆也。
○1下无表词之先于起词之例。
○2「师直」「师曲」应为读,因为各有起词和语词。
○3本节开头说:‘或无断辞,则以助字煞之’,[294]下又说「也」字‘用为断辞’,先后矛盾。
○4章云:‘「为」犹「有」也’,说见经传释词第二「为」字条。
【4.4.3】状字先乎表词而有决断口气者,则断辞、助字皆可删也。不删者惟助字为常。
[319]汉贾谊传: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固必」二状字,「相疑之势」表词也。犹云「夫树国相敌,必是相疑之势,理固然也。」有读作「树国固」为一顿者亦可,惟与此疏文势有别耳。今以「固必」二状字为断,故断词,助字皆可从删。然末句「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甚」亦状字,而「非」「也」二字兼用者,盖此句表词,乃「所以安上而全下」之读。「甚」字不能状读,则用「非」字以间之,此句煞段,则用「也」字以助之,率是故欤。
[320]又: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急」表词,「最」状之,即有决断辞气。
[321]榖僖二: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便」表词,「必不」两状字以决之。至「辞卑而币重」之豆,「卑」「重」二字后于名字,皆为表词,唯以陈明其为如何,并无决断口气也。同为表词,有状与无状微有轻重耳。
[322]汉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起、表两词皆读,中以「犹」字连之,所以决其有似如是也。故「犹」字状字也,而亦可视同同动字者此也。此乃相比句法,详于论比篇内。
[323]论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两「必」字,所以状其言之信行之果也。
[324]汉匈奴列传:其不可使隙甚明。——「明」为「甚」状,所以决其明之至也。
[325]魏策: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又汉书淮南王传薄昭书内,一言「甚盛」,四言「甚厚」,一言「甚过」,后又言「不贤」「不谊」「不仁」「不知」「不详」,诸句皆静字表词,各以「甚」「不」两状字为断,而其起词则皆长豆,与前引同一句法也。
[326]韩答吕医山人书:足下行天下,得此于盖寡。——「盖」状字,辜较之辞,所以断言其寡也。此类状字甚多,即反决状字如「不」「弗」「未」等字,皆此例也。
[327]又与卫中行书:然所称道过盛。——「过」字同上。
[328]又许国公神道碑:今见在人莫如韩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最大」「又俊」皆以状表词,而有决断之口气也。①
[329]又论天旱人饥状:所征至少,所放至多,上恩虽弘,下困犹甚。——上两句表词,「至」字状之,下两句则「虽」「犹」二连字,②亦寓有决断辞气。统观以上所引诸句,断辞,助字皆两删者也。
[330]孟公上:子诚齐人也。——「诚」状「齐人」,更以「也」字助之,以申其决辞也。犹云「子眞是齐人也已。」
[331]庄田子方:吾所学者直土梗耳。——「直」状「土梗」,加「耳」以重其所决之不谬。
[332]史叔孙通列传:若眞鄙儒也。——同上。
[333]又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③——「犹」亦状也。
[334]魏志王桀传: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但」状字,以状「为」字断词。「一时之俊」顿也,表词,「自」字状之,更以「也」字助之,而无断词。盖状字、断词与助字皆备者,诚罕见也。
[335]论语学而:不亦君子乎?——亦惟有状、助耳。
○1应作‘「最」「又」皆以状表词。’
○2「虽」是连字,「犹」是状字。
○3此「犹」是动字,非状字。
【4.4.4】「以为」二字,有解作谓辞者,有解作「以此为彼」者,前论同次已言之矣。解作「以此为彼」者,则「为」字为断词,其后即为表词,书籍中最为习用。至「以」字司词,可先可后,或言或不言,又详于介字篇内,此非所论也。
[336]孟滕下: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不以为泰」者,不以受天下为泰也,故「泰」静字,在「为」字后,而为表词,其起词即「以」字司词,乃蒙上文而言。
[337]又: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巨擘」名字,而为表词,「以」字司词,「仲子」也。
[338]又离下: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以」后「我」字,其司词也。「为」字后「简」字,其表词也。至如
[339]孟梁上: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340]又滕上:尧以不得舜为己忧。
[341]又万上: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342]又告下: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诸句皆同。①
[343]史万石君传: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以为常」者,以不令知之事为常也。「常」静字而为表词也。
[344]又张耳陈余列传:岂以臣为重去将哉!——「重」表词,「去将」其司词,「臣」则「以」字司词也。
[345]汉贡禹传: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犹云「以孝弟为何,以礼义为何」也,「何」字先置者,询问代字也。
[346]韩薛公墓志铭:沈浮闾巷间,不以事自累为贵。——「贵」表词,「以事自累」一顿,「以」之司词。
[347]榖僖十:吾宁自杀以安吾君,以重耳为寄矣。——「以重耳为寄」者,以重耳为付托也。犹
[348]史记曹参世家云: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
[349]后汉梁后纪: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
[350]韩薛君墓志铭:君少气高,为文有气力,务出于奇,以不同俗为主。
[351]又与陆员外书: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
[352]史信陵君列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353]左昭二十八:钧将皆死,慭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
[354]汉张敞传: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
[355]又赵充国传: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356]又:充国常以远斥侯为务,行必以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357]史淮阴侯列传: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
[358]韩答胡生书:所示千百言,略不及此,而以不屡相见为忧,谢相知为急。——所引皆以此为彼之解。
「以为」解作谓辞者。
[359]史汲郑列传: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怒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上「以为」,谓辞也,揣度之辞也;下「以为」者,「以所得胡人当作奴婢」也。
[360]汉司马迁传: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以为」者,「意谓」也。
[361]史冯唐列传: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362]又淮阴侯列传: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
[363]又曹相国世家: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364]又李将军列传: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365]韩上留守郑相公书:愚以为大君子为政,当有权变,始似小异,要归于正耳。
[366]又论停选举状:以臣之愚,以为宜求纯信之士,骨鲠之臣,忧国如家,忘身奉上者,超其爵位,置在左右。——所引「以为」皆连用而解作「意谓」者也。
「以为」二字,间有「以此作为彼者」之意,则「为」字不仅为断词,且为动字而有作用矣。
[367]孟离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犹云「岂可以声音笑貌即作为恭俭乎?「为」动字也。
[368]史大宛列传: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369]又:画革旁行以为书记。——「以银为钱」者,以银铸为钱也;「以为书记」者,以旁行作为书记也。
[370]又冯唐列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犹云「以冯唐作为楚相」也。②
[371]韩荆潭唱和诗序: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犹云「不暇以作诗」也。「以为」二字煞句者,盖「为」之止词可蒙上也。若如原解,则表词不能无矣。经哈「以为」二字习作此用,学者所不可忽也。
①[342]「以为」是「意谓」义,应属下‘解作谓辞者’项。
②[370]与[三?302]重,两处解说不同。参【3.4.2.4】节注②。
论比三之八
【4.5】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页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
【4.5.1】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轾而适相等者也。等之之字,为「如」「若」「犹」「由」诸字,参诸所比两端以准其更平。
[372]庄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淡」,「甘」两象静也,附诸名后,所以比也。其所比之两端,一则「君子之交」与「水」,一则「小人之交」与「醴」也。今以「淡若」二字参诸「君子之交」与「水」之间,犹云「君子相交之淡与水之淡无轩轾」也。又以「甘若」二字参于「小人之交」与「醴」之间,犹云「小人相交之甘与醴之甘适相等」也,此所谓平比,两端无轩轾而适相等者也。
[373]荀子议兵: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犹云「民亲我之欢与亲父母之欢同,民好我之芬与椒兰同」也。余同上。
[374]后汉冯衍传: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碌碌」「落落」两重言,用如静字,①「如」同「若」,解同上。
[375]后汉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皆同上。
[376]韩送杨少尹序: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赫赫」用如静字,②余同上。
[377]史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犹云「其人如虎之猛,如羊之狠,如狼之贪」云云。
[378]韩王君墓志铭: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两端者,「一卷」与「告身」也,「粗若」二字,所以平比也。
[379]又董府君墓志铭:宾接门下,推举人士,侍侧无虚口。退而见其人,淡若与之无情者。——「淡」以像「退见」之情,犹云「退见其人淡漠之容一若与其人未曾用情者」也。故所比两端皆豆也,「淡若」参之,即以连焉。
静字有位于两端之后者,则静字惟肖第二端耳。
[380]史魏其列传: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贤」静字,所以比也;所比两端,即「毋」与「窦婴」也。今「贤」字置于「窦婴」后,所谓后于两端也。而仍以「如」字参于「毋」与「窦婴」之间。「贤」字后于「窦婴」者,惟以肖「窦婴」,即所比之第二端也。犹云「察宗室诸窦之中无有人如窦婴之贤」也。若从前式,应云「无人有贤如窦婴者」,则「贤」字惟肖第一端也。凡两端相比,其所以比者,必有一隐而不出者,此也。
[381]韩上郑相公启:顾失大君子纤芥意如丘山重。——犹云「重如丘山」也。
①②[374]的「碌碌」「落落」,[376]的「赫赫」诸重言,在马氏的字类体系中属状字,所以这里说是‘用如静字’。
【4.5.2】有「若」「如」「犹」诸字以等两端,而无象静以此者,则所比之情,必隐寓于两端矣。如下端为豆,则此事理者助以「也」字,比人者助以「者」字,比容者,助以「然」字,此大较也。
[382]庄逍遥游: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之①。——「肌肤」「冰雪」「淖约」「处子」各为两端,等以「若」字,犹云「肌肤之白若冰雪,淖约之态若处子」也。不言「白」与「态」者,盖「肌肤」尚「白」,而「冰雪」为最;「淖约」言「态」,而「处子」独多。故「白」与「态」隐寓于所比之端,不待显言而自明矣。
[383]又列御寇: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犹云「故有勇于为义急若渴而不可特之人,即他日弃速若热之不可向迩」也。故「其就义」之于「渴」与「去义」之于「热」,已隐寓「急」「速」诸字,可不必明言矣。
[384]孟公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如」者,「不等」也,犹云「天时不如地利之为可恃」也。其可恃之情,不言自明。
[385]汉高帝纪:相人多矣,无如季相。——犹云「予相人多矣,未见人有如季相贵者」也。不言「贵」而上下两端已隐言之矣。
[386]韩许国公神道碑:今见在人莫如韩甥。——犹云「见在人中无如韩甥之贤者」也。
下端为读,助以「也」。
[387]孟公下:以齐王由反手也。——犹云「以齐国之大而行王道,易如人之反手」也。此言大国易王之理,「反手」为豆,故助以「也」字。至相比极易之意,隐寓于上下两豆,不言自明。
[388]论为政: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此言所以不若之理,且为长豆,故助「也」字。
[389]史匈奴列传:其得汉绘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此言所比之理也。
[390]蜀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此比其相需之理。
[391]史韩王信列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此言不得不思之情理也。凡煞「也」字,虽指一事,必其事为常有者,无有今昔之限,是则事与理相同矣。
[392]韩送王秀才序: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此比由邪道而不得至正道之理也。
[393]又送石处士: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东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三「若」字后三豆,以譬其言理论事评人之不失也。
下端为读,助以「者」。
[394]汉万石君传:至廷见,如不能言者。——犹云「至廷见时,其嗫嚅之情,一若不能言之人」也。「如」后之豆助以「者」字,以比如是之人也;所谓嗫嚅之情,乃所以比两端者,今隐寓句中,不言可明。
[395]史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犹云「公子自责,其愧悔之状,一如无地以自容之人」也。
下端为读,助以「然」。
[396]礼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犹云「人视己之明,可达隐微,一若见其内藏之肺肝」也。譬豆后煞以「然」字者,以比明见之状也,其实即以状豆内之「视」字也。
[397]庄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若牧羊然」以状其养生之善也。
[398]史魏其列传:其游如父子然。——「如父子然」,比同游之状也。
有煞以「耳」字者,以言所为比者如是而已也。
[399]史汲郑列传: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如」后煞「耳」字,言「说丞相弘之易,不过如发蒙振落而已」也。
[400]又封禅书: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犹云「去妻子易如脱—而已」也。
[401]又汲黯列传: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犹云「用人之法不过如积薪而已。」
有时以「比」附于一端之后,一若助字者然。
[402]韩为人求荐书: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若某等比」即比如某等也。「比」字后者,以足文气也。
[403]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若云「比如毛发」,或云「仅如毛发」,皆不文也。学者当细玩之。
①[382]「淖约」是象静,不应列入‘无象静以比者’,应列入【4.5.1】节,与[372]「淡若水」同。马氏以「淖约之态」与「肌肤之白」相提并论,忘了「态」是名字,不是静字。
【4.5.3】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差之之字,概为「于」字,「于」「乎」两字亦间用焉。其所以为较者,则象静字表之。
[404]论先进:季氏富于周公。——「季氏」「周公」,相较之两端也;其所以为较者,「富」也。「富」,象静字;差其所较者,「于」字也。犹云「季氏与周公较富,则此差于彼」也。
[405]孟子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此以「邮传」较「德行之速」也。凡差比一如平比,必有隐含之字在。此句如字字言明,当云「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之速」也。下「速」字不言者,可不言也。前句当云「富于周公之富」也。平比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当云「淡若水之淡」也。盖所以为平者,非「周公」也,非「水」也,乃「周公之富」与「水之淡」也。姑记于此,以俟反隅。
孟子比句不一而足。
[406]梁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07]公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408]又: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409]离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410]告上:人人有贵于己者。
[411]告下: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412]公上: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13]公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414]滕下:胁肩谄笑,病于夏晆。——等句,皆有静字为较,而有「于」字为差,不以「于」而以「乎」者二,以「于」者一。
[415]庄列御寇: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曰「险于」「难于」,皆以为较胜之辞也。
[416]左哀十一:我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
[417]史酷吏列工作:王温舒等后起,治酷于禹。
[418]左庄九:管夷吾治于高徯,使相可也。
[419]史淮阴侯列传: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
[420]左襄二十八: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
[421]史张释之列传: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
[422]又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423]赵策: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424]庄庚桑楚:兵莫憯于志,镆鎁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425]又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426]汉外戚传: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万万于众臣。
[427]韩上于相公书:夫马之智不贤于夷吾,农之能不圣于仲尼。
[428]又许国公神道碑:人得一笑语,重于金帛之赐。—以上所引,皆静字为比,而缀以「于」字。
[429]荀子荣辱:故与人善言,愋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430]礼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以上两引,一以「于」字,一以「乎」字为差也。
[431]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此「如」代「于」,盖不多见。
[432]史大宛列传: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犹云「畏匈奴甚于汉使焉。」不言「甚」字意自明也。
【4.5.4】「焉」有「于此」之解,故差比率用「焉」字为煞以代之。然必有「有」「无」「莫」等字为首端乃可,孟子习用之。
[433]孟尽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乐莫大焉」者,「乐莫大于此」也,「此」指「反身而诚」之一读也。「求仁莫近焉」仿此。
[434]又梁上:晋国,天下莫强焉。——「莫强焉」者,「莫强于此」也,「此」指「晋国」。
[435]又:殆有甚焉。——即「甚于此」也,「此」指「缘木求鱼」也。
[436]又滕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甚焉」者,即「甚于此」也,「此」指上之「好」也。
[437]又离上:离则不祥莫大焉。——犹云「则不祥莫有大于是者。」诸所引,其首端非「莫」字即「有」字也。
【4.5.5】差比有不用「于」字者,则首端大概为「无」「莫」等字;而简炼短句,即无「无」「莫」等字,「于」字亦从删矣。
有「无」「莫」等。
[438]秦策:敝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惟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无大大王」者,即「无大于王者」也。
[439]史孝文本纪: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莫直寡人」者,「莫宜于寡人」也。以上两引,其所比之首端一为「无」,一为「莫」,皆代字也。
[440]汉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
[441]又贾捐之传:人情莫亲父子,莫乐夫妇。
[442]魏策: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
[443]荀子议兵:是亡国之兵也,兵莫若是矣。——皆解如前。
无「无」「莫」等。
[444]后汉班固传:二班怀文,裁成帝坟。比良迁董,兼丽卿云。——犹云「比良于迁董,兼丽于卿云。」夫然则不句矣,故删「于」字。
[445]史廉颇列传:退而禅颇,名重太山。——犹云「重于太山」也。
[446]又游侠列传: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犹云「甚于己之私」也。
[447]韩送温处士序:夫冀北马多天下。——即「多于天下」也。诸所引皆去「于」字,此炼句之法也。
【4.5.6】极比者,说将所以比之象推至于其极也。其式有二:一,于所比之中而路为极者。极之之字,「最」字最习用,或先象静,或先动字,皆可。独用则或冠句首,或殿句尾,用如表词者然。或不言所与比者,必其可以意会者也。
[448]史酷吏列传:然由居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暴酷骄恣」静字,即所以比之象也;今以「最」字先于「为」字,以言其短。犹云「由于二千石之中最暴酷最骄恣」也。即所谓于所比之中而见为极也。故所比之后,往往缀以「中」「间」诸字者此也。
[449]又万石君列传: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解同上。
[450]又平原君列传:诸子中胜最贤。——此「最」字先于静字。
[451]韩南海神庙碑: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犹云「海于天地万物之间最为巨物」也。
[452]又与华州李尚书书:愈于久故游从之中,伏蒙恩奖知待,最深最厚,无有比者。——犹云「愈比诸旧游之中恩待最为深厚」也。
[453]史封禅书: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犹云「在秦地诸小鬼之中彼为最神」也。
[454]又货殖列传:七十之徒,赐最为饶益。——不言「七十子之徒中」者,可自明也。余同上。
[455]又万石君列传: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然建最甚」一句,不言所比者,上文「诸子孙」可意会也。
[456]又留侯世家:上平生所憎,羣臣所共知,谁最甚者?——犹云「于羣臣所共知上平生所憎者之中谁最甚者」也。
[457]韩与郑相公书:郑氏兄弟,惟最小者在东都。——犹云「郑氏兄弟之中」也。
[458]又送湖南李正字序:愈于太傅府年最少。——犹云「于太傅府诸人之中」也。
[459]史五帝纪: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犹云「诸侯之中,蚩尤最暴,故不宾从」也。
[460]汉郑吉传:‘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师古云:‘「中西域」者,言最处诸国之中,近远均也。’——犹云「处诸国最中之处」也,与诸国相较,适处最中之地。故凡言「最」者,必有与比者而后见其为最也。无与比者,盖不必言传,可以意会也。师古以「最」字冠乎句首,以表起词所处之位也。
[461]韩毛颖传: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犹云「诸姓毛者惟中山之族最蕃昌」也。
[462]又送殷员外序:四方万国,惟回鹘于唐最亲,奉职尤谨。——犹云「方外诸国中,回鹘国最亲于唐」也。
[463]史贾谊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犹云「贾生在诸臣中年最少」也。不言与比者,可意会也。
[464]榖文十一:叔孙得臣最善射者。——犹云「叔孙得臣于射者富最为善射者」也。
[465]韩送孟东野序: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掦雄最其善鸣者也。——犹云「汉之时,诸善鸣者之中三人为最」也。故「最」在句首,用如表词,必如此解,「其」「者」二字乃有着落。①
[466]晏子雑篇: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犹云「诸臣中婴最不肖」也。不言与比者,意自明也。
[467]史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阳,以迎日出式。——犹云「诸山中成山斗入海,居齐最东北方向阳,以迎日出云。」「最」先动字,亦用如表词也。②
[468]史卫将军列传: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云云。——「最」一字句,上文云「左右两大将军及诸裨将名」,下接此句,犹云「诸大将军裨中,惟大将军青七出击斩无算为最」也。故「最」冠句首,用若表词然。③
[469]汉韩延寿传:断狱大减,为天下最。——「最」殿句尾,表词也,犹云「为天下守之最」也。
[470]韩太原王公神道碑:政成为天下守之最。——同上。
[471]又刘正夫书: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掦雄为之最。——「为之最」者,为诸人中之最也。「之」字用为分母,前言之矣。前引三句同义,「最」殿句尾,皆表词也。④
○1此说费解,如以「最」为表词,则「其善鸣者」无着落,而马氏却说:‘必如此解,「其」「者」二字乃有着落。’杨云:「最」乃状字,马氏认为表词,是以为静字矣,非也。古人文字之用状字,往往不紧接其被状之字,如此文本可云「其最善鸣者也」,而韩文却将「最」字先置,其义相同。
○2前边许多例句「最」居「为」前,马氏不说是表词,[467]「最」在「居」前,却说是‘用如表享服’,不可解。
○3此「最」字用法特别,索隐说是「凡计」这意。马氏之说难通。
○4[469]至[471]三例中的「最」是名词,与上边的「最」不同,说它们是表词是说得过去的。
【4.5.7】二,泛称夫极者。即用「至」「甚」「极」等字,或先名字,或先静字,以极其所至,而无与比者相提并论也。
用「至」。
[472]论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注云:‘至德,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德」字,名也,「至」字先之,以推言德之至极也,然未言何者与比而见为如此也,此即所谓泛称夫极也。
[473]庄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474]又: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475]又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引秋水句,「至」先静字,引庚桑楚句,「至」先名字,皆泛称其极而并未言及与比者也。
[476]汉贾谊传:至孝也|至仁也|至明也|日夜念此至孰也|材之不逮至远也|德至渥也。
[477]又: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
[478]又: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等语,皆以「至」字或先名字,或先静字,以极言之也。凡纵横家语多极辞者,所以铺张也。
用「甚」。
[479]左襄二十九: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甚」字所以甚言其德之盛也。
汉书淮南王传薄昭予王书:一言「甚盛」,四言「甚辱」,皆以「甚」字先乎静字,以泛言其极也。
用「极」「至」。
[480]史刺客列传:且吾所为者极难耳。——「极」字先静字,同上。
[481]韩禘祫义:又常祭甚众,合祭甚寡,则是太祖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两「甚」字,两「至」字,皆先静字,同上。
或动字,或名字,后续以「之至」「之极」「之盛」诸语者,凡以推极其至也。
[482]孟公上: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者,推言助者之寡至于其极也。「多助之至」者,推说助者之多至于其极也。「助」动字也,「之至」二字续于其后,所加之义有如此者。
[483]史留侯世家: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布衣」名也,「之极」二字续之,犹云「一布衣之贱而荣至于此极,良愿足矣。」
[484]老子:至治之极,邻国相望。——犹云「至治而至于其极也,则邻国相望」矣。
[485]史匈奴列传: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犹云「室屋之工而至于其极也,则生力必屈」矣。
[486]汉贾损之传:臣闻尧舜圣之盛也。——「圣」名也,「之盛」二字续之,犹云「圣之无可圣」也。
[487]又人间世: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孝之至」「忠之盛」,皆推言忠孝以至于其极也。
【4.5.8】不言「极」「至」而言「尤」「甚」。亦有二式:一,有所比而见其尤者,二,泛言夫尤者,要概以「尤」「甚」等字以发明之。
用「尤」。
[489]史酷吏列传: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调护之尤厚」者,待之较他人更厚也,不言所比而自明也。
[490]史大宛列传: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言伐宛尤不便者」,所言不便较他人更甚也,此亦不明言所比也。
[491]又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同上。
[492]汉张禹传: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尤著者」亦同上。以上所引「尤」字,皆先静字,有单用者,则或助以「者」字,或先以「其」字,要以明所尤耳。
[493]左昭元:况不信之尤者乎!——犹云「最为不信之尤」也,「者」字指不信之人。
[494]韩与陆员外书:文章之尤者有侯喜。——「尤者」同上。
[495]又送孟东野序:李翶张籍其尤也。——「其」字指「从吾游者」,犹云「于从吾游者之中李张为最」也。
[496]又送温处士序: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其」字亦指上文,解同前。
用「益」。
[497]孟梁上: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498]史李斯列传:法今诛罚,日益刻深。——「益」字先乎静字,不过泛言更甚之意耳。
有两句各有「益」「甚」等字以明其相关之义者。①
[499]庄徐无鬼: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滋」字解同「益」字,犹云「离人之时愈久,则思人之念愈深」也。故「滋」字重用,以明其相关之义也。
「最」字亦然。
[500]汉贾谊列传:淮阴王列传: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犹云「其国最强者则反时亦最先」也。
至静字于一句中用两次者,亦有极比之意。
[501]韩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醇」字句中间用两次,犹云「孟氏乃醇中之最醇者」也。
[502]汉赵充国传: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犹云「非善中之最善者」也。以上所引有模拟焉,故附引焉。
○1下所举例有「滋」「最」,无「益」「甚」。
实字卷之四
外动字四之一
动字总论:内动与外动
【5.0】动字者,所以言事物之行也。
物生而动,物之性也,动斯行矣。夫行,非必有自此达彼之行迹可指也,凡事物之自无而有,自有而无,皆有彼此之分而可以意之者,亦所谓行也。行之所包者广,故动字之为数,至为繁赜,然要不出乎两种,前卷已略言之矣。一,其动而仍止乎内也,曰内动字;一,其动而直接乎外也,曰外动字。而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词;言其行所自发者,曰起词。公羊传隐公元年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注云:‘加「之」者,问训诂,幷问施于之为。’夫施于者,即行之所施也,止词也;施者,起词也。然则动字之行,可以「施」「受」二字明之者,有由矣。
姑录孟子滕文公上之文,以内、外动字与起、止两词分注各字之下以明之。
当尧之时(记时之顿)。天下(起词)犹未平(内动)。洪水(起词)横流。泛滥(皆内动字)于天下(记处之顿)。草木(起词)畅茂(内动)。①禽兽(起词)繁殖(内动)。五榖(起词)不登(内动)。禽兽(起词)逼(外动)人(止词)。兽蹄鸟迹之道(起词)交(内动)于中国(记处之顿)。尧(起词)独忧(外动)之(止词)。举(外动)舜(止词)而敷(外动)治(止词)焉(犹云「于是」)。舜(起词)使(外动)益(止词)掌(外动)火(止词)。益(起词)烈(外动)山泽(止词)而焚(外动)之(止词)。禽兽(起词)逃匿(内动)。禹(起词)疏(外动)九河(止词)。瀹(外动)济漯(止词)。排(外动)淮泗(止词)而注(外动)之(亦代「之于」二字,②「之」止词,「于」介字)江(宾次)。然(状字)后(记时)中国(起词)可得(皆助动字)而食(此作内动)也(助字煞句,以决事之理也)。
故凡外动字概有止词而其意始伸,以其行之必及乎外也;内动字皆无止词,以其行之不通乎外也。
[1]汉扬雄传:昔者三仁去而殷虚,二老归而周炽,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粤伯,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去」「虚」「归」「炽」「死」「亡」「存」「伯」「入」「喜」「出」「惧」十二字皆内动字,以惟言作者之行,而其所发之行全存于发之者之内也。
[2]又王吉传:休则俛仰诎信以利形,进退步趋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休」「俛」「仰」「诎」「信」「进」「退」「步」「趋」九字亦内动字,盖惟言作者所发之行,而其行之效不及于外也。至「利」「实」「吸」「练」「专」「积」「适」「养」九字为外动字,以其行及乎外,有止词以受其所施之行也。
[3]左文六: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为」「制」「正」「辟」「董」「由」「治」「本」「续」「出」十字,外动字也,盖其行之施诸外,皆有止词以见其效也。「出」字,外、内动字皆可,在所驱使耳。
①「畅茂」是静字,非内动字。
②「注之江」的「江」前省略介字「于」,不能说「之」代「之于」。
外动字与转词
【5.1】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转词例有介字以先焉。介字不外「于」「以」「为」「与」「自」诸字,而转词介字,一视外动之行而各异。
【5.1.1】凡外动字之转词,言其行之所归,与所向之人,或所在之地,则介以于字,而位于止词之后。
[4]孟子梁惠王上云:王如施仁政于民。——一读,「施」外动字也,「仁政」其止词也,「民」为转词,介以「于」字者,以「民」为「仁政」之所归也。「于民」在「仁政」之后者,转词后乎止词也。下同。
[5]又梁惠王下云: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一句,「托」外动字,「其妻子」止词也,「其友」转词也。介以「于」字者,以「友」为「托」字之所归也。①
[6]又公孙丑上云: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父母」与「乡党朋友」为「交」为「誉」之所向也,②故介以「于」字。
[7]又滕文公下云:其有功于子。——一读,「于子」者,乃「功」之所归也。「有」字用法另详。
[8]又万章上云: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一句,「于郑子产」者,言「馈鱼」之所归也。
[9]又云: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意同上。
[10]又告子下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读,曰「于是人」者,为「大任」之所归也。
[11]左成二: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于敝邑之地」者,言「释憾」之地也。
[12]又成十三:犹愿赦罪于穆公。
[13]又: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14]又: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于穆公」「于我」「于先君献穆」,各为其行之所向也。③
[15]史乐毅列传:短乐毅于燕惠王。④——「于燕惠王」者,言所以「短」之人也。
[16]后汉崔骃传: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于域」者,言「斯世」所措之地也。
[17]韩董公行状:退归,未尝言所言于上者于人。——「于上」「于人」者,言所向「言」之人也。
[18]史老庄列传: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于功实之上」者,言所「加」之处也。
[19]韩曹成王碑: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于学」者,言「己」所向也。
[20]又:还王于衡以直前谩。——「于衡」者,言「还王」之地也。
[21]左隐四: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
[22]又隐五: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于郑」,言「怨」所归;「于诸侯」,言「宠」所自;「于轨物者」,言所「纳」之处也。
[23]孟离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于巨室」者,言「罪」这一般向也。⑤至如
[24]孟子离娄上: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25]又: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云云。——「于天下」者,一言「政」之所在,一言「敌」之所在。
[26]又告子下:愿留而受业于门。——一句,「于门」者,言「受业」之地也。
[27]又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于河东」,言民「移」往之地也。
○1本节正文说:‘转词,言其行之所归’,而[4]下解说:‘「民」为「仁政」之所归’,不免抵牾。[5]下解说:‘「友」为「托」字之所归’,与正文之说较为符合。余例有的解说同[4],有的解说同[5]。
○2杨云:「于」字有表所自者,马氏于下节已言之。此二句「纳交」「要誉」二字意境不同,「乡党朋友」乃「誉」之所自。非「誉」之所向。马氏云‘「誉」之所向’,适得其反。
○3杨云:「犹愿赦罪于穆公」,乃谓「愿穆公赦晋之罪」,非谓「晋赦穆公之罪」也。故此文乃被动句,「于」字与‘弥子瑕见爱于卫公’「于」字同。下文云‘穆公弗听’,其明证也。马氏‘行之所向’,误矣。「徼福于先君献穆」,易言之,当云「从先君献穆徼福」,此与前条‘要誉于乡党朋友’句例同,「先君献穆」当为行之所从,非行之所向。
○4章云:乐毅传无此语。
○5杨云:「巨室」为「罪」之所自,非「罪」之所向。
【5.1.2】转词指人,或为代字,或为名而字无过多者,则先诸止词而无庸介焉。转词指地而字数亦少者,则仍后止词,介字间删焉。
转词指人先诸止词。
[28]孟公下:子哙不得与人燕。——「人」名也,单字「与」字之转词,今先于「燕」。「燕」,「与」之止词也,盖犹云「子哙不得与燕于人」也。
[29]又: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授孟子室」者,犹云「授室于孟子」也,今「孟子」转词,先乎「室」之止词,①介字不用。
[30]又滕上:文公与之处。——「与之处」者,犹云「与居舍之处于彼」也,「之」代字而为转词也。由是,
[31]孟子滕文公下:汤使遗之牛羊。
[32]又:阳虎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
[33]又万章上: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34]又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
[35]又尽心下:能与人规矩。——诸句,曰「遗之牛羊」,曰「与之天下」,曰「夺之食」者,转词为代字而先于止词。曰「馈孔子蒸豚」,曰「与人规矩」者,转词为名而先于止词也。
[36]论雍也:冉子与之粟五秉。——「与之粟」者,「与粟于其母」也。
[37]史韩非列传:李斯使人遗非药。——「遗非药」者,「遗药于非」也。
[38]庄至乐: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子乎?——犹云「吾使司命生形以与子,为骨肉以与子,反父母、妻子、闾里、知识于子」也。②
[39]史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偿赵城」者,「偿城于赵」也。
[40]又滑稽列传:置酒后宫,召髠赐之酒。——「赐之酒」者,「赐酒于彼」也。
[41]左庄八:袒而示之背。——「示之背」者,「示背于此」也。
[42]左哀十一: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将死,曰:‘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赐之属镂」者,「赐以属镂」也。「树吾墓槚」者,「树槚于吾墓」也。③
[43]又闵元: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分之都城」者,「分都城于彼」也。
[44]又僖二十三:野人与之块。——解同上。
[45]韩张中丞传后叙:授之柄而处其下。——言「授柄于予」也。
[46]又讳辨:愈与李贺书。——言「与书于李贺」也。
[47]又平淮西碑:天既全付予有家。——犹云「以有家付予」也。
[48]公隐元:公将平国而反之桓。④
[49]史项羽本纪:赐之卮酒。
[50]庄逍遥游:魏王眙我大瓠之种。——四句皆代字转词先置者也。
转词指地仍后止词。
[51]孟万上:子产使校人畜之池。——「畜之池」者,「畜鱼于池」也。「池」指所畜之处也。今删「于」字,语较遒劲。
[52]又滕上:驱蛇龙而放之菹。——言「放之于菹」也。
[53]又万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言「封象于有庳」也。「有庳」,所封之地也。余同上。
[54]史管晏列传:遭之涂。——「遭之涂」者,犹论语阳货之「遇诸涂」也。「诸」代「之于」二字,故「遇诸涂」者,即「遇之于涂」也。
[55]又封禅书:故作畦畤栎阳。——「作畦畤栎阳」者,「作于栎阳」也。
[56]又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及之齐」者,「及之于齐」也。
[57]左僖二十三:乃送之秦。——犹「送之于秦」也。别本作「送诸秦」。
[58]史冯唐列传:陛下下之吏。——「下之吏」者,「下彼于吏」也,「吏」,言所下之处也。
[59]又平准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犹云「输家产之半于国」也。「县官」者,亦言所输之处也。
[60]又滑稽列传:封之寝丘四百户。——言「封之于寝丘」。⑤
[61]又季布列传:乃买而置之田。——言「置之于田」也。
[62]左襄二十五: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言「枕尸于股」也,「股」言所「枕」之处。
[63]史张释之列传:属之廷尉。——犹云「属于廷尉」也。⑥「廷尉」言「属之」之处也。
[64]左哀六:请就之位。——言「就商之于位」也。⑦
[65]燕策:赐之鸱夷而浮之江。——言「浮之于江」也。
[66]汉萧望之传:皆得以差入榖此八郡赎辠。——言「入榖于此八郡」也。
[67]楚策: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与
[68]左定三:窃马而献之子常。——同一句法,惟转词不言地而言人者,皆以言物之所归也。
[69]韩郓州溪堂诗: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镇」,转词言所归之处也。
[70]左昭十五:王唯信吴,故处诸蔡。——言「处之于蔡」也,常例也。「诸」代「之于」也。⑧
[71]史酷吏列传:时荐言之天子。与
[72]又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两句,「天子」与「秦王」皆转词,指人,后乎止词,而亦删「于」字者,言所归耳。
① ‘先乎「室」之止词’,应为‘先乎止词「室」’。
② 杨云:此文只是云「复生子之形,为子之骨肉,反子之父母、妻子、闾里、知识」耳……领位名词或代名词之下省去「之」字。 今案:马说与杨说可并存。
③ 「吾墓」不指人,与正文不符。
④ 杨云:「公将平国而反之桓」,「之」字代国,谓「反国于桓」也,「之」乃止词,「桓」却是转词。
⑤ 杨云:此谓「封之以寝丘四百户」,省去「以」字较省去「于」字说为妥。 今案:此例转词不指地,与他例不侔。
○6应为「属之于廷尉」,「属」下夺「之」字。
⑦杨云:原文云:‘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请就之位。’……盖陈乞此时*事高国,日在高国之侧,今欲去高国而近诸大夫,故云请就之位。「之」者,陈乞自谓。「请就之位」者,请高国令己就昔日之位也。
⑧「诸」既等于「之于」,即不属于删去介字之例。
【5.1.3】转词不言所归而言所从所自者,亦介于字而位后止词。
[73]孟离下:逢蒙学射于羿。——「学射于羿」者,「自羿学射」也。「于羿」转词,位于「射」后,「射」动字而为名也。
[74]又公下: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言「自子哙受燕」也。
[75]又梁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言「自水火之中」也。
[76]史管晏列传:免子于厄。——犹云「出子自险」也。
[77]左庄八:诛屦于徒人费①。——犹云「自徒人费诛求其所失之屦」也。
①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说:「徒」当为「侍」字之误。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费」,是其明证。遍考书传,无「徒人」之官。说详王引之述闻。
【5.1.4】动字之有「于」字以介转词者,间易转词为止词,删「于」字而位于动字之后,又以以字介止词,置诸动字之先。不先者,惟司词长者为然。①
[78]孟万上:天下不能以天下与人。——犹云「天子不能与天下于人」也,「人」为转词,今易为止词,位后「与」字。「天下」本为止词,今为「以」字司词,置诸「与」字之先。
[79]左隐十一:齐侯以许让公。——犹云「让许于公」也。「公」为止词,位于「让」字之后,「许」为「以」之司词,置诸动字之先。
[80]又僖二十四:及河,子反以璧授公子曰。——犹云「子反授璧于公子」也。
[81]庄徐无鬼: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犹云「分德财于人」也。
[82]史孟尝君列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欲以遗何人」者,「欲遗余藏于何人」也。「所不知何人」,本转词也,而为止词,置诸「遗」字之后,「以」之司词蒙上文而不言。详介字篇。②
[83]又萧相国世家: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以与相国」者,「与书于相国」也。
[84]又廉颇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不予城予赵」者,「不予城于赵」也。
[85]汉张禹传:卒以肥牛亭地赐禹。——犹云「赐肥牛亭地于禹」也。
[86]又儒林传: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同上。
[87]又外戚传:以箧中物书予狱中妇人。——亦同上。
[88]又司马相如传:故遗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子之以不忠死亡之罪。——「以」之司词长,故后置也。
[89]史乐毅列传:令赵嚪秦以伐齐之利。——「以伐齐之利」后置者,同前。
[90]韩曹成王碑: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以家事」,转词也,短则先置。
[91]又许国公神道碑:少诚以牛皮鞵材遗师古,师古以盐资少诚。——两「以」字司词皆先动字。
[92]又胡良公墓神道碑: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同上。
[93]汉张禹传: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以天变」,转词短而后置者,句意未绝也;「用王氏事」者,「以王氏事」也,「用」,「以」也。③
[94]秦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将」,亦「以」也。
○1这一节说明的后半段措词欠明晰,易滋误解。应作‘……又易止词为转词,介以「以」字而置诸动字之先。不先者,惟转词长者为然。’
○2此指【7.3.3】节。
○3杨云:马氏谓「以」字及其司词短者例居动字之前,长者则居动字之后,此但据类例之多少为言,绝无何等理论为根据也。如张禹传此例,「以天变」短而后置,「用吏民所言王氏事」长而先置,正与马氏之言相反。以「句意未绝」为例外之理由,不成为理由也。
今案:下【5.1.5】节[110]例之解说中马氏亦云:‘且文无定法,先后在所驱遣耳。’但杨氏亦承认‘据类例多少为言’,则马氏原来论断亦未可厚非。
【5.1.5】凡外动字之转词,记其行之所頼用者,则介以以字,置先动字者,常也。盖必有所頼用而后其行乃发,故先之。
转词位动字前。
[95]孟尽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三公」转词,即所用以「易」者也,故以「以」介焉,而先乎「易」字。「其介」者,止词也。
[96]又: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以道」「以身」皆转词,即所执以「殉」者也。余同上。
至如[97]又尽心下: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98]又梁惠王上: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99]又: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100]又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01]又: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102]又梁惠王上:曰:‘将以衅钟。’——诸句,其转词皆介「以」字而置先动字。
转词位止词后。
若[103]又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
[104]又梁惠王上:申之以孝弟之义。
[105]又梁惠王下:事之以皮币|事之以犬马|事之以珠玉。
[106]又离娄上:继之以不忍人之政。
[107]又万章上:禄之以天下。
[108]又离娄上:夫子教我以正。
[109]又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诸句,转词介以「以」字置于止词之后者,盖止词概为代字,①而转词又皆长于止词,句意未绝耳。②
转词先后无常。
[110]史封禅书:天子以他县偿之。——「以他县」转词,所用以「偿」者也。「之」其止词,代字也。而不曰「偿之以他县」者,此乃煞句,不若前引诸句,皆在段中故也。且文无定法,先后在所驱遣耳。
[111]左隐元:继室以声子。——同上。此后直接「生隐公」,则知以「声子」置于「继」之后者,所以为下文顶接地步,最史传所习用者。且此句乃过脉,非煞句也。
[112]史汲郑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踰人。——「无以踰人」者,「无有所以踰人」也。「以」之司词隐而不书。
[113]左宣十二: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训之以」云云者,与「事之以皮币」同一解。
[114]庄天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以」之司词指上文。
[115]史礼书:诱进以仁义,东缚以刑罚。——「仁义」「刑罚」皆所藉以「诱进」「东缚」之者也,止词不言而喻。
[116]庄徐无鬼:无以汝色骄人哉!
[117]又列御寇: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118]史叔孙通列传: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119]又冯唐列传:文吏以法绳之。
[120]韩柳子厚墓志铭:愿以柳易播。
[121]论语公冶长云:御人以口给。——皆此例也。「以」字司词,先后乎动字无常。
[122]史张释之列传: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相高」者,「自相高」也,「相」者,「高」之止词也。「亟疾苛察」,静字而名用也,即所持以「自高」也。③
①[109]的止词是名字「人」,非代字。
②参【5.1.4】节注③。
③本节例句包含两个问题,一为「以……」位于动字之前或止词之后;一为「以」后省词、动字后省止词。马氏没有把第二类例句提出来另讲。
【5.1.6】其它转词,有用与字,有用为字为介者,则皆先乎动字,而各视其意为别。
用「与」字为介者。
[123]孟离上: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与之聚之」者,「与民聚所欲」也。「之」转词,「与」字司焉,置先动字。
[124]又离下: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与其妾」转词也。
[125]又告上:圣人与我同类者。——「与我」者,转词也。
[126]又滕文公下:王谁与为善?——即「王与何人行善」也。
[127]又:汤居亳,与葛为邻。——「与葛相为邻国」也。故「谁与」「与葛」皆转词也。
[128]史项羽本纪: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者,转词也。
[129]又匈奴列传: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与我」者,转词也,所「界」者,动字与其止词也。
[130]汉贾谊传:陛下虽贤,谁与领此?——「谁与领此」者,「与谁领此」也。
[131]又东方朔传: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师古云:‘「何与」犹言「何如」也。’愚谓:「何与比哉」,犹云「诸人之中将与何人相比耶?」「何」「谁」皆询问代字,为司词则先其所介也。有解作「何如比哉」,是与以卜诸人一切相比,而特问其比之之式耳。①
[132]庄人间世: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三「与」字皆介转词也。
用「为」字为介者。
[133]孟梁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折枝」者,动字与其止词也,「为长者」其转词也,置先动字。
[134]又梁下: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为我」者,转词也。
[135]又滕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我」者,亦转词也。
[136]又滕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137]又离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诸句皆以「为」字介转词焉。
[138]史河渠书: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为发卒」者,为庄熊罴之言而发卒也,「为」之司词蒙上。
[139]又大宛列传:具为天子言之。——「为天子」,转词,先乎「言」字,「之」者,止词也。
[140]又李斯列传: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为子与丞相」者,转词也。
[141]又张陈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为天下」,转词也。
[142]又李将军列传:无老壮皆为垂涕。——「皆为垂涕」者,「为」之司词蒙上文也。
[143]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所为」者,言其故也。「为」后乎「所」字者常也。
[144]左隐三: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所为」者,指上文「美而无子」也。
[145]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排」「释」「解」三外动字,各有止词,皆以「为人」为转词,先置。
[146]秦策: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为臣」,转词也,「投杼」,外动与止词也。
[147]齐策: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为秦」者,转词也,「相割」「相烹」者,自相割、自相烹也。
[148]齐策: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为君」转词。
[149]燕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为燕昭王」者,转词。
前引转词,皆先其动字。
○1这句话没说淸楚。马氏的意思是:如「何与」作「何如」讲,则问的是:与此诸人总的比较(「一切相比」),比他们高呢,还是不如他们(「比之之式」)?
外动字与止词
【5.2.1】「教」「告」「言」「示」诸动字后有两止词,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先人后事,无介字以系者常也。
[150]孟滕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榖。——「教」字后两止词:「民」者,所教之人,「稼穑」者,所教之事也。先人后事,两者并置,而无介字以为系者也。
[151]秦策: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示」字后「之」,代字,指所示之人也,「谤书一箧」者,指所示之物也。①
[152]左隐元: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语」「告」两字后「之」,指告语之人,曰「故」曰「悔」,乃告语之事。
[153]史张释之列传: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上林尉」所问之人,「诸禽兽簿」所问之事。
[154]又: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慎夫人」指示之人也,「新丰道」指示之处也。
[155]管子四称: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我」代字,所语之人,其后乃所语之事。
[156]史魏其列传: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所请之人,「城南田」所请之事。
[157]韩王秀才序:太原王埙示余所为文。——「余」代字,所示之人,其「所为文」乃所示之事。
[158]汉王尊传:劾奏尊妄诋欺,非谤赦前事。——「尊」者所奏之人,后乃所劾之事。
[159]又:上书讼尊治京兆功效日着。——同上。凡「褒」「贬」「责」「罚」诸动字间同此例。
故[160]汉书张释之列传: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161]又云: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诸句,两「之」字皆言所罚之人,曰「罚金」,曰「族」,则所罚之事也。
①[151]「示之谤书一箧」,与【5.1.2】节[41]的「示之背」结构相同,然而[151]的「之」说是止词,[41]的「之」说是转词。
【5.2.2】「为」字以决是非,则为断辞,已详于前。「为」字有「作为」之解者,则为外动字,合于名字,以言所处之境与所作之事为常。至「征」「拜」「成」「化」诸动字与「以」字后所有「为」字,用如断辞者其常,而解如「作为」者,亦数觏也。
名字前加「为」。
[162]孟公下:孟子致为臣而归。——「臣」名也,「为」字合之,即以言所处臣子之位。故「致为臣而归」者,犹云「辞齐卿之位而归于家」也。
[163]又: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都」名也,而「为」合之,「王之为都」者,犹云「王臣居治邑之职者。」如是,
[164]又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愿受一廛而为氓。
[165]又离娄上: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166]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
[167]又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168]又: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69]礼大学: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等语,凡「为」字合于名字,皆以言其所处之位与所作之事。
[170]汉贾谊传: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犬马自为」「官徒自为」者,即「自为犬马」「自为官徒」。「犬马」「官徒」先乎「为」字者,用若状字也,犹云「己将作为犬马」,「己将作为官徒」也。
[171]史酷吏列传: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如东湿薪。——「为人小吏」「为人上」者,犹云「方其处乎人下」「方其居于人上」也。
[172]又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犹云「人方刀俎自处,鱼肉待我,辞之何为」也。
[173]又冯唐列传:父老何自为郎?——犹云「身居郎职」也。
[174]又:臣父故为代相。——犹云「臣父曾任代相之职」也。
[175]汉陈汤传: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为人」同前。
[176]韩刘公墓志铭:自我为此邑人可也,何必彭城!——「为此邑人」者,作为此邑之民也。
[177]又许国公神道碑:不纵为子弟华靡遨放事。
[178]又郑君墓志铭:不为翕翕热,亦不为崖岸斩绝之行。——三引「为」字,皆有「作为」之解。
[179]又原道: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为道」「为教」者,即所以立道设教也。
动字后加「为」。
[180]史酷吏列传: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此「拜」后「为」字可解以「作为」之意,「雁门太守」乃「为」之止词,位在宾次,犹云「拜都使为雁门太守之官。」①
[181]又:郅都迁为中尉。——「郅都」乃起词,「迁」受动字也,「为」可视为断辞。「中尉」与「郅都」同次,犹云「郅都被迁而为中尉」也。
[182]又:调为茂陵尉。——「为」字可有两意。
[183]又:广平声为道不拾遗。——「声」动字也,「声」后「为」字,解作断词。犹云「广平之治声传为道不拾遗」云。
大扺「征」「拜」「封」「调」诸字后「为」字,解以「作为」者亦可,前于同次包内皆作断词,于义亦通,而句法则两意皆同。
①对「拜A为B」这类句式,马氏有两种分析。[三?290]下解‘拜尉他为南越王’时说:‘「南越王」与「尉他」同次。’本节解[180]‘拜都为雁门太守’时说:‘「为」字可解以「作为」之意,「雁门太守」乃「为」之止词,位在宾次。’马氏在两种说法之间犹豫不决。
【5.2.3】「以为」二字,经籍习见。其「为」字或为断词,或为动字,已详表词篇内,兹不赘引。「以为」二字,共有五解,今各引书以明之。
[184]汉贾谊传: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以为」解「意谓」也,此其一。
[185]汉汲郑传: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赐从军死事者家。——其一「以为」者,仍解「意谓」也。「皆以为奴婢」者,犹云「皆以胡人当作奴婢」也,故「为」字作动字用。
[186]史陆贾列传: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为」字,「作为」也,此其二。
[187]史信陵君列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两「为」字皆断辞也。
[188]又万石君列传: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言「因姊是美人故」也。此其三。
[189]史孟尝君列传: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始以」云云者,犹云「初以薛公如此」也,则「为」字乃受动字所习用也,详下。此其五。①
①马氏把「以为」的用法分做五类,只是分类不一致。细分析五类,第一类,「以为」是复合动字,「意谓」义。第二类,前一例([185])「以为」是「使[胡人]成为[奴婢]」之义,后一例([186])「以」「为」是两介字,分别介进动字「寿」的两转词。前后两例分属两种句式,不应混同。第三类,「为」作断辞是前后两例所同的。但前例([187])的「以」是动字,「认为」义,与「为」配套;后例([188])的「以」是介字,「因为」义,其司词「姊为美人故」,「以」之「为」不配套。前后两例分属两种情况,不应混同。第四类,所举之例([189])与第三类的[187]同,不应分列两类。第五类是「以」与「为」的偶合。
【5.2.4】「谓」「言」诸动字后,所有顿、读皆为止词。「谓」与「为」两字,虽互用而不必同解。「云」字用不一式而训解各异,皆当明辨者也。①
谓
[191]论公冶:子谓子贱。
[192]又雍也:子谓仲弓。——「谓」者,称其人也;「子贱」「仲弓」,乃所称者,其止词也。
[193]周语: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怀柔之,使无有远志。——「谓」者,述也,其后乃所述者也。
[194]礼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195]又: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所谓」者,犹前文所谓之事;「修身在正其心者」与「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即「所」字所指,而「所」乃「谓」之止词也。
[196]左成二: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将谓君何」者,有云「将奈君何」也。愚以为「奉君命以师伐人,今遇其师而还,是心无君矣,其将称君为何也」。如是,「谓」字仍原解,「君」止词,而「何」乃「君」之加词也。
[197]又成十七: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其谓君何」者,「将以君道为何」也。②
[198]史孝文本纪: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言「将以天下为何乎?」其意若曰「将何以对天下」也。凡成句不能泥于一解者,类多若斯。
为。
[199]礼文王世子: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释词谓:‘两句内「为」与「谓」互文同解。’照注内云:‘「为」下当有「之」字说去。’愚以为两句内「为」「设」两字当作原解,于意更顺。盖父子天纲,凡父在不能不是其子,故「为」字作断词解。至君臣之伦,不若父子之重,故云君在而后称之曰臣,则词气稍缓。「谓」字仍作「称谓」之意,而「为」后「之」字非脱落明矣。
[200]榖宣二: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如者乎?’
[201]孟公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孰为盾」者,言「孰谓盾」也。「子为」者,言「子谓」也,「为」同「谓」之说也。前言「君在斯谓之臣」者,「谓」乃外动字,故「谓之」者犹云「称之」也。如用为受动字,则止词转词为起词矣。
[202]孟告上:生之谓性。
[203]又滕下:此之谓大丈夫。
[204]又告上:惟心之谓与!
[205]韩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206]左僖五: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07]周语:守府之谓多,胡可与也?——皆作「之谓」者,因止词转为起词,故「之」字亦先乎「谓」字也。详下受动字篇内。
言
[208]孟梁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言」乃训释之词,故「言」后诸语,皆可以为止词也。犹云「所引之诗,其意谓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也。
[209]又告上: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同上。
[210]又离下: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言」者,「道」也,「语」也,「人之不善」其止词。
[211]史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羣盗壮士进之。——两「言」字皆「称」也。
[212]易系辞:德言盛,礼言恭。——本义云「言德欲其盛,礼欲其恭也。」以「言」训作「欲」字,未安,惟句法有「欲」字之义。愚谓「德以盛言,礼以恭言」也。③
至诗经诸「言」字,皆可训为语辞,与「曰」字无别。
云
[213]公文二: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
[214]杨倞注荀子非十二子引慎子: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
[215]荀子儒效: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三引「云」字皆「谓」也。释词解作「有」字未安。盖「云」者,承上文而释其意之词也;若以「有能」「无能」为经待,实于本文不贯也。④
[216]汉萧望之传:今将军规橅,云若管晏而休,遂行日昃,至周召乃留乎!——「云若」者,乃「规橅」之意也。故「云」者,「谓」也。有作为语辞者,失之矣。
[217]列子力命: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云至于大病」者,谓或至于大病也。「云」者,「谓」也。此句有「则」字为承,有假设之辞,不必以「云」字强解「如」字也,盖假设辞气,可不言而喻。而释词注引
[218]礼檀弓: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以证「云」作「如」字之解,究属牵合。⑤
[219]汉甘延寿传: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动师众,劳将率,故隐忍而未有云也。——「未有云」者,「未有所言」也,常语也。而有解为「未有所如何」者,则嗜奇之失。⑥
[220]左僖十五:岁云秋矣。
[221]又成十二:日云暮矣。——「云」与「曰」字同解,可作「已」字解,则与「矣」字相应。⑦
「云」在句未。
[222]左僖二十九: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
[223]史周本纪:其色赤,其声魄云。
[224]又封禅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从东南来集于祠,则若雄鸡,其声殷云。⑧——四引「云」字,皆以殿句。释词训为「然」字。愚意犹重述其所闻或重述其所见也。
而「云尔」者,则重述其所闻或所见盖如此也。
[225]公宣元:犹曰无去是云尔。
[226]榖隐元: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227]论述而:女奚不曰……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云尔」者,重记其所言如是也。「尔」者,「如是」也。
云乎。
[228]公庄二十四:枣栗云乎!腶修云乎!
[229]论阳虎: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云乎」者,犹曰「谓之乎」也。「哉」咏叹也。
是则「云」字皆可训作「谓」。「云」在句首,解释前文也,「云」殿句尾者,重述前言也。故述人口气皆以「云」字为煞者,犹云「以上所速有如此」者。⑨
①「谓」「言」「云」诸字,马氏在【3.4.2.6】节说:‘凡「谓」「言」诸动字,训「是为」「解为」之意者,则先后两语所次必同。’所举之例与本节多所重复。而本节却说:‘「谓」「言」诸动字后,所有顿、读皆为止词。’既为止词,则居宾次,与前同次之说矛盾。
○2章云:释词亦解为「其奈君何」。马氏以「君」为「君道」,似误。
○3章引经传释词卷五云:‘「言」,「云」也,语词也。语言之「言」谓之「云」,语词之「言」亦谓之「云」。「德言盛,礼言恭」,谓君子劳谦,德盛礼恭也。「言」,语词。
○4章云:说见经传释词卷三。刊误云:‘王氏释「云」为「有」,是也。马说非。’
○5章云:释词卷三云:‘「云」,犹「或」也。「或」与「有」,古同声而通用,故「云」训为「有」,又训为「或」。’又云:‘「云」犹「如」也。「如」与「或」义相近。’因引檀弓以证列子。马氏以「谓或至于大病」训「云至于大病」,似仍本释词。
○6章云:说见助字辨略卷一。
○7章引释词卷三云:‘「云」,语中助词也。’
○8章引史记集解:‘瓒曰:「云」,足句之辞。’
○9马氏将所有「云」字都作动字解说,殊觉勉强。且从[214]到[217]诸例的「云」字用法也都是罕见的。
【5.2.5】止词后乎外动字者,常也。惟外动字加弗辞,或起词为「莫」「无」①诸泛指代字,②其止词为代字者,皆先动字。
外动字加「不」「未」「毋」。
[230]论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知」外动字,加「不」字以弗之,其止词「吾」字,代字也,故先之。
[231]汉李广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不我击」者,犹云「不击我」也。
[232]史吴太伯世家:季子虽来,不吾废也。——皆同上。
[233]论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4]又里仁:我未之见也。
[235]又先进:未之能行。
[236]又子路:虽不吾以。
[237]又先进:毋吾以也。
[238]又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39]又阳货:岁不我与。
[240]又子罕:岂不尔思?——诸句,皆有弗辞,其代字止词,则皆先乎动字。
[241]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242]齐语: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
[243]汉贾谊传: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此之不为」者,「不为此」也。与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句同解,犹云「吾不能信此」也。③「之」者,明其倒文也,见「之」字篇。
[244]左僖七: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245]又: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246]又昭十三:是区区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
[247]又昭二十五:偻句不余欺也。
[248]又昭元:君曰余不女忍杀,宥女以远,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249]又襄十四: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250]公隐三: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
[251]公文十四: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诸引同上。
[252]孟离下:望道而未之见。
[253]又滕上: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所引经史皆同。
凡止词为代字,而动字有弗辞者,无不先也。
起词为「莫」。
[254]论里仁: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莫己知」者,「莫」为起词,故「己」先于「知」也。
[255]孟滕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莫之或欺」者,「无人欺彼」也。
[256]左昭二十: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莫之奔」「莫之报」同上。
[257]又僖二十八:曰:‘莫余毒也已。’
[258]庄逍遥游: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同上。
[259]礼中庸:驱而纳诸*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言「无人知所以辟之」也。
[260]蜀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言「无一人许之」也。
[261]庄人间世: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皆与上同。
名、代先置,非因有弗辞者。
[262]史平原君列传: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不外索」者,「不求之于外」也。「外」作状字用,则状字先动字者常也,不在此例。
[263]汉贾谊传: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亡一有」者,「德泽无有一」也。「一」先「有」字,然「一」乃约指代字,常先动字,非为有弗辞而然也。
[264]又食货志: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四方亡择」者,「不择四方」也。「四方」非代字而亦先者,记处之语,用如状字也。
[265]史淮阴侯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两」「俱」二字,约指代字,先动字者,例也,非为「莫」字也。
[266]韩上郑相公书:安敢闭蓄以为私恨,不一二陈道。——「一二」者,亦约指代字也。
[267]又张如墓志铭:谁之不如,而不公卿。——「谁之不如」者,「不如谁」也。「谁」先「如」者,询问代字也,非为「不」字也,且有「之」字,所以明其为倒文也。然则止词之先乎动字者亦多术矣,不可不辨。
○1下面引例中没有起词是「无」的。
○2「莫」「无」,【2.5.3.2】节称为约指代字,此又称泛指代字,前后不一致。
○3[243]「此之不为」及论公冶「斯之未能信」及[267]的「谁之不如」,均属止词前置并加「之」字作标志的句式,与他例不全同。
【5.2.6】有弗辞而代字止词不先置,与无弗辞而先置,皆仅见也。
有弗辞而代字止词不先置。
[268]孟告下: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髠未尝睹之也。——不曰「髠未之尝睹也」。庄子徐无鬼云‘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则云「未之尝睹」似无不可。
[269]礼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不曰「吾弗之为矣」。
[270]汉赵充国传:汉果不击我矣。——不曰「不我击矣」。
[271]韩释言:虽有谗者百人,相国将不信之矣。——不曰「将不之信矣」。而是篇又云‘虽进而为之,亦莫之听矣’,句法同而止词之后先无定,然究以先置为常。
无弗辞而代字止词先置。
[272]庄则阳: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犹云「或使之,莫为之,皆出于人之疑心,非眞知」也。「或之使」者,「之」止词,无弗辞而先焉。
[273]左僖四:尔贡包茅之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指上文,乃「征」「问」之止词,无弗辞而先置焉。
[274]韩河中府法曹张墓志铭:若尔吾哀,必求夫子铭,是尔与吾不朽也。——「若尔吾哀」者,「若尔哀吾」也。
[275]又太傅董公行状: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大国之尔与也」者,「大国之与尔也」。
[276]又平淮西碑:曰度,惟汝予同。——言「惟汝同予」也。
[277]又送穷文: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言「人皆嫌汝」也。
[278]又颂风伯:风伯虽死兮,人谁汝伤。——言「谁人伤汝」也。
[279]又择言解:火既我灾,有水而可伏其焰……水既我患,有土而可遏其流。——言「火既灾我」「水既患我」也。诸引皆代字止词,无弗词而先乎动字,以韵其句法也。
句中有两弗辞者,则先者弗其后者,与无弗辞同,而代字止词亦不先矣。
[280]史魏其列传: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不曰「莫之弗称」者,以「莫」「弗」两字自相弗也,与句之无弗辞者同,用特识焉。
【5.2.7】凡止词为「自」字「相」字,概谓之自反动字;①其止词先动字者,已见代字篇内。
自反动字有二:外动字前必加「自」字而其意乃达者,如「自怨」「自艾」「自骄」「自纵」等语,盖人凡有「怨」「艾」「骄」「纵」之心,必由就衷发故也;外动字之先加以「自」「相」等字者,以其为止词之故也。如「自称」「自号」「相友」「相望」诸语,盖「号」「称」「友」「望」诸动字,不以「自」「相」等字为止词者常也。惟两者用法无异,故不为特别焉。②
止词为「自」。
[281]孟离上: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自侮」者,侮己也,「自」为止词而先之,故「侮」之行,己施之而己受之,谓之自反动字亦可。「自毁」「自伐」准此。
[282]楚语: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焉?
[283]左宣四: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
[284]又襄二十五:请自刃于庙。
[285]史魏其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286]又商君列传:自胜之谓强。
[287]又任敖列传:张丞相由此自绌。
[288]后汉王丹传:其墯*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289]汉儿宽列传:有廉知自将。——「自将」者,「自卫」也。
[290]又司马迁传: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自列」者,「自明」也。
[291]史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
[292]又: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诸引「自」字,皆外动止词而先焉。以是观之,外动字之可以「自」为止词者,难更数也。诚所谓自反动字,如「自悔」「自度」「自忖」者,盖无几也。
止词为「相」。
[293]孟滕下: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凡动字前加「相」字者,所以明其非成自一人也。故「相窥」「相从」,言男女两人,先则彼此相窥,后则彼此相从也。
[294]史货殖列传: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
[295]汉吴王濞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趋。——诸「相」字同上。
更有加一转词,介以「与」字以先之者,皆以明交互之意也。
[296]史封禅书: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与王」者转词,而以「与」字为介也。「与王不相中」者,言「康后不与王相得,而王亦不与康后相得」也。
[297]韩上于相公书: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亦以言「其事与文章言语相等」也,皆以言交互之章也。
故[298]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两人相与为刎颈交。——「相与」者,但言两人交互而无分彼此也。
○1马氏在外动字下又特设自反动字一类,实无必要。因为所谓「自反」之义,来自「自」字,与动字本身无涉。如将「自」字删去,此诸动字与一般外动字无别。再者,马氏所举止词为「相」的例句,其中的「相」均表交互义,与自反之义不同,尤不应列入自反动字。
○2马氏将自反动字又分为两类:一是必加「自」字其意乃达者,另一是有时以「自」「相」为止词者。这种分别也很牵强。因为,第一类的「怨」「骄」等幷非一定要加「自」字,与第二类的「称」等无别。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怨」「骄」等是表现精神活动的,「称」「号」等是表现一般动作的。
受动字四之二
【5.3】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受者居宾次,常也。如受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①明其以受者为主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谓:‘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注谓:‘伐人者为客,长言之;见伐者为主,短言之;皆齐人语。’是齐人以「伐」字之声短、声长,以为外动、受动之别。考经籍中凡外动转为受动,约有六式:
【5.3.1】一,以「为」「所」两字先乎外动者。
[299]汉霍光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败」,外动也,「江充」其起词,「所」字指「卫太子」,而为「败」之止词。故「江充所败」实为一读,今蒙「为」字以为断,犹云「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之人」,意与「卫太子败于江充」无异。如此,「江充所败」乃「为」之表词耳。
[300]又陈汤传:汤尚如此,虽复破绝筋骨,暴露形骸,犹复制于唇舌,为嫉妒之臣所系虏耳。——「为嫉妒之臣所系虏」者,犹云「汤为嫉妒之臣所系虏之人」也,不言「汤」者,蒙上文也。「嫉妒之臣所系虏」一读,「系虏」仍外动也,「为」字至「耳」字则句矣。
[301]史李斯列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二世自言。
[302]又淮阴侯列传: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吾」,为儿女子所诈者也。
[303]汉王章传: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
[304]又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
[305]史老申列传:无为有国者所羁。
[306]又项羽本纪:汉军却,为楚所挤。
[307]汉傅常传:不为州里所称。
[308]又李广传:吏当广亡失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309]又:为校尉所辱。
[310]又: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311]史大宛列传:又为匈奴所败,乃远去。
[312]又游侠列传: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
[313]又冯唐列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14]韩与袁相公书:退勇守专,未为宰物者所识。
[315]又答刘正夫书:若皆与世浮沈,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316]又荐侯喜状:自言为阁下所知。——以上所引,皆以「为」「所」二字间于句读,虽施受如常,已若转为受动之意,惟「为」字之起词,隐见无定耳。
[317]又送温处士序: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为有力者夺之」,即「为有力者所夺」也。
愚考先秦诸书,「为」「所」二字连用以成受动者,实鲜见也。
○1受动是外动字的用法问题,马氏把受动字作为一类与外动字、内动字并列,不妥。马氏在本章[333]下也说:‘同一字之可为外动与受动也。’
【5.3.2】二,惟以「为」字先于外动者。
[318]庄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裂」一读,即「天下所裂」也。「天下」,「裂」之起词,其止词乃「所」字,隐而不言。「为」字各种乎读而为断词,其起词「道术」也,句法与前式无异。此则先秦之书常常有之。
[319]礼大学: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为天下僇」同上。惟起词蒙上「有国者」。
[320]论子罕:不为酒困。——犹云「不为酒所困」也。
[321]左僖三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犹云「且君尝为晋君所赐」也。①
[322]又襄十八: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犹云「能止则仅为三军所获」也。
[323]史游侠列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犹云「诸公争为其所用」也。
[324]汉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犹云「重为乡党所戮笑」也。
[325]史屈贾列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为天下笑」者,「为天下所笑」也,其起词蒙上文「怀王」。
[326]又淮阴侯列传: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犹云「亦已为成安君所禽」也。不言「成安君」者,蒙上文也。
[327]同传云: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故「为禽」者即「为所禽」也。
[328]同传又云: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为我禽」者,亦即「为我所禽」也。
[329]同传又云: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犹云「终为汉王所禽」也。「为」后不用「其」字而用「之」字,见代字篇。②
故[330]韩文守戒云:今夫鹿之于豹,非不巍然大矣,然而卒为之禽者,爪牙之材不同,猛怯之资殊也。——曰「卒为之禽」者,即「为之所禽」也,今惟去「所」字耳。
[331]史刺客列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言「皆为秦所戮没」也。不言「秦」者,蒙上文也。
①「为晋君赐」意为「有德于晋君」,此「赐」是名字,非动字。
②代字章未论及此。
【5.3.3】三,外动字后以「于」字为介者。
[332]论公冶: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屡憎于人」者,注云:‘徒多为人所憎恶’也。憎恶之情,施自人而受于佞者,今「佞」为起词而居主次,「人」则介「于」字,以明其憎恶之情所自发,故「憎」字由外动而转为受动矣。必介「于」字者,明外动之行所自发也。
[333]赵策: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破于人」者,「为人所破」也,「臣于人」者仿此。此以「破人」与「破于人」两相比,以见同一字之可为外动与受动也如是。
[334]又云: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
[335]荀子荣辱云: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336]孟子滕文公上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37]汉书赵充国传云: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338]史记项羽本纪云: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而汉书改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诸句,以见同一外动字也,介以「于」字,则转为受动字矣。
[339]庄山水: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物于物」者,「不为物所物」也。
[340]汉霍光传: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决于光」者,「为光所决」也。
[341]史廉颇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于诸侯」者,「为诸侯所闻」也。
[342]公隐四: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言「公子翚心恐如是之言决于桓」也。「乎」即「于」也。
[343]又僖二十一:宋公释乎执,走之卫。——「释乎执」者,「为执者所释」也。①
[344]史屈原列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45]汉书叙传:然而器不贾于当己,用不效于一世。
[346]又贾山传: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
[347]又司马迁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348]韩获麟解: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
[349]又独孤府君墓志铭:畜于伯父氏。
[350]又:其后上将有所相,不可于众。
[351]又圬者传: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352]又与卫中行书:方甚贫,衣食于人。——诸引外动字后,皆用「于」字以介施者,而成为受动字也。
至外动字转词本以「于」字为介者,内转为受动之后,其转词仍旧,不可视为施者之介字。②
[353]孟告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这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诸「举」字皆受动字,「为人所举」也,其后「于」字,乃记其举之处,非举者也,不在此例。
[354]又离下: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行」「听」「下」王字,皆受动字,「于民」者,「下」字之转词,犹云「施膏泽于民」也,故「民」非施者也。
[355]又告上: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令闻广誉施于身」者,犹云「以闻誉施于身」了。故「于身」者非施者也③。皆非此例。
以上三式,凡外动为受动,皆见施者之名;以下三式,内有见有不见矣。
①「释乎执」,犹言「从拘执中释放出来」,「执」非施者。
○2应云‘不可视「于」为施者之介字’。
○3「身」前的「于」和「身」后的「者」疑衍。
【5.3.4】四,以「见」「被」等字加于外动之前者。
加「见」。
[356]孟梁上: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不见保」者,「不为保」也。「保」前加「见」字而成为受动矣。
[357]汉司马相如传:先生又见客。——师古云:‘「见」犹「至」也,言至此国为客也。若今人自称「见顾」「见眷」耳。’而某云‘「见」者,加于我之辞也’,近是。案,「见客」者,「为人所见为客」也。以受动解之,更为简捷。
[358]又:乃今日见教。——言「受教」也。
[359]史齐悼惠王世家: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见屠」者,「被屠」也。
[360]汉汲郑列传:以庄见惮。——「见惮」者,「为人所惮」也。
[361]又:其见敬礼如此。——言「为上敬礼如此」也。
[362]又霍光传:甚见亲信。
[363]又:陛下未见命高庙。
[364]又张禹传:根言虽切,犹不见个。
[365]史刺客列传: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366]韩刘公墓志铭:明日领骑步十余抵全义营,全义惊喜迎拜叹息,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367]又释言:不见斥以不肖,幸矣。
[368]又毛颖传:日见亲宠任事。
[369]又:虽见废弃,终默不泄。——诸引句内,动字前蒙以「见」字,即转为受动矣。
[370]汉儿宽传:廷尉府吏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见谓不习事」者,「为人见以为不习事」也。犹云「宽儒生而居法律吏之中,人皆称之为不习事」也。故「见谓」者,即「为人所称」也。
[371]又丙吉传:诏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治,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言「人见其为能忧边思职」也。
[372]史韩非列传: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两「见」字,即汉书「见谓」之义。
[373]史孟荀列传: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见以为」者,即「见为如此」也,故后用表词。
[374]韩黄家贼事宜状:臣自南来,见说江西所发共四百人。——「见说」者,「闻说」也,①疑为唐人方言。
[375]汉沟渠志: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见在」者,「为人所见在于何处」也。而「见」字读若「现」字者,后世之说也。②
[376]韩许国公神道碑:今见在人莫如韩甥。——「今见在人」者,「今为世所见为在者之人」云。③
然[377]韩文进学解云: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事欤!——其意盖谓「不为宰臣所斥」也,则「见斥」二字反用矣,未解。④
[378]史平准书:式何故见寃于人?——「见寃于人」者,「为人所寃」也。「于人」者,明「寃」之所自也,与前式同。
[379]又李斯列传: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380]又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
[381]庄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82]史商君列传: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383]又韩非列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384]韩原道: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后,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385]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信于友。——诸引句,于动字前加一「见」字⑤,复介以「于」字,以言其上之所自发也。
加「被」。
[386]史酷吏列传:错卒以被戮。——「被戮」者,「为所戮」也。
[387]又:被污恶言而死。——「被污」者,「为所污」也。
[388]又: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
[389]汉张敞传:身被重劾。——皆同上。
[390]韩释言:子前被言于一相,今李公又相,子其危哉!——「被言」,「为人所谗」也。「于一相」者,其转词也,非为一相所言也,犹云「前有谗子于一相者」也。
[391]又论淮西事宜状:所以数被攻劫。
[392]又:或被分割队伍。——皆同上。
加「蒙」「受」。
[393]汉张敞传:数蒙恩贷。
[394]又司马迁传:受械于陈。——两句则「蒙」「受」二字加诸外动之先,与「见」字同。
而凡言定为某罪名者,则惟「坐」字。⑤
是以[395]汉景帝纪: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坐臧为盗」者,犹云「坐为臧罪如盗」也。案,汉法入罪曰「坐」,即定以归入何罪也。
[396]汉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
[397]后汉光武纪:邑曰:‘吾昔以当成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两「坐」字有解作‘因也,缘也’亦可。总之,不失为受动之意者近是。
○1「见说」既为「闻说」之义,当非表被动的。
○2章云:助字辨略卷四云:‘又读作「现」。’刊误云:‘读若「现」字,古有静字、状字二用法。史记项羽纪云:“军无见粮。”汉书王莽传云:“仓无见榖。”此静字用法也。汉书外戚传云:“儿见在,未死。”及沟洫志此文,皆状字用法也。马氏以为后世之说,殊为失考。’
○3杨云:此例「见」亦当读若「现」,马说非是。
○4动字的「见」字作「被」讲,是虚字。马氏时而讲作「被」,时而讲作「看见」,举棋不定,是一误。汉代开始,「见」又兼有称代作用(可参看吕叔湘见字之指代作用,见汉语语法论文集),见于[357][377]等例,马氏不明了这一用法,对于前一例仍将「见」字讲作「为人所见」,已属牵强,对于后一例,就只能说是‘则「见斥」二字反用矣,未解’了。
○5「坐」与「见」「被」不同,与被动义毫无关系,不应列入此节。
【5.3.5】五,「可」「足」两字后动字,概有受动之意。①
加「可」。
[398]孟公下:晋楚之富,不可及也。——犹云「晋楚之富非为人所可及」也。以「可」字先乎「及」字,「及」字即有受动之意。盖人所不可及者其富,「富」为「及」之止词,今转为起词而居主次。下皆仿此。
[399]又: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言「管仲犹且不可为人所召」也。
[400]又公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401]又滕上:民事不可缓也。
[402]又万上:时举于秦,知好缪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
[403]又: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404]又万下:卫卿可得也。
[405]又尽上:民可使富也。——诸句「可」字下动字,皆受动也。
[406]左隐元: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407]史季布列传:项氏臣可尽诛耶?
