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中醫學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0至卷282-渴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

渴门

    黄帝素问

     通评虚实论

  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久不可治。
  【注 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难治。】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气厥论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注 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之死证。】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
   【注 心肺居于膈上,火热移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是以膈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

     刺热篇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
  【注 腰者肾之腑,故先腰痛。肾主骨,故胻酸。肾为水脏,津液不能上资,故苦渴数饮也。】

     阴阳别论

  二阳结谓之消。
   【注 二阳,阳明胃也。阳明气结,则水谷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为病。】

     风论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注 津液内竭,故口干善渴。】

     奇病论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注 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

     至真要大论

  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饮水浆。
   【注 嗌络焦槁,肺金伤也。渴饮水浆,阳明胃金燥也。】
  太阳司天,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
   【注 此寒凌心火,逼其火气上炎也。】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渴而妄冒。
   【注 脾气不能转输其津液故渴。】

    灵枢经

     五变篇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皮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注 按本经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精血少则逆气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强,刚柔之不和也。】

     本脏篇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
   【注 五脏主藏精者也,脆弱则津液微薄,故成消瘅。】

     师传篇

  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注 便者,更人之逆也。热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热耳。】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
   【注 消瘅者,三消之证。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滑则阳气盛而有热,盛于上则善渴。】
  肺脉微小为消瘅。
   【注 肺主精水之生原也。】
  肝脉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注 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也。】
  脾脉微小为消瘅。
   【注 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也。】
  肾脉微小为消瘅。
   【注 精血不足也。】

     五味篇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注 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者,咸性之上涌也,注于脉则走于血气矣。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咸乃寒水之味,故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燥结,而胃中之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则咽路焦枯,故舌本干而善渴。】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消渴病脉证治

  消渴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劳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 ,气盛t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艹舌)蒌瞿麦丸主之。
  血痹篇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肺痿篇曰:热在上焦者,因咳而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痰饮篇曰,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水气篇曰:太阳病脉浮而紧,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然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不可发汗。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而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汤主之。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蘗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疸篇曰: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惊悸篇曰: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呕吐篇曰: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者,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脉诀 【晋 王叔和】

     脉忌

  脾脉歌曰:脾脉实兼浮,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
  杂病歌曰:消渴脉数大者活,虚小病深厄难脱。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论证

  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躭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酢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发于春,经一夏服(艹舌)蒌、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四升,极瘥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渐食肥腻,日就羸瘦,咽哽唇口焦燥,呼吸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故不为气力者,当知此病皆虚热之所致。治法:可长服(艹舌)蒌汁以除热;牛乳杏酪善于补,此法最有益。
  夫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正观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久,忽然房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小便 原缺,据《千金》卷二十一消渴补。]大利,日夜百行以来,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利时脉沉细微弱,服枸杞汤即效,但不能常愈。服鉛丹散亦即减,其间将服除热宣补[补 原缺,据《千金》卷二十一消渴补。]丸。
  强中之病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苨汤,制肾中石热也;又宜服白鸭通汤。
  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惧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王也。心王便汗,汗则肾中虚燥,故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数也。此为平人之证也,名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经云: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于小便利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则不得润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张仲景云:热结中焦则为坚,热结下焦则为溺血热结中焦则为坚,热结下焦则为溺血 原作「热结中焦则为溺血」,据《千金》卷二十一消渴改。,亦令人淋闭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利,信矣。内有热者则喜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除热补虚则瘥矣。
  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

    活人书 【宋 朱肱】

     伤寒渴证

  问渴曰: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伤风寒热,或发热恶风而渴,属少阳;自利而渴,属少阴。
  切戒太阳证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阳明证汗多而渴者,不可与五苓散。曰:然则太阳病渴,终不可与白虎耶?曰:太阳证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也。曰:阳明病渴,终不可与五苓耶?曰:阳明证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方可与之。此皆仲景之妙法也。
  凡病非大渴不可与水。若小渴咽干者,只小呷滋润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烦躁甚,能饮一斗者,与五升饮之。若全不与,则干燥无由作汗,发喘而死。常人见因渴饮水得汗小渴,遂剧饮之,致停饮心下满结喘死者甚众,当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与之。
  若阳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中暑伏热深,累取不差,其人发渴不已,酒蒸黄连丸主之。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消渴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膈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湿润燥。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治法宜养血以肃清,分其清浊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润肺,故可用蜜煎生姜汤,大器顿之,时时呷之。法云:心肺之病,莫厌频而少饮。《内经》曰:补上治上宜以缓。又曰: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则肺气下流,故气下火降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经曰:二阳结为消。王注曰:二阳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用甘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渴病立止。
  治上焦膈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汤或加白虎汤,或钱氏方中地骨皮散内加芍药、黄芪、石膏、黄芩、桔梗之类是也。
  又如胃膈瘅热烦满,饥不欲食,或瘅成消中,善食而瘦,或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多饮而数小便,狂阳心火燥,其三焦肠胃燥濇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泽,故瘦悴黄黑而燥热消渴。然虽多饮,其水液亦不能浸润于肠胃之外,渴不能止,而便注为小便多出。俗未明,妄为下焦虚冷,误人多矣。
  心移寒于肺,肺消,饮少溲多,当补肺平心,死而可治,乃心肺为贼也。
  心移热于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热,久则引饮为消渴耳,麦门冬饮子主之。
  饮酒中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为消渴疾,白朮散主之。
  胃膈瘅热烦满,饥不欲食,或瘅成消中,善食而瘦,或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多饮而数小便。

