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中醫學

炙膏肓腧穴法


书名:炙膏肓腧穴法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孙真人《千金方》论

属性:膏肓 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
坐,曲
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摇,从胛骨上角摸
索全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 根据胛骨之里肋间空处,去胛骨容侧指许,摩
KT肉之表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胸户中,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
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出。若无停痰宿疾,则无所下也。若病患已困不能正坐,
当令侧卧,挽一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求穴大较,以右手从右肩上住指头表所不及者是也。
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正坐,常伸两臂者亦可伏衣袱上,伸两臂,令人挽两胛
骨使相离,不尔,胛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袱,当令大小常定,不尔,则失其穴也。此灸
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取身体平复,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
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及,即此穴是也。时人拙
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 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目录>

王唯一《明堂铜人灸经》

属性:膏肓 二穴,在第四 下两傍相去各三寸,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
逆,发
狂健忘。又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
支肘,勿令臂动摇也。从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从胛骨之里

去胛容侧指许,摩KT 去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于肩中,灸两胛中一处,至百壮,多至五
百壮。当觉下砻砻似流水之状,亦当有所下出,若得痰疾,则无所不下也。如病患已困,不
能正坐,当令侧卧挽上臂,令前取穴灸之。又以右手从左肩上住,指头所不及者是穴也。
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当伸两臂,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
其穴,灸之无验。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论曰∶昔在和缓不救晋侯之
疾,以其膏之上、肩之下,针药不能及,即此穴是也。人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难遣。若
能用心以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出《千金》、《外台》方。



<目录>

量同身寸法第一

属性:《千金方》云∶尺寸之法,根据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
。亦
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外台方》亦同上
法。又一云∶三寸者,尽一中指也。《圣惠方》云∶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
纹相去为一寸。自根据此法,疗病多愈。今以此为定穴取寸,石藏用亦用《圣惠方》为准。以
蜡纸条子或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谓之同身寸(若曲
指节旁取指侧中节上下两交角相去远近为一寸。若伸指即正取中指自上节下横纹至中节中,

上第二条横纹长者相去远近为一寸。当曲指一寸长短,亦相符合。然人之身手指,或有异者
。至于指纹亦各不同,更在此意详度之也。)此折纸篾与同身寸相等为六寸,逐寸以墨界之
,勿令长短,有所出入不同,截断收之,俟以此量灸穴。自脊中第四 下停,分两旁各三寸
为膏肓 ,足太阳膀胱经脉气之所发也。
\r蜡纸样\p06-d16a1.bmp\r
\r竹篾样\p06-d16a2.bmp\r
\r手厥阴经图\p06-d16a3.bmp\r
\r手太阴经图\p06-d16a4.bmp\r
\r屈指量寸法图\p06-d16a5.bmp\r
\r伸指量寸法图\p06-d16a6.bmp\r



<目录>

正坐伸臂法第二

属性:令患人用墩椅正坐,两足平蹋至地,膝与髀股高下俱平,两足相并,足趾前齐,尽脱去
上体
衣服(若不尽脱,则衣袖束臂,不能使胛骨相离,取穴不得。若气怯畏寒,则反着衣,以臂
穿袖,令领在胸前颈下,以襟交覆腰间,墨点定穴。灸时更着背心,以带束近穴处,勿令与
坐炷下火相碍。)曲脊伸臂,以两手按膝上,令中指当膝盖中,两大指紧相并,指头与膝盖
骨前齐,微用力直举。腕中勿令斜屈动摇(段彦聪仲谋大夫云∶石藏用谓以左手按右膝,右
手按左膝,则胛骨开。尝试用其说,则两手相交,腕有高下胛骨亦蹈之,偏侧当止,如旧法
以左手按左膝为是。)
\r正坐伸臂法图\p06-d16a7.bmp\r