[408]又封禅书: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僊人可致也。
[409]汉霍光传: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
[410]史淮阴侯列传: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411]汉贾谊传: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412]公庄十三: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着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诸「可」字后所有动字,皆受动也。
加「足」。
[413]孟梁上: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辟不足使令于前与?——三「足」字后动字,皆转为受动。「视于目」者,犹云「为目所视」也。余同。
[414]又公下:王由足用为善。——言「其性质尚足为人所用以为善」也。
[415]史黥布列传:余不足畏也。
[416]又留侯世家: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417]秦策:三王不足四,五霸不足六也。
[418]韩董公行状:凡所谋议于上前者,不足道也。
[419]又侯喜进士状: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
[420]又论淮西状:太山压卵,未足为喻。——诸「足」字后动字,皆受动也。
他如「得」「当」诸字后动字,亦有受动之意,然不常见。
[421]左闵元: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又焉得立」者,犹云「太子将何以被立」也。「立」在「得」字后,有受动意。
[422]韩答元侍御书:足下与济父子俱直牵联得书。——「得书」者,「能为人所书」也。
[423]汉霍光传: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当废」者,应见废也。「废」在「当」字后,有受动意。
○1本节所谈「可」「足」「得」「当」等字,是表示可能、值得、应当等意思的助动字,虽然位于其后的动字常为被动意义,但也有非被动意义的,与一定表示后边动字为被动意义的「见」「被」等不同。
【5.3.6】六,外动字单用,先后无加,亦可转为受动。此同三式,惟动字后无「于」字为介耳。又同五式,惟动字先无「可」字为助耳。
[424]礼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有「格」「至」「诚」「正」「修」「齐」「治」「平」诸字,皆单用,先后无加而成为受动者也。①
[425]孟滕下:迫,斯可以见矣。——「迫」字动用而为受动也。
[426]又离下:谏行言听。
[427]史淮阴侯列传:言听计用。
[428]又屈原列传:兵挫地削。
[429]庄胠箧:昔者龙逄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430]汉景帝纪: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431]史滑稽列传:数使诸侯,未尝屈辱。②
[432]燕策: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邱之植植于汶篁。
[433]史魏其列传: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
[434]韩答元侍奉御书:足下以抗直喜立事,斥不得立朝。
[435]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436]又与孟东野书:各以事牵,不可合幷。③
——诸引「行」「听」「用」「挫」「削」「斩」「剖」「胣」「靡」「伤」「害」「使」「屈辱」「收」「陈」「反」「设」「植」「系」「斥」「录」「庸」「牵」「合幷」诸动字,皆受动也。
而「名」「化」等字后缀一「为」字,亦可转为受动之意。
[437]史陆贾传:名为有口辩士。——「名为」者,「为人所名」也。
[438]庄子知北游云: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439]三国志王粲传注云: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迁」「徙」「封」「拜」等字亦然。
[440]史记曹相国世家云: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
[441]又云:拜为假左丞相。
——诸句皆与上同解。惟「为」字后所有名、代、静诸字,皆表词也,必与起词同次。同次篇内与论「为」字节参观可也。
○1这一句应当与上一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连起来看。两「格」字、两「修」字、两「治」字,都可以认为前为外动,后为受动,「平」字一见,也可以认为是受动,如马氏所说。「诚」「正」「齐」三字则应该认为初为静字的致动用法,次见为静字的本来用法。
○2此「使」为「出使」义,非初可能由「被使」义衍生,但「出使」义既已确立,即不外应仍认为受动字。
○3此例「合幷」前有「可」,不应阑入外动字单用转为受动类。
内动字四之三
【5.4】凡行之留于施者之内者,曰内动字。内动字之行不及乎外,故无止词以受其所施,内之之不得转为受动者此也。而施者因内动之行,或变其处焉,或着其效焉,要不能无词以明之,是即所谓「转词」也。
内动字言去来之行,其转词记处者有四:曰从来之处,曰所经之处,曰所至之处,曰所在之外处。
【5.4.1】一,记从来之处者,其转词概以「自」字为介,而先后无常。
以「自」为介。
[442]论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反」者,记去来之行,内动字也,其从反之处「卫」也,介以「自」字而先于「反」字。
[443]孟滕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之」者,「到」也,亦内动字也,其从来之处「楚」也,故介以「自」字。
[444]又尽下:孟子自范之齐。——同上。
[445]左昭七: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自楚」者,言所从来之处也,今后于「至」字。
[446]燕策: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自燕」「自齐」「自赵」,皆言所从往之处也,各先「往」字。
以「从」为介。
[447]史张释之列传:顷之,上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从桥下」者,言所从走出之处也。介以「从」字而不介以「自」字者,「从」「自」两字同解,先于「走出」两字。
[448]史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从此道」同上。
[449]又:于是大风从北而起。——「从西北」者,言风所从起之方也。虽先「起」字而参以「而」字者,以「从」虽用如介字,而其用与动字同功。
古籍中以「由」「繇」诸字为介者有焉。
[450]孟告上: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由邹」「由平陆」,记所从来也,不介「自」而介「由」者,「由」即「自」也。
【5.4.2】二,记所经之处,后乎动字而无介焉。
[451]孟滕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过宋」者,路过宋国。「宋」为所经之处,后乎「过」字,而无介字以间之。凡「经」「过」「涉」「历」诸字,皆内动字也,用以转为受动者盖寡。以经过之行,仍止乎发者之内,如「过宋」乃过者自过,与「宋」无涉也。曰「宋」者,惟以记过者自历之处耳。
[452]又:三过其门而不入。——「过其门」者,同上。
[453]论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过孔子」者,身经孔子所在之处也。
[454]左襄十八: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涉颍」者,过颍水也,同上。
[455]又: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于鱼齿之下」者,记涉河之处,而非所经之处也,故加「于」字。
[456]秦策: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淸宫除道,张乐设飮,郊迎三十里。——「洛阳」,苏秦所经也。
[457]齐策:襄王立,田单相之。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过菑」「涉菑」,皆言所经之处也,并无介字居间焉。
[458]史五帝赞: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过涿鹿」,「浮江淮」,皆记身经之处也。
[459]韩送韩侍御序: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州界,极于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际,六百余里。
[460]又燕喜亭记: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繇郴踰岭,猨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观前两引,记其道途所经之处,皆置内动之后如止词然,并无介字以间焉。
[461]公定八:临南駷马而由乎孟氏。——「由乎孟氏者」,道经孟氏家也。所经之处介以「乎」字者,非常例也。
【5.4.3】三,记所至之处,后乎内动,无介字者常也,然有介以「于」字者。
无介字者。
[462]论子路:子适卫。
[463]又子罕:吾自卫反鲁。
[464]又八佾:子入太庙。
[465]又阳货:子之武城。
[466]又微子:大师挚适齐。——曰「适卫」,曰「反鲁」,曰「入太庙」,曰「之武城」,曰「适齐」者,皆记所到之地而无介字以为间也。
[467]孟梁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468]又公下:不能造朝。
[469]又:孟子之平陆。
[470]又滕上:然友之邹。——曰「之楚」,曰「造朝」,曰「之平陆」,曰「之邹」,皆言所到之处。
[471]庄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
[472]左桓三:公子翚如齐逆女。
[473]又襄十①:及着雍,疾。
[474]又昭四:许男如楚,楚子止之。
[475]秦策:陈轸去楚之秦。
[476]燕策:五日而至郢。
[477]史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已出宫反舍。
[478]又:乃亡去之薛。
[479]又项羽本纪:项梁起东阿,西北至定陶。
[480]又:长史欣恐,还走其军。
[481]又: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482]又: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83]又:沛公起如厕。
[484]又黥布列传: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诸引凡所至之地,皆无介字。
介以「于」「乎」者。
[485]孟梁下:臣始至于境。——「于境」者,所至之地也。前引「至」字,所至之地无「于」字为介,今加「于」字,亦无不可。
[486]又:放于琅邪。
[487]又公下:反于鲁。
[488]又:趋造于朝。——曰「放于琅邪」,「至琅邪」也。「反于鲁」者,「反归鲁」也。「趋造于朝」者,即上文所云「趋而造朝」也,皆可无介字为介也。
[489]庄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
[490]又秋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491]公庄三十二:于是从其言而飮之。飮之无傫氏,至乎王堤而死。
[492]春桓十五: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493]左僖四: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494]又襄十:晋侯惧而退,入于房。
[495]又襄十一:齐太子光、宋向戌先至于郑,门于东门。其莫,晋荀蔤至于西郊。
[496]又襄十八: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诸引所到之地,皆为介字所司。
而同一动字后,前节所引,幷无「于」字为介者也。大抵「之」「适」「如」三字解「往」也,其后记所到之地,未见有介字为介者。
①文通原作‘襄十’,校注本误改为‘襄十九’。(案:襄公十九年另有‘及着雍,病’,章氏误以此当彼。)
【5.4.4】四,记所有之处,介以「于」字者常也,不介者有焉。
介以「于」者。
[497]孟梁下: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岐山之下」者,所于邑之处也,「焉」者,「于此」也,即所于居之处也。两字皆所在之地,而以「于」字为介。
[498]又以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昼」地名,孟子所于「宿」之处也。
[499]又梁下:出舍于郊。——「郊」者,所于「舍」之处也。
[500]论公冶:乘桴浮于海。——「海」者,所于浮这处也。
[501]庄秋水:孔子游于匡。
[502]又:庄子钓于濮水。
[503]又达生: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
[504]又山木:庄子行于山中。
[505]又: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
[506]左桓四:公狩于郎。
[507]又襄十一: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
[508]齐策:孟尝君就国于薛。
[509]赵策:止于荡阴,不进。
[510]左昭二十九:春,公至自干侯,处于郓。——诸引凡记所在之处,皆有「于」字以介焉。以上记所在之处,皆后于内动字。
至外动字或受动字,其后记所在之处,亦概以「于」字为介。
[511]论先进:子畏于匡。——犹云「子见畏于匡」也。「畏」者,受动字也,「于匡」者,记「见畏」之地也。
[512]庄山水: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诸受动、外动后所有「于」字,皆司所在之地。
[513]左隐十一: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氏。
[514]春桓三:公会齐侯于讙。——诸引同上。
外动字转词介以「于」字而记处者,可参观也。
无介字者。
[515]孟公下:孟子去齐,居休。——「居休」者,「居于休」了。「休」记所于「居」之地,而无介字以间焉。
[516]左昭四: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复田江南」者,「田于江南」也。「江南」,所于「田」之处,而无介字以间焉。
[517]史魏其列传:魏其谢病,屛居蓝田南山之下。——「蓝田」,所于「居」之处了。①
[518]又项羽本纪: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戏下」者,记所于「罢」之地也。以上内动字后词所在之地而无介字者,史籍中往往而有。
外动字后,其转词记所在之地,亦不以「于」字为介者,已详于前,可取引也。
[519]史项羽本纪: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犹云「徙义帝于长沙郴县」也。
[520]又黥布列传:项王往击齐,征兵九江。——犹云「征兵于九江」也。
[521]又:汉之败楚彭城。——犹云「败楚于彭城」也。
[522]又大宛列传: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犹云「种之于肥饶地」也。
《史记》往往同一句法,“于”字有用有不用者。
[523]项羽本纪云: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羣臣诸将善地。——前句曰「于丑地」,后句惟曰「善地」,不介「于」字而辞意亦明。
同一句也,史记用「于」字而汉书删去者,汉书用「于」字而史记删去者,难更仆数也。
[524]史记项羽纪云:大破秦军于东阿。
[525]汉书项羽传云:大破秦军东阿。
[526]史记项羽本纪: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
[527]汉书项羽传云:埽境内而属将军。
[528]史记高祖纪云: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
[529]汉书高帝纪云:汉王即皇帝位于泛水之阳。
[530]史记萧何传云:贫,种瓜于长安城东。
[531]汉书萧何传云:贫,种瓜长安城东。
[532]史记张良传云: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
[533]汉书张良传云:昔汤伐桀,封其后*,武王诛纣,封其后宋。
[534]史记张耳陈余传云:然而慈父孝子莫敢{事刂}刃公之腹者,畏秦法耳。
[535]汉书蒯通传云: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
[536]史记韩信传云: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537]汉书韩信传云: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538]史记樊哙传云:东攻秦军于尸,南攻秦军于犨。
[539]汉书樊哙传云:东攻杘军尸乡,南攻秦军于犨。——曰「尸」曰「犨」,两地名皆单字,皆加「于」字以足之。至「尸乡」则双字矣,不加「于」字者,殆为此耶?前云「封其后鲁」「封其后宋」者,盖「鲁」「宋」虽为单字地名,而合于「封其后」三字则四之矣。「东攻秦军」四字,如续以单字地名则五之,不偶矣,然亦未敢拘为定例也。
[540]史记刘敬传云: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
[541]汉书刘敬传云:而欲比隆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矣。
总观两书,史记之文纡余,汉书之文卓荦,「于」字之删不删,其有以夫!
①所于居之处应为「蓝田南山之下」。「蓝田」是「南山」的修饰语。
【5.4.5】内动字惟言去来之行而无转词以记处者,盖参观上下文,其处可知也。
[542]论微子:三日不朝,孔子行。——「行」内动字,解「去」也。虽不言从去之地,而去鲁可知矣。
[543]又:佛肸召,子欲往。——「往」者,至佛肸所召处也,不言可知。
[544]春桓四: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来」者,至鲁也,不言,例也。
[545]左襄十:晋侯惧而退,入于房,去旌卒享而还。——「还」者,回晋也。
[546]燕策: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547]又: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548]又: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诸所至之地与所处之地,皆空论,可不言而喻也。惟‘马今至矣’一句,其所至之地「燕」也,①与别引不同。
[549]史叔孙通列传: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所行所往之地,不言可知。
[550]左襄十八: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其从遁之处有不待言者。
①章云:上文仅云‘古之君人’,非必燕也。 今案:章注过简,应云‘马今所至非必燕也’。
【5.4.6】内动之行,虽不径达乎外,至其行之效有所于归者,①则为转词。其转词概以「于」字为介焉。
[551]孟公下:王曰:‘吾甚惭于孟子。’——「惭」者,自愧也,其自愧之心,发之于内,仍未见之于外也。不曰「惭孟子」,而曰「惭于孟子」者,盖「孟子」非其所惭之人,乃其自惭之效所于归也。
[552]又公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洽于天下」者,言「浃洽之效普施于天下」也。
[553]又: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犹云「所行仁义有不足于心」也。故「心」者,乃仁义充足之效所于发着也。
[554]又离上: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555]又: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556]又万上: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557]又告下: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②
[558]又尽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极生悲也。——凡「充」「溢」「志」「向」「顺」「逊」「愧」「怍」「利」「益」诸动字,其转词概以「于」字为介,有如此者。
然同一动字,后有「于」字与无「于」字,其意有因以不同者。
[559]论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云:‘「攻」,「治」也’犹治玉石者专精以讨求也,其实应解「致力于异端」也,故以「乎」字为介。「乎」同「于」。有以「攻」字解为「攻击」之意,则「乎」字费解矣。盖「攻人」「攻城」诸语,「人」「城」,「攻」之止词,而无「乎」「于」介字以间也。
[560]史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561]又平准书:然无益于俗,稍惊于功利矣。
[562]又屈贾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563]又: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564]左桓十三: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
[565]又庄二十三: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
[566]又成九: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
[567]又隐三: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568]又襄十四:不与于会,亦无瞢焉。
[569]榖僖十九:梁亡,自亡也。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
[570]公文十三:周公拜乎前,鲁拜乎内。
[571]秦策: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572]又: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573]齐策: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③
[574]庄逍遥游:中于机辟,死于罔*。
[575]史礼书: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
[576]又: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
[577]庄山木:犁然有当于人心。④
[578]又庚桑楚:则不免于罔*之患。
[579]又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⑤
[580]史张释之列传: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
[581]韩与卫中行书:贤不肖存乎己,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名声之善恶存乎人。
[582]又上李侍郎书:遂得时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583]又祭田横墓文: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
[584]又李翊书: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585]又与柳中丞书:此由天资忠孝,郁于中而大作于外,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⑥而为戎臣师,岂常习于威暴之事而乐其斗战之危也哉!愈诚怯弱,不适于用,听于下风,窃自增气。
[586]又三上宰相书: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587]又答崔立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588]又: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
[589]又:故凡仆之汲汲于进者,其小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于人耳。
[590]又: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
[591]又与陈给事书:其后合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
[592]又:急于自解而谢,不能诶更写。
[593]又答窦秀才书: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
[594]又处州孔子庙碑:其子弟皆兴于学。——凡内动字以「于」字介其转者,盖不胜引也。
诸引转词,要皆以「于」字为介,而不必泥于效所于归之意,盖亦有记效所发现之处者也。如「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两句,两转词介以「于」字者,惟记「耕」「钓」所在之处耳。
○1本节标题是‘内动之行……其行之效有所于归者’,而所举之例殊不尽然。马氏也自知为例不纯,故于本段结尾处说:‘诸引转词,要皆以「于」字为介,而不必泥于效所于归之意,盖亦有记放所发现之处者也。’乃至‘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两句,就直说是‘惟记「耕」「钓」所在之处耳’。
○2[557]与下[561][576][580]三例,均为「无益于……」,「无」为外动字,「益」为其止词。不能作为内动字之例。
○3「开罪」之「开」应是外动字,「开罪」连用方相当于一内动字。此可见文通作者无意中已显示一字一词难以贯徼。
○4此例「有当」与下[587]「有利」,两「有」皆外动字,合「当」与「利」始相当于内动字。
○5「异」为静字,「乎」后「牧马者」为比较对象,不表其行之所于归。
○6「取」为外动字,「胜」其止词。
【5.4.7】转词有记行之缘起者,概先内动而介以「自」字为是,「从」「由」两字亦间用焉。①其记行之所同发者,亦先内动而惟「与」字是介。
介以「自」。
[595]汉贾谊传: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自此」者,「患」「兴」之缘起也,而先乎「起」字。「起」,内动字。
[596]史大宛列传:大宛之迹,见自张骞。②——「自张骞」同上。「见」本受动字;而为「显见」之解,则内动字矣。
[597]史六国年表序:六国之盛自此始。——「自此」者同前。「始」,内动字也。
[598]孟滕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599]汉文翁传: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600]又儒林传: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
[601]史屈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602]韩送王秀才序: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603]又张中丞后叙: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皆如前。
介以「由」。
[604]史叔孙通列传:诸果献由此兴。
[605]孟滕上: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由」同「自」字,余同上。
介以「从」。
[606]燕策: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从」同「自」字,余如前。如词缘起之处,仍介「于」字。
[607]史六国年表序: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曰「西羌」,曰「亳」者,皆地名,禹、汤兴起之处也。
[608]又月表序: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闾巷」亦王迹所兴之处也,故介「于」字而后动字。
然[609]六国年表云: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用雍州」者,即「以雍州」也,是「雍州」乃「秦」之所以「兴」,而非「所于兴」也。「自蜀汉」后乎「兴」字者,「汉之兴」成为一读,「自蜀汉」转成一句,而「自」字则用如动字矣。
介以「以」。
[610]又叔孙通列传:原庙起以复道故。—「复道」记原庙缘起之故,故介「以」字。见介字篇。
介以「与」。
[611]孟离下: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言」字后记所言者,则为外动字;今不记所言者,则「言」作「对语」之解,而为内动字矣。所与对语者,「右师」也,「驩」也,其转词也,介以「与」字而先焉。
[612]又:尧舜与人同耳。——「与人」如上。
[613]又:其妻问所与飮食者。——「所与」者,同飮食之人也。
[614]又万下: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615]又: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616]又告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617]又尽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618]又尽下:人之与杨墨辨者,如追放豚。
[619]又梁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620]又滕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621]又尽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诸句转词,以「与」字为介者,皆与起词同发一行者也,故位先动字者此也。
[622]左襄十四:我诸戎飮食衣服,不与华同。
[623]又僖二十八:晋侯梦与楚子搏。
[624]又:请与君之士戏。
[625]史六国年表序: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626]又黥布列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勿与通」者,「勿与之通」也。
[627]又平原君列传: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
[628]史商君列传: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
[629]又封禅书: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
[629]又屈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631]韩禘祫议:今之所议,与此正同。
[632]又改葬服议:近代已来,事与古异。
[633]又上崔虞部:其一人者则莫之闻矣,实与华违,行与时乖,果竟退之。
[634]又上宰相书:今所以恶衣食,穷体肤,麋鹿之与处,猨狖之与居,固自以其身不能与时从顺俯仰,故甘心自绝而不悔焉。
[635]又孟东野书:江湖余乐也,与足下终,幸矣。——诸引转词以「与」字为介者,皆先动字,所以明其行之与起词同发也。
○1下面所举之例中,有记缘起之处而介以「于」等的(见[607]以次四例—),这里遗漏了。
○2此例「自」字后于内动,与前面说明‘概先内动而介以「自」字’不符。
名字状动字
【5.5】前论止词必后动,而转词则先后无常。至名字不为止、转两词,而惟以状动字者,则必先所状。动字之可状者,内外一也,此与宾次节所论同例。①
[636]史货殖列传: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言「如围棋之置」也。「棋」名字,先于「置」字,以状其布置之式。「置」字用为受动字。
[637]又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言「身如鸟翼之遮蔽沛公」也。「翼」名字,先「蔽」字,以状其左右遮蔽之容。「蔽」外动字也。
[638]又循吏传:秋冬则劝民山采。——言「教民山中采伐」也。「山」名字,先「采」字,以状采伐之处。
[639]又汲黯列传: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言「当面折责」也,亦以状折责之光景也。
史汉类此者难更仆数也。
[640]史记吴王濞传云: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无文书,口报曰。
[641]又张耳列传云: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642]又货殖列传云: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
[643]又云: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644]又春申君传云: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捄。
[645]又始皇本纪云: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646]又陈平世家云:太后面质吕媭于陈平。
[647]汉周勃传云:条侯因趋出,景帝目送之。②
[648]史叔孙通列传云: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649]又越世家云: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
[650]又荆轲列传云:吾曩者目摄之。
[651]又陆贾列传云: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
[652]又陈平世家云:项王为人意已忌信谗,必内相诛。
[653]又酷吏列传云:至则族灭瞯氏首恶,余皆股栗。③
[654]又云:然奸*萌起。
[655]又:主父偃列传云: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656]又苏秦列传云:燕犹狼顾而不能支。
[657]又张仪列传云: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
[658]又主父偃列传云: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659]又淮阴侯列传云:连号一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雑沓。
[660]又屈原列传云: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661]又刺客列传云: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662]又项羽本纪: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663]汉书匈奴传云:云徼席卷。
[664]又相如传云:云布雾散。
[665]又赵广汉传云:见事风生。
[666]又司马相如传云:武节猋逝。
[667]又马宫传云:而希指雷同。
[668]又匈奴传云:深入霆击。
[669]又中山王传云:骨肉冰释。
[670]又陈项传云: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
[671]又谷永传云:灾异锋起。
[672]又霍光传云:今羣下鼎沸。
[673]又王莽传云:三辅盗贼麻起。
[674]又谷永传云:欲以槛塞大异。④
[675]又云:以镜考已行。
[676]又刑法志云:毛举数事。
[677]又义纵传云: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678]韩文送区册序云: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
[679]又送郑尚书序云:蜂屯蚁雑,皆鸟言夷面。
[680]又云: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
[681]又蓝田丞壁记云:雁鹜行以进。
[682]又南海神庙碑云:山行海宿,不择处所。——诸引句皆以名字先乎动字而状焉。
○1此指【3.3.5】节。
○2此例文通原作史记周勃世家,但史记原文「目」上有「以」字,汉书周勃传,无「以」字,马氏误记,今更正。
○3「股」为「栗」的起,非状「栗」字之名字。
○4此句文通引文简略,原作‘此欲以政事过差丞相父子、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异」,灾异),其中「槛」字音义自来注家为说不一,颜师古云:‘「槛」,犹「闭」也。’则是作动字用。
内动字用若外动字
【5.6】内动字无止词,有转词,固已。然有内动字用若外动者,则亦有止词矣。
[683]庄应帝王: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之狗来藉。——「来田」者,「使人田之」也,「来藉」者,「致人羁縻」也。「来」,内动也,今用如外动,故「田」与「藉」两字皆其止词矣。
[684]左襄二十二: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泣」,内动也。「泣臣」者,知臣遭患而为之泣也,用如外动,故「臣」字其止词也。
[685]史信陵君列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者,「故使公子车骑久立于市中」也。「立」字用如外动。
[686]汉高帝纪:引入坐上坐。——「坐」,内动也,「坐上坐」,则第一「坐」字用如外动矣。
[687]史张耳陈余列传:张耳数使人召前陈余。——齐策之「王前」「触前」,「前」字,内动也,「召前陈余」,「前」字为外动矣。
[688]左襄三十:遂仕之,使助为政。——论语阳货云‘吾将仕矣’,「仕」,内动字也,「遂仕之」者,「使之仕」也,则「仕」为外动字矣。
[689]又成二: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诗云‘王赫斯怒’,「怒」,内动也。「怒叔父」者,「致叔父怒」也,则「怒」为外动矣。
[690]又宣十七: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信齐沮」者,「使齐沮见信」也,则「信」为外动矣。
[691]又定四:子期似王,逃王而己为王。——「逃王」者,「使王逃」也,「逃」字用如外动。
[692]汉樊哙传:诏户者毋得入羣臣。——犹云「不令纳羣臣」也,「入」字用如外动。
[693]史刺客列传:大惊韩市人。——犹言「使之惊」也。
[694]公庄三十二:季子和药而飮之。
[695]史封禅书:后子孙飮马于河。
[696]汉外戚传:告武以箧中物书予狱中妇人,武自临飮之。——三「飮」字皆「使之飮」也,非飮可飮之物也。
[697]庄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698]吕览安死:夫死其死,①视万世犹一瞚也。——「死」字用如外动。
[699]韩孔子墓志铭:天子入先言。——犹言「听先入之言」,「入」字用如外动。
[700]又韦公墓志铭:人去渫污,气益苏。
[701]又:明年,筑堤扞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一「去」字,一「走」字,皆内动而用如外动。
[702]又顺宗实录:德宗卒不相延龄渠牟,上有力焉。——左氏庄公九年云‘使相可也’,「相」为内动字,「不相延龄渠牟」者,「不使之相」也,用如外动字矣。
凡诸所引内动转为外动者,皆有止词系其后焉。
[703]孟子尽心上云: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同一「殉」字,乃一曰「殉道」,一曰「殉乎人」,即一为止词,一为转词。
[704]又梁惠王下云: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
[705]又滕文公上云:曰害于耕。——同一「害」字,一曰「害人」,一曰「害于耕」,即一为止词,一为转词。
若是动字之用有两岐者,亦时见于书。
○1章云:吕览无第二「死」字,此例误。 今案:原文应读为‘夫死,其视方世犹一瞚也。’「一瞚」犹「一瞬」。
同动助动四之四
【5.7】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不动之境者,如「有」「无」「似」「在」等字,则谓之「同动」,以其同乎动字之用也。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
【5.7.1】有、无
两字,用法不一,有有起词有止词者,有有起词而止词则隐见不常者。若记人物之有无,而不明言其为何者所有、何者所无,则有止词而无起词者常也。「在」字必有起词,而后系者为止词、为转词无常。他同动如常例。
[706]礼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与「事」,「有」之起词;「本末」「终始」,皆其止词也。
[707]孟梁上:庖有肥肉,*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四句「有」字,各有起词与止词也。
[708]庄秋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四句「无」字,各有起、止两词。
[709]左庄二十八: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两「无」字为读同上。①
[710]孟离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有」「无」二字对待为句,各有起、止两词。
间以「所」字合动字,系于「有」「无」两字之后以为止词者,「所」字篇内已引证矣。
[711]礼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忿懥」动字也,「所」字合之,置于「有」字之后,所以为其止词也,犹云「忿懥之事」了。故「所忿懥」三字合成为「有」之止词。「有所恐惧」等句同解。
[712]史游侠列传序: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713]又滑稽列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②
[714]又:世无远有所之。
[715]汉食货志: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716]又东方朔传:窃有所恨,不胜大愿。
[717]论八佾:君子无所争。——「所争」二字,「无」之止词,犹云「君子无争之事」也。
[718]又: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犹云「无所祷之处也,奥灶动乎哉!」
[719]汉高帝纪: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720]又苏武传:子为父死,无所恨。
[721]又陈汤传: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能自保。
[722]又于定国传:论议无所拂。——诸引句皆以「所」字合于动字,置于「有」「无」两字之后而各为其止词也。
「有」「无」两字后习用「以」字介词以系动字于后,而止词则隐而不书。
[723]孟梁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两言「有以异」,又两言「无以异」,「异」,动字也,以「以」字介于「有」「无」两字之后,其实「有」「无」两字之止词隐而未书。「有以异乎」者,犹云「果有何以相异」也。「无以异也」者,犹云「实无何以相异」也。「何」字乃「有」「无」之止词,今不明书,下同。
[724]荀子荣辱: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③
[725]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726]又: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其疏云:‘圣人有其神妙以能见天下深赜之至理也’,‘圣人有其微妙以见天下万物之动也’,是则「有」之止词乃「其神妙」与「其微妙」也,而「以」后诸字乃所以记「神妙」与「微妙」之功效耳。
[727]汉贾谊传: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728]庄人间世:予其有以语我来!
[729]韩送石处士序: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耶?
[730]论子张: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犹云「无事以为」也。
[731]庄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犹云「瞽者无目以与」也,「聋者无耳以与」也。
[732]汉贾捐之传: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
[733]史平原君列传: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734]韩与崔羣书:仆无以自全活者。
[735]又上张仆射书: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诸引句,「有」「无」两字后必有止词隐而未书者,而后以「以」字为介,即以言所「有」所「无」字功用也。
间有以「与」字为介者,句法亦同。
[736]左哀八:鲁虽无与立,必有与毙。——犹云「鲁虽无人与立,必有人与毙」也。是「人」字乃「有」「无」两字之止词,今虽不明书,而其意已显然矣。
「有」字后紧接动字,则有「惟有」之解。
[737]论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动字也,紧接「有」字,幷未间以介字,则作「惟有」之解。犹云「志士仁人决不求生以害仁,惟有杀身以成仁而已。」「无」字作「不」字解者常也。
[738]孟公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犹云「故君子惟有不战而已,战则必胜」也。
[739]左宣十五:受命以出,有死无霣。——犹云「受君命以出,惟有死耳,决无废坠君命之理。」
[740]又: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有」后紧接「毙」字,「毙」,动字也,「以国」者,所以状「毙」也,此句内「有以」二字不连,不同前例,犹云「城下之盟,宁以国毙,不能从也。」「宁」与「惟有」同意。
以上各节,所引「有」「无」两字,皆有起词。
凡记人物之有无,惟有止词而无起词,约指代字篇内,「有」「无」两字或以为代字者,以其隐指某人故耳。今以「有」「无」两字列于同动,故类及之。
[741]孟梁下:今有璞玉于此。——今以璞玉置之当前,于此见有璞玉焉,至何人有此璞玉则不言也。故「有」字见为无起词者此也,而「璞玉」实为之止词也。
[742]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
[743]又子罕:有美玉于斯。
[744]又雍也:如有复我者。
[745]又先进: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746]又宪问: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747]又阳货:不有博奕者乎?
[748]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749]又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
[750]又滕文以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751]又离娄下: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752]又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饷。
[753]又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754]又滕文公下:有人于此。
[755]又尽心上:有事君人者∣有安社稷臣者。——等句,只言有其人耳,而并未言有于何人者,故皆无起词。
以上所引「有」字,于约指代字篇内作为「某人」之解者,以其隐有「人」字故耳。
至[756]孟梁惠王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王之臣」乃约数之母,非起词也,犹云「王臣之中有如是之人者。」
故[757]孟梁惠王下:古之人有行之者。
[758]孟离娄上: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等句,胥是道也。
[759]又滕文公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句内「上世」二字,非起词,亦非约母,只记时之加语耳,不可不辨也。惟如是句法,鲜有用「无」字者。
[760孟梁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犹云「仲尼徒中无人道及桓文之事」也,舍此则仅见矣。「无」字作为「无人」之解,此约指代字篇所以作为代字,使学者易于领悟,今既别以同动,故以类焉。
[761]庄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762]又: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763]又齐物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764]又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765]又: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766]又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诸「有」字句法同上。
[767]韩应科目与人书: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
[768]又上张仆射书: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诸「有」字同上。
「有」「无」两字用以决事之有无者,亦惟有止词而无起词,其止词概为读。④且「有」「无」两字,先后乎其止词无定。
[769]礼大学: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所」字至「者」字,读也,「有」之止词,以其先乎「有」字,故加「之」字以代止词;又以有弗辞「未」字,故「之」字先乎「有」字。
[770]又: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之」字所以指前读也。前引两句,「有」「无」两字皆后乎读,惟有止词而无起词也。曰「未有」,曰「无之」,皆决辞也⑤。
[771]又: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也。——犹云「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也。」——后两句同此。此「有」字则先读矣,句意同前。
[772]论里仁:盖有之矣。——「之」指前文,「有」者,决辞也。⑥
[773]又述而: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句义同前。
[774]孟梁下:于传有之。——「之」亦指上文。
[775]又公上: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夫子」,止词。
[776]又公下: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犹云「君子而可以货取者未之有也。」「焉有」者,设问以反决也。
至[777]孟子滕文公下云: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778]汉书司马相如传云: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两句,则「未有」两字错置于读之间,犹云「枉己者能直人者未之有也。」他句仿此。
[779]韩文欧阳生哀辞云:自詹以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有」字仍为决辞。⑦
统观诸所引者,所有「有」与「未有」,惟以决有无其事耳,故其事为止词。而未言为何者所有,故无起词。如此句法,固不胜书,而「无」字往往以「未有」二字代之,故罕见焉。「无」字代「不」字,常语也,此不载,载诸状字篇内。
如句首不言「无」而言「不有」者,则往往有假设之辞。
[780]左僖十;不有废也,君何以兴!
[781]又僖二十八: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上者,谁扞牧圉?
[782]又文十二: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四引「不有」,挺接上文,皆在句首,解若「若无」之意。
至[783]又僖二十八云:以君之灵,不有宁也。——「不有」二字非在句首,则无「若无」口气矣。
○1这里所说‘两「无」字为读’,意即「无」字所在的「宗邑无主」「疆场无主」是读。
○2[713]「马」是「有」的止词,「所爱」是「马」的修饰语,与他例不侔。
○3此例引文不全,全文是:‘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
○4后「止词」原误为「起词」,章氏失校。
○5⑥⑦这里所说「决辞」,指判断的语气,与【4. 4. 2】节所说「决词」不同。
【5.7.2】 在 字言人物所处之境,同动也。其止词则名字、动字皆可。然有介以「于」字者,有不介者,意无少异也。
无介字者。
[784]左桓六:季梁在,何益?——单言「在」字而无止词,与内动无异。
[785]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在」之后,皆以动字承之,以明「大学之道」所在之事也。
[786]其后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齐家在修其身者,云云。——诸「在」字与上同义。
[787]孟离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三引「在」字后皆以名字为止词。
[788]又告上:所敬在此,所长在彼。——两「在」字后以代字为止词。
[789]史冯唐列传: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巨鹿」地名,后于「在」字,而无介字以间之。
[790]左文元:楚国之举,恒在少者。
[791]又宣十二:晋师在敖鄗之间。
[792]又:参之肉将在晋军。
[793]又僖十五:羣臣敢在下风。
[794]韩上于襄阳书: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795]又送孟秀才序: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诸所引「在」字后,或为名,或为读,或为顿,皆无介字。
介以「于」字者。
[796]史信陵君列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犹云「公子能急人之困在于何也?」「安」状字,有「于何」之解,此为「在」之转词。与
[797]孟子梁惠王上: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同一句法,「恶」然字,亦有「于何」之解。所引两读,各为「在」字起词。
至[798]礼大学:心不在焉。——「焉」代字,解「于此」也,而为「在」之转词。
[799]汉鼌错传: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于良将」,「在」之转词。
[800]史淮阴侯列传: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三「在」字后所有名字,皆以「于」字介焉。
[801]左僖二十七: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于是」二字虽先「在」字,乃转词也。
[802]汉贾谊传: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
[803]又: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两引「在」字,其后一为名字,一为动字,皆有「于」字以介焉。
[804]韩黄家贼事宜状:假如尽杀其人,尽得其地,在于国计不为有益。——「在」后名字,亦以「于」字为介。
「在」字之于句也,有不明书者。
[805]《秦策》: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犹言「在于朝」「在于市」也。
[806]《庄?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犹云「人之所取畏者,在袵席之上,飮食之间」云。此句并无介字,然则必有同乎动字者隐而未书,解以「在」字,于义最顺。
【5.7.3】其它同动字为似、类等字。至如、若等字,虽为状字,而其用与动字无异,亦可列入同动字也。①
似。
[807]论乡党:屛气似不息者。——广韵:‘「似」,「类」也,「象」也。’故「不息者」,可为「似」之表词。
[808]庄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不似」二字,所以决言前后两读之不相同也。煞以「乎」字,则设问而为反决之辞。
[809]左宣十:‘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两「似」字后,一代一名。
[810]史曹相国世家:君似不及也。——然则「似」字后或为名字,或代字,或读皆可,此其所以同乎动字也。
类。
[811]魏策: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三言「似」字,两言「类」字,皆有相象之意,故两字用法亦同。
[812]左庄八:曰:‘非君也,不类。’——「不类」者,「不类君」也。
[813]国策:王类欲令若为之。——犹云「王似欲令若为之」也。
[814]史酷吏列传: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类后一读,以为表词。是则「类」字后或名字,或代字,或读皆可。
然[815]汉书贾谊传: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类」字疏作「皆」字,然解作「似」字,则辞意较婉,亦无不可。
[816]韩答崔立之书: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之辞。——「类」后以「于」字为介,于义亦顺。
然[817]昌黎为韩滂墓志铭则云:为文词,一旦奇伟骤长,不类旧常。——则「类」字后并无「于」字为介矣。盖「类」字后如系名字,可介「于」字,若读,介以「于」字则不顺也。
「如」字为用不一,而作「同」「若」之解者,其后皆有名、代等字以为止词,或为表词亦可,与动字无异,故列入同动字。「若」字亦然。
如。
[818]史黥布列传:出就舍,帐御飮食从官,如汉王居。——「如汉王居」者,「与汉王居相同」也。
[819]又信陵君列传:复博如故。——「如故」者,「与前无异」也。
[820]又高帝本纪: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821]又: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如父言」者,「同父所言」也,「如约」者,「照所约」也。亦有「齐」「同」之意。
[822]又陆贾传:太尉亦报如之。——「如之」者,「与之同」也。
[823]又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如此」者,「同前所云」也。
[824]论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如」者,「不同」也,比辞也。是则凡言「如之何」「如何」「如是」等语,皆此例也。
若。
[825]史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果若人言」者,「诚如人言」也。
[826]庄秋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827]又:计人之所知,若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若」与「不若」者,即「如」与「不如」也。是则凡言「何若」「曷若」者,均此矣。
○1马氏说:‘至「如」「若」等字虽为状字,而其用与动字无异,亦可列入同动字也’,这是说一个词可以同时属于两个词类,这种说涯非常不妥。如果要把这几个字分属两个词类,应该以用法不同为根据。如果它后面有名、代字(包括用叫名字的读)做止词(包括承上省略)或转词,它就是动字;如果它后面是动字、静字(包括末了带可作「似的」讲的「者」字),它就是状字。
助动字
【5.8】「可」「足」「能」「得」等字,助动字也。不直言动字之行,而惟言将动之势,故其后必有动字以续之者,即所以言其所助之行也。
【5.8.1】可、足两助动字后,所续其它动字,概有受动之解,前有证矣。然既曰助动字矣,则所助动字或为受动,或为内、外动诸字,亦无不助也。
[828]孟梁上:不违农时,榖不可胜食也;数*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目也。——「可」字后续以「胜食」「胜用」等动字,皆受动也。
[829]庄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使」字后于「可」字,受动也。
[830]孟梁上: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得闻」者何?「大欲」也。故「得闻」外动字也,①「可」字助之。
[831]又离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坐内动字也,「可」字助之。
[832]庄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取」外动字也,「可」字先之。
[833]韩论淮西事宜状:兵之胜负,实在赏罚,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然可集事。不可爱惜所费,惮于行刑。——凡四引「可」字,皆助外动字也。「然可」者,犹云「然后可」也,此唐人公文语也。
[834]孟公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足」字后续以「言」字,亦受动也。
[835]左宣十二: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食」字后于「足」字,亦受动也。
[836]左昭十二: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所畏者「四国」也,「足」字助之,「畏」字亦可视同受动。
[837]韩董公行状:凡所谋议于上者,不足道也。
[838]又荐侯喜进士状: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
[839]又论淮西状:太山压卵,未足为喻。——凡「足」后动字,概为受动,故重引以明之。
[840]韩上张仆射第二书:谏不足听者,辞不足感心也;乐不可舍者,患不能切身也。——「听」「感」在「足」后,②「舍」在「可」后,皆成受动。
总之,凡动字后乎「可」「足」助动字后,皆可转为受动有如此者。「得」字后之动字亦然,然不常见。
[841]左闵二:先为之极,又焉得立?③——「焉得立」者,即「何得见立为太子」也,故「立」字在「得」字后,亦转为受动矣。④
此以上言「可」「足」两助动字。
○1「闻」为外动字,不包括「得」。 下[859]「可得食」,马氏解作‘「可」「得」两助动字连用’。是。
○2此句「听」后原缺「感」字,今补。
○3[841]宜属【5.8.3】节。
○4这一节原来引例次序混乱,今作适当调整。马氏对这些例句中主要动词的性质,有的说是受动,有的说是外动,还夹雑一个内动,有点颠来倒去,并且所定性质又不尽恰当。[828]「胜食」「胜用」的「胜」是外动;[834]的起词是代字「是」,对于它,「言」不是受动;[832]的起词是「名」,对待它,「取」不是外动而是受动;[839]「为喻」的「为」不是受动而是所谓断词(决词)。
【5.8.2】凡动字为能字所助者,概非受动,以「能」字明有使然之意。
[842]孟梁上:孰能一之?——「一」,外动字,后乎「能」字,有「使之为一」之解。
[843]又告下: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能辟」「能充」者,皆有「使然」之意。
[844]左隐十一: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845]左宣十二: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846]庄秋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诸引「能」字,所助者皆外动字也。
[847]礼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云云。——「能尽其性」者,犹云「设如能尽其性」也。经生家即以「能」字有假设之意。不知凡挺接之句,或重迭前文,如「能尽其性」之类,皆寓有假设之语气,不必以用「能」字为然也。
[848]左昭二十六: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
[849]韩平淮西碑:予不能事事,其何以见于郊庙!
[850]又董公行状: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诸引读,所有「能……乎」,皆有假设口气。
[851]又上张仆射第二书:进若习熟,则无危堕之忧,退能便捷,则免激射之虞。——经生家以句内「若」「能」两字互用,即以「能」解「若」与「若使」之明证,盖刻舟胶柱之见也。
「唯」「能」二字连为常,前论「为」字,意有未尽,今更引以明之。
[852]礼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云云。——「为能」二字相连与上「唯」字相应,中庸习用之。盖「为」字断辞也。
[853]孟子梁惠王上:惟士为能。——一句,与此正同。
[854]庄秋水: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①——此与中庸句法少异。
[855]又知北游: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856]吴语:越灭吴,上征上国,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如皆入朝。夫惟能下其羣臣以集其谋故也。——两引「唯」「能」之句,一有「为」字,一无之。
①[854]中两「能」字,至少第二个「能」字应是外动字,非助动字。
【5.8.3】得。
[857]孟公下: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858]又:得侍同朝甚喜。——「得」解如「能」字,故「已」「侍」两字,皆为「得」字所助也。
[859]左宣十二: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可」「得」两助动字连用,并助「食」字。
[860]又襄三十一: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861]又昭元: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圉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862]韩论淮西状:农夫织妇不得安业。
[863]又行难:吾不忍赤子之不得乳于其母也。——「得」字后诸动字概为外动而为所助也。①
○1马氏说[860]以次诸例‘「得」字后诸动字概为外动’,很成问题。
[860]的「见」如作「接见」讲,是受动,[861]的「老」依旧注作「称老」讲,则是内动,[863]的「乳」作「喂奶」讲,是受动。
【5.8.4】助动之后,往往介以「以」字而直接所助之动字者,明其所以助也。
可以
[864]孟梁下: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小固不可以敌大」者,犹云「小固不可以之敌大」也。「以之」者,即「以小」也。「之」代「小」字,而为「以」字之司词,为其见于上文,故不书明,详于介字篇。①「敌」,外动字,为「可」字所助。下二句仿此。
[865]又梁下: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可以比」者,犹云「可以所修者比」也。「以」之司词已见上文,故不书。然有书明者。如:
[866]孟公下: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一句,犹云「焉有君子而以货可取」也,「货」为「以」之司词。至如
[867]又公下: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
[868]又滕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869]又万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诸句,「以」字司词,皆其句之起词也。②如是,以「以」字为受动字,亦无不可,盖「以」字可作「用」字解。
[870]左隐十一: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我不可以后之」者,犹云「不可以我后之」也,与前引同。
[871]又昭十五: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以」之司词在上文。
[872]秦策: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873]齐策:苏秦之事,可以请行,可以令楚王亟欲下东国,可以益割于楚,可以忠太子而使楚益入地,可以为楚王走太子,可以忠太子使之亟去,可以恶苏秦于薛公,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可以使人说薛公以善苏子,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
[874]史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875]庄秋水: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876]又养生主: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877]又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878]又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879]又在宥: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诸所引句,「可」后「以」字,其司词非其起词,即其前文,故不重书也。「可以」两子,经籍习用有如此者。
足以。
[880]孟梁上:吾力足以举原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力足以举」者,犹云「以力足举」也。「以」字司词,仍为起词,与「可」字后「以」字无异。
[881]又万下: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禄足以代」者,即「其禄足以之代」也。
[882]左隐五: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883]楚语: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榖,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884]史项羽本纪: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885]又汲郑列传: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
[886]又货殖列传: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
[887]庄秋水: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888]又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欲速则不德者乎!
[889]史赵世家: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890]庄知北游: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
[891]又在宥: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诸引句,「足」字后「以」字司词,皆不明书。
能以。
[892]孟公上: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皆能以朝诸侯」者,犹云「皆能以百里之地朝诸侯」也。盖所能「朝诸侯」者,徒以有「百里之地」也。「以」字司词见于上文,故不书明,与「可」「足」两助动后「以」字相同。
[893]又离上: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能以」与「足以」对用,用法无异。
[894]左僖二十七: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895]庄天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896]荀子议兵: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三引「能以」皆同上。
得以。
[897]史叔孙通列传: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得以诈立」者,犹云「以不早定扶苏之故,赵高能诈立」也。「得以」与「能以」同解。惟「得以」两字,经史不习见,故不多引。
○1此指【7.3.3】节。
○2[869]「可」与「以」不连,「以」字司词是「其方」,不是句的起词。
【5.8.5】又助动诸字,亦可单用,而无其它动字为续者,盖所助动字已见前文,故不重言也。前文无所助动字而亦单用者,则非助动字矣。
「可」字单用。
[898]孟梁下:臣弒其君可乎?——「可乎」者,「可弒其君乎」也。「弒」字在前,故「可」字虽单用,而其后当有「弒」字意,不言而喻。
[899]又梁上:曰:‘何由知吾可也?’——「可」字后有「保民」之意。
[900]左宣十一: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
[901]又襄二十七:天生五材,民幷用之,废一不可。
[902]又昭五:可。苟有其备,何故不可?
[903]又定元: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
[904]又庄九: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
[905]又僖二十二: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906]庄秋水: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907]史李斯列传: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908]又廉颇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909]又屈贾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10]汉贾谊传: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若夫东缚之,系绁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911]论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诸所引「可」字,或殿助字,或否,无不单用,而所助动字既在前文,故不重言也。
「足」字单用不常见。
「能」字单用。
[912]左文元:‘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两答所问,一曰「不能」,一曰「能」,「能」字皆单用。盖茨所助动字即「行」字,已在前文,故不重言耳。
[913]孟告下: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能」者,即「徐行」耳。
[914]左昭十二:‘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一问一答,「能」字单用同上。
[915]秦策: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未能」者,「未能为帝」也,倒用法。
[916]庄秋水: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与孟子「徐行」句同法。
[917]论语宪问: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亦此例也。
「可」「得」连用与「得」字单用。
[918]孟公下:前日愿见而不可得。
[919]又滕上: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①
[920]又滕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921]又告下:国欲治,可得乎?
[922]史刺客列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可得」两字连用为常。
[923]孟尽上: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得」字单用。惟「臣」为「得」字所助,间以「而」字,另有例也。
[924]左襄二十七: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得」字单用,犹云「能辞福禄乎」。
[925]又昭三十一: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
[926]又襄十四:夫二子者,或*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两引「得」字同上。
①[919]「得」助「食」,间以「而」字,与下[923]同。
【5.8.6】「可」「足」二字,间有用如静字者,则非助动字矣。
[927]左隐元:子封曰:‘可矣。’
[928]又:公闻其期,曰:‘可矣。’——「可矣」者,言其时之可也,故「可」字用如表词。
[929]汉朱云传: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足矣」者,亦表词也。
[930]孟告下: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足」字虽有受动之意,①而用如表词。
[931]汉文帝纪:太仆见马遗财足。
[932]史张释之列传:法如是足也。——同上。
○1此「足」为「充足」义,无受动之意。
【5.8.7】然「可」「足」「能」「得」诸字用如外动字者常也。①
[933]史汲郑列传:使人可其奏。——所「可」者「其奏」也,故「可」为外动字。
[934]韩柳州庙碑: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犹云「吾侯于意得无不以所闻之事为可」也。是恐其所不可者为所闻之事也,故「可」字止词隐寓上文。
[935]孟梁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足」字用如内动字,故「于口」「于体」其转词也。
[936]燕策: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不能期年」者,「未及期年」也,此「能」字之又一解也。
至「得」字之为外动字,经书习见,不胜引也。
○1本节头上说是「可」等常用如外动,但所举例中,[933]的「可」,[936]的「能」可说是用如外动;[934]的「可」,[935]的「足」似均为静字,应属上【5.8.6】节。
无属动字四之五
【5.9】动字所以记行。行必有所自,所自者,起词也。然有见其行而莫识其所自者,则谓之「无属动字」,言其动之无自发也,凡记变,概皆无属动字。
[937]公隐九: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938]又:庚辰,大雨雪。——「雨」「电」「雪」三字,皆天变也,然莫识变之所由起,故无起词。无起词,则动之行无所属矣。三传书天变类如是。
[939]史汲郑列传:河南失火,延烧千余家。——「失火」者,非「河南失」也,「于河南失」也。故「失火」无主,亦记变也。
[940]公桓三:有年。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有年」之「有」亦无属动字,盖不识其为何「有」也。「有」字往往无起词,不仅书天变也。前论「有」「无」二字已详,兹不重赘。①
①「有」「无」,【5.9.1】节称同动字,本节又称无属动字,似无定见。
【5.9.1】有连字假用动字而无起词者,亦可谓无属动字,①其详见连字篇。
[941]后汉胡广传: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之」代字,指上文,「统」字止词。然何为「统」者,则无所指明,故可谓之无属动字。「统之」二字,用为总结上文之连字。由是,
[942]史五帝本纪: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总之」二字亦此例也。不特此也。
[943]又礼书:至于高祖,光有四海。
[944]汉儒林传:至于威宣之际,孟子孙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所谓「至于」者,言其时耳,用为承上起下之连字。
[945]史张释之列传: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946]又酷吏列传:一岁至千余章。
[947]又淮阴侯列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948]又孟荀列传: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949]又: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950]又: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951]又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所引「陵迟而至」,又「一岁至」,「不至」,与夫「推而大之」,「推而远之」,以及「要其归」,「推此志也」诸语,皆无属动字以为连字者。
[952]又张释之列传:令他马,固不伤我乎!——「令他马」,「设令为他马」也。然而谁令「令」之,则不言也。
故「假令」「假设」「浸假」诸动字,假以为推宕连字者,亦此志也。
①「总」至「推」等字说是无属动字,是指这些动字用在这些句子里无起词,因而是无所属,与上一节「雨」「雪」等动字照例无起词因而在动字中自成一类不同,不应混为一谈。至于说这些字是假用动字为连字,就更不妥了。
②此处有语病,只能说「陵迟而至」「一岁至」「不至」的「至」,「推而大之」「推而远之」的「推」……是无属动字。马氏行文往往在此等处不甚照顾。
实字卷之五
动字假借五之一
【5.10】动字既类,其用不紊,其为体也无方,名字、代字、静字、状字皆假借焉。
【5.10.1】有假公名、本名为动字者。
[953]左襄三十:疑年,使之年。——「使之年」者,「使之自言其年」也。「年」名也,而假为外动。①
[954]又昭元:请皆卒,自我始。——「请皆卒」者,「请以车皆改为卒伍」也。「卒」字假为外动。
[955]又昭四: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其出入也时」者,「冰之出入皆以定时」也。「时」字假为内动。
[956]又哀十一: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沼乎!②——「树」「材」「沼」三字皆名字也,假为动字。「树」字假为外动字,「材」与「沼」二字皆假为受动字。
[957]又哀十六: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国」字假为受动。③
[958]又定十: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
[959]史记伯夷列传:左右欲兵之。——皆以「兵」字假为外动。
[960]又昭十九:建可室矣。——「室」假为受动。
[961]又昭二十:余始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鄙」者,「居于鄙」也,假为内动。
[962]又宣十二: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席」者,「布席以待」也,假为内动。
[963]又昭十六: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弗义」者,「不以为义」也,假为外动。
[964]又襄四:恃其谗慝诈慝而不德于民。——「不德」者,「不施德」也,「德」假为内动。
[965]又昭二十六:有君子白晳鬒须眉,甚口。——「甚口」者,「甚有口辩」也。「口」字假为内动,亦可视同静字。
[966]又襄十四: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狐裘」「羔袖」四字,视同静字,于义较顺。
[967]公隐元: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
[968]又:何以不日?
[969]又:何以不氏?
[970]又桓七:曷为国之?——所引「地」「日」「氏」「国」诸字,皆假为外动字,所以「称其地」,「记其日」,「记其氏」与「名其国」也。此公羊之特笔也。
[971]又隐四:吾为子口隐矣。——「口隐」者,「探隐之口气」也。「口」字假为外动字,与「甚口」之「口」字有殊。
[972]又成二:使耕者东亩,是则土齐也。——「土」字假为外动。
[973]又庄十三:曹子手剑而从之。——「手」字假为外动。
[974]榖庄二十八:其人卫,何也?以其人齐,不可不人卫也。——「人」字假为外动字。
[975]庄庚桑楚:唯虫能虫,唯虫能天。——「能虫」「能天」者,「能顺乎虫与天之自然」也,假为内动。
[976]又知北游: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物物」者,「物成其物」也,第一「物」字解如「造」字。
[977]又庚桑楚: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尸」与「社」「稷」皆假为外动。
[978]又外物:且以脪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不波」者,「不动」也,「波」字假为内动。
[979]齐策:孟尝君客我。
[980]史信陵君列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981]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982]又张陈列传:贯高等乃壁人柏人。
[983]又留侯世家:父曰:‘履我。’
[984]又项羽本纪:马童面之。
[985]汉朱云传:小生乃欲相吏邪?
[986]又于定国传:学士咸声焉。④
[987]史屈原列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988]又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所引「客」「功」「螫」「壁」「面」「吏」「声」「祖」「皮」诸名字,皆假为外动。⑤
[989]韩薛君墓志铭:君执弓,腰二矢,指一矢以兴。
[990]又少尹李公墓志铭:公主夺驿田,京兆尹符县割畀之,公不与。
[991]又房公墓志铭:王叔文用事,材公之为,举以为容州经略使。——所引「腰」「指」「符」「材」诸名字,假为外动。韩文假借最多,原道之‘道其所道’,‘德其所德’,‘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诸句之「道」「德」「人」「火」「庐」各字皆是也。
[992]左哀七: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百牢」双名,亦假为外动。
[993]公哀四:其言归乎楚何?子北宫子曰:‘辟伯晋而京师楚也。’——「京师」亦双名,同上。
[994]庄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
[995]榖僖八: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辞也,非正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⑥——「夫人」「卒」「葬」四字,用如外动,奇创。
[996]公僖三十三: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
[997]韩原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998]史魏其武安侯列传:何为首鼠两端?⑦
[999]又: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大夫。⑧
[1000]又:及魏其侯失势,亦欲依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⑨
[1001]又货殖列传:故齐冠带衣履天下。
[1002]又田单列传: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所引「俎豆」「夫人」「卒」「葬」「夷狄」「首鼠」「推毂」,皆双名而假为外动。至「引绳批根」四字,及外动与其止词,合之用如外动。而「冠带衣履」四名,并之亦为外动。「北面」则一静字一名字,合成而为内动。古人用字之神,有味哉,有味哉!
[1003]孟滕下: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齐」本名也,而假为动字。
[1004]左定一:尔欲吴王我乎?——「吴王」偶字本名,假为外动。
[1005]庄德充符: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王先生」三字名称,假为外动,由是「尧舜其君」等句,所用之本名,皆此志也。
○1「年」既等于「自言其年」,就不可能再有止词,应该说是假为内动。
○2章云:左传作‘吴其亡乎’,「亡」非名词,马引误。
○3「国」作「不成为国」讲,非受动字。
○4章云:汉书作‘学土咸称焉’,「称」非名词,马引误。
○5「螫」本为动字。
○6「卒」「葬」本为动字,只是此处活用作「称之为卒,称之为葬」讲。
○7「首鼠」为连绵词,本动字。
○8「推毂」是动宾短语,引伸为「推进」「举荐」之意,非双名假为外动者。
○9「引绳批根」由两个动宾短语组成,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同,引伸为「追究」的意思。非假公名为动字之例。
【5.10.2】有假代字为动字者。
[1006]庄大宗师: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吾之」者,「各成为吾」也,「吾」代字也,而外动矣。
[1007]又列御寇: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彼故使彼」者,犹云「彼本有为墨之根气,故使之成为墨耳」,第二「彼」代字也,视作「成彼」之解,则为受动矣。①
[1008]汉陈项传赞: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者,呼叱来者之「为谁为何」也。又云「势强则不必惧其为谁何而皆可谁何之也」。②「谁」「何」本询问代字,今用如外动矣。师古云:‘问之为谁,又云何人,其义一也’。
[1009]韩董府君墓志铭:由我者吾,不我者天。——「不我」者,「不以我为我」也。「我」代字而用如外动也。
○1「彼」应是假为内动,非受动。
○2‘「谁何」者……「为谁为何」也’与‘势强……可谁何之也’皆非旧注,‘又云’二字无着。
【5.10.3】有假静字为动字者。
[1010]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本静字,而第一「明」字,注云:‘明,明之也。’「明之」者,使之明也,朱注用以解为外动也。
[1011]又:上老老∣上长长。
[1012]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幼吾幼。
[1013]又告上:彼长而我长之∣彼白而我白之。——诸句,所有「老」「长」「幼」「白」诸字,本皆静字,而诸句中第一「老」字「长」字「幼」字,与「长之」「白之」之「长」「白」两字,则用如外动矣。
[1014]左桓十三: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小」本静字,「小罗」则用如外动矣。此与
[1015]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而小之。——义异而法同。
[1016]左昭十二: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
[1017]又哀十六:其徒微之。]
[1018]又襄二十六: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国,寡君之贵全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1019]又昭十三:大福不再,祇取辱焉。
[1020]又昭二十四: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1021]又襄十九:公曰:‘在我而已,’遂东太子光。
[1022]又成十三: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
[1023]榖僖十:国,子之国也,子何迟于为君?
[1024]又僖二十二: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
[1025]左昭二十六:其御曰:‘又之。’
[1026]榖僖四:齐人者,齐侯也。其人之,何也?于是哆然外齐侯也,不正其踰国而执也。
[1027]庄逍遥游: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028]又大宗师:彼近吾死而我不听。
[1029]又秋水: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1030]又达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
[1031]墨子尚贤篇: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1032]齐策: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1033]史魏其侯列传:叫此,上必多君有让。
[1034]又李斯列传: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1035]汉赵充国传:时充生年七十余,上老之。
[1036]史屈原列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037]汉贾谊传: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虖!——所引诸句,「弱」「微」「上」「下」「再」「久」「东」「二三」「迟」「又」「外」「正」「匹」「近」「大」「小」「盛」「众」「三」「多」「少」「固」「老」「短」「十」诸字,本皆静字,今皆假为外动字矣。
【5.10.4】有假状字为动字者,无定例。惟状字所以貌动字之容,用如动字,则止言其容,9故以为内动字者为常。①
重言。
[1038]孟尽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两言「使人昭昭,「昭昭」重言,本状字也,今用如内动字,以貌起词之容。夫然。
[1039]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其志嘐嘐然。
[1040]又:行何为踽踽凉凉。——诸重言,皆用如内动字矣。
[1041]庄马蹄: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1042]又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1043]又寓言: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
[1044]史平原君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1045]韩重答张籍书: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闻所为哉!
[1046]又与孟东野书: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于吾也。
[1047]又房公墓碣铭:征拜虞部员外,在省籍籍。
[1048]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诸句重言,皆假为个动,以貌起词之容。
其非重言者,亦有然矣。
[1049]庄天道:老子曰:‘在容崖然,而目冲然,在颡頯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崖」「冲」诸字,助以「然」字者,本状字也,今假为内动矣。
[1050]韩与柳中丞书:洛汝襄荆许颍淮江为之骚然。
[1051]后汉崔实传:海内肃淸,天下密如。——「密如」本状字上,「如」与「然」字同功,今假为内动。
至[1052]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句中「乎」字与前文「然」字「如」字同一用法,皆以助状字也。而「巍巍乎」「焕乎」今皆假为内动,犹云「其有成功也巍巍乎,其有文章焕乎」,以其为叹美之辞,故先置。
[1053]韩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两句亦此例也。
[1054]史刺客列传: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须臾」迭韵状字,亦假为内动。
[1055]又司马要如传:威武纷云,湛恩汪濊,羣生沾沾,洋溢乎方外。
[1056]后汉蔡邕传:连衡者六印磊落,合从者骈组流离。——诸所引状字,或双声,或迭韵,今皆假为内动。文选古赋,类此者比比也。
○1重言和「×然」「×乎」等均应为静字,本节所举之例,多是静字作表词。马氏解作假状字为内动,不免迂曲。
【5.10.5】其假为外动者鲜矣,而用如表词者则习见也。
状字假为外动。
[1057]庄应帝王:吾与汝既其文,未即其实。——「既」者,言时之状字也。「未既其实」,则「既」字用如外动,然与本字异解。有状字假为外动而所解亦同者。
[1058]榖隐元: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甚」本状字,极至之辞,今假为外动,同义。
[1059]韩文释言云:伤于谗疾而甚之之辞也。——所用「甚」字,原于榖梁。
状字用如表词。
[1060]孟离上:暴其民甚。
[1061]又梁下:王之好乐甚。
[1062]又告下:鲁之削也滋甚。——诸「甚」字皆假为表词,「暴其民甚」者,犹言「暴其民至极处」也,盖「甚」字所以表暴民之境也。他「甚」字同解。
[1063]公宣六: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
[1064]史魏其侯列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
[1065]又游侠列传:然其自喜为侠益甚。——诸「甚」字用法同上。
[1066]又万石君列传:事有可言,屛人恣言极切。——「切」本状字,今亦用如表词。夫然,
[1067]论语述而云:甚矣吾衰也。——「甚」字合「矣」字,其为表词也明甚。而「夫然」「所以然」与「同然」诸「然」字,亦皆然矣。
动字辨音五之二
【5.11】同一字也,有因异韵而为名字、为动字者,已略于名字篇内。更有以音异而区为静字与动字者,或区为内、外动字者,或区为受动与外动者,且有区为其它字类者,散见于书,难以遍举,爰举如干以为例。
中 平读静字也。书大禹谟:允执厥中。 去读外动字,矢中的也。史周本纪:养由基去柳叶射之,百发百中。①孟:其中非尔力也。
恫 平读个动字,痛也。诗大雅思齐:神罔时恫。 去读静字,不得志也。史苏秦列传:是故恫疑虚喝。
总 平读名字,缝也。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上读外动字,合也。书伊训:百官总己。
逢 在东韵,状字,鼓声也。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 在冬、江两韵,外动字,值也。在宣三:不逢不若。若从「夅」则音庞,姓也。孟子离下:逄蒙学射于羿。
故颜氏家训有云:‘「逢」「逄」之别,岂可雷同?’②
重 平读外动字,复也。易文言:九三重刚在不中。 上读静字,不轻之谓也。礼王制:轻任幷,重任分。
又去读亦外动字,因其重在重之也。礼祭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从 平读外动字,相听也。书益稷:汝无面从。 又就也。易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又自也。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
去读名字。书冏命:其侍御仆从。「放纵」之解则为外动字,亦去读也。论八佾:从之纯如也。
共 平读外动字,敬也。汉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其解公同之义者亦外动字,则去读矣。礼王制:爵人于朝,与众共之。而「共给」「共养」有平去二音,音别义同。
纵 平读静字,南北曰纵,亦作「从」字。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 假为外动者亦平读。诗齐风南山:衡纵其亩。去读外动字。说文云:舍也,缓也。
玉篇云:放也,恣也。书太甲:纵败礼。又「操纵」亦去读。
降 平读内动字,降伏也。左庄八:师及齐日围*,*降于齐师。 去读外动之,升降也。语云:降心相从。
为 平读外动字。尔雅释言云: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
去读介字,以也,缘也。书咸有一德: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释文云:「为上」「为下」之「为」,于*反。
吹 平读外动。玉篇云:出气急也。庄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诗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去读名字。礼月令: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
施
平读外动字,设也,用也。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去读亦动字,惠也,与也。易文言:云行雨施。礼曲礼:其次务施报。又及也。诗周南葛覃:施于中谷。又邪行也。孟离下:施从良人之所之。
惟「施与」之施,平仄兼读。
迟 平读。说文云:徐行也。则为状字。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缓也,则为静字。礼玉藻:君子之容舒迟。久也,亦静字,常语也。
去读外动字,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
遣 平读受动字。说文云:亡也。诗小雅谷风:弃予如遗。又余也。礼乐记:有遗音者矣。 去读外动字,投赠也。
差 平读叉兹切,静字,不齐也。孟万下:其禄以是为差。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
初佳切,则为外动字,差使也。初加切,则为内动字。说文云:贰也,不相值也。广韵云:舛也。汉东方朔传: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衰 平读所危切,灭也,弱也。榖梁序云:昔周道衰陵。 读「崔」音则为名字,同「缞」字,丧服。
追 平读中葵切,外动字,随也,逮也,送也。诗周颂有客:薄言追之。 说文云:逐也。左庄十八:公追戎于济西。都雷切亦外动字,治玉也。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
又,「母追」,冠名,与「頧」字通。
治 凡「治之」之「治」平读,外动字也,「治国」「治人」之类。而「已治」之「治」去读,受动字也,「国治」「邑治」之属。故州郡所驻曰「治」,则用为名字矣。
推 平读川锥切,外动字,顺迁也。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又择也,奉也,奖也,亦进之也。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又通回切,排也。左襄十四:或*之,或推之。 注云:后送曰推。又让所有以予人也。史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又移也。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疏云:不可令之移去也。
居 平读居之切,助字。礼檀弓:何居?