     三消论

  《易》言天地自太虚至黄泉有六位,《内经》言人之身自头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间,自肺至肾又有六位。人与天地造化五行,同一炉锤,知彼则知此矣。故立天之气曰金与火,立地之气曰土与水,立人之气曰风与火。故金与火合则热而清,水土合则湿而寒,风火合则温而炎。人胸腹之间,亦犹是也。肺最在上为金主燥清,心次之为君火主热,肝又次之为风木主温,胆又次之为相火主极热,脾又次之为湿土主凉,肾又次之黄泉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脾肾象地,肝胆象人。不知此者,不可与论人之病矣。夫土为万物之本,水为万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阴居阴,同处乎下,以立地为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寒。若燥热阳实,则地之气不立,万物之根索泽而枝叶枯矣。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是为动物根本在于中也。根本者,脾胃肾也。食入胃则脾为布化气味,荣养五脏百骸,故酸入肝而养筋膜,苦入心而养血脉,甘入脾而养肌肉,辛入肺而养皮毛,咸入肾而养骨髓。五气亦然,故清养肺,热养心,温养肝,湿养脾,寒养肾也。凡此五味五气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惟平则常安矣。故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肾乃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不得禀水谷气,脾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独主于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尔,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足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以益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谓不能为之运用也。由是观之,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受于脾胃,行其津液,相与濡润滋养矣。后之医者,欲以燥热之剂,以养脾胃滋土之气,不亦外乎?况消渴之病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更服燥热之药,则脾胃之气竭矣。叔世不分五连六气之虚实,而一概言热为实而虚为寒,彼但知心火阳热一气之虚实,而非脏腑六气之虚实也。盖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假若胃冷为虚者,乃胃中阴水寒气实甚,而阳火热气衰虚也,非胃土湿气之本衰,故当温补胃中阳火之衰,退其阴水寒气之甚。又如胃热为实者,乃胃中阳火实而阴水虚也,故当以寒药泻胃中之实火而养其虚水。然此皆补泻胃中虚热水火所乘之邪,非胃为湿者之本。其余例同法。夫补泻脾胃湿土之水气者,润其湿者是补湿,燥其湿者是泻湿,土本湿故也。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独当寒,心火独当热,要知每脏每腑,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常谓五常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但有一物皆备,五行递相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是谓衰兴;变乱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而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也。其为治者,泻实补虚,以平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濇,则病日已矣。况消渴者,本因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积久石热结于胸中,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石热,燥甚于胃,故渴而引饮。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多而又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如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余闻世多以一方而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谷而喜渴也。然叔世论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实热而下虚冷。上热故烦渴多饮,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肾水虚,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实热而下虚冷。又曰:水数一,为万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肾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坚则枝叶不茂,元气不固则形体不荣。消渴病者,下部肾水极冷,若更服寒药,则元气转虚,而下部肾水转衰,则上焦心火亢甚而难治也,但以暖药补养元气。若下部肾水得实而胜退上焦火,则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言,正与仲景相反,所谓巧言似是,于理实违者也。非徒今日之误,误已久矣。又如蒋氏《药证》病原中论消渴消中消肾病曰:三焦五脏皆虚热,惟有膀胱冷似冰。又曰:腰肾虚冷日增重。又,膀胱肾脏冷如泉。始言三焦五脏俱虚热,惟有膀胱冷似冰。复言五脏亦冷,且肾脏水冷,言为虚。其余热者,又皆言其虚。夫阴阳兴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犹小,至于寒热差殊,用药相反,过莫大焉。或又谓肾与膀胱属水,虚则不能制火,虚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之远矣。彼谓水气实者,必能制火,虚则不能制火。故阳实阴虚而热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阴实阳虚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岂知消渴小便多者,非谓此也,何哉?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饮,不能渗泄于肠胃之外,故数溲也。故金尽言《原病式》曰: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汗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者,谓泄气之门户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之隧道纹理也。一名鬼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元府者,谓元微之府也。然元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知出入升降,无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元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病在表则怫郁,腠理闭密,阳气不能散越,故燥而无汗,而气液不能出矣。叔世不知其然,故见消渴数溲,妄言为下部寒尔。岂知肠胃燥热,怫郁使之然也。于之所以举此,盖为消渴之证,乃肠胃之外,燥热痞闭其渗泄之道路,水虽入肠胃之内,不能渗泄于外,故小便数出而复渴,此数句足以尽其理也。试取《内经》凡言渴者尽明之矣。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有言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有言肠痹而渴者,有言小肠瘅热而渴者,有因病疟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药而渴者,有因醉饱入房而渴者,有因远行劳倦遇大热而渴者,有因伤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肾热而渴者,有因病风而渴者,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异,其归燥热一也。
  所谓心肺气厥而渴者,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注曰:心热入肺,久而传化,内为膈热消渴多饮也。所谓肝痹而渴者,痹论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如脾热而渴者,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所谓肾热而渴者,刺热论曰: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论曰: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叔世惟言肾虚不能制心火,为上实热而下虚冷,以热药温补肾水,欲令胜退心火者,未明阴阳虚实之道也。夫肾水属阴而本寒,虚则为热;心火属阳而本热,虚则为寒。若肾水阴虚,则心火阳实,是谓阳实阴虚,而上下俱热明矣。故气厥论曰:肾气衰,阳气独胜。宣明五气论曰:肾恶燥,由燥则肾枯水涸。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夫寒物属阴,能养水而泻心;热物属阳,能养火而耗水。今肾水既不胜心火,则上下俱热,奈何以热药养肾水,欲令胜心火,岂不谬哉?又如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阴阳别论曰:二阳结为之消。注曰:二阳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藏热,善消水谷。又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如肠痹而渴者,数饮而不得中,气喘而争,时发飧泄。夫数饮而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则消渴数饮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热怫郁而气衰也明矣,岂可以燥热毒药,助其强阳以伐衰阴乎?此正实实虚虚之罪也。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痈痤痱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或热甚而膀胱怫郁,不能渗泄,水液妄行而面上肿也。如小肠瘅热而渴者,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便坚不得出矣。注曰:热渗津液而小便坚矣。如病疟而渴者,疟论曰:阳实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饮冷也。然阳实阴虚而为病热,法当用寒药,养阴泻阳,是谓泻实补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药而渴者,奇病论曰:有口甘者,病名为何?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病名脾瘅。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禀故气上溢也。先因脾热,故曰脾瘅。又经曰: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通评虚实论曰: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或言人惟胃气为本,脾胃合为表里,脾胃中州,当受温补,以调饮食。今消渴者,脾胃极虚,益宜温补,若服寒药,耗损脾胃,本气虚乏而难治也。此言乃不明阴阳寒热虚实补泻之道,故妄言而无畏也。岂知腹中论云: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注言: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多喜曰癫,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谓英乳,乃发热之药也。经又曰:热中消中,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药之味悍,二者之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所谓饮一溲二者,当肺气从水而出也,其水谷之海竭矣。凡见消渴,便用热药,误人多矣。故《内经》应言渴者皆如是,岂不昭晰欤?然而犹有惑者,诸气过极反胜也者,是以人多误也。如阳极反似阴者是也。若不明标本,认似为是,始终乖矣。故凡见下部觉冷,两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状类寒水,宜加寒药下之,三五次则火降水升,寒化自退。然而举世皆同执迷,至如《灵》、《素》二书,弃如朽坏,良可悲夫!故处其方,必明病之标本,达药之所能,通气之所宜,而无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已。所谓标本者,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此为病之本末标本相传,先当救其急也。又云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盖为脏病最急也。又云六气为胃之本,假若胃热者,胃为标,热为本也。处其方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乃以甚者为邪,衰者为正,法当泻甚补衰,以平为期。养正除邪,天之道也。大凡治病,明知标本,按法治之,何必谋于众人。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标本病传论曰:知标知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至真要大论曰。知标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适足以乱经。故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起,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言标与本,易而弗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天元纪大论曰:至数极而道不惑,可谓明矣。所谓药之巧能者,温凉不同,寒热相反,燥湿本异云云,前已言之矣,斯言气也。至于味之巧能,如酸能收,甘能缓,辛能散,苦能坚,咸能软,酸属木也。燥金主于散落而木反之,土湿主于缓而水胜之,故能然也。苦能燥湿而坚,火者苦也。《易》曰:熯万物者,莫过于火。凡物燥则坚也。甘能缓急而散结,甘者土也。燥能急结,故缓则急散也。辛能散抑结润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况抑结散则气液宣行而津液生也。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咸能软坚,咸者水也,水润而柔,故胜火之坚矣。此五脏之味也。其为五味之本则淡也。淡,胃土之味。胃土者地。地为万物之本,胃为一身之本。天元纪大论曰: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为淡,以配胃土,淡能渗泄利窍。夫燥能急结而甘能缓之,淡为刚土,极能润燥,缓其急结,令气通行,而致津液渗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药与食皆宜淡剂。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坚或软,所以利而行之,调其气也。《本草》云:药有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小毒以应天;中品为臣,主养性,常毒以应人;下品为佐使,主治病,大毒以应地。不在三品者,气毒之物也。凡此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药之善恶也。处方之道,主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佐使。适其病之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大小之制,明其岁政君臣脉位,而有逆顺反正,主疗之方,随病所宜,以施其用,治法多端,能备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从而去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坚者软之,软者坚之,急者缓之,客者除之,留者却之,劳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衰者补之,甚者泻之,吐者下之,摩之益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灸之制之,适足为用,各安其气,必清必净,而病气衰去,脏腑和平,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又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衰,不可以为功也。【按此篇未传于世,张子和恐为湮没,刊入《儒门事亲》中,今仍入河间内。】

    明理论 【金,成无己】

     伤寒渴证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饮水,为欲愈之病,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水,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活法机要 【元 张洁古】

     消渴证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有消中、有消肾。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如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湿以润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赤黄,热能消谷,如其热在中焦也,宜下之。消肾者,初发为膏淋,谓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目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治法宜养血以肃清,分其清浊而自愈也。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三消当从火断