<目录>

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属性: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项后脊骨,自第一 至第五 (更有大 ,在第一 上
宛宛
陷中,非有骨也。有骨处即是第一 ,二字《千金方》古方并作“椎”。王唯一校定《明堂
经》改木旁为佳。)逐 以墨点记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点讫,便以蛤粉 干,即免有擦
动。)自第四 至第五 ,更以蜡纸或篾,比量两 上下相去远近,折为三分,亦以墨
界脊上 间,取第四 下二分微多,第五 上一分微少,用浓墨圈定,此是灸穴。相去六寸
之中,以为两穴高下远近之准(《千金方》谓穴近第五 ,用准望取之,故谓 上三分之一
也。)更量两 ,相去则同身寸一寸三分七厘微缩。有无大段,长短不同,以参合《甲乙经
》自大 至脊 并二十一 ,共长三尺之法,若 骨分明,纵有不同,穴以 数为定。
若以大 至尾 骨三尺法校之,则令其人平身正立,用劲直杖子,以地比度至脐中心截
断,
回杖子于背上,当脊骨中杖子尽处,即是第十四 下,第十五 上,当中命门穴也。又自命
门穴上,以同身寸量一尺三寸五分,即是第四 下九分七厘,第五 上四分,其两旁各三寸
,乃膏肓 穴也。若自第一 比向下,则当同身寸五寸一分有余是也。然人身上下停长短各
自不同,大概当以 骨为定也。王冰注《素问》云∶脊节为椎,脊穹为 。
\r揣椎骨定穴高下法\p06-d16a8.bmp\r
\r量脐心法\p06-d16a9.bmp\r
\r量命门穴上尺寸法\p06-d16a10.bmp\r



<目录>

定穴相去远近法第四

属性:用先截量下同身六寸蜡纸或篾,横置脊骨第五 上中央,墨圈定处。令寸数界尽当墨圈
中心
两头,平直各三寸,勿令展缩,于纸篾两头尽处,以墨圈之。令圈大小直径三分(《千金方
》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灸。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以意商度之。小谓小儿,
弱谓虚弱之人也。)一半在纸篾头内,一半在纸篾头外,令与脊中第五 二墨圈定高下处。
三圈相直,以为两穴相去远近之准。
定穴相去远近之图
\r艾炷大小样式\p06-d16a11.bmp\r



<目录>

钩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属性:又用前量同身寸纸篾,自脊中第五 上中央,墨所圈处,照脊骨端直向下,比量四寸,
至第
七,以墨点记。自墨点却两边向上斜量至灸穴圈中心,使各恰当同身寸之五寸,以为两穴
高下平直之准。
\r钩股取穴之图\p06-d16a12.bmp\r
\r钩股按穴取平法图\p06-d16a13.bmp\r



<目录>

参验求穴法第六

属性:令患人平身正坐,自以右手从右肩上住附项,伸指直搭背上,以墨记其中指指头所及处
。左
手亦然,记之。又以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其四肋自胛骨横排至脊
骨上,用力按摩。如觉隐指,是筋而非骨。《千金方》谓,筋间空处,疑四肋肋字为误。而
王唯一于《铜人灸经》中,又并改筋间为肋间,及以右手从右肩上住亦同。《千金翼》改为
左肩上住,若以右手搭左肩,则指之所及在第五椎下,去穴甚远,皆非是,当以方为正也。
)灸穴当三间之中。根据胛骨下容侧指许,摩KT 肉之表,于筋间空处穴上按之。自觉牵引胸肩
中,(《千金翼》云∶牵引肩中,石藏用人用篦子或筋头按穴欲其坚实,令患人易觉也。)及

所圈灸穴,在先记患人指所及处之下,或旁侧指不可及处,以验穴之是非。然指有短长,肤
有丰瘦,若相合固善。如不合,即不可以此一端,遂废余法。亦有人胛骨去脊骨相远,过同
身寸三寸以上者,即难用脊 两旁各三寸之法,但求四肋三间之中,根据胛骨下容侧指许为穴
可也。
\r参验求穴法\p06-d16a14.bmp\r



<目录>

坐点坐灸法第七

属性: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
有欹
侧,伸缩改易。即及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闭
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窍,徒受苦楚,无所益也。
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石用之云∶当觉臂中习习然也
。)至数十壮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机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所,
亦能少助。盖手欲按而臂欲举,故腕中费力,或少休顷刻亦无害,但要安顿身体四肢一如前
耳。如日灸五十壮,累至数百为佳。《千金方》云∶灸六百壮,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
流水状,亦当有所下,其治疾之效甚众且敏(有上气喘满,实时平减者,有妇人经候不通已
八月,灸两日而下者,如此之类甚多。)穴至在上而最能下气,非它穴药石之比,而又无所
不治,有疾者宜留意焉。
\r坐点坐灸法图\p06-d16a15.bmp\r