斤于切,内动字,安也,坐也。书盘庚:奠厥攸居。礼曾子问:居,吾语女。又积蓄也。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注云: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
戏 平读叹字。又庄子「伏羲」作「伏戏」。去读内动字,弄也。礼坊记:闺门之内,戏而不叹。 又谑也。诗卫风淇奥:善戏谑兮。
委 平读静字,雍容自得之貌。诗召南羔羊:委蛇委蛇。 去读外动字,任也,属也。左昭元: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又弃置也。孟公下:委而去之。
几 平读静字。说文云:微也。易系辞:几者动之微。
上读状字,几何也。左僖二十七: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去读外动字,觊也。左哀十六: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月以几。
予 平读代字,我也。 上读外动字,赐也。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与
平读助字。上读名字。说文云:党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又外动字,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又许也,从也。论先进:吾与点也。又施与也。礼曲礼:与人者不问其所欲。
去读介字。论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躇 平读状字,「踌躇」,犹豫不定之容。 入读外动字。公宣七:躇阶而走。释文:「躇」与「踱」同。又注云:犹超遽不暇以次。
输 平读外动字,以物送之也。左僖十三: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又隳也。诗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又俗谓「胜负」为「输嬴」。
去读名字,指所送之物也。韵会云:汉有三辅委输官。谓委所输之物之官也。
污 平读汪胡切,同「洿」,名字。说文云:浊水不流也,一曰窊下。诗小雅十月之交:田卒污莱。 又乌瓜切,外动字,凿地也。礼礼运:污尊而杯飮。
去读乌故切,亦外动字,染也,又去垢也。诗周南葛覃:薄污我私。
恶 平读询问代字,又状字,何也。 去读外动字,憎也。左隐三:周郑交恶。 入读静字,不善也,又陋也。
呕 平读匈于切,状字。史淮阴侯列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又乌侯切,内动字,小儿语。 又通「讴」。汉朱买臣传:其妻亦负戴要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反 平读受动字,断狱平反也,犹云定案为反回也。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上读个动字。史陈胜列传:使者五反。孟子梁下:反其旄倪。则用为外动字。
怨 平读名字。礼儒行:外举不避怨。 去读外动字:怨天尤人。
摊 平读外动字,开也,一曰手布也。世说云:王戎满床摊书。 去读亦外动字,按也。
还 平读胡关切,内动字,反也。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又旬宣切,同「旋」,亦内动字也。
闲 平读居颜切,名字。说文:隙也。庄子山木: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闲。 又何艰切,静字,安也。汉司马相如传:雍容闲雅甚都。
去读外动字,代也。诗周颂桓:皇以闲之。又厕也。左隐三:石碏曰:‘远闲亲,新闲旧。’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闲。「闲」者,迭奏也。
先 平读名字、静字皆通用。老子:象帝之先。 去读外动字,在后而先之也。易文言:先天而天弗违。
穿 平读外动字。说文曰:穴也,通也。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屋? 去读亦外动字,贯也,连也。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
溅 平读状字,水疾流貌。 去读外动字,水激也。史蔺相如传: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挑 平读他雕切,外动字,俗谓肩荷曰「挑」。 又取也。今拣人物亦谓之「挑」。 又他羔切,静字,挑达也,同「佻」。荀子强国篇:其服不挑。
上读外动字,引也,拨也。史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调
平读田聊切,外动字,和也。礼月令:调竽笙竾簧。又张流切,静字,朝也。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饥。毛传云:调,朝也,又作「辀」。去读外动字,选调也。史秦始皇本纪: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
又名字,赋也。正字通云:民赋曰调。由是「音调」之谓乐律,「才调」之谓韵致,皆名字也。
要 平读外动字,约也。论宪问:久要不忘生平之言。 又求也,勒也。 去读静字,紧要也。孝经:先生有至德要道。
漂 平读外动字,漂浮也。书武成:血流漂杵。 又吹也。诗郑风萚兮:风其漂女。 去读内动字,水中击絮也。史淮阴侯列传:竟漂数十日。
徼 平读外动字,要也,求也。左昭三:徼福于大公。礼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又抄也。论阳货:恶徼以为知音。注云:抄人之意以为己有也。
去读亦外动字,循也。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至「游徼」,逻卒也。 又「徼」解边塞,与西都赋之「徼道绮错」解小道,得为名矣。
料 平读外动字,量也。史孔子世家: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又度也,理也,计也。周语:乃料民于太原。史李斯列传:君侯他料。晋书王徽之传:比当相料理。
去读如「材料」「物料」「意料」「诗料」之类,皆名字也。
摽 平读外动字,麾也。孟万下: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上去兼读皆外动字,同义,击也,落也。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剽 平读名字。尔雅释乐:大木谓之镛,其中谓之剽。疏云:其不大不小者名剽。 去读外动字,掠也。史酷吏列传: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羣盗。
又静字,急也,轻也。汉地理志: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
教 平读外动字,俗解「使令」也,如「悔教」「肯教」之属。 去读名字兼动字,训也,令也,下所效法也。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又「教训」。
劳 平读名字,勤也。易兑:民忘其劳。 又事功曰劳。礼儒行:先劳而后禄。 去读外动字,慰问也。礼曲礼:君劳之得拜。
和 平读名字,又静字也。易干:保合太和。礼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和,铃之在轼也。
去读外动字,声相应也。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又调也。礼檀弓:竽笙备而不和。至礼礼运云: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礼器云:甘受和。两「和」字虽去读而用如名字矣。
荷 平读名字,荷蕖也。 上读外动字,担也。论宪问: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过 平读内动字,经也。 去读外动字,度也,越也。易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又过失也,则名字矣。
瘥 平读名字,病也。诗小雅节南山:天方荐瘥。 去读内动字,疾愈也。
相 平读代字,所指不一也。孟滕下:出入相友。又名字,质也。诗大雅棫朴:金玉其相。 去读外动字,视也。左隐十一:相时而动。又助也。易泰:辅相天地之宜。
强 平读静字,礼曲礼:四十曰强而仕。 上读外动字。庸:或勉强而行之。
行 平读寒冈切,名字,列也,二十五人为「行」。 又「中行」「太行」,皆本名。 何庚切,内动字,人之步趋也。 去读户浪切,名字,行辈也。
又:行行如也。则为状字,下孟切。又为名字,如「德行」「言行」之类。
庆 平读音羌,名字,福也。易文言:必有余庆。去读邱竟切,亦训「福」。 而「贺庆」则动字矣。
将 平读状字,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 又外动字,养也。诗小雅四牡:不遑将父。送也。又召南鹊巢:百两将之。 又郑风有女同车:佩玉将将。
又大雅绵:应门将将。皆状字也。 去读则名字,「将军」「将帅」之属。
傍 平读静字,通「旁」,侧也。 去读外动字,倚也。
当 平读外动字,值也,任也。论卫灵:当仁不让于师。又敌也。礼王制: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 又遇也。又曲礼:当食不叹。又学记:当其可之谓时。
去读内动字,合宜也。又乐记:天地顺而四时当。又出物质钱谓之当。
攘 平读外动字,窃也。论子路:其父攘羊。 去读亦外动字,扰也。汉陈平传:倾侧扰攘楚魏之间。
迎 平读外动字,人来而接之也。礼中庸:送往迎来。 去读则人未来而迓之也。诗大雅大明:亲迎于渭。
应 平读助动字,当也。又料度之辞。 去读外动字,答也,物相应也。易咸:二气感应以相与。
胜 平读外动字,任也,举也,堪也。孟告下: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 去读内动字,胜负也。史魏世家:百战百胜。③
留 平读外动字,止也,迟也。易旅:君子以明慎 刑而不留狱。楚语:举国留之。
又伺便也。庄山木:执弹而留之。礼儒行: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上「留」字解久也。「留落」「遮留」同韵。 去读内动字,停待也。汉郊祀志:宿留海上。
临 平读外动字,视也。诗邶风日月:照临下土。 又以尊至卑曰临。礼曲礼:临诸侯,畛于鬼神。 去读内动字,丧哭也。左宣十二: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
任 平读外动字,当也。左僖十五:重怒难任。又负也。诗小雅黍苗:我任我辈。又名字,以恩相信也。周之大司徒:孝友睦姻任恤。 去读名字,所负也。论泰伯:仁以为己任。
禁 平读受动字,受制也。汉咸宣传:犹弗能禁。又胜也,当也。至天子所在曰禁,犹云被禁之地,则名字矣。 去读外动字,制也,戒也。易系辞:禁民为非曰义。
占 平读外动字,视兆问也。 去读亦外动字,着位也,擅据也。汉宣帝纪:流民自占八万余口。
又隐度其辞口以授人曰「口占」。又陈遵传:召善书吏十人于前,治私书谢京师故人,遵凭凡口占书吏,且治省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又有也。韩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
渐 平读外字字,浸也,染也。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 又内动字,流入也。书禹贡:东渐于海。 去读状字,凡物变移徐而不速之貌。
厌 平读状字,安舒貌。 去读外动字,满也,足也。汉王莽传:克厌上帝之心。 入读伏也,压也。左昭二十六:将以厌众。
帆 平读名字,所以使风也。 去读内动字,船使风也。
种 上读名字,所种也。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 去读外动字,种之也,布也。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
恐 上读内动字,惧也。礼中庸:恐惧乎其所不闻。 去读亦内动字,疑也,虑也,亿度也。
累
上读外动字,增也。史吴王濞列传:胁肩絫足。「絫」古「累」字。又律历志:权轻重者不失黍絫。则名字矣。去读亦外动字,缘坐也。左隐十:相时而动,无累后人。书旅獒:终累大德。
平读同累。孟梁下:系累其子弟。赵注云:系累,犹缚结也。外动字。
使 上读令也,役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 去读名字,为所使也。汉韩信传:然后发一乘之使,奉咫又之书以使燕。
始 上读名字,本始之始也。易干:万物资始。汉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 去读动字,方始之始也。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
被 上读内动字,言论了。诗大雅公刘:于时语语。 去读外动字,以言告人也。论阳货:居,吾语女。
处 上读内动字,居也。诗召南殷其靁:莫或遑处。 去读名字,所也,所于处也。
女 上读名字。 去读外动字,以女妻人也。孟离上:涕出而女于吴。书尧典:女于时。
去 上读外动字,除也。礼中庸:去谗远色。 去读内动字,人相违也。
雨 上读名字,所雨也。 去读无主动字。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
吐 上读外动字。诗大雅烝民:刚则吐之。 去读内动字,呕也。
树 上读外动字,种也。 去读名字,所树也。
数 上读外动字,计也。诗小雅巧言:心焉数之。 去读名字,算数也。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入读静字,频数也。礼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
悔 上读名字。 去读外动字。正字通云: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上声读;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去声读。
采 上读外动字。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又择也。礼昏义:纳采问名。又「采色」,皆读上声。 去读名字,臣食邑也。
载 上读名字,年也。 去读外动字,乘也。易大有:大车以载。又「覆载」「记载」从同。
引 上读外动字,开弓也。又演也。易系辞:引而伸之。 又相荐达曰「引」。 去读名字,牵牛綍也。
准 上读外动字,平也。书立政:准人。 又仿也。易系辞:易与天地准。 入读名字,鼻也。史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
近 上读静字,不远也。易系辞:近取诸身。去读居吏切,辞也。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 又巨靳切,亲也,近之也。书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两去读皆外动字而异义。
远 上读静字。 去读外动字,远之也。论雍也:敬鬼神而远之。
饭 上读外动字,餐饭也。礼曲礼:饭黍毋以箸。 去读名字,所食也。
散 上读名字,「闲散」「药散」之类。 去读外动字,离也,布也。
善 上读静字。 去读外动字,善之也。孟梁下:王如善之。
转 上读自反动字。诗周南关雎:辗转反侧。 去读外动字。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选 上读外动字。礼礼运:选贤与能。 去读受动字。又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又「少选」,状字,读上声。
好 上读静字。诗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去读外动字,爱而不释 也,好之也。
造 上读外动字,建也,作也。书大诰:予造天役。注云:予之所作,皆天所役使也。去读受动字,造就也。诗大雅思齐:小子有造。礼王制:升于学者,不在于司徒,曰造士。
又内动字,诣也,进也。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造焉则以告。 又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连舟而为桥梁以渡也。
倒 上读内动字,仆也,如「绝倒」「倾倒」之类。 去读外动字,翻也。诗齐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左 上读静字,定位之序,左昭右穆。 去读外动字。左襄十: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
* 上读胡果切,名字,车盛膏器。「炙*」者,言言之不尽,如*之常有膏也。又尺马切,④外动字,回转也。礼雑
记:叔孙武叔朝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论者。谓以杖穿毂而转其轮也。
下 上读静字。 去读内动字,降也。
泻 上读外动字,倾也。周礼地官稻人:以浍泻水。 去读司夜切,静字,卥也。论衡书解:地无毛则为泻土。 又「吐泻」为内动字。
仰 上读外动字,举首望也。 去读亦外动字,恃也,资也。史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放 上读内动字,升也。孟离下:放乎四海。又梁下:放于琅邪。 去读外动字,逐也,弃也。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上 上读内动字,升也。易需:云上于天。 去读静字。又文言:本乎天者亲上。
请 上读外动字,求也,谒也。礼曲礼:请业则起。 去读名字,春朝秋请也。又「延请」同。
首 上读名字,易说卦:干为首。 去读「自首」为外动字。「首向」为内动字。礼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
后 上读静字。又用如名字。左桓二: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去读外动字,后心也。老子:自后者人先之。论卫灵: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走 上读内动字,趋也。文选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班固答宾戏:走亦不任厕技于彼列。两「走」字解「仆」也,则名字矣。
去读疾趋也,亦内动字。诗大雅绵:予曰有奔走。孟梁下:弃甲曳兵而走。
右 上读静字。 去读外动字,同「左」字。
飮 上读内动字。周礼天官饍夫:飮用六淸。 去读外动字,飮之也。礼檀弓:酌而飮寡人。
枕 上读名字。 去读外动字,枕之也。论述而:曲肱而枕之。
滥 上读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去读外动字,泛也。家语:其源可以滥觞。 又浮辞失实也。
帅 去读名字,「将帅」也。 入读外动字。易帅:长子帅师。
刺 从刀束,去读外动字,直伤也。又「刺史」官名,「投刺」柬也,皆为名字。
入读亦外动字,针黹也。史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汉燕王旦传:阴刺候朝廷事。⑤又撑也。史陈平世家:平恐,乃躶而佐刺船。至「刺」字从束入读,郎达切,静字,戾也。汉杜钦传:无乖刺之心。
又谥法:暴戾无亲曰刺。 至「拨刺」张弓声,「跋刺」鱼跃声,皆状字。⑥
识 上读记也。书益稷:书用识哉! 入读认也。左襄二十九:如旧相识。皆外动字。
食 去读名字。论为政:有酒食。 入读外动字。
积 去读名字,储蓄也,所积也。诗大雅公刘:乃积乃仓。 入读外动字,聚也。易升:积小以高大。
出 正韵云: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得去声,然亦有互用者。此内外动之别也。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入读,名字也。
咥 许既切,去读内动字,大笑也。诗卫风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入读徒结切,外动字,啮也。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度 去读名字,法制也。 入读外动字,谋也,量也。
厝 去读外动字,置也。汉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入读名字,厉石也。诗大雅鹤鸣:可以为厝。⑦
错 去读外动字,置也。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史周本纪:刑错是十余年不用。 入读外动字,如「错雑」「错乱」「错综」「错误」之属。「错刀」者,说文云:金涂也。
切 去读音砌,代字,众也,「一切」,大凡也。 入读外动字,刌也。礼少仪:聂而切之为脍。
画 去读图物也。 入读分界也。皆外动字。
杀 去读静字。礼礼器:不丰不杀。 入读外动字,戳也。
喝 去读噎塞也。后汉窦宪传:宪阴喝不能对。 入读诃也。史苏秦传:恫疑虚喝。 去入皆内动字。
塞 去读名字,边界也。礼月令:条件边竟,完要塞。 入读外动字,填也,隔也。又: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
约 去读名字,所要约也。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 入读外动字,缠束也,约束也。又「约剂」者,要盟之载词也。
乐 去读外动字,喜好也。论雍也:仁者乐山。又季氏:益者三乐。 入读名字,声音总名。又内动字,喜也。孟梁下:与民同乐也。
较 去读外动字,比也。又状字,着明貌。汉孔光传:较然甚明。 入读名字,车骑上曲铜也。诗:猗重较兮。
觉 去读内动字,梦醒也。诗王风兔爰:尚寐无觉。 入读外动字,晓也。孟子上:使先知觉后知。
背 去读补妹切,「补」声促,名字,脊也。又「堂北」。诗卫风伯兮:言树之背。 又薄昧切,「薄」声舒,外动字,违也,弃也。书太甲:既往背师保之训。
此以声之舒促而用异者。
暴 去读静字。书泰誓:敢行暴虐。 入读外动字,日干也。孟告上:一日暴之。
冒 去读外动字,覆也。又假称也。汉卫青传:故青冒姓为卫氏。 入读静字,贪也。左昭三十一:贪冒之民。 又「冒顿」同音。
藉 去读外动字,祭藉也。易大过:藉白茅。 又「凭借」「慰藉」为外动字。 「蕴藉」则为静字。
入读状字,「狼藉」,雑乱离披貌。汉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藉藉,⑧无复至江都。又「藉田」同音。
射 去读名字。说文谓: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礼射义:是故古都天子以射远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论八佾:射不主皮。 又「仆射」官名。
入读外动字。论述而:弋而射宿。 又诗大雅思齐:无射亦保。静字,厌也。
畜 去读名字。左僖十九: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云:养之曰畜,用之曰牲。 入读,许六反,名字,与去读同解。左桓六: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
又礼曲礼: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两「畜」字疏皆作入声。 又丑六切,外动字,积也。礼月令: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
又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畜。又止也。孟梁下:畜君何尤?又许六切,外动字,养也。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礼儒行:易禄而难畜也。
至「大畜」「小畜」卦名,有止之义,音仍丑六切。
伏 去读外动字,鸟覆卵也。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 入读内动字,偃也。礼曲礼:寝毋伏。
读 去读名字,凡经书语绝处谓句,语未绝而点之以便成诵者曰「读」。⑨ 入读外动字,诵书也。
越 王伐切,外动字,度也,踰也。 又国名。户括切,名字。礼礼运:越席疏布。 又瑟下孔为「越」。
活 户括切,内动字,生也。 古活切,状字。诗卫风硕人:北流活活。 水流声。
拔 蒲拨切,静字,疾也。礼少仪:毋拔来。汉陈项传:拔起陇亩之中。 又蒲八切,外动字,擢也,抽也。易文言:确乎其不可拔。 又泰:拔茅茹。
别 必列切,名字,券书也。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传别。注云:别为两,两家各得一也。 又「大别」,山名。又辨也,用如名。 音便,⑩则外动字,离别也。
合 侯合切,一作外动字,同也。易干:保合大和。诗小雅常隶:妻子好合。 又会了。礼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 又聚也。论子路:始有,曰,苟合矣。
又答也。左宣二:既合而来奔。此内动字,无止词也。 一作名字,配也。诗大雅大明:天作之合。史货殖列传:糵曲盐豉千合。注谓四者轻重多寡相配合耳。
又「六合」「宇合」皆名也。 葛合切,则专作名字。汉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1章云:史记原文作‘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2章云;阮元氏孟子注疏校勘记云:‘按「逢」字从「夆」,逢蒙,逢伯陵,逢丑父,逢公,皆薄红反;东转为江,乃薄江反;德公,士元,非有二字也。宋人广韵得改字作「逄」,薄江切,殊谬,孟子音义同谬,不可不正。「逄蒙」古书作「蠭蒙」,则其字不当从「夅」可知矣。’
○3章云:史记原作‘臣有百战百胜之术。’
○4章云:「*」字无「尺马」音。雑记释文:‘「*」胡罪反,又胡瓦反,又胡管反。’此云尺马切者误。
○5章云:传文无此语,马氏转引康熙字典致误。
○6「剌」和「刺」是两个字,不是一字异读,不应阑入。
○7章云:今诗作‘可以为错’,释文云:‘「错」七落反,说文作「厝」。’今马氏引诗直作「厝」,亦误。
○8章云:汉书作「籍籍」,亦转引康熙字典而误。
○9【0.2】节界说二十三说:‘凡有起、语两词而辞意未全者曰「读」’,乃马氏为文通一书所作之科学的定义,此处‘语未绝而点之以便诵者曰「读」’,乃对世俗用法的说明,即一般塾师在书中不加圈而加点的地方。
○10章云:「离别」之「别」不音「便」,此盖用康熙字典‘便入声’之文而脱去‘入声’二字。
动字骈列
【5.12】案经史中动字,往往取对待两字连用者,又取双字义同且为双声迭韵者,①学者阅书,当自得之。
【5.12.1】又待两字连用者,如:
行藏 兴亡 穷通 浮沉 悲欢 纵横 安危
盈虚 公私 从违 钩深② 去留 屈伸 抑扬
卷舒 进退 出处 出入 出纳 作息 去就
聚散 向背 隐显 陟降 反复 坐作 逆顺
开阖 游息 增损 通塞 操舍 因革 褒贬
辞受 施报 穷达 成毁 张弛
○1本节所列动字,其中有的又被列入别类之字中。如「进退」「通塞」「因革」,又归入名字(见【1.5.1】节);「穷通」「纵通」「公私」,又归入静字(见【4.1.2】节);「安危」又归入名字,还归入静字。类似的情况还有。
○2章云:「钩深」非对待字,「钩」疑「浅」字之误。
【5.12.2】双字同义者,如
观瞻 登临 追陪 搜寻 栖迟 奔趋 奔驰
讴歌 扶持 提携 施为 耕耘 调和 藏修
栽培 承宣 旬宣 游扬 调护 维持 切磋
琢磨 品题 品量 较量 激扬 鼓舞 栉沐
粉饰 顾盼 睥睨 洗涤 选择 掎角 反侧
步骤 赞化 树立 消遣 征伐 耕获 区处
封殖 招携 铺排 推详 支* 驱除 勾销
薫陶 陶铸 陶镕 条陈 吹嘘 侵凌 鞭笞
范围 调停 掩藏 揣摩 破除 锻炼 周内
整齐 发挥 羽仪 主张 播迁 整葺 脱略
付托 造就 剖决 束缚 扫荡 诱掖 奖劝
戡定 殒坠 扇惑 摘觖 觖望 怨望 跅弛
陈设 觊觎 窥伺 褒显 蠲免 创垂 惩劝
扶翊 调处 担荷 遴选 超擢 商确
【5.12.3】双声迭韵者,①如:
流离 炰烋 踌躇 徜徉 逍遥 猖狂 嗟跎
缠绵 趦趄 绸缪 荒亡 经营 甄陶 周旋
逡巡 相羊 仓忙 迟疑 迍邅 雍容 支离
盘桓 迁延 留连 优游 欷嘘 恢谐 劻勷
因循 抢攘 陆梁 逗遛 觊觎 滑稽 卓荦
黾勉 缱绻 啸傲 怫郁 恐惧 感慨 酷毒
蔑裂 踧踖 邂逅 偃蹇 辟易 抑郁 土苴
耿介 勉励 矫揉 雑沓 慷慨 犹豫 诚悃
颠倒 盘薄 狼戾 钩距 萧散
然双声迭韵诸字,所以状容者居多,故概通状字。
○1下列例字中, 甄陶 周旋 勉励 矫揉 诚悃等,既非双声,也非迭韵。
动字相承五之三
【5.13.1】凡句读之成,必有起词、语词。起词之隐见,一以上下之辞气为定。而语词,则起词之所为语也,①无语词是无句读矣。语词以言起词之为何若者,则名为表词;语词以记起词之行者,则惟动字是以。在一句一读之内有二三动字连书者,其首先者乃记起词之行,名之曰坐动;其后动字所以承坐动之行者,谓之散动。散动云者,以其行非直承自起词也。②姑引论语季氏篇与高祖求贤诏分注焉以明之:
季氏(起词)将(状字)伐(坐动,以记起词之行)颛臾(「伐」之止词,至此一句)。冉有季路(起词)见(坐动)于孔子(转词,至此一读,以记述言之时)。曰(坐动,其起词即前读也,③盖「曰」者,非平日之冉有季路,乃见于孔子之冉有季路也。「曰」之止词,即以后所述之语,故至此可略顿)。季氏(起词)将有(坐动)事(止词)于颛臾(转词,记处,至此皆「曰」之止词)。孔子(起词)曰(坐动,同前)。求(主次,呼其名也)。无乃(状字,以状所疑,与助语④「与」字相应,反言以决之也)尔(起词)是(决辞,⑤以代句之坐动也)过(表词)与(助字,至此一句)。夫(特指代字)颛臾(主次,冒于句读之先,特指其名,文势一振)。昔者(二字,状字之记时者⑥)先王(起词)以(用也,动字,今为坐动)为(作也,亦动字,乃上承「以」字,所谓散动也,犹云「昔先王用颛臾为东蒙主」,故「为」字前含有「颛臾」二字,以其特提于句读之先,故不言而喻)东蒙(「主」字之偏次)主(「为」之止词,如「为」字作「是」字解亦可,得「主」字乃表词。犹云「昔先王封之为东蒙主也。」至此言故之读,言所以为「社稷之臣」之故也)。且(连字,进一层,所以连前读,意谓颛臾之为社稷之臣,不第先王封之之故,更以「且在」云云)在(坐动,其起词空冒于前)邦域之中(转词以记处者)矣(助字,以决事之已然者。至此又一读,亦言故也。两读意偏,下句意全)。是(决辞,可视为本句之坐动,其起词「颛臾」已先提矣)社稷(偏次)之(介字)臣(表词)也(助字,决理也,犹云「当日先王封之之故既如彼,其所居之地又如此,理当视为国家社稷之臣也。」至此句全)。何(询问代字,乃「为」字司词倒置于先者,见询问代字篇)以(用也,作动字解,此坐动也,其起词指与语者,或暗指季氏亦可,犹云「既为社稷之臣,尔等何为用伐乎?」)伐(散动字,上承「以」字)为(介字,其司词「何」字先置。若作为「哉」字解,则「以」字为介字。「何以伐为」者,犹云「为何伐之哉?」至此一句)。冉有(起词)曰(坐动,至此作一顿)。夫子(起词)欲(坐动)之(止词。至此一句)。吾二臣者(起词)皆(代字)不(状字)欲(坐动)也(助字,煞句,以助其反决之理)。孔子(起词)曰(坐动)。周任(起词)有(坐动)言(止词,至此一读)曰(坐动,其起词乃前读)。陈(坐读,其起词即凡为人臣者,不言可喻)力(止词)就(散动,为司词,其上当有「以」字,可不书明)列(「就」之止词,至此一句)。不能者(起词)止(坐动,又一句)。危(坐动,其起词乃所相之人,不言而喻,一字为读)而(连字)不持(坐动,其起词即相者,止词乃所相者,皆不明书。至此一全读)。颠而不扶(同上,犹云「如主人颠而相者不扶焉」)。则(连字,以言效也)将焉(皆状字)用(坐动,其起词即所相之主人也)彼相(止词)矣(助字,决其效之当然也。凡假设之事皆为读,以其意未全也。而当然之效则为句,以其意毕达也,故至此为句)。且尔言(起词)过(坐动)矣(决其已然之言如此,至此一句)。虎兕(起词)出(坐动)于柙(转词,至此一读)。龟玉(起词)毁(坐动)于椟中(转词,又一读)。是(决辞,起词两读)谁之过(表词)与(助字,反决口气,至此为句)。冉有曰(同上)。今(连字,提起)夫颛臾(起词)。固(表词)而(连字)近(亦表词,皆如坐动)于费(司词,属于「近」字,至此一句)。今(状字,言时)不取(坐动,起词则为季氏,止词则为颛臾,皆不言而喻。此一假设之读也)。后世(加词,记时)必(状字)为(坐动)子孙(偏次)忧(止词。至此言假设之效,成为一句)。孔子(起词)曰(坐动)。求(主次,呼其名也)。君子(起词)疾(坐动,下文皆其止词)夫(特指代字,直贯「辞」字)舍(坐动,其起词乃为是言者,不言而喻。下文「曰欲之」,其止词也)曰欲之(皆「舍」字止词,犹云「舍其欲利之言」)。而(连字,上接「舍」字)必为(坐动,其起词与「舍」字用)之(代字,转词先置)辞(「为」字止词,犹云「必为辞以掩饰其欲利之心」。「之」指上文,故「舍曰欲之」一读,「而必为之辞」又一读,两皆「疾」字止词。至此句全)。丘也(起词,本名,后煞「也」字,见后)。闻(坐动,下文皆记所闻,至「不安」止,皆其止词)有国有家者(一读,为起词也)。不患(坐动)寡(止词)而患不均(同上,至此一读)。不患贫而患不安(又一读。自「有国有家者」至此两读,皆「闻」字止词也)。盖(连字,言故)均(起词⑦)无(坐动)贫(止词,一小句,下同)。和无寡。安无顿(三平句,意皆全)。夫(代字,指上文,起词)如(同动,此为坐动)是(止词,犹云「所言诚若此」也,可为顿读)。⑧故(连字)远人(起词)不服(坐动,至此一假设之读)。则(连字,接言当然之事)修(坐动,其起词即凡有国者,不言可知)文德(止词)以(介字)来(散动,司于介字)之(「来」字止词,至此一句)。既(连字、状字皆可)来(坐动)之(止词,此假设之读)。则(连字,推言假设后应为之事)安(坐动,与上「来」字,其起词皆「有国者」)之(止词,至此句意已全)今(连字,提起)由与求也(起词)。相(坐动)夫子(止词,至此一读,记所处之位)。远人(起词)不服(坐动,记事之句,口气未完)而(连字,以连上下两句相反之事)不能(坐动,其起词为「由」「求」,已先置)来(散动,以承「能」字助动)也(助字,反决,⑨又以口气未完,故煞「也」字)。邦(起词,言邦内之民)分崩离析(四动字,皆为坐动,意平而各不相属)而不能守也(与上句同)。而(连字,上文自「远人不服」至「不能守也」诸句,备陈不能伐人之事,至此「而」字为一大转,以起下文)谋(坐动,「由」「求」其起词也)动(散动,以承「谋」字)干戈(「动」字止词)于邦内(转词,记处。自「远人不服」至此,诸句皆平面口气)。吾(起词)恐(坐动,以下至「也」字,皆所「恐」也,故为止词)季孙之忧(一顿,下文两读之起词)不在(坐动)颛臾(转词。至此为一小读)。而(反转连字)在(坐动,起词在前)萧墙之内(转词,记处,「在」字后无介字)也(至此一读,乃「恐」字止词。「也」字所以决言事理之必将如此,又以煞止词之读也。「今由与求也」至此一段,句意乃全,而「吾恐」至尾,此段中最全之句,其它皆谓之读可也)。
○1这一句似乎把话说拧了。如果说,‘而起词,则语词之所为语也’,似乎更好理解些。
○2马氏用「散动」对译西方语言中的「不定式」,不定式的用途很广,所以马氏散动的用途也很广,承坐动之行者,只是散动的一种,【5.14】节还谈到散动可以作起词、表词、司词、偏次,这些散动都不必承坐动之行。
○3「曰」的起词为「冉有季路」,马氏说起词为前读,费解。下面‘周任有言曰’,马氏说同此。
○4「语」当作「字」。
○5此「是」字决非决辞,即系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引王氏经传释词释为「之」(以「过」为名词)。杨氏词诠以此种「是」字为「句中助词」,近人或解为代词(皆以「过」为动词)。
○6只「昔」一字是状字,【6.4.9】节称「昔者」为记时状字‘合于他字以成一语’。
○7「均」,按文通体系应为读,犹云「假如分配平均……」。
○8关于「夫如是」,全书提到多次,但说法不一。【10.5.4】节说它是‘状语有为顿者’;【10.6.2.5】节说:‘「夫如是」……重申前文而自成为读矣。’此处又说它‘可为顿读’,为顿为读,不加判断。
○9何谓‘反决’,不明。
盖(起词)①闻(坐动,其起词即高祖自谓,下文至「成名」皆其所闻之事,皆其止词也)王者(偏次,犹云「王者之中」)莫(代字,起词,犹云「王者之中无人」)高(表词,用为坐动)于(介字,用为比较者)周文(「于」字司词,所比之一端,至此一读)。伯者莫高于齐桓(至此又一读,与前读同。然两读皆非「闻」字止词,要皆为后读之起词)。皆(代字,与「周文」「齐桓」同次,用为止词)待(坐动)贤人(止词,至此为半读)而(连上读,可省「皆」字)②成(坐动)名(止词。至此一读全。故「皆待贤人而成名」止,乃「闻」字止词,前两读则此读之起词。③至此句全)。今(连字提起)天下贤者(起词,犹云「天下所有贤者」,「天下」偏次)智能(两静字表词,用为坐动,至此一读。犹云「今日天下所有贤者,皆是智能之人」。喝起)。岂待(两状字,用如连字)④古之个(起词,下暗含「智能」,故此句无坐动。凡相比句读,其坐动同前,故可暗藏也)乎(助字,反问口气,至此一句。犹云「今之贤者亦有智能之人,岂惟古人为然哉?」)。患(起词,犹云「贤士不进之患」)在(句之坐读)人主(起词)不交(坐动。「交」字为自反动字,⑤犹云「患在人主不与士相交之故」,「与士相」三字不言而喻。「人主不交」一读,为偏次,其正次「故」字,犹云「不交之故」)故(「在」字止词)也(助字,决言其事必然之理。自「患」字至此一句)。士(起词)奚(询问代字,「由」字司词,先置,例也)由(介字,「因」也,「用」也)天之灵(司词)。贤士大夫(亦「以」字司词)。定(坐动)有(散动,承「定」字)天下(两动止词,犹云「因天与人,吾定天下而有之。」)。以(介字,使也)为(散动,司于「以」字)一家(「为」字止词。自「以天之灵」至此,为言故之读)。欲(坐动,其起词在前,其止词乃后读也)其(读之起词,指「天下」)长久(表词,附于「其」字,用为坐动)。世世(转词,在宾次,以记时也)奉(散动,以承「长久」二字)宗庙(「奉」字止词)亡绝(亦散动,皆解「长久」二字,犹云「欲天下久长,使世世代代能奉宗庙而不绝」也)也(助字,以煞承读之为止词者。自「其」字至此,皆为承读,即「欲」之止词)。贤人(起词)已(状字,记时)与我(司词)共(代字)平(坐动)之(止词)矣(助字,言已然之事)。而(连字,所以连下文「可」字)不(状字)与吾(司词)共安利(坐动)之(止词。自「不」字至此为一读,而为「可」字起词)。可(坐动)乎(助字,反问。至此一句,犹云「录用人已与我平天下,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哉?」)。贤士大夫(偏次,先置)有(坐动,无起词,其止词乃后读也)肯(坐动,其起词乃下文「者」字。犹云「贤士大夫中有如此者」)从(散动,承「肯」字)我(止词)游(散动,上承「从」字。三动字蝉联承下)者(代字,「肯」字起词,至此一读,为「有」字止词。故自「贤士大夫」至此,共为一假设之读,犹云「士大夫中如有如此之人」)。吾(起词)能(坐动)尊显(两散动,皆并承,「能」字)之(止词。至此一句)。布告(两字并为坐动,其起词即对官而言,故不言而喻,其止词即上文诸事,亦不言明)天下(转词,犹云「不告之于天下也。」至此一句)。使(连字,⑥以言效也)明知(坐动,其起词即暗含「天下之人」)朕意(止词。自「使」字至此一读,以附前句)。御史大夫(起词)昌(同次)下(坐动,其止词即暗含此诏令也)相国(转词,犹云「下之于相国也。」至此一句)。相国(起词)*侯(同次)下诸侯王(同上)。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又一句,同上)。其(代字,偏次,犹云「其人之中」也)有(坐动,无起词,其止词即以后之读也)意(读之坐动,其起词即下文「者」字。「意」字用如受动)⑦称(散动,上承「意」字,解「合」也)明德(「称」字止词)者(煞读代字。至此一假设之读,犹云「如有见称为明德之人」)。必(状字)身(他反代字)劝(坐动,其起词即以前所言「郡守」,其止词即可称明德者)为之(「之」指「明德者」,介字司词)驾(亦坐动,与「劝」字同。犹云「必身劝而为之驾。」至此一句)。遣(坐动,起词指「郡守」,止词同上)诣(散动,承「遣」字,犹云「遣之至相国府」)相国府(转词,记所到之处)。署(散动,承「诣」字,犹云「遣之诣相国府,使之署」也)行义年(三字,「署」字止词。至此又一句止)。有(坐动,一字为假设之读,犹云「如有称合明德之人」也)而(连字)弗言(坐动,其起词仍指「郡守」等,其止词仍指其人。犹云「如有其人而郡守不言之于上」云,至此为读)。觉(受动字,可为起词)。免(坐动,犹云「凡弗言而为所觉者即免。」至此句全)。年老癃病(犹云「如有老于年而病癃者」,两静字皆为表词,合成一读),勿遣(谕郡守也。「遣」字坐动,其起词「郡守」,止词即老病之人)。
以上引书两篇,玩索有得,则句读之法较然矣。
○1此处说「盖」是起词,接着又说「闻」的起词即高祖自谓,令人不解。「盖」字,【8.1.4】节称之为提起连字,并引用此例说:‘此以「盖」字提起者’。足见马氏这里所谓「起词」只是指有提起作用之词语。然「起词」在马氏体系中是专指主语的,此又称「起词」,实为混淆。
○2省「皆」字之说甚怪,‘皆待贤人而皆成名’,无此句法。
○3此读之起词为「周文」「齐桓」,非前两读。
○4「岂」为状字,表反诘;「特」,状字,仅也,此处皆无连接作用。
○5「交」为「结交」之意,非自反动字。
○6马氏把「使」分为动字和连字两类,此外合于【5.13.2.4】节所说‘「使」……用以明事势之使然者,则当视为连字。’
○7此「意」字似非动字而为名字。
【5.13.2】夫曰助动,必有所助之动字为之后焉。后之者,所谓散动也。然动字之可承以散动者,不尽助动然也。凡动字之在句读,有散动为承者,概为坐动。使散动之行与坐动之行,同为起词所发,则惟置散动后乎坐动而已。夫如是,与助动无异。或不然,而更有起词焉以记其行之所自发,则参之于坐、散两动字之间而更为一读,是曰承读。于是,所谓散动者,又为承读之坐动矣。承读起词有不明见者,必其已见于上文者也;不然,必其显而易知者也,观于所引斯明矣。
夫动字之可承以散动者,约有三焉。
【5.13.2.1】一,凡动字说官司之行者,如耳闻、目见、心知、口述之类,则有承读以记所闻、所见、所知、所述之事者,常也。至「曰」「云」诸动字后,虽皆为所云之语,而所语甚长,有未能以承读概之也。①
[1068]孟公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见」字坐坐动,「人」字起词也,「入」字第二动字,上承「见」字,「孺子」为「入」字起词,「孺子将入于井」六字承读,即目见之事也。
[1069]又万上: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其以尧舜之道要汤」八字,承读,以记耳闻之事也,「其」字为「要」字起词,「以割烹」者,犹云「其以割烹要汤」也,本文不曰「其」,不曰「要汤」者,已见于上文也。
[1070]又: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舜」字起至「与」字止,为「识」字承读,而「象之将杀己」五字,又为「知」之承读。
[1071]又滕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所道之事,「善」,静字而为表词,亦承读也。
[1072]又梁上: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我毁明堂」四字承读,即人所「谓」也。
[1073]又梁上: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云云。——「曰」后诸句至「何也」止,皆所述之语,自为句读,不得统名之承读。又「诗云」后所引之诗,一读一句②亦然。
[1074]又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在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为」二字,即「意谓」也。「拯己」字上承「以为」二字,其起词乃「王」了。今不曰「民以为王将拯己」云者,以「王」字见于上文,不必重见也,「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九字为承读。承读助以「也」字者居多。
[1075]又尽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了,无不知敬其兄也。——「爱其亲」「敬其兄」皆承「知」字。然爱者与敬者,亦即知爱知敬之童,是「爱」「敬」之行同为知爱知敬之童所发,故「爱」「敬」二字直承「知」字而已,此与助动无异。
[1076]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八字承读,所观之事也。
[1077]左襄二十五: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太史尽死」四字,「闻」字之承读,「既书矣」亦然。惟所为书之事己见上文,故不重现。
[1078]又僖三十二: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079]又庄十: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80]又桓十三:不然,夫岂不知夫楚师之尽行也。
[1081]庄骈拇: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1082]又在宥: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
[1083]汉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1084]又霍光传:去病不早知为大人遗体也。
[1085]史平准书: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
[1086]三李斯列传: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
[1087]韩送齐皡下第序: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诸所引坐动,皆记官司之行,而后皆以承读承之也。
○1马氏把止词之读中的动字也列于散动,超出西方语言不定式动词范围。但马氏对「云」「曰」等动字又区别其后为间接引语(即转述)或直接引语,前者为承读,后者非承读,这是很有见识的。
○2一读指「他人有心」,一句指「予忖度之」。这种句式,现在都认为是两个分句,但马氏认为在前者为读,在后者为句,可参看第十章。
【5.13.2.2】二,凡动字记内情所发之行者,如「恐」「惧」「敢」「怒」「愿」「欲」之类,则后有散动以承之者,常也。惟散动所词之事,心欲其然而恐其不然者,则加弗辞以状之;冀其不然而虞其或然者,则不加弗辞。
[1088]孟梁下: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恐」字坐动,内情所发,「王之不好勇也」六字,承读。民愿王之好勇而恐其不然,故状以「不」字。
[1089]又公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字坐动,亦内情所发,「其苗之不长」五字,承读,状以「不」字者,心欲其长也。
[1090]又公上: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恐」字后一曰「不伤人」者,幸其能伤人也;一曰「伤人」者,求其不伤也。
[1091]孟梁上:寡人愿安承教。——「愿」者,王自谓也,「承教」者亦王也。坐、散两动,同一起词,共成一句。
[1092]又: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辅」字上承「愿」字而另有起词,故为承读。此愿其如是而无所恐也,故不以弗辞状之也。
至[1093]孟子公孙丑上云: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1094]又滕文公上云: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1095]又云: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1096]又离娄下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097]又告子下云: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诸句内曰「敢侮」,曰「羞与比」,曰「好驰(与)试」,曰「乐有」,曰「愿留」,皆坐、散两动的一起词,故祇后先并置耳。
[1098]左昭元: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子晳」至「也」字止,为承读,乃所忧之事也。愿其不然,故无弗辞。
[1099]又成十三: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君之二三其德也」承读,楚人所恶也。
[1100]论语阳货云: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三句,「恶」字后皆有承读。而恶其诚然也,故皆无弗辞。
[1101]又昭三十:初而言伐楚,吾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一「恐」字,一「恶」字,后各有承读,而不加弗辞者,一恐其或然,一恶其诚然也。
[1102]论公冶: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103]史韩非列传: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1104]又高帝本纪: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
[1105]又: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1106]又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107]又: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108]又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09]汉司马相如传:恐远所溪谷用泽之民不遍闻。
[1110]又杨恽传: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1111]秦策: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12]公隐元: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1113]魏策: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诸所引「愿」「恐」等坐动后,皆为承读,而以「也」字煞者为常。
[1114]吴语: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
[1115]又襄三十一: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1116]又僖二十八: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1117]孟公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六引「敢」字,其后散动直记所「敢」之事,故不另为一读也。
【5.13.2.3】「请」字之后,其承读起词如为所请之人,往往置先「请」字。有解为所呼之名者,非是。
[1118]孟梁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犹云「请王无好小勇」也。夫「请」者,孟子所请之人,谓「王」也;所请之事,「王无好小勇」也。今「王」字先于「请」字,一若「王」为「请」字起词矣,故有以王为对呼之名者此也,是则「王」字当为一顿。至如
[1119]王请勿疑∣王请度之∣王请大之——等句,皆此例也。
[1120]左襄二十七: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前文云‘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今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犹云「齐秦两国外,其余各国请令其相见也。」「他国」见先「请」字如前。然此非与他国对语,则「他国」之先「请」字,不得以呼名使例之矣。至如
[1121]又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
[1122]又昭元年:请垂櫜而入。
[1123]又桓五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
[1124]又桓六年: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诸句,皆常例也。
[1125]秦策云:秦相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
[1126]齐策云: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
[1127]韩策云: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发兵救韩。’——而史记韩世家作‘请今发兵救韩。’
[1128]赵策云: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以上所引,凡言「请令」者,经生家以为「请今」之讹也,而以史记本为证。然「请」后加「令」之者,犹云「请人转令他人以为所请之事。」盖所请之事,既非请者所可专,亦非为请之人可自为,故加「令」字,于义甚顺。若以「请令」改为「请今」,则所请之事,似即请者所自为也。①
①章云:此字国策作「今」,马氏此文,盖自读书雑志转引,未检原书。然雑志此字,明系镌刻之误。原文云‘“……臣请令发兵救韩”,「令」亦当为「今」,言请即发兵救韩也。史记韩世家作「今」,是其证。凡言「请今」者,皆谓「请即」也。赵策“秦王谓谅毅曰:……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史记项羽纪“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是其证也。’王氏既以赵策与项纪并举,证「令」之当为「今」,则此文不当为「令」可知。章氏又云:马氏所云「经生家」云云,指王念孙读书雑志战国策第一。
【5.13.2.4】「使」字后有承读,以记所使为之事,常语也。然「使」「令」诸字,用以明事势之使然者,则当视为连字,而非动字也。至禁令无然者,则用「无得」「无令」「无使」「使无」诸字,皆当作连字观。「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彼」「其」两字亦间用焉。①
「使」作动字。
[1129]孟梁上: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字代字而为起词也,「使」字坐动,「民」字起至「无憾」止,乃承读也。
[1130]又公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盖大夫」起至「辅行」止,「使」字承读也。
[1131]左僖二十八:栾枝使舆曳柴而*遁,楚师驰之。——「舆曳柴而*遁」者承读,即栾枝所使之事也。
[1132]又僖三十三: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戳于秦,寡君之以为戳,死且不朽。——「归就戳」者,「累臣」也,「使」字承读也。
[1133]史张释之列传: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使承诏赦太子」者,即薄太后所使之事也。②
[1134]又三王世家: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臣去病待罪」者,陛下所使之事。皆为承读。
「使」作连字。 [1135]孟梁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使不得耕耨」者非「彼」也,乃「彼夺民时」之事使然者也,故「使」字当作连字观也。
[1136]又: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云云。——「天下仕者」皆欲如是者,非王所能使然也,乃「发政施仁」之效使然也。
[1137]左隐元: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使滋蔓」者,乃能「早为之所」之效,非谓庄公能禁其不滋蔓也。故「无使」二字应为连字,以记禁令之事也。
[1138]又成二:寡君不忍,使羣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无令」二字,与「无使」同。
[1139]史张释之列传: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无得」亦禁令之连字也。
[1140]左成十三: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俾」字,使令之连字也,与「使」字同。③
[1141]史匈奴列传:愿寝兵……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
[1142]又:明告诸吏,使无负约。
[1143]汉李广传: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1145]又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146]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1147]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使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诸所引曰「使少者」,曰「令汉」,曰「使得」,曰「令诸君知」,皆以明事势之使然者也。又曰「使无负」曰「无使」,曰「使无以」,曰「使寡君无」,曰「使神无」,皆禁令其无然者,皆连字也。而引论于此者,凡以为「使」字区别,故连及之。
「使」后承读起词为「之」「其」「彼」者。
[1148]史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鱼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之逐鱼盐之利」,「使」字后承读也。承读起词例用「其」字,今以「之」字,唯「使」之后承读有然也。
[1149]荀子议兵: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犇。——「使」字后亦用「之」字。
[1150]燕策: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使」字后承读起词亦用「之」字。
[1151]史李斯列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此起词亦用「之」字。
[1152]庄齐物论:夫吹万不的而使其自已也。——「使」字后承读用「其」字者不常。
至[1153]孟子尽心上云: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一句,则用「彼」字者,指道之高美不可及也。盖「彼」字之用,或褒或贬,皆有不与己类之意,而用为贬者居多,已详代字。④
○1「之」字不居主次,即不作起词,这是大原则,现在说:‘「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足证「之」(以及所有名字、代字)为「使」之止词,「使」非连字。准此,「无使」「无令」「无得」亦非连字。
○2太后使承诏所赦不仅太子,亦有梁王。
○3[1140]与上[1132]同。彼处马氏称「归就戳」为「使」之承读,则「使」是动字,今又称「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之「俾」为‘使令之连字’。两说相较,似以将「使」和「俾」解作动字为妥。
○4此指【2.2.3】节。
【5.13.2.5】三,凡动字记有形之动,如「往」「来」「奔」「驰」之属,皆有形迹可指,其后承以散动,以记所为动之事者,则惟以两动字先后置之,而不另为承读。以两读之行,异先后而不异所自也。
[1154]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出」字有形之动,「舍」内动字承之,以言所为出之事也。「出」者,「舍」者,皆景公也,故「出」「舍」之行皆景公所自发,惟以「出舍」二芓先后幷置,而「舍」字可不另为承读矣。
[1155]又公下:今病小愈,趋造于朝。——「趋」「造」二字同一起词,故连书。
[1156]又梁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欲疾」,又「欲赴愬」,同上。
[1157]又滕上: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1158]公宣六: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1159]庄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1160]左成十三: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
[1161]史信陵君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所引曰「来取」,曰「往杀」,曰「往贷」,曰「来求」,曰「争往归」,诸动字并置,皆此例也。
有形动字后如有止词或转词者,则附于后,而后以散动承之,以记所为动之事。
[1162]孟滕上:然友之邹,问于孟子。——「之」字有形动字,「邹」字其转词也。「问」者,所为之邹之事也。「之」字后系以「邹」字,而后承以「问」字,此同前例,惟两动字间参以转词耳。
[1163]秦策:楚绝齐,齐举兵伐楚。——「举」字有形动字,「兵」者其止词也,「伐楚」者,所为举兵之事也,此则两动字间参以止词耳。
[1164]左僖二十八: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如」「告」两动字间参以转词。
[1165]又: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1166]史项羽本纪:汉果数挑楚军战。①——「挑楚军战」,四字同上。
[1167]又魏其列传: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名士家居者」一读,「进」字之止词也,句法同上。
[1168]又李斯死传: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从荀卿学」四字亦同例。
「至」字内动也,其后承以散动者,甚言事势可至之极处也。
[1169]史酷吏列传: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匈奴至为」云云者,犹云「郅都之可畏惮,甚至匈奴为偶人」云。
[1170]又: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天子至视」者,犹云「张汤之隆贵,甚至天子往视其病」也。
[1171]又游侠列传: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1172]又: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1173]又货殖列传:畜至用谷童马牛。
[1174]汉张禹传: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诸引「至」字皆此例也。
①「挑楚军战」,意即「挑动楚军使之参战」,「挑」与「战」所指不同,「挑」指汉,「战」指楚军。此例与他例不侔。
【5.13.3.1】两动字意平而不相承者,则间以「而」字连之。两意相反者亦如之。
两动字意平者。
[1175]孟梁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王」两动字,事分先后,两意平列而不相承,故间以「而」字连之。
[1176]又: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牵」「过」两动字,意平列而不相承,故连以「而」字。
[1177]又滕下: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枉」「直」二字亦然。此种句法,不胜屈指。
两动字意相反者。
[1178]论卫灵: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党。
[1179]又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矜」「争」,「羣」「党」,「和」「同」六动字,意皆相反,亦以「而」字转之。
[1180]庄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两动字意相反者,皆以「而」字连之。
[1181]左昭元: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弗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忧必及之。——三用「而」字,皆以直连动字也。
[1182]又僖二十二: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起之,不亦可乎?——两用「而」字同上。
推此例也,凡句以「而已」两字煞句者,亦此志也。「已」止也,亦动字也,犹曰事惟如是而止。
[1183]孟子滕文公上曰:夫道,一而已矣。
[1184]又告子上云: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1185]左襄二十七: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1186]后汉孔融传: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1187]韩守戒: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诸引「已」字皆为动字,故以「而」字连之。
【5.13.3.2】若两外动字参以「而」字,止词同者,有三例焉:① 一,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而第二动字后代以「之」字。
二,其止词已见于上文者,惟于第二动字后置「之」字以代之。
三,第二动字如有弗辞,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止词已见于上文者,亦惟于第一动字后代以「之」字,而第二动字后皆无加焉。
动1名而动2之。
[1188]孟梁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属」「告」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皆「耆老」也。「耆老」二字未见上文,故「属」字后直接「耆老」二芓,而「告」字后置「之」字以代焉。
[1189]又公上: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得」「君」两外动字,参以「而」字,其止词一为「百里之地」,一以「之」字代之。
[1190]又尽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与「教育」两外动字,同上。
[1191]又尽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1192]左宣十二: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
[1193]又襄二十五: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
[1194]公隐元: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1195]公宣六: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1196]庄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1197]史汲郑列传:择丞史而任之。
[1198]又淮阴侯列传: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
[1199]汉李广传:徒斩车辐而持之。
[1200]史伯夷列传:采薇而食之。
[1201]汉张禹传: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
[1202]韩送文畅师序:如欲闲浮屠之说,当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
[1203]又与柳中丞书:一旦去文就武,鼓三军而进之。
[1204]又南海神庙碑:明年祀归,又广庙宫而大之。——诸所引皆第一例。
动1而动2之。
[1205]孟梁下: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斫」「小」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即「大木」,已见上文,故「斫」字后不附以「大木」二字,惟于「小」字后代以「之」字而已。
[1206]左襄二十三:豹自后击而杀之。
[1207]又三十一: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宫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12-8]又昭二十: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1209]又哀十六:胜如卵,余翼而长之。
[1210]又僖三十三: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1211]又宣十二: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
[1212]识汲郑列传:上贤而释之。
[1213]又廉颇列传: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214]又项羽本纪:拔剑撞而破之。
[1215]秦策:大夫种为越王……以禽劲吴,成霸功,勾践终掊而杀之。——或云‘掊,背也。’郑世家赞有云:‘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秦策盖本此也。②
[1216]韩与李拾遗书: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1217]又乌氏庙碑: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诸所引皆第二例。
动1名而不动2。
[1218]孟公下: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求」「得」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牧与刍」也。今置「牧」「刍」于「求」字后,而「得」字后则无止词无代字者,盖「不」字状之也。
[1219]又梁下: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救」外动字,后无止词者,「不」字状字也。
[1220]又离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此皆第一动字后,名其止词,而其后动字有弗辞者,则无加焉。
动1之而不动2。
[1221]又尽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第一句「爱」「仁」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物」字,已见上文,故代以「之」字,而「仁」字后无加焉。第二句亦然。
[1222]又告下: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受之而不报」两句皆同上。
[1223]赵策: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不攻」后无「王」字并无「之」字者,同上。
[1224]韩科斗书后记: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汉魏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愈宝蓄之而不暇学。——「蓄」「学」二字亦同上。此三例也。
○1此处所云三例,以公式表之如下:
一, 动1 名而 动2之
二, 动1 而 动2之
三甲,动1 名而不动2
三乙,动1 之而不动2
今于例句前分别冠以公式。
②
章云:黄丕烈氏国策札记云:‘「棓」,鲍本作「掊」。丕烈案:史记作「负」。「棓」,声之转也。’王念孙氏读书雑志云:‘「棓」当为「倍」字之误也。「倍」与「背」同,言越王背德而杀之也。史记作「勾践终负而杀之」,「负」亦「背」也。史记郑世家曰:……,语意正与此同。’马氏盖茨本此,然谓秦策本史记,则误矣。
【5.13.3.3】再,第一动字为有形动字,如「往」「坐」「从」「随」之属,其后承以第二动字,往往于第一动字后即以「而」字连之,一若两意平列而不相因者然。
[1225]孟梁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往」字,动字之有形迹可指者。「往征」二字,未可相连,如前第三例之动字,①今于「往」字后即以「而」字尾之,盖茨变例也。
[1226]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后从而刑之。
[1227]又梁惠王下: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1228]又公孙丑下:故从而征之。
[1229]又滕文公上:又从而振德之。
[1230]又离娄下:可立而待也。
[1231]又:可坐而致也。
[1232]又:有进而与右师言者。
[1233]又:又顾而之他。
[1234]又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等句,皆如上。
[1235]左襄三十: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1236]又:子张怒,退而征役。
[1237]又襄三十一: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1238]公桓二: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1239]公庄十七: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
[1240]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1241]齐语: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
[1242]秦策: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1243]赵策: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1244]又: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
[1245]庄田子方:出而见客,入而叹。
[1246]史封禅书: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
[1247]汉司马迁传: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凡所引,皆变例也。
①「第三例」指前【5.13.2.5】节,非指【5.13.3.2】之第三例。
散动诸式五之四
【5.14】以上所喻,散动直承动字,与止词无异。而句读中所用散动之式,不止此也。有用如起词者,有用如表词者,有用如司词者,有用于偏次者。无论内外动字,各可以其止词、转词从之。
【5.14.1】散动用如起词者。
[1248]孟梁下: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交」外动字,「邻国」其止词,「有」坐动也,「道」则其止词也。「交邻国」三字为「有」字之起词,「交」字散动而为「有」字之起词。盖齐王问交邻国之道,非交邻国之人之道也。
[1249]又离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历数不孝之事,皆散动字与其止词,而为各句之起词。所谓「一不孝也」「二不孝也」云者,则皆表词也。
[1250]又告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教」「用」两皆散动字,「民」与「之」字各为止词也。「谓」坐动字,「不教民而用之」一顿,其起词也。犹云「用未教之民,所谓殃民之事」也。
[1251]庄胠箧篇: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意」「知」「分」三外动字,而「入」「出」二内动字,各与其所属而为起词,「圣」「勇」等字则各为表词。
[1252]礼中庸: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①孝之至也。——七顿各有散动与其止词,共为起词,「孝之至」为极品,亦表词也。
[1253]庄达生: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足」「忘腰」两散动字与其止词,而各为句之起词。「履之适」与「带之适」,各为其表词也。
[1254]左僖三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同上。「不仁」「不知」「不武」各为表词。
[1255]论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56]楚策: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257]荀子议兵: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
[1258]汉霍光传: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
[1259]史贾谊列传: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1260]公僖十六: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
[1261]又: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②,记见也。——诸所引,皆以散动为起词也。
○1「事生如事死」「事亡如事存」与「践其位」等不同,应是读,非顿。作为句之起词的构成部分的,是整个的读,非其中的动字。
○2用如起词者是「六鹢退飞」这一读,不是「退飞」这两动字。
【5.14.2】散动用如表词者。
[1262]孟公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货」散动字,「之」其止词,「货之」二字,乃以表「无处而馈之」之非道也。
[1263]又梁上:及谄乎罪,然后从而刑事责任之,是罔民也。
[1264]又滕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1265]又: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1266]又滕上: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1267]又: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1268]又滕下: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
[1269]又离下: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1270]又万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1271]又告下: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诸所引散动字,或有止词,或无止词,皆以为断语之表词①。
[1272]论子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弃之」二字可谓表词,②所以明以不教民战之实情也。
[1273]史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救赵」所以表其名也,「持两端」所以指其实也,皆表词也。
[1274]史货殖列传: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之」「利道之」等动字,皆表词也。
[1275]又汲郑列传: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同上。
[1276]左成二: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
[1277]又昭七: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
[1278]又桓六: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日昏也。——诸「是」字后散动等字,皆表词也。
○1「断语(=断词)之表词」的说法欠妥,只可说是句之表词,或起词之表词。
○2【5.2.4】说:‘「谓」「言」诸动字后所有顿、读皆为止词’,与此处说法不同。
【5.14.3】散动用如司词者。
[1279]孟梁上: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于」介字,「率」散动字,「率兽」乃「于」字之司词也。
[1280]又: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以」介字,「挞」散动字,「挞」字与其止词,皆「以」字之司词也。介字后可以散动字为司词者,惟「于」「以」二字为习见。
[1281]孟子梁惠王上云: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1282]又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83]又尽心上云;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等句,皆在此例,惟「以」字尤为习见。
[1284]榖僖十:吾宁自杀以安吾君,以重耳为寄矣。——「以安吾君」者,介字与其司词,「安」字又为散动字也。
[1285]史大宛列传: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1286]又日者列传: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
[1287]榖僖十:子何迟于为君?
[1288]礼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1289]汉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1290]又: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辠而不自知也。
——诸所引「以」「于」两介字后,其司词皆散动也。其详则见于介字篇。
【5.14.4】散动用于偏次者。
[1291]孟梁上: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挟」「折」两散动字,「太山」与「枝」字各为其止词,「以超北海」四字则又为「挟太山」之转词,要皆用于偏次,而「类」字乃其正次也。
[1292]又公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大有为」与「不召」,皆散动字与其状字,皆在偏次,以附于「君」「臣」二字者也。
[1293]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弃」「上」两散动字,皆在偏次,以附于「国」字。
[1294]庄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胠」「探」「发」三散动字皆在偏次,以明其为何为之「盗」。
[1295]史匈奴列传:诸引弓之民,幷为一家。——「引弓」在偏次,以言何为之「民」也。
[1296]又: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行」「息」「动」三散动字皆在偏次。
[1297]荀子修身篇: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治」「养」二字同上。
[1298]庄人间世: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几死」二字用如静字,以表「散人」之为何如,故用于偏次。
[1299]韩张中丞叙后: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出师意」即云「出师之意」也,故「出」字亦在偏次。
[1300]又与柳中丞书:良用自爱,以副见慕之徒在心。
[1301]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见慕」与「感慨悲歌」诸字,皆在偏次,用若静字者然。
【5.14.5】散动后殿「者」字以指其事之人物者,最为习用,盖与静字之附以「者」字者无误。
[1302]孟梁下: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耕」「仕」两散动字殿以「者」字,即指耕田之人与出仕之人也。其实「耕者」「仕者」各为一读,而以「者」为起词,其「者」字即接读代字耳。
[1303]左昭二十七: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羞者」进食之人也,「执羞者」「执铍者」两读,上与「羞者」对待,故「羞者」二字亦读也。
[1304]史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来者」即来事也,「者」字所以指事也。
[1305]又淮阴侯列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亡者」即所逃亡之人也。
[1306]又曹相国世家: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飮以醇酒。——「来者」「至者」皆指来此与至此之人也。
[1307]庄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使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其中所用动字后附以「者」字,皆指声也。
[1308]韩书记: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踶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所引凡动字后附「者」字,皆指马也。记内动字偕其止词,殿以「者」字,多不胜记,如所引有「痒磨树者」,「载服物者」,又有「喜相戏者」之类,皆谓之读,与此例实同而名异。①
①‘与此例实同而名异’,意思是:内动字殿以「者」字与静字附以「者」字相同,都不名为读,而外动字偕其止词殿以「者」字则皆谓之读,这是‘名异’;但二者都是以动字指其事,殿「者」字指其人,这是‘实同’。
实字卷之六
状字诸用六之一
【6.1】状字,所以貌动静之容者。
状字之于动字,亦犹静字之于名字,皆所以肖貌字之者也。凡状者,必先其所状,赏例也。
【6.1.1】状动字则先动字。
[1]孟梁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与一矣。——「油然」者状字也,所以肖「作云」之状,故先之。「沛然」以状「下雨」,「浡然」以状苗之「与」起,故皆先焉。
至[2]孟子梁惠王云:卒然问曰「填然鼓之」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①——等句,皆此例也。
[3]史滑稽列传: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卒然」「欢然」两状语,②同上。
状字之状动字其常,故不多引。
○1 ‘卒然问曰’‘填然鼓之’在梁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在梁下。
○2「语」应作「字」,上「油然」等皆称状字。
【6.1.2】状静字则先静字。
[4]庄庚桑楚: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知者」本静字,「画然」状之,「挈然」之状「仁者」亦然。①
[5]史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浊世之佳公子」六字,用于静字,以表「平原君」为何如人;「翩翩」重言,所以状也,故先焉。②
[6]庄逍遥游:非不呺然大也。——「大」静字,「呺然」状之。
[7]史封禅书: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绝」状「殊」字。
[8]左襄二十九: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盛」静字也,「甚」字状之。
[9]又二十八: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泽」静字也,「甚」字状之。
[10]论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善」二字皆静字,「尽」字状之,而皆先焉。
○1「画然」状「知」,「挈然」状「仁」,「者」乃后加。
○2马氏说「浊世之佳公子」用如静字,意思是用如表词,论字类仍是名字,「翩翩」应为静字。马氏以「翩翩」为状字,乃拘于凡重言皆状字之成见。①
【6.1.3】自状亦然。
[11]孟离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既」「又」「不」三字皆状字也,两句「不」字,一以「既」字状之,一以「又」字状之,而皆先焉。①
[12]又梁下:君是以不果来也。——「不」「果」两字皆状字;「不」状「果」字,故先焉。
[13]又告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终」「亦」「必」三字,皆状字也,状者各先其所状焉。盖意谓「今之人如是必亡之道也,虽修天爵亦无不亡之理,即或偶稽天戮而不即亡,然天道昭然,终亦有亡之一日也。」
[14]左昭五:楚王汰侈已甚,子其戒也。——「已」「甚」二字皆状字。②
[15]庄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亦」「大」「早」三字皆状字,而状者各先所为状。
[16]庄庚桑楚: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③——「释然」状字也,「不」字状之。
○1「既」状「不能令」,「又」状「不受命」,皆非状「不」一字,下各例仿此。又,「既」「又」二字【8.2.4.2】节解作承接连字,与此解作状字不同。
○2下【6.1.5】节[40]例与此重,彼处说「甚」是‘用如静字而为表词’。
○3「释然」应为静字,如为状字则不得为表词矣。
【6.1.4】不惟此也,名字,代字,顿也,读也,皆为状焉。
状名字。
[17]孟离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草芥」名字也,「犹」字状之。①盖舜视天下之归己,其不足重轻,非眞为草芥也,惟视同草芥耳,此「犹」字之所以为状也。
[18]又离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六「如」字皆状字,而所状又皆名字。
[19]左定十: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夹谷」地名也,「实」字状之。
[20]史封禅书:获一角兽,若麟然。——「若麟然」者,有似于麟也,非眞麟也。先以「若」字,复以「然」字为殿者,亦常例也。解见后。
状代字。
[21]孟告上:是以若彼濯濯也。——「彼」代字,「若」字状之。
故「若此」「若是」「如何」「或此」「或彼」诸语,经籍中常常有之,皆此例也。②
状顿。
[22]汉霍光传: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为中孺」三字,司词与其介字,是为一顿。「大」字本静字也,用如状字以状之。盖去病之买田宅奴婢,皆为中孺之故,故「大」字不状「买」字,而状「为中孺」三字。③
[23]又同传云:长主大以是怨光。——「大」字亦状「以是」二字,不状「怨」字。④盖长主之所以怨光者,多由是耳。
[24]又司马迁传: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云云。——「以此时」三字一顿,「不」字状之。
[25]左定九:吾从子如骖之靳。——「骖之靳」一顿,「如」字状之,而先焉。
[26]孟离上: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曾子者」三字一顿,「若」字状焉。
状读。
[27]礼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或」状字,六用之以状读焉。⑤
[28]孟离下:王使人瞯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有以异于人乎」,「瞯」字后之承读也,「果」字状之。
又,凡「惟」字之在一读之首者,如:
[29]孟告上:惟奕秋之为听|惟耳亦然|惟目亦然。——等读,皆为「惟」字所状。
[30]孟梁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犹」亦状字,以状所比之读而先焉。
[31]史游侠列传:此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顺风而呼」一读,「如」字状之。
[32]庄外物: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蜳不得成,心若悬于天地之间。——「若」字亦状读也。
[33]韩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麟凡介之品汇匹俦也。
[34]又:盖十八九矣。
[35]又: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盖」辜较之辞,状字也,今置诸句之首以状焉。状字之状句有如此者。
○1杨云:「犹」字当为同动字。马认为状字,未安。
今案:「犹」与「如」「若」「似」「类」同属一类,【5.7.3】节已将「如」「若」「似」「类」归入动字。以下各例中「如」「若」等字视此。
○2「或」,【2.5.3.2】节解作指示代字中的约指代字,【8.2.4.1】节解作承接连字,皆与此解为状字不同。
③④ 杨云:「大为仲孺买」云云,言其所买之多;「大以是怨光」,言怨光之深,「大」字仍状「买」与「怨」也。盖古人状字,不必紧接其所状之字。
⑤ 【8.2.4.1】节又引此例([八?527])说:‘此「或」字分承读也……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
【6.1.5】「甚」字本状字也,以煞句读,则用如静字而为表词矣。
[36]孟梁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者,犹云「王好乐之心能至于极」也,故「甚」字所以表好乐之心也。「王之好乐」一读而为起词,「甚」字其表词也。夫如是,
[37]孟离上:暴其民甚。
[38]孟告下:鲁之削也滋甚。①——皆此类也。
[39]左成二:子若不许,雠我必甚。
[40]又昭五:楚王汰侈已甚,子其戒也。
[41]史汲郑列传: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42]又六国年表序: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43]汉李将军传:名声出广下远甚。
[44]史封禅书:天子病鼎湖甚。——所引诸句,皆以读为起词,而以「甚」字为表词者也。
[45]史魏其列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灌夫家在颍川横」七字,为读之起词,「甚」字其表词也。有云「横甚」二字犹言「甚横」也,则「横」字为表词,「甚」字状之而后焉。此异于常例,似不然也。②
[46]汉万石君传:事有可言,屛人恣言极切。——「极切」者,极至也,「切」状字而用为表词。
若此之类,不可胜记,特举隅耳。
○1[37][38]两例原无出处,今补。
○2[45]例应在「川」字后断,‘灌夫家在颍川横’殊难索解。
状字假借六之二
【6.2】状字本无定也,往往假错他类字为状字者,然必置先于其所状。
【6.2.1】有假借名字为状字者,此与宾次节与内动字节内所引同例。
[47]孟梁上:庶民子来。——「子来」者,如子之来也。「子」名字,先乎动字而成状字。
[48]孟万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犬马畜伋」者,犹言「畜伋如犬马」也,「犬马」二字名字,置「畜」字之先而用如状字。由是,
[49]左传庄公八年云:射之,豕人立而啼。
[50]史记酷吏传云:两人交欢而兄事禹。
[51]赵策云: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52]汉书梅福传云: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
[53]又赵光汉传云:见事风生。
[54]班固答宾戏云:游说之徒,风*电激。
[55]汉书成帝纪云: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56]又蒯通传云: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57]又叔孙通传云:此特羣盗鼠窃狗盗。
[58]庄子达生篇云:柴立其中央。
[59]秦策云:庭说诸侯之主。
[60]又云:嫂蛇行匍伏。
[61]史记酷吏传云: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
[62]庄子则阳云:欲恶去就,于是桥起。
[63]韩愈潮州谢表云:孽臣奸隶,蠹居棋处。
[64]又太原郡公神道碑云:宾接士磊夫,高下中度。
[65]又房公墓碣铭云: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诸句皆以名字状动字而先焉。
【6.2.2】有假借静字为状字者。
[66]庄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新」字本静字也,今先「发」字而为状字。
[67]左襄二十七:志诬其上,而公怨之。——「公」字本静字,以状「怨」字。
[68]史刺客列传:于是襄子大义之。——「大」本静字,以状「义」字。
[69]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东」「西」「南」三静字,今先动字,以状其处也。
[70]韩与冯宿论文书: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小」「大」二字同上。
[71]又王公神道碑:公嫉其为人,不直视。——「直」字同上。
【6.2.3】有假借动字不状字者。
[72]史张释之列传: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立」动字也,今假以「诛」字而先焉。
[73]左哀十六: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
[74]又隐元:庄公寤生,惊姜氏。
[75]汉食货志:双动欲慕古,不度时宜。
[76]又李广传:破广军,生得广。——所引「生」「寤」「动」「生」等字,本皆动字,今假为状字矣。
状字诸式六之三
【6.3】状字用以象形肖声者,其式不一。有用双声者,有用迭韵者,而双声迭韵诸字概同一偏旁者。有重言者,有重言之后加以「焉」「然」「如」「乎」「尔」诸字者。
【6.3.1】状字为双声迭韵且同一偏旁者。①
双声状字。
如:「流离」「含糊」「留连」「陆梁」「展转」「土苴」「闛鞈」「犹豫」「盘薄」「颠倒」「萧散」「率眞」②等字。至「踌躇」「踟蹰」「嗫嚅」「砰磅」「踯躅」「逼迫」「凄怆」等字,则双声而同偏旁矣。
迭韵状字。
如「胡卢」「相羊」「仓忙」「支离」「灭裂」「章皇」「郁律」「轧易」③等字。至「炰烋」「仿佯」「猖狂」「蹉跎」「缠绵」「绸缪」「逡巡」「彷徨」「迁延」「劻勷」「淹滞」④「*嶫」「鸿蒙」「沆茫」「駍驞」「峥巆」「觩*」「峛崺」「埢垣」「岭巆」「嶙峋」诸字,则迭韵而同偏旁矣。
○1下面例字中,「流离」「留连」「陆梁」「土苴」「犹豫」「盘薄」「颠倒」「萧散」「踌躇」「相羊」「仓忙」「支离」「猖狂」「蹉跎」「缠绵」「绸缪」「逡巡」「迁延」「劻勷」等,【5.12.3】节已归入动字,但又说:‘双声迭韵诸字,所以状容者居多,故概通状字。’在马氏看来,这些字既可看作动字,也可看作状字。
○2章云:「率眞」非双声,疑有误。
○3章云:「轧易」非聊绵字。 今案:疑有误字。
○4章云:「淹滞」非迭韵字。
【6.3.2】有重言者。①如:
「匈匈」「鞅鞅」「謷謷」「陈陈」「累累」「录录」「期期」「郁郁」「默默」「喋喋」「沾沾」「勤勤」「恳恳」「卒卒」「渊渊」「洞洞」「属属」「融融」「泄泄」。
【6.3.3】有重言之后加以「然」「如」「乎」诸字者。②
[77]论语泰伯云:荡荡乎,民无能名焉!③
[78]又: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③
[79]庄子秋水云: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80]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
[81]孟子公孙丑上云:芒芒然归。
[82]论语先进云:侃侃如也|行行如也。
[83]双述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84]汉书万石君传云:僮仆欣欣如也。
[85]又公孙刘车等传赞云:断断焉,行行焉,虽未详备,斯可略观矣。
[86]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云: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87]礼檀弓云: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
[88]又云: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
[89]又祭义云: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然则「尔」「诸」两字亦可加于重言之后也。
①② 重言及重言后加「然」「乎」等,这两类字,绝大多数应归入静字。
○3论语泰伯‘巍巍乎……’在前,‘荡荡乎……’在后,马氏原引顺序颠倒而合作一例。今依原来次序,并分为两例。
【6.3.4】有任用何字为状,煞以「然」「焉」「如」「乎」「尔」「若」「斯」诸字者。
[90]孟子梁惠王上云: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与之矣。——「油」「沛」「浡」三字,各以「然」字为殿而成状字。
[91]汉书陆贾传云:于是佗乃蹶然起坐|士大夫怅然失望
[92]又文帝纪云:故*然念外人之有非。
[93]又匡衡传云:学士歙然归仁。
[94]又陈汤传云:排妒有功,使汤块然。
[95]又食货志云:江淮之间,萧然烦费矣。
[96]又武帝纪云:屑然如有闻。
[97]又董仲舒传云:今子大夫褒然为举首。
[98]又韩信传云:诸将皆呒然阳应曰:‘诺。’
[99]左传庄公十一年云:其与也悖焉|其亡也忽焉。
[100]又襄公八年云:翦焉倾覆,无所控告。
[101]又昭公五年云:若观焉好逆使臣。
[102]易离云:突如其来如。
[103]汉书叙传云:荣如辱如,有机有枢。
[104]又高帝纪云:意豁如也。
[105]又诸侯王年表序云:而海内晏如。
[106]论语泰伯云:焕乎其有文章。
[107]易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
[108]论语阳货云:夫子莞尔而笑曰。
[109]又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
[110]又诗小雅皇皇者华云:六辔沃若。
[111]易干云:夕惕若。
[112]公羊传文公十四年云:力沛若有余。
[113]礼玉藻云:二爵而言言斯。——夫如是,则「若」「斯」二字亦可藉以为状辞之助语矣。
①「状辞」涵义不明,似即指状字。「助语」当与今言「后缀」相当。
【6.3.5】有时或用名字,或用静字,甚或用读,以状一相似之情者,则先已「若」「如」等字,而复殿以「然」字者为常,且必置于所状之后,此变例也,已见平比节内。①
[114]孟公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者,本名也,所以状助长相似之情者也。今则先以「若」字以为比,而后殿以「然」字者,即所以状之也,而「无若宋人然」五字,置于「勿助长也」一句之后,即置之于所状之后也。
[115]又滕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小」静字也,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者,同上。
[116]又尽下:道则高矣,美若登天然。——「登天」二字一读,②解同前,犹云「道之高美,其不可及之状,如人之登天者一般」云。
[117]又公上:今言王若易然。③
[118]又公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119]又:夫子若有不豫色然。——三句皆同前。
[120]公庄三十二: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以疾死」三字一读,④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解与前同。
[121]韩送文畅师序: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
[122]又画记:见之戚然若有感然。
[123]又进士策问: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然。——三引皆同前。
惟[124]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云:任有小大,唯其所能,若器皿焉。——是则「焉」字亦可用如「然」字。
○1本节可与【4.5.2】节互相参照。
②④ 按照马氏关于读的定义,「登天」「以疾死」似均非读。
③ 此下三例([117][118][119])原来次序不顺,今改正。
状字别义六之四
p233
【6.4】状字往往单词双字,而以义可别者有六。
【6.4.1】一,以指事成之处者。
[125]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东」「西」「南」三字,各记其败丧与见辱之地,盖记其丧败之地,即所以状其丧败时之情境,故曰状字。惟其为状字,所以先于动字也。
[126]史张释之列传: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127]又:独奈何廷辱张廷尉?——「左右」两字记所视之处,「廷」字记所辱之处。
[128]又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129]又:乃病免家居。——「郊」「北」与「家」三字,亦记处也。由是,
[130]史记万石君传云: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
[131]又汲郑列传云: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
[132]又淮阴侯列传云: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133]左传文公七年云: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以上诸句内,「南」「东」「北」「西」「上」「下」「右」「左」「外」「焉」诸字,皆记处而先所状也。
【6.4.3】二,以记事成之时者。
[134]孟梁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已」者,记驾车之时,故先「驾」字。
[135]又:鲁平公将出。——「将」者,记其「出」时也,故先「出」字。
[136]左隐元:逐恶之。
[137]又:君将不堪。
[138]又:不如早为之所。——「逐」「将」「早」三字,皆状时也。
[139]庄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140]史叔孙通列传: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141]又:我几不脱于虎口。
[142]汉赵充国传: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143]史淮阴侯列传: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
[144]又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
[145]又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6]又:今暴得大名,不祥。①
[147]魏文帝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148]史陆贾列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
[149]又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
[150]又陈丞相世家: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
[151]汉卜式传: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152]汉高帝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153]又:高帝常繇咸阳。
[154]汉于定国传:率常丞相议可。
[155]韩柳子厚墓志铭:率常屈其座人。
[156]史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诸句中所有「日」「岁」「急」「几」「初」「中」「最后」「旦」「暮」「立」「方」「暴」「既」「行」「未尝」「始」「竟」「终」「常」「业」诸字,皆状时也。
至[157]庄子逍遥游云: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且」字解如「将」字。
[158]史记冯唐列传:臣父故为代相。——「故」字解如「本」字。「故」得为「本」者,「故」旧也。
[159]汉书赵广汉传云: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此「故」字亦解如「旧」字。
[160]又贾谊传云:天子春秋鼎盛。
[161]又贾捐之传云:显鼎贵,上信用之。
[162]又匡衡传云:无说时,匡鼎来。——三引「鼎」字,解如「方」字,「当」字,亦状时也。
[163]史记晋世家云:犁二十五,事冢上柏大矣。——「犁」者,「比」也。
故[164]又吕后纪云:犁明,孝惠远。——「犁明」者,「比明」也。
[165]又酷吏列传云:梨来会春,温舒顿足叹。——「梨」通「犁」。
又有两字重状一时者。
[166]庄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既已」二字意重,并记过去之时也。
[167]汉贾谊传: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礼貌之矣。——「尝已」「已尝」并重言也。
[168]魏文帝与吴质书:别来行复四年。——「行复」二字,皆记时也,似此者,如「方且」「尝复」「曾复」诸重言,②见于古籍者,往往有之。
至记时之字置于句首以为起句之辞者,亦可列为状字。
[169]左隐元: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初」者,原始之辞,今置句首以为记事推原之例,左氏文习用之。
[170]汉高帝纪: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前」字置句首,与「初」字同例。
[171]论公冶: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始」「今」两字同上。
[172]史高帝本纪: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史记之用「始」字,与左氏之用「初」字,汉书之用「前」字同,可见诸书皆各有字例也。
[173]秦策:已一说而立为太师。
[174]史夏本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已」字在句首,与「初」「前」诸字同例。
○1[146]的「暴」和[140]的「急」、[141]的「几」似非记时,而为记状态与情景,置于【6.4.3】节较妥。
○2此处及[167]例说明中,称意义相近两字连用为「重言」,异于一般理解(如【6.3.2】节)。
【6.4.3】三,以言事之如何成者。此记成事之容,前所谓双声迭韵与重言诸字,以为象形肖声者,皆此类也。惟彼必双字,此论单字耳。
[175]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大」字假以肖所戒为如何也。
[176]又离下:施从良人之所之。——「施」者,言其从之容也。
[177]汉汲黯传: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空」字以言所取之状也。
[178]又韩信传:军殊死战。
[179]史刺客列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180]汉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雑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181]又金日磾传: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182]楚策: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
[183]礼檀弓:壹似重有忧者。
[184]汉食货志:畜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诸句内所有「殊」「徒」「纯」「妄」「重」「痛」诸字,皆以肖成事之容也。
【6.4.4】至「犹」「若」「如」等字用以为比者,亦以记成事之容,可与论比章参观。①
犹。
[185]孟告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性」与「杞柳」,「义」与「桮桊」,本无相关之义,今以「犹」字先乎「杞柳」,则「性」为所状矣;①先乎「桮桊」,则「义」为所状矣。此「犹」字所以记容之状字也。
[186]礼记大学云:听讼,吾犹人也。②
「如」「若」诸字同例。
[187]左传昭公十二年云: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188]史记酷吏列传云: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
[189]又货殖列传云: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190]又云: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191]老子云: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③
[192]史货殖列传: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193]又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诸句内所有「如」「若」等字,皆以状所比也。而「犹」「如」「若」诸字之所状,或为名字,或为静字,或为一读皆可。
至「如是」「如此」「如斯」「若此」「若彼」,又「若何」「若之何」「奈何」「如何」诸语,则所状皆为代字,④经籍习用,已详于前,故不赘。
「然」字「尔」字解作「如是」者,亦肖容之状字也。
[194]孟梁下:今也不然。——犹云「今非如此」也。此「然」字解作「如此」而为表词者,实肖容之状字也。⑤
[195]又告上: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尔殊」者,如此有异也。「尔」解如「然」字。下「然」字同前。
[196]左成八:唯然,故多大国矣。——「唯然」者,犹云「惟其事之如上」也。
[197]汉贾谊传: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证矣,其执尽又复然。——「所以然」者,「所以为如此」也,「复然」者,「复为如此」也。
[198]公庄三十二:公子牙今将尔。——「今将尔」者,犹云「今将如此」也。
[199]韩答冯宿书:仆何能尔?
[200]又答陈商书:不知君子必尔为不也。——「能尔」者,「能为如此」也。「必尔为不也」者,「必如此为抑否也」。推此类也,「然而」「然则」诸连辞之「然」字,亦有然矣,解见连字篇。⑥
○1本节前半与【6.1.4】节部分内容重复。
○2此例原置‘「如」「若」诸字同例’一句之下,今移上。
○3章云:语见史记老庄传,老子无此文。
○4马氏说「如是」「如此」等,所状皆为代字,其意似为「是」「此」等代字为「如」等所状,与[185]的解说又不同。
○5此下各例「然」「尔」多作表词,但马氏在【0.2】节界说十六后讲「表词」时,限于静字,没有说状字可作表词。
○6此指【8.3.1】节。
【6.4.5】四,以度事成之有如许者。如许者,言事成而有多少、浅深、厚薄、偏全之各别也。
言事成之多少、厚薄等。
[201]孟离下: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亟」者,言其称之如许次也。
[202]又万下:叠为宾主。——「叠」者,言互为宾主之频频也。
[203]左昭十四: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灭。——「三」者,言数恶之次也,「末」者,言所灭之如许也。
[204]史记游侠列传云: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
[205]又云: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206]汉书朱云传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207]又霍光传云:长财七尺三寸。
[208]荀子荣辱篇云:是其为相悬也,几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①
[209]左传昭公十六年云:韩子亦无几求。
[210]汉书赵后传云:今儿安在,危杀之矣。
[211]蜀志先主传云:今大事垂可立。
[212]魏文帝与吴质书云: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213]庄子人间世云: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214]史记曹相国世家云: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
[215]又张叔传云:自欧为吏,未尝言按人,专以诚长者处官。②
[216]又三代世表云: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
[217]汉书田窦传云:于是上使御使簿责婴所言灌夫,颇不雠,劾系都司空。
[218]又礼乐志云:质朴日消,恩爱寖薄。
[219]又贾谊传云: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220]又周勃传云:吏稍侵辱之。
[221]后汉书马援传云: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
[222]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云: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而更肤引公羊榖梁,适足自乱。
[223]史记萧相国世家云:列侯毕已受封。——以上所引句内,「盖」「厚」「薄」「连」「财」「几」「危」「垂」「微」「直」「专」「颇」「寖」「虑」「稍」「更」「毕」诸字,或言其事之多少,或言其事之厚薄也。
至于言成事之浅深者,则有「愈」「滋」「甚」「益」「极」「至」诸字以为状,盖与论比篇内所谓泛称夫极者,大略相似耳。
[224]孟子公孙丑上云: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225]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居*汭,内行弥谨。
[226]荀子荣辱篇云: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
[227]史记秦本纪云: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228]汉书成帝纪云:其申饬有司以渐禁之。
[229]史记五帝纪云:余幷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230]汉书卜式传云: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231]史记平准书云: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232]又秦本纪云: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
[233]礼记射义云: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
[234]汉书贾谊传云: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
[235]史记封禅书云: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
[236]又游侠列传云: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237]又高帝本纪云:人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
[238]又云:丰,吾所生长,极不忘尔。
[239]荀子正论篇云: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诸句中「滋」「弥」「俞」「愈」「渐」「尤」「甚」「仅」「*」「廑」「绝」「益」「极」「至」诸字,皆以言事所至浅深之境也。
[240]水经注言:沁水两岸蒙龙拔密,奇为翳荟也。
[241]又言:庙前有攒柏数百根,……青青弥望,奇可玩也。——宋本「奇」字皆作「最」字,亦通。③
[242]韩愈与陈给事书云:其后阁下位益尊,伺侯于门墙者日益进。
[243]又答窦秀才书云:是故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困。
[244]庄子渔父云: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
[245]史记魏其列传云:诸士在己之左,俞贫贱,尤益敬与钧。
[246]韩愈顺宗实录云:叔文最所贤重者李景俭,而最所谓奇才者吕温,故最在后贬。——诸引句皆以「益」「愈」「逾」诸字,两两相比,以状其所至之深浅也。
○1章氏引杨倞注:‘「几」与「岂」同。’
○2此例汉书‘欧’作‘*’,‘专’作‘剸’,‘欧为吏’上无‘自’字。马氏原书,人名从史记,
○3章云:说本刘淇氏助字辨略。然刘氏仅谓「奇为翳荟」之「奇」,宋本作「最」,不谓皆作「最」也。
【6.4.6】五,以决事之然与不然者。①
[247]孟公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必」字所以决胜之当然者也。
[248]又:士诚小人也。——「诚」字以决其实为小人也。
[249]史吕后本纪云: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
[250]诗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
[251]周语云: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人。
[252]左传昭公十一年云: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
[253]又隐公六年云:宋卫实难,郑何能焉?
[254]又僖公二十四年云:实纪纲之仆。
[255]易系辞云: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256]孟子梁惠王下云:君是以不果来也。
[257]史记高帝本纪云:雍齿雅不欲属沛公。②
[258]又张耳列传云:吾王审出乎?
[259]汉书五行志云:乡亡桓公,星逐至地,中国其良绝矣。
[260]史记冯唐传云:上既闻谦颇李牧为人,良悦而搏髀曰。
[261]孟子梁惠王上云: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62] 史记五帝本纪云: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263]礼少仪云: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
[264]论语子罕云: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265]史记田齐世家云: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
——诸句中,如「诚」「洵」「实」「断」「果」「雅」「审」「良」「固」「信」诸字,皆以决事之诚然者也。
答语可单用一字,不必附于他字。
[266]礼内则云:男唯女诺。——然则「唯」「诺」二字皆可单用矣。
[267]论语里仁云:曾子曰:‘唯。’
[268]又阳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269]礼檀弓云:有子曰:‘然。’——此皆单用一字以为答也。
[270]史记自叙云:唯唯,否否,不然。——此重言亦所以为应答之辞也。
若以决辞合于助字,则成为表词矣。
[271]论语子路云:必也正名乎!——犹云「为政所先必为正名也。」
[272]又宪问云: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273]左传桓公十八年云: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274]史记鲁仲连列传云: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噫,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
[275]又李斯列传云: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焄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眞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
——诸句内皆以决辞合于助字而为表词也。即如「信也」「固也」,虽皆为答语之辞,而其起词即为所答之事,故以「信也」「固也」答之,即以决言其为如此者。③
○1原书‘五’包括状字之表肯定与否定者,今分作两节,本节举例以表肯字者为限,表否定者见下节。
○2集解引服虔曰:‘「雅」,「故」也。’苏林曰:‘「雅」,「素」也。’故此例应属【6.4.2】节‘记事成之时者’。
○3此处所说「决辞」,指意在肯定的字眼,非系词之谓。又,「必」「信」「固」等既为表词,就不是状字而应是静字了。
【6.4.7】状字之决不然者实多,今各详之。
【6.4.7.1】「不」字用于静字、动字、状字之先,以决事理之无者,常语也。
[276]孟梁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四用「不」字,一先「多」字,静字也,余皆先乎动字。又「不为不多」者,言事理之当然者也。「不夺不餍」者,决功效之当然者也。
至[277]孟子梁惠王下云:不若与人。
[278]又云:今也不然。
[279]又公孙丑上云:虽有智慧,不如待时。——三句,「若」「然」「如」三皆状字「不」字先之,皆所以言事理之如此也。
惟「不」字先于静字,如「不仁」者「不贤」者等语,则两字合成一语,解见静字篇内,并非藉以决事理之当然也。
[280]史淮阴侯列传: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281]汉高帝纪:旦日不可不早来谢。
[282]又王嘉传: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所引句内,迭用两「不」字,业已互相对销,无异正说,然所决者仍为事理之当然也。
[283]孟子梁惠王上云:直不百步耳。
[284]韩愈送杨支使序云:虽有享之以季氏之富,不一日留也。——两句「不」字皆先名字,似含一动字。第一句犹云「直不走百步耳」,第二句犹云「不愿一日留也」。似此之类,经籍时有,然未可拘定为所含何字,总以可解为要。
「不」字有代「非」字者。
[285]礼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86]又云:苟不固聪明圣知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287]庄子让王篇云:先生不受,岂不命耶!——前引三节内,所云「苟不」,解以「苟非」较顺。所云「岂不」,解以「岂非」较顺。
[288]大戴礼王言篇云:毕弋田猎之得,不以盈宫室也;征敛于百姓,非以充府库也。
[289]墨子非命篇: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前引二节内,「不」「非」两字互用,释词引为相代之证。
「不」字有代「无」字者。
[290]汉武五子传赞:不一日而无兵。
[291]又枚皋传:凡可读者不二十篇。①
[292]诗王风:不日不月。
[293]周官大司马: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诸「不」字皆可解作「无」字,以其先乎名字故也。故释词谓
[294]论语先进: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闲」当作「非闲」者,失之矣,②以「闲」字为动字故也。
释词解「不」「丕」二字,有解为语词,有解为发声者。
[295]书西伯勘黎云:我生不有命在天。
[296]又君牙云:丕显哉!③
[297]逸周书芮良夫云:④不其乱尔。
[298]诗小雅常棣云:鄂不*。
[299]又小雅桑扈云:受福不那。
[300]又大雅文王云:不显亦世。——等句,皆解作语词无解。愚案,似此句法,仍解作「岂不」为顺。
故[301]论语阳货云:不曰坚乎?——犹云「闻之人岂不曰坚乎。」
[302]左传宣公四年云: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犹云「岂不馁而」也。
[303]孟子公孙丑上云:吾不惴焉。——犹云「吾岂不惴焉」也。⑤
○1章云:汉书作「百」,马氏误引。
○2章云:释词第十解此句云:‘言人无有非其父母昆弟之言也。’盖以「无」释「不」,「非」释「闲」,非以「非闲」释「不闲」也。马氏殊误。
○3章云:「丕」字古未有训「不」者,马氏以「丕显」作「岂不显」解,似误。
○4芮良夫乃逸周书篇名。马氏原作「芮良夫诗」,误。今案:「诗」字乃涉下「诗云」而误(篇名乃校注本所加)。
○5[302][303]原无「犹云」二字,今加。
【6.4.7.2】「未」字以决事之过时者,常语也。
[304]孟离上:舍馆未定。——「未定」者,言时尚未定,故不来也。
[305]又离下:民未病涉与。——犹云「杠梁及时可通,民无病涉之时也。」
「未」字有与「尝」字相并者。如:
[306]孟子离娄下云:而未尝有显者来。
[307]又告子上云: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
[308]史记冯唐列传云: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309]汉书儒林传云: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未尝」二字,皆言已往之无其事也。而「未尝不」者,犹云「往时先不如此」也。
「未」字后于「犹」字者,言事之有及时也。
[310]孟子离娄下云: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由未」者,犹云「同为人,而我及时尚不如是」也。①
[31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若犹未也,又将及难。——「犹未」者,犹云「及今尚无知」也。
至[312]榖梁隐元年云: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313]左传文元年云:君之齿未也。——两「未也」皆「犹未」之意。
而[314]孟子公孙丑下云:或问:‘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此「未也」直是无辞耳。「未也」之「未」字,用如表词,而非状字矣。
○1「由」同「犹」。
【6.4.7.3】「勿」「毋」二字,禁戒之词。
[315]论先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6]孟尽下:勿视其巍巍然。
[317]左文公元年:享江芊而勿敬也。
[318]又成二:非礼也,勿籍。
[319]讼公冶:毋以与尔邻里乡乎!