  八卦之中,惟离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为用,燔木则消而为炭,焚土则消而为伏龙肝,炼金则消而为汁,煅石则消而为灰,煮水则消而为汤,煎海则消而为盐,干汞则消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鼎中之水,干于壮火。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无物不长;入火之物,无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而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消中者,善饥之通称;消渴者,善饮之同谓。惟风消、膈消、肺消,此三说不可不分。风消者,二阳之病。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者,胃与大肠也。心受之则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则味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隐曲之事。火伏于内,久而不已,为风所鼓,消竭肠胃,其状口干。虽饮水而不咽,此风热格拒于贲门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此消乃肠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亻亦),此消乃肌肉之消也。膈消者,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王太仆云:心肺两间,中有斜膈膜,下际内连横膈膜。故心移热于肺,久久传化,内为膈热。消渴多而饮者,此虽肺金受心火之邪,然止是膈消,未及于肺也。故饮水至斗,亦不能止其渴也。其状多饮而数溲,或不数溲,变为水肿者,皆是也。此消乃膈膜之消也。肺消者,心移寒于肺,肺主气。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之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也。《灵枢》亦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今心为阳火,先受阳邪,阳火内郁,火郁内传,肺金受制,火与寒邪皆来乘肺,肺外为寒所薄,阳气得施,内为火所燥,亢极水复,故皮肤索泽而(疒帬)着,溲溺积热而频并,上饮半升,下行十合,故曰饮一溲二者死。膈消不为寒所薄,阳气得宜散于外,故可治。肺消为寒所薄,阳气自溃于中,故不可治。此乃消及于肺脏者也。又若脾风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王太仆云:消烁脂肉,如虫之蚀,日渐损削,此消乃膏液之消也。故后人论三焦指以为肾消,此犹可治,人则变瘈,不救必死。此消乃消及于肾脏者也。夫消者必渴,渴亦有三:有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经又曰:味厚者发热。《灵枢》亦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咸入于胃中,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肺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侧凝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此皆肥甘之渴。夫石药之气悍,适足滋热,与热气相遇,必内伤脾。此药石之渴也。阳明司天,四之气,嗌干引饮。此心火为寒水所郁故然。少阳司天,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渴。太阳司天,甚则渴而欲饮,水行凌火,火气鬱故然。少阴之复,渴而欲饮,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引水浆,色变黄赤。又伤寒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肾热病者,苦渴数饮。此皆燥热之渴也。故膏粱之人,多肥甘之渴、石药之渴;藜藿奔走之人,多燥热之渴。二者虽殊,其实一也。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上中者,善渴多饮而数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溲白液;火遍上中下者,饮多而数溲,此其别也。后人断消渴为肾虚,水不胜火则是也。其药则非也何哉?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此等本不知书,妄引王太仆之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但益心之阳,寒热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岂知王太仆之意以寒热而行之也。肾本恶燥,又益之以火可乎?今代刘河间自制神芎丸,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此方以牵牛、滑石为君,以大黄、黄芩为臣,以芎、连、薄荷为使,将离入坎,其得黄庭之秘旨也。而又以人参白朮汤、消痞丸,大人参散、碧玉、鸡苏散数法以调之,故治消渴最为得体。昔有消渴者,日饮数升,先生以生姜自然汁一盆,置之密室中,具罂杓于其间,使其人入室,从而锁其门,病人渴甚,不得已而饮汁尽,渴减。此《内经》辛以润之之旨。《内经》治渴,以兰除其陈气,亦辛平之剂也。先生之汤剂,虽用此一味,亦必有旁药助之。初虞世曰:凡渴疾未发疮疡,便用大黄寒药利其势,使大困大虚自胜,如发疮疡脓血流漓而飧泄,此真俗言也。故巴郡太守以三黄丸能治消渴。余尝以隔数年不愈者,减去(石卜)硝,加黄连一斤,大作剂,以长流千里水,煎五七沸,放冷,日呷之数百次;以桂苓甘露散、白虎汤、生藕节汁、淡竹沥、生地黄汁,相间服之,大作剂料,以代饮水,不日而痊。故消渴一证,调之而不下则小润。小濡固不能杀炎上之势,下之而不调,亦旋饮旋消,终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调之而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况《灵枢》又说心脉滑为善渴;经又曰滑者阳气胜;又言五脏脉,心脉微小为消瘅;又言五脏脆为消瘅;又言消瘅之人,薄皮肤而肉坚固以深,长冲直扬,其心刚,刚者多怒,怒则气逆上,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肉,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又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者多怒,柔弱者易伤也。余以是遂悟气逆之人,非徒病消渴。若寒薄其外,亦为痈肿、少气、狂、膈中、肺消、涌水者;热客其脏,则亦为惊、衄、膈消、柔痓、虚肠澼死;客其腑,则为癃、溺血、口糜、虙瘕为沉、食(亻亦)、辛頞、鼻渊、衄、蔑、瞑目。盖此二十一证,皆在气厥论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一言可了,善读书者,以是求之。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消渴论

  阴阳别论云:二阳结谓之消。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夫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慓悍,能助燥热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阳脉太盛则阴气不得营也,故皮肤肌肉消削是也。经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后分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饶饮水,多食亦饥,虚瘅成为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为不治之证。洁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或曰:末传疮疽者何也?此火邪胜也。其疮痛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也。经云:有形而不痛,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元气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末传中满者何也?以寒治热,虽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脏腑有远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至其所为故。如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病,正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制也。处方之制,宜加意焉。

     辨内外伤

  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也。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气在血脉中,有余故也。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又当以此辨之。虽渴欲饮冷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饮。恐水多峻下,则胃气愈弱,轻则为胀,重则传变诸疾。必反复闷乱,百脉不安,夜加增剧,不得安卧,不可不豫度也。
  治法
  发热恶热而渴,但目赤者,病脏也。手太阴肺不足,不能管领阳气也。宜以枸杞、生地黄、熟地黄之类主之。
  脉洪大,甚则呕血,先有形也。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汤。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调胃承气汤。
  下焦渴,小便赤濇,大便不利,大承气汤。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表热恶热而渴者,白虎汤。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消渴证治

  消渴,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
  三消皆禁用半夏,血虚亦忌用,口干、咽痛、肠燥、大便难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得已,必用姜监制。消渴若泄泻,先用白朮、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却服前药诸汁膏。又天花粉乃消渴神药也。
  内伤病退后,燥渴不解,此有余热在肺经,可用参、苓、甘草少许,生姜汁调冷服,或以茶匙挑姜汁与之。虚者可用人参汤。
  水包天地,前辈尝有是说矣。然则中天地而为人,水亦可以包润五脏乎?曰天一生水,肾实主之。膀胱为津液之腑,所以宣行肾水,上润于肺。故识者以肺为津液之脏,自上而下,三焦脏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中。《素问》以水之本在肾末在肺者,此也。其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人惟淫欲恣情,酒面无节,酷嗜炙煿糟藏咸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属,复以丹砂玉石济其私,于是炎火上熏,腑脏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
  其热气上腾,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躁,舌赤唇红,此渴引饮常多小便数而少,病属上焦,谓之消渴。热畜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此渴亦不甚烦,但欲饮冷,小便数而甜,病属中焦,谓之消中。
  热伏于下,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空,引水自救,此渴饮水不多,随即溺下,小便多而浊,病属下焦,谓之焦肾。
  又若强中消渴,其毙可立待也。治法总要,当以白朮散养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切煮服以养肾,则水有所司;又用净黄连湿銼,入雄猪肚中密扎,于斗米上蒸烂,添些蒸饭,臼中杵粘,丸如桐子,服一百丸,食后米饮下,可以清心止渴。

    卫生宝鉴 【元 罗天益】

     辨六经渴

  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汗者,白虎、凉膈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艹舌)蒌根也。太阴渴,脉细,不欲饮水,纵饮惟思汤不思水,四君子、理中汤之类。少阴渴,脉沉自利者,猪苓汤、三黄汤之类。厥阴渴,脉微引饮者,当少少与之。
  滑石治渴,本为窍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也。天令湿气太过当用之,若无湿而用之,是为犯禁。假令小便不利,或渴或不渴,知内有湿热也。小便自利而渴,知内有燥也。湿宜渗泄之,燥宜润之,则可矣。杂证有汗而渴者,以辛润之;无汗而渴者,以苦坚之。
  伤寒食少而渴者,当以和胃药止之。不可用凉药,恐损胃气,愈不能食。白朮、茯苓是也。
  太阳无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汗后脉洪大而渴者,方可与之矣。阳明有汗而渴者,不宜五苓。若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揭者,宜与之。
  若人病心肺热而不渴者,知不在太阴少阴之本,只在标也。在标则不渴矣,若渴者是在本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一

渴门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消渴

  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也,久久不治,气极虚则无能为力矣。有一僧专用黄芪饮加减,其论盖详以益血为主。三消,小便去多。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中消消脾,脾气热燥,饮食倍常,皆消为小便。下消消肾,肾衰不能摄水,故小便虽多而不渴。然小便既多,津液必竭,久而未有不渴者,谓之全不渴,未为的论。诸消不宜用燥烈峻补之剂,惟当滋养。除消脾外,心肾二消宜用黄芪饮吞八味丸或元菟丹或小菟丝子丸。又竹龙散皆可用。又六神饮亦治肾消,惟脾消则加当归去黄芪。三消小便既多,大便必秘,宜常服四物汤润其大肠,如加人参、木瓜、花粉在内,仍煮四皓粥食之,糯米泔淅二亦可冷进。
  三消人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桶中滚涌,其病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溅在桶边如柏烛泪,此精不禁,真元竭矣。
  上消中消,心脾既如此热,小便濇少而反无禁,盖燥热在上,虚冷在下,阴阳不交,所以成消渴。
  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此证消肾得之为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饮食过多,及食啖辛热。引饮既多,小便亦多,当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盏加(艹舌)蒌、干葛如其数,吞猪肚丸或酒连丸,仍佐独味黄连汤,多煎候冷,遇渴恣饮,久而自愈;或用糯米煮稀粥,然同颖汤、梅花汤二药,于三消有渴者皆可用。若因用心过度,致心火炎上,渴而消者,宜黄芪饮加莲肉、远志各半钱,吞元菟丹;仍以大麦煎汤,间下灵砂丹。
  消脾,缘脾经燥热,食物易化,皆为小便,转食转饥。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热中,宜用莲茗饮加生地黄、干葛各半钱,或乌金散,或止用莲茗饮。
  若因色欲过度,水火不交,肾水下泄,心火自焚,以致渴者,不宜备用凉心冷剂,宜坚肾水以济心火,当用黄芪饮加苁蓉、五味各半钱,吞八味丸及小菟丝子丸,元菟丹、鹿茸丸、加减安肾丸,皆可选用,或灵砂丹。消肾为病,比诸消为重,古方谓之强中,又谓之内消,多因恣意色欲,或饵金石,肾气既衰,石气独在,精水无所养,故常发虚,阳不交精出,小便无度,唇口干焦,黄芪饮吞元菟丹,八味丸、鹿茸丸、加减肾气丸、小菟丝子丸、灵砂丹,皆可选用。或未效,黄芪饮加苁蓉、北五味、山茱萸各四分、荠笼丸、苁蓉丸。
  三消之外,又有果木渴,因多食果子所致,宜麝香之药。
  诸病中有渴,已各见本证。今特举其无病自渴,与病瘥后渴者,参朮散、四君子汤、缩脾汤,或七珍散加木瓜一钱,皆可选用。生料五苓散加人参一钱名春泽汤,以五苓散和四君子汤亦名春泽汤,尤是要药,更兼作四皓粥食之。
  诸病久损,肾虚而渴,宜八味丸、黄芪饮、四物汤加人参、木瓜各半钱,或七珍饮、大补汤去朮加木瓜如数。
  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已于本证中论之。
  有无病忽然大渴,少顷又定,只宜蜜汤及缩脾汤之类,淅二泔冷进数口亦可。
  酒渴者,干葛调五苓散。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消渴