<目录>

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属性:石藏用,字用之,京师大医也。其治疗方术一从古法,亦多为人灸此穴。其取穴法∶令
患人
床榻上盘膝正坐,随人之肥瘠大小,置栲栳或垫枕之类,以衾絮冒之。令两臂相交,平伏其
上,余亦相同。乃用《千金方》不能久坐伸臂使伏衣袱上之意也。其用坚物云,欲大小高下
常定胜于衣袱。但臂之伸屈,与古异耳,其治皆效。盖医者意也,随事增损,初无定方。孙
真人笑秦缓之拙,不能求得此穴,但知针药之不及,不知火气之能彻,则求之浸巧,是不为
过也。
绍兴已未岁,余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玉云∶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于栲栳
上,
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
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壬戌四月,增记于此。
\r石藏用取穴别法图\p06-d16a16.bmp\r



<目录>

叶潘等取穴别法第九

属性:叶余庆,字无善,平江人。自云∶尝病瘵疾,其居对桥,而行不能度。有僧为之灸膏肓
穴,
得百壮。后二日,即能行数里,登降皆不倦,自是康强。其取穴法,但并足垂手,正身直立
,勿令俯仰,取第四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三寸。灸时以软物枕头覆面卧,垂手附身,或临时置
身,取安便而已。其转为人灸,亦用此法,云皆有功。然与昔人取穴之法甚略,又与《千金
方》立点则立灸之说不合,欧阳典世行之,陈了翁莹中婿也,了翁得无为张济针术,其求穴
尤妙,尝为行之灸膏肓俞,故痕可见,以叶所言,校之叶穴微下,盖脊有曲直之殊,不能无
少异也。又常熟县医工潘琪云∶渠传之于师,取穴之法∶正坐曲脊,并足而仰两手,令大指
与脐屈肘当髀股上亦自是。其说虽与《千金方》伸臂令正直之法不同,然比立点则近古矣。
又衢州开化县,普鉴院僧仲闻,得取穴二法∶其一正坐坚立,两膝当乳,以两臂还抱,屈手
向膝,以左手头指以指捏左膝眼,右手指亦然,于背上数椎骨量穴,根据此坐灸。又法∶正坐
立膝,同上以臂贴膝外,直伸向足,竖两手相背,以二头指向身,手捏两足大趾头歧间,余
亦如上。其比同身寸只用伸指法,似亦可用。今俱存之,不特以备见闻之博。且使后人较其
短长知所适从,不为异端所惑心。
\r叶元善取穴法图\p06-d16a17.bmp\r
\r叶元善卧灸法图\p06-d16a18.bmp\r
\r潘琪仰手曲肘取穴法\p06-d16a19.bmp\r
\r僧仲闻取穴前法图\p06-d16a20.bmp\r
\r僧仲闻取穴后法图\p06-d16a21.bmp\r



<目录>

灸讫补养法第十

属性:孙真人云∶此穴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取身体平复。其补养之道,宜
食温软
羹饭,毋令太饱,及饮啖生冷、油腻、粘滑、鹅、猪、鱼、虾、笋、蕨、其他动气发风之物
。并触冒风寒暑湿,勿以阳气乍盛辄犯房室。如觉气壅,可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
四穴中一穴;又当灸足三里,引火气以实下。随病深浅,加以岁月将息,则可保平复。不然
,是犹倚一木以支大厦之倾,又发而去之,其终从晋候之归,非灸之罪也。



<目录>



属性:余自许昌遭金狄之难,忧劳危难,冲冒寒暑,过此东下。丁未八月,抵泗滨,感 疟。
既至
琴川,为医妄治,荣卫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肿腹胀,气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
,杖而后起。得陈了翁家专为灸膏肓俞,自丁亥至癸巳,积三百壮。灸之次日,既胸中气平
,肿胀俱损,利止而食进。甲午已能肩舆出谒,后再报之,仍得百壮,自是疾证浸减,以

康宁。时亲旧间见此殊功,灸者数人,宿 皆除。孙真人谓∶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
之,无疾不愈,信不虚也。因考医经同异,参以诸家之说,及所亲试,自量寸以至补养之法
,分为十篇,并绘身指屈伸坐立之像图于逐篇之后。令览之者,易解而无徒冤之失。亦使真
人求穴济众之仁,益广于天下也。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
\x都总管同干办公事赐绯鱼袋庄绰记。\x

 

回主頁

belongs to SAFA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