[320]史张释之列传:卑之,毋甚高论。
[321]又赵世家: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
[322]汉王尊传:贤为上,毋以富。——所引「勿」「毋」诸字,皆禁止之辞。
「无」通「毋」,亦禁止之辞。
[323]孟梁上:王无罪岁。
[324]又告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325]庄德充符:子无乃称。
[326]又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四引「无」字,皆戒辞也。
虽然,「勿」「毋」「无」三字有无禁戒之意者。如:
[327]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两句两「勿」字。
[328]又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句四「勿」字。
[329]又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毋」字。
[330]又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两句两「无」字。皆陈述之辞,而无命戒之意。①
[33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332]又昭公三年云: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
——两节内「无」字皆代「不」字。左氏文类此者甚多。
至[333]尔雅释训云:勿念,勿忘也。——郭璞注曰:勿念,念也。
[334]诗大雅文王云:无念尔祖。——传曰:无念,念也。
[33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服虔注曰:毋宁,宁也。
——似此之句,经生家皆以「勿」「无」「毋」三字为发声而无解者,②恐未尽然也。盖古书往往有省文两字幷作一字者,与其武断而强解,毋宁知所省乎?
○1[328]四「勿」字乃禁戒之辞。今案:[328][329][330]三例马氏引文简略,今补全。
○2章云:见经传释词。
【6.4.7.4】论语公冶长正义云:‘「弗」者,「不」之深也。’与「不」字无异,惟较「不」字辞气更遽耳。
[336]论公冶: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极言其不如之甚,有不待思索而急遽言之之状。故孟子尽心下历数大人之巍巍者,即遽断之曰:‘我得志,弗为也。’至以后总言不足畏之理,则用「不」字,故曰:‘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337]左传宣公十二年云: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两「弗」字用以深责,亦匆遽口气。
【6.4.7.5】「靡」「蔑」「罔」「匪」「休」。
[338]史记平准书云: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靡」字解同「不」字。
[339]左传文公十七年云: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蔑」字解同「无」字而为动字。盖「蔑以」犹「无以」也。
「罔」字「匪」字,或解如「无」字,或解如「不」字,则为书诗专用之字。
「非」「无」二字之为动字,已见前矣。
他如「微」字,「否」字,非此处所应解。
「休」字解作「勿」字,乃方言也。
【6.4.8】六,以传疑难不定之状者。
【6.4.8.1】凡疑难之事而为名字,则有询问代字以表之,疑难之口气,则有助字以传之,兹姑不论。第论疑难之状字合于动字,以肖其拟议恍惚之貌耳。疑难状字,有与询问代字同字而不同用者,如「何」「焉」「胡」「乌」「曷」「安」诸字。至如「岂」「讵」「庸」等字,惟用为状字耳。其或两代字用为状字,则不同义。①
何。
[340]论先进:夫子何哂由也?——犹云「夫子为何哂由也?」「为」字不言,单用「何」字合于动字,故为状字。若「何」字为动字之止词,则又为代字矣。
[341]论语先进云:回何敢死?
[342]又云:何必读书?——两「何」字皆状字也。
[343]史记高帝本纪云: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344]又刺客列传云:何必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两「何」字有「为何」或「何故」之解。
总之,凡「何」字单用而代转词者,②则为状字;若为止词,为表词,与为司词者,则代字矣。
凡「何」字合静字者,所以状之也,故为状字。
[345]论语子路云:何晏也?
[346]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云:何肥也?
[347]汉书东方朔传云: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状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诸「何」字犹云「何其」,叹异之辞也。「无礼」二字合用,与静字无异。
[348]史记陆贾传云:何念之深也!——「何」虽不紧靠「深」字,然实贴「深」字。由是,
[349]又项羽本纪云:是何楚人之多也!
[350]齐策云: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③
——皆此类也。
焉。
[351]论语先进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52]又公冶长云:焉得刚?
[353]左传闵公二年: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354]史记河渠书云:关内则辅渠灵轵是也,焉说三河之地哉?④
[355]韩愈答李翊书云: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诸「焉」字皆合助动字以状之。
胡。
[356]诗邶风日月云:胡能有定!
[357]庄子庚桑楚云: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358]汉书贾谊传云: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359]史记萧相国世家云: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360]后汉郑玄传: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五引「胡」字,皆为状字。
乌。
[361]秦策云:秦乌能与齐悬衡!
[362]班固东都赋:乌睹大汉之云为乎!——两「乌」字用如状字。
至[363]孟子尽心上云:居恶在?
[364]又万章下云:恶乎宜乎?
[365]论语学而云:人焉廋哉?——「恶」字与「焉」字虽为疑辞,然以询何处者,非以状犹豫之情者也。
曷。
[366]书盘庚中云:曷虐朕民?
[367]又召诰云:曷其奈何弗敬?——两「曷」字皆解「何故」,常语也。
至[368]荀子强国篇云:曷若是而可以持国乎?——「曷」字解作「岂」字。子史诸籍,用作如此解者,往往有焉。
安。
[369]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370]汉书霍光传云:安得遗诏封三子事?
[371]汉书陆贾传云: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诸「安」字,经生家皆解作「何」字,故
[372]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此「安」「焉」「何」三字连用解互用之证。惟所引「安」字,间可解作「岂」字。
而诸子籍内「安」字有别解者,兹不及论也。
○1句意不明。似是两个同义代字用作状字则不同义之义,但无例证。
○2这里所说「转词」指「何」在动词前作「为何」「何故」讲这种用法。
○3【2.4.3】节[二?571]‘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二?572]‘何子求绝之速也!’与此[349]‘是何楚人之多也!’[350]‘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的「何」用法相同,而彼处说「何」上表词,归入询问代字,此处却列入状字。
○4章云:按此文见汉书儿宽传颜师古注,史记无之。 今案:师古注只‘关内则辅渠灵轵’六字引自河渠书,余为颜氏语。
【6.4.8.2】「岂」字,广韵云:‘「安」也,「焉」也,「曾」也。’有作「宁」字解者。
[373]孟子梁惠王上云:岂能独乐哉?——「岂」字作「安」字解。若假以相比,与「如」「若」「况」诸字相合,则可解作「何」字矣。
[374]论语微子云: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岂若」者,「何若」也。
[375]汉书贾谊传云: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岂如」者,「何如」也。
[376]后汉爰延传:夫以光武之圣德,严光之高贤,君臣合道,尚降此变,岂况陛下今所亲幸,以贱为贵,以卑为尊哉?——「岂况」者,「何况」也。
至[377]汉书卜式传云: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378]又西南夷传云:追观太宗填抚尉佗,岂古所谓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者哉?——两「岂」字皆未定之辞。
[379]吴语曰:天王岂辱裁之?
[380]庄子外物篇曰: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两「岂」字作「其」字解。「岂」字之用,解虽不一,然皆用如状字。
【6.4.8.3】「讵」字,广韵云:‘「岂」也。’与「巨」「渠」「遽」「巨」「距」通。
[381]邓小平书高帝纪云: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史记项羽本纪作‘公岂敢入乎?’故「巨」与「岂」同解而互用也。
[382]吴语云: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
[383]荀子正论:是岂巨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384]史记陆贾传云: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385]庄子齐物论云: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386]史记张仪列传云: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曰「岂遽」,曰「岂巨」,曰「何渠」,曰「庸讵」,曰「宁渠」,皆重言一义而已。
[387]左传庄公十四年云: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
[388]汉书南越王传云:虽王之国,庸独利乎?——两「庸」字并「宁」「岂」之辞。
[389]荀子有坐篇云: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390]左传襄公十五年云:将庸何归——「庸安」,「安」也;「庸何」,「何」也,皆重言也。
[391]后汉杨秉传云:盖郑詹来而国乱,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容」通「庸」,亦「岂」辞也。
[392]公羊傅哀公十四年云: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末不亦」犹云「无亦」,此「末」字亦疑辞也。
「其」字有拟议不定之意者,亦状字也。
[393]礼中庸云:舜其大孝也与!
[394]又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395]论语学而云: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①
[396]庄子齐物论云;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39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
[398]论语为政云: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凡引「其」字,皆未定之词也,「其或」重言也。
[399]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400]论语为政云:其何以行之哉!——两引「其」字,可解作「将」字,亦状字也。
①「其诸」连用,有时表测度语气,有时用于抉择问句,公羊传达室七见,论语仅此一见,其它先秦古籍罕见。
【6.4.8.4】易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
[401]左传哀公元年云:今年内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
[402]又昭十三年云: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两「或」字并疑词。
[403]易系辞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404]礼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诸「或」字皆辞之未定为一者也,故皆状字。①
① 参【6.1.4】节注②。
【6.4.8.5】 曾。
[405]吴语云:越曾足以为在虞乎?
[406]闵公二年公羊传云:设以齐取鲁,曾不与师,徒以言而已矣。①
[407]论语八佾云: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408]又先进云: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②
——诸「曾」字,或训「乃」,或训「则」,或训「宁」,广韵训「岂」为「曾」,则「曾」亦可为「岂」矣。说文曰:‘「曾」,词之舒也。’盖犹豫之词也。
[409]闵元年公羊传云: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曾」犹「尝」也,记时之状字也。
①② [406]的「曾不与师」是「简直不用出兵」的意思,[408]的「曾由与求之问」是「没想到你问的是由与求」的意思,这两个「曾」字都不是犹豫之词。
【6.4.9】六者皆单字状字也。更有记时与记处状字合于他字以成一语者,此种成语,概位句读之首,非若单字状字之必先乎动字也。至记处记时之语,率用「上」「下」「左」「右」「外」「中」「间」等字,缀于地名人名时代之后,与夫记价值、记度量、记里数诸名字,皆可名为状辞,已详于宾次节矣。
[410]孟尽下: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闲」状字也,「为」动字也,两合焉以成一顿,置诸句首。
[411]史信陵君列传: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居」动字也,合于「顷」字,又一顿。
惟动字合状字为顿,如「居顷」「为闲」之类不概见。静字合状字,如「良久」等亦罕见。习见者,状字合于「之」字与「者」字也。
[412]史张释之列传:久之,文帝称善。
[413]又:顷之,太子与梁五共车入朝。
[414]又曹相国世家:间之,欲有所言。——曰「久之」,曰「顷之」,曰「间之」,皆与「之」字合以记时者。
[415]
汉司马迁传: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逐,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所云「上之」「次之」「外之」「下之」,皆以历数地位,列为状语,则诸「之」字无解而有解矣。
故[416]韩文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仿之云: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儒宗文师,磊落相望。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召而使之,无有不可。——所云「外之」「内之」者,亦以历数也。匪直此也,
[417]齐策云:无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犹之」云者,犹云「与上文鱼失水比,犹无益」也。「之」字不为义,故「犹之」亦状语也。
[418]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义同。
[419]史曹相国世家:乃者我使谏君也。
[420]汉文帝纪:间者诸吕用事擅权。
[421]又杨恽传: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
[422]又魏其传:今者又与夫有郗。
[423]韩答张籍书:愈始者望见吾子于人人之中,因有异焉。
[424]又:近者尝有意吾子之阙焉无言。——「乃」「间」「顷」「今」「始」「近」诸字合「者」字,皆以记时也。仿此例者甚多,如「日者」「前者」「昔者」之类。
[425]汉书霍光传云:不者且有大患。
[426]史记项羽本纪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者」与「不然」「非然」者,皆状语之为顿者,均在此例。
[427]论语先进云:今也则亡。——曰「今也」,则状字合于「也」字矣。
虚字卷之七
介字
【7.0】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
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夫名、代诸字,先乎动字者为主次,后乎动字者为宾次。然而实字相关之义,有出乎主、宾两次之外者。泰西文字,若希腊拉丁,于主、宾两次之外,更立四次,以尽实字相关之情变,故名、代诸字各变六次。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文心雕龙章句有云:‘「之」「而」「于」「以」者,札句之旧体。’「札句」也者,盖以为实字之介绍耳。
介字习见者,曰「之」,曰「于」,曰「以」,曰「与」,曰「为」,共五字。五字之用,先所介者常也。
之字之用七之一
【7.1】「之」字训为代字,训为动字,已详于前。训为介字,则不为义,故曰虚字。经生家训「之」字云:‘言之间也。’「之」字所间之言不一。
【7.1.1】一,以介于两名字之间者。两名相续,意有偏正,偏者先而正者后,偏、正之间,概介「之」字。然未可泥也,大抵以两名字之奇偶为取舍,论次篇已缕陈之矣。又以意之轻重为「之」字之取舍者,宣公三年榖梁传云:‘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是则「之」字加否,即为辞缓急之别。疏释以为范氏所引别例,其理迂诞,而不尽然也。若以缓急二字以解意之轻重,似有可解之处。
秦汉文虚字最少者莫若汉书。汉书诸篇记事最长者莫若霍光传。傅文字约六千,所用「之」字,所用「之」字间于两名者共计十二,如云:
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今日之议,不得旋踵∣万姓之命,在于将军∣服斩缞亡悲哀之心∣五辟之属,莫大不孝∣昌邑羣臣,坐亡辅导之谊∣在人之右,众必害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霍氏之祸,萌于骖乘。①
诸句内所间「之」字,皆为意之所重,删之则不辞矣。而诸句用法,与论次篇各例可互证也。②
○1章云:按霍光传中尚有「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古者放废之人,屏于远方」,「乡使听客之言」,「贵曲突徙薪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诸「之」字,不止所举之十二字也。
今案:章氏所补之例中,「放废」「曲突徙薪」非名字。又案:马氏所举之例中,「悲哀」「辅导」「裂土出爵」「逆乱诛灭」亦非名字。
○2此指【3.2】节。
【7.1.2】二,以介于静字、名字之间者。
[1]《左》昭六年: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圣哲」「明察」等皆静字之偶者,而所附名字各皆单字,故参「之」字以四之,此例已见静字篇。①
数目静字之为分数者,或母为名而子为数者,如:
[2]《汉书?律历志》云: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八十一分日」者,母也,「四十三」者,子也,间以「之」字。
又或母子俱为数者,如:
[3]左传文公十八年云:于舜大功二十之一也。——「二十」与「一」,母子皆数也,亦间「之」字。而不间者,如「什一」「万一」之类。
凡言分数,「之」字加否,皆已散见于代字与静字篇矣。②
○1此指【4.2.1】节。
○2此指【2.5.3】节和【4.3.3】节,但前一节所谈非‘母子俱为数,这种情况,也没有涉及‘「之」字加否’的问题。而【3.2.2】节末倒涉及此。
【7.1.3】三,以介于代字、名字之间者。①
[4]史秦楚之际月表序: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若斯」者,指示代字也,②「亟」字单,故加「之」字以足焉。
[5]又: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6]又伯夷列传: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若斯之难」,两句同,并同上。
[7]汉匈奴传: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如彼」「如此」后缀以「之」字,皆以「难」「备」两静各为单字故也。
[8]汉书刑法志云: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缪论如此甚也。
[9]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
[10]论语子路云: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11]汉书刑法志云:有君若上其贤也。③——所引四句,与前同一句法,而「如此甚也」「如是甚也」两句,不加「之」字;「若是其几也」「如是其贤也」两句,易以「其」字。是则「之」「其」两字之加否,与文义无涉也。
[12]又贾谊传云: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此」指示代字也,后加「之」字,不为义,犹曰「此政」「此令」云尔。然且加「之」者,所以四之耳。此种句法罕见。
至其篇末有云‘此之不为’者,「之」为代字,非此例也。
○1杨云:「名字」当作「静字」。下文云‘「难」「备」两静各为单字’,足证马氏本谓代静之间也。此盖刻本之误。又案:马下引贾谊传以「此之政」「此之令」连读,又似谓代名之间,殊觉可疑。
○2「斯」为指示代字,不应连「若」字在内。
○3【2.3.1.3】节引此例([二?341]),说「其」是接读代字,作读的主次,与此说异。
【7.1.4】四,以介于名字、动字之间者,又别三式:
【7.1.4.1】其一,散动字用于偏次,而名字在正次者,率间「之」字以明之。
[13]汉贾谊传: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记过」者,动字及其止词也,「宰」,名字也,中间「之」字,以明偏、正之次。下句同解。
[14]又赵后传:乃反复校省,内暴露私燕,诬污先帝倾惑之过,成结宠妾妒媚之诛,甚失贤圣远见之明,逆负先帝忧国之意。
[15]又:不然,空使谤议,上及山陵,下流后世,远闻百蛮,近布海内,甚非先帝托后之意也。盖孝子善述父之志,善成人之事,①惟陛下省察!——引内诸句,以「过」「诛」「明」「意」「志」「事」六字为煞字者,皆此例也。诸句动字用如名字,而正次名字又皆双字,故以「以」字四之也。此例已详于散动之为偏次节矣。②
○1「述父之志」与「成人之事」,非散动字用于偏次之例。「父之志」为「述」的止词,「人之事」为「成」的止词。
○2此指【5.14.4】节。
【7.1.4.2】其二,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字焉。要之,读无「之」字者其常,而有「之」字者,必读也,非句也。
读非起词、止词。
[16]孟梁上: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大旱之望云霓」,所以比之读也。「大旱」起词也,「望」坐动也,中间「之」字,缓辞也。比读概以「也」字助之。
[17]又离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三读三「之」字各以参于起词、坐动之间,凡所为比者与所以比者皆读,表词也。「犹」「若」诸字,用若断词,所以决其可比之理。
[18]史平原君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两比读皆间「之」字。
[19]孟告上: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为」言故之连辞也,故「为」后之读间以「之」字。
[20]左宣十二: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献诸从者。——两读言请献之故,间以「之」字,辞气一宕。
[21]史卫将军传: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
[22]吴语: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于藩篱之外。——两读亦言故也。
[23]汉匈奴传: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
[24]庄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两引皆记时之读也。
至[25]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
[26]又成公二年云: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27]又僖公二十三年云: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经生家皆谓所引传语各节,首句皆间「之」字,而下以「若」字对之,故「之」与「若」互文耳。不知凡起词、坐动有「之」字为间者,皆读也。而凡读挺接上文者,时有假设之意,不必以「之」字泥解为「若」字也。非然者:
[28]书盘庚上云:邦之臧,惟女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29]又金滕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
[30]又洪范云: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尔家,凶于而国。——凡读有「之」字间者,皆有假设之意,而对句并无「若」字以为互文也,则又何说?以上所引诸读之有「之」字为间者,皆非起词与止词之读也。
读为起词。
[31]孟离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与存亡者亦然。——「三代之得天下也」,读之为起词者,故间以「之」字,且率以「也」字助之,所以跌宕其辞气也。「国之所以废与存亡者」,亦读之为起词者也;「之」字先乎「所」,定例也。
[32]又: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夫子之不援」,问句之起词也,无「也」字为助者,辨辞欲其急也。
[33]又梁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也」,乃「宜」字之起词也,犹云「百姓之谓我爱也宜哉!」
[34]又公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35]又: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纣之云武丁」,亦起词之读也。后句犹云「且王者之不作疏于此时者未有也。」故「王者之不作」五字,乃「疏」字之起词,而「疏于此时者」,又「有」字之止词也,下句仿此。①三句皆无「也」字为助者,②以述事之辞欲其急也。孟子七篇,读之助以「也」字者不可胜数,盖孟子之文欲其疏畅故耳。
[36]庄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7]论学而:夫子之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③
[38]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任其鄙。
[39]史李斯列传:彼贤人之用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
[40]又张陈列传: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
[41]又商君列传: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
[42]蜀志诸葛亮传赞: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共引书七次,其读之为起词,各间「之」字而助以「也」字者,皆以记同时之事也。④如鹏之水击三千里,皆其徙南冥时之事也。余可类推。
[43]汉大宛传: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44]史日者列传: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45]楚策: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
[46]礼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47]汉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所引诸读,皆有「之」字为间而无「也」字为助者,以全读字义皆为起词,故直接坐动,无令助字相间以缓辞气也。
[48]汉东方朔传: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
[49]礼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50]史李斯列传: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51]又黥布列传: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
[52]汉贾谊传:秦王之欲尊宗庙、安子孙,与汤武同。——所引诸读,惟间「之」字,以读之起词亦即坐动之起词,故不助「也」字,使辞气较直捷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读,其起词即为「者」字,而复冠以「古」字者,欲「之」字有可间之地也。
至[53]庄子秋水云: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四读所间「之」字,皆先「所」字。
读为止词。
[54]孟离下: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良人之所之也」者,读也,而为「瞰」之止词。间以「之」字,置先「所」字,助以「也」字,结句也。
[55]又万上: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瞽瞍之非臣」者,「问」字承读与,⑤不助「也」字者,非结句也。
[56]又: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虞公之不可谏」者,「知」字承读也,「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者,亦「知」字承读也。两读皆间「之」字,而「也」字则一助一否者,解同上。
[57]又告上: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58]又告下: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两读皆有「所」字,而「之」字先焉。两读又皆为止词,而置先于句;一则为「贱」之止词,而复以「之」字重指者,所以偶「贱」字,且正言也。一则为「识」之止词,而不复重指者,「不」状「识」字,已偶矣,又反言也。
[59]又: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两读一为起词,一为表词,皆有「之」字先乎「所」字,而两读之起词,各以「今」「古」二字代之,⑥所以为间「之」字之地也。
[60]左传僖公四年云: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61]秦策云: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
[62]燕策云: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63]汉书孔光传云:有所荐辟,唯恐其人之闻知。
[64]赵策云:恣君之所使之。
[65]史记管晏列传云:知与之为取,政之实也。
[66]又大宛列传云: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
[67]又老子韩非列传云: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这所敬,而灭其所丑。
[68]又商君列传云: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
[69]庄子则阳云: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
[70]韩送孟东野序云: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⑦——所引诸读,皆为止词,而各有「之」字间焉者也。
又介字后,读之为司词者,亦有「之」字间之,与读之为止词者同。盖司词、止词,两皆宾次也。
[71]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舜之所以事尧」者,读也;「尧之所以治民」者,亦读也,⑧两读后乎「以」字,而为其司词,皆有「之」字间之。
○1马氏措辞欠周,应云:「疏于此时者」合上「王者之不作」为「有」之止词。‘下句仿此’指「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
○2‘三句’指[34]一句,[35]两句,其起词之读皆无「也」字为助。
○3「之」字衍,马氏误记,章氏失校。
○4读既记同时之事,则是用如状字,不应定为起词。
○5「问」的承读应是「瞽瞍之非臣如何」。
○6‘以「今」「古」二字代之’的意思是用「今」「古」二字填空。
○7「草木之无声」一读,不是止词,「风挠之鸣」的「之」代「草木」,不代读。「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同此。
○8[71]解说中,「舜之所以事尧」后原书涉上误衍「事君」二字,「尧之所以治民」后误衍「治民」二字,今删。
【7.1.4.3】其三,凡止词先乎动字者,倒文也。如动字或有弗辞,或为疑辞者,率间「之」字;辞气确切者,间参「是」字。
名字为止词先置参以「之」字。
[72]论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者」句之起词,「不出」其坐动也,「言」则「出」之止词也。今止词先置,而「出」为「不」字所状,故间「之」字以明焉。①
[73]又公冶:子曰:‘吾斯之未能信。’——「信」者「吾」也,所信者「斯」也,「能」乃助动,而为「未」字所状,故「斯」先置而间「之」字。至动字有弗辞者,其止词原可先置。故此句可易云「吾未之能信」,文义虽同,而辞气迥异。若云「吾未斯能信」,又不辞矣。故以「斯」为代字,间以「之」字,则神情勃然矣。学者其审辨之。
[74]又阳货: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犹云「今也或亡是也」。
[75]又: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犹云「何必之公山氏也」。
[76]又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犹云「吾以为子所问之有异也,乃所问者由与求耳」,盖皆疑辞也。②
至[77]论语为政云: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无弗辞,无疑辞,而亦间「之」字者,盖有「唯」字先之也。如
[78]孟子告子上云:惟奕秋之为听。
[79]庄子达生云: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80]韩原道云:惟怪之欲闻。
[81]又与崔羣书云:少饮食而思虑,惟此之望。
[82]又送李愿序云: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83]又答李翊书云:惟陈言之务去。——以上六引,皆有「惟」字先焉。夫「之」字以间倒文,此种句法,左氏论语最所习见。后则韩文袭用者最多。
[84]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云: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85]又成公十七年云:不然,岂其死之不恤,而受敌使乎?
[86]又昭公三十一年云:君与之归,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
[87]又云: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
[88]又宣公十二年云: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
[89]又僖公十五年云: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忧,惠之至也。
[90]又桓公十三年云: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
[91]又隐公元年云:姜氏何厌之有?
[92]论语子张云;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93]又述而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94]史记虞卿列传云:赵且亡,何秦之图乎?
[95]又项羽本纪云:赵举而秦强,何敞之承?
[96]又酷吏列传云: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97]韩文许国公神道碑云:天子曰:‘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
[98]又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
[99]又五箴云:余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100]又守戒云:贲育之不戒,童子之不抗,鲁鸡之不期,越鸡之不支。——以上所引,皆名字之为止词者先置,而或有弗辞,或为疑辞,故间以「之」字。③
更有承动先置者。
[101]左传僖公七年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覆亡」动字也,以承「不暇」者。今倒置焉,犹云「郑将不暇于覆亡」也。
[102]又襄公二十四年云: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犹云「非患无贿而难无令名」也。
[103]韩郑尚书序云:及既至,大府帅先入据馆,帅守屏,若将趋入拜庭之为者。——犹云「若将趋入为拜庭者」。以上三引,皆承动先置,而间以「之」字者,盖非弗辞即疑辞耳。
至介字后司词,间亦先置而参以「以」字者。
[104]论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为」介字也,「夫人」其司词也,犹云「非为夫人恸,将为谁乎?」
[105]左隐十一: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犹云「不唯为许国」也。
[106]越语: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龟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渚。——犹云「与鼋龟鱼鳖处,而与蛙黾渚」也。
[107]昌黎上宰相书云:今所以恶衣食,穷体肤,麋鹿之与处,猿狖之与居,固自以其身不能与时从顺俯仰,故甘心自绝而不悔焉。——犹云「与麋鹿处,与猿狖居」也。原其句法之所自,则庄子庚桑楚有‘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案:见[425])两句,始知「为」「与」两介字,其司词先置,而可间以「之」字也。
不宁唯是,状字必先所状,常也。而
[108]庄子养生主云: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未尝」两字,所以状「经」字也,今后置焉,犹云「技未尝经乎肯綮」也。或云「技经者綮者未尝也」,亦通。则「未尝」两字用如表词,而「技经肯綮」则为读矣,亦无不可。
[109]汉书贾谊传云: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诸句内所谓「习与正人居之」者,犹云「习与正人居者」也。「之」当解如「者」字,于义;较顺。④
「之」字之用,有时不为义,而惟以足他字之语气者,如「顷之」「久之」「上之」「下之」等语,见状字卷尾一节。以上诸引,皆以「之」字为间者。
止词先置参以「是」字。
[110]左僖十五: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犹云「君之愎谏违卜者,固惟以求败也」,故「败」为「求」之止词,今先置焉,而语气急切,间以「是」字,常若含有「惟」字之义。
[111]又: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是践,岂敢以至?——犹云「此行也,亦惟实践尔国人之妖梦而已。」「梦」字乃「践」之止词,今先置而间以「是」字,亦含有「惟」字之义。
[112]又:吕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忧,惠之至也,将若君何?’——犹云「君不恤其身之亡,而惟忧羣臣,惠之至也。」一间「之」字者,以「恤」合「不」字,已成偶矣;一则间以「是」字者,义含「惟」字,语较急切故也。⑤然则
[11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除君之恶,唯力是视。——两句明用「唯」字者,以「力是视」三字不能句也。
故[114]又宣公十二年云:赵同曰:‘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115]又成公十三年云: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116]又云: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等句,皆此义也。
[117]又隐公三年云: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118]又成公二年云: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119]又襄公十四年云:荀偃令曰:‘鸡呜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120]又襄公二十一年云: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
[121]又僖公四年云: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
[122]又襄公八年云: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也。
[123]又昭公二十三年云: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124]又云: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已小矣。
[125]又昭公二十一年云:释君而臣是助,无乃不可乎!
[126]又襄公三十年云: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
[127]又昭公九年云: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队是为,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128]又僖公五年云: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129]又襄公三十一年云: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压覆是惧,何暇思获?
[130]太史公史记自序云: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131]韩文上于襄阳书云: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
[132]又上柳中丞书云: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
[133]又送石处士序云:使大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
[134]又祭十二郎文云: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35]又送陈密序:今将易其业而三礼是习。——所引诸句内间以「是」字者,皆此例也。
惟[136]左传襄公九年云: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犹云「郑国如不从有礼与强能庇民之人,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是句有弗词而亦间以「是」字也。盖句长而「唯」字语气或恐不足也。
○1【6.4.9】节说「今者」「昔者」之类是状语之记时者,「古者」性质应相同,然则「言」非「出」之止词,而为读之起词矣。
○2「曾」非疑辞。【6.4.8.5】节称「曾」为‘犹豫之词’。参看该节注②。
○3[87]的「其罪之恐」,[97]的「其秋之待」,[[99]的「君子之弃」「小人之归」,皆无弗辞无疑辞而间以「之」字者。
○4此例中两「之」字在读的起词与语词之间,起词与语词皆动字之顿,马氏所谓散动。马氏解「之」为「者」,未安。且如马氏言,则「之」非介字,何得引以为例?
○5义含「惟」字,非必须加「是」,亦可加「之」,本节[77]至[83]七例,皆为「惟……之……」式。
于字之用七之二
【7.2】「于」介字也,联缀实字也,而为用不一。
【7.2.1】用于比较,则以表相差之义。「于」字用以表相差之义,已详于论比篇矣。①
[137]孟告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金」与「羽」比重,表其相差之义者,「于」字也,而联缀其所比者,亦「于」字也。
[138]又: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
[139]又: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140]又公下: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所引同上,「乎」字间代「于」字。
[141]秦策: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142]汉贡禹传:其于变世易俗,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两引比语,皆同例也。
○1此指【4.5.3】节。
【7.2.2】用附静字,则以系所司之词。静字后往往附有司词以足其义者,而所以联缀司词以附于静字者,率用「于」字。详见静字篇内。①
[143]汉东方朔传:夫谈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凡八用「于」字,皆以联缀司词以附于静字也。
[144]庄子骈拇篇:侈于德∣侈于性∣骈于明∣骈于辩∣枝于手∣枝于仁∣多于聪。
[145]论语述而: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6]又泰伯:与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诸句,皆以联静字之司词也。①
○1可参【4.2.7】节后半部。
○2[145]的「据」「依」「游」,[146]的「与」「立」「成」皆动字,非静字。
【7.2.3】用附动字,则以介转及之词。外动字于止词之外,有转词以言其行之所归与其行之所自者。又有内动字虽无止词,而有转词以言其行之所向与其行之所在者,皆已详论于内外动字诸篇矣。
介外动字之转词。
[147]孟告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外动字,「大任」其止词也,而「是人」则「降大任」之所归也,「于」字所以介转词也。
[148]又梁上: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加」外动字,「彼」为其转词,而「诸」代「之于」两字,「之」字其止词也,「于」字所以介转词也。
[149]公隐三: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宗庙社稷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字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纳国乎君」,「致国乎与夷」,句法同上。「乎」代「于」字。
[150]孟离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受命」者,外动字与其止词也,「于先师」者,言「受命」之所自也。
[151]又: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于羿」者,亦言「学射」之所自也。凡「于」字言所自者,以「乎」字代者盖寡。①
[152]又公下: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诸」代「之于」两字,同上。
[153]汉扬雄传:夫蔺先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訾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六用「于」字,皆所以介外动字之转词,有言所在者,故并及焉。
介内动字之转词。
[154]孟离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明」「察」两作内动字,介以「于」字,以表「明」「察」之所向。
[155]又离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乎」代「于」字,与上同。
[156]又离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呜条,东夷之人也。——三介「于」字以记所在也。
而[157]孟子滕文公上云: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林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出于幽谷」者,「于」字以言所自,犹云「出自幽谷」也。以后一用「于」字,一用「于」字,皆言所至也。
[158]韩原鬼: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时,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七用「于」字,有言其行之所在者,所向者,所受者,阅者可自辨之。
内外动字后介「于」字为转词者,各详本篇。
○1此说未必然。下【7.2.10】节[242]的「得乎丘民」「得乎天子」,[249]的「擢之乎宾客之中」,[250]的「出乎闺」等,皆「乎」表所自之例。
【7.2.4】用附受动,则以明行之所自发。凡外动字之止词变为起词,是即外动字之转为受动矣。至外动字之起词转为受动,则有书有不书者,其书者往往介以「于」字者,明其行之所自发也,已详于受动字篇矣。①
[159]孟滕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曰「治人」,曰「食人」,则外动字与其止词;至转为受动,则曰「治于人」,曰「食于人」,介以「于」字者,以言「治」与「食」之行所自发也。
[160]左成二: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伤于矢」者,「为矢所伤」也。
○1此指【5.3.3】节
【7.2.5】以上「于」字之用,要皆缀于所附之后。若「于」之司词为意之所重者,则可先所附焉。「有」「无」两动字如有转词,以言所于有、所于无者,往往先焉。
介外动字之转词。
[161]孟尽下: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取」外动字,「于武成」者,附于「取」字而为转词也。以其为意之所特重者,故置于动字之先。
[162]又告上:万锺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锺于我何加焉?——「加」外动字也,「于我」者,其转词也。
[163]庄徐无鬼: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于不己若者」,「比」字之转词也。①
[164]史平原君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于毛先生」者,「失」字之转词也。
[165]韩上张仆射书: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方进。——「于执事」也者,「进」字之转词也。
[166]又释言:是三者,于敌以下受之,宜以何报?——「于敌以下」,「受」字之转词也。以上所引,转词要皆附于外动字,以其为意之所重,故置先于所附焉。
介内动字之转词。
[167]论阳货:于女安乎!——「安」内动字也,「于女」者,附于「安」字而为其转词,以其为意之所重,故先之。
[168]礼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辟」,内动字也,「之」代「之于」两字,已见代字篇。②故「人之其所亲爱」者,即「人之于其所亲爱」也,乃「辟」之转词。
[169]史留侯世家: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足」内动字也,「于良」者,其转词也。以上所引转词,要皆附于内动字,以其为意之所重,故先附焉。
介静字之司词。
[170]汉高帝纪: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多」静字也,「于天下」,附于静字之司词也。今司词置先静字者,以其为意之所重也。
[171]史虞卿列传: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几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于长者」「于妇人」,「薄」「厚」两字之司词也。
[172]庄逍遥游: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难」静字,「于光」其司词也。
[173]三国志诸葛亮传: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长」「短」两静字,「于治戎」「于奇谋」其司词也。
[174]韩孔君墓志铭: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③ ——以上所引,皆司词置先于所附之静字,以明其为意之所重也。④
然则内、外动字之转词,静字之司词,皆可先其所附。惟受动与差比两端,所有「于」字为介以缀于其后者,则未见有先乎所附者也。
至「有」「无」两动字后,其转词往往置先所附者。
[175]孟梁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我心」,「有」字之转词也。犹云「有戚戚于我心」也。今先置者,亦以明意之所先也。
[176]孟梁下: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同上。
[177]史信陵君列传: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于赵」「有功」同上。
[178]韩守戒:先事而思,则其于祸也有间矣。
[179]又徐偃王庙碑:天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180]汉文帝纪: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
[181]论先进: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于吾言」,「无」字之转词也。余同上。
[182]汉高帝纪: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亡」同「无」。
[183]韩与崔羣书: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
[184]又窦公墓志铭:自始及终,于公无所悔望,有彼此言者。
[185]又论捕贼行赏表:臣于告贼之人,本无恩义。
[186]又送何坚序:于其不得顾而归,其可以无言邪?
——凡「有」「无」两动字后,所有转词皆先置焉者,盖皆为意之所先也。
有特此也,外动字之止词,间有介以「于」字而先焉者。其止词之重否,一以字之奇偶为定。表词之偏次,若与起词有对待之义者,率介「于」字而先之。
介外动字之止词。
[187]孟万下: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师」外动字,「子思」其止词,今为意之所重,故介「于」字而先之。「师」字奇,故加「之」字以偶焉。
[188]又公上:我于辞命,则有能也。——「不能」二字已偶矣,止词不重。
[189]论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如」二字,用如外动字。
[190]庄天道;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
[191]韩上李侍郎书:愈少鄙钝,于时事都不通晓。
[192]又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所引诸外动字后,止词不重者,字偶故也。
介表词之偏次。⑤
[193]左昭二十五: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我于周为客」者,犹云「我为周之客」也,则「客」为表词,「周」其偏次也。今「周」与「我」有对待之义,故介以「于」字而先焉。
[194]又哀十三: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
[195]史廉颇列传:君于赵为贵公子。
[196]韩郑公神道碑:曰嘉范,于公为曾祖。
[197]又送何坚序:坚以进士举,于吾为同业。
[198]又新修滕王阁记:袁于南昌为属邑。
——六引皆同例,而句中皆有「为」字为断词。间无断词而句法亦同者。
[199]秦策:子,秦人也,寡人于子,故也。——「寡人于子故也」者,犹云「寡人乃子之故」也。句法同上,而少断词耳。
[200]汉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
[201]韩答刘正夫书: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两引皆无断词。
其非表词之偏次,又非转、止两词,而与起词若有相关之义者,亦从此例。
[202]论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职浮云。——「我」字与前后文义实有相属,而于义则与浮云之富贵有相关之义,故介「于」字以系之。
[203]孟万上:父母之不爱,于我何哉!——「父母之不我爱」一读,而为「何哉」之起词,犹云「父母之爱我与否,何有于我哉!」
[204]左成二: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205]汉赵充国传: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罕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⑥
[206]汉叔孙通传: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何如?
[207]史淮阴侯列传: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208]庄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诸引句中,其介「于」字者,皆与起词有相关之义,故先焉。
○1「不己若者」为「比」之止词,此例应属‘介外动字之止词’项下。
○2此指【2.2.5.5】节。
○3后半句的「于」所介的「利与禄」是外动字「畏避」的止词,应属下,前半句的「于为义」与「嗜欲」之间隔一「若」字,按文通的系统难以说明。
○4本节开头总说明‘若「于「之司词……’云云,但例句的说明都把「于」字算在司词之内,措辞欠周慎。
○5‘「于」介表词之偏次’的说法有些费解。他的意思是说,作司词的名字与作表词的名字之间有意念上的领属关系,如[193]的「周」和「客」,因而虽不连属,也称「周」为「客」之偏次。
○6此例「于臣之计」与下[207]的「于诸侯之约」的「于」有「按照」义,跟他例「于」表「对于」义略有不同。
【7.2.6】是故凡与起词有对待之义者,必介「于」字以系于其后,而又参以「之」字者,所以读之也。故「之于」二字,即所以申其对待之义,而用若读之坐动者然。
[209]论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与「天下」,两相对待者也,故以「于」字介「天下」,以系于「君子」之后,参以「之」字者,所以成读也。故「之于」二字相连,一若用为读之坐动者然。
故[210]孟子告子上有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211]又万章下云: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212]又万章上云: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
[213]又梁惠王上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14]论语八佾云: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215]吴语云:君王之于越也,翳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216韩文论小功不税书云:君子之于骨肉,死则悲哀而为之服,岂牵于外哉!
[217]又进学解云: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
[218]又云: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219]又云: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统观所引「之于」两字,离之则各有其义,合之则有对待之义,玩其口气,若为读中之坐动者然。
【7.2.7】「于」字司词未见用指名「之」字者,用「所」字者亦罕见也。
[220]榖僖五:晋人执虞公。执不言所于地,缊于晋也。——「执不言所于地」者,犹云「不言所于执之地」也。「所」为「于」之司词而先焉者,例也。
[221]韩送杨少尹序: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所于归」同上。「于」司「所」字,①实所罕见,而司「之」字则未一见也。大抵「之」字惟用于宾次,而「于」字所司概非宾次故也。②且「焉」字可代「于此」,详代字。
○1原书误作‘「所」司「于」字’。
○2【3.3】节云:‘名代诸字,凡为动字之止词与为介字之司词者,则在宾次。’此处又说‘「于」字所司概非宾次’,不免龃龉。其意殆为「之」字惟用为外动字之止词及「以」「为」「与」等介字之司词,独不用为「于」之司词。
【7.2.8】「于」字司读者为常。
[222]孟梁上: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一读,乃「异」字转词,今为「于」字所司。
[223]又离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其所往」一读,「于」字司词。
[224]又万下: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秦养牲者」一读,「于」字司焉。
[225]论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其所不知」一读,「于」字司之。
[226]公庄元: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
[227]又定四:于其归焉,用事乎河。——「其出焉」「其归焉」,两读之记时者,各司于「于」字。①
[228]秦策: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王之为帝」,「禁」字止词,「禁王之为帝」,乃「以」字司词,「以禁王之为帝」,又「于」字司词,句法奇创。
[229]礼中庸云: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以化民」者,介字与其司词,今又为「于」字司焉,与前同一句法。
[230]史黥布列传:用此得王,亦不免于身为世大僇。
[231]又刺客列传: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232]汉韩安国传:孝文寤于兵之不可宿,故复合和亲之约。
[233]韩与孟尚书书: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②
[234]又送实从事序:于其行也,其族人殿中侍御史牟,合东都交游之能文者二十有八人,赋诗以赠之。
——诸引句,「于」字所司皆读也。
① 「于」字所司为「其出」「其归」,「焉」字不在其中。
② 「于」字所司为「故」,「故」前之读居偏次。
【7.2.9】司词后乎介字,转词后乎动字者,常也;内外传有反是者,后此则未之见也。
[235]左昭十一: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憾。——所于憾者「蔡」也,故「于蔡」乃「憾」之转词,今先焉,「蔡」乃「于」字司词,今亦先焉。此皆反乎常例,而词气较劲。
[236]又十九: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私族于谋」者,「谋于私族」也。或云「私谋于族」也,是则「私」为状字,而与「谋」字有合也,于例不安。
[237]又四:亡于不暇,又何能济!——「亡于不暇」者,「不暇于亡」也。
[238]又僖九:入而能民,土于何有!——言「何有于土」也。
[239]又昭十九: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言「怒于室,色于市」也。
[240]齐语: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言「有蔽于海,有渚于渠弭,有牢于环山」也。诸引句惟见于内外传者。
至[241]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转词之先乎动字耳,非倒文也。
【7.2.10】「乎」「于」两字同一用法,而有时不能相易者,此则系乎上下文之语气耳。「于」字亦同「于」字,见于经籍者居多,后人未之习用也。
[242]孟尽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乎丘民」者,犹云「得之于丘民」也,如易「于」字,则不词矣。余仿此。
[243]又: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与起也。
[244]又离下: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245]又离上: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若云「奋于百世之上」,「放于四海」,「不明于善」,词义同而语气不顺。
[246]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
[247]庄养生主: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48]汉王吉传:口倦乎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乎车舆。
[249]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
[250]公宣六:夫畚曷为出乎闺?
[251]韩上李侍郎书:沈潜乎训义,反潜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252]又不贰过论:夫行发于身,加于人,言发乎迩,见乎远。
[253]又祭田横墓文: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所引句内,「乎」字用同「于」字,易之则语气不劲。惟所用「乎」字,率以名字为司词,罕见有司读者。
[254]论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55]孟梁上:天下恶乎定?——两引「恶乎」,犹云「于何」也。
[256]列子力命篇: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恶乎属国」者,犹云「属国于谁」也。「恶乎」两字连用,成语也。
[257]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258]诗秦风:王于与师。
[259]又召南:于沼城沚∣于涧之中。
[260]易豫:介于石。——经籍中用「于」字者,往往而是,然罕有用以介读者。
[261]左传宣公十一年云: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云云。——「于」非「于」解,杜注训「曰也。」
「于」字用作别解者有赘。
「于」字合代字,如「于是」「于此」之类,散见他处,此故不论。
以字之用七之三
【7.3】「以」介字也,联缀实字也。而用法有二:一司名字者,一司散动字者。
【7.3.1】其司名字者,先于所系动字者常也,而为义不一。
【7.3.1.1】「以」字以言所用者。
[262]孟梁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刃」所用以杀人者也,「以」字介之。
[263]又滕上: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釜甑」与「铁」,所用以爨、耕者也。
[264]又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65]又尽心上: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诸句「以」字所司同上。
[266]庄徐无鬼: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
[267]史匈奴列传:以呜呼镝射单于善马。
[268]又淮阴侯列传: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69]庄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人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270]左僖二: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271]庄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诸句内「以」字所司名字,皆以言所用者。此即内、外动字之转词也。
【7.3.1.2】「以」字以言所因者。
[272]孟梁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时」者,「因时」也。
[273]又告下: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以微罪行」者,犹「因微罪行」也。
[274]又万下: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以位」「以德」者,犹云「案位」「案德」也,「案」亦「因」也。
[275]庄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276]公隐元: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77]汉高帝纪: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
[278]又南粤传: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阴侯。
[279]双陆贾传:以客从高祖定天下。
[280]又张禹传:禹虽家居,以特进为天子师。
[281]史万石君列传: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282]又卫将军列传:将军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武帝。
[283]又平原君列传: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
[284]韩蓝田丞壁记:例以嫌不可否事。
[285]又不贰过论:于是居陋巷以致其诚,饮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诸所引句内,「以」字的司皆名字,①凡以言所因也。
统观两节,「以」字司词概先动字,其有后乎动字者,则司词长,不则语意未绝也。见外动字篇。
① [276]「以」所司「长」「贤」「贵」,[284]「以」所司「嫌」,[285]「以」所司「富贵」「隐约」均非名字。
【7.3.2】其司散动字者,则必后乎其它动字,凡以言所向也。①「以」字间有可省者。
用「以」。
[286]孟万上: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第一「以」字司名字,解「用」也。「以伐虢」者,「伐」外动字,「虢」其止词,皆为「以」字所司,今后乎「假」字者,以言所为「假道」也,即假道之初意也。此「以」字以联先后动字之法,见于书者,所在皆是。
[287]史日者列传: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288]双匈奴列传: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以应始古。
[289]吴语: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所引「以」后散动字,皆言其前动字之所向也。
省「以」。
[290]史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犹云「以衣我」「以食我」也,今省「以」字。故同传下文即云,「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291]又管晏列传:解左骖赎之。——犹云「以赎之」也。
[292]汉叔孙通传:剸言诸故羣盗壮士进之。——「以进之」也。
[293]汉赵充国传: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先零得施德于罕羌,坚其约,合其党。——「以坚其约合其党」也。
[294]又沟洫志: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以溉冀州」「以分河流」也。
大抵《汉书》省「以」字者居多。
○1马氏说「以」字后面的动字是它的司词,欠妥。如果这里的「以」字有司词,无宁说是「以」字前面的动字(及其止词),下文【7.3.6】节[331]例正是这样说明的。马氏又说:‘此「以」字以联先后动字之法’(见[286]例的说明),不提「司词」,较为实际。
【7.3.3】「以」字先乎动字,间蒙上文而不言所司,助动后「以」字,必以为例。
[295]孟滕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为」动字也,「以」字先之而不言所向。盖「以」字司词即行王政之君,已见上文,故蒙而不书。
[296]又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此「为」字作决辞用。①「以为」二字不一其解,已见表词篇内。②
[297]又: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犹云「有司中无以前事告者。」
[298]又滕文公上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299]又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诸句「新」「陈」两动字前「以」字,皆不言所向,其司词皆蒙上文。
至助动后「以」字习用此例,已见助动篇矣。
[300]礼大学「所恶」节内:毋以使下∣毋以事上∣毋以先后∣毋以从前∣毋以交于左∣毋以交于右。——诸句「以」字皆此例也。
[301]史叔孙通列传: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
[302]又冯唐列传: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303]汉杨胡等传: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
[304]史信陵君列传: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
[305]左僖三十三: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306]史刺客列传: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诸「以」字后司词皆蒙上文而不书。
○1【5.13.2.1】节曾引此例([五?1074])说:‘「以为」二字,即「意谓」也,’认为是一个词,与此处「以」字司词蒙上而省之说不一致。
○2此指【4.4.4】节。
【7.3.4】「以」司「何」「是」两代字,倒置为常;司「之」「此」诸字则否。
何以。
[307]孟梁下:夏谚曰:‘吾主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以」司「何」字而后置焉。
[308]史淮阴侯列传: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何以」者,犹「以何」也。
是以。
[309]左昭十二: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310]庄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311]汉司马迁传: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12]左僖十五: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引句内「是以」者,犹「以是」也。「是以」皆冠句首,然如「楚是以无分」句,则「是以」置于起词之后,亦顺。
[313]汉书杨王孙传云:吾是以臝葬,将以矫世也。——同一句法。
以之。
[314]韩原道: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315]又与冯宿书: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316]又上张仆射第二书:及以之驰球于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气不及出入,走不及回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所引书内,六言「以之」,皆如常例。「以之」二字,经籍罕用。
以此。
[317]左僖四:以此众战,①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318]韩与崔羣书: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羣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所引「以此」两字,亦未倒置。
[319]礼大学有云:此以没世不忘也。——是「此」为「以」字所司而先之者。不知此句暗函「所」字,犹云「此所以没世不忘也」,已见代字篇矣。②
○1「此」在「众」前,居偏次,非「以」之司词。
○2此指【2.1.3】节。[二?21]例与此[319]例重。
【7.3.5】「以」司「所」字,则必后焉。
[320]孟滕上: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指上文「学」字,「以」字司之而后焉。
[321]又尽下:人病舍其田而耘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所以」同上,「所」指「者」字。
[322]史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323]左襄四:鹿呜,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
[324]燕策: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325]史平准书赞: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兢所以为治。——诸句内「所以」两字,皆「以」后于「所」,此书中最习用者。
【7.3.6】后名字者不常。
[326]孟离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犹云「以夜继日」也。「以」司「夜」字,今反后焉。
[327]左僖十五:且晋人戚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犹云「且晋人以戚忧重我,以天地要我」也。「戚忧」「天地」两双名,各为「以」之司词,而「以」字位其后焉。
[328]又成九: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诸排句犹云「以仁接事,以信守之,以忠成之,以敏行之」也。此种句法,亦最习见。
[329]论语卫灵公: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正与此同。
[330]又僖十五: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犹云「以朝入」「以夕死」也。余同。
[331]孟滕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履,妻辟纑以易之也。’——犹云「彼以身织之履妻辟之纑易之」也。「身织履」「妻辟纑」,两读而用如名者也。
[332]左隐三: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犹云「其将以何辞对」也。诸所引,皆「以」后司词之证。
[333]左传昭公十三年云: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杜注云:‘不共晋贡,以鲁故也。’倒文也,见「之」字篇。①
○1此指【7.1.4.3】节。
【7.3.7】两静字义可分者,参「以」字以联之。
[334]礼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安」「乐」两静字,参「以」字以联之,犹「安而乐」也。余同。见静字篇。①
[335]大戴礼曾子制言:富又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同上。所引「以」字,前后间有动字,而亦视同静字者,为其言已然之境也。
[336]礼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以」「而」两字互用之证,故用义必同也。
[337]荀子议兵: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从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诸用两静字,皆联以「以」字。
[338]韩送郑尚书序: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同上。
[339]晋语: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
[340]公庄二十四:戎众以无义。——曰「有谋」,曰「多识」,曰「无义」,皆可视同静字,故「以」字联之。
○1此指【4.2.6】节,彼处引例与此多有重复,并云:‘一用「而」,一用「以」,则「以」「而」两字可通用之明证。’但「而」是连字,这种用法的「以」是连字还是介字,马氏无说明。
【7.3.8】「以为」二字,或省「为」字,而单用「以」字者焉。
[341]左昭二十五: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以难」者,犹云「以为难」也。其所「以」者,即上文逐季氏也。释文曰:‘「郈孙以可」绝句,「劝」,劝公逐季氏也。’犹云「郈孙以逐季氏为可而劝之」也。「难」「可」两字皆静字而为表词者。又有以「以」字解作「谓」字者,文义虽同,而以释字法,则强合矣。
[342]齐策: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公,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犹云「皆以为美于徐公」也。「美」亦表词。
[343]史张释之列传: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344]又萧相国世家:高祖以萧何功最盛。——犹云「以绛侯周勃为何如人」也,「以萧何功为最盛」也。
[345]赵策: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犹云「以臣为为秦」也。所引皆含「为」字。此种句法,见于今文者盖寡。
【7.3.9】「以」字司「上」「下」「往」「来」与方向等字,皆以为推及之词。
[346]论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曰「以上」,曰「以下」所言不止「中人」也,由「中人」而推及于高乎「中人」者与降乎「中人」者也。
[347]左僖二十八:自今日以来,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
[348]孟公上:自有生民以来。
[349]左襄九: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
[350]史冯唐列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351]左定四: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
[352]史平准书: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诸引「以」字后缀以「上」「下」「往」「来」「内」「外」「南」诸字者,皆以推方其人、其地、其时也。①
○1「内」「外」二字原无,今补。原「南」字后有「北」,今删。
【7.3.10】「以」字司顿,冠于句首,或顿后联以「而」字者,最习见。
[353]史滑稽列传: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楚国堂堂之大」一顿,「以」字司之,冠于句首,文势一振。
[354]汉匈奴列传:曾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355]又: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带甲四十余万,然不取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
又,如是句法,习以「且以」「夫以」为冒起。
[356]孟公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
[357]史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一顿,文气更劲。
[358]史张陈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359]又淮阴侯列传: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回应矣。
[360]汉贾谊传: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361]韩答杨子书:夫以平昌之贤,其言一人固足信矣。况又与崔与李继至而交说邪? ——统观诸引句,「以」字冒起一顿,提振文势,最为得力,故史籍论事往往用之。
至「以」字冒起一顿后联以「而」字者,句法亦同。
[362]史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以秦之强」后联以「而」字,文气较为宛转耳。
[363]庄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我其杓之人邪!
[364]史张释之列传:今陛下以啬父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365]鲁语: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怨也。
[366]史刺客列传: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此种句法,经史所在皆是。
【7.3.11】「以」字用作别解,不在此例。
[367]列子周穆王云:宋人执而问其以。——注云:‘以,故也。’
[368]诗邶风旄丘云:何其处也?必有以也。
[369]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序云:有以也夫!——两用「以」字,亦解「故」也。
[370]论语为政云: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犹云「敬忠与劝」也。
[371]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否。——犹云「当克与否」也。
[372]左传襄公二十年:赋常隶之七章以卒。——犹云「赋七章与卒章」也。
至[373]易鼎云:得妾以其子。——言「与其子」也。
[374]又剥云:剥床以足。——言「及其足」也。
「以」代「与」字,已见同次篇。「以」代「及」字不无牵合,姑存之。
与字之用七之四
【7.4】「与」,介字也,凡以联名、代诸字之平列者。其与乎动字之功用者,则必先焉,见动字篇。①
【7.4.1】联名、代诸字平列者。
[375]论公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及「天道」两名平列,盖皆为夫子所可言者也,故以「与」字联之。
[376]论语子罕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命」「仁」三者,皆夫子所「罕言」,故联以「与」字。
[377]左庄二十八: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有云下「嬖」字衍,当作「东关五」。盖东关五第二,见于汉书古今人表者也。故「梁五」及「东关五」皆为「外嬖」,皆所当「赂」者也,故联以「与」字。
① 【5.4.7】节在[五?621]解说中说:‘诸句转词以「与」字为介者,皆与起词同发一行者也,故位先动字。
【7.4.2】联与乎动字功用者。
[378]孟离下: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379]又: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380]又离上:的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所引「与」字之司词,或名字,或代字,而位皆先乎动字者,盖皆与乎动字之行也。
[381]庄德充符:使日夜无却而与物为春。
[382]燕策: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383]汉贾山传:人与之为役,家与之为雠。
[384]史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
[385]又平原君列传:约与食客门下二十八偕。
[386]又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387]又项羽本纪: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所引「与」字司词,或名字,或代字,皆先动字。凡动字有偕同之意,则必有与同者,故介以「与」字。曰「连和」,曰「偕」,曰「同列」,曰「同命」,皆有偕同之意。
动字前有互指代字者亦然。
[388]齐语: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
[389]汉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俱居」「相善」同上。
[390]韩上于相公书: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
[391]又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蹑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 ——凡引句内动字前有「相」「俱」诸互指代字者,皆有「与」字先之与。
【7.4.3】凡历数诸名、诸代字与顿、读之用如名者,可参用「及」字。「与」「及」两字互文也,见同次节。①
[392]孟梁上: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予」「女」代字,「及」以联之。
[393]汉食货志: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394]韩复上宰相书: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
[395]又: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任未任者。
[396]史叔孙通列传: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三顿。以「及」「与」两字联之。
[397]韩原性: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398]左昭元: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
[399]史六国年表序:此与以耳食无异。
[400]汉贾谊传:太子之道,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401]论子罕: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402]韩上郑留守启:及见诸从事说,则与小人所望信者少似乖戾。——所引顿、读,有联以「及」字者,有联以「与」字者,可与同次节参观。
○1此指【3.4.6】
【7.4.4】句法有两者相较,则以所与者为此。
[403]史李斯列传: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404]又淮阴侯列传: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与,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两引「与」字,皆以联相比与。
[405]秦策:夫取三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与,孰利?——「与」字以联两比之事 。「孰利」者,两者之中何为利也。
[406]秦策:今日韩魏孰与始强?——犹言「与始孰强」也。详询问代字矣。
[407]汉书高帝纪云: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同一句法。
[408]吕氏春秋贵直篇: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此以「与」字为比者。
即[409]论语微子云: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410]礼大学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411]汉书刘韵传云: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412]庄子大宗师云: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413]孟子万章上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414]韩文对禹问云: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诸引句法皆同。①
惟[415]左传闵元年云: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两句倒置。
[416]汉书司马迁传云: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此比词之所以联以「与」字也。有云「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绝句,以「与」字解作「谓」字,犹云「不谓我能死节」也,盖未知「比」字之义耳。
○1[408]至[414]诸例中「与」与「与其」皆连字,参【8.4.4】节。
【7.4.5】「与」司「谁」「何」两代字,后所司者常也。
[417]汉贾谊传: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418]又东方朔传: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419]孟滕下:王谁与为善?——所谓「谁与」「何与」者,即「与谁」「与何」也。「孰与」二字,不在此例。「孰与」二字所司见上。①
司「所」字则必后焉。
[420]论乡党:揖所与立。——「与」司「所」字而位于其后。
[421]孟离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422]史淮阴侯列传: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423]汉霍光传: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绘,赏赐所与游戏者。
[424]韩柳子厚墓志: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引句内「所与」二字,皆司者后于所司。
后于名字者不常。「与」司名字而倒置者,必间「之」字,已见「之」字节矣。②
[425]庄庚桑楚: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犹云「与拥肿居」也。
[426]韩上宰相书:麋鹿之与处,猨狖之与居。
[427]左昭十五: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428]越语:王孙子,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龟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渚。——所引句法同上,皆间「之」字。其不间者,则惟
[429]论语微子云: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言「吾非与斯人之徒而与谁」也。「与」外动字也。
○1此句费解,应云:「孰与」用例见上。
○2参【7.1.4.3】节。彼处之[106][107]例与此处之[428][426]例重出。
【7.4.6】「与」先动字,其所司有蒙前文而不书者。
[430]孟万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犹云「晋平公弗与亥唐共天位」也。「亥唐」在前,故隐而不书。
[431]汉陆贾传:留与饮数月。
[432]又霍光传: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433]史李斯列传:乃召高与谋事。
[434]汉韩延寿传: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诸引句内「与」字司词皆在前文,故含而不书。
【7.4.7】「与」字于助动后,无司词者常也。
[435]论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与共学」者,言「可与之共学」也,「之」者,以指可与共学之人,下同。「可」,助动也。此等句法,动字往往解为受动。
[436]又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言「可与赐论诗矣」,「赐」司词而为起词。故「可」「言」诸动字皆可视同受动。①有谓
[437]礼中庸云:可与入德矣。
[438]论语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439]易系辞云: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440]史记袁盎列传云:妾主岂可与同坐哉!——诸「与」字作「以」字解。而引
[441]史记货殖传云: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
[442]汉书扬雄传云: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与为朋。
——诸句,以「与」「以」两字互文为证。不知古人用字不苟,其异用者正各有其义耳。况助动后,「与」字实有本解。如
[443]汉书陆贾传云:越中无足与语。——若云「无足以语」,则不词矣。
书籍中「与」字往往有不可解之处,释词所拟之解,颇可释疑,然不敢据为定论也。
○1【5.8.1】节说:‘「可」「足」两助动字后,所续其它动字,概有受动之解。’此处则不但「可」字,连「言」等动字亦可视同受动。两说相较,前者为胜,后者疑有误。
为字之用七之五
【7.5】「为」,介字,以联字也,解「因」也,「助」也。又凡心向其人曰「为」。要之,凡行动所以有者曰「为」,故「为」必先乎动字。而「为」为动字,解「作为」也;「为」为连字,解「因为」也,皆与此异。
【7.5.1】「为」字司名者其常。
[444]孟离上:故为渊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獭」之所以「驱鱼」者,「为渊」也,故「为渊」者,乃「獭」之所以「驱鱼」也。「为」与司词先乎「驱」字者,此也。
[445]又告上:乡为身死而有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六「为」字司词皆先动字,而「为之」之「为」,动字也。
[446]庄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447]秦策: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448]又: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不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抒也。
[449]汉陆贾传:为天下与利除害。
[450]史淮阴侯列传: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451]公隐元: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452]庄知北游:夫道窅然难方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453]韩谏佛骨表: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诸引句,「为」之司词皆先动字。
然[454]孟子告子下云: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
[455]又万章下云: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诸「为」字之司词,皆以煞句,而后无动字者,则以皆为句之表词也。①故「为肉」者,乃不知者妄度孔子所为不税冕而行与。他句同此。
○1这一句的意思是:前各例的「为……」位于动字之前,是动字的修饰语,后二例的「为……」后面没有动字,因此不是动字节的修饰语,而是句子的表词。
【7.5.2】司代字,则「之」字居多。
[456]孟滕下:汤使亳众往为之耕。——「为之耕」者,「为葛耕」也。
[457]又离上:况于为之强战?
[458]论先进: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459]史淮阴侯列传: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
[460]韩上留守郑相公书:为其长者,安得不小致为之之意乎?——所引「为之强战」,「为之聚敛」,「为之尽力」,「为之之意」皆介字也。至「为之禽」者,犹云「为所禽」也,不在此例,见代字篇。①
[461]庄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是」代字,「为」字所司。其它代字之所司者,详代字篇。②
○1代字篇内只有【2.2.5.3】节论及「为之……」的格式,但「之」字皆名字,与此异。马氏说「之」居偏次。惟【5.3.2】节论受动字,曾引[329]例,与此处[459]例相同。马氏误记为代字篇。
○2代字篇无专门讨论「为」司其它代字的文字,只有【2.2.9】节谈到「为」司「自」字。
【7.5.3】司「所」字必后之。
[462]史大宛列传:所为来诛首恶者母寡,母寡头已至。——「为」司「所」字而后焉。
[463]又周昌列传: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却邪?
[464]又项羽本纪:谕以所为起大事。
[465]又萧相国世家: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
[466]汉司马迁传:诗三百篇,大氏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四「所为」同上。
【7.5.4】司询问代字亦然,且可拆置焉。
[467]论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468]公隐元: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469]论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470]史淮阴侯列传: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曰「谁为」,曰「曷为」,曰「奚为」,曰「何为」,皆「为」字后于询问代字也。
[471]史张陈列传: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洿王为乎?——言「乃何为洿王乎」也。「为」「何」字,先后拆置。
[472]又汲郑列传: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言「乃为何取高皇帝约束而纷更之」也。
至[473]孟子万章上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474]又滕文公下云:恶用是鶃鶃者为哉?
[475]庄子逍遥游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76]楚辞渔父篇云: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477]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78]又昭公十三年云: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诸句内「何」「为」两字或首尾拆置,或间以「以」字。然「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①今皆解作介字亦通,②至因所解而音韵有别者,皆后人为之。孰是孰非,未有确证。
○1此指【2.4.3.4】节。
○2杨云:庄子云‘予无所用天下为’,并无「何」字在句中,此知马氏所引史记庄子孟子楚辞之「为」皆助字,与「何」字不相关连,其非介字明矣。左传二「为」字皆是动字,非介字。
【7.5.5】先乎动字,其所司可蒙前文而不书。
[479]史张释之列传: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皆为轻重」者,言「皆为一倾之故而有轻重」也。「一倾」在前文,故「为」字后不重言而上蒙焉。
[480]又孟荀列传:自如淳于髠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冲,高门大屋,尊宠之。
[481]汉匡衡传:臣匡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
[482]庄养生主: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83]秦策: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484]韩王公神道碑:公独省问,为计度论议,直其冤。
[485]史李将军列传:无老壮,皆为垂涕。
[486]韩薛君墓志铭;军帅武人,君为作书奏,读不识句,传一幕以为笑,不为变。——诸引动字前「为」字,其司词皆蒙前文而不书也。
古籍中「为」字有难解者,释词诸书,只疏解其句义耳,而「为」字之真解未得。如是句法,既非数觏,故不列焉。
由用微自诸字七之六
【7.6】由、用、微、自诸字。
【7.6.1】由,尔雅云:‘「从」「自」也。’介字。司名字与「是」「此」诸代字,如常;司「所」「何」诸字,则后焉。
[487]左僖四:贼由大子。
[488]孟公上:礼义由贤出。——此司名者。
[489]孟告上: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
[490]史张释之列传:文帝由是奇释之。
[491]左僖二十四:请由此亡。——此司「是」「此」诸字,常例也。
[492]史三王世家赞: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
[493]孟梁上:何由知吾可也?——此司「所」「何」诸字而后之者。
「由」之司词,有隐寓者。
[494]汉文帝纪: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495]又刑法志: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犹云「上无所从闻过失」也,「道无所从至」也。「繇」通「由」,并训「从」。
【7.6.2】用,广韵云:‘「以」也。’介字,司名字不常。司「是」「此」「何」诸字,则后焉。先动字,则司词可省。
[496]史酷吏列传:用廉为令史。
[497]韩郑公神道碑: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
——「用」「以」也。所司皆静字而名用者,司名字罕见,否与名字无异矣。
[498]汉杨恽传:不意当复用此为几议也。
[499]论公冶:怨是用希。
[500]左成十三: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501]又:是用宣之。
[502]又:斯是用痛心疾首。
[503]书大禹谟:兹用不犯有司。
[504]史越世家: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此「用」字之司「是」「此」诸字而位于后者。②
[505]后汉邓晨传:何用用非仆邪?——此司「何」字者。
[506]左僖二十六:我敝邑用不敢保聚。
[507]周语: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508]史封禅书:是以即事用希。——所引「用」字,即「用是」也,不言「是」者,蒙上文也。
[509]史诸侯年表序:帮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用」司散动字,与「以」字同,此避重耳。
○1此句弗解,疑「司名字罕见否」六字为衍文。
○2[498]「用」位于「此」前,[504]「用」位于「是」前。
【7.6.3】微,非也,介字,惟司名字,置句前则为假设之辞职。
微。
[510]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酰鸡与!微夫子之发吾履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微夫子」者,「非夫子」也。
[511]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马注云:①‘「微」,「无」也。’未确。
[512]汉赵充国传:微将军,谁不乐此者?——如云「无将军」,则失之矣。
[513]史李斯列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514]韩答崔立之书: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515]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516]左哀十六:微二子者,楚不国矣。——所引「微」字,皆可代以「非」字,且皆冠于句首,以为假设之辞。
非。
[517]书大禹谟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
[518]左传僖公四年云:君非姬,居不安。
舍。
[519]孟子公孙丑下云:舍我其谁也?——「非」「舍」两字,与「微」字同意,亦可视同介字。②
○1「马」谓马融。
○2本节例句中的「微」「非」「舍」都应认为动字,马氏定为介字无充分理由。
【7.6.4】自,尔雅释诂云:‘「由」,「从」,「自」也。’介字,司名字,司代字,有倒置者,有合「于」「至」诸字者,①要皆与用为连字者异。
[520]诗关雎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自北」者,言「化」所自来也。
[521]庄德充符:自其异者礼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两「自」字,皆言同异之由,两读用如名。
[522]庄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以上司名、代诸字,皆先于所司,常例也。
[523]左隐三: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524]史冯唐列传:父老何自为郎?
[525]又留侯世家: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此司「所」「何」两字,而位于后者。
至[526]左传成十三年云:康公,我之自出。——言「康公出自我家」也。康公,晋甥也。倒置者,「之」字间之也。
[527]韩上于相公书:自幕府至邓之北境,凡五百余里。自庚子至甲辰,凡五日。
[528]礼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529]左昭四: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
[530]韩许国公神道碑:自是讫公之朝京师,廿有一年,莫敢有欢呶叫号于城郭者。
[531]史礼书: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所引「自」字后曰「至」,曰「以至于」,曰「至于」,曰「讫」,曰「下至」,诸字同一句法,皆自此以往历叙之辞。
[532]韩赠崔复州序:趋走之吏,自长史司马已下数十人。
[533]汉贾谊传: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所引「自」后承以「已下」「以上」,与前引「自此以往」又一句法,皆原始而统括之辞。
至[534]韩文答刘正夫书云: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自于」二字连用,亦训「从」也,「由」也。
○1应云:‘有与「至」「至于」「讫」等字合用者。
【7.6.5】总之,介字用法与外动字大较相似,故外动字有用如介字者;反是,而介字用如动字者,亦有之。
[535]史张释之列传: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从」,本动字也。曰「从旁」,则以联「旁」与「代」之实字矣。故「从」字用如介字。
[536]又: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从桥下」,则以联「桥」与「走」之实字也。
[537]史高帝本纪: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从此」者,「自此」也。
[538]史大宛列传: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极」,亦动字也。曰「极望」,则以联「望」与「蒲」「苜」矣,谓为介字,亦无不可。
[539]汉高帝纪:前有大蛇当径。——「当」,动字,今联「蛇」「径」两字。
[540]易系辞云:易之与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541]史记项羽本纪云:当是时,楚兵冠诸侯。——两「当」字,皆用如介字。
史籍中以动字用如介字者,所在而有,学者可自得之。至介字用如动字者,说见下卷「而」字章内。
虚字卷之八
连字总论
【8.0】凡虚字用以提承推转字句者,曰连字。
故连字界说,明分是宗:曰提起,曰承接,曰转捩,曰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为用。
提起连字
【8.1】连字用以劈头提起者本无定字,而塾师往往以「夫」「今」「且」「盖」四字为提起发端之辞,今姑仍之。
【8.1.1】尔雅郭叙:‘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孝经谏诤章注疏云:‘「夫」,发言之端。’刘瓛云:‘「夫」犹「凡」也。’
①而「凡」亦代字。然则古人以「夫」字为发语之词者,亦非定论。总之,夫字以冠句首者,皆以顶承上文,重立新义,故以「夫」字特为说明。是则「夫」字仍为指示代字,而非徒为发语之虚字也。
[1]孟离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2]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两「夫」字,皆顶承上文,重推一义,而以「夫」字特为揭明耳。
[3]左隐四: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连用三「夫」字,皆顶承上文,特指其人其事以为推论耳。故「夫」字必用于论事之文者,此也。
[4]史汲郑列传: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5]又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6]又张陈列传: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
[7]又屈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8]史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9]礼中庸: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以上所引「夫」字,或冠顿,或冠名,或冠句读,皆以特指其人其事而为更立一义之地耳。
○1章云:注本作‘经称「夫」有六焉,盖发言之端也。’马氏盖引助字辨略者。今案:章引全句,是也,作「注」则非,应云「邢疏」。刘瓛,南齐人,南齐书有传,云:‘儒学冠于当时。’
【8.1.2】今,状字也。文中往往先叙他事,而后说到本题,则用「今」字。是「今」字非以别时也,乃以指见论之事耳。「今」字助以「也」字者,亦习见焉。
今。
[10]孟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上言汤征葛,今说到本题齐伐燕,故以「今」字冠之。
[11]又滕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上言人皆可为舜,今说到治滕亦然。
[12]左文十八: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于戾乎!
[13]又成二: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14]又: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
[15]史淮阴侯列传: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16]齐策: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氏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
[17]史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诸引「今」字,皆承上文而拍到本题也。国策说士,条陈利害,反复譬喻,后落到本旨,则用「今」字以起句。更有如所引齐策之连用「今」字以取势者。
今也。
[18]孟梁下:今也不然。——上引古事,落到今时,「今」字后助以「以」字,则辞较为急切。
[19]又离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助「也」字,文势一顿,有疑讶之辞。
[20]又离下: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今也」同上。
至[21]孟子告子上云: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2]庄子寓言云: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两节皆以「向」「今」两字对待,则言时矣。「乡」「向」同。
【8.1.3】且字冠于句首者,紧顶上文,再进一层也。亦有助以「也」字者。「且」字在句读中者,不一其义,而非连字也。
「且」在句首为连字。
[23]孟公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顶上文以齐易王之可惑,即文王有德之久而论,犹尚如此云云,故「且」字更进一层,以明所惑之是。
[24]论季氏:且尔言过矣。——上责二子当谏,下将责二子居位不去,不得辞其责,故以「且」字进说也。
[25]又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26]齐策: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27]庄人间世: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28]又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梦者乎?——诸「且」字之在句首,皆顶接前文,更进一层说。
「且也」在句首。
[29]庄子大宗师云: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
[30]又人间世: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两云「且也」,义与单用「且」字无别。
「且」字雑句出中者,为义不一,在皆状字也,今附志焉。
[31]汉冯唐世传:丞相御史两将军,皆以为民方收敛时,未可多发,万人屯守之且足。
[32]后汉冯鲂传:襃等闻帝至,皆自鬄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曰「且足」,曰「且赦」,幷是「聊且」「姑且」之辞。
[33]孟梁上:且人恶之。
[34]又公下:然且至。
[35]又:管仲且犹不可召。
[36]后汉孔融传: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诸「且」字,皆「且犹」之解。
[37]史秦本纪:宾客羣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立。
[38]又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9]汉杜钦传: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诸「且」字,犹云「将且」也。
[40]齐策: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
[41]韩与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两「且」字,「几且」也。
[42]诗邶风:终风且曀。
两「且」连用。
[43]汉郊祀志:黄帝且战且学僊。
[44]又鼌错传:险道倾仄,且驰且射。
[45]又李陵传:陵且战且引南。
[46]水经注:且田且漕。——诸「且」字,「又且」也。凡两「且」字,皆两务之词,言方且如此,又复如彼。释词引
[47]公隐元: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48]又隐三: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
[49]燕策:燕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谓三「且」字皆借也,若也,假设之辞,不知所引三节,「如」「使」「苟」三字,各有假设之辞,不必以「且」字为解。三「且」字皆承上文而另申一义之连字也。古人用字,各有各义,不可牵混。且假设之词,有不必书明而辞气已隐寓者。如释词引[50]吕氏春秋知士篇剂貌辨答宣王曰: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涿视,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
[51]又去尤篇曰: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君曰:‘不若以组,凡甲之所以为固者,以满窍也。今窍满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组则不然,窍满则尽任力矣。’——两节,谓「且静郭君」云者,齐策「且」作「若」,而「且组则不然」者,亦与「若」同义。不知「且静郭君」一句,原是假设之事,而「且组则不然」者,申明事理,并无假设之意,何以强解为哉?且假设之辞气,有时隐寓于句读,而不必明言者。
至「且」字在句读中,实无义之可解者,经史所罕见,而亦时雑出于诸子之书。
【8.1.4】盖字,孝经天子章正义云:‘辜较之辞。’刘炫云:‘辜较,犹梗概。略陈如此,未能究竟也。’①刘瓛云:‘不终尽之辞。’然则「盖」字用为状字者多,而用若提起连字冠于句首者,实罕见也。
「盖」用于句首。
[52]汉高帝纪: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此以「盖」字提起者。然细玩此诏全文乃知高帝胸中,先有治天下必与贤人共之之意,故以古为证,而以「盖」字起之。是「盖」字仍有「大率」「辜较」之义,而非徒以发语也明矣。
[53]又董仲舒传天人策第二起动:盖闻虞舜之时。
[54]第三起云: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两策之起以「盖」字者,②与求贤诏「盖」字。③
史记习用以传疑,如
[55]大宛列传云: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
[56]货殖列传云: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
[57]老庄列传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58]封禅书云: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
[59]外戚世家云: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此盖上文所言诸事,不可根究,故每云「盖」以疑之。此即辜较之意也。
「盖」字有用于句中者。
[60]史周本纪云:西伯盖即位五十年。
[61]又伯夷列传云: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62]又平原君列传云: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诸「盖」字虽在句中,义与前同,仍不外辜较梗概不定之意。
○1章云:此两句见助字辨略,马氏误为刘炫语。
今案:文通此处全引助字辨略,而助字辨略引文有误。正义原文为:‘案孔传云:“「盖」者辜较之辞。”刘炫云:“辜较,犹梗概也……”刘瓛云:“「盖」者,不终尽之辞……。”皇侃云:“略陈如此,未能究竟”是也。’
○2章云:二语皆为武帝策问起语,非天人策起语也。
○3「盖」字下疑夺「同」字。
【8.1.5】至「夫」字合「今」字曰今夫,合「且」字曰且夫者,皆各循本义,并无别解也。
今夫。
[63]礼中庸云:今夫天∣今夫地∣今夫山∣今夫水。——承上文浑说,而「今」则分提四项也,「夫」指分提之物也。
[64]汉书邹阳传狱中上书云: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逄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此节以「今夫」起者,「今」说到本人塞士,「夫」指之,有激昂慷慨之气。
故[65]韩文柳子厚墓志铭有云: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段文气,与前节相同。统观所引,「今」「夫」两字,皆各循本义。
且夫。
[66]汉书鼌错传言边务书云: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埶,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所云「且夫」者,「且」字顶上文而更进一层也,「夫」则重指其事耳。
[67]庄子逍遥游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8]魏策云: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在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69]汉书匈奴传云: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而不悔也。——所引诸节,以「且夫」两字起者,皆各具本义。而有此一提,文气亦为一振。
是则「夫」「今」「且」「盖」四字,古未有以为发端之辞者。惟以顶承上文而弁于句读耳。惟然,而名为提起连字也可。不然,与承接连字何异?