  上消者,经所谓之膈消。膈消者,渴而多饮是也。中消者,经谓之消中。消中者,渴而饮食俱多,或不渴而独饮是也。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传变。王注谓:肺脏消铄,气无所持是也。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脉,无津液以养之,故其病渐成形瘦焦干也。然肺病本于肾虚,肾虚则心寡于畏,妄行凌肺,而移寒与之,然后肺病消。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用肾气丸补肾救肺,后人因名之肾消及下消也。
  或曰:经既云肺消死不治,仲景复用肾气丸治之,何也?曰:饮一溲二者,死不治。若饮一未至溲二者,病尚浅,犹或可治。故仲景肾气丸,治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证。若小便过于所饮者,亦无及矣。
  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病人自以为渴,医以五苓散治之,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补之。乃脾胃之根蒂也,以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为之使,以酸为之臣佐。以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消渴

  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渴。二阳者,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足阳明胃主血,津血不足,发为消渴。又有燥结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有气分渴者,因外感传里,或服食僭燥,热耗津液,喜饮冷水,当与寒凉渗剂,以清利其热,热去则阴生而渴自止矣。有血分渴者,因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病后胃虚亡津,或余热在肺,口干作渴,喜饮热汤,当与甘温酸剂,以滋益其阴,阴生则燥除而渴自止矣。
  消者,烧也,如火烹烧,物之理也。三消上中既平,不复传下。上轻中重下危。总皆肺被火邪,熏蒸日久,气血凝滞。故能食者,末传痈疽,水自溢也;不能食者,末传胀满,火自炎也。皆危。
  热在上焦,心肺烦躁,舌赤唇红,少食引饮,小便数者,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天花粉、地黄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汁。能食者白虎加人参汤,不食者钱氏白朮散、清心莲子饮。又膈满者谓之膈消,门冬饮子。火留肉分变为痈肿者,忍冬藤丸、黄芪六一汤、益元散。
  热蓄中焦,脾胃消谷善饥,不甚渴,小便赤数,大便鞕者,四物汤加知母、黄蘗、石膏、黄芩、滑石以降火热,甚者调胃承气汤、三黄丸。初病寒中,阴胜阳郁,后变为热中者,升麻葛根汤、泻黄散。湿积毒者,消痞丸。虚者,钱氏白朮散。便闭者,当归润燥汤。泄泻者,白朮芍药汤。上中二消者,兰香饮子。心火乘脾者,黄连猪肚丸。肝侵气冲,肌热不食,食即吐蛔者,乌梅丸、铁粉丸。有虫耗其津液者,单苦楝汤。水停于下,变为胕肿者,三苓散,或去桂加人参尤妙。
  热伏下焦,肾分精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小便混浊如膏淋然,腿膝枯细,面黑耳焦形瘦者,四物汤加知母、黄蘗、五味子、元参、人乳汁,善调水火;或补阴丸、肾气丸,或坎离丸、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元菟丹、鹿菟丸、梦授天王补心丹、威喜丸、妙香散、单茧丝汤;或十全大补汤去桂倍地黄加知母、黄蘗。上热下冷者,清心莲子饮。
  有五石过度之人,真气既尽,石气独留,阳道兴强,不交精泄者,谓之强中。小便或如油腻、或赤黄、或泔白,或渴而且利、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饮食滋味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出,落于沟中,结如白脂,肌肤日瘦者,无治法。
  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朮散是也。三消通用单文蛤为末,水调服,回津止渴。单(艹舌)蒌根丸,消渴神药。大忌半夏燥剂。
  水包天地,人身脏腑亦津液真水所包。然有形者,凡水也,兑也,坤也;无形者,天一所生之水,气也,坎也,干也。能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是谓既济。杂病,渴多虚热,实热者少。凡渴后忌针灸,令疮口出水而死。

    医贯 【明 赵献可】

     消渴论

  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汤加人参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肌虚瘅成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汤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六味丸治之。古人治三焦之法,详别如此,余又有一说焉。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其间摄养失宜,水火偏胜,津液枯槁,以致龙雷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燥,令人四肢瘦削,精神倦怠。故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证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而渴自止矣。白虎与承气,皆非所治也。
  《总录》谓:不能食而渴者,末传中满;能食而渴者,必发脑疽背痈。盖不能食者脾之病,脾土浇濯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既虚,则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其间纵有能食者,亦是胃虚引谷自救。若概用寒凉泻火之药,如白虎、承气之类,则内热未除,中寒复生,能不末传鼓胀耶?惟七味白朮散、人参生脉散之类,恣意多饮,复以八味地黄丸滋其化源,才是治法。及能食而渴,发疽者,乃肥贵人膏粱之疾也。数食甘美而肥多,故其上气转溢而为消渴。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慓悍,能助燥热。经曰: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亦不用寒凉及发痈疽者,何也?经曰:膏粱之变,饶生大疔。此之谓也。其肾消而亦有脑疽背痈者,盖肾主骨,脑者肾之海,背者太阳经寒水所过之地,水涸海竭,阴火上炎,安得不发而为痈疽也?其疮甚而不溃,或赤水者是,甚则或黑或紫,火极似水之象,乃肾水已竭,不治。或峻补其阴,亦可救也。
  或曰:人有服地黄汤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如高消中消,可以前丸缓而治之。若下消已极,大渴大燥,须加减八味丸料一升,内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饮之,熟睡而渴病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人之通变耳。
  或问曰:下消无水,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滋少阴之肾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溺一升,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昔汉武帝病渴,张仲景为处此方,至圣元关,今犹可想。八味丸诚良方也。疮疽痊后,及将痊口渴甚者,舌黄坚硬者;及未患先渴,或心烦躁渴,小便频数,或白浊阴痿,饮食少思,肌肤消瘦,及腿肿脚瘦,口齿生疮,服之无不效。
  一贵人病疽,疾未安而渴作,一日饮水数升,愚遂献加减地黄方。诸医大笑云:此药若能止渴,我辈当不复业医矣。皆用木瓜、紫苏、乌梅、人参、茯苓、百药煎等生津液之药止之,而渴愈甚。数剂之后,茫无功效。不得已而用前方,三日渴止。因相信久服,不特渴疾不作,气血亦壮,饮食加倍,强健过于少壮之年。盖用此药,非予敢自执鄙见,实有源流。薛氏家藏此方,屡用有验,故详着之,使有渴疾者,信其言,专志服饵取效,无为庸医所惑,庶广前人之志。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令人光泽。盖内北五味最为得力,独能补肾水,平补降心气。其肉桂一味不可废,若去肉桂,服亦不应。
  一男子患此,欲治以前丸,彼谓肉桂性热,乃易黄蘗、知母等药。渴不止,发背疽而殁。夫肉桂,肾经药也。前证乃肾经虚火炎上,无制为患,用桂导引诸药以补之,及引虚火归元,故效。成无己云:桂尤圭也,引导阳气,若执以使。
  若夫上消者,谓心移热于肺;中消者,谓内虚胃热。皆认火热为害,故或以白虎,或以承气,卒致不救。总之是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肺则为上消,游于胃即为中消,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湿气而渴疾愈矣。
  有一等渴欲引饮,但饮水不过一二口即厌,少顷复渴,饮亦不过若此,但不若消渴者饮水无厌也。此是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其浮游之火,于咽喉口舌之间,故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若到中焦,以水见水,正其所恶也。治法:如面红烦躁者,理中汤送八味丸。
  又有一等渴欲饮水,但饮下少顷即吐出,吐出少顷复求饮,药食毫不能下,此是阴盛格阳,肾经伤寒之证。仲景以白通加人尿、胆汁,热药冷探之法,一服即愈。女人多有此证。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消渴论