承接连字八之二
【8.2】承接连字者,所以承接上下之文,而概施于句读之中也。承接连字,惟「而」「则」两字,经籍中最习见。经生家以「而」「则」两字之别,惟在文气之缓急。上下文气缓者,连以「而」字,急则连以「则」字。盖第味乎「而」「则」之音韵,故为此浮泛之说耳。虽然,两字之为用甚广,故分疏于下。
【8.2.1】而字之为连字,不惟用以承接,而用为推转者亦习见焉。然此皆上下文义为之。不知「而」字不变之例,惟用以为动、静诸字之过递耳,是犹「与」「及」等字之用以联名、代诸字也。
【8.2.1.1】「而」字用以过递动字者。
前后两动字,中间「而」字以连之。①此种句法,有自三字以至七八字,数十字者,爰分引之。
三字句。
[70]庄逍遥游:怒而飞。——「怒」「飞」两动字,中间「而」字,以明「怒」「飞」两事先后过递之情。
[71]又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72]楚策:骥于是俛而喷,伸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所引句中,「而」字皆参两动字间。
至上下两动字一反一正而成为四字者。如:
[73]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4]又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7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荣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此种句法,经传有不胜引者。
又前后动字,其第二动字有「之」字为止词者,中参「而」字,亦成四字。如:
[76]孟子公孙丑下云:环而攻之∣委而去之。
[77]又万章上云:予既烹而食之。
以及第一动字为有形迹可见者,后承其它动字,率以「而」字联之,可成为四字者。如
[78]孟子离娄下云:又顾而之他∣仰而思之。
[79]又梁惠王上:反而求之。
[80]韩文张中丞传后叙: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81]论语微子云: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82]左传隐五年云: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飮至,以数军实。——诸句皆详于动字相承篇矣。
[83]汉书陆贾传云:陛下安得而有之?
[84]又匈奴传云:其世传不可得而次。
[85]孟子万章上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86]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诸句助动「得」字后直承散动,往往间以「而」字,亦变例也。②动字相承篇内未载,今补志焉。
至五字句最古,今则古文家用成滥觞矣。
[87]论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质直」者,名字与其表词也。而「好义」「察言」「观色」三者,皆动字偕其止词也。中参「而」字,其法不板。
[88]孟尽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截皆动字与其止词也。
[89]庄胠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工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川竭」者,起词与其坐动也。「谷虚」「丘夷」「渊实」同,中参「而」字,句法有蝉联之势。
[90]史自序: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91]又: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92]又: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93]汉贾谊传: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
[94]韩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95]又文畅师序: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
[96]又盘谷序:粉白黛縁者,列屋而闲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以上所引,五字之变尽之矣。
至后人为之,类皆以静字塞之,文气弱矣,见下。
六字句,有上截三字,下截两字,中间「而」字者,亦有上两下三者。
[97]孟离上: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旷安宅」者,外动与其止词也,此上截三字。「弗居」者,即「弗居安宅」也,下截两字。中间「而」字,此动字相承例也。
[98]史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99]庄齐物论: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此皆上截两字而下截三字,皆各为一读,故「而」字连之,以明其相因之理。
[100]韩上李侍郎书:惟是鄙钝,不通晓于时事,学成而道益穷,年高而智益困。
[101]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02]又: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103]又燕喜亭记: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
——所引皆六字句,可见一斑矣。
七字句法不一。
[104]孟离上: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在求诸难。——此上下两截各为三字,中间「而」字,最习见也。
[105]又: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106]史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在知荣辱。
[107]庄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在大盗起。
[108]史李斯列传:今弃击瓮叩*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109]汉贾谊传: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110]又吾丘寿王传:安居则以制猛兽而备非常,有事则以设守卫而施行阵。
[111]韩答李翊书: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112]又与孟尚书书: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所引七字句,皆上下截各三字者。
[113]史淮阴侯列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114]齐策:淳于髠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
——两引皆上截四字,下截两字,中间「而」字以为句者。同为七字句,而与前引异焉。
至八字句,则冗长而不习于用。
[115]汉扬雄传: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此八字句,实同五字,以「欲谈者」「欲行者」可另为一读也。
至[116]韩文进学解云: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四句虽皆八字,然间以「虽」字,转以「而」字,一推一转,句法不板。
九字句。
[117]前汉书吾丘寿王传云: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则为九字。然上下开阖,故不见冗。
过此以往,十余字者往往有之,然总以自为转折为主。如:
[118]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也。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所忽者也。——此段「而」字七见,互为呼应。首两「而」字,乃五字句法。其三「而」字「而况」云者,乃自段首「且夫」起直贯至「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句止,「而」字横担前后四十八字。其四「而」字,则上下两截各六字,「而」字连之。其五「而」字,上截九字,下截十二字,中间「而」字以转焉。其六其七两「而」字亦然,要皆以为上下截诸动字之过递也。故录此段,以见「而」字用法之不穷。
○1此处云‘前后两动字’,但引例中颇有静字,如[74][75]皆是。又,所谓‘两动字’,多连带起词、止词、状语计入句法字数。
○2‘「得」后直承散动,往往间以「而」字’,这种情况并不都是四字句,如[84]的「得而次」,[85]的「得而臣」「得而子」,[86]的「得而相」,皆只三字。
【8.2.1.2】「而」字用以过递动、静诸字者。
诸静字附名而有浅深对待之别者,概参「而」字。「以」「且」两字,亦间用焉,已详静字篇矣。其或动、静两种字先后参用,而义有相关者,亦以「而」字为过递焉。
[119]礼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淡」「厌」「简」「文」「温」「理」六静字,三耦,各为对待,以肖君子之道,故参以「而」字,以明其相关之义。
[120]论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21]左桓元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122]公隐元: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123]左庄四: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
[124]汉疏广传: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25]韩进学解: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126]又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所引「而」字,皆参上下两静字以为过递者。至如[127]又盘谷序有云:泉甘而土肥∣宅幽而势阻∣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四句,首两句静字后于民,后两句则静先焉,中以「而」字联之者,凡以为静字也。
[128]贾谊过秦论云: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三句,首句上下截皆为静字,中一句上截静字,下截动字,第三句则皆动字矣。他本第三句无「而」字。①
[129]韩答窦秀才书: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
[130]又: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
[131]又与于襄阳书:侧闻合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
[132]又答胡生书:志深而喻切,因事以陈辞。古之作者,正如是尔。
[133]又与陆员外书:地薄而赋多。
[134]又:文丽而思深。
[135]又:强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
[136]又: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
[137]史赵世家: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所引皆五字句,上下截静字附名字者居多,其雑用动字者亦有焉。
[138]礼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139]论公冶:久而敬之。
[140]又:敏而好学。
[141]左隐三: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142]又襄二十九: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
[143]孟梁上:不远千里而来。
[144]韩原道: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145]又: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上引诸句,皆一静一动,而以「而」字为转折者。可知动、静两类字,古人于遣词造句,视同一律,并无偏重也。
至[146]论语为政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47]又子罕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148]史记自序云: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诸句内如「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又「二十」,皆滋静也。下连「而」字者,则以未经言明所数之岁耳,不在此例。
且凡言时之字,无论为名字、代字、静字,皆可视同状字,②其例详下。
○1章云:史记汉书均无「而」字,此依文选。
○2此「状字」实已越出字类范围,而与今「状语」相当矣。
【8.2.1.3】不特此也,「而」字亦可用为状字与动、静诸字之过递者。
状字原以肖动、静之貌,与静字无别。古人于静字、状字,统以静字名之。今以两者为用不一,故特别焉。
[149]孟万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攸然」,状字,所以肖将逝之容。下接「而」字,以连「逝」字者,则「攸然」非「逝」时之容,乃「逝」前之容也。
[150]又: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如是,「常常」两字,不直状「见」字,盖犹云「欲见之常常」也。「源源而来」者,犹云「故其来之源源」也。夫然,
[151]庄知北游: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152]史匈奴列传: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
[153]礼中庸: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54]论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
[155]庄德充符: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156]史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
[157]韩通解:若然者,天下之人,促促然而争,循循然而佞,浑浑然而偷,其何惧而不为哉!——所引句内,状字后以「而」字承之者,明其与下截诸动字判为两事也①。
至[158]礼大学云: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者,「见君子」后之容也。
凡状字言时者,与非状字而亦记时者,皆可自为上截而以「而」字承之也。
[159]左隐元: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言时,状字也,今为上截,后以「而」字承之。
[160]史记管晏列传云:已而事齐公子小白。
[161]又云:既而归,其妻请去。
[162]汉书贾谊传云: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
[163]公羊襄二十九年云: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164]又桓公二年云: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165]汉书班婕妤传云:始为少使,蛾而大幸。——师克云:‘「蛾」与「俄」通。’所谓「既」「已」「今」「迮」「俄」者,皆言时状字也,今皆自为上截,而以「而」字承之。
[166]孟滕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167]又:一朝而获十禽。——「终日」「一朝」,皆名字也。今记时,则自为上截止频率而接以「而」字矣。
故「[168]鲁语云:士朝受业,昼而贯通,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朝」「昼」「夕」「夜」,皆名字之记时者,今用如状字。
[169]汉赵充国传: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
[170]燕策: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
[171]史大宛列传: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
[172]又刺客列传:其后百六十有七年而吴有专诸之事。
[173]汉贾谊列传: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174]又: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175]赵策: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176]庄徐无鬼:三年而国人称之。——曰「不二三岁」,曰「一日」,曰「岁余」,曰「百六十有七年」,曰「此时」,曰「当是时」,曰「今日」,曰「三年」,皆滋静附名字而记时者也。②故前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等句,惟言数而不言年岁,其实皆此例也。至如[177]孟子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然」,状字一顿,指上文,「而」字转下,故当分读,详后。
[178]庄子德充符云: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且」亦状字,「且」后接以「而」字,与「然而」两字同例,然不数觏。「然」「且」两字皆状字,虽不记时,亦可自为上截,而以「而」字转接,有如是者。
○1马氏强调「而」之前后两项‘判为两事’,意在表明前者不状后者。实则不然,所引诸例「而」前成分多可视为「而」后成分之状语。
○2「岁余」「此时」「当是时」「今日」等非‘滋静附名字’。
【8.2.1.4】又可用为介字与动、静诸字之过递者,①惟不常耳。介字除「之」字外,其本义皆用如动字,「与」「以」等字是也。
[179]论语为政云:视其所以。
[180]又先进云:则何以哉?
[181]又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182]易系辞云: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所引「以」字皆作「用」字解,所引「与」字可作受动观。
故「以」「与」两字,用为动字,与本义无异。惟「之」字之为动字,则解「往」也,「至」也,与本义远矣。又「用」「由」等字,介、动两用者,往往而有。夫然,介字既可视同动字,则以「而」字为过递者,非连介字也,连动字也明矣。
[183]周语: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怨也。——「歜之家」,「以」字之司词也。下连「而」字,则意进一层。犹云「以歜之家世如此,而家主犹自纺绩,惧干季孙怨」也。凡以「以」字为上截,而后连以「而」字者,皆应重读。重读,则含有动字之意。
[184]庄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我其杓之人耶!
[185]史张释之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186]汉东方朔传:欲以匹夫徒走之人而超九卿之右,非所以重国家而尊社稷也。
[187]史游侠列传: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188]史刺客列传: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189]韩策: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190]史屈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七引「以」字,莫不接以「而」字者,皆先将上截顿足,为「而」字跌进一层地步。夫顿足上截,则「以」字司词外,必有若动静等字含而未申者之余音矣。学者可玩索而得之也。
其余介字之为上截者,盖不数觏。
[191]魏策:此三子者,皆布文献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与臣」两字,介字与其司词也。
[192]庄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193]又: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幷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将为」云云者,「为」介字也,后「盗」字其司词也。又「并与」云云者,「与」介字,「法」字其司词。后皆连以「而」字。其以「为」「与」两介之司词为上截者,亦以为顿足后跌进一层地步。犹云「将为如是善盗之盗而为守备」云,又犹云「所盗者不惟其国,并与其治国最圣最知之善法而一切盗之」也。
○1此所云‘介字’包括其司词,犹之所云‘动、静诸字’包括止词、状语等。
【8.2.1.5】若「而」字之前若后惟有名字者,则其名必假为动、静字矣。不然,则含有动、静之字者也。不然,则用若状字者也。
名字用若动、静字。
[194]史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虎」「冠」本皆名字,今「虎」用如静字,而「冠」用如动字,故以「而」字参焉。
[195]左襄十四: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狐裘」「羔袖」两名字,今假为静字。
[196]庄列御寇:古之人,天而不人。——「天」「人」两字,皆假为静字。
[197]左成九:南冠而絷者谁也?——「南冠」者,「冠南方之冠」也,用如动字。
[198]又僖十五:臣而不臣,行将焉入?——两「臣」字假为静字。①
[199]汉枚乘传: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在度之,至丈必过。——「铢」「寸」两字重言者,每之也。每之者,则皆用如动字矣。②然则凡名字之用为动、静字者,亦动、静字也,「而」字参之。
[200]孟公上: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人役」「弓人」「矢人」三名也,而自为上截者,盖上截当重读,犹云「既为人役而耻为人役」云云,故「人役」「弓人」「矢人」虽自为上截,而其意含有动字者也。
[201]又梁上: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贤者」,静字而成为名字也。③犹云「惟贤者也而后能乐此」也。至如
[202]礼大学: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203]又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04]论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5]又述而: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206]庄德充符: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207]史大宛列传: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马善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泼使矣,为外国笑。
[208]又李斯列传:父而赐子死,安用复请?
[209]左隐十一: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所引诸名字,若「人」,若「君子」,若「小人」,若「君」,若「子」,若「小国」,若「父」,若「王室」,各为上截,皆当重顿,则下接「而」字,神情跃然矣。有谓
[210]左襄二十九: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211]又昭二十六: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先君」与「陈氏」,皆自为上截,所接「而」字当作「若」字解,且以本文比,则襄公二十九年一节,其前文有‘先君若有知也’一句,昭公二十六年一节上文‘后世若少惰’,接云‘陈氏而不亡’。是「而」「若」两字互用之明证。夫「而」字解如「若」字之义亦通,然将两上截重读,接以「而」字,其虚神仍在。如云‘且先君虽死而或有知也’,又如云‘陈氏之为陈氏,至后日而仍夫亡也’,是将余味曲包之字补出,则「而」字仍不失为动、静诸字之过递也。而况「若」「而」句者,经史往往而有。如执以「而」「若」两字互用为解,遇有「而」字而无「若」字处者,又将何以自解也?④
[212]论语述而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必将「富」字重顿,而云「富之为富而可求也」,则下句「虽」字已跃然矣。
[213]左传宣公十二年云: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犹云「且为一国之君而逃臣」云,如是上截顿足,则下截跌进更有力。若惟「君若逃臣」云云者,则无余音矣。
[214]孟子万章上云: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此句重在「匹夫」,故当重读。犹云「以匹夫之绝无凭借而能有天下者,则其德必若舜禹」云云。
名字用若状字。
[215]孟万上: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一言「南面」,两言「北面」,各为上截,承以「而」字者,皆记处也,与状字同功。
[216]又: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微服」者,记容也,亦状字也。至如:
[217]孟子公孙丑下云: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曰「千里」者,记所经之地。曰「三宿」者,记所历之时,皆状字也。
[218]又离娄下云:君子之泽,五世而后仁,小之之泽,五世而斩。
[219]论语子路云: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曰「五世」,曰「世」,皆记时也。
[220]公羊文公十二年云: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曰「千里」,记所历之处。曰「一曲」,记所流之容,皆视同状字,皆可以「而」字连之。
[221]越语云:余虽*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然」,状词也,「人面」,记容也,与状字同功,故参以「而」字。
○1第一「臣」字似仍为名字。
○2「铢铢」「寸寸」为「而」后动字之状语,不应说是用如动字。
○3「贤」是静字,「贤者」是如用名字之读,‘静字而成为名字也’,殊嫌含混。
○4这一段话暗射经传释词等书,可参经传释词「而」字条。
【8.2.1.6】代字单用为上下两截者,惟询问代字则然,为其为表词也。是则「而」字之上下截,无论字为何类,然必用若动、静字者然,而后「而」字乃为之过递也。此不变之例也。①
[222]左僖二十四:主晋祀者,非君而谁?——「谁」,询代字也。系于「而」字之后,犹云「非君而将为谁」也。故「谁」为表词。既表词矣,则视同静字,故「而」字用以为「非君」与「谁」之过递耳。
[223]又哀十六: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而谁」同上。
[224]孟万上:奚而不知也?——「奚」,询问代字,亦表词也,故单用,以「而」字承之,犹云「何为而不知」也。
[225]齐策: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孰」,询问代字,表词也。「子」者,称之也。
[226]左传昭公四年云:牛谓叔孙:‘见仲而何?’——犹云「见仲而何如」也。
[227]齐策云:威王不应,而此者三。——「而此者」,即「而如此者」也。两引皆可视同状字。
至[228]庄子人间世云: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予」指名代字,今单用「而」字承之者,「予」字应重读,犹云「使予之为予而见用于世」也云。故「予」乃名字,非表词也,不在此例。
统观此篇所引「而」字,先后两截,要皆不失有动、静诸字之意者近是。然则谓「而」字惟以过递动、静诸字也,信然。
○1马氏执着于「而」字前后皆动字、静字这样一个‘不变之例’,对若干例句的说明显得非常勉强,甚至违背常识,如把[224]「而」前的「奚」,把[225]「而」前的「孰」都说成是表词。
【8.2.2】夫然,「而」字之位,不变者也。而上下截之辞意,则又善变者也。惟其善变,遂使不变者亦若有变焉。其变有四。
【8.2.2.1】一,凡上下截两事并举,则以「而」字递承,若有「又」字之意。故「而又」两字相连者,常也。
[229]论学而:学而时习之。——犹云「既已效学,又应时时服习」也。「学」「习」两事连书,「而」字承之,意同「又」字。
[230]礼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极生悲其乐而利其利。——「贤」「亲」「乐」「利」两各并举,犹「又」字也。
[231]孟公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32]又万上: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
[233]左文元: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
[234]又成二: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235]又襄二十七:纵无大讨,而又求赏,无厌之甚也。
[236]又昭十: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孤。
[237]吴语: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238]左襄十: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
[239]秦策: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240]庄应帝王: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241]韩为人求荐书:以某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者也。
[242]又上崔虞部书: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
[243]又答崔立之书:凡二试于礼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
[244]周语: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
[245]韩送韩侍郎序:莫不涕泣感奋,相率尽力以奉其令,而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法。——诸引上下截,皆以「而又」两字递辊。
惟然,「而亦」「而复」「而况」「而且」,凡进步者,皆在「又」字甲里,经史亦习见焉。
[246]孟梁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247]史匈奴列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
[248]左襄二十一: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
[249]又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
[250]韩禘祫议:昔者鲁立炀宫,春秋非之,以为不当取已毁之庙,既藏之主,而复筑宫以祭。
[251]庄在宥:自王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
[252]孟公上: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253]左僖二十四: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而况」两字,见于书者,所在皆有。其实「而况」与「又况」义无区别。
故[254]庄子人间世云: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至如
[255]韩文南海神庙碑云:今王亦爵也,而礼海岳尚循公侯之事,虚王仪而不用,非致崇极之意也。
[256]庄子逍遥游云: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所谓「而尚」与「而犹」者,仍在「又」字甲里也。
[257]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若使太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所谓「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者,即「又使重耳」之意也。
[258]史记刺客列传云:羣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而秦法」云者,即「又秦法」云云之解也。至如
[259]又大宛列传云:而楼兰姑师小国耳。
[260]庄子逍遥游云:而宋劳子犹然笑之。——皆遥承上文而接言所事之又同,故两「而」字又与「又」字无别。
其它「而」字过递,虽无「亦」「又」等字,而意则犹是者,盖不胜书也。
【8.2.2.2】二,凡上下截两相背戾,则以「而」字捩转,似有「乃」字「然」字之意。故「而乃」「然而」常各相连者,此也。
[261]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与「犯上」两截意相反,犹云「孝弟顺德之人,乃好为悖逆犯上之事者盖寡」云。故「而」字有「乃」字之意。
[262]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犹云「其学问虽不见于人,然而未见有愠色」也。故「而」字意同「然」字。是以
[263]孟子公孙丑下云: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64]又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65]汉书贾谊传云:然而天下少安,何也?——诸「然而」字当拆读,「然」字一顿,以承上文,「而」字所以拗转也。至于
[266]孟公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267]又尽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68]又梁下: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
[269]论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70]孟万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271]左隐四: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272]又僖七: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
[273]又僖二十四: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274]又文七: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
[275]又襄二十七: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之,不亦诬乎?
[276]又襄二十三:栾氏所得,其唯魏氏乎!而可强取也。
[277]又昭元: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278]又成八: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279]又昭七: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凭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280]榖僖二: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281]史酷吏列传: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282]汉赵充国传: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之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
[283]史淮阴侯列传: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284]又平原君列传: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285]齐策:夫不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羣臣之计过也。
[286]魏策: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287]史秦本纪: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288]韩柳州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媿矣!
[289]又张中丞传后序: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90]又答陈商书:今举进士于此世,求禄利行道于此世,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欤!
[291]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诸引上下截皆两相背戾,所连「而」字,不出「然」「乃」两字之意。
而经籍中不惟「而乃」两字,即「而竟」「而反」「而独」等字,意与「乃」字相若者,亦时见于书。
而乃。
[292]史田儋列传: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
[293]汉司马迁传顶承上文一段云: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294]庄子逍遥游亦承上文一段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95]史赵世家: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辠,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
[296]韩与孟尚书书: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自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
而竟。
[297]史项羽本纪;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298]又魏世家: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
而反。
[299]孟公上: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300]韩改葬服议:又安可取未葬不变服之例,而反为之重服欤?在丧当葬,犹宜易以轻服;况既远,而反纯凶以葬乎?
而独。
[301]孟公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302]汉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303]史六国表序: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304]汉霍光传: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惟陛下察之。——诸引上下截意有所背,故以「而竟」「而反」「而独」等字各为转捩,既有证矣。
然有时下截之于上截,虽非事理之所必有,而转以「而」字设一或有之境者,亦此例也。故「而或」两字并用者有焉。
[305]左襄九: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
[306]又襄二十一: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
[307]又昭三: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三引皆以「而或」为转,是特设一或有之境,以与上截相反者。①
其无「而或」字样而惟有其意者亦如之。前节所引,有单用名字为上截,先为重读,而后转至下截者,亦此志也。
[308]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犹云「为人而或不仁,如礼何」也。②他如
[309]左传僖二十三年云: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310]又云: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311]又僖二十八年云:战而捷,必得诸侯。
[312]管子权修第三云: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313]汉书贾谊传云:使筦子愚人也则可,筦子而少知治礼,则是岂可不为寒心哉?
[314]又云: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315]史记赵世家云: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所引诸句内,其以「而」字为转者,皆有假设之辞气也。
至[316]论语雍也云: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一节,「而有」皆解作「与有」之意,又以「不」字直贯两句。③愚谓「而」乃转捩之辞,常解,方与孔圣平日所言‘是故恶夫佞者’与‘焉用佞’诸句口气相合。夫「不」字状字也,若能直贯两句,则为连字矣。学者不可不辨。
[317]孟子万章下云: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一节,经生家以「而」字作「如」字解。
[318]左传襄公三十年云:子产而死。——一句,则以「而」字解作「若」字,又雑引他句,「而」字乃解作「乃」字。不知「而」字之解「若」「如」等字者,非其本字,乃上下截之辞气使然耳。
○1[306][307]中的「或」似为代字,「有人」也。
○2【8.2.1.5】节[204]「人而无信」的「而」与本节[308]「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同,但彼处说「人」在「而」前‘必假为动静字’。而此处只说「而」有‘假设之辞气’,为说不一。
○3此指经传释词卷七「而」字的说明。
【8.2.2.3】三,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以「而」字直承,若有「因」字「则」字之意,此则「而」字之本意也。
[319]礼大学: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犹云「尧舜帅天下以仁,民因而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民亦因而从之」也。
[320]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犹云「上老老则民兴孝」也。「而」「则」两字,其辞气虽有缓急之分,而所以决言其效者则一也。
[321]礼中庸云: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322]史始皇本纪云: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两引书,「而」「以」两字皆互用,盖「因而」「因以」两语,用意不甚相悬也。
[323]礼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324]论子路:子欲善而民善矣。
[325]孟滕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326]左成一:遂奔晋,而因郄至以臣于晋。
[327]又襄八: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
[328]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29]庄齐物论: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330]史礼书: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
[331]又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32]又: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333]孟离上: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334]齐策:谋成于堂上而魏将已禽于齐矣。
[335]秦策: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诸引虫下截皆一意相因,「而字承之。有说开球效者,有言其向者,故「而」字一似有「因」「则」两字之意者此也。
惟然,煞句「而已」两字,亦在此例。
[336]论语里仁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37]汉书赵充国传云: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盖凡云「而已」者,犹云「如是而止耳。」
故[338]韩文读荀子云: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339]汉书儒林传云:至获麟而止。——两引「而止」,与「而已」同解。
[340]韩文上宰相书云:今若闻有以书进宰相而求仕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荐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书于四方,枯槁沈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①此所谓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因人之所欲而遂推之之谓者也。——此段八用「而」字,皆此例也。故「而」字之用最广者在此,「而」字之所以为承接连字者亦在此。
①「于于焉而来」之「而」,与【8.2.1.3】节[151]例之「欣欣然而乐」与[157]例之「促促然而争」等之「而」的用法相同,是作为状字与动字之过递者,与他例不同。
【8.2.2.4】四,凡上下截有言时者,则以「而」字连之,以记其时之同异。
凡两事并论,以其时相较,则有同时异时之判。及时者,状以「方」「适」等字;异时者,则状以「后」「先」等字,而不状者为常。盖连以「而」之,其上下截两时之较,有判别然者。
[341]论语阳货云: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犹云「而后往拜之」也。
[342]又为政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犹云「而始志于学」也,「三十而始立」也。
[343]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犹云「而诗始亡」也。
[344]又万章下云:尧老而舜摄也。
[345]春秋定十五年云:丁巳,葬我君定公,而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346]孟子告子上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犹云「而寒之者即至矣。」
[347]左传僖二十三年云: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犹云「又如是而后嫁」也。
[348]又僖二十六年云: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犹云「而即弃命废职」也。
[349]又襄二十三年云:许诺,伏之而觞曲沃人。——犹云「在乃觞曲沃人」也。
[350]又隐元年云: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犹云「而即有文」也。
[351]史记大宛列传云: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犹云「而关东蝗适大起」也。
[352]又刺客列传云: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犹云「而适见死者果政也。」
[353]又云: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犹云「而匕首即见」也。
至[354]又平准书云: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
[355]又管晏列传云: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356]又云:既在归,其妻请去。
[357]公羊襄二十九云: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358]汉书贾谊传云:今而有过。
[359]又云: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360]燕策云: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所谓「前」「已」「既」「迮」「今」与「今日」「明日」诸字,皆言时也,已详本篇。
[361]史记陆贾传云: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
[362]韩文上宰相书云:而方闻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
[363]史记自序云: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而」字后状以「方」「适」等字,书不概见。
状以「后」字者,则不胜书矣。
[364]礼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
[365]又云:物格而后知至。——两皆排句迭用「而后」者。
[366]左传僖二十八年云: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
[367]又二十七年云: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368]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盖「而后」两字,不惟纪时也,凡言因果,言次第者胥用焉。
总观所引,上下截之变,尽于是矣。「而」字之用,盖未有外乎是者。经史中遇「在字有作别解者,则解经家一家言也,要未可据为定论,故不具论。
○1这里所说「转词」,应作「捩转之辞」解,与作为句子成分之「转词」不同。
承接连字八之三
【8.2.3】承接连字最习用者,「而」字而外,则惟则字。「则」字乃直承顺接之辞与上文影响相随,口吻甚紧。而为用有三,一以上下文为别。
【8.2.3.1】一,凡上下文事有相感者,「则」字承之,即为言效之词。
[369]礼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财」之「聚」「散」与「民」之「散」「聚」,两相感者也,「则」字承之,以言其效。
[370]又: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此亦感应之事,「则」字指其效而复助以「矣」字者,所以必其效也。
[371]孟公上:仁则荣,不仁则辱。
[372]又: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373]左庄二十八: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
[374]又文七: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375]又襄二十四: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376]史李斯列传: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
[377]史始皇本纪: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姧止矣。
[378]赵策: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熟计也。夫秦下轵道,则南阳动,劫韩包周,则赵自销铄,据卫取淇,则齐必入朝。秦欲已得行于山东,则必举甲而向赵。秦甲涉河踰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379]史李斯列传: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得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之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责设,则所欲无不得矣。
[380]庄胠箧: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铒罔*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381]又庚桑楚: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之患;呑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382]又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
[383]史大宛列传: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
[384]韩与孟尚书书: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袵而言侏离矣。——所引诸句,长短不同者,所以尽其句法之变也。「则」字后则皆以言上下文相感之效。至句尾助字,不用则已,用则概皆「矣」字。
【8.2.3.2】二,凡上下文事有相因者,「则」字承之,即为继事之词。
[385]论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孝」「出弟」与「以余力学文」,皆相因之事,「则」字承之,所以明其后之继乎先也。
[386]又:过则勿惮改。
[387]又雍也: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388]又述而:子行三军,则谁与?
[389]孟滕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390]又离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391]又梁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392]又离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
[393]又尽下:说大人,则藐之。
[394]左文七:出朝则抱以适赵氏。
[395]又成二: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396]周语: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397]庄人间世: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东薪。
[398]赵策: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
[399]又: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澶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
[400]史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①
[401]汉路温舒传:故囚人不胜痛,则节辞以视之。吏治者也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402]史信陵君列传: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在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403]又项羽本纪: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404]韩后上宰相书: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405]又与陆员外书: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得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所引各节,其上下文无相感之效,而有相因之序,「则」字承之,所以明先后事之有以相继也。
若两事相遭,绝无相涉之情者,「则」字承之,以记其时,亦此例也。
[406]孟滕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仲子之归与其馈生鹅者,两不相涉也。而仲子「归」时,适与「馈鹅」之事相值,故「则」字承之,所以记其相遭之时也。
[407]又尽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从逐虎。——「则之野」者,「适之野」也。
[408]论微子:至则行矣。
[409]左僖三十三:郑穆公使视客馆,则东载厉兵秣马矣。
[410]又: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11]又襄二十三:范鞅逆魏舒,则成列既乘,将逆栾氏矣。
[412]又定十一:吾*固而授之末,则**也。
[413]史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
[414]又淮阴侯列传: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415]又廉颇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16]汉赵充国传: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复矣。
[417]史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飮帐中。②
[418]又虞卿列传: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419]公宣六: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420]韩新修滕王阁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所引「则」字,各记两事相遭之际,而其事则本无相关之情者也。
○1[404]「则」字前借用上句「将欲延年益寿」,不重复。
○2[417]引述不全,看不出上下文事有相因。全文为:‘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飮帐中。’
【8.2.3.3】三,凡上下文事有异同者,「则」字承之,即为直决之词。事之所谓异同者有三:
(一)其事本要同也,或本相异也,「则」字承之,所以决其为是为非,故「则」字之后,即为表词。
[421]孟尽下: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道」之为「高」为「美」,固不待人言而已然,今以「则」字承之,此公孙丑之所为赞叹也。
[422]孟离下:其妻问所与飮食者,则尽富贵也。——「则」字以承所问,决「所与飮食者」之皆为「富贵」也。
[423]论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424]又公治: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425]孟滕上:滕君则诚贤君也。
[426]左隐四: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
[427]又襄二十六: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428]又成二: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
[429]榖隐元: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430]庄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431]又: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432]又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433]又田子方: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434]公庄十三: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
[435]又僖十六: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436]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437]榖僖二: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438]齐语: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439]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与战,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
[440]赵策: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
[441]又: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
[442]秦策: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443]史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444]汉扬雄传:故有造萧何律于唐虞之世,则誖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缪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
[445]史匈奴传赞:孔氏着春秋,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也。
[446]韩伯夷颂: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447]又争臣论: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
[448]又: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449]又答冯宿书:此岂徒足致谤而已,不戳于人则幸也。
[450]又答李秀才书:见元宾之所与者,则如元宾焉。——诸引「则」字后皆为表词,①所以决事之同异也。
又有上下文事本相同,而详略攸分者,「则」字承之,所以实指其详也。②
[451]史大宛列传: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扞罙于寘。——「康居」居「北」,故「北」与「康居」本相同也。惟「北」言相间,而「康居」指其名,此详略攸分也。「则」字承之,指其详也。余同。
[452]汉儒林传: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曰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
[453]又: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
[454]又公孙弘传: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
[455]史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456]孟离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457]韩许国公神道碑:汴之南则蔡,北则郓。
[458]又停举选状:一则远近惊惶,二则人士失业。
[459]论里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引皆如前。
(二)事有对待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承之,乃以决其为异为同也。
[460]孟告上: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心不若人,其为恶更甚于指,乃一恶一不恶,而见为同异焉,承以「则」字,所以决其非也。
[461]孟万上: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462]又: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463]又: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奚可以与我友?’
[464]又公下:所以为蚳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465]又滕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榖多寡同,则贾相若;履大小同,则贾相若。
[466]又滕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467]庄骈拇: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468]赵策: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469]汉冯奉世传:臣愚以为比罪则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用师则奉世寡,计胜则奉世为功于边境安,虑败则延寿为祸于国家深,其违命而擅生事同。延寿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
[470]又陈汤传: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着,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471]秦策: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472]韩上崔虞部书:欲事干谒,则患不能小书,困于投刺;欲学为佞,则患言讷词直,卒事不成。
[473]又复雠状:盖以为不许复雠,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生之训;许复雠,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
[474]又天旱人饥状: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凡此所引,皆互相比拟而有又待之情。承以「则」字,所以决其有异也。
惟以上所引,皆两相对比者,各以「则」字决之。其上下文有对待之意而无相比之式者,则惟一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且「则」字之前,习冠以「若」「至」等字为转者。
[475]孟公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子夏」「冉牛」两等,皆圣人之徒者同也,而一则得其一体,一则具体而微,此不同也。然句法不对,故于第二句始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
[475]孟梁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治国家」与「雕玉」相比,句法各异,故下句冠以「至于」两字以为转。
又承以「则」字,反决其不同口气。
至[477]孟子公孙丑上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478]又滕文公上: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479]又告子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480]又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481]又滕文公上:若夫成功,则天也。——等句,皆与前引同一义例也。
更有「则」字后止词、转词等字适与上文对比者,往往提置「则」字之先,而其后止词以代字重指与否,概以坐动之有无弗辞为定。
[482]孟子万章下云:其三人,则予忘之矣。——一句,「其三人」乃「忘」字之止词,而又与未忘其名之乐正裘牧仲两人相对,故提置于「则」字之先,仍以「之」字重指者,则「忘」字无弗辞状之也。他如
[483]孟子公孙丑上云:圣则吾不能。——一句,「不能」之后无代字重指者,有弗辞也。
故[484]孟子滕文公上云:学则三代共之。
[485]又离娄下:乃若所忧则有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486]又告子下:有则髠必识之。——等句,皆有「之」字重指者,坐动无弗辞也。
[487]孟子公孙丑下云: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488]汉书刘歆传云: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两句虽皆有弗辞为之状,而「则」字之前,一为转词,则不重指;一为属次,③则有「其」字指焉。
[489]韩文与崔羣书云:至于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一句,「嗜」之止词在前,而「嗜」与「不嗜」之后,皆无代字重指者,盖两动止词,同一代字,则置于第二动字之后。其例详前。今则「不嗜」两字已有弗辞,故不重指。
[490]孟子告子上云: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两句可据以为例。代字之重指与否,有显然者。
(三)事理以推论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所以决所推之理与上文之为异为同也。
[491]孟梁下: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此孟子先以文王之囿与齐国之囿幷论,而后推言齐民以王囿为大之宜,而不可与文王之囿比而同也。故此「则」字所以决推论之理也。凡推论之理,必根上文并论,见为同则决其同,见为异则决其异,此辩才之学也。
[492]孟滕上: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则是」两字同上,根上文而推言滕君不并耕之非贤也。
[493]史李斯列传: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494]又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
[495]榖僖二: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而置之外*也。
[496]韩讳辨: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凡言「则是」,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之或同或不同也。「则」字后加「是」字者,所以确指其理也。
不加者亦有焉。
[497]孟子梁惠王上云:则王许之乎?——此又推上文之不可以为是也。由是,
[498]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下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④
[499]又告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500]庄天地: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501]韩读荀子:则雄者,亦圣人之徒与!——所引「则」字,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无异也,唯口气有反正之辨耳,学者当审之。惟然,
而[502]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则小固不可以当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三句,「则」字亦推论之词,「然」字重指上文一顿,「则」字承之。
经生家习见经史中「然则」二字连用,即以两字囫囵断为推理之词,盖不思之甚也。间有去「则」字而惟用「是」字以决所推之理者。如:
[503]孟子万章上云:是无义无命也。
[504]又万章下云: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505]韩文原道云:是亦责冬之裘者曰,云云。
[506]又祭鳄鱼文云: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诸引「是」字,皆确指所推之理也。
又经籍中习以「何则」两字连用。不知「何」字接上文而设为问者,表词也。「则」字承之,所以申言其故,以答「何」字之问。已见代字篇矣。
[507]汉赵充国传赞: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埶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508]又刘歆传: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509]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则」字后皆决言其故,即以答「何」字之问也,犹表词也,故识焉。
「则」字通用,不外是矣。
○1马氏说:‘「则」字后皆为表词,’殊嫌孟浪,例句中甚多「则」字后非动字即读。
○2此处措辞不甚确切,这里无所谓上下文详略攸分,只是有若干事物可以相提幷论,「则」字之前的词语表示「则」字之后的事物在哪一点上(位置、方面、
用途等)互相区别或对待。
○3这里所说「属次」应即偏次。
○4[498]与[462]重复,马氏将同一例归入两项中,未细审。
【8.2.3.4】而经史中「则」字,其不可以常解解者益寡。斯、即两字有用如「则」字者。
「则」字别解。
[510]书洪范:女则有大疑。
[511]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
[512]燕策: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513]史高祖本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言。——经生家解四「则」字,谓「若」也,假设之辞,文义较顺。「则」字常解,决词也,所以足句也,后乎读者也。今四「则」字皆附于读,则非常解明矣。且古文以「则」「即」两字音同互用,而「即」字有解作「若」字,故「则」字从同。至经籍中其它「则」字,要莫逃乎以上三说。而经生家有以解作「其」字「而」字「乃」字者,臆说也。
斯。
[514]论子张: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515]又乡党:杖者出,斯出矣。
[516]又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517]孟尽下: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四「斯」字皆可作「则」字解。案论语之以「斯」字解作「则」字者,犹史记之用「即」字者,此可以觇世代之别。
即。
[518]史项羽本纪: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19]又匈奴列传: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待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520]又季布列传: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以上所引,除「单于即不能」一读,皆可作「则」字解。
而[521]史记项羽本纪云: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22]汉书项籍传则云:行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皆作「则」字。
然有史记作「则」字而汉书作「即」字者。如:
[523]史记高祖本纪云:沛今诛令,择弟子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
[524]汉书高帝纪乃云: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家室完。
总之,「则」「即」两字虽可互用,而辞气有缓急之别,学者所当辨也。
【8.2.4】「而」「则」两字外,其它承接连字,率皆假借于动、状等字。凡事理可分举者,则承以「或」字;事有蝉联而至者,承以「既」字或「又」字。而「既」「又」两字又互为呼应者。若上文辞气毕而后事可类举者,以「至」「若」「及」「如」诸字承之,以为更端之辞。更有以「非」「则」与「非」「不」或「不」「不」各两字相为起承者。
【8.2.4.1】或字分承不一。
[525]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526]礼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此「或」字分承者,皆单字也。
[527]又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之一也。
[528]汉贾谊传: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此「或」字分承读也。
[529]又鼌错传: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此「或」字分承顿也。
[530]韩与崔羣书: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六「或」字所承,或顿或读,分为六类,要皆相识之人也。
故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否则以状动、静字者,则为状字矣,不在此例。①
○1参【2.5.3.2】节注①。
【8.2.4.2】既、又、既……又。
既。
[531]汉儒林传: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
[532]史货殖列传: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533]汉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
[534]史管晏列传: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凡言「既」字,皆先提一事,后及他事也。「既」字所附者,辞气未完,皆读也,故列入连字。不则何以异于状字?
又。
[535]史商君列传: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536]庄秋水: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537]史李斯列传: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538]汉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
[539]又杨恽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羣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540]又赵广汉传: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541]周语:今天降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
[542]汉赵充国传: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又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终不敢复将其累重还归故地。——八引「又」字,皆继事之辞。
[543]汉书食货志云: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此「又」字所根上文甚远,亦继事之辞也。
有联用「又」字以为历叙之辞者。
[544]楚语云:‘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继云‘又有左史倚相’,又继云‘又有薮曰云连徒洲’云云。
[545]韩文送穷文云:‘其名曰智穷。’后乃历数,则云‘其次名曰学穷’,‘又其次曰文穷’,‘又其次曰命穷’,‘又其次曰交穷’。——皆各为一段。
[546]又与袁相公书:首言樊宗师孝友,后言其学问,乃进言其文章,则云:‘又善为文章’,一段后又云:‘又习于吏职。’——皆以「又」字上承首段,故「又」字虽用为历数之辞,而谓为代指樊宗师亦可。不特此也,
[547]又答吕医山人书云: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雑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一段,「以」字起至「不贯」,皆言故之读。其故有二:一则始出山而未阅世事,一则周后文雑而后生不能贯通。今于第二故之前冠以「又」字者,即以代「以」字也。又答窦秀才书内五用「又」字,皆以重申其故,学者可取阅焉。①
[既……又]等。
[548]左僖三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又」两字互为呼应有如此者。
[549]汉司马迁传:李陵既生降,陨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550]左襄十: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
[551]韩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552]又送廖道士序: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淸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553]左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此「既」字后应以「而复」两字,则上下文不惟蝉联而下,而又有扭转之辞气也。「而复」与「而又」同。
惟「既」「又」两字互应最习见。②
[554]汉书外戚传云: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555]又王莽传赞云: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
[556]韩文与于襄阳书云: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557]又上崔虞部书云:既以自咎,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此惟以「既」「又」两字为开阖,而成为近今作家之滥觞矣。
○1章云:答窦秀才书云:‘又不通时事’,‘又重以自废’,‘今又以罪黜于朝廷’,‘当道者又皆良有司’,‘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2【6.1.3】节在[六?11]例「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下说:‘「既」「又」……皆状字也。’
【8.2.4.3】至于、至如、若夫、及至、及其、如其。
至于。
[558]论为政: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559]孟告上: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至于」者,因上文而类及之辞。盖上文辞气已毕,而下文又与前文相类,故「至」字后加以「于」字者,犹云「论及此」云尔。由是,
[560]孟滕上:至于子之身而反之。
[561]汉赵充国传:至于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
[562]又刘歆传: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563]韩与崔羣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564]又潮州刺史表:至于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所引「至于」,皆因上文而论之及耳。
至如。
[565]史游侠列传: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566]又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567]又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68]又越世家: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不曰「至于」而曰「至如」者,则有与上文比而同之之意。
若夫。
[569]孟尽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570]庄山木: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571]汉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572]左隐五: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若夫」者,相及而殊上之辞也。
有单用「若」字者。
[573]左哀十四: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574]又定元: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羁也,则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羁将逃也。——所引「若」字,与「若夫」同意。
及至、及其、如其。
[575]孟子滕文公上云:及至葬。
[576]孟子尽心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①
[577]汉书司马迁传云: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曰「及至」,曰「及其」者,皆因前事而殊后之文也。
[578]论语先进云:如其礼乐。——曰「如其」者,亦此志也。
①【8.2.4.7】节又引此例([651]),将「及」与「其」分开,说「及」是记时之连字,与此说「及其」是承接连字不同,似较此为长。
【8.2.4.4】非……则;不……则。
[579]庄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二字相为起承,文势最紧。
故[580]汉书贾谊传政事疏内,始云: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581]继云: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582]又云:臣以为不缺则折。
[583]终云: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连用之以耸听也。
[584]韩欧阳生哀辞:其它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①
[585]又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586]又送郑尚书序:非有文武威风知大体可畏信者,则不幸往往有事。
[587]论卫灵: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不……则……」与「非……则……」同。五引句调各别,而所以互为起应则同。
其以非……不或不……不两字相为起合者,文势亦劲。
[588]庄秋水: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飮。
[589]史武安侯列传: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
[590]汉高帝纪: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591]史刺客列传:非有诏召不得上。
[592]又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593]论乡党:非祭肉不拜。
[594]史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95]汉李广传: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
[596]史商君列传: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597]汉匈奴传: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
[598]礼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599]韩许国公神道碑:然不一揃刈,不足令震駴。——「非」「不」或「不」「不」之在句读也,本皆状字,而引列于连字者,以其相为呼应,而句读则由是而连。
①[584]「岁」字后读断,「则」承「移时」,非与「不」相应。
【8.2.4.5】其承上而申下之辞,则惟故字。「故」,本名也,而假为连字。又,「以」「为」两字,介字也,而亦假为言故之词,惟与「故」字用法各异。
[600]孟告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者,承上文诸人皆起自劳贱,而申言下文天之劳苦是人也。故「故」字必根上文。
[601]孟万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602]又梁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03]庄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04]又德充符: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羣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605]吴语: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极生悲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606]公僖十七: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607]又隐三: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608]史淮阴侯列传: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所引「故」字皆承上文而申言之也。
而经书则「故」字前习加「是」字曰「是故」,一若指明前事以为下文之故者然。
[609]礼大学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610]继云:是故财聚则民散。
[611]又云: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612]终云:是故君子有大道。云云。礼中庸亦然。礼记则不胜数也。
[613]易系辞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下「是故」是缘上之辞,上「是故」则发语之辞。
[614]礼曲礼云:故君子式黄发。——郑注以为‘发句言「故」,明此众篇雑辞也。’盖此句文义与上不属,故以为发语辞。而礼经中起句言「故」言「是故」者,所在而有。
【8.2.4.6】惟句之有「故」者,则言「故」之固然,而其「故」之所以然,则往往假「以」「为」两字以明之。故「故」之言固然者,则为句,殿于后者常也;而「以」「为」之言所以然者,则为读,置于先者其常,而置于后者则转为句矣。
「以」置于先。
[615]孟告上: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郊于大国」,乃受「伐」之所以然,故冠「以」字而先焉。
[616]史平原君列传: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
[617]又汲郑列传: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618]又信陵君列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619]又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
[620]又叔孙通列传: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所引「以」字皆记下文所以然之故,或先置,或参置,辞气未完,故为读。
「为」置先。
[621]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622]汉东方朔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623]论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①
[624]史大宛列传: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
[625]晋语: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②
[626]吴语: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为」字冒读,以言下文之所以然引,与「以」字同。
其置于后者。
[627]孟公上: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628]汉霍光传:先帝属将军以孤幼,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629]史黥布列传: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630]又老子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631]孟梁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632]史张陈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③
[633]又刺客列传: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634]汉食货志: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所引「以」「为」两字之句,皆后置,而以言上文之所以然,与先置者无异。然一则先引,叙述之口气也;一则殿后,则决断之辞态也。故一为读而一为句,此其异也。
○1[623]「为力不同科」后置,应归下‘其置于后者’项。
○2章云:经传释词第二云:‘「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言「如此行也,而荆败我,则诸侯必叛之也。」’
○3「为天下除残」的「为」是介字,与[七?449] 为天下兴利除害」同,马氏以为连字,非。
【8.2.4.7】至如方、当、甫、自、比、及、会等字,记时之连字也,而皆假于动字。其为义各别,而用以接夫上下文则同。
方。
[635]史外戚世家: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
[636]汉贾谊传:方今之埶,何以异比?
[637]庾子山哀江南赋:天子方删诗书,定礼乐。
当。
[638]易系辞: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639]史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方」「当」两字,皆正值之辞。①盖记者叙正事既讫,而又叙同时之事,曰「方今之埶」,曰「当是时」,谓为无主动字也可,②谓为介字也亦可。
甫。
[640]蜀志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甫欲」者,方欲如何而尚未如何也。「甫」字记时,不见于周秦诸书,至后世始用。然必衬以「欲」字,曰「甫欲」;衬以「乃」字,曰「甫乃」。单言「甫」字,则惟状字。③
[641]汉书成许后传云:今吏甫受诏读记。——是也。
自。
[642]史廉颇列传: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
[643]又屈原列传:自屈原沈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
[644]又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比。
[645]孟梁下:比其反也。
[646]史大宛列传: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比」,「及」也,用以领读,则为连字。
若[647]礼祭义云:比时具物。——「比时」,「及时」也,则为介字。
[648]又王制云:比年一小聘。——「比年」,「每年」也,则为代字。
而[649]汉书食货志云: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比年」,「频年」也,则为静字。此「比比」之所以解如「频频」也。
及。
[650]礼中庸: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651]孟尽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
[652]左庄二十八: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
[653]史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654]韩上于相公书:及至临泰山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悼惮栗,眩惑而自失。
[655]吴语: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会。
[656]史项羽本纪: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657]汉司马迁传:会从东上来,又迫贱事。
「及」「会」两字,皆记两事之相值也。而「及」字习用,「会」字罕见,然用以领读而为承接连字则一也。
○1杨云:外戚世家、哀江南赋二「方」字乃记时之状字,贾谊传「方」字及系辞、史记项羽本纪之「当」字皆介字。马氏认为连字,又以为动字,皆误。
○2【5.9】节专论无属动字,此「无主动字」,即无属动字。
○3杨云:蜀志「甫欲」之「甫」,亦记时之状字也。马氏定单用者为状字,合用者为连字,非是。
转捩连字八之四
【8.3】转捩连字者,所以反上文而转申一义也。
【8.3.1】转捩连字中,「然」字最习用。「然」字义本状字。状字之「然」,用以落句,口然之而意亦然了。连字之「然」,用以起句,口虽然而势已转也。将飞者翼伏,将跃者足缩,将转者先诺,同一理也。故「然」字非转也,未转而姑然之,则掉转之势已成。此「然」字之所以为转语辞也。
「然」字之借为转语,①有单用者,有衬以他字者,然或无衬,或有衬,其冠句首作为一顿以取势者则皆然。
「然」字一顿,其无衬者,则乘势掉转;其有衬者,曰「然而」,曰「然则」,曰「然后」,曰「然且」等,则各视其所乘之势以定。
「然」字无衬。
[658]孟万下:然终于此而已矣。——「然」字一顿,以应上文平公之待亥唐如是也。下乃挺转,决其终于如此而已矣。
[659]史高帝纪: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囊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三「然」字皆转词。②
[660]汉陆贾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
[661]史匈奴列传: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
[662]汉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663]史秦始皇本纪: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664]韩雑说: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所引「然」字,皆冠句首。
「然」字承上一顿,下文反转而欲作势者,则加「而」字。
[665]孟公上: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然」者,然上文所云殷之难变与夫土地人民之众,「而」字则转言文王以百里而能兴,正与上文相反。
[666]又公下:然而不胜者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67]史李斯列传: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668]礼三年问: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 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
[669]史秦始皇本纪: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670]韩燕喜亭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
[671]又复上宰相书: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所引「然」「而」皆拆读。今人用「然而」二字则异是。③
「然」字承上一顿,下文由是而另推事理者,则加「则」字。
[672]孟公下: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然」者,然其所云失伍之士之当去也,「则」者,由士之失伍推及其人之失伍也。故「然」「则」两字,亦可拆读。④
[673]孟万上:然则舜*喜者与?
[674]庄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675]史李斯列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676]又刺客列传: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677]汉贾谊传: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
[678]韩上张仆射第二书:然则毯之害于人也决矣。——所引「然」「则」两字,皆可拆读,同上。
「然」字一顿以承上文,由是而继以他事者,则加「后」字。
[679]孟告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者,明继事之词也。经籍最习用之。
[680]孟梁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81]汉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
[682]又司马迁传: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683]赵策: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684]秦策: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所引「然后」两字,皆以明事之先后也。而所以先后之者,则无以异也。
有谓唐时往往以「然」字代「然后」者。
[685]韩文论淮西事宜状云:事至不惑,然可图功。
[686]又论变盐法事宜状云:事须差配,然付脚钱。⑤——两「然」字若曰「然后」,句调不谐矣,而句意则然也。
「然」字承上一顿,既已如此,由是而或聊且为之者,或尚且不可者,则加「且」字。
[687]孟公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然且」者,知其不可而聊且至也。
[688]孟告下: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
[689]又:一战胜齐,遂意有南阳,然且不可。——所引「然且」者,犹云「如是而尚且不为不可」也。
至[690]庄子秋水云: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此「然且」者,亦「如是而尚且」之谓也。
[691]榖梁昭十三年云:失德不葬,弒君不葬,灭国不葬,然且葬之。——此「然且」者,即「如是而聊且葬之」之谓也。
[692]韩非子难言篇云: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犹云「如是而尚且」之谓也。
更有「然故」为承者。
[693]礼少仪云: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此则既然上文,而申言其故也。「然故」两字,最见于诸子之书,今人用者盖寡。
又有以「然乃」为转者。
[694]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然乃」者,犹云「既已贫无以葬,而反觅善地」也。
总之,「然」字非转语辞也,⑥不过一顿,借以取势。至下文如何转接,则以续加之字为定。
○1「语」原作「说」,今从章氏校改。
○2此「转词」即前文「转语辞」略去「语」字而又以「词」易「辞」,遂与句子成分之「转词」混淆。
○3④ 马氏主张「然」与「而」、「然」与「则」皆应读断,本书标点仍依从今时习惯,未加逗号。
⑤ 章云:两例幷见助字辨略卷二,云:‘诸「然」字并是「然后」,疑当时方言如此,故文移皆省去「后」字也。’今案:刘氏之说甚是,「然」作「然后」用,唐宋习见。
⑥ 本节开始说:‘此「然」字之所以为转语辞也。’而此处又说:‘总之,「然」字非转语辞也。’前后抵牾。
【8.3.2】乃字用作「然后」「而后」之解者,则为继事之辞。用作「于是」之解者,则为言故之辞。而皆位于句首。不此之解,则非连字。
[695]史冯唐列传: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696]又大宛列传: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697]又魏公子列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698]汉赵广汉传:风谕不改,乃收捕之。
[699]韩送王秀才序: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所引「乃」字,皆位句首,而可以「然后」与「而后」代之。此连字之记时者。
[700]史主父偃列传: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
[701]汉司马迁传: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①
[702]史大宛列传: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母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
[703]又孟荀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乃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704]汉刘歆传:孝成皇帝悯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所引「乃」字,皆位句首,有皆有「于是」之解。此连字之言故者。
其在句首而不可以前解解者,则惟用若更端之词。
[705]孟子公孙丑上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乃所愿」者,犹言「至若所愿」也。然作此解者,概衬「若」字。
[706]孟子离娄下云:乃若所忧则有之。
[707]又告子上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708]墨子兼爱篇云: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乃若」者,前言方毕而又类及下文也,与「至若」「及其」诸词同解。
「乃」衬「者」字,置于句首,则为言时状字。
[709]史记历书云: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
[710]又曹相国世家云:乃者我使谏君也。
「乃」字位于句读间者,则所解不一,而概为状字。故经生家聚讼纷纭,有解若「方」字「宁」字「且」字「若」字「是」字「其」字者,甚至无解而谓之发声语助者。其解若「而」字者,则惟宗宣八年公羊传之说云:‘「乃」难乎「而」也。’
○1此句「乃」字有「反而」意,不能作「于是」解。
【8.3.3】又有第、但、独、特、惟五字,皆转语辞。五字意虽各别,而前文不论,惟举一事一理轻轻掉转者则皆同。虽然,经史中以为状字者居多。
第。
[711]汉司马相如传: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卬,从昆第假貣,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712]又郦食其传:食其曰:‘第言之。’骑士从容言食其所戒者。
[713]汉陈胜传:①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三「第」字,师古皆训「但」字,似皆由上文转至下文也。
但。
[714]汉霍光传:百官以下,但事冯子都王子方等,视丞相亡如也。
[715]又赵充国传:诚令兵出,虽不能灭先零,亶能令虏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
[716]韩与柳中丞书: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三「但」字用如「第」字。
独。
[717]汉赵充国传:独思惟兵利害,至孰悉也。
[718]史王翦列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719]又荆燕世家: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所引「独」字同前。
特。
[720]汉司马迁传: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
[721]史陈余列传: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特」字与「但」「第」等字无异。
唯。
[722]史魏其列传: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723]庄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
[724]韩送湖南李正字序:唯愈也业不益进,行不加修,顾唯未死耳。
[725]又处州孔子庙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为然。——「唯」字亦同上。
统观五字,皆承上文,不相批驳,只从言下单抽一端轻轻掉转。犹云别无可说,只有一件如此云云。而所引五字,皆冒句首,此所以为连字也。非然,其不为状字者鲜矣。
○1原误为「史陈涉世家」,史记无颜师古注,章氏出校语而未改。这几句的文字史、汉全同。
【8.3.4】顾,动字,回首也。借为连字,则有转念及此之意。「顾」字于转语词中最轻婉,用之有回环往复之态。位必句首,否则成为状字。
[726]燕策: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727]礼祭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
[728]史匈奴列传: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绘絮米蘖,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矣。
[729]汉疏广传:吾岂老誖不贪心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
[730]史淮阴侯列传:且天下锐金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所引「顾」字,皆由上文轻轻掉转而位于句首。
有「而顾」两字连天者。
[731]史记李斯列传云:不能督贤,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而顾」者,「而反」也。「顾」用如状字。由是,
[732]史记陈余传赞云: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①
[733]汉书贾谊传云:足反居上,首顾居下。——诸此「顾」字,皆「反」字解,状字也。
然[734]史记王翦列传云: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735]后汉马援传云:卿非刺客,顾说客。
[736]齐策云: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
[737]史记萧相国世家云: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诸「顾」字,经生家皆以与「反」同义,且以「顾」「反」两字连文证之。不知「顾」「反」两字虽同义,而「反」为状字,诸「顾」字为连字,应以「乃」字解之。②况以「顾反」连文,证「顾」「反」两字可互解,则「顾」「顾」「反」「反」,无解而有解矣。
○1此例「顾」应是动字,意思是「顾得上」。
○2章云:助字辨略卷四引王翦传马援传两例,云‘「顾」与「故」通,犹云「乃」也。’
推拓连字八之五
【8.4】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作文切忌平衍,须层层开展,方有波折。推拓连字,要皆用以连读而已。
其拓开跌入之辞,则有「虽」「纵」两字。而「虽」字尤习用,与「而」「则」两字,同为作家所重。
【8.4.1】纵。
[738]史汲郑列传: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纵爱身」一读,「纵」字连之。先将文势推开一宕,旋复跌入本意。
[739]又张陈列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
[740]又田儋列传: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
[741]又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742]又汲郑列传: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
——诸「纵」字皆以领读,意在推开上文而跌落本意也。而经籍中「纵」字不多见,「虽」字则所在而有。
【8.4.2】虽字有以领一字者,有以领一读者。
[743]论乡党: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744]礼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
[745]左宣三: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诸「虽」字皆领一字以为推宕者。然所领者虽仅一字,而与读无别。「虽狎必变」者,犹云「虽素与之狎而必变其容」也。故「虽狎」二字,已成一读矣。余同此。
[746]孟尽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747]又梁上: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极生悲哉!
[748]又公下:予虽然,岂舍王哉!
[749]左隐十一: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750]又襄三十一: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751]史孟荀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752]又刺客列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753]汉司马相如传: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754]又司马迁传: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①
[755]史魏其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756]汉贾谊传: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
[757]又食货志: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758]韩与崔羣书:虽抱覊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
[759]又送王秀才序: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
[760]又董太傅行状: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揜焉,如公则谁敢议?——诸此「虽」字,皆以领读,后各有「犹」「岂」「亦」「傥」「然」「宁」「安」诸字,以为呼应,因以收转煞句,最为得用。
若无呼应诸字,则「虽」字与「即」字同解。
[761]史万石君列传: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犹云「即燕居」也。
[762]又萧相国世家: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
[763]汉梅福传: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
[764]庄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765]史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所引「虽」字,皆可以「即」字代之。
惟史籍中有时「唯」字与「即」字同解,而经生家以「唯」「虽」两字同韵,往往以「虽」字解「唯」字,拘矣。
[766]史汲郑列传: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
[767]又淮阴侯列传: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犹云「即天子亦不说」也,「即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其类此者,不能尽引。
[768]榖梁桓公十四年云: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此「唯」字,经生家用以解作「虽」字之左证,然不如解以「即」字之为明晰也,犹云「以为灾之余即未易而尝亦可也。」②
又有一节内两用「虽」字者。
[769]汉书赵充国传云:将军其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
[770]韩文欧阳生哀辞云: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两节两用「虽」字,皆以领读,转折分明。
○1章云:此两句依文通,汉书无「仆」字「之」字。 今案: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语。
○2章云:经传释词卷六云:‘「唯」「虽」古字通。’又卷八云:‘说文「虽」字以「唯」为声,故「虽」可通作「唯」,「唯」亦可通作「虽」’。
【8.4.3】如、若、苟、令、即、果、诚、设、假、就、使诸字,皆事之未然而假设之辞,亦为推拓连字,惟以连读而已。而诸字单用,先后乎起词者不常。
如、若、苟。
[771]孟梁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72]又: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773]又: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三节内所有「如」「若」「苟」三字,皆假设之辞,用以连读者。「如」「若」两字,皆后乎「王」字,「王」乃读之起词也。「苟」字冠读者,无起词也。故设辞单用后乎起词者常也。①
[774]左隐十一: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775]又: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776]又僖七: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
——所引四「若」字,皆以连读,而两后起词,两先焉。
令
[777]史张释之列传: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即
[778]又田窦列传: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果
[779]又赵世家: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诚
[780]又吕后本纪: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太后汤沐邑,太后必喜。
设
[781]又田窦列传:此时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后,是属宁复有可信者乎?
假
[782]荀子非十二子篇: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欺惑愚众,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就
[783]魏志辛毗传:就与孙刘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
——所引诸设辞,皆以连读。「即」字两引,一先起词,一后焉。「令」与「假」两字,皆先起词。「果」「诚」两字则后之。「就」字无起词,故先读焉。
惟「使」字必先起词。
[784]史廉颇列传: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785]又平原君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786]又魏信陵君列传: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见天下乎?
[787]庄知北游: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诸「使」字皆在起词之先。盖「使」字虽设辞,而有使令之意,故皆先起词。然则「令」「假」两字当从同与?
连用两字者,则先起词,而无有后焉者。设辞往往借用两字者。
[788]史萧相国世家:乡使鲁君察于此变,宜亡此害。②
[789]史李斯列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790]后汉张衡传: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鉴,则何陷于凶患乎?
[791]汉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792]又司马迁传: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793]史淮阴侯列传赞: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794]庄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795]史张释之列传: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796]又魏其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797]又游侠列传: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诸引内所有曰「乡使」,曰「向使」,曰「假设」,曰「假令」,曰「浸假」,曰「有如」,曰「诚使」,皆连用两字,而皆先乎读之起词。「浸假」后承以「而」字者,盖用如无主动字而假为连字者也。又张释之传云「有如万分之一」者,而复言「假令」者,重为设辞以讳之也。
统观诸引设辞,皆推宕之读。读则辞意未毕,故必有收句以为应者。而收应之句,有承以「则」字「必」字「亦」字者,有煞以「矣」字「也」字「而已」者,有无承无煞,而句意相应者。详观诸引,阅者可自得之。
设辞之后,复有以「虽」字宕跌者,亦习见也。
[798]礼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心诚求之」者,设辞之读也。「虽不中」者,跌进一步也。「不远矣」句,则折收矣。
[799]又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00]论颜渊: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801]又: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802]史张释之列传: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803]汉梅福传: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
[804]史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805]汉贾谊传: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806]燕策: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
[807]韩上张仆射书: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808]又答刘正夫书:若皆与世浮沉,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诸所引节,始则以设辞一推,继以「虽」字一跌,而后折收本意。句法尽同,最为可法。
○1本节开始说:‘假设之辞……诸字单用,先后乎起词者不常’,此又说‘设辞单用后乎起词者常也’,前后不符。
○2章云:萧相国世家无此语。
【8.4.4】其余连字用以较量者,则以「犹」「尚」与「况」「矧」等字,又以「与「与「岂」「宁」「孰」等字互为呼应。①
犹……况。
[809]左宣十二:困兽犹斗,况国相乎!——「犹」字低一层比,「况」字跌入有势。「况」字后但有「国相」一名字,并无动字相续,似不成句。不知「况」字后凡为所比者,概皆不言而喻。此处为所比者,非徒「困兽」与「国相」也,乃以困兽之尚斗衬出子玉之复雠也。今不言明,此所谓意已到而笔未到也。
有时「况」字上文虽无「犹」「尚」等字,而从低一层说,即在「犹」「尚」等字之甲里矣。又「况」字前有加以「而」字「又」字者,所以助转折之势。「况」字后衬以「于」字「乎」字者,所以明比于之义。要之于句法则皆与单有「况」字者无别。
[810]左僖十五: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
[811]又成八:勇夫重闭,况国乎!
[812]孟尽上: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三引上文,皆无「犹」「尚」等字以为呼起,但皆从低一层说,则与书明者无异矣。
[813]孟公下: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814]榖僖十六: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
[815]史货殖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三引「况」字,皆加「而」字。
[816]韩送孟秀才序:苟如是,其于高爵,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邪!
[817]又斋郎议:大凡制度之改,政令之变,利于其旧,不什则不可为已,又况不如其旧哉!
——此「况」字前加以「又」字者。
[818]孟公下: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
[819]又万下: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820]汉张敞传:夫小国中君,犹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
——此「况」字后以「乎」字「于」字为衬者。
统观诸引,凡「况」字之有加于前,有衬于后,与无加无衬者同一句法。
故[821]汉书陈汤传云: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
[822]赵策云: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823]史记律书云:自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
[824]又礼书云: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诸所引皆合例。
「况」字后句长者,有将为所比者说明以足辞气者。
[825]左传昭七年云: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其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此节「况」字后四用「矣」字,一用「虽」字,皆读也,直至「能为鬼不亦宜乎」,方上接「况」字之句。如此长句,如不将「能为鬼」提明,则辞气不贯矣。
矧,尔雅释言云:‘况也。’经史不习见,见于书者异解。②
[826]诗大雅荡抑云:矧可射思。——义同。
[827]韩文鄠人对有云:矧非是而希免输者乎!
[828]又送董邵南序云: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其用法同「况」字。
以与字作比辞而后应以宁字。如:
[829]论语八佾云:与其奢也,宁俭。
以及应以岂字。如:
[830]孟子万章上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又或应以孰若等字。如:
[831]韩文送李愿序云: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云云。——皆已见「与」字篇内。③
○1此处所列诸字,「岂」应为「岂若」,「孰」应为「孰若」,「与」亦以「与其」为常见。又,「与」与「岂」之间原夺「与」字,今加。
○2章云:书大禹谟:‘矧兹有苗’,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是听闻’,传并云:‘「矧」,「况」也。’此云‘见于书者异解’,未详。
○3此指【7.4.4】节。
【8.4.5】用以递进者,则以抑、将、宁等字为询商之辞,又或以「非惟」「不惟」与「亦」「抑」「复」等字为撇转之辞。①要之,此种连字,皆从假借而来,本无定式。而经史往往藉以推宕文机,故胪举焉。
[832]论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
[833]礼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834]孟公下: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835]秦策:诚病乎,意亦思乎?——三引「抑」字,皆以领起进商之句者,暗寓转意。所引秦策句内,「意」同「抑」字。
[836]左传庄六年云: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
[837]又昭元年云:子晳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838]韩文与崔羣书:其精*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
——三引「抑」字,皆转折之辞。
[839]韩送孟东野序: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840]庄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841]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842]史孟尝君列传: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诸引句中两商之辞,有皆用「宁」字者,有「宁」「将」两字为先后呼应者,有单用「将」字,又有「将」「抑」并用者,②皆无定式,唯其是尔。
经史内于两商之句,有以其字领起者。
[843]左传昭十年云:孤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凶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
[844]韩文答吕医山人书云: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其是耳!
且
[845]史记魏世家则云: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是「其」字之外,又以「且」字再商者,姑录之,以见文之善变。
○1马氏称之为递进者,今谓之选择;马氏称之为撇转者,今谓之递进。
○2‘「将」「抑」并用’似指[839],然而此句实以两「抑」字为呼应,「将」字似为表时的状字,非连字。
【8.4.6】非惟、非独等。
[846]孟万下: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847]汉贾谊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
[848]左隐十一: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849]史平准书: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
[850]又刺客列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851]韩禘祫议:今一朝迁之,岂惟人听疑惑,抑恐二祖之灵,眷顾依迟,不即飨于下国也。
[852]又三上宰相书: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853]又守戒: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
——诸引节皆一推一转,以「不惟」「非独」「岂惟」为撇者,即以「亦」「抑」「固」「复」等字为转。而概煞以「也」字者,所以足收转之势也。亦犹两商之辞,煞以「乎」「与」「耶」等助字者,所以写其拟度之情也。
其它或假状字,或假动字,以为连字者,繁不悉载。学者披阅往籍,当自得之。
虚字卷之九
助字总论
【9.0】凡虚字用以结煞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
文心雕龙章句云:‘「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送末」云者,即结煞实字与句读之谓也。故古人谓助字为语已之辞,所以别于连字为句端之辞也。泰西文字,原于切音,故因声以见意,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古希腊与拉丁文,其动字有变至六七十次而尾音各不同者。今其方言变法,各自不同,而以英文为最简。惟其动字之有变,故无助字一门。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
字以达意。意之实处,自有动、静诸字写之。其虚处,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动、静之字无是也,则惟有助字传之。
助字所传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故助字有传信者,有传疑者。二者固不足以概助字之用,而大较则然矣。传信助字,为「也」「矣」「耳」「已」等字,决辞也。传疑助字,为「乎」「哉」「耶」「欤」等字,诘词也。古籍中参用「兮」「些」「只」「且」诸字,然皆用为有韵之文,而非所施于古文辞也,故不载。
助字中惟「也」「矣」两字最习用,而为用各别。①「也」字所以助论断之辞气;「矣」字惟以助叙说之辞气。故凡句意之为当然者,「也」字结之;已然者,「矣」字结之。所谓当然者,决是非,断可否耳。所谓已然者,陈其事,必其效而已。凡此皆以为句也,而末始言读。②兹先引经籍中诸句有「也」「矣」两字并用者,以明其所以各别之说,而后分疏焉。
[1]论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乃已见者,故煞「矣」字。室之未入,夫子断之,故煞「也」字。
[2]又季氏: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语」「闻」在昔,「矣」字煞之。其人未见,断自于今,「也」字煞之。
[3]又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而或仁,事之可有者也,尾以「矣」字。小人而仁,理之所必无也,断以「也」字。
[4]又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武之尽美,已见者也,故结以「矣」字。而韶之尽善与武之未尽善,一是一非,乃定论于目前也,故煞以「也」字。
[5]孟离上: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天下之溺,已见者也,煞「矣」字。不援之诘,诘其故也,煞「也」字。
[6]礼中庸: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与不明,已知之事,结「矣」字,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③断其故也,结「也」字。至「不行也」与「不明也」两「也」字煞读,不在此例。
[7]庄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所好者道」,决其是也,故煞「也」字。「进乎技」者,言已造之境也,故煞「矣」字。
[8]左桓八: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
[9]周语: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
[10]吴语: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
[11]史李广列传: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12]又信陵君列传: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13]又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14]汉萧望之传:敞备皁衣二十余年,尝闻辠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15]三国诸葛亮传: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16]韩原鬼:曰:‘有形而无声者,物之有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所引诸句,凡决事物之已然者,皆煞「矣」字。凡决其当然者,皆煞「也」字。
[17]左传成公十六年云: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一节,凡句述所见之事者,煞「矣」字;凡答其事之所为者,煞「也」字。夫然,「也」「矣」一字之所别,其大较如是也。
○1句首「助字」前疑应有「传信」二字。
○2‘未始言读’,意即暂不谈煞读的「也」与「矣」。
○3「贤」「愚」「知」「不肖」应为「贤者」「愚者」「知者」「不肖者」。
传信助字九之一
【9.1】广韵云:‘「也」,语助也,辞之终也。’颜氏家训书证篇亦云:‘「也」,语已及助句之辞。’然此不足以概「也」字之变。古人有谓「也」字三用,有用于句末者,有用于句中者,有用于称谓者,盖茨近之矣。①愚谓「也」字所助有三:曰助句,曰助动,曰助实字,以视所谓三用者较为涵盖。
[18]庄子天道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节内第一「也」字,助读,所以为顿挫也。第二「也」字,助实字,所以助字也。第三第四「也」字助句,所以表论断也。「也」字之用,尽于是矣,故先为隅举焉。
○1此指助字辨略。
【9.1.1】也 字助句,大抵助论断之辞气耳。而句之有待于论断者,以表词之句为最。助以「也」字,所以断起词与表词之为是为非也。断其为是者,断词可省。
卷三表词节内云:‘凡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词、表词之间,而谓之断词。或无断词,则以助字煞之,或两者兼用焉亦可。’①惟句有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概无断词参之。其式不一。
①这段引文,字句与【4.4.2】节原文略有出入。
【9.1.1.1】有以名字为表词者。
[19]孟滕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20]又: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所引表词皆名字,而「也」字煞之,以断起、表两词字义之为一,而无「为」「是」诸断词之加焉。此训诂之式也。
[21]又:陈良,楚产也。
[22]又万上:百里奚,虞人也。
[23]史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24]又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5]又: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此传记之式。余同上。
[26]孟滕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27]又离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8]又告下: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29]左成十六: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
[30]又僖九:‘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所引皆名字为表词,煞以「也」字,而无断词参焉者也。
至于代字为表词而助以「也」字者,概皆询问代字。经籍习有「何谓也」「何也」「谁也」等句是也。
【9.1.1.2】静字为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比比皆是。
[31]礼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32]论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33]孟离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34]又尽上: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5]又公下: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36]左文元:君之齿未也。
[37]庄在宥: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抢囊而乱天下也。
[38]又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飮食之闲,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所引「博」「厚」「高」「明」「悠」「久」「上」「次」「一」「众」「非」「未」「可」「过」诸字,皆用作静字而煞以「也」字,以助其决断口气,故无断词参焉。前引诸句,其起词类皆为读。①
更有以长段用如起词者。如汉书赵充国传上留屯十二便,每段结句,各以数目静字为表词,「也」字煞之。如「一也」「二也」以至「十二也」为止,盖犹云各段所论者,乃十二便之「一也」「二也」云云。史记留侯世家记张良借箸筹策,其不可封六国后有八事,曰:‘其不可一也……二也……三也。’至第四节,则曰:‘其不可四矣。’直至第八节,皆以「矣」字为煞者,盖前三节之事,时尚可为也,故煞「也」字,后五节之事,则时已不可为矣,故煞「矣」字。然此乃曲为之说,非实义也。经籍中「也」「矣」两字,有时本可互用者,此其证也。又介字篇论「之」字下所引[七?5]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云:‘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②「难」,静字,而煞以「也」字者,所以决传天下之难。此节诸引,可取观也。
至静字前往往益以「之」字者,所以四之也。
[39]左文三: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
[40]又襄二十九: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周」「壹」「弘」「难」皆静字之奇者也,益以「之」字,则偶矣。说见前。
[41]史记张耳传云: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42]韩文上于襄阳书云: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疎也?