  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着,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犹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饮一溲一,饮一溲二,则燥火劫其真阴,操立尽之术,而势成熇熇矣。《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采《伤寒论》厥阴经消渴之文凑入,后人不能决择,斯亦不适于用也。盖伤寒传经,热邪至厥阴而尽,热势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热解则不渴且不消矣,岂杂证积渐为患之比乎?谨从《内经》拟议言之。经谓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此中消所由来也。肥而不贵,食弗给于鲜。贵而不肥,餐弗过于饕。肥而且贵,醇酒厚味,熟为限量哉?久之,食饮酿成内热,津液干涸,求济于水。然水入尚能消之也,愈消愈渴,其膏粱愈无已,而中消之病遂成矣。夫既瘅成为中消,随其或上或下,火热炽盛之区,以次传入矣。上消者,胃以其热,上输于肺,而子受母累。心复以其热,移之于肺,而金受火刑。金者,生水而出高源者也。饮入胃中,游溢精气而上,则肺通调水道而下,今火热入之,高源之水为暴虐所逼,合外饮之水,建瓴而下,饮一溲二,不但不能消外水,且并素蕴水精,竭绝而尽输于下,较大腑之暴注暴泄,尤为甚矣。故死不治也。所谓由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者,此之谓也。故饮一溲二,第一危候也。至于胃以其热由关门下传于肾,肾或以石药耗其真,女谒竭其精者,阳强于外,阴不内守,而小溲浑浊如膏,饮一溲一,肾消之证成矣。经谓石药之性悍,又谓脾风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明指肾消为言。医和有云:女子阳物也,晦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此解冤热及蛊义甚明。王太仆谓:消烁肌肉,如蛊之蚀,日渐损削,乃从消字起见,浅矣浅矣。夫惑女色以丧志,精泄无度,以至水液浑浊,反从火化,亦最危候。经云: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故阴精有余,足以上承心火,则其人寿;阴精不足,心火直下肾中,阳精所降,其人夭矣。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开则水无输泄而为肿满,关门不闭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消渴属肾一证,《金匮》原文未脱,其曰饮一斗,溲一斗者,肾气丸主之。于是蒸动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阳光,此正通天手眼,张子和辄敢诋之。既诋仲景,复谀河间,谓其神芎丸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颠倒其说,阿私所好,识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门哉?何柏斋《消渴论》中,已辨其非。昌观戴人吐下诸案中,从无有治消渴一案者,可见无其事即无其理矣。篇首论火一段,非不有其理也。然以承气治壮火之理施之,消渴又无其事矣。故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则愈燔。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从天降可灭。徒攻肠胃,无益反损。夫地气上为云,然后天气下为雨,是故雨出地气。地气不上,天能雨乎?故亟升地气以慰三农,与亟升肾气以溉三焦,皆事理之必然者耳。不与昔贤一为分辨,后人亦安能行其所明哉?

     续论

  昌着消渴论,聊会《内经》大意,谓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定为中上下之三消。其他膈消、食(亻亦)等证,要亦中上之消耳。然未得《金匮》之实据,心恒不慊。越二岁,忽忆《内经》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恍然悟胸中受病消息,唯是胃中水谷之气,与胸中天真灌注环周,乃得清明在躬。若有所劳倦,伤其大气宗气,则胸中之气衰少,胃中谷气因而不盛,谷气不盛,胸中所伤之气,愈益难复,而不能以充行,于是谷气留于胃中,胃中郁而为热,热气熏入胸中,混合其衰少之气,变为内热,胸胃间不觉易其冲和之旧矣,求其不消不渴宁可得乎?透此一关,读《金匮》所不了了者,今始明之。其云: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数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举寸口以候胸中之气,举趺阳以候胃中之气,显然有脉之可循,显然有证之可察,然且难解其微焉。盖阴在内,为阳之守;阳在外,为阴之固。寸口脉浮,阴不内守,故外卫之阳浮即为虚也;寸口脉迟,阳不外固,故内守之阴迟即为劳也。总因劳伤荣卫,致寸口脉虚而迟也。然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虚而且迟,水谷之气不上充而内郁,已见膈虚胃热之一斑矣。更参以趺阳脉之浮数,浮则为气,即《内经》热气熏胸中之变文,数则消谷而大坚。昌前论中既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偶合胃中大坚,消谷不消水之象,可见火热本足消水也,水入本足救渴也。胃中坚燥,全不受水之浸润,转从火热之势,急奔膀胱,故溲数。溲去其内愈燥,所以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直引《内经》味过于苦,久从火化,脾气不濡,胃气乃厚之意,为消渴之源,精矣微矣。晋唐以后,代不乏贤,随其聪敏,揣摩《内经》,各自名家,卒皆不入仲景堂奥,其所得于《内经》者浅耳。使深则能随证比类,各出脉证方治,以昭成法,而《金匮》遗编,家传户诵之矣。即如消渴证,相沿谓中消者宜下之,共守一语,更无别商,岂一下可了其局乎?抑陆续徐下之乎?夫胃已大坚,不受膏沐,辄投承气,坚者不受瑕者受之矣,膀胱不受大肠受之矣,岂不乘其药势,传为利下鹜溏中满肿胀之证乎?《总录》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为不治之证。诸家不亟亟于始传中传,反于末传,多方疗治,如忍冬、蓝叶、荠苨丸散,及紫苏、葶苈中满分消汤丸,欲何为耶?《金匮》于小溲微觉不利,早用文蛤一味治之,方书从不录用。讵知软坚之品,非劫阴即伤阴,独此一种,平善无过,兼可利水,诚足宝乎!洁古谓: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朮散加葛根。末传疮疽者,火邪盛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下焦元气,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末传中满者,高消中消制之太过,速过病所,上热未除,中寒复起,非药之罪,用药时失其缓急之制也。洁古老人可谓空谷足音矣。所云无攻其阴,得强者生,失强者死,皆虑泉竭之微言,令人耸然起敬。于是追步后尘,徐商一语曰:三消总为火病,岂待末传疮疽,始为火邪胜耶?然火之在阳在阴,分何脏腑,合何脏腑,宜升宜降,宜折宜伏,各各不同,从其性而治之,使不相扞格,乃为良法。若不治其火,但治其热,火无所归,热宁有止耶?如肾消,阴病用六味丸,阳病用八味丸,此亦一法。若谓下消只此一法,其去中消宜下之说能以寸哉!
  《内经》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病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血不足,结而不行,皆燥之为病也。
  《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张子和谓膈消犹未及于肺,至心移寒于肺,乃为肺消,如此泥文害意,非能读《内经》者也。岂有心移热于肺,肺传其热于膈,犹未及肺之理?必变经文为心移热于膈,传为肺消,乃不泥乎?要识心肺同居膈上,肺为娇脏,移寒移热,总之易入,但寒邪入而外束,热邪入而外传,均一肺梢,而治则有分矣。
  刘河间论三消之疾,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六气中已遗风火二气矣。且以消渴、消中、消肾,分名三消,岂中下二消,无渴可言耶?及引经言有心肺气厥而渴,有肝痹而渴,有痹热而渴,有胃与大肠结热而渴,有脾痹而渴,有肾热而渴,有小肠痹热而渴,愈推愈泛,其不合论消渴,但举渴之一端,为燥热亡液之验,诚不可解。《玉机微义》深取其说,发暖药补肾之误,吾不知暖药果为何药也。世岂有以暖药治消渴之理哉?其意盖在非《金匮》之主肾气丸耳。夫肾气丸蒸动肾水,为治消渴之圣药,后世咸知之,而何柏斋复辨之。昌恐后学偶阅子和、宗厚之说,反滋疑眩,故再陈之。
  瘅成为消中,胃热极深,胃火极炽,以故能食易饥多渴,诸家咸谓宜用大承气汤下之矣。不知积渐之热,素蕴之火,无取急下,下之亦不去,徒伤肠胃,转增其困耳。故不得已而用大黄,当久蒸以和其性,更不可合枳实、厚朴同用,助其疾趋之势。洁古用本方更其名曰顺利散,隐然取顺利不取攻劫之意。方下云:治中消热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黄微利,至不欲食为效,不可多利。昌恐微利至不欲食,胃气已不存矣。承气非微利之法而可渎用乎?子和更其方为加减三黄丸,合大黄、芩、连用之,不用枳、朴矣。方下云:治丹石毒及热渴。以意测度,须大实者方用,曾不思消渴证真气为热火所耗,几见有大实之人耶?然则欲除胃中火热,必如之何而后可?昌谓久蒸大黄,与甘草合用则急缓互调,与人参合用则攻补兼施,如充国之屯田金城,坐困先零,庶几可图三年之艾。目前纵有乘机斗捷之着,在所不举,如之何欲取效眉睫耶?昔贤过矣。
  律五条
  凡治初得消渴病,不急生津补水,降火彻热,用药无当,迁延误人,医之罪也。
  凡治中消病成,不急救金水二脏,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医之罪也。
  凡治肺消病,而以地黄丸治其血分,肾消病而以白虎汤治其气分,执一不通,病不能除,医之罪也。
  凡消渴病少愈,不急回枯泽槁,听其土燥不生,致酿疮疽无救,医之罪也。
  门冬饮子易老 治老弱虚人大渴。
  凡治消渴病,用寒凉太过,乃至水胜火湮,犹不知反,渐成肿满不救,医之罪也。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论证

  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
  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
  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使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
  消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饥者曰消谷,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凡此者,多由于火盛则阴虚,是皆阳消之证也。至于阴消之义,则未有知之者。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何以见之?如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此正以元气之衰,而金寒水冷,故水不化气,而气悉化水,岂非阳虚之阴证乎?又如邪气脏腑病形篇言:五脏之脉细小者皆为消瘅。岂以微小之脉而为有余之阳证乎?此《内经》阴消之义,固已显然言之,而但人所未审耳。故凡治三消证者,必当察其脉气病气形气,但见本元亏损,及假火等证,必当速救根本以资化源。若但知为火而专务清理,未有不阴阳俱败者矣。

     论治

  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
  上消善渴,中消善饥。虽曰上消属肺,中消属胃,然总之火在上中二焦者,亦无非胃火上炎而然,但当微为分别以治之。若二焦果由实火,则皆宜白虎汤主之。若渴多饥少,病多在肺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若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有不得不清者,宜玉女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兰香叶、白葵花、黄蘗、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气上升而渴自止,此说亦可酌用。
  中消火证,以善饥而瘦,古法直以调胃承气汤及三黄丸之类主之。然既已善饥,其无停积可知。既无停积,则止宜清火,岂堪攻击?非有干结不通等证,而用此二剂,恐非所宜。若其果属胃火,别无虚证,宜三补丸、玉泉散、白虎汤及抽薪饮之类,皆可择而用也。
  下消证,小便淋浊如膏如油,或加烦躁耳焦,此肾水亏竭之证。古法用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固其宜矣。然以余观之,则亦当辨其寒热滑濇,分而治之,庶乎尽善。若淋浊如膏,兼热病而有火者,宜补而兼清,以加减一阴煎或补阴丸、大补阴丸,或六味地黄丸加黄蘗、知母之类主之。若下消而兼濇者,宜补宜利,以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若下焦淋浊而全无火者,乃气不摄精而然,但宜壮水养气,此左归饮、大补元煎之类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犹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若下焦无火而兼滑者,当以固肾补阴为主,宜秘元煎、固阴煎及芩朮菟丝丸之类主之。
  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多从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论之,则三焦之火,多有病本于肾,而无不由乎命门者。夫命门为水火之腑,凡水亏证,固能为消为渴,而火亏证,亦能为消为渴者,何也?盖水不济火则火不归原,故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有火烁阴精而为下消者,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
  又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阴虚之消,治宜壮水,固有言之者矣。阳虚之消,谓宜补火,则人必不信。不知釜底加薪,氤氲彻顶,槁禾得雨,生意归巅,此无他,皆阳气之使然也,亦生杀之微权也。余因消证多虚,难堪剥削,若不求其斫丧之因,而再伐生气,则消者愈消,无从复矣。故再笔于此,用以告夫明者。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消渴证治

  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吾有一方最奇,名合治汤。熟地三两,山茱萸、麦冬各二两,车前子五钱,元参一两,水煎服,日日饮之,三消自愈。此方补肾而加清火之味,似乎有肾火者宜之,不知消证,非火不成也。我补水而少去火,以分清水湿之气,则火从膀胱而出,而真气仍存,所以消证易平也,又何必加桂附之多事哉!惟久消之后,下身寒冷之甚者,本方加肉桂二钱,亦向应异常。倘不遵吾分两,妄意增减,亦速之死而已,安望其有生哉?
  消渴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皆肾水之不足也。倘用泻火止渴之药,愈消其阴,必至更助其火,有渴甚而死者矣。治法必须补肾中之水,水足而火自消。然而此火,非实火也。实火可以寒消,虚火必须火引。又须补肾中之火,火温于命门,下热而上热自除矣。方名引火升阴汤,元参二两,肉桂、北五味各二钱,山茱萸四钱,熟地、麦冬各一两,巴戟天五钱,水煎服。此方大补肾中之水,兼温命门之火,引火归原而火气自消,正不必止渴而渴自除,不必止消而消自愈也。
  大渴之证,必用石膏,往往有一昼夜而用至斤许者。盖热之极,药不得不用之重,此时倘守定不可多与之言,必杀之矣。但此等证,乃万人中一有之,不可执之以治凡有胃火之人也。
  大渴之证,用石膏以平胃火,无人不知矣,尚有未知其故者。胃火飞腾奔越,不啻如火之燎原,必得倾盆之雨,始能滂沛而息灭之。原取其一时权宜之计,故可暂时用之,多能取效。必不可久用,久用则败亡也。尚有一方并传,以为临证之鉴。大渴不止,方用石膏数两,知母三钱,糯米一撮,麦冬三两,人参亦数两,与石膏同用,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竹叶百片,元参二两,水煎服。

    方

  五苓散 【《金匮》,下同】  治小便不利而渴。
  茯苓 猪苓去皮 白朮各七钱半 桂心半两 泽泻一两二钱七分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猪苓汤 治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文蛤散 治渴欲饮水不止。
  文蛤四两
  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人参石膏汤河间 治膈消上焦,烦渴不欲多食。
  人参五钱 石膏一两 知母七钱 甘草四钱
  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温服。《良方》有黄芩、杏仁。

  加减地骨皮散钱氏 治上消。
  知母 柴胡 甘草炙 半夏 地骨皮 黄芪 赤茯苓 白芍药 石膏 黄芩 桔梗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姜五片,水煎,食远温服。

  竹叶石膏汤 【仲景】  治消渴。
  石膏一斤 麦门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汤洗 粳米半升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竹叶二把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竹叶黄芪汤 治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芪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炒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夏 石膏煅,各一钱
  右,水煎服。

  黄芪汤 【河间,下同】  治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少溲多,当补肺平心。
  黄芪三两 五味 人参 桑皮 麦冬各二两 枸杞子 熟地黄各一两半
  右銼,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麦门冬饮子 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胸满心烦,精神短少。
  人参 茯神 麦冬 五味子 生地黄 知母 炙甘草 葛根 (艹舌)蒌根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加竹叶十四片,煎至七分,温服无时。

  门冬饮子 易老 治老弱虚人大渴。
  人参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各七钱半 五味子 麦门冬各半两
  右,姜水煎服。一本有地骨皮,无枸杞子。

  加减三黄丸子和 治丹石毒及热渴,以意测度,须大实者方用。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 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四两 黄连春四两,夏七两,秋三两,冬二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猪肚丸 【《三因方》】  治强中消渴。
  黄连 粟米 (艹舌)蒌根 茯神各四两 知母 麦门冬各二两
  右为细末,将大猪肚一个,洗净入药末于内,以麻线缝合口,置甑中炊极烂,取出,药别研,以猪肚为膏,再入炼蜜,搜和前药杵匀,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参汤下。又方加人参、熟地黄、干葛。又方除知母、粟米,用小麦。

  化水丹洁古 治手足少阴渴饮不止或心痛者,《本事》治饮冷水多者。
  川乌脐大者四枚,炮去皮 蛤粉用厚者,炮,六两 甘草炙,一两 牡蛎生,三两
  右为细末,酢浸蒸饼为丸。每服十五丸,新汲水下。心痛者,酢汤下,立愈。饮水一石者,一服愈。海藏云:药能化停水。

  神仙减水法 一名斩龙刽子手。治三焦虚热消渴,饮水无度。
  人参 花粉 知母 黄连 苦参 麦门冬 浮萍 白扁豆 黄芪各一两 黄丹少许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