[43]左传襄二十九年云:不然,何忧之远也?——其句法与前相似。然细味其文,「也」字煞「何」字,不煞静字,犹云:「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戻,何也?」已见询问代字。③不然,「何」字当用如状字矣,所罕见也。
更有以状字为表词,煞以「也」字,所以决其容之如是也。
[44]论语乡党云:恂恂如也∣侃侃如也∣誾誾如也——等句,皆是也。
[45]汉书万石君传云: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欣欣如也,唯谨。——皆此例也。
○1[31]与[36]的起词非读。
○2见【7.1.3】节[七?5]例。
○3此指【2.4.3】节。
【9.1.1.3】有以顿为表词,煞以「也」字,以决其是者。
[46]孟告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诸此表词,皆有偏次先焉。
表词用以结煞一段,往往以「此」「是」两代字为起词,以指前文也。
[47]孟滕上:此天下之通义也。——「此」指上文劳心劳力者之所以治人与治于人也。
[48]汉贾捐之传: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
[49]汉书鼌错传言兵事书:各段之末,有云:此步兵之地也∣此长戟之地也。云云——诸「此」字皆指上文。
[50]孟告下:无他,疏之也。
[51]又:无他,戚之也。——「疏」「戚」两外动字,「之」,其止词,合之成顿,而为句之表词。
有先以「是」字指上文而明所推之理者。
[52]孟公下: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是货之也」句,即以言所推上文之理也。
[53]又离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54]又梁下: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55]史虞卿列传: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三引同上。「是」字与「是则」同一用法。此种句法,经史习见,故不多引。
【9.1.1.4】有以读为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①
[56]孟离上: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犹云「如是皆为孔子所弃之人。」「者」乃接读代字。凡读为表词,类有接读代字者,其常也。
[57]孟离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8]又: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59]左庄三十二: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60]又*二: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
[61]又桓八: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所引同上。
读为表词,而有「此」「是」等字先之者,皆以收束上文或指所推之理也。
[62]孟梁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63]又滕下:是率天下而路也。
[64]又告下:此则滑*所不识也。
[65]又离上:是天下之父归之也。
[66]又离下: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67]左隐三: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68]庄至乐: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
[69]汉蒯通传: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于公之腹,以复其怨而成其功名,此通之所以吊者也。
——详观引句,凡有「是」字为首者,类无接读代字为之后焉。
间有以「所谓」「此谓」诸语为先,而煞以「也」字者,亦在此例。盖「所」「此」两字后,其继之者或名或读,皆与同次而为之表词者也。
[70]孟滕上:彼所谓豪杰之士也。——「所」指「彼」,而「豪杰之士」与「所」字同次,以「也」字煞之,所以论断其如是也。
[71]又离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两「之」字各指前文,「自暴」「自弃」,各在「谓」字后,与「之」字同次。
[72]史平原君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73]汉蒯通传: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
[74]又息夫躬传:因下其军诸将军,令匈奴客闻焉,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引内「因人成事者」,「传檄而千里定者」,与夫「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三读,皆「所」字同次,「此」字乃各句之起词,而「也」字所以决其是也。
夫然,而「此之谓」「或之谓」「或谓之」诸语之「之」字,亦指前文,正此例也。
①[63]「率天下而路」,[67]「废先君之举」,[68]「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皆非读。
【9.1.1.5】更有比拟之句,率以「也」字为煞,以决所比之诚然者。
[75]孟离上: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76]又: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
[77]左隐四:夫兵,犹火也。
[78]史平准书: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所谓「犹告」「犹草芥」「犹火」「犹是」者,皆比拟之字,①率煞「也」字,以决其所比之不谬。
[79]孟告上: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80]又: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81]左隐四: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82]又襄二十九: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83]庄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
[84]史李斯列传: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85]韩送石处士序: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所引比拟之读,皆煞「也」字。其或煞以「耳」「乎」等字,或无助字为煞者,亦时见焉。然终未见有煞以「矣」字者。
○1此「字」宜作「辞」。
【9.1.2】断为非者,煞以「也」字,在必以「非」字先焉。表词之句,决为非者,式亦不一。有为名者,有为顿者,有为读者,爰各自变量则以明之。
表词为名、为顿。
[86]孟公上: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87]又离上:故曰诚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88]又:孔子曰:‘求,非吾徒也。’
[89]又万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90]论公冶: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91]左桓二: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92]又哀十一:不属者,非鲁人也。
[93]史淮阴侯列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94]汉赵充国传: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95]又息夫躬传:辩士见一端,或妄以意传着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谋动干戈,设为权变,非应天之道也。
——以上所引,其结句或为名,或为顿,皆各蒙以「非」字而煞以「也」字,有如此者。
表词为读。
[96]孟滕下: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97]又公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98]论先进:回也非助我者也。
[99]左隐五: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100]史商君列传: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
[101]汉贾谊传: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102]吴语: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摄畏吾兵甲之强也。——诸引结句,皆以读为表词,①蒙「非」字以断其不然,煞「也」字以助直决口气,与前节所引辞义相同。
①[97]「要誉于乡党朋友」,「恶其声而然」,[101]「尊尊贵贵之化」,[102]实忠心好吴」「摄畏吾兵甲之强」,皆非读。
【9.1.3】经籍中有是非两句并置,然先「非」而后「是」者为常,所以明反正之意,以助决断之辞气耳。
[103]孟滕下: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为匹夫匹妇复仇也。
[104]又万上: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105]又: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106]魏策: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07]汉鼌错传: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
[108]史信陵君列传: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109]又淮阴侯列传: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110]汉郦食其传:此黄帝之兵,非人之力,天之福也。
[111]又娄敬传:天下莫朝周,周不能制。非德薄,形势弱也。
[112]又息夫躬传:所以遣子侍单于者,非亲信之也,实畏之耳。
[113]韩重答张籍书:虽诚有之,抑非好己胜也,好己之道胜也。非好己之道胜也,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诸引两句,皆一反一正。决非之句,先者为常。句无「也」字为助者,其辞气直贯下句,可通用也。决是之句,两助「耳」字,皆带有决断之意。
【9.1.4】他如言事理之句,有结「也」字者,要皆以论断其然耳。然所为论断者,不一其情。
有断其诚然者。
助动字为坐动者。
[114]孟万上: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115]又滕上:禄足以代其耕也。
[116]又万上: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诸引句坐动字,「可」「足」「能」助动字也。夫曰「可得」,日「足代」,曰「能由」,则犹「未可」「未足」「未能」也,煞以「也」字,所以断其「卿」之诚「可得」也,「禄」之诚「足代」也,「路」与「门」之诚「惟君子」「能由」「能出入」也。故曰煞「也」字者,断其诚然也。故句有助动字为坐动者,概煞「也」字,而「可」「足」两字最习用也。
[117]齐策: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
[118]左宣十二: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119]齐策: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
[120]汉刘向传: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似此句法,时见于书,故不多引。
「有」「无」两字,同动字了,其煞「也」字者,与助动同。
同动字为坐动者。
[121]孟离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122]又滕上: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123]齐策: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124]左襄二十三:奉君以走固宫,必无害也。
[125]秦策: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无得地之实也。——诸引句,各以「有」「无」字为助动①,结以「也」字,所以论断其所有所无之诚然也。至如
无助动、同动者。
[126]孟子滕文公上云:亲丧固所自尽也。
[127]又公孙丑下云: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
[128]又云:今愿窃有请也。
[129]又离娄下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130]齐策云: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31]左传襄二十六年云: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于声子相善也。
[132]又云: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诸引句内本无助动、同动之字,而所记者或即为言者同时之事,或以明言者心中之愿,结以「也」字者,所以决其诚如是也。
两弗辞连用者。
[133]孟子尽心上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两句亦此例也。盖「无」「不」两字,皆弗辞也,连用相消,同乎正意。不然,当列下节矣。是则
[134]左传定公元年云:子家子亟言于我,未尝不中吾志也。
[135]汉书冯唐传云: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136]又儒林传云: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137]史记自序云: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138]又云: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诸引结以「也」字者,决其然也。而句内「未」「不」与「不」「不」两弗辞互消,正此例也。
①「有」「无」前既已列为同动字,今又谓‘为助动’,易滋误解。
【9.1.5】有断其不然者。
此节反乎前节,以其所包者广,故别为两节耳。故凡句之坐动而为助动之字,有弗辞先焉者,皆在此例。
助动词为坐动者。
[139]孟滕上:民事不可缓也。
[140]孟公下:晋楚之富,不可及也。
[141]周语:大物其未可改也。
[142]左襄二十九: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
[143]孟滕上: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144]孟离下: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145]左昭五: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覊,弗能用也。
[146]史自序: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147]汉食货志: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48]孟滕下: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
[149]孟万上: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也。①
[150]齐策: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151]汉匈奴传: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152]韩策: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诸句之以「可」「能」「得」「足」诸助动字为坐动,而先之以「莫」「不」「弗」「未」之辞者,皆煞「也」字,所以决其不然也。
同动字为坐动者。
[153]孟子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4]礼大学: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155]燕策: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有」,同动字也。「未有」二字相连,或冠句首,或间句中,在间以「之」字,必置于末。其殿以「也」字者,所以断之也,此可与同动节参观。②
至句中有「不」「未」「弗」「无」「莫」「非」诸弗辞,而煞以「也」字者,皆所为断其不然而助其决然之辞气也。
前有弗辞者。
[156]孟公下: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157]左襄三十一: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158]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159]左定四: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160]公宣六: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161]孟公下: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162]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163]左襄二十六: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亦弗图也。
[164]左襄二十九: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
[165]左昭二十三: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166]秦策: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
[167]孟滕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
[168]庄齐物论: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169]庄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170]汉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
——诸引句,皆有弗辞,其殿以「也」字者,不之之甚也。
○1章云:孟子原文无「也」字。
○2参【5.7.1】节。
【9.1.6】有断其所以然者。凡言故之句,皆类于此。殿「也」字者,决打趣其故之诚然也。
[171]孟公下: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
[172]又离上: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173]又离下: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74]左僖二十八: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覊而乘轩者三百人也①。
[175]又襄十四: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
[176]公隐元: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②
[177]燕策: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178]秦策: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③。
[179]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宗庙社稷主也。
[180]庄知北游:黄帝曰:‘彼其眞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181]史张耳列传: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④
[182]左襄二十九:其出聘也,通嗣君也。
[183]汉司马迁传: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良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84]又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所引言故之句,有「为」「以」「故」各字弁于其首者,有无连字者,要以句意为主。故凡有「是则」「是故」与「是」「此」各字冠句首,而推论所以然者,皆在此例。此等句法,以「也」字为助者为常。
至「以」「为」两字所冠者,有句、读之分。
[185]左传隐十一年云: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
[186]齐策云: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两引,一为「为」,一为「以」,所冠者皆先于正句,则为读,至前文所引,则为句。其详已见连字篇矣。⑤
又所以然之故,有藉问答之句以明之者,概以「也」字决之。
[187]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188]公隐元: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189]又: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
[190]榖隐元: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
[191]又庄七: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公榖两传,皆设为问答以解经。榖梁则问答两句,概殿「也」字,而公羊则殿于答句者为常,其问句煞以「也」者,未之见也。此亦其笔法使然耳。
○1此句亦可以「以」为介字,引进「数」之转词,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即作此解,似较胜。
○2【7.5.1】节引此例[七?451]以「为」为介字,与此说为连字者异。
○3此句「以」按文通体系应为介字,参【7.3.2】节。
○4「为秦益敌」之「为」显然是介字,非连字。
○5此指【8.2.4.6】节。
【9.1.7】有断其将然者。
[192]孟滕下: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193]又离上: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
[194]又万上: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三引末句煞「也」字者,皆以必将来之事也。
[195]左昭七: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
[196]又僖二十三: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①
[197]又桓十三: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
[198]庄庚桑楚: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199]汉伍被传: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所引句煞「也」字者,皆以断其将然也。
○1此例「其」字可有两解:或为表推语气之助词,或为代词,代被诛之诸侯,「曹其首也」,意为曹将首先被诛。马氏采取前一种解释。
【9.1.8】而谕之使然与禁其不然者亦附焉。
谕之使然。
[200]左僖十五:且告之曰:‘孤虽归,辱社稷矣,其卜贰圉也。’
[201]又文元:潘崇曰:‘享江*而勿敬也。’
[202]又哀十二: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
[203]又僖二十三: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294]又昭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五引传文,谕令之句,皆煞「也」字者,以其所谕皆将来之事也。
禁其不然。
[205]史曹相国世家:然无言吾告若也。
[206]又: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两引禁令之句,亦煞「也」字,盖所禁者亦未来之事也。
有禁在目前而亦煞「也」字者。
[207]论语先进云: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08]孟子万章下云: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曰「毋吾以」,曰「王勿异」,皆当时事,而煞「以」字者,盖以助其禁令之辞气耳。
然有谕禁之句无助字为殿者。
[209]汉书高帝纪云: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10]庄子山木云: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
[211]史记刺客列传云:子其自为计。
[212]韩文平淮西碑云:曰:‘度,汝其往衣服飮食予士,无寒无饥,以既厥事。’
[213]又云:不可究武,予其少息。
——以上所引谕令之句,亦未来之事,惟先以「其」字,以状其属望之辞气,而句末无「也」字为殿也。
至禁令之句,则必以「毋」「勿」「无」诸字先之。如:
[214]汉书张释之传云:卑之,毋庸甚高论。
[215]又朱云传云: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216]史记淮阴侯列传云: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
[217]汉书王尊传云:贤为上,毋以富。
[218]又司马迁传云:阙然久不报,幸勿过。
[219]韩文平淮西碑云:凡兹廷臣,汝择自从,惟其贤能,无惮大吏。
——以上所引,其句末皆无「也」字为助也。
[220]左传*二年云::皆曰‘使鹤!’
[221]汉书李广传云: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222]又霍光传云: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可当悖乱如是邪!’
——三引曰「使鹤」,曰「前」,曰「止」,惟以动字以谕其然,而先后并无他字为衬也。
至[223]庄子秋水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此谕其往而助以「矣」字者,幸其速往来也。
书经谕令之句,率衬「哉」字,如「钦哉」「往哉」「臣哉」「邻哉」之类,所以勖之也。此因命戒之辞有煞「也」字者,故及之。
传信助字九之二
【9.2】也字助读,其为用也,反乎其助句也。助句以结上文,而助读则以起上文。其起下文也,所为顿宕取势也。盖读、句相续而成文,患其冗也,助以「也」字,则辞气为之舒展矣。夫读之为式,至不一矣,而其可衬「也」字者,约计有四:
【9.2.1】其一,读之为起词也,①有助以「也」字者。
读间以「之」字者。
[224]孟滕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天之生物」一读,而为下文之起词,「也」字助之,而辞气一宕。「使之一本」者,句也。「生物」而「使之」,读、句两者时同,事同,而功用又相通也。此「也」字助读之通例也。起词之读殿「者」字者,则惟言起词为何如之人物,而与下文之功用有绝不相涉者矣。此「也」「者」两字所以助读之别也。
[225]孟告下:鲁之削也滋甚。
[226]又滕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227]又离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
[228]论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229]庄人间世: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
[230]又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31]左襄三十一: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232]又哀十一:二子之不欲战也宜。
[233]周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用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所引诸读,皆殿「也」字,而中间「之」字者,与「也」字相为顿挫者。至如
[234]论语里仁云:君子之于天下也。
[235]孟子梁惠王上云:寡人之于国也。
[236]又万章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
[237]周语云:先王之于民也。
——诸读,以「之于」二字为坐动②,率皆助以「也」字,而又为起词之读者,常也,已见介字篇矣。③
读以「其」为起词者。
[238]孟子离娄下云: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239]左传隐元年云: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240]又昭七年云: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
[241]又云:其共也如是。
[242]庄子逍遥游云: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43]又齐物论云: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244]又田子方云: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叹也。
——诸读皆以「其」字为起词者,故无「之」字衬焉。
凡静字有助以「矣」「乎」「哉」诸字以为咏叹者,则其起词之读,助以「也」字者,概后置焉。
[245]论述而:甚矣,吾衰也!——「吾衰也」者,读之为起词也,「甚矣」者,其表词也。今则起词倒置于表词之后,此叹辞之常例也。非叹辞,则起词之读先置。
此[246]《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云: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247]又告下: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248]论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249]又:大哉尧之为君也!
[250]左桓一:异哉,君之名子也!
[251]史汲郑列传:甚矣,汲黯之戆也!
[252]庄齐物论:不亦善乎,在问之也?
[253]又在宥: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在去之邪!——皆同上。
[254]又大宗师云:古之眞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255]韩送齐皥下第序云: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所引「与乎」「张乎」以及「坦乎」「确乎」皆同上,可视同表词。以为状词,则冠于一读之首,似非其所。
又有与此种句法相似者。
[256]孟子梁惠王上云:如之何其使民斯民饥而死也?——犹云「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如之何」也。
[257]又告子下: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258]又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
[259]又: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60]左传成二年云: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261]韩文原道云: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诸句,皆此类也。
有起词系以一读而为决辞者,④亦在此例。
[262]史货殖列传:淸,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263]史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
[264]汉杨恽传: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265]公宣六: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曰「淸」曰「黥布」曰「妇」曰「子」,皆名之为起词也,⑤曰「寡妇也」,曰「天下猛将也」,曰「赵女也」,⑥曰「大夫也」,则皆加读而为决辞。
[266]庄子逍遥游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节,与此正同。「野马也」,公名为起词,而助以「也」字也。「尘埃也」,加读也,下为表词之句。
统观以上诸引,可见读为起词之变止矣。
○1[240]「其将死也」一读前有「及」字,非起词。
○2【7.1.4.2】节说:‘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举[七?47]‘仁之与义,敬之与和……’为例,以彼例此,则此处只应以「于」为坐动,不连「之」字计入坐动之内。
○3此指【7.2.6】节。
○4上语殊嫌牵强。以[262]
为例,既已以「淸」为起词,则「寡妇」单独不成一读,合上「淸」字方成一读,但说此读是「能守其业」等等之起词,则又难通。下三例仿此。又,此处所说「决辞」,其意近于现在之「判断句」,与【4.4.2】节的「决词」不同。
○5⑥ 「曰妇」与「曰赵女也」原夺,盖此例后加,忘在解说中补入。
【9.2.2】其二,读之记时记处也,有助「也」字者。
[267]孟公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及其更也」者,记时之读也。
[268]又: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当在宋也」者,记处之读也。似此句法,经史最习用之。
[269]左僖二十二: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270]又昭七: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
[271]史货殖列传: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272]吴语: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273]论卫灵: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74]左僖三十: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75]又隐四: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
[277]韩张中丞传后叙: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诸引中记时者居多。
【9.2.3】至言故之读,有助「也」字者。如:
[278]孟子告子上云:以其郊于大国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①
[279]左传三十三年云: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
——「以」与「为」皆为连字,以其所连者辞气未完,故为读。若置后以为殿,则成为句,已详于前。②
○1孟子告子上云:‘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又云:‘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马氏误合为一句。章氏失校。
○2此指【8.2.4.6】节。
【9.2.4】其三,读之为悬设也,有助「也」字者。
[280]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非义」「非道」,皆悬设之辞。
[281]孟滕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设为「男冠」「女嫁」以申其礼也。①
[282]孟子梁惠王上云:诚如是也。
[283]又万章上云:信斯言也。——皆假设之读而助以「也」字也。
[284]左桓五: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285]魏策: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汝殉者。’臣必不为也。
[286]庄田子方: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287]又徐无鬼: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②
[288]韩原道: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
[289]又祭十二郎文: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290]齐语云:夫是故民皆勉为善。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与其」云云者,设譬之读也,故亦先置。
[291]又僖五年云: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读也而后置,亦谓之倒文。然句读虽倒,而辞意不拗,考之古籍,亦仅见矣。
○1杨云:「冠」「嫁」所以记时,非为悬设。当属于上条记时节中。
○2「风之过河也」「日之过河也」,皆记时之读。
【9.2.5】读有助以「也」字而承以「而」字者,转折之句也。①
[293]孟万下: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害己也」一顿,「而」字承转一折。
[294]又告下: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
[295]左襄二十九: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
[296]秦策: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
[297]庄逍遥游: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298]又德充符: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299]又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300]又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
[301]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02]史货殖列传: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
[303]又: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304]又李斯列传: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305]又淮阴侯列传: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诸引「也」字后接以「而」字,无非为顿挫文势耳。用附于此,以见「也」字助读之为用不穷有如此者。
①[299][305]非转折句。
【9.2.6】其四,读之承动字也,有助「也」字者。①
动字相承篇内言,凡动字或记官司之行,或言内情所发之行,概承以读,而以「也」字为助者,常也。
[306]孟公下: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见」者,目所司也。「王之敬子」者,「见」字之承读也。助以「也」字者,决言所见之诚然也。其二句同此。惟承读置在句后,不若前三式之读之必先置也。
[307]又滕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308]又离下: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
[309]又尽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
[310]左昭元: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
[311]又宣十二: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车逆之。
[312]又昭三十: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
[313]又隐九: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314]又桓十三: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315]又僖二十四: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
[316]又襄二十一: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
[317]又: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
[318]汉张陈传: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319]史信陵君列传:秦数使反间,*贺公子得立魏王未也。
[320]又答李翊书: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诸引承读,皆助「也」字,可与动字相承篇参观。②
○1此处「也」字助全句,非仅助上承动字之读。
○2参【5.13.2】节。
「也」助实字
【9.3】「也」字助实字。凡实字之注意者,借助「也」字,则辞气不直下,而其字有若特为之揭出矣。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余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
【9.3.1】公名有助以「也」字者。
[322]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士」公名,而助以「也」字,一顿,以指注意之所在。名字篇已言之矣。①
[323]又滕下: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②
[324]左庄二十八: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
[325]又僖二十八: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③
[326]公僖四: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
[327]庄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28]又: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329]又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诸引内,曰「鹅」,曰「舞」,曰「盟」,曰「役」,曰「夷狄」,曰「鸟」,曰「人」,曰「臣」,诸公名皆助「也」字,借此一顿,特地指出,方接下文,此所谓顿住起下也。凡「也」字助字,皆此义也。
○1此指【1.5.3】节。
○2「也」字助「其母杀是鹅」,非仅助「是鹅」。
○3第二「也」字助「晋于是役」,非仅助「是役」。
【9.3.2】本名有助以「也」字者。
[330]论公冶:赐也,非尔所及也。
[331]又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332]又:回也,非助我者也。
[333]孟万下: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334]左襄二十一: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①
[335]又隐十一:吾将使护也助吾子。②
[336]又昭二十八:吾与戎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
[337]又哀十一:须也弱。
[338]公襄二十九: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339]公庄三十二: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
[340]庄大宗师:丘也请从而后也。——诸本名后,助以「也」字,与公名助「也」字者同义。
名字助以「也」字,当重读,经生家即解以假设之辞。不知字经重读,则文势一顿,即有含而未伸之意。其有假设之辞者,势也,非字也。
[341]左传文公七年云: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子」,公名也,助以「也」字而承以「才」字,读之,自觉有含意未伸者矣。
[342]又宣四年云: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椒」,本名,助以「也」字,义同上。
又凡「也」字所助,其所指之事,不在当前,即在将来,从未有助夫已往之事者。助已往者,惟「矣」字为然。前两引,一曰「此子也才」,一曰「椒也知政」,皆指将来之事,犹云「此子异日而竟才」也,犹云「他日椒如知政」也云尔。
①②[334][335]字所助为读,非仅助「虎」与「护」。
【9.3.3】其余实字,有助「也」字者,要皆藉以停顿而引起下文也。「也」字助静字者,惟为论断其是非而已。
[343]孟子离娄下有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才」两静字,而助以「也」字者,是犹云“子弟之德本中也,而以不中养之;其能本才也,而以不才养之」也。①是则「也」字仍有论断其为「中」为「才」之口气。然则「也」助静字,不为读,不为句,而惟以助其停顿之势者,未之见也。
「也」字助代字,经史中仅见。
[344]庄子人间世云: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予」,指名代字,助以「也」字,所以顿住而起下也。然此乃仅见之句。询问代字助「也」字者,「何」字而已。②详见询问代字篇。③
「也」字助动字,所以直指其动字之行,其为用也同乎名。
[345]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泚也,非为人泚。——「泚」内动字也。「泚也」者,所以解其动字之行,而用如名字之为起词也。
[346]论卫灵: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347]庄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48]又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349]韩五箴:行也无邪,言也无颇。
[350]又,从也为比,舍也为仇。——诸引内动字,助以「也」字,皆可视同名字。
「也」字有助静字而成为状字者。如「今也」「昔也」之类。④
[351]庄子山木云: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虚而今也实。
至[352]论语:必也使无讼乎。
[353]又雍也:必也圣乎。——所谓「必也」,亦视同状字。
[354]左传昭十二年云:仲尼曰:‘古也有志。’
[355]论语阳货云: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同一「古」字,一助「也」字,一助「者」字,而有不可互易者,盖助「也」字有低徊咏叹之意,而助「者」字则惟直陈其已事而已。至叹今日之亡,故又助以「也」字者,此也。
○1章云:赵岐孟子注云:‘中者,履中和之气所生,谓之贤。才者,是谓人之有俊才者。有此贤者,当以养育教诲不能,进之以善,故乐父兄之贤以养己也。’马氏解误。
今案:「中」「才」这里都用作名字,指道德质量好的人和有才能的人。
○2询问代字可助以「也」字者不仅「何」字,「谁」字亦有其例,如左传成公九年:‘南冠而絷者,谁也?’类此者古籍中常见。
○3此指【2.4.3.1】节。
○4「今也」,此处解作‘「也」助静字而成为状字者’,意即「今」为静字,「今也」方是状字。但【6.4.2】节云「今」‘可列为状字’,【9.7】节亦云「今者」为‘「者」助状字’。
传言助字九之三
【9.4】矣,传信助字也。说文谓之‘语之辞’,而柳州又谓之‘决辞’,则与诸传信助字无别。「矣」字者,所以决事理已然之口气也。已然之口气,俗间所谓「了」字也。凡「矣」字之助句读也,皆可以「了」字解之。
「矣」字之助句与助读也无定式,惟视所助者之所置耳。所助者置诸前,辞意未足,则未读,置诸后而辞意已完,则为句。
【9.4.1】「矣」字助象静字以成句者固多,而以读为起词者,尤习见也。
[356]孟公下: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小矣」「近矣」者,犹云「卿位之非小与齐滕之非近,亦既章章明矣。」此所谓已然之口气也。「小」「近」两静字,皆助「矣」字。
[357]又离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358]论子路: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359]左昭元:小旻之卒章,善矣。
[360]又: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361]榖僖十:吾君已老矣,已昏矣。
[362]庄知北游: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363]史管晏列传:今者妾观其志,志念深矣。
——诸引助「矣」字者义同上。而其所以皆成为句首者,以其置于句末,而辞气已足故也。
【9.4.2】以读为起词者。
[364]孟公上: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远矣」者,煞句也。「远」者何也?「夫子」之「过孟贲」也,此读之为起词也。
[365]又公下: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366]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367]又里仁:以约失之者鲜矣。
[368]左哀二十五:是食言多矣。
[369]又十一:鲁之羣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
[370]庄山木: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①
[371]论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372]史萧相国世家: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
[373]汉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
[374]史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
[375]又日者列传: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376]又信陵君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377]又项羽本纪赞: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378]又: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
[379]又五帝赞: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380]又: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381]秦策: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382]韩重上张仆射书:以击球事谏执事者多矣。
[383]又:然则球之害于人也决矣。
——诸引皆象静字,煞以「矣」字为绝句,而其起词则无一之非读也。此种句法,凡以为论议也。
○1此句起词为「君」,非「君自此」,故起词非读。
【9.4.3】「矣」助感叹句。
[384]论学而:鲜矣仁!——犹云「仁鲜矣」也。以其为感叹之句,故倒之。
[385]庄子田子方云:远矣全德之君子!
[386]书经牧誓云:逖矣西土之人!——两句皆此例也。
其以读为叹句之起词者,尤数见也。
[387]公羊庄公十二年云: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此例已前见矣。①
助字内惟「矣」「哉」「乎」「欤」四字有用此式者。
○1见【9.2.1】节[245]及[247]以次诸例。
【9.4.4】以上「矣」字之助象静,皆置句末,故谓之句。而同一助也,置于先者则为读。
[388]左昭三:姜族弱矣,而*将始昌。——「弱矣」者,象静之助以「矣」字也,承以「而」字,则前此者辞气未完,所谓读也。
[389]荀子荣辱: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
[390]左襄十四:武子所施没矣,而黡之怨实章。
[391]又昭七: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施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392]又昭十五: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
——诸引「矣」字后承以「而」字,皆同上。
【9.4.5】「矣」字助滋静字以成句者,①凡以记时之久暂,或以记数之如干也。
[393]论季氏: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五世」「四世」者,记历时之数也,煞以「矣」字者,决已然之口气也。此种句法,记时者多。
[394]孟梁下: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395]又滕下: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
[396]史李斯列传: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397]齐策: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398]史淮阴侯列传: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399]又平原君列传: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400]汉司马迁传: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榖下,二十余年矣。
[401]又赵充国传: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
[402]韩与陆员外书:其足迹接于门墙之间,升乎堂而望乎室者,亦将一年于今矣。
[403]又郓州溪堂诗序:上之三年,公为政于郓曹濮也,适四年矣。——诸引惟孟子两句言人物之如干,余记时耳。而记时诸句,已极用法之变。又诸引皆以绝句,故谓句。至如
[404]史记李斯列传云: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天下之半」者,记分数。
[405]庄子养生主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十九年」者,记时,「数千牛」者,记物。
[406]左传庄公十四年云: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十四年」者,记时。
诸引皆助以「矣」字,而承以「而」字,则又为读矣。
此所谓诸煞「矣」字者,其读句之别,惟视所置之先后耳。
○1本节所标明为是「矣」助滋静,但引例中「矣」字所助大多非单个滋静,而为滋长静加名。
【9.4.6】句读之述往事者,「矣」字助之。「既」「己」等状字,加否无常。
助句,不加「既」「己」等。
[407]孟公上: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而齐有其地矣」者,犹云「而齐已有其地矣」也。「矣」字之助,已寓「已」字矣,下句仿此。
[408]左僖二十八: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尽知之矣。
[409]又僖三十二: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410]又文十七: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411]又文十八: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弒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卖玉矣。
[412]又成十六: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
[413]周语: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414]史酷吏列传: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诸引,皆述往事。其助「矣」字之句,虽无「已」字,而其意已隐寓矣。
助句,加「既」「已」等。
[415]孟万上: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
[416]左僖三十: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417]孟告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418]左宣十一: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罪已重矣。
[419]齐策:谋成于堂上,而魏将已禽于齐矣。卫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已入于 秦矣。
[420]赵策: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
[421]又: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422]史刺客列传: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423]汉食货志: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424]齐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①
[425]赵策: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
[426]孟告上:牛山之木尝美矣。
——诸引皆述往事也,其绝句助「矣」字外,复蒙「既」「已」「固」「尝」各字,而辞气益复阐缓矣。
同此句法也,先置则为读,而「既」「已」各字之有无,与「而」字之承否无别也。
无「既」「已」先之。
[427]左成二: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
[428]庄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429]越语: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430]史虞卿列传:王曰:‘请听子割矣,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②
[431]楚策: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432]汉郑吉传: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433]韩潮州谢表: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
——诸引「矣」字,述往事无「既」「已」状字为先,句法同前。以其先置而辞气未足,则为读。至承之者,则有有「而」字者,有无者,而与「矣」字所助之所以为读者无涉也。
助读,有「既」「已」先之。
[434]左僖二十八: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435]左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
[436]吴语:吴既攻矣,将夹沟而*我,我无生命矣。
[437]史游侠列传: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438]庄大宗师: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乎?
[439]汉高帝纪: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440]又贾谊传: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
[441]越语: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
[442]左僖三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443]赵策: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诸引同上,皆读也,所异者有「既」「已」等状字先之耳。
[424]「三窟已就」述往事,「君姑高枕为乐」说未来,「矣」字助全句。
[430]「请听子割矣」说当前事,非述往事。
【9.4.7】「矣」字间助设事之读者。
[444]论语云: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45]中庸云: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446]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三节,设事之读,皆助「矣」字者,犹云「浸假而已有此矣」也。
【9.4.8】言效之句,率以「矣」字助之。
[447]孟梁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民」之「引领望之」者,「不嗜杀人」之效也,故煞以「矣」字而蒙以「则」字。兹有不可不辨者二:一、言效之句,概有连字先之。①其连字则「则」「斯」「而」诸字不定。连字篇各字下,已详言之矣。论语习用「斯」字,孟子间用之,后此用之者仅矣。二、「矣」字者,决已然之口气也,而效则惟验诸将来。「矣」字助之者,盖效之发见,有待于后,而效之感应,已露于先矣。盖不嗜杀人之君,民之望之者已久矣。今诚有之,岂有不然者矣乎!
[448]左僖二十七:楚始得曹,在新昏于卫。若代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449]又文七: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450]吴语:王孙雒进,顾揖诸大夫曰:‘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
[451]赵策: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则二君为之次矣。
[452]又: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
[453]齐策: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454]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455]孟离上: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456]庄应帝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457]史陆贾列传: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458]又汲郑列传: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
[459]又大宛列传: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鸟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
诸引助以「矣」字者。其句首或有连字,或无连字,至不一矣,而以言效之必至者一也。
①‘言效之句,概有连字先之’之下说法与本节末‘其句首或有连字,或无连字’之说抵牾,[457][458][459]皆言效之句而前无连字。
【9.4.9】有两事同时,其先者助以「矣」字①,盖视他事又为已然矣。
[460]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461]又云:‘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62]榖梁传庄公七年云:失变而录其时,则夜中矣。
——三绝句之助「矣」字者,皆可加以「已」字,盖视他事又为先矣。
①「其先者」谓其事在先,非谓句中位置在先,事实上位置在后。且二事既分先后,又云‘两事同时’,殊欠斟酌,其意殆为两事同属过去。
【9.4.10】至句非前例所概,而亦助「矣」字者,要不外「了」字之口气也。
「了」者,尽而无余之辞。而其为口气也,有「已了」之「了」,则「矣」字之助静字而为绝句也,与助句读之述往事也:有「必了」之「了」,则「矣」字之助言效之句也。外此,诸句之助「矣」字而不为前例所概者,亦即此「已了」「必了」之口气也。是则「矣」字所助之句,无不可以「了」字解之矣。
[463]论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谓孝矣」者,犹云「即此已可」之谓也。
[464]论语述而云: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犹云「见圣人既已不得矣,而得见君子者亦可」也。
[465]史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
[466]公宣六: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467]汉李广传: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
[468]左*元:太子不得立矣。
[469]庄秋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470]又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471]赵策: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
[472]汉贾谊传:夫存亡之变,治乱之变,其要在是矣。
[473]论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诸引句,坐动或为「可」「能」「得」之了动字,或为「有」「在」之同动字,或为「喜」「欲」之外动字,而皆以「矣」字助之者,盖事非已过,而其理势已一定而无复有变矣。此亦可谓决其必了之口气也。
[474]论阳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吾将仕矣」者,犹云「吾之出仕于将来,已可必于今日」也。于将来之事而助「矣」字者,所谓决其必了之口气也。
[475]左僖二十八:今日必无晋矣。
[476]又襄十八:师速而疾,略也,将退矣。
[477]又襄八: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
[478]越语: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
[479]魏策: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
[480]又: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81]左僖五: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482]又僖二十五:谍出曰:‘原将降矣。’
[483]又昭三:此季氏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
[484]又昭十二:王出,吾刃将斩矣。
[485]又: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
——诸引句之助「矣」字者,其事则属将来,而其理势已可决其如是而必无他变矣。
又论议之文,「矣」字往往上连「而已」两字者,所以言重之也。
[486]孟子梁惠王上云: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而已矣」者,止此而无余之辞也。凡语已辞咏叹深至,则辞气纡余而长,所谓重迭言之也。如此句法,不绝于书。
然[487]孟子万章上云: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此「而已矣」,与上义同而用别,盖两「而已矣」,其辞气则止此而无余之义也。而彼为绝句,辞意已全,此为起读,反起下文。此正所谓「矣」字之助句与助读也无定式,惟视所助者之所置耳。
经生家谓经籍内有「也」「矣」两字互相代用者。
[488]论语先进云: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以为「也」代「矣」字。
[489]论语里仁云: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又以为「矣」代「也」字之证。蒙谓「皆不及门也」者,决言同时之事,「也」字为宜。至「其为仁矣」之读,夫子自叹未见好仁者之眞恶不仁者,故追忆眞恶不仁者之曾已为仁之时,直使不仁者不得加乎其身云。此似追记已事,助「矣」字为宜。夫「矣」「也」两字皆决辞,有时所别甚微。若非细玩上下文义,徒以一时读之顺口,即据为定论,此经生家未曾梦见文通者,亦何怪其尔也?
已、耳、尔
【9.5.1】已,语终辞,与「矣」同义。
「已」字有为状字者,有为叹字者,兹不论。论其为语已辞,则与「矣」字同义。
[490]礼檀弓: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491]左襄二十九:虽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492]汉礼乐志:自夏以往,其流不可闻已。——三引「已」字绝句,皆同「矣」字,决已然之口气,而皆有已了之意也。
[493]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殆已」者,即「殆矣」也。惟「已」字单用,不时见于书,而与其它了字合者详下。
「已」为动字,故「而已」两字,间亦殿句。
[494]左传桓公六年云:在我而已,大国何为!
[495]又成公十六年云: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凡云「而已」者,皆尽而无余之辞也。
若[496]汉书序传云:敞义依霍,庶几云已。——「云已」者,犹「云尔」也,见下。
盖「已」「矣」「耳」「尔」四助字,其义有相似者。
【9.5.2】日知录谓‘「而已」为「耳」。’耳与「矣」同义,有「止此」之解,①助句助读,惟所用耳。
助句。
[497]论阳货:前言戏之耳。——此「耳」字,助句也,解同「而已」,而有「止此」之意。
[498]孟离下:尧舜与人同耳。
[499]史魏其传:太尉丞相,尊等耳。
[500]史张陈列传: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501]又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502]又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503]汉戾太子传: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
[504]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505]魏志王粲传注:志意何时复类昔日,②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506]韩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因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③
[507]又谏佛骨表: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508]又: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纔十八年耳。——诸引句,皆助「耳」字,同上。且皆居后,辞意已足,故谓之句。
助读。
[509]孟梁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不百步耳」者,犹云「止此百步而已」也。④然先置,提起下文,故谓之读。
[510]孟告下:人病不求耳,子归在求之,有余师。
[511]史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512]又项羽本纪: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513]汉贾谊传: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
[514]又: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515]史信陵君列传: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516]又: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517]汉张敞传:夫周公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
[518]又贾山传: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
[519]又司马迁传: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520]又杨恽传: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521]又刘歆传: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
——诸引读之助「耳」字者,皆有「止此而已」之解。在文为撇笔,故多引以尽其变。
「耳」字,后世用之,有非「而已」之解者。
[522]魏志崔琰注:后与南郡习授同载,见曹公出。授曰:‘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523]吴志刘惇传注: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象曰:‘鲻鱼为上。’吴主曰:‘论近道耳,此出海中,安可得邪?’象曰:‘可得耳。’——「何其快耳」之「耳」,有咏叹之意。「可得耳」之「耳」,乃语之余声,言外犹云「易得」也。皆与「而已」义别。
○1「矣」无「止此」之解,疑为「已」之讹。
○2章云:王粲传注无「志意」二字,此依文选魏文帝与吴质书。
○3[506]第一句「耳」字属助句之类,第二句「耳」字属助读之类。
○4杨云:孟子文谓‘但不曾走百步而已’,马释殊谬。
【9.5.3】尔字,广韵云:‘词之必然也。’①「尔」通「尔」。郑注檀弓谓‘「尔」,语助’也。「尔」本状字,解「如是」也。今为传信助字,可殿句,可殿读焉,而亦有「而已」「如是」之意。其所以别于状字者,盖加有决断之口气耳。
[524]论乡党:便便言,唯谨尔。—「唯谨尔」者,犹云「唯有谨而已」也,言外有决其如是也。
[525]公庄四: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
[526]又庄十二: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
[527]又僖三十一: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太山尔。
[528]又僖二: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
[529]又宣十五: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语引「尔」殿句,义同上。皆出公羊传,他书不概见。②
公羊传又以「尔」字助询问之句,而带有「若是」之义。
[530]隐公元年云:然则何言尔?——犹云「然则何为言之若是」也。
[531]其隐公二年云:何讥尔?
[532]隐公三年又云:何危尔?
至[533]僖公二年云:则中国曷为独言宋齐至尔?——诸此句又公羊传所独也。
惟[534]昌黎答冯宿书有云:君子不为小人之恟恟而易其行,仆何能尔?——此「尔」字,有「如是」之解,与公羊句同。
「尔」字合「云」字,重述前文也。
[535]孟滕下:不行王政云尔。
[536]又离下:薄乎云尔。
[537]又尽上:子谓之姑徐徐云尔。
[538]又公下: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539]榖隐元: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540]韩庐君墓志铭③:其义以为道可与古之夔皋者侔,故云尔。
——凡引「云尔」者,犹云重决其所云之如是也。
若「云尔」两字间于句中,则其义同,而无决断之口气矣。
[541]论语述而云:则可谓云尔已矣。——犹云「可谓所云如是而已」也。盖此句以「已矣」为决辞矣。是犹「尔」字施于句读之中,则为状字而非助字矣。
[542]孟子告子上云: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彼有取尔也。——犹云「降才如此」也④,「彼有取而如是」也。
有以「尔」字合「焉」字者。
[543]公羊传隐公二年云: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何注:‘「焉尔」,犹「于是」也。’蒙谓「托始焉尔」者,「托始于此而已」也。以「于此」解「焉」字,「而已」解「尔」字,于辞意正合。传者之意,以为始灭先乎春秋者有之矣,春秋时则未之闻,今故托始于此时而已,非谓自古及人始乎此也。
[544]又云: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无闻焉尔」者,「无闻于其时而已」。盖公羊氏口授相传,至汉始记于竹帛。而当时纪子之称君称大夫者,失其闻矣。
以上诸引,皆「尔」字之助句也。
[545]汉书田叔传云: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不尔」者,「不如此」也。两字为读,「尔」字助之,以为决辞。⑤
○1案说文,‘尔:丽尔,犹靡丽也’;又,‘尔:词之必然也’。广韵引说文,将‘词之必然也’系于「尔」下。马氏引广韵,而字作「尔」,然后说明「尔」通「尔」,盖依从一般习惯。章氏校注将起头「尔」字改「尔」,而‘「尔」通「尔」’未改作‘「尔」通「尔」。’
○2「尔」字殿句,公羊之外也常见。如公孙龙子迹府:‘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3此句引自考功员外庐君墓铭,韩文另有处士庐君墓志铭。
○4作为状字,「尔」应状「殊」,「降才尔殊」意即「赋予的资质如此不同」。
○5既云「不尔」‘两字为读’,又云‘「尔」字助之’,费解。
传信助字九之四
【9.6】颜氏家训音辞篇曰:‘按诸字书,「焉」者鸟名,或曰语词,皆读于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训,若训「何」训「安」,当音于愆反。’此「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也;‘若送句及助词,当音矣愆反。’此「焉」字之为助字也。‘然江南读音,分别易晓,而河北则混同一音。’①要之俗音有轻重,而字义无分也。「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已散见于前矣。而其为助字也,玉篇所谓‘语已之辞’,柳子厚仍谓之‘决辞’,是皆助字之公家言,而非「焉」字之所独。
焉为助字,所以助陈述之口气也。「焉」字之用,在「也」「矣」两字之间。其为口气也,案而不断,而以之结句,隐然有坐镇之概焉。「焉」,代字也,及为助字,概寓代字本意。是犹「尔」字本状字也,及为助字,仍不失有状字之义耳。
「焉」字所助有三:曰句,曰读,曰字。
【9.6.1】一,助句。凡述往事,其结句有助以「焉」字者。
「焉」无所指。
[546]论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宫,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两节皆述往事,其结句各以「焉」字助之。不曰「行矣」「归心矣」者,盖其「政」之「行」与「民」之「归心」,非一过即了之事也。且记者之举「行政」「归心」两事,非断其效之必然,惟叙其事之如是耳。此两「焉」字似无所指,并无代字本义,然有一助,其句自觉为之镇定矣。
[547]孟万上: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他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
[548]左僖十五: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
[549]史汲郑列传: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550]汉赵充国传: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551]又郑吉传: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552]史孟荀列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553]又大宛列传: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554]又: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以上所引「焉」字,以镇结句而述往事。诸「焉」字似无所指。
其有所指者,盖不胜引也。
[555]论语微子云: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问津焉」者,「问津于是」也。「是」指长沮桀溺也。
[556]孟子公孙丑下云: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宿焉」者,「宿于景丑氏」也。
[557]左传隐元年云:虢叔死焉。——「死焉」者,「死于制」也。
[558]又隐三年云: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属殇公焉」者,「属殇公于孔父」也。
[559]又僖五年云: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寘薪焉」者,「寘薪于所筑之城」也。于是,
[560]又僖十五: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
[561]又: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562]又: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563]又僖二十三: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564]又僖二十八: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饘焉。
[565]又襄三十一: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566]又庄二十八: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
[567]榖宣十五: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568]周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569]史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570]又陆贾列传: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
[571]又大宛列传: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
[572]又游侠列传: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573]又: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574]又货殖列传: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575]又: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在仁义附焉。
[576]又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所引诸结句,皆述往事,其「焉」字皆有「于是」之解。然仍不失为助字者,盖有此一助收句,辞气顿觉宽缓而不迫矣。
句述往事,「焉」字助之,并有「之」字之解者。如:
[577]孟子滕文公上云: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学焉」者,「学之」也,即学许行也。
[578]又: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名焉」者,「名之」也。「之」,指「尧」也。
[579]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过卫,卫文公不礼焉。——「不礼焉」者,「不礼之」也。「之」指「晋文公」也。
[580]汉书李广传云:上壮之,遂救止焉。——「止焉」者,「止之」也。
[581]又朱云传云:时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敬事焉」者,「敬事之」也。
[582]又于定国传云: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583]又陈汤传云: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羣臣皆*焉。——「*焉」者,「*之」也。以上引「焉」字所助者皆结句也,而兼有「之」字之解。然经史中不数觏也。
○1文通原书在‘然江南读音’一句前插入‘以上见助字辨略’七字,无需要,也易滋误会,今删去。按助字辨略引颜氏家训,只开头略去‘按诸字书,「焉」者鸟名’,径曰:‘焉,语辞’,其后无删节。文通引家训未全依原文,也未全依助字辨略,有所节略,也有所增益(‘为代字,为状字’,‘为助字’云云)。
【9.6.2】其陈当前之事理,与迭句以历叙事实也,亦如之。
「焉」字无解。
[584]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四句,不助「也」字而助「焉」字者,其辞气盖惟直陈其理而未为论断也。四「焉」字皆无所指,惟助结句,自为停顿耳。
[585]孟告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586]又尽上: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第一「焉」字,助推论之句,余两「焉」字,助言效之句。其不助「矣」字者,所谓案而不断也。余同上。
[587]庄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588]左庄四: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
[589]又僖二十三: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590]公庄三十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591]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诸引结句,皆陈当前之事理。其不助「矣」字者,同上。诸「焉」字皆助字,似无他解。
其有解者,如:
[592]礼中庸云: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莫能载焉」者,「莫之能载」也。「莫能破焉」者,「莫之能破」也。
[593]论语述而云:自行东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诲焉」者,「诲之」也。
[594]又子罕云: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95]又先进云:非曰能之,愿学焉。
[596]左传庄公十四年云: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597]又僖公二十三年云: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
[598]又襄三十一年云: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599]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
[600]左昭三年云: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
[601]其昭公十二年云:对曰:‘臣尝问焉。’
[602]公羊宣公六年云: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以上所引,皆当前之事,所殿「焉」字,助字也,而兼有「之」字之解。
其兼有「于是」之解者。
[603]礼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系焉」者,「系于天」也。「覆焉」者同。
[604]以下又云: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605]又云: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此益明「焉」字之解「于是」也。引句内「草木生之,禽兽居之」者,盖「生」「居」两内动之后,仍用宾次若止词然也。若「兴」「殖」两内动字之后,则惟转词是用矣。
[606]论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07]孟尽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608]又尽下: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609]左庄九: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610]又僖二十三: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611]庄山木: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
[612]又僖二十七:民易资者,不求丰焉。
[613]又襄三十一: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614]庄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615]齐语: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616]公宣六: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617]史屈原列传: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618]秦策:王既无重世之德于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①
[619]汉刑法志: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
——以上所引,皆为结句,以陈当前之事理,而所助「焉」字,则皆兼有「于是」之解焉。
○1章云:「焉」国策本作「矣」。史记春申君列传作「焉」,上句无「既」字。
【9.6.3】「焉」助迭句。
[620]礼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两「焉」字,助迭句。他如
[621]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622]又先进云: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623]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滕坏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624]又万章上云: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625]又梁惠王下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626]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云:令曰:‘不爇郄氏,与之同罪。’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焉。国人投之,遂意弗爇也。
[627]齐语云:令夫士,羣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悌,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628]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629]又在宥云: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
[630]又天运云:故曰,至贵,国爵幷焉,至富,国财幷焉,至愿,名誉幷焉。是以道不渝。
——以上所引各节,皆有迭句间于中段,①「焉」字助之,所以历叙事实也。其「焉」字有有解者,有无解者,阅者观于前,可以反隅矣,而无庸多赘也。
○1例句中有的迭句在前,有的迭句在后,幷不是都‘间于中段’。
【9.6.4】句有以「有」「无」两字为坐动者,助「焉」字者有之,助「焉」字而以为提顿之句者亦有焉。至询问之句,亦有助以「焉」字者,则与「也」「乎」两字有别。
[631]礼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首句以「有」字为坐动,「焉」字助之,辞气一顿。句置段首,故为提顿之句。其余
[632]论语泰伯云: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633]又公冶长云: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①
[634]孟子万章下云: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635]又公孙丑下云: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636]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37]又公冶长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38]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639]又襄公四年云: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
[640]又昭公二年云: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宜子誉之。
[641]榖梁传桓公十四年云: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焚,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余而尝也。
——诸句助「焉」字者,皆以「有」字为坐动,而每句先置之提,下文承之,所谓提顿之句也。至如
[642]礼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
[643]又:有宋存焉。
[644]论雍也:井有仁焉。
[645]又微子:殷有三仁焉。
[646]孟梁下:无已则有一焉。
[647]左庄十: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48]左僖三十: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49]左昭十二: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650]史管晏列传: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651]孟离下:阳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652]左宣十二:武有七德,我无一焉。
[653]论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54]左僖七: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
[655]礼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上引「焉」字所助之句,各以「有」「无」两字为坐动,用为结句,或述往事,或陈事理,与以上诸句之煞「焉」字者无异。②所异者,徒以「有」「无」动字后往往助以「焉」字,故特为别耳。
○1此句全文是:‘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马氏引述不全,显不出是提顿之句。
○2「以上诸句」指【9.6.1】【9.6.2】【9.6.3】各节例句。
【9.6.5】经学家见经史中询问之句,有助以「也」字「焉」字者,则谓「也」「焉」两字同乎「乎」字。不知询问之句助以「也」字者,寓有论断口气。「也」字节下已言之矣。①其助以「乎」字者详后。兹助「焉」字者,藉问而陈义耳。此所以与「乎」「也」两字少有区别也。
[656]孟梁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牛羊何择焉」者,犹云「牛羊两者一无所择」也。此惟直陈其事理,以见无罪就死之可隐,牛羊同也。若云「则牛羊何择也」,是有责王之口气,以惟知隐牛而不知隐羊也。若云「则牛羊将何择乎?」则惟有诘王之口气,以同为无罪就死,两者之中,何一可择乎?今助「焉」字,既不论断其曲直,又不询王以何者当择也。
[657]论阳货: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658]孟万上:故诚信而喜之,奚*焉?
[659]左成十六: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660]又僖三十三:君何辱讨焉?
[661]庄大宗师: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662]又襄二十一: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663]汉张释之列传:使其中亡可欲,虽无石*,又何戚焉?
——诸引句,皆藉问以陈义耳,故其辞气非若「乎」字之专主于问也。阅者试于所引之句,以「乎」「也」两字递与「焉」字代嬗而玩索之,即可知所区别矣。
①「也」字节下并未论及此点,【2.4.3.1】节曾谈到询问代字助以「也」字的问题,但也未提及‘寓有论断口气’。
【9.6.6】差比之句,其「焉」字本代字也,而既以殿句,亦可视同助字。用若「然」字,以状句者亦然。
「焉」兼代字助字。
[664]孟尽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焉」字所助者,差比之句也。「焉」字解如「于是」,代字也。今如云「乐莫大于是」,则语气不完,仍应加以「焉」字,云「乐莫大于是焉」,方可煞住。是「焉」字既为代字,又为动字,一字而两用明矣。
[665]左桓二: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666]又僖十五: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667]又昭二十八: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
——诸引同上。此种句法,国策以下不习见焉。
「焉」用如「状」字状句。
[668]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焉」代「然」字,犹云「若将终身然。」
[669]孟尽心上:宜若登天然。——句法同,见状字篇。①
[670]左传哀公十六年云: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
[671]又云:国人望君,如望岁焉。
[672]庄子逍遥游云: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句法皆同。
○1此指【9.6.6】节。
【9.6.7】二,「焉」字助读,凡以为顿挫之辞耳。其为义也,与助句同。「焉」字助读,仍寓有陈述口气与代字之解。惟读之辞气未完,助以「焉」字,又兼有抑扬顿挫之致焉。至所助之读,不一其式。
设事之读,有助「焉」字者。
[673]礼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者,犹云「心如不在」也,此所谓设事之读,即假设一境以观后效也。
[674]孟梁下:见贤焉,然后用之。
[675]又: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676]又: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677]又公下:欲有谋焉,则就之。
——所引皆设事之读也。「焉」字后三承「然后」,一承「则」字,皆继事之连字也。余同上。
至[678]左传文公十二年云:若使轻者肆焉,其可。
[679]周语云: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①
——所引两读,皆有「若」字冠焉,其为设事之读无疑矣。
以上诸读,助「焉」字而不助「也」字者,盖欲全其案而不断之口气,且欲令读者稍一停顿,而味其抑扬顿挫之神焉。又上引诸「焉」字,皆无代字之解。
①[679]「若不然」是设事之读,「焉」 所助为「叔父有地而隧」,‘非设事之读’一类。
【9.6.8】记时之读,有助「焉」字者。
[680]孟离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三云「既竭……焉」,而皆承以「继」字,所谓前事与后事相际也,故谓为记时之读。助「焉」字者,与上节同。然不助「矣」字者,盖助「矣」字,则必前事已终,而后事方来,与前事不并时而立者也。夫竭目力以用规矩准绳,是目力犹用也,而继以规矩准绳者,惟在目力用足之时,非谓用规矩准绳时,即将目力置而不助也。
[681]公庄元: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
[682]又定四:于其归焉,用事乎河。
——三读皆助「焉」字,记时之读也。释词谓三「焉」字犹「也」字也。盖「也」字助并时之读,常也,惟助以「焉」字,则前后两事之相际益明矣。
[683]公定八: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
[684]汉霍光传: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
[685]庄养生主: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所引三读,皆记时而助「焉」字者也,同上。
高邮王氏引
[686]吕氏春秋季春篇云: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①
又引
[687]晋语曰:尽逐羣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
又引
[688]墨子鲁问篇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三引皆记时之读。王氏谓「焉」字解‘犹「于是」也’,是矣。愚尝引入代字篇,以见「焉」字之为代字之证。②然王氏必以「焉始」两字连读,误矣。而又推及诸他「焉」之之助读者,谓「焉」字皆‘犹「于是」也,’‘「乃」也,’‘「则」也,’与前引同解,而强割「焉」字与下句连读,则尤误矣。于是引
[689]礼祭法曰:坛墠有祷焉祭文,无祷乃止。——以「焉」字作「则」字,下属为句,读作「焉祭之」,与下文「乃止」相对为文。其引
[690]大戴礼王言篇曰:七教修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以「焉」作「乃」字,谓「焉可以守」「焉可以征」也。③引
[691]曾子制言篇曰: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以「焉」作「则」字,谓「焉谓之友」「焉谓之主」也。引
[692]管子幼官篇曰:胜无非义者焉可以为大胜。引
[693]墨子兼爱篇曰: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引
[694]庄子则阳篇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又引
[695]荀子非相篇曰:面长三尺焉广三寸。——以上所引「焉」字,或助言故之读,或助言容之读,皆以解作「乃」字或「则」字,而又强令「焉」字与下文连读。诚如是也,则王氏以后所引
[696]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可读若「乃乃招魂」矣。
[697]汉书霍光传云: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可读若「乃乃将广西至长安」矣。④
[698]孟子告子上云: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可读若「则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699]韩文原性云: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可读若「则则少反焉」。是皆不同矣。
夫「焉」字助读,顿挫有力,其寓有承转之势,自隐然有「乃」「则」两字之意,呼起下文。而必强令「焉」字解作「乃」「则」两字以代其位而冠诸句首,不亦固哉?且试将王氏所引,悉本文,遇有「焉」字而重读之,与从王氏遇「焉」字必下属而连读焉,其词气之顺逆,有不待辨而已定矣。王氏又引
[700]礼乡飮酒义云: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与下两节皆强割「焉」字连下,而读为「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云云,盖以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无「焉」字为证,⑤是诚不知所证之谓何矣。
详观本文前后各节,句法不同,则用字自别。即制艺之文,其对比所助虚字,尚有岐异之处,在谓周秦之文,必令句句合掌乎?就令两节诸句应比而同之矣,则夫以上文无「焉」字在句末,以证下文「焉」字之宜下属者,愚亦可以上文无「焉」字在句首,以证「焉」字之宜上属矣,岂非子矛子盾乎哉?至王氏所引
[701]楚辞九章曰:焉洋洋而为客。
[702]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为「焉」字弁句之证,不知两「焉」字乃状字也。故王氏又引
[703]楚辞远游篇曰:焉乃游以徘徊。
[704]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观日之所入。——以为古人用「焉乃」二字连文之证。不知两「焉」字亦状字也,解同「何」字「曷」字「安」字,⑥常语也。总之,「焉」在句首,自不能使为助字,亦犹「焉」为助字,自不能强为状字也明矣。
[705]庄子逍遥游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706]又田子方云: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女议乎其将。’
[707]又知北游云: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在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凡六引「焉」字皆以助读,而承之者则有「则」「而」各字。然则「焉」字之不能下属也益信。
○1此下一大段,文通作者与经传释词作者辩论,引例与论难夹雑,殊不易解。大意谓有一部分例句同意王氏,以「焉」属下,但「焉」与「始」仍应分开讲,不应合为一词(‘连读’),而多数例句则「焉」应属上,助记时之读,王氏以之属下,非是。本书标点,依照文通作者意见,前一类例句在「焉」字前加逗号,后一类例句不加逗号或加在「焉」字后。
○2参【2.2.8】节。
○3章云:王氏原注云:‘家语作「然后可以守」,「然后可以征」。’
○4[697][698][699]三例乃文通作者所加,非经传释词原有引文。
○5章云:释词云:‘乡飮酒义曰:「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皆言「于是知其能如此」也。’原注:‘三「焉」字属下读,不属上读。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阼而降」,句末皆无「焉」字,是其证。正义以「焉」字属上读,失之。此刘氏端临说。’
○6章云:远游「焉」字,朱熹集注云:‘「焉」,语辞也’。列子文云:‘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旦行万里。’「焉」字似均不能作「何」字「曷」字「安」字解。
【9.6.9】三,「焉」字助字,与助读同。
「焉」字助字,其见于经籍者,不若其助读之数数也。而其为义也,亦惟以足所助者之语气耳。
「焉」了名字。
[708]庄子德充符云:先生之度,固有执政焉如此哉!——「执政」公名,助以「焉」字,宛若一顿,而语气以足。
[709]墨子非攻篇云:天乃命汤于镳宫,而受夏之大命。汤焉敢奉率其众以乡有夏之境。——「汤」本名了,「焉」字助之,文势一振。王氏所以误解「焉」如「乃」字而以属下读者此也。①盖凡读与字,一为「焉」字所助,文势停蓄,一若下文接缝中隐然有「乃」「则」各字之神情跃于纸上,固不必强指「焉」为「乃」「则」之字,而始有其意存焉也。至王氏引
[710]山海经大荒南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羣帝焉取药。 又引
[711]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曰。——以两「焉」字作「于是」解者是矣,不知「羣帝」与「巫阳」一公名,一本名,助以「焉」字,文气以足。是则
[712]礼三年问云: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经生家皆以「焉」字解作「于是」,在视同助字,于义更顺。不特此也,
[713]诗陈风防有鹊巢云: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714]又小雅巧言云: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715]左传隐公六年云: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716]又襄公三十年云: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717]又昭公九年云: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718]吴语云: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六引「焉」字,王氏皆解如「是」字,而以周语作‘晋郑是依’
为辞。愚以「是」字代所引各句「焉」字读之,舍「晋郑是依」一句外,余皆不词。试以诸句分疏焉,则引诗两句与左昭九年传句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②如读若「是」字,则为倒文,而为止词矣。所引左襄三十年传与吴语之「焉」字,既不能以「是」字代读,亦可视为动字。盖止词置先于其动字,亦非创例,故顿以「焉」字,使之读若两节,在语气较为遒劲。是则左隐六年传句「焉」字,句法相似,谓之助字,似无不可。如必以周语改「是」字为证,则将以传句改语句,谁曰不宜?盖攻实学者,皆以同文互证之不足独证也,于斯益明。此以上,皆「焉」字之助名字也。
「焉」助静字。
[719]礼中庸云:上焉者∣下焉者。
[720]韩文原性云: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七引「焉」字,皆助静字而无所指。其有所指者,则为比句。如
[721]左僖十五: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至[722]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723]孟子公孙丑上云:夫志至焉,气次焉。——四「焉」字所助者读也,非静字也。
[724]左哀十七年传云: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725]孟子尽心上云:人莫大焉无亲戚君臣上下。——两「焉」字,王氏解作「于」字,谓「边于大国」也。③有以「裔焉」解作「远焉」,则「焉」为状辞,同「然」字,而以「大焉」仍解「于是」两字,下文「无亲戚君臣上下」,乃「是」之加辞。两说姑两存焉。④要之,「焉」字助静字以为顿挫者,不概见也。
「焉」助动字,有在句读中者。
[726]孟尽下: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727]又: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
[728]左襄三十一: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729]又文七: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
[730]庄天道: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731]又山木: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732]又秋水: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733]又养生主: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诸「焉」字皆助动字,间于句中而若有所指也。所引天道云‘有数存焉于其间’,如「焉」非助字,而惟为代字解作「于是」,则「于其间」三字缀于「焉」字之后,非迭床架屋而何?故所引「焉」字,谓之助字,而仍不失有代字之意者,此也。
[734]公羊僖公元年云:然则曷为不于弒焉贬?
[735]又庄公十二年云:此虏也,尔虏焉故。——「不于弒焉贬」者,「不于弒之之时贬」也。「尔虏焉故」者,「尔虏于是故」云也。是两「焉」字,代字也。
「焉」助动字,后有承以连字者。
[736]庄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诚。
[737]左襄二十一: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738]韩原道: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
[739]又与陆员外书: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诸引「焉」字,所助者惟动字耳。不知诸动字有此一助,自成上截,承以「而」字「则」字,则下截或为继事,或为言效之句。是「焉」字所助之上截,读也,非仅为动字而已。
[740]庄子田子方云: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
[741]荀子正论篇云:于是焉桀纣羣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焉」字助「于是」两字一顿。此两「焉」字,非代字而无所指也明矣。夫「焉」为助字而无有所指者盖寡。
统考所引,无论为读、为字、为句,助以「焉」字,胥觉有顿挫之势。即「焉」字确有所指而为代字,仍若寓有助字之用,故统谓之助字者近是。
○1文通原文此句句首衍一「此」字。
○2此句说‘……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文义难通,疑‘起词也’之前脱「助」字。
○3章云:「边于大国」之解,王氏本诸顾炎武氏左传杜解补正。 今案:此句于文义应于「边于大国」之后继以「莫大于无亲戚君臣上下」,释词原有。
○4此所云「两说」,一为经传释词之说,即解「焉」为「于」,一为‘有以……’之说。但后一说马氏既未举出处,说解亦欠明晰。‘大焉’应为‘「大焉」之「焉」。’‘乃「是」之加辞’,案孟子原文,‘人莫大焉……’下句为‘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无「是」字。
者
【9.7】至助字助读而不助句者,则惟者字。「者」字,说文谓‘别事词’也。王氏解谓‘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也,所谓接读代字也,见代字篇。「者」字有助本名者、公名与静、动诸字者,观其所助各字,亦皆有指物、指事、指人之别焉。此亦散见于各篇矣。其助状字也,如「今者」「昔者」「不者」「且者」等语,皆无所指,借以顿住起下而已。若非代字而殿读焉,亦惟以推原事理以求其故耳,已见代字篇。其助顿也,同乎名。
[742]礼大学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凡皆重引前文,助以「者」字,一若将前文并成名字,以便诠解也。
前文有注意之字句,欲重引焉以申其仪,则先助「也」字,复缀「者」字。
[743]礼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44]孟子万章下云: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诸句皆以「也者」两字迭助前文而为之申解也。
总之,「者」字之助字、助读、助顿,业已散见于前,而又习见于经史,固无事博引为也。遍考古籍,「者」字无助句者。而经学家有以
[745]论语卫灵公:事其大夫之贤者。
[746]又宪问:君曰:‘告夫三子者。’
[747]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三「者」字谓为语已辞,不知「事其大夫之贤者」,犹云「事其邦大夫中之贤者」也;「告夫三子者」,犹云「其告诸所称为三子者」;「如棠观鱼者」,犹云「如棠以观渔人」也。三「者」字用以助字,非以助句也。①
惟至唐人疏状,凡引敕旨讫,则以「者」足之。
[748]韩昌黎论变盐法事宜状:右奉敕,将变盐法,事贵精详,宜令臣等各陈利害可否闻奏者。——宋明因之。今则平行公事文尾,与民间券契,概以「者」字为煞者,此殆所谓「者」字助句也。求之古文,则未之见。
传信助字,「也」「矣」「已」「耳」「尔」「焉」「者」,都计七字尽矣。而方言不与焉。
○1此处所作解释对「贤者」合适,对「三子者」「鱼者」不甚合适。且若作如此解释,则「者」应为接读代字,不仅仅‘用以助字’。
传疑助字九之五
传疑动字六:「乎」「哉」「耶」「与」「夫」「诸」是也。其为用有三: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疑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三者用义虽有不同,要以「传疑」二字称焉。
六字所助者,句读中之动字耳。而一切摹拟、量度,与夫抑扬、往复之神情,仅恃助字,有难尽传者,则往往视句读所冠状字之顺逆,以为意之反正云尔。此其大凡也。
【9.8】乎字,说文谓‘语之余’也。礼檀弓正义云‘疑辞’也。
语余者,助字也;疑辞者,传疑也。合两说而犹云传疑助字也,而究未悉其用。
「乎」字喉音,圆满气足,凡事理可直言而不必婉陈者则用之。
【9.8.1】「乎」字之助设问之句者,其常也。凡设问之句,皆质言也。质言,则句首概无状字先之。
[749]论八佾:或曰:‘管仲俭乎?’
[750]又:然则管仲知礼乎?
[751]又乡党:*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752]又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753]孟梁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754]又梁下: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755]又: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756]又:曰:‘若是其大乎?‘
[757]又公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758]又公下: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论孟问句,其助概用「乎」字有如此者。诸引句所问之事,既无忌讳,「乎」字最宜。而凡问句助以「乎」字者居多,他字不若也。问句不用「乎」字,往往以询问代字代之。如「如何」「何以」「若之何」等语,此凡例也。又所引问句,皆无状字冠之者,盖既疑而问,质言之而已,奚暇缘饰哉?
[759]左文元: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760]又襄二十二: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居乎?
[761]又:既葬,其徒曰:‘行乎?’
[762]又:曰:‘然则臣王乎?’
[763]又昭五: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官,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
[764]又襄二十六:夫独无族姻乎?
[765]又定四:若闻蔡将先卫,信乎?
[766]汉万石君传:若能从我乎?
[767]又卜式传:家岂有寃,欲言事乎?——诸引问句,悉与上同。以上诸引,皆事之实有可疑者,故设问以诘之。
至[768]楚策云: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769]秦策云: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770]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螳螂乎?
[771]又云:汝不知夫养虎者乎?
[772]韩愈争臣论云:阳子将为禄仕乎?——所引诸句,皆非可疑之事而段前设问,呼起下文以应之。以其句法同上,故附于此。
【9.8.2】「乎」字有助拟议之句者。夫拟疑之句,本无可疑之端,而行文亦无句句僵说之法,往往信者疑之,而后信者愈信矣。惟一切较量计度之神情,有仅恃「乎」字传之者,亦有兼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而句意与状字往往有反比例焉。
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
[773]论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犹云「学而时习,诚可悦也。朋来远方,洵足乐也。不知不愠,君子人也。」故所引各节,上下相关之理,本无疑也。惟其无疑也,故助以「乎」字,而先加「不亦」状字,似与本意相反,其实状字与「乎」字互相呼应,而正意托出焉。故句意正者,状字弗之;而句意反者,弗辞反不加焉。此所谓反比例也,亦即前所谓视句读所冠状字之顺逆,以为意之反正云尔也。下皆仿此,不重赘焉。
[774]秦策:子常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775]汉高帝纪: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犹云「子常之言,无此说也。」①「沛公不先破关中,公不能入矣。」故两节之意,本为反说也,而所加状字,止有「岂」「巨」两字,与「乎」字相呼应,并无弗辞之加焉。此所谓句意反者,弗辞不加是也。由是,
[776]论宪问: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777]又颜渊: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778]左哀元: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
[779]周语: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780]汉贡禹传: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
[781]又襄二十四:有基无壤,无亦是务乎?
[782]孟告上: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783]庄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四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784]史平原君列传: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
[785]三国志孙权传注:卿好于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诸句内如「能无」「得无」「不亦」「无乃」「可亡」「无亦」「独无」「不似」与「宁」等弗辞状字,皆以呼起句中正意也。「宁」犹「宁不」也。
[786]孟滕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787]又公上:仁人固如是乎?
[788]又滕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789]汉杨恽传: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790]史黥布列传: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791]吴语: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792]史王翦列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793]又淮阴侯列传: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794]又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795]墨子非乐篇: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于戚,民衣食之材,将安可得而具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②
[796]赵策: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矣!——诸句内,「尚」「固」「若」③「岂」「几」「曾」「独」「岂」「尚」「安」「顾」诸状字,皆以托出句意之不然也。
以上诸引,皆以疑难不定之状字与「乎」字相配,以绘出拟议之神情也。
其不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
[797]孟滕上: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798]又公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799]又公下: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800]又万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801]又告上: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802]榖宣二:赵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
[803]汉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
[804]史游侠列传: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805]又酷吏列传: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所引诸句,不加疑难状字,④而句意仍然反说也。如「而暇耕乎」者,犹云「不暇耕」也。「是为欲富乎」者,即「不为欲富」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者,即「而子可知我之不愿」也。「可乎」者,即「不可」也。其余犹云「盾不忍弒君者」也,「不足道」也,「解不欲夺权」也,「古不足法」也。诸句助以「乎」字,则不僵说而笔下松活,其句意则隐然无疑矣。
○1杨云:二语为范睢问蔡泽之辞,「子」,睢称泽也。马氏误释,谓此为无疑反问之辞,大谬。 今案,古「常」「尝」通用,子常非人名。
○2章云:墨子无「而具」二字,此依经传释词卷二补入,王氏谓「安」犹「于是」也,言衣食之财将于是可得而具也。
○3「若」应为「信」。
○4按照文通体系,[803]之「乌」,[804]之「奈何」是疑难状字,[805]之「何」是询问代字。
【9.8.3】凡事属量度两商,可直陈无隐者,其迭句或皆用「乎」字助之,或首句用「乎」字而后句用他字者。惟句首有不用连字者,有迭用「宁」字者。或以「宁」「抑」与「宁」「将」各字相为呼应者。要以肖其疑似不定之貌耳。
[806]孟子滕文公上云: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807]又告子上云: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两引皆无连字先之,而迭用「乎」字以两诘者。由是,
[808]齐策云: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809]史记魏世家云: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810]孟子告子下云: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三引同上,虽有「且」「则」承接连字为领,而非「宁」「抑」折转诸连字也。①
[811]越语云:孰使我蚤朝而晏罢者,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两句亦平列。
[812]左昭三十: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
[813]庄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814]吕氏春秋贵信篇: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
[815]又爱类篇: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
[816]赵策: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亡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
[817]秦策:诚病乎?意亦思乎?
——六引迭助「乎」字,而句首以「抑」「宁」「亡」「意」诸字,②或呼应,或转折,皆以写其拟议未定之情。故楚辞卜居七迭「乎」字,每迭首句以「宁」字,次句以「将」字领之,皆以写其忠爱郁抑之情思也。
[818]孟子公孙丑下云: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819]周语云: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
[820]赵策云: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
[821]史记孟尝君列传云: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822]韩文行难云:某之胥,某之商,其得任与诔也有由乎?抑有罪不足任而诔之邪?
诸节,首句助以「乎」字,而后句则各以「与」「邪」「也」等字为助。至承转连字,则犹是「抑」「宁」「将」等字也。下句所用助字,则观其句义之虚实为定。
○1此句「虽」字疑误,或为「推」字。
○2「亡」应为「亡其」。
【9.8.4】又有以「乎」字分助两句,故设两难,而后各为之解以夹出眞义者,则其量度悬揣之状,自流露于行间矣。
[823]吴语: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824]燕策: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
[825]汉食货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在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826]韩答吕医山人书: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827]又重答张籍书: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谁哉?
——五引皆自设难而自答之,反正夹攻,眞义跃然,文笔摇曳,无逾斯者。答张籍书四句,即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一段映出,论语两提句,助以「也」字,韩文则助「乎」字,而句调无别。此可知「乎」字非徒为助问辞也明矣。
[828]庄子逍遥游云: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此则先解后问,亦犹先问后解也。
[829]论语里仁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此单提单应之句,仍寓有较量之情,故附识焉。夫如是,
[830]论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831]庄天地: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
[832]又: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833]燕策: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
[834]庄天道: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835]荀子子道篇: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皆单提法,同上。
[836]庄子天运云: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
[837]又云: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此则三提三应,与两提两应诸迭句皆同义,是犹单提单应也。
[838]孟子告上云: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两段设譬,先则反正设难,而后夹出问句,法与前之先解后问同。录之,以极「乎」字之用之变。
【9.8.5】「乎」字之助咏叹之句者,非其常。盖「乎」字喉音,满口直呼,未能含咏尽致。虽然,「乎」字所助之句,有冠以「其」字者,有配状、静等字而先置者,有合公名、本名而呼告者,此盖言者皆有所难告之隐,故藉以申其咏叹云尔。
冠以「其」字。
[839]孟滕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840]又梁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孔子之一喜一惧之深虑,与孟子幸王求治之深情,皆从「乎」「其」两字摹出。
[841]易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842]又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843]又系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844]礼檀弓: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845]左僖五: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846]又襄二十九: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847]又哀元: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越其为沼乎!’——六引同上。
冠以连字。
[848]孟子尽心下云:而况于亲炙之者乎?——一句,凡「况」字冠乎句首,往往助以「乎」字,盖句内皆有含蓄之语。此犹云「而况于亲炙之者,其奋起当何如乎。」故有无限深情,蕴于句内,列于咏叹之句,似无不可。惟似此之句,已详于连字篇内。①兹惟揭而出之,不赘引矣。
配状、静字。
[849]孟滕上: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尧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大哉」「君哉」,其为咏叹之辞固矣。「荡荡乎」「巍巍乎」与之平列,其为咏叹之辞,亦无疑矣。此「乎」字助状字先置,而其后之读,谓为起辞可也。②
[850]庄养生主: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851]礼檀弓: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
[852]论子罕: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853]庄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854]又: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855]韩送齐皥下第序:故上之人,行沁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所引皆「乎」字助状、静名字,先置句首以为咏叹者也。
助名字表感叹。
[856]庄子齐物论云:君乎,牧乎!固哉!——此「乎」字助公名以为慨叹者。
[857]又大宗师云:吾师乎,吾师乎!
[858]榖梁僖公十年云:天乎!天乎!——「师」与「天」皆公名,「乎」字助之以迭呼者。
[859]论语里仁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860]左传宣公十七年云: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参」「燮」两本名,「乎」字助之,所以召告者。
是则「乌乎」「嗟乎」诸叹辞以附此例,殆无不可。
○1此指【8.4.4】节。
○2「起辞」应为「起词」。
哉
【9.9】哉字,说文谓‘言之间也。’礼记曾子问正义曰:‘「哉」者,疑而量度之辞。’说文之解不切,正义之解不全。盖「哉」音启齿,其声悠长,经籍用以破疑而设问者盖寡;用以拟议、量度者居多,而用以往复咏叹者则最称也。所用一切句式,与「乎」字同。
【9.9.1】助设问。
[861]论颜渊: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862]孟梁下:何哉,君所谓转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两「何哉」有若设问之辞。然此皆无疑而反诘也。
[863]史记季布列传云: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864]又汲郑列传云:汲黯何如人哉?——两句,似皆问其所不知。不知两句口气,一则奇其有「此声」,一则奇其为「人」,此所以助以「哉」字也。至所以为问辞者,在「何」字,不在「哉」字,故「哉」字助句,专以解惑而设问者盖不多见。惟「哉」字所助之句,凡有「奚」「何」询问代字在先,如:
[865]孟子离娄下:此物奚宜至哉?
[866]又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
[867]又离娄下: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等句,姑以列入设问句内,以后不再引。
【9.9.2】助拟议。
[868]孟公下: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869]又: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870]又:予虽然,岂舍王哉!
[871]又滕上: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872]又: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873]又: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六引孟子,其与「哉」字呼应者,惟「岂」字耳,而拟议情状溢于口角。他书亦然。
[874]史项羽本纪: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875]又李斯列传: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
[876]又袁盎列传:妾主岂可与同坐哉!
[877]荀子荣辱篇: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
[878]又大略篇:利夫秋豪,害靡国家,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879]韩非子奸劫篇: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溺于当世之言,而欲当严不可抗拒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880]庄外物: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
[881]又天运: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882]又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883]吕氏春秋无义篇: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
[884]汉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
——诸引同上。以见「哉」「岂」两字自为呼应,而「岂」字后不加弗辞,则句意相反,与前论「乎」字同有定律也。荀韩两子句内,「几」即「岂」也。
又有「哉」字助句,先为一提,而后推言其事理者,孟子最习用也。
[885]孟子公孙丑上云:有若曰:‘岂惟民哉!’——此句一提,下至「未有盛于孔子也」,皆承此句而来。
[886]又云:矢人岂不仁于*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
[887]又离娄上云: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888]又离娄下云: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母,出妻屛子,终身不养焉。
[889]又滕文公下云: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890]又滕文公下云: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891]又滕文公上云: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七引,皆以「哉」字助句先提,初以反说而后推言其正意也。
其见于他书者。
[892]庄子逍遥游云: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893]又骈拇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
[894]汉书贾谊传云: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895]又匈奴传云: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推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坚而不悔也。
[896]又扬雄传云: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韩文往往用之,学者可检阅也。夫「哉」字助句一提,摇曳有姿,拟议之状,不言而喻。
【9.9.3】有平迭数句,皆助「哉」字者,则有拟议情状,又兼有咏叹之意矣。
[897]孟子万章上有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898]又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首引两句,迭嶂用「哉」字,后引三迭,其一种较量往复之情,溢于言表矣。
若[899]昌黎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云: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此则以「哉」字助句喝起,使下文跌劳动保护,故三迭「哉」字,所以逼至尽头,而后折转得势。故诸迭句皆自为量度而已,并无咏叹之情也。文字之不可拘于一说也如斯。惟如
[900]汉书司马迁传云: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901]论语为政云:人焉廋哉,人焉廋焉!
[902]孟子万章上云: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903]汉书李斯列传云: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此则连迭两句,或同字,或同式,其为咏叹之句,自不待言矣。
至不迭句而深得咏叹之神者,则惟视其相配之字而已。
[904]论为政: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05]礼大学: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906]孟梁下: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907]后汉李云传:若夫托物见情,因文载旨,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曷其绞讦摩上以衒沽成名哉!
[908]左襄二十五: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者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
[909]孟公下: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910]秦策: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911]论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所引「哉」字各句,与配之字则有「其」「尚亦」「焉」「曷其」「何」等语在先,以及「乎哉」「与哉」合助诸字以殿后,而咏叹之神,自寓其中。
然「哉」字所以最称咏叹之句者,则惟在单助动、静等字耳。
[912]论语八佾云:管仲之器小哉!
[913]孟子离娄上云: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两引「哉」字 ,一助静字,一助动字,皆以殿句。
而如是句法,先置者居多,其起词则为名、为顿、为读皆有焉。
[914]礼中庸:大哉圣人之道!
[915]论八佾:大哉问!
[916]又颜渊:富哉言乎!
[917]又子路:野哉由也!
[918]又先进:孝哉*子骞!
[919]又子路:有是哉子之迂也!①
[920]又:小人哉樊须也!②
[921]又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
[922]孟尽下:大哉居乎!
[923]又梁下:善哉问也!
[924]礼檀弓: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925]左襄二十七:尚矣哉,能歆神人,宜其光辅五君以为盟主也!
[926]又: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③
[927]又襄二十九: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④
[928]又: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929]又: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930]庄人间世:奈何哉!其相物也!
[931]又在宥:意,毒哉!僊僊乎归矣!⑤
[932]韩樊绍述墓志铭:多矣哉!古未尝有也!⑥——诸引「哉」字,各助一实字,本表词也,而先置者,所以勃发其感喟之情也。继之者或为名,或为顿,或为读,皆其起词也。此与
[933]论语学而:鲜矣仁。
[934]又子罕: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两句,同为赞叹之式,而尤深者则惟用「哉」字。故曰「哉」字用于咏叹者为最称也。经生家谓句法以‘鲜矣仁’
为最奇,不知礼中庸有‘强哉矫’之句,「强哉」乃上文表词,而缀以「矫」字以状「强」字,则「强哉」二字之辞气更为劲挺。遍阅史籍,句法之变,无与匹者。
[935]孟子尽心下云:脍炙哉!——三字用以答问,而赞叹亦深矣。
○1 [919]「有是」非静字,是同动加止词。
○2「小人」既非动字,也非静字。
○3此句非以「善哉」为「民之主也」的表词。「善哉」与「民之主也!」为两个感叹句。
○4此句与以次两例都是左传记吴季扎聘鲁,观周之乐舞时的赞叹之辞。「美哉」等等之起词是当前省略之大武等等,与其后语句无关,非其表词。
⑥ 「毒哉」「多矣哉」皆独立的感叹句,非后续词语之表词。
耶
【9.10】耶字,古同「邪」。颜氏家训音辞篇曰:‘未定之辞’,是也。盖「邪」系牙音,声出则口开而不能合。经籍用以助设问咏叹之句者,则不概见;而用以助拟议未定之辞气者,则习见也。
【9.10.1】助设问。
[936]庄天道: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937]又外物: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938]又秋水: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三引「邪」字助句,似皆设问之辞。不知所以问者,在「何」字也。「邪」字在四书左传不多见,自语策诸子始用之。「邪」系楚音,此战国时南学渐北之证。
[939]鲁语: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940]汉霍光传:君未谕前画意邪?——两引有似设问,然言者意中已无疑矣,而未便质言,故出以拟议之辞气耳。
【9.10.2】其助拟议之句法同「乎」字。
[941]汉魏其传: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942]史货殖列传:夫倮,鄙人牧长。淸,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943]又张陈列传: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已邪?
[944]史封禅书: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
[945]又吴王濞传赞: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
[946]又项羽传赞:羽岂其苗裔邪?
[947]庄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948]庄盗跖: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
[949]魏志温恢传: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
[950]庄德充符: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951]庄德充符: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952]汉朱云传:小生乃欲相吏邪?——诸引「邪」字所助之句,各有「宁」「岂」「庸讵」「得微」「不知」等字先之,①与「乎」字所助拟议之句同,而正意反说、反意正说亦同。
不宁惟是,「邪」字助迭句以为两商者,所用连字亦与「乎」字同。
[953]庄天运: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954]秦策: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邪?
[955]赵策: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亡其憎怀而爱秦邪?
[956]庄外物:抑固窭耶?亡其略弗及邪?
[957]庄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
[958]左昭二十六: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邪?
[958]
庄齐物论: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引内所用「意者」「亡其」「意」「抑」「庸讵」等字,皆「乎」字助迭句所用者也。
又有先问后解之句亦同。
[960]荀子荣辱篇:将以为智邪?得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
[961]史黥布列传:使何得见,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淮南市,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②
[962]庄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
[963]又达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至先解后问者,则如:
[964]庄子寓言云: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965]又齐物论云;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在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迭用「邪字煞句,揣摩量度之辞气,自流露于口吻矣。
故[966]韩文圬者传云: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在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迭用五「邪」字,自为商度,而感叹之情溢于言表,可与楚辞卜居篇后先嫓美矣。
○1[951][952]无「宁」「岂」等字先之。
○2[961][962]之「邪」用法与【9.2.4】节之「也」为近,与他例「邪」字用法稍异。
【9.10.3】「邪」字助咏叹之句,亦时带有拟议之意。
[967]易系辞:乾坤其易之门邪!
[968]又:妻其可得见邪!
[969]又: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970]庄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71]荀子强国篇: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
诸引皆有「其」字与「邪」字相应以为咏叹者。
若[972]庄子齐物论云: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持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
[973]又知北游云: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两节迭用「邪」字,咏叹其意,拟议其貌耳。
[974]汉书霍光传云: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
[975]又秋水云:仰在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两引虽不迭用「邪」字,而皆寓感喟之意。一则叹其不称位,一则叹其不足羡耳。然则
[976]齐策云: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
[977]庄大宗师云:父邪,母邪!
[978]又在宥云:天忘朕邪!天忘郑邪!
[979]史记伯夷列传云: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所引迭句,谓之咏叹可,谓为拟议亦可。所谓「邪」字用于拟议最称者此也。
欤
【9.11】欤字,古同「与」。玉篇曰:‘「欤」,语末辞。’皇侃疏曰:‘「与」者,语不定之辞。’①广韵解同玉篇。增韵曰:‘疑辞也。’解同皇侃。总之曰传疑助字耳。「与」字之音,与「乎」字相终始。「乎」喉音,音之始;「与」唇音,音之终。其用法亦大同。「与」字以助设问、以助拟议者其常,而以助咏叹,则不若「哉」字。惟以其音之纡徐,故凡所助者,不若「乎」字之可以质言也。
○1章云:此系转引经传释词卷四。释词本作皇侃论语学而篇疏。
【9.11.1】助设问。
[980]论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
[981]又先进:然则日愈与?
[982]又微子:是鲁孔丘与?
[983]又:是鲁孔丘之徒与?
[984]礼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985]孟梁上:然则废衅钟与?
[986]又: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987]又: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988]又:王曰:‘若是其甚与?’
[989]又公上:则文王不足法与?
[990]史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与?
[991]公桓九: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夫知其为在齐与,曹与?
[992]庄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993]又齐物论:何其无特操与?——以上所引「与」字助句,皆疑而设问者。①
①[980][984][991][992]均表两商,宜归入下【9.11.3】节。
【9.11.2】助咏叹。
[994]论宪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995]又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96]又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①
[997]又卫灵:无为而法者,其舜也与!
[998]又: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999]礼中庸:舜其大知也与!
[1000]又:舜其大孝也与!
[1001]孟公上: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1002]庄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1003]公桓六: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1004]又庄十三:曹子曰:‘城坏压竟,君不图与!’
[1005]魏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1006]韩讳辨:作法制以者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诸引「与」字助句,或有「其」字在先,或有「非」「不」等字反说,似有咏叹之神,而实有拟议之意。②
至若「与」助一二字置于句中,一如「惜乎」「大哉」之式。如:
[100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其人能靖者与有几?——犹云「有几人能靖者与」也。
[1008]又襄公二十九年云:是盟也,其与几何?——犹云「其几何与」也。
[1009]越语云:如寡人者,安与知耻?——犹云「安知耻与」也。
[1010]周语云: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犹云「其能几何与」也。
[1011]又云: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犹云「有何辞与」也,或犹云「何辞之有与」也。
[1012]晋语云:亡人何国之与有!——犹云「何国之有与」也。
[1013]礼檀弓云: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全。——犹云「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与」也。「微」,「无」也。「无」「亡」通。一切「与」字,在句中者,并皆顿挫之辞,故于咏叹为近。
至[1014]论语公冶长云:于予与何诛∣于予与改是。 是犹
[1015]大戴礼五帝德篇云: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于师邪改之。——则论语两句,犹动「于予何诛与」「于予改是与」也。本句倒文与前引同义,盖深责而叹之之辞也。
○1[996]「与」助设问,应归入上节。
○2咏叹和拟议,文通一般分成两类,上引诸例,有不表咏叹而表拟议者,如[1004][1005][1006]诸例,应属下节。
【9.11.3】「与」字用以助拟议之句者。
助两商句。
[1016]孟梁上: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辟不足使令于前与?’
[1017]韩上宰相书:其将往而全之与,抑将安而不救与?
[1018]又行难:先生之所谓贤者,大贤欤,抑贤于人之贤欤?
[1019]又公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1020]又: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与?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1021]公哀十四: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
[1022]荀子修身篇: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
[1023]墨子明鬼篇: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
[1024]大戴礼武王践祚篇: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
[1025]墨子非攻篇: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1026]又非命篇: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
[1027]庄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1028]吕氏春秋审为: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所引皆两商之句,与「乎」字所助者同式。
与「岂」等相配。
[1029]孟子公孙丑下云:岂谓是与?
[1030]韩文守戒云:野人鄙夫能之,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岂材力为有不足欤?
[1031]孟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1032]又滕文公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1033]又滕文公下: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1034]又告上: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1035]论语颜渊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036]庄子达生云: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1037]又田子方云:丘之于道也,其犹酰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1038]又知北游云: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①
[1039]又云: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诸引句,「与」字所配之字,犹是「岂」「独」「将」「其」等字,②与「乎」字所用者同,惟辞气较为婉转耳。此「与」「乎」两字之微异与!
○1「彼其」「此其」之「其」,【2.3.1.2】节解为接读代字。
○2[1034][1035][1039]似无与「与」相配之字。
诸、夫
【9.12】「诸」字,广雅曰:‘「于」也。’广韵曰:‘「之」也。’日知录则合言之曰:‘「之于」为「诸」,「之乎」亦为「诸」。’
「夫」字,孝经谏诤章注疏云:‘「夫」,发言之端。’尔雅郭叙有:‘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与语辞,亦指示语。’两解一见于连字篇,①一见于代字篇矣。②惟赵岐注孟子告子篇曰:‘「夫」,叹辞也。’在句末者,此即所谓传疑助字也。赵岐以「夫」字在雊
末,专解叹辞,不知「夫」「诸」两字之为助字,仍不失有代字之意。盖传疑助字之有此两字,是犹传信助字之有「焉」「尔」两字,皆各抱其本解而为助者也。
「夫」「诸」两字之传疑也,音二,形二,而合之止一字之用。「诸」字长于设问,「夫」字工于咏叹。至「诸」字之不能咏叹,是犹「夫」字之不能设问也。若拟议,则两字皆兼焉。此形音二而用一之说也。
○1此指【8.1.1】节。
○2此指【2.2.3】节与【2.5.2.1】节。
【9.12.1】诸。
[1040]论语先进云:子路问:‘闻斯行诸?’——犹云「闻斯行之乎」也。「之」指所闻也。
[1041]又季氏云:求善价而沽诸?——犹云「沽之乎」也。「之」指「美玉」也。
[1042]孟子梁惠王下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犹云「有之乎」也。「之」指前文也。
[1043]又云: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犹云「毁之乎,抑不毁之乎」云。
[1044]礼檀弓云: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有诸?
——以上皆「诸」字之助设问句也。
[1045]论语颜渊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犹云「吾得而食之乎」也,「之」指「粟」。此量度之辞也。
[1046]孟子滕文公下云: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他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此两商之辞也。
[1047]左传昭公二十年云:亡愈于死,先诸?——此计议之辞也。
[1048]礼檀弓云:吾恶乎哭诸?
[1049]庄子应帝王云:人孰敢不听而化诸?——此拟度之辞也。
[1050]孟子公孙丑下云:王如改诸,则必反予。——此冀幸之辞也。
[1051]韩文李公墓志铭云:公行应铭法,子又礼葬,敢不诺而铭诸?——此定拟之辞也。
要皆总之曰拟议之辞。
至[1052]论语雍也所云:山川其舍诸∣尧舜其犹病诸。
[105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云:天其或者将建诸。
[1054]礼文王世子所云:君王其终抚诸。——亦皆拟议之辞,而带有感叹之情尔。以上「诸」字,代「之乎」两字,其一切「之」字皆有可指者。
在「诸」字有无解而惟为辞者。如:
[1055]左传文公二年云:皋陶庭坚,不祀忽诸!
[1056]诗邶风日月云:日居月诸!——「诸」字若代「之乎」,则「之」字无着。
[1057]礼祭义有云: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诸」作状字,解如「然」字,则「忽诸」亦可解如状字。「月诸」者,毛传解为「乎」字,姑识于此。
【9.12.2】夫字有在句尾者。
[1058]左传隐公三年云: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1059]又成公二年云: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
[1060]庄子齐物论云: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所引三节,「夫」字殿句,皆有量度口气。且「夫」字一顿,有反指本句之事之意。故「夫」字重声读,则声情并出矣。凡「夫」字为助者,皆律此。
[1061]易系辞云: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1062]礼檀弓上云: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
[1063]庄天道云: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064]又逍遥游云: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065]左传成公十六年云:天败楚也夫!
以上所引诸句,「夫」字皆与他字合助,如「者夫」「矣夫」「已夫」①「也夫」,其为咏叹不言而喻。又诸引「夫」字皆在句尾。
其在句中者,有与「大哉」同式,则其为咏叹也更无疑矣。
[1066]论语子罕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67]左传昭公十四年云: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1068]礼檀弓云:仁夫公子重耳!
[1069]庄子徐无鬼云: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1070]管子霸形云:桓公视管仲云:‘乐夫仲父!’
[1071]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微夫斯之为符也!——犹云「仁哉」「乐哉」「微哉」也。②
至[1072]史记伯夷列传云: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乎!
[1073]庄子山木云:胡可得而必乎哉?悲乎!
[1074]齐策云: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则「夫」字殿句矣,而与在句中者同式,又同为咏叹之辞。
○1[1062]之「已」为动字,非助字。「无已」,无休止也。参下【9.13.3】节例[1131]说明。
○2此句分别解[1068][1070][1071]三例,未及其余三例,似仅为疏漏,非谓彼三例不能易「夫」为「哉」也。类此情形,文通常有。
是则助字传信者六,传疑者六,古今文所通用者尽之矣。外此,论语与左氏,一用「而」字。
[1075]论语微子云: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076]左传宣公四年云: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是也。
[1077]论语子罕云:偏其反而∣室是远而。——引诗句也。
至诗之助字,曰「兮」「猗」「只」「止」「思」「云」「员」「且」「其」「忌」「旃」者,单助字也。曰「乎而」曰「只且」曰「也且」者,合助字也。与招魂之「些」字,大招之「只」字,大抵取其音长以写其欣戚悲感之意,是皆古文词所不取,故不录。
合助助字九之六
【9.13】合助助字者,或两字迭助一句,则谓之「双合字」。或迭三字,则谓之「参合字」。古人谨尔话言,往往意在言外,记者追忆其言而笔之,笔之或不足拟其辞,故助以声。一之不足,而再焉,而参焉,至辞气毕达而止。求之古文,双合字之助句者鲜矣,而参合者则仅见于论语檀弓左传,且其句大抵皆记者追述言者之辞气已耳,故凡句之有合助者,大抵皆由咏叹而发。又凡助字之迭助一句也,各以本意相加,非以二三字之合助而更幻一新意者也。
【9.13.1】合助之式不一,有惟以传信助字双合以助句者,如是则「矣」「已」两字为殿者其常,「耳」「尔」两字亦间用焉。
己矣。
[1078]论语学而云: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079]又八佾曰: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已矣」者,双合助字,皆以状句中「可」字也。凡助字,皆以传动字之辞气耳。「已」者,止也,曰「可已」者,决言诗之仅可与言而止也。然两贤悟诗之深不止此也,故复助以「矣」字者,决言诗之不仅可与言也,且已足可与言矣。此「已矣」合助,而各传其辞气之分际也。
[1080]又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此「已矣」同上,决其不仅可为士也,且已足可为士矣。或谓「已矣」者,皆所以决言其事之已定而无或少疑也。亦一解也。
至[1081]礼中庸云: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082]论语阳货云: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两「已矣」,非合助字也,「已」动字,解「止息」也。故两句犹云「弗能止矣」也,「期则可止矣」也。而「已矣」之解,正同此义。
也已。
[1083]论语子张云: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已」者,「也」字断词,①常语也,所以助「好学」也。「已」字助「可」字,所以决其已然也。故此句犹云「谓其好学也可无疑矣」也。盖「已」「矣」两字通,合之则少异,分之则相通矣。然则「也已」两字,所助不同,虽曰合助,谓之分助可也。夫如是,
[1084]论语雍也所云: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85]又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1086]又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87]又阳货:年四十而见无闻焉,其终也已。——诸句,皆以「也已」为助,亦此志也。
有以「耳矣」两字合助者。
[1088]孟子离娄上云: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耳矣」者,犹言「止此矣」也,或言「而已矣」也。
[1089]吕氏春秋壹行篇曰: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
[1090]庄子人间世云: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
[1091]韩文送郑十校理序云:如是而在选,公卿大夫家之子弟,其劝耳矣。
有用「焉尔」者。
[1092]庄子德充符云: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已焉尔,不得类焉尔。
[1093]礼檀弓下云: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1094]又云: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四引「焉尔」者,「焉」乃句中顿挫之辞,而带有「于是」之解也。「尔」助字,仍解若「如此」,又解若「而已」也。②
焉耳。
[1095]礼檀弓下云:敬之斯尽其道焉耳。
[1096]大戴记曾子立事篇云: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1097]礼乐记云:则乐之道归焉耳。
[1098]韩文雑说云: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四引「焉耳」者,「焉」解同上,「耳」解「止此」也。
然则双合助字,各皆以其本意为助,阅者自为领会焉耳。
○1称「也」为「断词」,易与【4.4.2】节相当于系词之「断词」混淆。体会马氏本意,此所谓「断词」,与多次提及之「决辞」相似,皆指表示判断语气之助字。
○2「尔」既解若「而已」,即不能同时解若「如此」。「焉尔」之语气应与「焉耳」同。
【9.13.2】有以传信助字参合以助句者,则惟以「矣」字为殿。凡以传信助字为殿者,从未见有参以传疑助字者。
也已矣。
[1099]论语泰伯云: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1100]又: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也已矣」者,参合助字也。其实「也」贴「至德」,而「已矣」两字,仍解如前,重言以决其事之已定而无可少疑也。是则仍谓之双合助字可也。
[1101]论语子罕云: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02]又卫灵公: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03]又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104]又颜渊: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五句皆参合助字,解同上。
焉耳矣。
[1105]礼檀弓上云:勿之有悔焉耳矣。
[1106]又祭统云: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焉耳矣」者,亦参合助字也。「焉」,辞之顿挫也。「耳矣」者,犹「而已矣」也,义皆同前。惟助字三迭,其赞叹悲感之情,各有所寄,斯为不同耳。
[1107]论语阳货云: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乎已」者,有似疑信两助之合用。不知两字皆非助字,一为介字,一为动字,故「为之犹贤乎已」者,犹云「其为博奕也,犹贤于其闲居而无所为」也。「已」者,「止」也。
【9.13.3】其以传信助字与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传疑者殿句,殿以「乎」「哉」两字者其常,殿以「与」「夫」两字者有焉,而殿以「邪」字者仅矣。
矣哉。
[1108]论语子路云:子曰:庶矣哉!——「矣哉」者,双合助字也。「矣」,助字之传信者,「哉」,传疑者。「庶」,静字,「矣」助「焉」,常例也,殿以「哉」字者,叹辞也。
[1109]又卫灵公云:好行小慧,难矣哉!
[1110]又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皆此例也。
耳哉。
[1111]齐策云: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耳哉」者,犹「而已乎」也。
也哉。
[1112]庄子人间世云: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1113]诗秦风终南云:其君也哉!——「也哉」者,「也」字助句,加「哉」字以为量度咏叹也。以上所引双合字,皆先以传信助字而后殿以「哉」字者。
矣乎。
[1114]礼中庸:父母其顺矣乎!——「矣乎」者,双合助字也。「矣」助静字,助事之已往者与有效者,皆常例也。「顺矣」者,言效也,「乎」叹辞也。
[1115]又云: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夫!’
[1116]又云: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1117]又云:子曰:‘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1118]又檀弓下云: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所引「矣乎」,皆前志也。
惟[1119]论语里仁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1120]又阳货: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两「矣乎」之义有异,「矣」者,已经也,「乎」者,设问而拟议之辞也。两句犹云「如已用力于仁乎」也,「女已为此诗乎」也。
也乎。
[1121]左传成公二年云:无为,吾望尔也乎!——「也」以煞句,「乎」以设问,义同「矣乎」,惟「也」助同时之事耳。此双合字,先以传信助字而后殿以「乎」字者。
也与。
[1122]礼中庸云:子曰:‘舜其大孝也与!’——「也与」者,双合字也。「也煞句,加「与」字以咏叹也。
[1123]论语子罕云: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1124]又宪问: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125]又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126]又: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127]礼檀弓上云: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诸「也与」皆同前义。此以殿以「与」字者。
矣夫。
[1128]论语雍也云: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矣夫」者,双合助字也。「矣」煞句,犹前例也,「夫」咏叹而回指前文也。
[1129]又宪问云: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1130]又卫灵公:今亡矣夫!
[1131]礼檀弓上云: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诸「矣夫」同上。檀弓句内「终无已夫」之「已」作动字解。①
也夫。
[1132]庄子大宗师云: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1133]论语宪问云:莫我知也夫!——「也」煞句,「夫」叹辞,指上文。以上皆殿以「夫」字者。
也邪。殿「邪」字者不数见。
[1134]庄子人间世云:且得有此大也邪!——「也」助句,「邪」拟议之辞也。
以上诸引,皆以两种助字双合,而惟以传疑助字为殿者。
○1檀弓上一例,章氏在此析作二例,非。上【9.12.2】节[1062]与此重,只作为一例。又,为便于理解,编者在末句前加「檀弓句内」四字。
【9.13.4】有惟以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以「乎哉」两字为殿。
[1135]论语颜渊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句可以「乎」字煞句云「而由人乎」,续以「哉」字者,为咏叹也。
[1136]又卫灵公云: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137]又阳货云:子曰:‘礼云礼云,玉现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138]庄子齐物论云: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
[1139]礼檀弓上云: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1140]又云: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
[1141]又檀弓下云: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
[1142]又云: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
[1143]史记孟荀列传云: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盖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1144]论语子罕云:君子多乎哉?——诸「乎哉」皆同义。
【9.13.5】其以两种助字参合为助者,亦惟以「哉」「乎」两字为殿。
也乎哉。
[1145]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也乎哉」者,参合助字也。「也」以煞句也,「乎」以自问也,「哉」以感叹也。
也与哉。
[1146]论语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1147]礼檀弓下云:我吊也与哉!——「也与哉」者,亦参合助字也。「也」以助句也,「与」以拟义也,「哉」以慨叹也。
焉耳乎。
[1148]论语雍也云:女得人焉耳乎?——或作「焉尔乎」,皆参合助字也。「焉」在句中,所以顿挫也,而亦有于此之意。「耳」「尔」两字,仍解「止此」与「如此」也。「乎」以疑问也。
至[1149]论语公冶长云:已矣夫,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者,「已」动字,非助字也。
总之,合助之字,各抱本意,藉以毕达句中所孕之辞气耳。助字之妙,惟古人能用之,周秦以下无继之者。「者」字之后,凡助字皆可助也,如「者也」「者矣」「者耳」「者乎」「者哉」「者邪」之类。然「者」字之可列为助字者,以其可殿夫句读而不为他字所殿。「者」字先乎诸助字者,如「者也」「者矣」等语,皆为接读代字,而不能以助字目之。既非助字,则非合助矣,故不载,学者其检阅焉。
叹字
【9.14】凡虚字以鸣心中不平者,曰叹字。
夫言者,心之声也;而字者,所以记言也。于是记言天下之事物者,则有兔字,有代字;记言事物行止之状者,则有静字,有动字;记言事物之离合乎动静者,则有介字;记言动静之互相维系者,则有连字;而记言动静之幻变,使有以寄其神而写其情者,则有助字。凡兹诸字,皆所以记心中之声,发于口而为言者也;而所以记心中之感,矢诸口而为声者,则惟叹字。叹字者,所以记心中不平之鸣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心至平也。有感而应,心斯波矣,波,斯不平矣。其感之轻者,心有主焉,于是因所感而成意,此诸字之所记也。感之猛者,心无主焉,于是随所感而为声,此叹字之所鸣也。叹字者,所以鸣心中猝然之感发,而为不及转念之声也。斯声也,人籁也,尽人所同,无间乎方言,无别乎古今,无区乎中外。乃旁考泰西,见今英法诸国之方言,上稽其罗马希腊之古语,其叹字大抵「哑」「呵」「哪」之类,开口声也。而中国伊古以来,其叹字不出「呼」「吁」「嗟」「咨」之音,闭口声也。然声有开闭之分,而所以鸣其悖发之情则同。
叹字终于单音,而极于三音,至矣。其发而为叹美、为伤痛者,或音同而字异,或字同而情变,所谓随事见情,因声拟字,不可拘也。至应答呵责之字,有声无义,亦附识焉。
「于」,叹辞,加一言则曰「于乎」,或作「于戏」,又作「鸣呼」,其义一也。「噫」,叹声,释文「噫」作「意」。①
[1150]礼檀弓下:国昭子曰:‘噫!’——郑注为‘不寤之声。’
[115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曰:‘噫!’——何注为‘咄嗟貌。’
[1152]论语先进:子曰:‘噫!’——包注为‘痛伤之声。’
[1153]诗小雅节南山十月曰:抑此皇父。
[1154]又大雅荡瞻卬:懿厥哲妇。——笺谓「抑」「懿」皆同「噫」②,而一则疾呼声,一则痛伤声。是则「噫」「意」「抑」「懿」并皆字异而同音,而情则随事而有变也。
「嘻」,叹声。
[1155]礼檀弓上:夫子曰:‘嘻!’——郑注为‘悲恨之声’。
[1156]公羊传僖公元年:庆父闻之曰:‘嘻!’——何注为‘发痛语首之声’。
[1157]大戴礼少闲篇:公曰:‘嘻!’——庐辩注为‘叹息之声。’
[1158]庄子养生主篇作「嘻」:文惠君曰:‘嘻!’
[1159]魏策作「诶」:魏王曰:‘诶!’
[1160]史记项羽本纪作「唉」:唉!竖子不足与谋。
[1161]汉书翟义传作「熙」:熙,我念孺子。——是「嘻」「嘻」「诶」「唉」「熙」五字,并字异而同意。余同上。
「吁」,叹声,与「呼」通。
[1162]左传文公元年曰:呼,役夫!——说文谓「呼」为‘惊语’。
[1163]礼檀弓上:曾子闻之,瞿然曰:‘呼!’——释文作「吁」,正义谓‘闻童子之言乃更惊骇’也。
「嗞」,说文谓「*」也。广韵:‘「嗞嗟」,忧声也。’有倒作「嗟嗞」或「嗟兹」,更有作「嗟子」者。
[1164]管子小称篇曰:嗟兹乎!圣人之言长乎哉!
[1165]秦策曰:嗟嗞乎!司空马!
[1166]楚策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
[1167]书大传曰:嗟子乎!此盖吾先君文武之风也夫!
[1168]说苑贵德篇曰:嗟嗞乎,我穷必矣。而毛传谓
[1169]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犹曰「嗟兹」也。以上诸字亦皆同音而异字。又「*」者,说文谓‘「嗞」也’。尔雅曰:‘「嗟」,*也’。故「*」「嗟」「*」总并同。
[1170]诗周颂臣工臣工曰:嗟嗟臣工。——笺谓重言者‘美叹之深也’。
[1171]诗周南麟趾曰:于嗟麟兮。——「于嗟」同「吁嗟」,亦叹辞。然则,统观诸叹辞,或单音,或双音,音至于三至矣,无过之者。至若
[1172]书大诰曰:已!予惟小子。——孔传谓「已」为‘发端叹辞’。
[1173]庄子秋水云:仰而视之,曰:‘吓!’——恐之之声也。
[1174]史记外戚世家云:武帝下车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正义解「嚄」谓‘惊叹貌’。
[1175]汉书东方朔传云: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謷謷。’——「咄」者,戏弄之声也。
[1176]后汉书袁谭传云:谭堕马,顾曰:‘咄,儿过我,我能富贵汝。’——「咄」者,怒叱之辞也。所谓字同而情异也。
[1177]史记陈涉世家云: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伙」,楚音,多也。汉书省「颐」字。盖「伙颐」者,惊叹之声,有声无义。「伙」之余声即为「颐」,此汉书所以删去也。有「颐」字则声舒,无则促耳。
至书之「都」「俞」,礼之「唯」「俞」「然」「诺」,并是应答之声。
[1178]赵策云:叱嗟!而母婢也。——「叱嗟」,怒叱之声也。
[1179]汉书韩信传云: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意乌」史记作「喑*」,「猝嗟」犹「咄嗟」也,皆怒声也。
[1180]吕氏春秋权勋篇:子反叱曰:‘訾!退,酒也。’——「訾」同「呰」,呵责也。然则「叱嗟」「意乌」「猝嗟」「訾」「呰」并皆怒叱之声。
以上诸字,并皆有声无义,而以其皆感于情而发也,故及之。
○1章云:释词卷四云:‘「噫」叹声也。诗噫嘻曰:“噫嘻成王。”传云:「噫」,叹也,「嘻」,和也。释文「噫」作「意」。’……王氏盖谓释文「噫嘻成王」作「意嘻成王」也。马氏本此而删其引诗句及毛传之文,仅存‘释文「噫」作「意」’一语而意晦矣。
今案:释文谓陆德明经典释文。
○2章云:此说亦本释词卷四。释词引语十月曰:‘「抑此皇父」,笺曰:“「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又引瞻卬曰:‘「懿厥哲妇」,笺曰:“「懿」,有所痛伤之声也。”「噫」「意」「懿」「抑」,并字异而义同。’马氏谓‘笺谓「抑」「懿」皆同「噫」’,诗笺实无此语也。
【9.14.1】叹字既感情而发,故无定位之可拘。在句首者其常,在句中者亦有之,句终者不概见焉。
在句首。
[1181]礼大学引诗云:于!缉熙敬止!于戏!前王不忘。
[1182]赵策云: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1183]庄子在宥云:意!毒哉!僊僊乎归矣。
[1184]又庚桑楚云:已!我安逃此而可!
[1185]史记匈奴列传云:嗟!士室之人,顾无多辞。
[1186]又淮阴侯列传云:嗟乎!寃哉亨也!
[1187]又廉颇列传云:吁!何见之晚也!
[1188]庄子人间世云:恶,恶可!
[1189]左传定公八年云:从者曰:‘嘻!速驾!’
[1190]韩文猫相乳云:噫!亦异之大者。——以上诸引叹辞,皆在句首者。
在句中。
[1191]礼檀弓上云:鲁哀公诔孔丘:‘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1192]庄子徐无鬼云: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1193]韩文让仪礼云:惜乎吾不及其时,进退揖让于其间,呜呼盛哉!
[1194]又书张中丞传后序云: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以上所引叹辞皆在句中者。
[1195]诗王风中谷有蓷云:何嗟及矣。——「嗟」在句中,叹辞也。
在句尾。
[1196]诗小雅节南山节南山云: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言在位者无所惩也,故嗟叹其如此。「嗟」在句末,叹辞也。
[1197]庄子大宗师云: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眞,而我犹为人,猗!——「猗」者,亦句末之叹声也。①
古人凡用叹字,皆因其情之所感,有不得不发之势,又庸可以句首句中句末以例之?故其用之也寡,而位之也当。今之为文者,遇有结束提开过脉处,无可转者,辄用叹字,别开议论。故一篇之中,往往不一用者,而文气亦因以少弱焉。噫!
○1章云:释词释此「猗」为「兮也」。
论句读卷之十
首卷界说有言曰:‘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未有者曰读。’起词者,即所志之事物也;语词者,事物之动静也。故欲知句读之所以成,当先知起词、语词之为何。于是焉第二卷之论名字、代字者,所以知起词之所从出也。后四卷之论动字、静字者,所以知语词之所生也。七卷之论介字者,为夫起词、语词之意或有不足也,则知所以足之者也。八卷之论连字者,为夫语词与语词之或相承也,则知所以维系之者也。九卷之论助字者,为夫语词辞气之有疑、有信也,则知所以传之者也;猝有所感,则辞气不及传,而发而为声者,附以叹字终焉。字分九类,凡所以为起词、语词者尽矣。至进论夫起、语两词之成为句、成为读者,是则此卷之所由作也。然此卷所论者,有已散见于前者,有未见者。今则散见者总之,未见者补之。支分节解,先纲后目。纲以彖之,目以系之。
彖一
【10.1】凡句读各有起词。为起词者,名、代、顺、读四者皆习见焉。
句也,读也,皆所以语或动或静之情也,所谓语词也。而动静之情,不能不有所从发。其所从发者,起词也。然则起词者非也,即所发动静之情之事物也,此起词所以为句读所必需也。为起词者,名字与代字,固已;而顿与读晕用如名字者,其为起词亦习见也。
[1]论词雍也云: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大厌之,天厌之!’——此节六句,①皆有起词。第四句之起词,代字也。第二句之起词,本名也。他句皆以公名为与词。
[2]左传隐公三年云: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畁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共十二名,内惟「秋,又取成周之禾」一句起词连上,他句皆有起词。
[3]论语学而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节句与读共计有十。「有子曰」第一为句,「有子」其起词也。「其为人也」第二为读,「其」代字,起词也。「孝弟而好犯上者」第三为读,「者」代字,起词也,「鲜矣」第四为句,「孝弟而好犯上者」之读,乃其起词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第五为读,「者」代字,其起词也。「未之有也」第六为句,第五读乃其止词也。「君子务本」第七为句,「君子」起词。「本立而道生」第八为扇之句,「本」与「道」其起词也。「孝弟也者」一顿,本句之起词,「其为仁之本与」第八为句。此节之为起词,有读,有顿,而句读亦各有起词,学者可玩索也。
[4]孟子滕文公下云: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此节句读有八。「孔子惧」一,读,「孔子」其起词。「作春秋」二,句,第一读,其起词也。②「春秋,天子之事也」三,句,「春秋」起词。「是故孔子曰」四,句,「孔子」起词。「知我者」五,读,「者」代字,起词也。「其惟春秋乎」六,句,第五读其起词也。「罪我者」七,读,「其惟春秋乎」八,句,皆同上。
[5]史记货殖列传云: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三平句,起词为「无财」「少有」「既饶」三顿。
[6]又平准书云: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三句,起词皆读也。
[7]左传闵二年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国,乱之本也。——此节首三读,其起词皆为顿,末句,则前三读乃其起词也。
[8]又襄公八年云: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一句,「敝邑之众」一顿,起词也。「夫妇男女」又一顿,与前顿同次。
○1此处马氏未遵照自己体系分别句与读,一概称之为句,方有六句。
○2「作春秋」之起词应是「孔子」而非「孔子惧」。
○3「三读」均应作「四读」。
系一
【10.1.1】议事论道之句读,起词可省。①
[9]论语学而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四单句皆无起词,盖泛论治国,起词即治国之人也。又贤贤易色章皆无起词,盖论立身之道也。他如信近于义章、贫而无谄章、为政以德章,又学而章,大抵论议句读皆泛指,故无起词。②此则华文所独也。泰西古今方言,凡句读未有无起词者。
[10]史记淮阴侯列传云: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四句,「弗取」「不行」者谁,「受咎」「受殃」者又谁,皆未指明,盖公论也。
[11]榖梁僖公二十二年传云:倍则攻,敌则战,少则守。——三平句,无起词,论治兵也。
[12]左传僖公十五年云:古者大事必乘其产。——「乘」者为谁,不言可知。
[13]庄子则阳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句中「望之」者谁,未明言也。所引皆同上。史籍凡议事论道,其句读概无起词也。
[14]庄子胠箧起句即云: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云云。
[15]韩文送高闲上人序起云:苟可以寓其巧智,云云。——两篇起句即无起词,振起有势。
○1文通原文为‘议事论道之句读,如对语然,起词可省。’今分为两节,措词酌改。
○2马氏未细心核对,贤贤易色章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信近于义章‘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体,远耻辱也’,贫而无谄章‘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其中的「吾」「信」「言」「恭」「赐」皆起词。
【10.1.2】对语之句起词可省。
[16]论语公冶长云: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忠矣」与「仁矣乎」,皆对语答问之句;起词在上,故本句可删。
[17]又述而云: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此亦对语答问也。
[18]又公冶长云:颜渊季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颜渊曰:‘愿无伐善……’——此亦问答之辞。
[19]左传隐公元年云: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一节,「与」而「弗与」者公也。对语,故不言。
[20]又:公曰:‘无庸,将自及。’——答辞无起词。
[21]又隐公三年云: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一读两句,皆无起词,①公自言也。凡问答之句,起词有无无定,一视辞意之所顺而已。
[22]韩文诤臣论云: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两答皆无起词。
[23]左传成公十六年云:‘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众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八问八答,皆无起词,所指已明,不言可知。
○1「是废先君之举也」一句,若以「是」为代字,则是起词。
系二
【10.1.3】命戒之句,起词可省。
[24]论语雍也云: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此禁止之辞,「与」者何人,不明言,其实犹对语者然。
[25]左传襄公十四年云:来,姜戎氏!
[26]又襄公十八年云: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①
[27]又宣公十二年云:进之!
[28]又襄公二十三年云:矢及君屋,死之!
[29]榖梁僖公十年云:入自明!
[30]庄山木云: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以上所引,皆非戒即命之辞,而皆无起词,如对语者然。
又,凡有所为条诫者亦然。
[31]孟子告子下云: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云云。
[32]史记商君列传云: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云云。——两引一盟一诫,诸句比重无起词。②
○1此是议论句,非命戒句,应移入【10.1.1】节。
○2[32]「不告奸者」一读,「者」为起词,全读为「腰斩」起词。余二句同此。
系三
【10.1.4】读如先句,句之起词已蒙读矣,则不复置。
[33]孟子梁惠王上云: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一读,冒下句。「寡人」起词,已蒙读矣,下句「尽心焉耳矣」之起词,可不重提。
[34]论语子罕云:吾少也贱。——「吾」代字,既为「少也」一读之起词,又为「贱」字一句之起词。而「吾」字已蒙乎读,则下句不复提矣。
[35]左传襄公四年云: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一读一句,「周辛甲」蒙读而为下句之起词。
[36]其二十一年云: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祁奚」乃读、句之起词。
[37]史记陆贾列传云: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38]又叔孙通列传云: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同上。由是,
[39]又魏其列传: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
[40]又汲郑列传云: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
[41]汉书高帝纪云: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高祖。
[42]史记淮阴侯列传云: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
[43]汉书贾捐之传云: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在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
[44]史记李斯列传云: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5]周语云: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46]庄子应帝王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7]韩文送殷员外序云:今人适数百里,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在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出言面,岂不知轻重大丈夫哉!
——诸所引皆同前。为读句之式多变也,故繁引焉,使阅者有所玩索也。
系四
【10.1.5】句读起词既见于先,而文势直贯,可不重见。
[48]论语子张云: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民哀,其可已矣。’——「子张曰」后凡五句,皆以「士」为起词。而既见于首句,以其文势直贯至终,故「士」字不复再见矣。
[49]礼大学云: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共计读四,句四,皆以「身」为起词,而「身」只见于首句,后则不复见矣。
[50]又云: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共计读五,句五,同上,皆以「人」字为起词也。
[51]荀子荣辱篇云:彼臭之而嗛于鼻,尝之而甘于口,食之而安于体,则莫不弃此而取彼矣。——共计读三,句四,除收句外,皆以「彼」代字为起词也。论语乡党一章,惟第一句记「孔子」,以下凡记孔子之行事,皆无起词,而一言「君子不以绀緅饰」,一言,「子退朝」而已。①
不特此也,又凡句读起词所指之字,无论其为起词,为止词,既已先见矣,则文势直下,以后起词皆不可提。
[52]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云:晋侯朝王,……请隧,弗许。……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共四句,「晋侯朝王」句,「晋侯」起词,「王」止词也。「请隧」之起词「晋侯」也;「弗许」之起词「王」也,「与之」之起词亦「王」也。以「晋侯」与「王」一为起词,一为止词,既已先见矣,故以后诸句之起词,皆未再见者此也。
[53]又庄公八年云: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54]又云:反,诛履于徒人费,②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
[55]又昭公二十八年云: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
[56]又哀公十六年云: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诸引皆短句鱼贯而下,而每一起词不一,然既见于先,故不复置。
[57]庄子天运云: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共计读三,句五,盖「引之」「舍之」两读起词乃「桔槔者」,「则俯」「则仰」两句起词即「桔槔」也。「人之所引」,又一读也。后两句,则以「彼」字为起词矣。
○1论语乡党章中,句有起词者尚有‘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丘未达,不敢尝’,「其」「丘」皆起词。
○2「徒人」盖「侍人」之误,参【5.1.3】节注①。
系五
【10.1.6】无属动字,本无起词。「有」「无」两字,间亦同焉。此见是第四卷无属动字与同动字下。
系六
【10.1.7】有不用起词本字,而以公共之名代之者,如人以地名是也。此见第二卷名字篇矣,①而未详也。
[58]史记平准书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河南」,指大吏,此以地代人也。
[59]汉书梅福传云: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以「布衣」代衣之者。
[60]又云: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草茅」以代居之者。
[61]左传定公三年云:闻诸道路,信否?——「道路」以代行之者。②
[62]史记陆贾列传云: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道路」同上。
[63]又平准书云: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天下」代人。③
[64]又货殖列传云: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海岱之间」,以代居其间者。
[65]又伯夷列传云: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近世」「累世」皆代其人。④
诸引公共之名以代为代者,皆起词也。然止词、转词亦可用也。此举起词以概耳。
○1此指【1.1】节。
○2杨云:「道路」非起词。「诸」代「之于」,「道路」乃「于」之司词也。
○3【2.5.3】节云:‘后乎名、代诸字而为其分子者,则常在正次,盖分子正次,分母偏次。’据此,[63]「天下」非起词,为起词「莫」之偏次。
○4「近世」「累世」不代人,亦非起词。
系七
【10.1.8】句读内有同指一名以为主次、为宾次或为偏次者,往往冠其名于句读之上,一若起词者然,避重名也。
[66]论语季氏云: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颛臾」三字冒起,一若起词者然。第一读犹云「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也。是「颛臾」乃「以」字后之止词,则为宾次。第二读犹云「且颛臾在邦域之中矣」也,则「颛臾」在主次,「是社稷之臣也」一句,犹云「颛臾是社稷之臣」也,则「颛臾」又在主次。今「颛臾」冒之于先,故以后句读内所当位之者,皆隐指焉。
[67]孟子云: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犹云「人告子路以有过,子路则喜」也。今「子路」弁首,故于读之宾次则以「之」字代焉,下句主次则隐指焉。
[68]论语公冶长云: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犹云「邦有道,宁武子则知」也。
[69]孟子告上云:今夫*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麦」二字若不弁首,则句读内皆当补出,岂不重累生厌哉?
[70]论语雍也云: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仁者」居首,指之者「告」字后之宾次也,「从」字前之主次也。
[71]庄子逍遥游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鸟」先置,「则」字后主次指之。
[72]又云: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之人也」先置,以为「伤」字后之宾次与「不溺」「不热」先之主次也。
[73]史记游侠列传云: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杀者」乃「为谁」之主次也。
[74]汉书东方朔传云: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字乃「辍其冬」之主次也,①下仿此。
[75]又赵充国传云:臣位至上卿,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为明诏填沟壑死,骨不朽,亡所顾念。——「臣」字乃「填沟壑」之主次,而为前三读之偏次也。犹云「臣之位、臣之爵、臣之犬马之齿」也。
[76]又食货志云: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夫珠玉金银」冒于句读之上,而句读宾次胥指焉。
[77]史记老庄列传云: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三读,「其」字各指其前置之名。此[三?369]韩文获麟解:‘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三句之由来也。
[78]又平淮西碑表云: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知其不可绘画,强颜为之,以塞诏旨,罪当诛死。——诸句调亦胎于此。
[79]庄人间世云: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一顿冠首,而为「剥」「辱」与「能苦」诸读之主次。②
[80]论语公冶长云: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赋」者,「千乘之国」之「赋」也,故「千乘之国」先置,以为止词之偏次也。
[81]又云: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为之宰」者,犹云「为其宰」也。
[82]又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犹云「三军之帅」也,「匹夫之志」也。
[83]汉文帝纪云: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
[84]左传宣公二年云: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犹云「子为之政」「我为之政」也。
[85]汉书循吏列传云: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犹云「凡治道惟求去治道之泰甚者。」也。近五引,皆先置一顿,以为下文偏次所指之地。
[86]韩文后二十九日复上书云: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动而止哉!——「如周公之心」一顿,有似空置,弁诸句读之首,然实为设辞诸读之起词也,异于本例。犹云「按周公心内之意见,其时诚如是矣,则将……」也。
[87]庄子胠箧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历数诸氏,先置,与下文毫不相涉。其实犹云「昔当诸氏之时也。」
[88]史记礼书云: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锺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这琢磨圭璧以通其意。——五排以「人」字弁之,先为五读起词之偏次,犹云「人之体」、「人之目」、「人之耳」、「人之口」、「人之情」也,而后为五句之起词,犹云「人为之……」也。
[89]庄子马蹄云: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眞性也。——「马」字冠首,而后犹云「马之蹄」「马之毛」也。「龁草」句,「马」为主次,故与所引礼书同例。
[90]韩文释言云:若夫狂惑丧心之人,蹈河而入火,妄言而骂詈者,则有之矣;而愈,人知其无是疾也。——文家谓此句以「而愈」一转,先提「愈」字醒目。实则与「鸟吾知其能飞」句同法。此例为华文所独,故不惮繁引如是。
○1此例中三「为」字乃介字,「天」「地」「君子」为「辍」「易」之起词,非冠于句读之上。
○2章云:此句之「能」为名字,马氏因上文误衍「知」字,逐以为动字也。 今案:文通于「其能」上衍「知」字,章氏校注本已删。
彖二
【10.2】凡句读必有语词,语词后而起词先者,常也。言「语词」,则内动、外动、受动,与凡为表词者皆赅焉。语词之说,已见彖一下之解矣,引句亦同。
[91]论语八佾云: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六句之起、语两词皆备。惟「战栗」两字内动字而为语词者也,余皆外动字。①
[92]汉书扬雄传云: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木茂,成汤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之囿百里,民以为尚小,齐宣王囿四十里,民以为大,裕民之与夺民也。——句读有十,煞句无起词,余则两词皆备。其语词则有内动,有外动,有表词也。
[93]论语八佾云: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共四句,「小哉」「俭乎」两表词而为句之语词也。两引诸句皆起词先乎语词。
[94]左传隐公四年云:卫国褊小,老夫耄矣。
[95]又桓公十三年云:举趾高,心不固矣。
[96]其桓公六年云: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所引「褊小」「耄矣」「趾高」「固矣」「为大」「随张」与「楚之利也」,皆表词而为句之语词,②此公例也,诸引句皆可证焉。
① [91]「宰我对曰」的「对」亦内动字。
② 作为表词,「耄」「固」不应连「矣」,「高」不应连「趾」,「大」不应连「为」,「楚之利」不应连「也」。
系一
【10.2.1】咏叹语词,率先起词。
[97]论语泰伯支:大哉,尧之为君也!——「大哉」语词,「尧之为君也」,起词,而反后焉。此已散见于助字篇矣。
[98]左传襄公二年云:免寡人,唯二三字。①
[99]又成公二年云: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100]论词雍也云: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01]庄子徐无鬼云: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欬吾君之侧乎!
[102]鬼谷子与苏秦张仪书云:夫女爱不极席,男欢不卑,痛哉夫君!——所引皆咏叹之句,其语词率助动字,而先乎起词。经生家以论语学而‘鲜矣仁’三字为句法之奇,然「鲜矣」助字,②与前引同。
惟[103]左传宣公二年云: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睅」与「皤」皆只字为表词而先乎起词者,是为奇耳,经籍中未之重见。
[104]周语因之云:民所曹好,鲜其不济;民所曹恶,鲜其不废。——犹云「民所同好,其不济者鲜矣。」下句仿此。
○1章云:此例似不类,疑有误。 今案:此句无咏叹词语,误入此节。又,下【10.2.5】节[135]又以「唯三三子」为表词,亦非。
○2‘「鲜矣」助字’意为‘「鲜」助以「矣」字。’
系二
【10.2.2】「何」字询问,有先起词者,惟为表词则然。
[105]孟子梁惠王上云: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06]公羊隐元年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二引「何」字,皆为表词智后置,常也。
[107]论语子路云:何哉,尔所谓达者?
[108]孟子梁惠王下云:何哉,君所谓踰者?
——所引「何」字,皆表词,先置,已见代字篇矣。①
○1此指【2.4.3.1】节。
系三
【10.2.3】排行句读,坐动同者,一见而已,下句可省。凡内外动字,以言起词之情者,曰坐动。
[109]左传僖公十五年云: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侯许」三字,「晋侯」起词也,「许」坐动也。所许者,「赂中大夫」与「赂秦伯」也,而「赂秦伯」之坐动字为「许」字同乎首句,故删之。
[110]孟子万章上云: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吾闻」后两排读,坐动字即「要汤」也。故第二读内删去。①
[111]左传隐公元年云: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犹云「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小都不过九国之一」也。今以三句同式,故后二句,凡与首句同者尽删矣。
[112]又襄公二十一年云:若大盗,礼焉以君姑姊与其大邑,其次皁牧舆马,其小者衣裳剑带,是赏盗也。——三读坐动皆「礼焉」,外动字,故只一见。
[113]史记自序云:年十岁,则诵故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不曰「年二十」者,「年」字已先见也。
[114]汉书高帝纪云:吕后具言:‘客有过相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犹云「皆以君贵」也。不言「贵」者,已见于前也。
[115]史记吴王濞列传云: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首句「能斩捕」三字,读之坐动也。「赐金」,首句之坐动也,皆一见耳,后从删。
[116]史记屈原列传云: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省一「约」字。②
[117]庄子庚桑楚云: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第一读与第一句皆全,以后两读两句,凡同者皆删矣。不删则云「蹍兄之足,则辞以妪,蹍大亲之足,则不辞矣」。如此句法,原不概见,兹举数则以示隅耳。
又所谓坐动者,即句读之语词也。
① [110]「吾闻」后只有一读,即「其以尧舜之道要汤」,另一读「以割烹」则在「未闻」之后。又,坐动字是「要」,非「要汤」。
② [116]「不闻」后省「与王约」三字,非仅一「约」字,只是可以只重出「约」字而不重出「与王」而已。
系四
【10.2.4.】比拟句读,凡所与比者,其语词可省。此节已散见于前,今特为发明语词之可省耳。
[118]史记货殖列传云: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其与「王」「侯」「君」比者,「匹夫编户之民」也,其语词省而不书,是犹云「而况匹夫编户之民,能不患贫乎?」
[119]汉书李广传云: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犹云「况于将军还,天子又当何如乎?」
[120]又陈汤传云: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犹云「况国之功臣,其应得之报尝何若哉?」
[121]燕策云: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122]庄子人间世云: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同上。
[123]史记刺客列传云:诚得刼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犹云「若曹沫之与齐桓公,使反鲁地」也,今省「使反鲁地」四字。如此句法,已见于六卷状字、九卷助字矣,①故不繁引。
又凡差比、平比,其所为比之字,寓于其中,概不言也,所为比者即语词也。故比拟之句,语词可删者,此也。
[124]孟子公孙丑上云:以齐王,由反手也。——犹云「以齐王之易,犹反手之易也」。「易」静字,而为表词,即两比之语词也。此平比也。
[125]论语先进云:季氏富于周公。——犹云「季氏之富,更富于周公之富」也。两人之「富」,即所以比也,皆省而不书。此差比也。亦已详于三卷论比章矣。
○1九卷指【9.1.1.5】节。 六卷盖指【6.4.4】节,但彼处未触及此处所论句式。
系五
【10.2.5】句读表词,往往以名、代、顿、读为之者,而起、表两词之间,无断辞为间者,常也。此亦散见于前卷矣,而特详于三卷之表词篇。
[126]左传隐公元年云:公曰:‘制,岩邑也。’——「岩邑」本名而为表词也,①「制」其起词也。中无断辞如「为」「是」「即」之类,惟「非」字不省。
[127]又云:今京不度,非制也。——「制」公名而为表词,加「非」字以决其不然。
[128]孟子公孙丑上云: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何」,询问代字而为表词,起词一读,无断辞间焉。
[129]左传隐公十一年云:我,周之卜正也。——「我」起词,「周之卜正」,偏次之顿,表词也,中无断词参焉。
[130]又宣公十二年云: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一字起词,下七动字与其止词各为一顿,同为表词也。
[131]又闵公二年云: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大子之事也。——此句起词三顿,表词一读,中无断词为间。末句「太子之事」一顿,表词间以「非」字,决其不然。
是则名、代、顿、读之可为表词而无断辞加焉者,观所引而已明。前卷类此者多矣,可检阅焉。惟所引类皆有助字者。今姑引表词之无助字无断辞者以为则。
[132]论语先进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133]又八佾云:其争也,君子。
[134]孟子公孙丑下云: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135]左传襄公二年云:免寡人,唯二三子。
[136]管子枢言篇第十二云:日益之而患少,惟忠,日损之而患多者,惟欲。
——诸引表词,无助无断。加「惟」字者,专辞也。
①「岩邑」非本名。
彖三
【10.3】凡为外动止词者,位其后。外动字或为语词,或为散动,其止词必位其后。而为止词者,不外名、代、顿、读四者而已。
[137]左传桓公二年云: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其上,而下先觊觎。——计九句,其坐动皆外动字,而止词则皆句字,各附于其后者。
[138]赵策云: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弃礼义」「上首功」六字内,「弃」「上」两外动字,而止词名字,各位其后,以为「国」字之偏次。又两「使」字皆外动字,止词后置。
[139]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山有木,工则度之,实有礼,主则择之。——「度」「择」两外动字,其后止词皆代字也。
[140]史记伯夷列传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序列」两字,外动字也。「古之仁圣贤人」一顿,止词也。
[141]又曹相国世家云: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见」外动字,其后止词一读。又「之」乃代字,止词,位诸外动字后。
统观诸引,外动字之止词,常位于后,而名、代、顿、读可为其止词。顿读不一其式,未能枚举,故各引一则,举隅云尔。
系一
【10.3.1】外动字之止词而为意之所重者,率先弁诸句首。其外动字无弗辞者,则其后加代字以重指焉。有弗辞者,则不重于外动字后,而有重于其先者焉。①
[142]论语公冶长云: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此一节,「耻」外动字,其止词一为「巧言令色足恭」,一为「匿怨而友其人」,以其为意之所重,弁诸句首。「耻」上既无弗辞,故后各加代字为止词以重指焉。
[143]又云: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见」字后加「之」字,以指句首之「圣人」。「不得」两字,虽有弗辞,而「圣人」非其止词也。
[144]论语八佾云: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不」字状「欲」字而不状「观」字,「禘」为「观」之止词,先置,复加「之」字以重指。「自既灌而往者」一读,用如状字,以言时也。②
[145]又云:夏礼,吾能言之。
[146]又述而云: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47]孟子公下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148]又滕文公上云:学,则三代共之。
[149]又告子上云: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150]又云:万锺,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51]又云: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152]左传闵公二年云:是服也,狂夫阻之。
[153]又僖公四年云: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154]又昭公四年云:诸侯,君实有之,何辱命焉?
[155]又成公二年云: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156]又哀公十三年云: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157]周语云: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158]秦策云: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159]庄子齐物论云: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160]史记李斯列传云: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161]又赵世家云: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162]汉书两粤传云:服领以南,王自治之。
[163]又赵广汉传云: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164]赵策云:公宫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
[165]韩文祭十二郎文云: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166]又与李拾遗书云: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167]又孔公墓志铭云:公屡言,远人,急之则惜性命相屯聚为寇,缓之则自相怨恨而散。此禽兽耳,但可自计利害,不足与论是非。
[168]又许国公神道碑云: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169]又欧阳生哀辞云:詹之事业文章,李翱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
——诸引皆同式。
有以「此」字踞首,而后以「之」字重指者。
[170]榖梁僖公二年云: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更有以「此」字代「之」字以为重指者。
[171]魏策云: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此」指前顿。
然不若「焉」代「之」字之为习见也。
[172]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郑同侪,其赤子弟,固将礼焉。——「焉」指「子弟」。
[173]又云: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焉」指上四字,与「之」字互文,所以殿句也。
[174]史记淮阴侯列传云: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175]又赵世家云: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176]韩文释言云 二公者,吾君朝夕访焉,以为政于天下而谐太平之治。
——诸此引皆以「焉」代「之」也。
其有弗辞而不重指者:
[177]论语先进云: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所「不从」者,「弑父与君」也,「不」字状焉,故不重指。
[178]又述而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岂敢」两字,反说之辞也。
[179]孟子公孙丑上云:夫圣,孔子不居。
[180]又云: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181]又告子上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皆前志也。
[182]又万章上云: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此句与‘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同式,而「之」字则一无一有者,语气使然。
[183]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凡尔器用财赂,无寘于许。
[184]又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
[185]又宣公十五云: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
[186]楚语云:若夫*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实也。
[187]史记自序云: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
[188]汉书陈汤传云: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189]又高帝纪云:年老癃病,勿遣。
[190]韩文师说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91]又答侯继书云: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
——诸引动字,有弗辞为状,或句字已偶,则不复加代字以重指矣。
其加者则以代字先动字,与下例同,所异者,下例无首踞之语耳。③
[192]论语卫灵公云: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其二句「未之学也」,「之」乃「学」字止词,重指前顿,今以先乎「学」字者,则「未」字之故也。
[193]孟子公孙丑下云: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194]又滕文公上: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195]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
——诸引皆有「未」字为状,故以重指代字先乎其外动字也。以上诸引,其踞首者,名、代、顿三者而已。
而先之以读,又以止词重指者,亦此例也。
[196]礼中庸云: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栽者」「倾者」突起,有似一读,「之」字指之。
[197]论语子张云: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198]又公冶长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99]孟子万上云: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200]又梁惠王上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201]又尽心上云: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④
[202]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云:大夫逆于竟者,执其手而与之言,道逆者自车揖之,逆于门者,颔之而已。
[203]史记叔孙通列传云:诸言盗者,皆罢之。
[204]又汲郑列传云: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205]汉书路温舒传云: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206]韩文许国公神道碑云:自吾舅殁,五乱于汴者,吾苗薅而发栉之几尽。然不一揃刈,不足令震駴。
[207]又与卫中行书云:存乎己者,吾将勉之;存乎天存乎人者,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
[208]又上张仪射书云:其所不能,不强使为。
——诸所引皆以读先起词,而下文止词可指焉。其不指者,有弗辞也。⑤孟子‘惟士为能’一句不重指者,「能」字之先已有「为」字,故中庸云‘唯圣者能之’与此同而异者,非与?
至[209]汉书两粤传云:亲兄弟在眞定者,已遗人存问。——此无弗辞而不重指者,以「存问」二字已偶矣,加「之」字以参之,则不便诵矣,所谓声调者此也。
间有以转词先置者。
[210]左传庄公九年云: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第一句,常例也。第二句「甘心焉」者,犹云「甘心于管召」也,是「管召」为转词,今先置,而以「焉」字重指之。
[211]又昭公十三年云: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犹云「不可不示威于诸侯」也。「诸侯」先置,后无重者,不辞状也。
[212]燕策云: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于此」者,转词也,重指前顿。
[213]论语泰伯云: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于斯」者,转词也,指前五顿。
此例见于同次节而未详,⑥以其为作家所重,故博引以尽其变。
○1此句意谓:外动字前有否定词,如有代字为止词,则位于外动字前。
○2[144]止词应是「禘自既灌而往者」,不只是「禘」一字。
○3‘与下例同,所异者,下例无首踞之语耳’十五字在此费解,疑是错简。下例「军旅之事」等皆首踞之语。
○4[201]中「之」字重指「君子」,非指「君子居是国也」一读。
○5「弗辞」原误作「不辞」。
○6此指【3.4.4】节,但彼处只论及止词先置,未及转词先置。
系二
【10.3.2】凡外动字状以弗辞,或起词为「莫」「无」等字,其止词如为代字者,概位乎外动之先。非代字而先焉者盖寡。
【10.3.2.1】外动字有弗辞,或起词为「无」「莫」等字,①其止词若为代字,位在外动字之先,此例已详于卷之四外动字篇矣。②兹姑再自变量则以明之。
外动字有弗辞。
[214]左传襄公十年云:余恐乱命,以不女远。——「远」字外动,其止词「女」,代字,故先焉。
[215]又昭公十二年云: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216]又哀公六年云: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217]又襄公六年云:子荡射子罕之门,曰:‘几日而不我从。’
[218]庄子知北游云: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
[219]又齐物论云: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220]又至乐云:吾观夫俗之乐举羣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诸引止词代字先乎其动字者,以动字为弗辞所状也。
起词为「莫」。
[221]齐语云: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莫之敢背」者,「莫敢背之」也。「莫」为起词,「之」乃先焉。
[222]左传定公四年云: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
[223]又襄公二十七年云:夫以信召人,而以僭济之,必莫之与也。
[224]其二十八年云:夫子愎,莫之止,必不出。——三引皆以「莫」字为起词,止词所以先也。检阅卷四外动字,则加详焉。
○1下无起词为「无」的例句。
○2此指【5.2.5】节。
【10.3.2.2】止词非代字而有先焉者。
[225]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云: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犹云「老夫不能恤其国家」也。「国家」名字,而亦先焉矣。
[226]又隐公十一年云: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犹云「寡人唯不能共亿是一二父兄」也。
[227]史记项羽本纪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犹云「臣且不避死,安辞卮酒」也。
[228]贾子淮难篇云:陛下于淮南王,不可谓薄矣。——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咫促而弗用也;皇帝之命咫批倾而不行也。——「咫」字,释词解如「则」字。「天子之法」,「皇帝之令」两止词先置。
不特此也,
[229]书蔡仲之命云: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汝嘉」者,「嘉汝」也,「汝」虽代字,而「嘉」无弗词,亦先焉矣。
[230]又君牙云: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予翼」者,「翼予」也,同上。
[231]荀子修身篇云: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庐从云元刻,于「不为」下增「之」字,羣书治要无「之」字,杂志谓‘「之」字蒙上而省也’,是也。否则应云「或不之为尔」也。①
○1「庐」指庐文弨,通行十子全书本荀子名为谢墉校本,实出庐文弨手。「杂志」指王念孙的读书杂志。
系三
【10.3.3】询问代字为止词,则先其动字;为司词,则先其介字。此例详二卷询问代字节。①
[232]论语子路云:子将奚先?——「奚」止词,今先「先」字,询问代字也。
[233]公羊宣公六年云:夫畚曷为出乎闺?——「曷为」者,「为何」也。「曷」先介字,亦询问代字也。
○1此指【2.4】节。
系四
【10.3.4】止词先乎动字者,倒文也。动字如有弗辞或有疑辞者,率参「之」字;辞气确切者,或参「是」字。此例详七卷「之」字节。①
[234]左传僖公十五年云: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忧,惠之至也。——犹云「君不惜其亡而惟忧羣臣」也,皆倒文也。一有弗辞,则参「之」字,一有专辞,②则参「是」字。
○1此指【7.1.4.3】节。
○2「专辞」指「惟」字等,马氏认为此处隐含「惟」字。
彖四
【10.4】凡转词系于动字者,其先后之位与所用介字,一以所系动字之类为别。曰动字,则内、外动字与受动皆举焉。外动、内动与受动之转词,其位之先后与所用介字,已详四卷。①
外动字转词。
[235]孟子梁惠王上云:王如施仁政于民。——「施」外动字,「于民」两字后之者,其转词也。
[236]又尽心上云: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易」外动字也。「以三公」三字先之者,其转词也。
[237]又告子上云:圣人与我同类者。——「与我」两字先乎「同」字。
[238]秦策云: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为臣」两字先乎「投」字。
[239]左传隐公元年云: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语」「告」两动字后所有「故」「悔」两字,皆转词,并无介字为介。②以上所引,外动字之转词也。
受动字转词。
[240]荀子荣辱篇云: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制」动字,「于人」者,受动之转词也。此受动诸式之一。
内动字转词。
[241]史记商君列传云: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安」「溺」二字,内动也,其转词介「于」字而后焉。
[242]孟子滕文公上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始」内动字,其转词介「自」字而先焉。
[243]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晋侯梦与楚子搏。——「搏」内动字,其转词介「与」字而亦先焉。以上诸引,内动字之转词也。
至诸转词所处先后之位,其常其变,皆详四卷。
○2可分别参看【5.1】【5.3.3】【5.4】各节。
○2【5.2.1】节说:‘「教」「告」……诸动字后有两止词,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并举此句为例云:‘「语」「告」两字后,「之」指告语之人,曰「故」曰「悔」乃告语之事。’可见是以「故」「悔」为止词,与此处说‘「故」「悔」两字皆转词’不同。
系一
【10.4.1】记处转词,有有介、无介之别。
前卷论记处不一其处,附于内动字者,则详于四卷内动字节;记以状字者,则详于七卷状字;记以名字者,则详于三卷之宾次节。此系所论无介字者,同宾次节,余同内动字节。
[244]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自伐郑」者,言从来之处也。
[245]又僖公二十三年云: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两「于」字,亦言所自也。然凡言从来之处,概以「自」字为介,而置先于其动字。①
[246]史记王帝赞云:吾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过涿鹿」「浮江淮」,记所经之处,无介字。
[247]又刺客列传云: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下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于宫」者,言太子所在之处也。「过太子」者,所经见之人也,则无介字。
[248]左传隐公元年云: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共」者,奔至之处也,无介字。
[249]又僖公四年云: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四「至于」言所至之处也,则有介字矣。
[250]又魏其列传云:魏其谢病,屏居蓝男南山之下。——「蓝田南山下」,记所在之处也,而无介字者。史汉言所在之地,介字概从删也。
[251]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于其宫侧」者,记所在之处,而介以「于」字也。
[252]论语公诒长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253]左传隐公元年云: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254]又宣公十二年云:城濮之役,晋师三日榖,文公犹有忧色。②
[255]庄子秋水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256]又达生云: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257]孟子梁惠王下云: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
[258]左传隐公十一年云: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
——所引内有以「邑」「中」「外」「役」「间」「上」「内」「偏」等字以记处者,要亦详于三卷之宾次节,可检阅也。③
○1【5.4.1】节云:‘记从来之处者,其转词概以「自」字为介,而先后无常。’与此处说‘凡言从来之处,概以「自」字为介,而置先于其动字’不尽相同。[244]以「自」为介置后于动字「归」。
○2城濮为地名,但「城濮之役」非地名,意即「在城濮之役时」,为记时转词。次节[259]例「蒲城之役」马氏归入记时转词。
○3此指【3.3.3】节。
系二
【10.4.2】记时转词,概无介词为介。
[259]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260]其四年云:姬寘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
[261]又襄公十年云: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一宿」「六日」「三日」,皆记几时之间也。
[262]又僖公二十三年云: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263]孟子尽心下云: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两引皆记既往至今之时也。
[264]左传成公十八年云: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
[265]论语乡党云:吉日,必朝服而朝。——两引,记事成之时也。
[266]左传哀公元年云: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267]汉书周勃传云: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此记未来之时也。
凡记此四时,类无介字为介,然终不失有介字之义,故以列于转词,其详则见诸三卷之宾次节。至记时而衬以「中」「间」等字者,亦详是节。①
○1此指【3.3.2】【3.3.3】节。
系三
【10.4.3】凡记价值、度量、里数、距度之文,皆无介字为介。
[268]史记孟尝君列传云: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
[269]庄子逍遥游云: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千金」「百金」,记价也。
[270]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云:射之,中楯瓦,繇朐汰辀,匕入者三寸。
[271]论语乡党云: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三寸」「一身有半」,记度量也。
[272]史记李将军列传云: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273]左传定公十四年云: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还,卒于陉,去檇李七里。
[274]韩文乌氏庙碑云: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壍原累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 ——三引皆记里数也。
[275]左传哀公元年云: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高倍。——「里而栽」者,言「距蔡城一里而版筑」也,「广丈高倍」,言度也。
[276]汉书贾山传云: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三丈而树」者,言「树树各距三丈」也,此记距度也。
此以上皆无介者,并见三卷宾次节。①
○1此指【3.3.4】节。
【10.4.4】而记事之所以、所为者,则介介字。
[277]孟子离娄下云: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278]左传昭公三年云: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一引所以「济」者,一引所以「贷」与「收」者,皆记所以也。
[279]史记李将军传云: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280]又游侠列传云: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
[281]左传庄公十四年云:蔡哀侯为莘故,绳息*以语楚子。
[282]又襄公十九年云: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四引皆言故,而以「以」「为」两介字焉。
凡有介字与司词,皆可统名之曰转词。转词之用之正变,皆详于七卷介字。
彖五
【10.5】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气应少住者曰「顿」。「顿」者,所以便诵读,于句读之义无涉也。然起词、止词、转词,与凡一切加词,其长短之变,微顿将安归焉?故立彖五论顿。顿之为式不一。
【10.5.1】一,起词有为顿者。
偏次之顿。
[283]秦策云: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起词排顿四,每顿皆以名为偏次焉。
[284]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云: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寘力焉。——「攻难之士」者,起词也,一顿。「攻难」者,外动偕止词而为偏次也。「贪冒之民」者,起词也,一顿,则以静字附之,若偏次焉也。①
[285]庄子齐物论云: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栟,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首句记处,一顿也;第二句起词亦偏次之顿也;以后排顿,皆为表词不达意,以表窍穴之形也。此以上起词,皆以偏次之顿为之者。
排行之顿。
[286]左传隐公四年云: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第二句起词,四本名皆各为顿。凡排行必顿。
[287]庄子齐物论云: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起词三物名,亦各为顿,排行故也。
[288]又云: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相代」之起词,即前「喜怒」等十二字。每顿二字,共六排。以上起词,皆以排顿为之者。
代、静附名之顿。
[289]左传隐公四年云: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此二人者」一顿,名字前加指示代字,而殿以「者」字,以为起词也。
[290]庄子田子方云: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
[291]吴词云: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
[292]左传宣公十二年云:其佐先縠,刚愎不仁,示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所云「若夫人者」,「一介嫡女」「一介嫡男」,「其佐先縠」,「其三帅者」,五顿皆起词也。是皆以代字静字附于名字而成者也。
动字合止词、转词之顿。
[293]左传宣公十二年云: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伐叛」「柔服」两顿,各为起词,每顿皆以外动偕其止词为之。
[294]公羊桓公十一年云: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起词两顿。
[295]左传隐公五年云: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各句起词,皆为一读。以上所引,起词之顿,皆以散动与其止、转之词为之者。其详见五卷散动节。②
其它之顿。
[296]易系辞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此节首「是故夫象」一顿,有若起词然,以为下文所指也。彖一之七系,即此志也。故此不赘。
又起词往往为意之所重,提置于先,读时应略顿者。
[297]史记蔺相如列传云: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矣。——「臣头」一顿时,掷地有声。如云‘今臣头与璧俱碎矣’,则弱矣。
[298]又淮阴侯列传云: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今臣」一顿有力,「败亡之虏」同次,又一顿也。
[299]荀子议兵篇云:身,苟不狂惑戆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身」一顿。
[300]左传哀公十一年云: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且子季孙」一顿。
[301]韩文送郑尚书序云:公卿大夫士,苟能诗者,咸相率为诗以美朝政,以慰公南行之思。——「公卿大夫士」一顿,非起词,乃偏次也。盖偏次而为顿者,犹云「公卿大夫士之中,苟有能为诗者」也。此见二卷约指代字。③
[302]孟子公孙丑上云:市,廛而不征∣关,讥而不征∣廛,无夫里之布。——「市」「关」「廛」皆作一顿读。
[303]左隐十一: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只字一顿。
[304]史记叔孙通列传云:仪,先平明,谒者治礼,云云。——「仪」总冒一顿。所引各顿,弁诸句首,若起词然,故附识焉。
○1‘以静字附之’应为‘以静字附名’,盖谓以「贪冒」附于「民」也。
○2此指【5.14.1】节。
○3此指【2.5.3.2】节,又可参【3.2.2】节末。
【10.5.2】二,语词有为顿者。
凡曰语词,则动字与其所系者皆举焉。然既曰语词,即句读矣,何以顿为?盖单行语词之为句读也,固矣;有时语词短而多至三四排者,诵时必少住焉,此其所以为顿也。
[305]汉书儒林传云: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与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陛下」后,三字者四,四字者二,要皆为语词,谓之为顿也可,谓之为句也亦可。①
[306]又匡衡传云:宜遂灭宫室之度,省糜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远巧佞,放郑卫,进雅颂,举异材,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絜白之士,昭无欲之路,览六蓺之意,察上世之务,明自然之道,博和睦之化,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排行语词共计十八顿,同上。
[307]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云: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弥,量事期,计徒庸,虑财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计十一顿。
[308]又桓公六年云: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此五顿皆语词,分解「名有五」也。
[309]又云: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此五类续解。
[310]继云: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共计前六读,后五顿,末又三顿,皆有外动止词等字。是顿分三排,每排即可视作一句,而每顿谓之为句亦可。
[311]庄子齐物论于形大木窍穴之后,而记其声,则云: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共八顿,皆内动字衬以「者」字,以为表词也。盖窍穴非有「激」「謞」等声也,惟其声之似耳。此「者」字之用。
[312]左传隐公十一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三顿皆散动字为表词也。
统观上引,凡语词排行字少,诵时不能不为之少住,故为之顿耳。
○1此处说「昭至德」至「崇化厉贤」六顿‘谓之为句也亦可’,不合文通体系,疑「句」应为「读」。以次各句仿此。
【10.5.3】三,止词、转词有为顿者。
止词、转词在后。
[313]左传昭公十二年云: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使」后止词五本名,排作五顿。
[314]又云: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与」介字,后四本名,四顿。此转词之顿也。
[315]又定公四年云: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分鲁公」以后,皆可为转词之顿。
[316]赵策云: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乎!——「无功之劳」,「无劳之奉」,两止词,两顿。
[317]韩文潮州刺吏谢表云:至于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纪泰山之封,镂白玉之牒,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虽使古人复生,臣亦未肯多让。——「至于」后诸排,皆顿也。
凡介字后司词长者,皆可谓顿,可参阅七卷介字篇。总之,止词、转词之可谓顿者,其式不及备载。而尤习见者,则凡止词为意之所重者,先置句首耳。
止词先置。
[318]左传桓公二年云: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夫德」两字,置句首一顿,下文「之」字指焉。
[319]又昭公二十年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计四句,每句止词先置为顿,此即彖三系一之例,试检阅之。
司词先置。
[320]史记刺客列传云: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政身」乃「以」之司词,先置,一顿。①此式可参观卷七介字篇。
至记价值、度量、里数、距限等语,概为宾次,有可为顿者,则见于彖四之系三矣。②
○1一般诵读不在「政身」后停顿。
○2此指【10.4.3】节。
【10.5.4】四,状语有为顿者。
凡状字或名字,集至两字或三四字,以记时记处者,往往自成一顿,无所名也,名之状语。此与彖四系一系二相类,可参观也。其已成状字者:
[321]史记曹相国世家云:乃者我使谏君也。——「乃者」状字记时之顿,见卷六状字篇。①
「于是」「间者」「顷者」「今者」「始者」「近者」「不者」,又「不然」「非然」「虽然」与「如是」「若是」「夫如是」之属,皆可置诸句首以为顿也。而「久之」「顷之」与夫「今也」「始也」「且也」之属,亦此志也。不宁唯是,
[322]左传成公十六年云:韩之战,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泌之师,荀伯不复从,皆晋之耻也。——「韩之战」三字一顿,记其事也。余同。
[323]史记匈奴列传云:自是之后,汉使欲辩论者,中行说辄曰。——「自是之后」一顿记时。凡以「后」「先」「中」「外」「间」「侧」等字记时与处者皆类此,已见于卷三宾次节。②
[324]汉书食货志云:先是十余岁,河决灌,梁楚地固已数困。——「先是十余岁」记时一顿。又凡经传如‘元年春王正月’‘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③所记年月时日,皆各为一顿。
[325]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以待君命。
[326]又昭公二十年云: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一地名后介以「东」「西」方向诸字,自成一顿,所以记处也。
[327]韩文应科目时与人书云: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328]又潮州谢上表云: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几甸之间,辇毂之下。——计四字者六,各衬偏次,自为一顿,亦所以记处也。而类此者往往而是,此所谓状语之为顿也。
○1此指【6.4.9】节。
○2此指【3.3.3】节。
○3章云:均见隐公元年春秋及左传。
【10.5.5】五,同次有为顿者。
同次者,同乎前次也,即所指者与前次所指者一也。见三卷同次节。
[329]庄子达生云:臣,工人,何术之有?——「臣」者,梓庆自称,一顿;「工人」,自称所执之事,与「臣」同指梓庆一人,故为同次,一顿。此同次之为顿也。
[330]左传隐公十一年云: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百里」一顿,与「许大夫」同为宾次。
[331]又僖公四年云:公杀其传杜原款。——「杜原款」本名一顿,与「其传」同次。
[332]其二十三年云: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季隗」本名,一顿,与「二女」同次。
[333]其二十四年云: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实纪纲之仆」一顿,与「三千人」同次。
[334]又襄公八年云: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夫妇男女」一顿。
[335]昭公七年云: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良霄」后四顿,皆与同次。
[336]又昭公二十二年云: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①
[337]韩文原性云: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338]又云: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339]又送郑尚书序云:其海外杂国,若躭浮罗,流求,毛人,夷亶之州,林邑,扶南,眞腊,于陀利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或时候风潮入贡,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凡所引平列诸名,皆同次而可顿者也。
[340]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晋人谓之二五耦。
[341]又僖公七年云: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实违君命。
[342]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曰「二五耦」,曰「三族」,曰「陈相」,曰「辛」虽皆同次,而不可谓之顿也。②
其余同次之可为顿者,可检阅同次节诸引而别之。
○1此句以「一气」「二体」……「清浊」「小大」……等为与「声」同次,殊嫌牵强,
○2上引[330][332]三例与[342]无别,故也‘可不谓之顿’。
【10.5.6】六,言容诸语有为顿者。
句读中往往有边两字、三字或四字、五字以肖面貌、体态、服制、情性、材质等事,类若状语,而诵时应少住者,故谓之言容之顿。
[343]孟子滕文公上云: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歠粥」两字,「面深墨」三字,间于句中,非起词,非语词,惟言谅阴之容。又「歠粥」者,外动与止词也,而「面深墨」者,则名字与其表词也,似读者非读,与上下文无涉也。无可强名,故谓之顿,视同状辞耳。
[344]左传文公元年云: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蜂目而豺声」一顿,言其目如蜂而声如豺也。
[345]又宣公四年云: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两顿同上。
[346]其十二年云:训之以若敖蚡冒路蓝缕以启山林。
[347]又昭公十二年云: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348]其元年云: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
[349]秦策云: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350]史记陆贾列传云: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
[351]又云: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
[352]汉书高帝纪云: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353]又云: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354]又霍光传云: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晳,疏眉目,美须髯。
[355]史记管晏列传云: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56]又廉颇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357]汉书食货志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358]又杨恽传云: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褏,低卬,顿足起舞。
[359]史记刺客列传云:樊于期偏袒搤腕而进。
[360]又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61]又留侯世家云: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发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
[362]韩文送殷员外序云: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363]又送石处士序云:先生居嵩邙*榖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364]又云:坐一室,左右图书。
[365]又云:冠带出见客。①
[366]又新修滕王阁记云: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367]又石鼎联句诗序云: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
[368]又盘谷序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何,秀外而惠中,飘轻裙,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姸。
[369]又少监马君墓志云: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书,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传,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
——诸此内,所有自二字以至五字之顿,凡以肖面貌、体态、情性,材质等者,皆状语也。其为顿也,既与句读之起词、语词无涉;而自集之字,类又无定,嵌诸句读,文势顿宕。前卷未之一言,故博引诸式以为则。
至如平比之句,亦以肖容也。有以二三字缀诸句尾,宛若一顿。然似此之句,率连上文,不可谓之顿也。且比句必有所隐之语,谓为读者近是。
[370]左传昭公十二年云:今与王如响。——「如响」者,「如响之应」也。又连上一气读,是读也,是顿也。
[371]又定公九年云:吾从子如骖之靳。
[372]论语先进云: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373]左传昭公二十年云:事建如事余。
[374]又云:自以为犹宋郑也。
[375]又云:归,从政如他日。
[376]庄子应帝王云:至人之用心若镜。
[377]韩文孔君墓志铭云: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然。
——凡引内所言「如」「若」「犹」以为比者,皆有隐语,实读也,不得视犹顿也。而所以引之者,盖无于归,故附此使式焉尔。
○1马氏所说之顿,是‘诵时应稍住者’。然[359]的「偏袒搤腕」,[360]的「白衣冠」,[365]的「冠带」诵读时均无须少住。
彖六
【10.6】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气未全者,曰「读」。读有读之式,有读之用。读之式有二,曰记,曰位。
【10.6.1】记有三。
【10.6.1.1】一,接读代字也。
[378]公羊庄公十二年云: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宜为君者」一读而为起词也。「者」字,接读代字也。凡有接读代字者,斯为读。
[379]左传成公二年云: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客之所为」者,止词也,一读。「所」字,接读代字也。
[380]庄子秋水云: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两句,句集两读,起词之读有「者」字,表词之读有「所」字。
[381]又人间世云:存于己者未定,何暇暴人之所行?——两句,第一句起词「者」字为读,第二句止词「所」字为读。
[382]又云: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其年壮」「其行独」,两「其」字指「卫君」而居偏次,所以领读也。
[383]史记老庄列传云: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矣,独其言在耳。——「其人与骨」同上。
[384]庄子秋水云: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其」接「此」字,读之起词。
以上所引,皆已详卷二接读代字矣。故接读代字者,乃所以为读之记也。
又「其」字指名,用于主次,或单用,或与连字并用,所附者惟读而已,亦见卷二指名代字。①
[385]庄子齐物论云: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两用「其」字,指名代字,皆为读之起词。
[386]左传昭公二十年云: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虽其」两字,「虽」连字,「其」起词。
故凡读之起词有用代字为指者,概为「其」字。是则同一「其」字,或接读,或指名,其为用则一。其位则紧接所指,而嵌于句中者,接读代字也:遥应所指者,指名代字也。详观卷二代字之有涉乎「其」字者,知所区别矣。
「者」字之所以为接读代字者,以其为读之起词而有所指也。不则,「者」字惟为煞读之用。
[387]史记萧相国世家云: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388]又项羽本纪云: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两引「者」字,而两读之起词皆以备在,则「者」字之无所指也明矣。此已见诸卷二接读代字矣,又见诸卷九传信助字矣。②夫如是,
[389]又萧相国世家云: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也矣。
[390]又留侯世家云: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
[391]汉书儒林传云:陈涉起匹夫,驱适戍以立号,不满岁而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搢绅先生负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392]齐策云: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393]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
[394]又云: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历引诸「者」字,既非起词,又无所指,盖惟用以煞读,以明辞气之未完而已。
○1此指【2.2.6.1】【2.2.6.3】两节。
○1此指【2.3.3.8】节与【9.7】节。
【10.6.1.2】二,起、语两词之间参以「之」字也。此例详诸七卷「之」字节。①
[395]孟子公孙丑上云: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
[396]又尽心上云: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397]又梁惠王上云:故民之从之也轻。
[398]又梁惠王下云: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399]又告子上云: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400]韩文张中丞传后叙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
[401]史记淮阴侯列传云: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402]又云: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403]又自序云: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404]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405]韩文圬者传云: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②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历引诸读,或为起词、止词,或为司词,其起词、坐动之间,皆有「之」字参焉。③故参以「之」字者,乃所以为读之记也。
○1此指【7.1.4.2】节。
○2「世」与「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之关系为偏次与正次之关系,「之」非参于起、语两词之间。
○3此句前后二「起词」,所指不同。前一「起词」指此读为句(或另一读)之起词,后一「起词」指此读内部之成分。
【10.6.1.3】三,弁读之连字也。
凡连字之必弁乎读者,惟推宕者为然。「以」「为」两连字先乎句,则所弁者读;后则为句。凡此皆详于卷八卷连字矣。①
「若」「即」等弁读。
「406」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407]史记魏其列传云: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408]公羊宣公十二年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
[409]汉书梅福传云: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
[410]韩文答孟尚书书云: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
[411]又云: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
[412]史记汲郑列传云: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413]汉书东方朔传云: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
——诸引内,有「若」「即」「如」「如」「虽」「使」「从」「曾」诸连字,②皆所以为读之记,故所弁者皆读也。
「以」「为」弁读。
[414]吴语云: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
[415]史记平准书云: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作者数万人。
[416]又汲郑列传云: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417]汉书两粤传云: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两引「为」字,两引「以」字,以其先乎句也,辞气未完,故所弁者为读。
「以」「为」弁句。
[418]又是食货志云: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所引分两段,每段皆有结束之句。第一结束,「为」字领之,第二结束,「以」字领之,则「为」「以」两连字,所弁者又为句矣。此「以」「为」两连字之所弁者为读为句一视其位之谓也。
○1此指【8.2.4.6】【8.4】各节。
○2「曾」非连字,杨氏词诠定为副词,即状字,是。
【10.6.2】位亦有三。
【10.6.2.1】一,读先乎句,而有助字为殿者。
读之殿以「也」字者,最所习见;而「矣」「耳」「焉」诸传信助字与「乎」「哉」「耶」诸传疑助字,皆可假以煞读者,已散见于九卷助字矣。兹为各举一二例以示隅。
也。
[419]左传文公三年云: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九「也」字煞读者五,皆先乎句,煞句者四,皆后乎读。①
[420]齐策云: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队也,棘沟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
[421]榖梁桓公十四年云: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
[422]史记扁鹊列传云:越人非能生死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引内「也」字所煞之读,②其位皆先乎句也。
矣。
[423]左传昭公三年云:姜族弱矣,而*将始昌。
[424]楚策云: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耳。
[425]杨恽传云:人生行乐耳,须宝贵何时?