  生津甘露饮子 治消渴膈消,大渴饮水无度,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食不下,腹时胀满疼痛,浑身色黄,目白睛黄,甚则四肢痿弱无力,面尘脱色,胁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忘,臀肉腰背疼痛。
  石膏二钱半 桔梗三钱 人参 姜黄 升麻 甘草炙 山栀 知母酒洗,各二钱 白豆蔻 白芷 连翘 甘草生 荜澄茄各一钱 黄连 白葵花 兰香各五分 黄蘗酒炒 杏仁去皮 木香 柴胡各三分 藿香二分 麦冬 归身一钱半 全蝎一枚,去毒
  右为末,汤浸,蒸饼和匀成剂,捏作饼子晒干,杵碎如黄米大。每服二钱,抄在掌中,以舌舐之,随津咽下,或白汤少许送,亦得。此治制之缓也,不惟不成中满,亦不传疮疡下消矣。一方石膏一两二钱,姜黄、山栀仁各一钱。

  黄连膏 治证同前。
  黄连一斤,研细为末 牛乳汁 白莲藕汁 生地黄汁各一斤
  右将汁熬膏,搓黄连末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少呷汤下,日进十服。

  生地黄膏 治证同前。
  生地黄碗大一握 冬蜜一碗 白茯苓一两 人参半两
  右先将地黄洗捣烂,以新汲水调开,同蜜煎至一半,入参苓末拌和,以磁器密收,匙挑服。

  顺利散洁古 治中热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黄微利,至不欲食为效,不可多利。
  厚朴 枳实各一两 大黄煨,四两
  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

  参蒲丸 治食(亻亦),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
  人参 赤茯苓 石菖蒲 远志 地骨皮 牛膝酒浸,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加味钱氏白朮散 治消中消谷善饥。
  人参 茯苓 白朮各二钱 柴胡 枳壳麸炒 藿香 干葛 五味子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
  水煎,食远服。

  清凉饮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小便数。
  羌活梢 柴胡梢 黄芪根炙 生甘草梢 酒黄芩 酒知母 甘草炙,各一钱 防风梢,酒生地黄 防己各五分 桃仁 杏仁各五粒 当归六分 红花少许 升麻梢四分 酒黄蘗 龙胆草 石膏各一钱半
  右,水二盏,酒一小盏,煎服。

  甘露膏 一名兰香饮子。治消渴饮水极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半 甘草生一钱,炙五分 防风根一钱 人参 制半夏 兰香 自豆蔻 连翘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右为末,水浸蒸饼丸,或捏剂作薄饼子,晒干碎如米大,每用淡姜汤调下二钱。

  烂金丸 治热中消渴止后,补精益血,益诸虚,解劳倦,去骨节间热,宁心强志,安神定魄,固脏腑,进饮食,免生疮疡。
  大猪肚一具 黄连三两 生姜研 白蜜各二两
  先将猪肚净洗控干,复以葱椒酢面等同药,以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銼研为细末,再用水调为膏,入猪肚内,以线缝定,仍入银石器内,水煮烂,研如泥,搜和下项药:
  人参 五味子 杜仲去皮,姜汁炒,去丝 山药 石斛 山茱萸去核 车前子 新莲肉去皮心 鳖甲酢炙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磁石煅 白茯苓 槐角子炒 川芎各一两 黄芪四两 菟丝子酒浸蒸研,五两 麝香一钱,别研入 沉香半两
  右为细末,用猪肚膏搜和得所,如有少添熟蜜,捣数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糯米饮送下。一方有白朮二两,阳起石一两。

  天门冬丸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白浊。
  天门冬去心 土瓜根干者 (艹舌)蒌根 熟地黄 知母焙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 鹿茸酒炙 五味 赤石脂 泽泻各一两半 牡蛎煅,二两 鸡内金三具,微炙 桑螵蛸十枚,炙 苦参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粟米饮送下,食前。

  猪肾荠苨汤 治消中,日饮水八九升者。
  猪肾一具 大豆一升 荠苨 石膏各三两 人参 茯苓 知母 葛根 黄芩 磁石绵裹 (艹舌)蒌根 甘草各二两
  右(口父)咀,用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作三服,渴急饮之。下焦热者,夜辄服一剂,渴止勿服。一方茯苓作茯神。

  肾沥散 治消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
  鸡(月坒)胵微炙 远志 人参 桑螵蛸炒 黄芪 泽泻 熟地 茯苓 龙骨 桂 当归各一两 麦门冬 川芎各二两 五味子 炙甘草 元参名半两 磁石三两,研碎,水淘去赤汁
  右銼碎,每服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先以水一盏半,煮肾至一盏,去水上浮脂及肾,次入药五钱,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服。晚食前再服。

  金银箔丸 治消肾口干,眼濇阴痿,手足烦疼,小便多。
  金箔 银箔各一百片,俱细研 丹砂细研 (艹舌)蒌根各二两 巴戟去心 山药 五味子 泽泻各一两半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干 天冬各二两半 黄连四两 白茯苓 生地焙 葛根各三两 麦冬焙三两半
  右除别研药外为细未,再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时,粟米饮送下。

  白茯苓丸 治消肾因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白茯苓 覆盆子 黄连 花粉 萆薢 人参 熟地 元参各一两 石斛 蛇床子各七钱半 鸡(月坒)胵三十具,微炒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煎磁石汤送下。

  龙凤丸 一名龙肝凤髓丸。治肾消。
  鹿茸一两,酒炙 菟丝子酒浸 山药各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浓煎人参汤亦可。一方用面糊为丸,盐酒盐汤任下。

  参芪汤 治前证。
  人参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一两 白芍药 黄芪盐汤浸炙,各二两 白茯苓 五味各一两半
  右銼,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八分,日进四服,留滓合煎。一方,有干葛、木瓜、乌梅。

  加减八味丸 治肾水枯竭,不能上润,心火上炎,不能既济,心烦燥渴,小便频数,白浊阴痿,饮食不多,肌肤渐削,或腿肿脚先瘦小。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泽泻酒润蒸,各八钱 五味子微炒,一两半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山茱萸肉焙 熟地蒸七次焙 山药微炒,各二两
  右各研末,杵和匀,炼蜜丸梧子大。五更初,温酒盐汤任下三五十丸,午前、晚间、空腹再服。此药不惟止渴,亦免生痈疽,久服永除渴疾,气血加壮。

  忍冬丸 治渴疾愈,须预防发痈疽。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之,一名老公须,一名蜜啜花,一名金银花,一名左缠藤,水洗净用
  右用米曲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饮任下。一方用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雕,三月开花五出,黄白相间,微香,蒂带红。《外科精要》又以酒煮窨服,取时不犯铁气,服至大小肠通利,此药到得力。用干者,不及生者效速。仍治五种飞尸。酒研敷疮亦好,但留一口泄毒气,真经效奇药也。此药不特治痈,亦能止渴,并五痔诸漏。

  蓝叶散 治渴利口干烦热,背生痈疽,赤焮疼痛。
  蓝叶 升麻 元参 麦门冬 黄芪 葛根 沉香 赤芍药 犀角屑 甘草生用,各一两 大黄二两,微炒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荠苨丸 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溢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痈疽,皆由过服丹石所致。
  荠苨 大豆去皮 茯神去木 磁石煅研极细 元参 石斛去根 (艹舌)蒌根 地骨皮去木 鹿茸各一两 沉香不见火 人参各半两 熟地黄酒蒸,一两
  右为细末,用猪肾一具,如食法烂煮,杵为丸,如梧桐子大。如难丸,入少酒糊,或炼蜜亦可。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瞿麦汤 治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并足膝胫浮肿,小便不利。
  瞿麦穗 泽泻 滑石各半两 防己七钱半 黄芩 大黄各二钱半 桑螵蛸炒,十四枚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

  葶苈丸 治消渴后,成水病浮肿。
  甜葶苈隔纸炒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黄 (艹舌)蒌仁 汉防己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赤茯苓煎汤下,日三四服。

  天花散 【《直指方》】  一名玉泉散。治消渴之圣药。
  天花粉 生干地黄各二钱 干葛 麦门冬 五味子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粳米百粒,煎服。

  生地黄饮子 【《简易方》】  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芪蜜炙 天冬 麦冬 泽泻 枳壳麸炒 石斛炒 甘草炙 枇杷叶去毛炒,各等分
  右銼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临卧服。此方乃全用二黄丸、甘露饮料,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使心火下行则小腑清利,肺经润泽则大腑流畅,宿热既消,其渴自止。造化精深,妙无逾此。

  黄芪汤 治诸渴疾。
  黄芪蜜炙 茯苓 (艹舌)蒌根 麦门冬 生地黄 五味子 炙甘草各一钱半
  水二锺,煎至一锺,食远服。

  梅苏丸 治消渴膈热烦躁,生津液。
  白梅肉 苏叶 乌梅肉各半两 百药煎三两 麦门冬去心,七钱半 诃黎勒 人参各二钱半 甘草炙,一两半
  右为细末,炼黄蜡汁和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不拘时含化咽津。行路解渴。