[426]汉书贾谊传云: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
焉。
[427]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云:民之服焉,不亦宜乎?
[428]其十二年云: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哉。
[429]汉书贾谊传云: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430]庄子骈拇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乎。
[431]燕策云: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
邪。
[432]荀子荣辱篇云: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
——以上所引「矣」「耳」「焉」「哉」与「乎」「邪」诸助字所煞之读,皆位先乎句,是非诸助字所殿者之必为读也,乃其所位者之先乎句,而辞气又惟读之是称也。此不可不辨也。
○1 ‘煞读者五……煞句者四’疑应为‘煞读者六……煞句者三’。
○2「所煞」后原衍「者」字,今删。
【10.6.2.2】二,读先乎句,而有起词为联者。
夫句者,乃以达所说之正义也。欲明正义,应将前后左右之情境先述焉,而正义乃明。故凡读之先乎句者,皆所以述正义之情境也。读之先乎句而有助字为煞者,前节已言之矣。其无助字为煞者,有有起词、无起词为联之别。无起词为联者,下节言之。有起词为联者,如:
[433]左传隐公三年云: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传之正义,记穆公之召耳,故为句。曰「疾」者,言「召」之故也,故为读。有其故而后有其事,故先读于句。「疾」也,「召」也,皆宋穆公也,故曰「宋穆公」为起词,所以联句读也。
[434]又庄公二十八年云: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俗蛊文夫人」者,言故之读,先乎句,联乎句读者,则皆以「令尹子元」为起词也。
[435]是年又云: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
[436]论语学而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
[437]史记吕后纪云: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
[438]庄子逍遥游云: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
[439]汉书贾捐之传云: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
[440]左传宣公二年云: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441]其宣公十二年云: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442]韩文杨燕奇碑文序云:公结发从军,四十余年,敌攻无坚,城守必完,临危蹈难,歔欷感发,乘机应会,捷出神怪,不畏义死,不荣幸生,故其事君无疑行,其事上无闲言。②
[443]又太原郡公神道碑文云:公起外戚子弟,秩卑年少,岁余超居上班,官尊职大,朝夕两宫,而能敬让以敏,持以礼法,不挟不矜。
[444]史记乐毅列传云:诸侯害齐愍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445]韩文扶风郡夫人墓志铭云:初,司徒与其配陈国夫人元氏,惟宗庙之尊重,继序之不易,贤其子不才,求妇之可与齐者。
[446]又王君墓志铭云: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诸引皆读先乎句,而读、句皆同一起词以为联也。其实此例与彖一之系三同义。③
总之,华文动字无变,故惟以动字之位之先后,以为读、句之别。若泰西古今文字,其动字有变,故遇此种句法,率以动字之变同乎静字者为读,而句读判然矣。
○1【10.7.2.1】节以此例列为‘排句而意无轩轾者’。
○2有起词为联到「不荣幸生」为止,但按文通体系,「不荣幸生」仍是读,「故」字以下方是句。
○3此指【10.1.4】节。
【10.6.2.3】三,读先乎句,而无起词为联者。
此节之异于前节者,在无起词以联句读耳;即有焉,而亦不相共。夫读之先既无起词,则或挺接前文,或迭用前语为接者,皆此例矣。
[447]论语卫灵公云: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立」「在」之前,皆无起词,而「立」「在」二字,先乎句而各自为读。此即无起词先乎句读为联之式也。夫如是
[448]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呼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九句,各有读以先焉。犹云「方其视也明,思所以能明也。」他句同此。
[449]左传僖公十五年云: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句同上。
[450]又哀公十一年云:得志于齐,犹获石田,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共三句,第一句「无所用之」,先之者读也,亦无起词。①
[451]汉书西域传赞云: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自「民力屈」挺起,至「道路不通」,皆以记直指未出之情,斯谓之读。又「衣绣」挺接至「郡国」,言能「胜」之由,亦读也。句读皆有起词,而又各不相共。②
[452]汉书匡衡传云: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 礼让可与也。
[453]又秦策云: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今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454]左传僖公三十年云: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455]又襄公三年云: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
[456]又云: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
[457]又僖公四年云: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458]又桓公八年云:不当王,非敌也。
[459]又庄公八年云: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460]汉书陈汤传云: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461]韩文权公墓碑云:荐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即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
诸此所引,其句读或散或整,或长或短,莫不挺接上文。而句读之起词,有皆无者,有皆有而不同者,所以极用句读之变,庶阅者有所心得,而征之于书不至隔阂焉,斯可矣。
○1马氏引三句,只解说了第一句。第二句,读与句各有起词。第三句,读为句之起词。
○2按马氏解说,「直指之使始出」与「然后胜之」各为一句,揆之文义,殊有未安。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者非他,「直指之使」也,故「始出」后不能断句,而自「始出」至「胜之」共戴「直指之使」为起词,应入上节‘读先乎句而有起词为联’之例。
【10.6.2.4】迭接成读成句。
迭接成读。
[462]礼记大学云: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迭接「宜兄宜弟」者,即有「若是」之解,故迭接者自成为读矣。
[463]又中庸云:其次致曲,曲能有诚。——一节迭用前文一字。
[464]又: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参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迭一句。论语子路‘名不正’一节,亦迭一句。
[465]孟子公孙丑上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466]又公孙丑下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67]又滕文公下云: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468]左传隐公三年云: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469]又四年云: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畔亲离,难以济矣。
[470]又僖公三十二年云: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471]又昭公二十五年云: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蕴,蕴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
[472]榖梁僖公二年云:且宫之奇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473]其十年云:世子之传里克谓世子曰:‘入自明!入自明,则可以生;不入则明,则不可以生。’
[474]楚策云: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
[475]燕策云: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
[476]汉书叔孙通传云:太子天下本,本壹摇,天下震动。
[477]史记匈奴列传云: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
[478]又卫将军列传云:陛下幸已益封臣表,臣表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
[479]又大宛列传云: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何从?
[480]又蔺相如列传云: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481]又李斯列传云: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
[482]韩文师说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83]又送王秀才序云: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诸此引皆迭用前文,或字,或句,而自成为读者,以其无起词先之,故列于此。斯式之读,前卷未之一言,故缕引若是。
凡迭用前文以之成读者居多,而以成句者亦有焉。如:
[484]左传僖公四年云: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三迭前字,皆为句之起词。
史记以迭为接者最习见,有不泥于成读成句者矣。
[485]张陈列传云:然今范阳少年亦方杀其令,自以城距君,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驰驱燕赵郊。燕赵郊见之,皆曰:‘此范阳令先下者也。’——四迭前文之字,①惟用以承接耳,而非以成句读也。
夫迭用前文者,即重言前文若是也。惟然,而「惟然」「如是」「若是」「夫如是」等语之先乎句者,皆如重申前文而自成为读矣。
[486]论语季氏云: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87]左传成公八年云:唯然,故多大国矣。
[488]庄子大宗师云: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489]又云:夫若然,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490]汉书赵充国传云:如是,虏兵寖多,诛之用力数倍。
[491]又梅福传云: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
[492]韩文上崔虞部书云:如是,则可见时之所与者、时之所不与者之相远矣。
——诸引皆以「如是」等语重申前文也。
至此而读之诸式全矣,进论其用。
○1此例迭接之辞凡三:君,范阳令;燕赵郊。‘四迭’云云疑误。
【10.6.3】读之用有三焉。
【10.6.3.1】其一,用如名字者。
凡读之用,皆已散见于前,此第类焉耳,故不详。名字之用于句读也,或为起词,或为止词,或为转词已。是则读之用如名字者,亦有三焉。
一、 为起词者。
[493]论语公冶长云: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两读之煞以「也」字者,各为句之起词。
[494]又云: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四起词之读,同上。
[495]孟子尽心上云: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496]又滕文公下云:鸟兽之害人者消。
[497]榖梁庄公二十九年云:古之君人者,必时视民之所勤。
[498]韩文权公墓碑文云:其所设张举措,必本于宽大以几教化。
[499]庄子秋水云: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人之所劳,尽此矣。
[500]左传桓公六年云:所谓馨香,无谗慝也。
[501]又庄公六年云:亡邓国者,必此人也。
[502]庄子德充符云: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八引起词之读,皆以接读代字为之者。
[503]左传隐公元年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504]又宣公十五年云: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
[505]又襄公十四年云: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506]又宣公十二年云: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
[507]韩文代斋郎议云: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其微者至于习法律,知字书,皆有以赞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也。
[508]又对禹问云:得其人而传之,尧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
——又六引,诸起词皆读也。而读不一式,以见凡读之皆可为起词也。
一, 用为止词者。
[509]论语八佾云:孰谓郑人之子知礼乎?
[510]又云: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511]又公冶长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512]又子罕云: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513]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①
[514] 公羊隐公元年云: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515]左传宣公三年云: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516]公羊隐公七年云: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
[517]左传成公二年云: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518]史记平准书云: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当食者。
[519]庄子秋水云: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冕也。
[520]榖梁庄公元年云:仇雠之人,非所以接昏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
[521]韩文房君墓志铭云:今压于上命,不得视吾兄之棺入此土也,岂非天邪?
[522]又考功员外庐君墓铭云:天下未知君者,惟奇大夫之取人也,不常必得人;其知君者,谓君之从人也,非其常守,必得其从。
——诸引止词,皆有读为之者,而读之为式亦至不齐,故略举焉。内两引以读为表词者,附志焉,②其不及引者,皆见前卷。
又凡动字后有使令之读者,亦可附志于此。
[523]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524]又三十年云:宁俞货医,使薄其酖。
[525]又宣公十二年云: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526]公羊庄公三十二年云:行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
[527]庄子田子方云: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
[528]左传襄公十四年云: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529]史记张释之列传云: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此使令之读,系于动字之后,若为其止词者然。
至于「如」「过」诸字之后,接以所与比之读,亦可视同止词。
[530]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与勾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
[531]庄子天道云: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系鼓以求亡子焉?
[532]史记货殖列传云:趋时若猛虎挚鸟之发。
[533]又淮阴侯列传云: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知,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
——诸引「如」「若」等字后,皆有读与比,一若止词然者。故识于此,与四卷同动字同义。③
二, 用为转词者。
[534]左传宣公十二年云:赵旃求卿未得,且怒于失楚之致师者,④请挑战,弗许。
[535]又云: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536]孟子梁上云: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537]又滕文公上云: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538]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539]庄子人间世云: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540]韩文圬者传云: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得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诸此内「于」「以」「为」诸介字后,其所司者皆读也,而皆为动字转词。惟「贤」字后「于」字所介者,比读也。
[541]史记刺客列传云: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542]又万石君列传云: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
[543]又张陈列传云: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
[544]庄子养生主云: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545]韩文上张仆射书云: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二余事来示愈。——所引内如「妾尚在之故」,「过河内时」,⑤「畏秦法」,⑥「臣之解牛之时」与「受牒之明日」,是皆以读为偏次也。以其为「之」字所介,故系于转词之后。
○1杨云:「于」为介字,「民生之不易」以下三读乃司词,非止词矣。
○2此指[519][520]两例。此二例应移入次节【10.6.3.2】‘用如静字者’。
○3此指【5.7.3】节,又可参【6.4.4】节,但几处说法不尽相同。
○4「失楚之致师者」非用如名字之读,「楚之致师者」乃用如名字之读,为「失」之止词。
○5「过河内时」应为「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高祖……河内」为「时」的偏次。
○6「秦」于「法」可云居偏次,「秦法」合为「畏」之止词,故「畏秦法」非以读为偏次。
【10.6.3.2】其二,用如静字者。
凡读之用如静字者,即读之用为表词也。而读之用为表词者,有煞以助字者,缀以静字而最为习用者,则接读代字也。
其煞以「也」字者。
[546]左传隐公元年云: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纯孝」而煞以「也」字,所以表颍孝叔之为人也。
[547]又定公四年云: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皆叔也」如上。
[548]又隐公三年云: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嬖人之子也」同上。
[549]又宣公四年云: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蓄乎?
[550]又云:君,天也,天可逃乎?
[551]秦策云: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以上皆以「也」字煞表词之读。煞「矣」字「耳」字者,间亦有焉,见卷九各助字下。
其缀以静字者。
[552]左传隐公四年云: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君,敢即图之。——「褊小」,两静字之缀于「卫国」而为表词也,犹「耄矣」之为「老夫」之表词也。此两词。即所以请陈国图之之故,故谓之读。
[553]又僖公二十二年云: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众」「寡」两静字同上。
[554]又襄公三十三年云: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不可为也。
[555]又桓公六年云: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556]又宣公十二年云: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不肯用命。
[557]又宣公三年云: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558]又昭公三年云:子之宅近市,湫溢嚣尘,不可以居。
[559]又哀公十六年云:吾闻胜也诈而乱,毋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
[560]吴语云: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诸引皆以静字缀诸名字后,而成为表词之读者也。
惟读之有接读代字也,则其用如静字者审必矣。
[561]论语述而云:我非生而知之者。——犹云「我不是生而知之之人」也。故「生而知之者」一读,「者」接读代字也,今为表词,故用若静字者然。
[562]孟子万章上云:天之所发,必若桀纣者。——犹云「天所废之人必如桀纣之人」也,故两读皆用如静字。
[563]史记楚世家云:请逐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
[564]又苏秦列传云: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565]又云: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
[566]汉书刘韵传云: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订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
[567]韩文后十九日复上书云:愈闻之,蹈水火者之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568]又答崔立之书云: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夫所谓*辞者,岂今之所谓者乎?
[569]又与柳中丞书云:颉颉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摩,地相属也。不间有一人援桴鼓誓众而前者。
[570]又送王埙序云:吾尝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远而末益分。
[571]又董公行状云: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于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由秦汉以降未尝言;退归,未尝言所言于上者于人。子弟有私问者,公曰:‘宰相所职系天下,天下安危,宰相之能与否可见。欲知宰相之能与否,如此视之其可。凡所谋议于上前者,不足道也。’——诸引所引,凡有「者」「所」两字之读,皆用如静字者然。盖若此之读,皆以表为代者之何为何苦也。是皆散见于前,阅者可覆按也。①
○1本节论‘读之用为表词’者,所举三类例句,只第三类含有接读代字,符合「读」的定义。第一类‘煞以助字者’除[546]一例外皆以名字为表词,非读作表词。第二类以静字为表词,亦非以读为表词。且‘以静字缀诸名字后而成为表词之读’措词亦欠妥,以「卫国褊小」为例,如以「褊小」缀「卫国」后,四字为表词之读,则起词在何处?第三类中,马氏云‘凡有「者」「所」两字之读,皆用如静字者然,’而其实不然。
[562]第一读,[563],[565],[567]第一读,[568]第一、第三读,[571]第一、第三读,皆起词也。[564],[567]第二、第四读,[570]第一读,[571]第二读,皆止词也。[570]第二读,转词也。起词、止词、转词皆名字性质。
【10.6.3.3】其三,用如状字者。
状字为用有三:曰记处,曰记时,曰记容。惟容之所包者广,凡言及举止、比较、情景、缘因,与夫拟议、设想之情状者,胥赅焉。
一、读之记处者。
[572]论语卫灵公云: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居是邦也」一读,记所在之处。
[573]又乡党云: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574]左传僖公四年云: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前两平读又一总,皆记处之读也。
[575]又宣公十二年云: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在军」一读,同上。
[576]史记平准书云: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
[577]又封禅书云: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
[578]又云: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
[579]又云: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
[580]汉书赵广汉传云:广汉由是侵犯贵戚大臣,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
[581]庄子山木云: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582]韩文释言云:吾见子某时,吾时在翰林,职亲而地禁,不敢相闻。——诸引皆有记处之读先乎其句。①
二、读之记时者。
[583]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云: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生命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终朝而毕」,「终日而毕」,两记时之读也。
[584]又宣公三年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585]又昭公元年云:子相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湻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
[586]又襄公三年云:言终,魏绛至。
[587]公羊隐公二年云: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其国称夫人。
[588]史记信陵君列传云: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589]吴语云: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590]汉书贾谊传云: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
[591]史记李将军传云: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数十里。
[592]又云: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593]又大宛列传云: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
[594]庄子列御寇云: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履满矣。
[595]韩文与柳中丞书云:愈初闻时,方食,不觉弃匕箸起立。
[596]又张中丞后叙云: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597]又上李尚书书云: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用数,皆能守官奉职,无过失而已,未见有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合下者。
[598]又曹成王碑云: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599]又王君墓志铭云: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
[600]又施先生墓志铭云:贵游之子弟,时先生之说二经,来太学 帖帖坐诸生下,恐不得卒闻。——诸引,各有记时之读,②而又各不相类,故胪举焉以为式。
三、读之记容者。
有以举止之容者。
[601]左传宣公十四年云: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后三读,所以记楚子急遽之容也。
[602]又襄公十四年云: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汝剖分而食之。——记其所「被」「蒙」者,服饰之容也。
[603]荀子议兵篇云: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其中七读,记兵容也。
[604]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诸臣伪劫君者,而负罪以出,君止。——「伪劫君者」,记饰似之容也。
记比较。
[605]又襄公二十九年云: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此譬其所在之危也。
[606]又昭公三年云: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③
[607]庄子列御寇云: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608]又云: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④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诸所引,各有比较之读,以状其所比之容也。
记情景。
[609]汉书萧望之列传云: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句前诸读,记情景也。
[610]汉书司马迁传云: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园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611]又司马相如传云: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612]又贾捐之传云:当此之时,寇贼幷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三引内各有排读,皆以记事之情景也。
至记事之缘因者,最所习见。
[613]左传桓公二年云: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者,言「先书」之故也。
[614]汉书梅福传云:自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
[615]又西域传赞云: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西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616]史记陆贾传云: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
[617]又叔孙通传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
[618]又孟荀列传云: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与坏,序列著书万言而卒。
[619]韩文送董邵南序云: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620]又平淮西碑云:天以唐克肖其德,圣人神孙,继继承承于千万年,敬戒不怠,全付所覆,四海九州岛,罔有内外,悉主悉臣。
[621]又南海庙碑云: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又当祀时,海常多大风,将往,皆忧戚,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解,而委事于其副。——以上所引诸句之先,皆有读以记其事之缘因也。
拟议设想者,皆以言事之未定,而或假设其事以觇其效之有无或理之向背也。
[622]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此设一事君不如舜,治民不如尧之事,以观其合理与否也,故决之以为「不敬君者」「贼其民者」也。而所以可为状读者,盖不如舜之事君,即以状敬君之何若也。凡假设拟议之读言理者,皆可解如「若是」也。
言效者,则假设之读,乃其效之因也。
[623]左传庄公十四年云: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无二心」「纳我」,乃所以「许之」之因也。
[624]又襄公三十一年云: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625]汉书樊哙传云: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几殆。
[626]史记淮阴侯列传赞云:使信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同哉,于汉家*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627]又李将军列传云: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628]又陈丞相世家云: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629]韩文柳子厚墓志铭云: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词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纵使子厚得所顾,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凡此所引,所有假设之读,阅者既已数见于前矣,必能辨之。
然而言容之读,尚不止此,此第举其大凡以为则。
○1以上记处之辞,不尽为读,亦不皆记动作之处所。
○2以上记时之辞不尽为读,亦不皆记动作之时间。
○3「父母」「流水」非读。
○4「山川」「知天」非读。
【10.6.4】凡读先乎句者,常也。其后之者,可条举焉。
本节所引诸读,皆先乎句,无事重引以为证。读之后乎句者,或为叹辞,则见彖二之系一。或用为止词、转词,与比较之读者,则见诸本节。舍此而外,则散见于书。而无例之可绳者仅矣。
[630]左传闵公元年云:犹有今名,与其及也。——此倒文也。是犹云「与其及也,犹有令名。」
[631]又僖公五年云: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是犹云「其爱之也,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632]又僖公二十五年云:苍葛呼曰:‘……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是犹云「‘其俘之也,此谁非王之亲姻乎?’乃出其民。」①
[633]又襄公三十年云: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是犹云「及其入焉,反其田里。」②
[634]赵策云: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是犹云「齐楚则固助之矣,吾将使及燕助之。」诸读之后置者,于义无关焉,而无文则非其常,故识之。
○1杨云:马氏所引三例,仅闵元一例为倒文,余二例非倒文也。 今案:[631]似是倒文。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以「入」为名字,「反其田里及其入焉」解作「并将丰卷之田宅及三年以来的总收入送还丰卷」。
彖七
【10.7】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首卷界说之十一曰:‘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盖初立界说,起、语两词犹未诠解,故以‘字相配’三字隐之耳。所谓‘辞意已全’者,即或惟有起词、语词而语意已达者,抑或已有两词而所需以达意如转词、顿、读之属,皆各备具之谓也。是则句之为句,似可分为两项:一则与读相联者,一则舍读独立者。至不需读而惟需顿与转词者,则所别甚细,不更为类焉。
【10.7.1】夫与读相联之句,已具见于论读节矣。今复自变量则,而于句读下注明焉,俾阅者知所区别已耳。①
史记货殖列传云:白圭,周人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至此一句)。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比读,连「趋时」为一句)。
赵策云:段规谏曰。不可(答句)。夫智伯之为人也(读,起词)。好利而鸷复(静读)。来请地(句)。不与(状读)。必加兵于韩矣(句)。君其与之(句。)与之。彼狃(状读)。又将请地于他国(句)。他国不听(状读)。必乡之以兵(句)。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句)。汉书司马相如传云:今封疆之内(顿,记处)。冠带之伦(顿,起词)。咸获嘉祉(句)。靡有阙遗矣(句)。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域(两顿,或记处,或以地代人,为句之起词)。舟车不通。人迹罕至(两读,言处)。政教未加。流风犹微(两状读,记情景)。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两状读,跟上两读)。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为奴虏(五状读,言内乱)。系絫号泣(静读,贴起词)。内向而怨(至此一句,犹云「中国既受祉矣」,一读,「而夷狄之国,未有教化,不禁内向而怨」,一句。)
汉书司马相如传云:伊上古之初肇(顿,记时)。自颢穹兮生民(读,起词)。历选列辟。以迄乎秦(句)。率迩者(静读,起词)踵武。逖听者风声(两状读)。纷纶葳蕤(顿,言容)。湮灭而不称者(静读,起词)。不可胜数也(句)。继昭夏。崇号谥(两状读)。略可道者(静读,起词)。七十有二君(句)。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两扇句,平列)。汉书张敞传云:朝臣宜有明言曰(对所言则为句,对全节则为读②)。陛下褒宠大将军以报功德(读,起词)。足矣(就所论则为句)。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肯(三读,言故)。请(句之坐动,贯下)罢霍氏三侯皆就第。及卫将军张安世宜赐几杖归休。时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三读皆所请之止词,至此句止,其实「朝臣」至此,为一假设之读)。明诏以恩不听。羣臣以义固争而后许(又两句,其实至此皆假设之读,后乃言效)。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一句,言两效)。霍氏世世无所患苦(又一句,言效节全)。汉书刘韵传云:往者缀学之士(顿,起词)。不思废绝之阙(读)。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三短句)。学者罢老(静读)。且不能究其一艺(句)。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两平句,接上)。至于国家将有大事(状读)。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顿,解大事)。则幽冥而莫知其原(句)。犹欲保残守缺③(状读)。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两句,反正)。或怀妒嫉(读)。不考情实(句)。雷同相从。随声是非(两状读)。抑此三学(句)。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两平读,公承上句)。岂不哀哉(结句)。汉书刘向传云:今以陛下明知(读)。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诛(两对读,皆假设也)。览否泰之卦。观雨雪之诗(两对读)。察周唐之所进(止词之读)以为法(转词)。原泰鲁之所消以为戒(两对读)。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两对读)。以揆当世之变(转词,连上,两读所共)。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羣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四对读)。决断狐疑。分别犹豫(又两对读)。使是非炳然可知(禁令之读,为前两读所共。至此计十四读,皆为「诚」字所连,读式五变)。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两平句,言效)。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总结,两决句)。
韩文谏佛骨表云:今闻(句之坐动)陛下令羣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四读,止词。至此句止)。臣虽至愚(静读)。必知陛下不惑于佛(静读,贴「陛下」)。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一读,「知」之止词,句止)。直以年丰人乐(读,言故)。狥人之心(读)。为京都士庶(顿,转词)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句)。安有圣明若此(静读)而肯信此等事(读,「有」之止词)哉(连上「安有」两字为句)。
韩文郑公神道碑文云:公与宾客朋游饮酒(读,记处)必极醉(句)。投壶博奕穷日夜(句)。若乐而不厌者(比读)。平居狥帘阁据几(读,记处)。终日不知有人(句)。别自号白云翁(句)。名人魁士兵(顿,分母,「鲜」之偏次)。鲜不与善(句)。好乐后进(句)。及门接引(读)。皆有恩意(句)。又袁氏先庙碑云:公惟(读之坐动)曾大父、大父、皇考(起词)比三世(顿,同次)。存不大夫食。殁祭在子孙(两读)。唯(又一坐动)将相能致备物。世弥远。礼则益不及(三读,言所以「唯」立功之故)。在慎德行业治。图功载句。以待上可(两读,一顿,至此以言所「惟」如是故)。无细大(静读)。无敢不敬畏(句)。无早夜。无敢不思(同上)。成于家。进于外。以立于朝(两句一读,以言其效。以上皆心中所「惟」者,下以实征)。自侍御使历工部员外郎、祠部郎中、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华州刺使、金吾大将军(七顿,同次)。由卑而巨(读)。莫不官称(句)。遂为宰相。以赞辨章。仍持节将蜀渭襄荆(又两句,顶上「将相」二字)。略苞河山。秩登禄富(两读)。以有庙祀(转词,至此为下句之起词)。具如其志(句)。又垂显刻。以教无忘(又一句。读句分顶上文「图功」「载句」两事)。可谓大孝。
又与袁相公书云:合下傥引而致之(读附起词)。密加识察(状读)。有少不如意(读,乃「识察」止词)。愈为欺罔大君子(句)。便宜得弃绝之罪于门下(再足一句)。诚不忍(状读)奇实横弃道侧(读,「忍」之止词)。而合下箧椟(顿,起词)。尚有少阙不满之处(又一状读)。犹足更容(读,「忍」之止词,与「奇实」一读,皆以言故,其实自「诚不忍」至此为一正读)。辄冒言之(句,以「不忍」之故,故「冒言之」也)。
又上郑尚书启云:愈幸甚(静读)。三得为属吏(句)。朝夕不离门下(读)。出入五年(读,言时。)窃自计较(读之坐动。)受与报(顿,下读之起词。)不宜在门下诸从事后(止词之读。自「计较」至此止,为言故之读。)故(连字,一顿)事有当言(读)。未尝敢不言(句)。有不便于己(读)。辄吐私情(句)。合下所宜怜也(结句,犹云「此乃合下所宜怜也」。故静读为表词)。
历引诸书,分注读句区别,或有未尝,知所难免,而大致若是。学者诚密加察识,则读与读与夫句读之所以相辅而能足其辞气者,知泰半矣。因更引昌黎全序以明之。
送高闲上人序云:苟可以寓其巧智(假设状读)。使机应于心。不挫气(读,「使」字连上)。则神完而守固(句,言效)。虽外物至(宕读)。不胶于心(足句)。尧舜禹汤治天下(连下计八读,皆起词)。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五读同式)。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三读,又一式,共计八读)。乐之终身不厌(句)。奚暇外慕(足一句)。夫外慕徙业者(读,起词)。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者(读,表词)也(句,两读集成)。往时张旭善草书(读,贴起词)。不治他伎(句)。喜怒窘穷(顿)。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共计四顿,皆分母偏次,犹云「诸情之中」也,下文乃云「如有动于心」)。有动于心(至此一状读)。必于草书焉发之(句)。观于物(句,挺接前文)。见(读之坐动)山水崖谷(一顿,「见」之止词,下同)。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共计五顿)。天地事物之变(顿,总前五顿)。可喜可愕(表词,贴前顿,或云「凡天地事物之变之可喜可愕者,皆寓于书也」)。一寓于书(句)。故旭之书(顿,起词)。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句)。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句)。今闲之于草书(顿)。有旭之心哉(句)。不得其心而逐其迹(状读)。未见其能旭也(句)。为旭有道(句,提起)。利害必明(读)。无遗锱铢(句)。情炎于中。利欲斗进(两读平)。有得有丧。勃然不释(两读承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两句有先后)。今闲师浮屠氏(顿,同次)。一死生。解外胶(读)。是其为心(读)。必泊然无所起(句)。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句,同上)。泊与淡相遭(状读)。颓堕委靡(顿状)。溃败不可收拾(读,足上读)。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句)。然吾闻浮屠人善幻(静读)。多伎能(静读,至此句止)。闲如通其术(状读)。则吾不能知矣(句)。
○1马氏所注「句」「读」「词」「顿」以及其它名目,颇有难于索解乃至显然错误者,不复详注。
○2按照‘对所言则为句,对全节则为读’的说法,划分「读」和「句」就没有确定的标准了。
○3章校:「保」原误「抱」。
【10.7.2】至舍读独立之句,非谓句之前后皆无读也,惟句与句或自相联属,而前后之或有读焉,亦不若句读错置犬牙者然也。原夫句之为句也,至为繁赜,要无定例之可循。今欲资为论说,试别其式为四。
【10.7.2.1】一,排句而意无轩轾者。
凡有数句,其字数略同,而句意又相类,或排两句,或迭数句,经籍中最习用也。
[635]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三句为排句,为其句字、句意近似故也。
[636]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余如
[637]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38]又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39]又泰伯:曾子曰:‘鸟之将死,其呜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40]又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41]又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642]孟子滕文公下云: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秋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643]又离娄上云: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44]又云: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645]左传隐公九年云: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
[646]又僖公三十三年云: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
——所引诸迭句,或两排,或三排,其字数、意义大略相同。间有先之以读者,仍不失为排句也。至如
[647]赵策云: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
[648]又云:大王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海隅鱼盐之地,楚必致橘柚云梦之地,韩魏皆可使致汤沐之邑,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
[649]楚策云: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650]秦策云: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累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隳,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鬼神狐祥无所食,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
[651]汉书东方朔传云: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652]又王尊传云:臣等窃痛伤尊修身絜己,功着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今一旦无辜制于仇人之手,伤于诋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独掩怨雠之偏秦,猥被共工之大恶,无所陈怨愬罪。
[653]又匈奴传云:外国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隶以恶,其强难诎,其和难得。胡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
[654]韩文南海神庙碑云:公遂升舟,风雨少弛。棹夫奏功,云阴解驳。日光穿漏,波伏不兴。省牲之夕,载旸载阴;将事之夜,天地开除。月星明穊,五鼓既作,牵牛正中,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文武宾属,俯首听位,各执其职。牲肥酒香,*爵静洁,降登有数,神具醉饱。海之百灵秘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阖庙旋舻,祥颷送颿。旗*旄麾,飞扬晻蔼。铙鼓嘲轰,高管噭噪。武夫奋棹,工师唱和。穹龟长鱼,踊跃后先。干端坤倪,轩豁呈露。祀之之岁,风灾熄灭。人厌鱼蟹,五榖胥熟。
[655]又答尉迟生云: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揜。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体不备不可以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愈之所闻者如是。
所引诸段,排句多而式亦各异,可取则焉。
迭句有以状字、连字为呼应者,已详于八卷承接连字节矣,重录数则以为式。
[656]榖梁僖公二年云: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以下也。——首两排句,连以「而」字。
[657]史记蔺相如列传云: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此两句连以「亦」字。
[658]又季布列传云: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句闻当世。——下句以「亦」字为承。
[659]又云: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①
[660]庄子秋水云: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661]左传昭公四年云: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之何虞难?
[662]史记刺客列传云: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663]韩文与于襄阳书云: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664]又送杨少尹序云: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665]又黄家贼状云:德既不能绥怀,威又不能临制。
[666]又上崔虞部书云:既以自咎,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②
[667]又谢孔大夫状云:欲致辞为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命苟贪,又非循省之道。
诸引排句,各有「而」「亦」「且」「又」「或」「既」「则」诸连字,与状字相为承接,则迭句便觉灵动矣。
又以上所引一切排句,其句意并无浅深之别,是不可以辨者。不然,则为下式矣。
○1杨云:二句乃上下承接之句,非迭句,与各例不类。
○2【8.2.4.2】节说:‘「既」字所附者,辞气未完,皆读也’,并引[663][664][666](=[八?556,551,557])三句为例,与引处说「既」「又」所连为迭句不同。似以前说为胜。
【10.7.2.2】二,迭句而意别浅深者。
迭句有似排句,其格式相似,其字数略等。所谓意别浅深者,先后句意或判轻重,或相比较之谓也。
[668]汉书贾谊传云: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盭。
[669]又云: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
[670]又云: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葅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三引,所谓先后句意有轻重、比较之别者皆具焉。
[671]左传昭公三年云: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岂惟」以下三句之意,皆递进也。
即[672]隐公元年云: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犹」「况」两字相比,「况」字后所有语词隐寓者,十而有九,然辞意尽达矣,不谓之句可乎?
是则[673]昭公元年云:不宁唯是,以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674]又云:子木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
[675]燕策云: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676]史记平准书云: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
[677]汉书赵充国传云:诚令兵出,虽不能灭先零,亶能令虏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释坐胜之道,从乘危之势,往终不见利,空内自罢敝,贬重而自损,非所以视蛮夷也。
[678]又贾捐之传云: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
[679]又刘向传云: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降为皁隶。纵不能止,奈宗庙何?——所引诸句之式,或不相类,而各有连字呼应,故皆有浅深之别。
[680]左传昭公元年云: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681]又襄公三十一年云: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682]又哀公六年云:再败楚师,不如死;弃盟逃雠,亦不如死。
[683]庄子天运云: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684]韩文潮州刺史谢上表云: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非如陛下承天宝之后,接因循之余,六七十年之外,赫句兴起,南面指麾,而致此巍巍之治功也。
[685]赵策云:故劝王无齐者,非知不足也,则不忠者也。非然,则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欲轻王以天下之重取行于王者也。非然,则位尊而能卑者也。
诸引六引,虽各有读交错其间,而句意则层层递进,可取法焉。凡此句法,皆详诸八卷连字矣。①
○1本节所列例句,多与【8.4.4】【8.4.6】各节所引相类似,所用连字有相同者。但彼处说:‘推拓连字,惟以连读而已’,与此处说是迭句不同。
【10.7.2.3】三,两商之句。
[686]公羊隐公三年云: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盖终为君矣?’——此两商之句也。一见于八卷之终,又见于卷九传疑助字。①大致皆先之以读,以为两设者也。]
[687]公羊桓公十一年云: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
[688]又襄公二十九年云: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
[689]左传昭公三年云:敝邑之往,则畏执事其谓寡君而固有外心;其不往,则宋之盟云。
[690]又哀公十五年云:天或者以陈氏为斧斤,既斫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其使终飨之,亦不可知也。
[691]又昭公三十年云:旧有丰有省,不知所从。从其丰,则寡君弱,是以不共;从其省,则吉在此矣。唯大夫图之。
[692]史记淮阴侯列传云: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
[693]汉书杨恽传云: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
[694]又鼌错传云: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纔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695]韩策云:今兹効之,明年双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
[696]魏策云: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697]赵策云:今臣亲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
[698]韩文论变盐法事宜状云:臣以为乡村远处,或三家五家,山谷居住,不可令人吏将盐家至户到。多将则粜货不尽,少将则得钱无多。
[699]又复雠状云:伏以子复父雠,……最宜详于律。而律无其条,非阙文也,盖以为不许复雠,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雠,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
[700]又论变盐法事宜状云:百姓宁为私家载物取钱五文,不为官家载物取十文钱也。
[701]又云:臣以为若法可行,不假令宰相充使;若不可行,虽宰相为使无益也。
诸引两商之句,大致相类,概皆先之以读,所以为设问也。其于设问之读,有煞以传疑助字者,则见诸九卷。要之,此种句法,辨事理最为便利。
○1参【8.2.3.3】【8.4.5】【9.8.3】【9.10.2】【9.11.3】各节。
【10.7.2.4】四,反正之句。
反正之句者,即前后句意义相背,中假连字以捩转也。捩转而不用连字者亦有焉,然不概见也。此种句法,详于八卷转捩连字矣。①
[702]史记游侠列传赞云: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
[703]汉书霍光传赞云: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立女为后,湛溺盈盈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两引,上下句义相反者,参「然」字以转焉。
[704]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705]汉书赵充国传云: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两引,以「而」字为转者。
[706]考工记云: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707]公羊僖公三十三年云: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此两引,转以「然而」者。至如:
[708]史记大宛传云: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709]又萧相国世家云: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扫居臣等上。
[710]汉书王尊传云:天下皆言王勇,顾但负责,安能勇?如尊乃勇耳。
[711]韩文与崔羣书云: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
[712]魏志吴质传云: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
[713]史记王翦列传云: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714]汉书贾谊传云: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715]又司马迁传云: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诸引上下句,则以「乃」「顾」「抑」「但」「独」「特」为掉转者。
[716]吴语云: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
[717]韩文读荀子云: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
[718]赵策云: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719]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720]论语里仁云: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21]又子罕云: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722]左传成公十六年云: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②
[723]庄子德充符云: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724]榖梁隐公元年云: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以上诸引,上下句义相背,而无连字为转也。「今」字用于节首,往往以代转捩连字;而参于句中者,间有然矣。
[725]孟子告子上云: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年内为妻妾之奉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26]又告子下云: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727]论语雍也云: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三引「今」字,用以指时,而亦藉以为转也。其在句首者,国策最习见也。
[728]论语先进云: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729]孟子梁惠王下云: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则以「曾」「直」两状字为转矣。
故反正之句,所用以为掉转之字者,难以枚举,然终以「然」「抑」「而」及「然而」诸连字为常,故不惮再自变量则以究其用。
「然」字掉转。
[730]汉书司马相如传云: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然犹蹑梁甫,登太山,建显号,施尊名。
[731]又赵充国传云: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
「抑」字掉转。
[732]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
「而」字掉转。
[733]左传宣公十一年云: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734]秦策云: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735]齐策云: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
[736]燕策云:本欲望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辱,而君不得荣。此一举而两失也。
[737]魏策云: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738]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赏之。
[739]韩文答陈商书云:今举进士于此世,求禄利行道于此世,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与?
[740]又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云: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
「然而」掉转。
[741]汉书匈奴传云: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订。然而未肯称臣也。
[742]史记田齐世家云:豨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743]韩文樊绍述墓志铭云:曰: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必出入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函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然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也。
「不然」「然后」「特」掉转。
[744]左传襄公十年云:曰:‘是实班师,不然,克矣。’
[745]韩文禘祫议云:今輙先举从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说。
[746]又上张仆射第二书云:其指要非以他事外物牵引相比也,特以击球之间之事明之耳。
繁引诸句,皆反正相生,文笔流动而不板滞,学者所最当取则者也。
○1参【8.3.1】至【8.3.4】各节。
○2引句无反正之义。
【10.7.2.5】四式既定,凡类是者,举可隶焉。惟引四式,要皆施于段落之中。至如段落所有之结句、起句,迄无定则,然要不越连字、助字两卷所引句式之外,学者贵观其会通焉。
泰西方言之论句法也,四式之外,加一相因之句,即谓上下之句有相因之理,或言固然,或言所以然也。而此式于第二式意有浅深之句,与第四式反正之句,皆可归焉。
故[747]汉书赵充国传云: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748]又匈奴传云: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而不悔也。
[749]秦策云:子待伤完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750]齐策云: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近。——四引,上下句中,有间「故」「是以」与「则是」者,有不间者,而两句之意,要皆有浅深异同之各别,故可隶于前式。而句法之类是者,亦皆然也。
【10.7.3.1】段落之长者,概有起句。
[751]论语季氏云:且尔言过矣。——一提,下文申说。
[752]孟子梁惠王上云: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一句决事,上文翻说。
[753]又梁惠王下云: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下文翻说。
[754]又公孙丑上云:人皆有不忍之心。——一句立义,下文接说。
[755]又离娄上云: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756]又尽心上云:民非水火不生活。
[757]左传文公七年云:同官为寮。
[758]其文公十三年云:晋人,虎狼也。
[759]又成公二年云:其晋实有阙。
[760]其成公九年云:楚囚,君子也。
[761]又襄公三十一年云: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762]又定公四年云: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
[763]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养虎者乎?
[764]又云: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765]又秋水云:且子刎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766]魏策云:夫物相多类而非也。
[767]秦策云: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768]齐策云:今齐将近矣。
[769]秦策云: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矣。
[770]汉书司马相如传云: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
[771]又云: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
[772]又黄霸传云:臣敞非敢毁丞相也。
[773]又杨恽传云: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
[774]又云: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
[775]又疏广传云:吾岂老誖不念子孙哉?
[776]又匈奴传云: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
[777]韩文送许郢州序云:凡天下之事,成于自同而败于自异。
[778]又论小功不税书云:君子之于骨肉,死则悲哀而为之服者,岂牵于外哉?
[779]又禘祫议云:毁庙之主,皆当合食于太祖。献懿二主,即毁庙主也。
诸此所引,皆于段落之始,先树一义,以为下文展拓地步。其句式则已散见于八、九两卷矣。
【10.7.3.2】至段落之结句,所以结束一段之意,概皆助以助字,其句式则加详于助字篇。
[780]礼大学云: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781]又云: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两引皆所以结上文者也。
[782]论语学而云:可谓好学也已。
[783]又是为政云;回也不愚。
[784]又八佾云:足则吾能征之矣。
[785]又子路云:焉用稼?
[786]又季氏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87]孟子梁惠王上云: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788]又云: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789]又公孙丑上云:故久而后失之也。
[790]又云:惟此时为然。
[791]又滕文公上云: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792]又云:而暇耕乎?
[793]又滕文公下云:此之谓大丈夫。
[794]又云:子以为泰乎?
[795]又云:国之所存者幸也。
[796]又离娄上云: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797]又告子下云: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798]左传文公七年云:为同寮故也。
[799]又襄公三十一年云:是以鲜有败事。
[800]又定公四年云: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801]秦策云: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802]齐策云:则是非徒示人以难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
[803]秦策云:是王有毁楚之名,无得地之实也。
[804]又云: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
[805]庄子至乐云:今又变而至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806]又人间世云: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807]史记货殖传云: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808]汉书高帝纪云: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809]史记张陈列传云: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
[810]汉书食货志云:此今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811]又秦策云: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812]赵策云: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813]汉书贾谊传云:胡不用之淮南济北?执不可也。
诸此引,皆以结束段落。而句法之变,止于是矣。
【10.7.4】又叙记之文,所以记事,事万变而不齐,文必屈曲而适如其事,故其句读长短不一。有一字者,有长至数十字者。又往往句胜于读,①迥不若论议者之句读错落相间者也。史记项羽本纪、刺客列传,汉书霍光传,皆传文之尤佳者,盖皆脍炙人口,故不录。录其可为法者数则,而为句、为读分注于下,则阅者庶不叹其阙如。而种种句式,既皆论及,可谓无遗憾矣。
史记封禅书云:少君者(顿)。故深泽侯舍人(同次)。主方(句)。匿其年及其生长(读)。常自谓七十(句)。能使物却老(句)。其游(读)。以方遍诸侯(句)。无妻子(句)。人闻(读)其能使物及不死(读为止词)。更馈遗之(句)。常余金钱衣食(句)。人皆以为(读)不治生业而饶给(读为止词)。又不知其何所人(读为止词)。愈信(总上两句)。争事之(句)。少君资好方(读)。善为巧发奇中(句)。尝从武安侯饮(读)。坐中有九十余老人(读)。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句)。老人为儿时(读)。从其大父识其处(读)。一坐尽惊(句)。少君见上(读)。上有故铜器(读)。问少君(句)。少君曰(句)。此器(顿)。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句)。已(顿)而案其刻(读)。果齐桓公器(句)。一宫尽骇(读)。以为(顿)少君神(读)。数而岁人也(句止)。少君言上曰(句)。祠灶(读)则致物(句)。致物(读)而丹沙可化为黄金(句),黄金成。以为饮食器(读)。则益寿(句)。益寿(读)。而海中蓬莱僊者乃可见(句)。见之以封禅(读)。则不死(句)。黄帝是也(句)。臣常游海上(读)。见安期生(句)。安期生食巨枣(句)。大如瓜(读)。安期生僊者(读)。通蓬莱中(句)。合(读)则见人(句)。不合(读)则隐(句)。于是天子始亲祠灶(句)。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句)。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句止)。史记河渠书云:夏书曰(句)。禹抑鸿水(句,冒起)。十三年过家不入门(读)。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岛(四平句,共一顿)。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两平句)。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三小句束)。然河蓄衍溢(读。下读起词)害中国也(读,起词)尤甚(读)。唯是为务(句)。故道河(句)。自积石(顿)。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三读平)。及孟津雒汭(顿)。至于大邳(又一读)。于是禹以为(总读,坐动)河所从来者(静读)高(读,言故)。水湍悍(状读)。难以行平地②(读,亦言故)。数为败(总读,止词)。乃厮二渠(句)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读,「引」字止词)。过降水。至于大陆(读)。播为九河。同为逆河(两读,同上)。入于勃海(读,皆「引」字所属。至此「厮二渠」之句止)九川既疏。九泽既洒(两平读)。诸夏艾安(句)。功施于三代(又结句)。自是之后(顿,言时)。荥阳下(顿,指地)引(句之坐动)河东南为鸿沟(读)。以通宋郑陈蔡曹魏(顿,记地)。与济汝淮泗会(又读,皆「引」字止词,句止)。于楚(顿,指地)。西方(顿,指向)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句)。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同上)。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又二句,同上)。于蜀(顿)。蜀守冰凿离碓(顿,起词)。辟沫水之害(读,言故)。穿二江成都之中(句)。此渠皆可行舟(句总)。有余(读)则用溉浸(句)。百姓飨其利(句)。至于所过(读)。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句)。然莫足数也(句束)。
史记大宛列传云: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读,言故)。其后从吏卒(顿,起词)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读,为止词)。求使(顿,即「以求使」也。至此句止)。天子为其绝远(读,言故)。非人所乐往(读)。听其言。予节(句,两扇)。募吏民(句)。毋问(读)所从来(又一读)。为具备人众遣之(句)。以广其道(顿,自「募吏民」至此,句止)。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读)。及使失指(读)。天子为其习之(读)。辄覆案致重罪(句)。以激怒(顿)令赎。复求使(顿后之读,至此,句止)。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句,两扇)。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句)外国所有(读,为止词,句止)。言大者(读)予节(句)。言小者为副(同上)。故妄言无行之徒(顿,起词)皆争效之(句)。其使(顿)皆贫人子(读,表词)。私县官赍物(读)。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句)。外国亦厌汉使(读)人人有言轻重(句)。度汉兵远不能至(读)。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顿)。汉使乏绝(读)积怨。至相攻击(句)。
韩文顺宗实录云:〈阳〉城(顿),字亢宗(读)。北平人(句)。代为宦族(句)。好学(句)。贫不能得书(读,言故)。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读)。窃官书读之(句)。画夜不出(读)。经六年(读)。遂无(句)所不通(读承,句止)。乃去沧州中条山下(句)。远近慕其德行(读)。来学者(读)相继于道(句)。闾里有争者(读)。不诣官府(句)。诣城以决之(句)。李泌为相(读)。举为谏议大夫(句)。拜官不辞(句)。未至京师(读)。人皆想望风采(句)。云(句)。城山人(顿)。能自苦刻。不乐名利(两读)。必谏诤死职(句)。下咸畏惮之(句)。既至(读)。诸谏官纷纷言事(读)。细碎无不闻达(句)。天子益厌苦之(句)。而城方与其二弟牟、容(顿)连夜痛饮(句)。人莫能窥其意(句)。有怀刺讥之者(读)。将造城而问之(句)。③城揣知其意(读)。辄强与酒(句)。客或时先醉(读)。仆席上(读)。或时先醉(读)。卧客怀中(读,皆言故)。不能听客语(句)。约其二弟(读)云(句)。吾所得月俸(读)。汝可度(总读坐动)吾家有几口(承读)。月食米当几何(承读)。买薪菜盐米(顿)。凡用几钱(承读,皆为「度」字所属)。先具之(句)。其余悉以送酒媪(句)。无留也(句)。未尝有(句)所贮积(读,句止)。虽其所服用(读)切急不可阙者(读)。客称其物可爱(读,设辞)。城辄喜(读)。举而授之(句)。陈苌者(顿)。候(读)其始请月俸(承读)。常往称其钱帛之美(句)。月有获焉(句)。
○1
‘句胜于读’不知何解。如其意为句多于读,举例所注又似不然。所注句读亦有难于理解者,如河渠书「乃厮二渠」后注‘句’;「北载之高地」后注‘读,「引」字止词’;大宛列传「其吏卒亦辄盛推」后注‘句’;顺宗实录「遂无」后注‘句’。
○2「难」原误作「虽」。中华书局本史记作「难」,汉书沟洫志亦作「难」。
○3章云:「之」,东雅堂本作「者」,注云:‘今按此二句亦衍一句,疑亦以修改重复而误也。今当削去「讥之者将」四字。’
词语索引
A
安 131,142,143,406,408,526,527,602
B
拜 262,263
拜…为 186,263
半 117
被 279,281
本名 681,179,801,147,189,199,326,563
彼 50,82,86,90―1,147,149―51,364,366
彼其 112,150
比1(比较) 234―46
比2(记时连字) 98, 516―7
比辞 313
比读(与比之读、比较之读) 64,690,696
比拟句读 650
比拟之句 544
俾 365
毕 397
必 229,230,399,530
必也 400,565
陛下 69
边 176
遍 153,154
弁读连字 679
表词
58,124,127,134,137,185,188,215,222―34,353,374,375―6,400,433―4,499,539―43,651,691
别称 215,216
宾次 59,60―1,86,132―3,141,174―81,644
不 78,209,211,269―70,272,381―2,401―2,549―50,618,655―6
不…不… 512―3
不存(约分) 221
不得 549
不可 549
不可不 549
不能 549
不宁…又 708
不然 580,714
不如 709
不失(约分) 221
不似 601―2-
不惟 535
不亦…乎231,601
不有(=若无) 310
不…则 512
不者 413
不知 614
不足 549
C
纔 221
财 396
策命…为 187
侧 177
曾 411,602,679,713
差比 234,238,240,432,651
差比之句 589
常 392
尝 411,571
尝已 393
臣 88
成 262
成语 411
诚1(状字) 231,399
诚2(连字) 528―9,530
诚使 530
承动 424
承读 359―66,561―2
承接连字 471―517
承转连字 604
叱嗟 633
重言1(同次) 183
重言2(状字) 331,388
重言状字 388
重指 153,194,503
初 392,393
传是… 187
传信助字 538,578,598,621,624,626,627传疑助字 536,599,617,621,627,629
垂 397
纯 394
此 50,101,102,103,117,149,150,151,193―4,443,444,459―60,542,543,551,655,658
此其 112
此之谓 544
次1(格) 59,161―98
次2(序数) 218
次者 218
次之 218,412
从 287,297,462
D
大 382,386
大抵 157,158
大氏 158
大氏无虑 158
大凡 157,158
大归 157,158
大较 158
大略 158
大率 157
大体 158
大要 157,158
大致 158
代字 50,82―5,174,199,272,329,382,416,456,461,564,651,652,656
单静字 203
单字之句 202
但1(状字) 231
但2(连字) 523,712
当1(动字) 261
当2(助动字) 284
当3(介字) 462―3
当4(记时连字) 516
党(群名) 69
得 284,304,314―5,317,318,323,472,549
得无 601,614
得微 614
得以 320
等 155―6
第1(序数) 218
第2(转捩连字) 523
调 263
调为 263
叠 396
迭接 685―6
迭句 586,610,705,707,708―10
迭言 184
迭韵 动字 352
迭韵 状字 332,387
鼎 393
读(豆)
61―4,83,148,193,224,225,230,235,309,418―22,435,436―7,514―5,543,555,566,571,577,636―47,651,676―99
读之记 676―80
读之位 680―4
读之用 687―98
动字
50,63,70,199,247,326―34,359―61,361―3,379,380,386,417,429,439,442,453,458,462,471―5,475―7,477―9,480―1,564,596,599
动字辨音 334―50
动字假借 326―33
动字骈列 351
动字相承 353―74
都1(约指代字) 154
都2(叹字)54,633
都计 156
独 523,602,620,712
断(状字) 399
断词 226,263,264,434,458
断辞 226,262,264,651
对待静字 202
对待之名 77
对语之句 639
顿 83,149,225,382―3,448,542,651,652,665―76
多 155
咄 633
咄嗟 633
E
而1(指句代字) 88,89
而2(连字) 53,210―1,369―72,373―4,448,471―95,507,560,571,573,707,709,712,713
而3(助字) 624
而不 211
而独 489
而…独 489
而反 489
而方 494
而…方 494
而复 486,510
而何 484
而后 494
而或 490
而…或 490
而竟 489
而况 486,531,532
而…乃 489
而且 486
而…适 494
而已 369,492,530,576
而已矣(参合助字) 575
而…亦 486
而…犹 487
而又 485―6
而止 492
尔1(代字) 50,88―9
尔2(助语) 387,388,389
尔3(状字) 395―6
尔4(助字) 576,578,579,598,621
尔(助字) 578
耳 228,237,536,545,576―8,598,680―1,692
耳矣 625
耳哉 627
F
发语辞 147
凡 116,156―7
反正之句 711―4
泛指代字 269
方 99,392,516
非1(断词) 58,225―6,228,229,545,546,550
非2(状字) 461
非…不 512
非…而 484
非…则 512
非亶…又 708
非独 535
非独…亦 709
非如 709
非徒…又 708
非惟 535
匪 405,406
封 186,187,263,285
夫1(代字) 50,86,90―1,147―9
夫2(提起连字) 464―5,470―1
夫3(助字) 599,621,622,623,627―9
夫其 149
夫如是 151,580,687
夫若然 687
夫以 448
咈 54
弗 272,405,550
弗…弗 513
弗辞 269,270,271,272,309,361,503,548,653,655,658,660
弗能 549
甫 516
甫乃 516
甫欲 516
复 533,535
G
盖1(提起连字) 464,469
盖2 230,383―4,396,397
感叹之句 568
告 261
阁下 69,89
各 144―5,191
更(状字) 397
公 89
公名 68,79,147,199,215,326,562
公共之名 643
躬 107
苟 528
古也 565
固 229,399―400,535,570―1,602
故 513―4,551,715
顾 524―5,602,712
果1(状字) 381,383,399
果2(连字) 528
过(动字) 287―8,690
过(状字) 231
H
何 134―42,406―7,608,649
何故…为 457
何乃…为 457
何渠 409
何如 137
何若 137
何所 135
何为 457
何谓 139,540
何也 136,540
何以 443
何以…为 140―1,232,457
何用 460
何由 459
何与1(介字) 453
何与2(助字) 135
何哉 135
何者 135
何…之(感叹) 135
何-…之为 140,457
何自 461
曷 131,142―3,406―7,660
曷其 611
曷为 457
合为 187
合助动字 624
吓 633
后词 131
乎1(介字) 102,142,238―9,278,289―90,294―6,428,429,430,438―9,531,532
乎2(助字) 48,53―4,58,228,535,536,545,556―7,568,588,599―607,627―8,680―1
乎3(助语) 388―9
乎哉 629―30
呼人之次 161
胡 142,143,406―7
互指 144
互指代字 159,450―1
化 262
化为 187
化…为 285
会 99,516,517
活字 51
伙颐 633
嚄 633
或 155,383,410,507―8,707―8
或彼 382
或此 382
或谓之 544
或之谓 544
J
及 195―6,210,451,471,507,516,517
及其 510,511,517
及至 197,510,511,517
即1(决词) 58,59,225,226
即2(连字) 506,507,527,528,679,710
极 243,244,397―8,462
极比 234,241―6
亟 396
己 109,110
几 392,602,609
忌 624
既 333,381,508,509,510,569,570,571,707,708
既而 494
既…而 510,571,707
既…而复 510
既已 393
既…又 509―10,707
记处之读 694
记处转词 662
记时连字 99
记时之读 591,696
记时之字 393
记时转词 663
继事之词(辞) 496,509,521
记数静字 211
加词 64,189―94
加读 193
加语 124,129
假 528,529
假令 325,529
假设 325,529
假设词气 124
假设之词(辞) 310,460,468,563
假设之读 698
间 176,177,178,411
间之 412
见 279―81
见…于 281
渐 398
将1(连字) 533,534,604
将2(状字) 391,392,552,553,620
将3(介字) 256
交 159
教 261
较量之词(辞) 133,138
皆 153,191
接读代字 85,111―31,378,676―7,688,691,692
嗟 631,632,633,634
嗟兹 632
嗟嗞 632
嗟乎 607,634
嗟子 632
节 83
结句 714,715
介字 53,249,414,422,424,428,437,439,449,455,459―63
今 53,421,464―6,471,713
今而 494
今夫 470
今也 413,466,565
今者 412
仅 398
* 398
厪 398
尽 153
近 412
近者 412
寖 397
浸假 325,530
禁止之辞 404
警辞 184
竟 392
静字
51,70,185,188,199―246,330―1,381,386,415―6,428―9,446,475―7,477―9,480―1,540―1,564,566,595,607,691―2
久之 412,425
就 529
居顷 411
具(俱) 154,191
遽 409
巨 409,601
讵 409
巨 409
距 409
句 55―6,61,83,514―5,576,581,636―43,686,700―21
句读分析示例 700―4,718―21
绝 398
决词 226
决辞 309,310,400
决断之词 80
君 89
K
慨叹之辞 162
可 282―3,304,314―6,321,323,547,549
可得 322
可以 318―9
可亡 602
况 531―2
况乎 532
况于 532
L
类 312―3
犁 393
梨 393
里(羣名) 69
立 386,392
连及之辞 195
连字 53,455,464,466,471,491,508,513,516,521,522,524,530,531,533,535
良 399
良久 412
两 154
两商迭句 614
两商之句 619―20,710―1
捩转 487
令1(动字) 364―5
令2(连字) 528
旅 69
虑 157
虑率 157
M
每 144―5
蒙 282
弥 397,398
靡 405
蔑 405
名 49,68,71―6,80
名…为 285
名字
49,68,71,72,73,77,78,180,225,299,301,382,385,415,416,417,439,445,453,455―6,459,460,461,594,607,651,687
名字辨音 71―6
名字骈列 77
命戒之句 640
莫 154,240,269,270―1,272,550,658,659
莫得 549
莫若 708
莫…为 240
N
乃1(代字) 89
乃2(决词) 225―6,229
乃3(连字) 487,521―2,712
乃若 522
乃者 412,522
奈何 137―8,139,395
奈…何 138
内 176
内动 57,286,288,294,297,302,661
内动字 57,286,293,296,297,298,302,661
能 314,316―7,322,323,547,549
能无 601
能以 320
拟议之读 698
拟议之句 600,613
宁 527,531,533,534,602,603,604,613,614
宁…宁 534,604
宁渠 409
诺 400,633
P
排句 224,704―8
排行句读 649
旁 177
丕 402
譬犹 545
偏次 60,86,124,128,133,163―73,374,377―8,417―8,433―4,644
偏次之用 163―5
撇转之辞 533
平比 234―5,651
平比之句 675
颇 397
Q
其1(代字) 50,83,84,90,91,96―101,111―5,193,194―5,208―9,366,556,676
其2(状字) 410,553,554,606,611,620,624
其3(连字) 618
其…其 534
其次 218
其孰 133
其…者 208
其诸 619
奇 398
起词
56,61,96,124,188,222,247,269,353,374―5,418―21,433―4,528,529,539,636―46,648,649,666―8,683,684,687,688
起辞 607
起句 514,714―5
岂 406,407,408―9,526―7,531,601,602,628,609,613―4,620
岂遽 409
岂巨 409
岂惟 535,708
迁 285
迁为 563
前 393―4
前词 82,83,84,90,115,118,131,189
前次 181,182
前者 412
且1(连字) 210―1,464,466―9,475,534,603,707,708
且2(状字) 392
且3(助字) 624
且而 479
且夫 470
且…且 468
且也 467
且以 448
且犹…而况 531
亲 107―8,183
亲自 183
请 363―4
顷 412
顷者 412
顷之 412,425
渠 409
羣名 69
R
然1(连字) 487,518―21,526―7,711,713
然2(状字) 395,400,401,633
然3(助语) 388―90
然而 479,487,518―9,580,712,713,714
然故 520
然后 513,519,520,590,714
然乃 521
然且 518,520
然则 505,518,519
任…为 187
日者 412
容 409
如1(动字) 151,152,234,235,236,288,312,313,182,383,394,395,401,675,690
如2(连字) 98,507,528,545,679
如3(助语) 387,388,389
如4(=于) 239
如5(=与) 197
如…比 238
如此 151―2,395
如…耳 237
如何 137,313,382,395
如…何 138
如其 512
如…然 237,390
如是 151,152,313,395,687
如斯 395
如…焉 590
如…也 236
如…者 237
如之何 138,139,313
汝(女) 50,86,88,89,272
若1(动字) 151―2,234―7,312―4,382,383,394―5,545,675,690
若2(代字) 88,89,147,149,150,152
若3(连字) 53,98,482―3,491,511,528,679,709,711
若4(助语) 388―9
若5(=与) 197
若6(=而) 210
若…比 237
若彼 395
若此 152,382,395,687,
若夫 511
若何 137,395
若…何 138
若然 687
若…然 235,382,390,590
若是 382,580,687
若斯 151,152
若…焉 390,590,591
若…也 236,237
若…则 503
若之何 137,138,139,395
S
三 396
参合助字 626,627,630
参合字 624
散动 353,359,361,367,368,374,375,377
散动字 417―8,439,441,442
散动诸式 374―9
商较之词 138
上 176
上之 412,425
尚 531,532,602,611
尚犹…而况 532
舍 461
舍读独立之句 704―15
涉 287,288
设 528,529
设辞 530
设辞之读 530
设譬之读 560
设事之读 572,590
设问 608
设问之句 599,613,617
身 107
身自 183
审 399
矧 531,533
甚 230,243,244,246,333,381―2,384―5,397―8
声为 263
师(羣名) 69
实 382,399
实字 48―52,414,428,469,455,536,562,564
始 393,412
始者 412
使1(动字)364―6
使2(连字) 528,529,679
使令之读 689
使无 364,365,366
示 261
是1(代字) 50,82,83
是2(决词) 58,59,186,225,229,425―7,505,534,542,543
是故 514,551
是其 112
是以 103,443
是用 459
适 288
受 282
受动 275―8,279―80,282―5,314―6,430,432,661
受动字 274―85,661
殊 394
孰 131,133―4,452,531
孰若 533
孰与 452,453
数目(滋静) 214
双合助字 627―30
双合字 624
双名 328,329
双声状字 387
双字 394
双字之名 77,201,202
谁 131―3,453,457,540
思 624
斯1(助字) 101―4,658
斯2(连字) 506,573
斯3(助语) 388―9
司词 60―1,124,128,141,211,374,377,422,428―9,431―2,436―8,441―3,445,450
似 304,312
似若…者 237
讼 261
虽 53,98,526―8,530―1,532,679
遂 392
岁 392
所1(=许) 124
所2(代字) 82,111,115―24,193,418,421―2,444―5,676,688,689,690,692,693
所不…者 (誓词) 120,130
所谓 120,189,265,544
所为 457
所为…者 120
所以 116,444―5
所以…者 119,130,135
所由 459
所与 453
所…者 119,130
所自 461
T
他 90
叹辞 607
叹字 54,630―5
傥 527
特 523,712,714
特指 144,147,148,149
特指代字 147―52
提顿之句 587
提起 464
提起连字 464―71
通名 70―1
同次 153,181―98,672―3
同次之例 185―97
同次之用 182―4
同动 304,307,308,310
同动字 304―14
统括之辞 155
统之 324
痛 394
徒 394
推拓(宕)连字 525―35
推宕之读 530
W
外 176
外动 57,249,279,333,652,661
外动字 57,247,248,249,269,279,284,433,462,652,653,658,661
外之 412
亡 604
亡虑 156
亡其 604,614,620
亡繇 459
罔 406
妄 394
微 406,460
唯(惟)1(连字) 383,523―4,527
唯2(状字) 226,317,400,633
惟然 687
唯…能 317
唯…是 426―7
唯…为 226―7
唯…为能 317
唯…之 423
为1(动字) 262―3,265―6,285,455
为2(决词) 58,186―7,225―6,229,262―3,275―7
为3(连字) 98,455,514―5,551,559,679
为4(介字) 61,249,258,259,260,414,455―8,481,665,690
为5(=与) 197
为* 411
为…所 275―6
为是 456
为之 456
谓 188―9,265,543―4
谓辞 187,231,233
谓…何 139,140,265,
谓之何 137,140
未 78,269,270,271,403―4,549―50,656
示尝 392,403
未尝不 548
未得 549
未可 549
未能 549
未有 550
我 50,86,87,110,272
乌 406―7
乌乎 607
呜呼 54,634
恶 131,142,143,407,634
恶乎 143,407
恶用…为 457
于 634
于乎 631
于戏 631,634
吾 50,86,272
无 78,121,123,126,154,155,205,221,240,269,304―10,406,431―2,548,550,587―8,643,658
无不 548
无得 364,365
无可奈何 138
无令 364,365
无乃 601―2
无使 364,365,366
无所 123,305
无属动字 324―5,643
无亦 601―2
无以 305―6
无由 459
无与 306
无…者 126,308
无主动字 516
毋 269,553,554
勿 404―5,554,656
物名别称 216
X
悉 153,154
奚 131,142,143,608,660
奚而 484
奚为 457
奚以…为 143,457
奚以为 143
昔也 565
昔者 412
嘻 632,634
兮 624
徙 285
下 176
下之 412,425
咸 153,154
相 159,272―4,450―1
相因之句 714
乡 69
乡使 529―30
向使 529―30
向也 565
象静 199,200―11,234,566,568
象静司词 211―4,428―9,432
信 399,400,602
行复 393
休 405
虚字 48,49,53―55,414,464,536
吁 54,632,634
吁嗟 632
序数 218
悬设之读 559
洵 399
询问代字 58,131―44,457,660
询商之辞 533
Y
雅 399
焉1(代字) 54,104―6,131,140,141―2,143,240,406―7,611,655
焉2(助字) 48,49,581―97,621,655,681
焉3(助语) 388―9
焉而 593,596
焉尔 597,626
焉耳 626
焉耳乎 630
焉而矣 627
焉乃 593
言 188,261,265―6,267
言故之辞 521
言故之读 558
言容之读 698
言时之字 477
言效之词 405
言效之句 572
耶(邪) 228,535,536,613―6,627―9,681
也
48,53,54,58,79,80,134,136,186,227,235,530,536,538―65,575,587,588,598,604,680,691―2
也夫 623,629
也乎 628
也乎哉 630
也且 624
也邪 629
也已 625
也已矣 626
也与 628
也与哉 630
也哉 627
业 392
一 154
一(壹)切 158
壹是 158
一字数义者 55
伊 90
疑辞 660
疑难之状字 406
以1(介字) 53,61,213―4,255―8,298,414,439―49
以2(连字) 98,210,514,551,558,679
以3(动字) 447
以4(名字) 449
以5(=而) 210,446
以6(=与) 198,449
以此 444
以…而 448―9,480―1
以故 665
以及 195,197
以来 447
以内 447
以上 447
以外 447
以往 447
以为 187,231―4,264,447
以…为 187,231―4,264
以下 447
以之 444
矣 53―4,58,227,495,496,530,532,536―8,556,566―76,598,626―7,680,692
矣夫 623,628
矣乎 628
矣哉 627
已1(状字) 382,391,393,569―71
已2(助字) 576,598
已3(叹字) 633―4
已夫 228,623
已矣 625
猗 624,634
益 245,397―8
亦 381,382,527,530,533,534,535,707,708
抑1(连字) 53,533―4,603―4,614,617,619,712,713
抑2(叹字) 631
抑亦 619
懿 631
意1(连字) 534,604,619
意2(叹字) 634
意乌 633
意者 614
噫 631,634
噫嘻 54
因 491,492
庸 409
庸安 409
庸何 409
庸讵 614,409
咏叹句 226,556,606,611,615,617,648
咏叹语词 648
用 256,459―60
用此 459
用是 460
用…为 187
尤 245,398
繇 287
由1(介字) 287,297,459
由2(动字) 288
由3(=犹) 234,236
由此 459
由是 459
由…也 236
犹1(动字) 98,230,231,234,235,236,237,382,394,395
犹2(连字) 283,526,527,531,532
犹…而况 532
犹…况 531,708
犹未 403
犹…也 236,237
犹…又况 532
犹之 412
有1(动字) 121,126,155,205,240,304―10,324,432―3,548,587,643
有2(在名字前) 78
有3(=又) 217
有如 530
有所 123,305
有形动字 367,372
有形之动 367
有…焉 240
有以 306
有…者 126,308
又1(状字) ???―6,508,531,707―8
又2(连接静字) 210―1
又3(表零数) 217
又况 532
右 176
于(介字)
53,61,178,238―9,249―50,254,277―8,279,288,289―91,292,294―6,297―8,311,312,414,428―39,662
于此 240
于何 141
于是 102,439,521,522
于 213,238―9,249―50,289,291,295,438―9
于嗟 632
与1(介字) 53,61,134,195―7,211,249,258―9,274,297―9,414,449―54,480,481
与2(欤) 58,59,228,568,599,616―20,627―8
与3(连字) 531―3
与…不如 452
与…而 481
与…宁 533
与…岂 533
与…岂若 452
与…孰 452
与其…不如 452
与其…宁 452
与其…岂若 452
与其…孰若 452,533
与哉 611
予 87,272
余 87
余 217,218
俞1(状字) 397
俞2(叹字) 633
逾 398
愈 397
语 261
语词1 56,57,58,59,222,353,647―52,668―9
语词2(=助语) 402
语辞 267
语己辞 576
曰 359
约分 153
约数 206―7,220
约指 144
约指代字 153―8,191
云1(动字) 189,267―8,359
云2(助字) 267,624
云尔 268,579
员 264
Z
哉 49,53,134―5,536,556,568,599,608―12,627,629,630,680,681
在 304,310―2
在于 311―2
早 392
造 288
则 53,471,491,495―505,506,507,512―3,519,525,530,572,708,709,710,711
则是 504,715
者1(代字) 111,119―20,124―31,134―5,193,206―8,378―9,676―8,692―3
者2(助字) 79,130,134,235,237,412,555,597,598,630
者耳 630
者夫 623
者乎 630
者邪 630
者也 630
者矣 630
者哉 630
眞 231
朕 88
征 262,263
正次 60,417―8
之1(代字) 50,82,83,91,92―3,94,106,193,194,251―2,253,272,366,370―2,653,655,656,657
之2(介字)
53,60,133,163―4,165―73,200,201―3,207,220―1,414―27,435―6,453,541,555,660,678
之3(动字) 288,289
之4(助字) 412,425
之极 244―5
之盛 245
之谓 188,266
之于 435―6
之至 244
直1(连字) 713
直2(状字) 231
直决之词 499
指名代字 86,91,101
指示代字 85,144
止 624
止词 57,62,97,124,125,137,141,247,261―74,374,421―2,652―61,669,688
只 624
只且 624
至1(动字) 289,368
至2(状字) 231,243―4,397,398
至3(连字) 502,507,511
至如 511
至于(于) 325,510―1
至…则 502―3
致 262
中 176―664
终 381,392
重 394
诸1(代字) 95,116,155―6,253,429
诸2(助字) 599,621―2
诸3(助语) 388
逐指 144,145,191
逐指代字 144,191
主次
59,86,87,88,89,91,93,96―9,102,103,108,109,110,111―4,132,133,134,161―3,181,644―6
助动 304,318,320,359,442,443,454,547,548
助动字 304,314―23,359,442―3,454,547
注解之句 186
助字 53―4,227,400,536―630,652,680―1
专 397
转词 248―60,294―6,297―9,431―2,661―5,669―70
转捩连字 518―25
转捩之辞 490
转为 186
转语辞 521
状词 64
状辞 673
状读 64
状语 412,670
状字 51,71,229,331―3,380―413,541,607,694
状字别义 391―413
状字假借 385―7
状字诸式 387―90
兹 101,102,104
兹用 460
滋 246,397
滋静 199,208―9,214―21,568
訾 633
呰 633
嗞 632
嗞嗟 632
子 89
子乎 632
字类句读示例 64―6
字无定类 199
自1(代字) 108,159,183,272―3,286,297,459,461―2
自2(介字) 286―7,297,461,516,662
自3(状字) 231
自反动字 272―4
自为 109
自…下至 462
自…已下 462
自以 109
自…以上 462
自于 462
总之 324
纵 525,679
奏 261
足 282―4,304,314―6,323,547,548,549
足以 319―20
足与 454
最 230,231,241―3,246,398
左 176
坐 282
坐动 353,359,361,418―22,435,503,547,587―8,649
belongs to SAFA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