  苦楝汤 【《夷坚志》】  治消渴有虫。
  苦楝根皮取新白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许
  右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饮之,虽困顿不妨。自后下虫三四条类蛔虫而色红,其渴顿止。乃知消渴一证,有虫耗其津液。

  猪脊汤 【《三因方》】  治三消渴疾。
  猪脊骨一尺二寸 大枣四十九枚 木香一钱 新莲肉四十九粒 炙甘草三两
  右,用水五碗,同煎取汁,渴则饮之。

  水蛇丸 【《圣惠方》】  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
  活水蛇一条,剥皮炙黄为末 天花粉末煎稠 麝香一分 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
  右用粟饭和丸菉豆大。每服十丸,姜汤下。

  降心汤 【《得效方》】  治心火上炎,肾水不济,烦渴引饮,气血日消。
  天花粉二钱 人参 远志 当归 熟地黄 白茯苓 黄芪蜜炒 五味子 甘草各一钱
  右作一贴,枣二枚,水煎服。《良方》有川芎一钱。

  清心莲子饮 【《局方》】  治心火上炎,口干烦渴,小便赤濇。
  莲子二钱 赤茯苓 人参 黄芪蜜炙,各一钱 黄芩 车前子炒 麦冬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一本有柴胡。

  生津养血汤 【《医鉴》】  治上消。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麦冬各一钱 川芎 黄连各八分 花粉七分 知母 黄蘗并蜜炒 莲肉 乌梅 薄荷 甘草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黄苓汤 【《回春》】  治上消。
  片芩 栀子 桔梗 麦门冬 当归 生地黄 天花扮 干葛 人参 白芍药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乌梅一个,水煎服。

  生津甘露汤 一名清凉饮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大便燥,小便数。
  石膏 草龙胆 黄蘗各一钱 柴胡 羌活 黄芪制 酒知母 酒黄芩 炙甘草各八分 当归身六分 升麻四分 防风 防己 生地 甘草各三分 杏仁十个 桃仁五个 红花少许
  右銼,作一贴,水二盏,煎至一盏,加酒一匙,稍热服,不拘时。

  人参散子和 治消中。
  滑石二两 寒水石 甘草各一两 石膏五钱 人参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

  黄连猪肚丸 治消渴消中,亦治强中证。
  雄猪肚一个 黄连五两 麦门冬 知母 (艹舌)蒌根各四两
  右四味为末,入猪肚内,以线封口,置甑中蒸烂,于石臼中捣令烂,入蜜少许,作丸梧子大。米饮下百丸。按《千金》有粱米五两,(艹舌)蒌、茯神各四两,知母三两,麦冬二两,猪肚、黄连同。

  藕汁膏 【丹溪】  治胃热消中。
  白藕汁 生地黄汁 牛乳汁 黄连末 姜汁 天花粉末
  右以各汁调二末,入白蜜为膏。以匙抄取,徐徐留舌上,以白汤送下,日三四次。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二

渴门

    方

  人参茯苓散 【东垣】  一名人参散。治肾消,尿浊如膏。
  滑石 寒水石各一钱半 甘草七分 赤茯苓 干葛 黄芩 薄荷 大黄各五分 连翘三分 人参 白朮 泽泻 桔梗 栀子 天花粉 缩砂各二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加减肾气丸 【丹溪,下同】  治肾消,口燥烦渴,两腿枯瘦。
  熟地黄二两 丹皮 白茯苓 山茱萸 泽泻 五味,鹿茸 山药各一两 肉桂 沉香各五钱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下七八十丸。

  补肾地黄丸 治肾消。能降心火,益肾水,止消渴,明耳目。
  黄蘗一斤,銼 生地半斤,酒浸二日,蒸烂研膏,与黄蘗拌晒干 白茯苓四两 熟地 天冬 人参 甘菊各二两 条芩酒炒 当归 枳壳,麦冬 片芩生,各一两
  右为末,水丸梧子大。空心,盐酒下七八十丸。

  鹿茸丸 治肾虚消渴,小便无度。
  麦门冬二两 鹿茸 熟地黄 黄芪 五味子 鸡(月坒)胵炒 肉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人参各七钱半 白茯苓 地骨皮 元参各五钱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五七十丸。《良方》无元参。

  滋阴养荣汤 【《入门》,下同】  治消渴亡津液,口燥咽干。
  人参 生地黄各一钱半 当归 麦门冬 白芍药 知母蜜水炒 黄蘗蜜水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活血润燥生津饮 通治消渴。
  天门冬 麦门冬 五味子 (艹舌)蒌仁 麻子仁 当归 熟地黄 生地黄 花粉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黄连地黄汤 【《回春》】  治三消。
  黄连 生地黄 花粉 五味子 当归 人参 干葛 白茯苓 麦门冬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姜二片,枣一枚,竹叶十片,同煎服。

  元菟丹 【《得效方》】  治三消渴利神药,禁遗精,止白浊,延年。
  菟丝子十两,酒浸制 五味子七两 白茯苓 莲子肉 山药各三两
  右为末,别研山药末三两,将菟丝子所浸酒煮糊,和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五七十丸。炼蜜丸亦佳。按《良方》茯苓五两,无山药,名茯菟丸,治证同。

  五汁玉泉丸 【《回春》】  治消渴。
  黄连 干葛 花粉 知母 麦门冬 五味子 人参 生地黄 乌梅肉 莲子去心 当归 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另取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无则用砂糖、梨汁、藕汁,先将各汁入蜜一斤半,煎成稀膏,后将各药末和前膏熬五七沸,每取五茶匙,米饮调下,日二三。忌辛热之物。

  荔枝膏 【《类聚》,下同】  止消渴,生津液。
  乳糖二十六两 清蜜十四两 乌梅肉八两 生姜五两,取汁 麝香五分
  右,先取清蜜乌梅肉,以水一斗五升,熬至半,滤去滓,下乳糖熬,候糖镕化,乃入麝和匀,每取一大匙,新水调下,日二三。

  卫生天花丸 歌曰:消渴消中消肾病,三焦五脏生虚热。惟有膀胱冷如冰,意中饮水无休歇。小便昼夜不流通,骨冷皮焦心肺裂。本因饮酒炙煿多,酒余色欲劳无节。饮水吃食日加增,肌肉精髓转枯竭。漩甜如蜜滑如油,口苦咽干舌如血。三消病状最为危,有此仙方真妙诀。
  黄连童便浸三日,晒干,三两 白扁豆炒,二两 芦荟七钱半 辰砂 白茯苓 牡蛎粉 知母 苦参 铁粉 花粉各五钱金银箔各二十片
  右为末,生(艹舌)蒌根汁和生蜜为丸梧子大。麦门冬汤下三五十丸。

  消渴方 【《千金方》,下同】  治消渴,除肠胃实热。
  麦门冬 茯苓 黄连 石膏 萎蕤各八分 人参 草龙胆 黄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实五分 生姜屑 枸杞子 (艹舌)蒌根各十分
  右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茆根粟米汁服十丸,日二。《外台》无枸杞,有地骨皮。若渴则与后方饮之,至足大麻亦得。饮方如左:
  茆根切一升 粟米三合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米熟,用下前药。
  又方 治前证。
  (艹舌)蒌根 生姜 生麦门冬汁 芦根切,各二升 茆根切,三升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前证。
  (艹舌)蒌根 麦门冬 铅丹水飞,各八分 茯神 甘草各六分
  右五味,治下筛,以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外台》无茯神。
  又方 治前证。
  黄芪 茯神 (艹舌)蒌根 甘草 麦门冬各三两 干地黄五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进一剂,服十剂佳。
  又方 治消渴,日饮水一石者。
  附子二两 葛根 (艹舌)蒌根 鉛丹各三两
  右四味为未,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渴则服之。春夏减附子。

  黄连丸 治渴。
  黄连 生地黄各一斤
  右二味,绞地黄取汁,浸黄连,出曝燥,复内汁中,令汁尽干,捣末蜜丸梧子大。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后无拘。亦可为散,以酒服方寸匕。张文仲:地黄作十斤。

  枸杞汤 治渴而利者。
  枸杞枝叶一斤 黄连 (艹舌)蒌根 生甘草 石膏各三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剧者多合,渴即饮之。

  鈆丹散 一名胡粉散。治消渴,止小便数,兼消中。
  鉛丹 胡粉 甘草 泽泻 石膏 (艹舌)蒌根 白石脂 赤石脂各五分
  右八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壮人一匕半。一年病者一日愈,二年病者二日愈。渴甚者夜二服,腹痛者减之。丸服亦佳,每服十丸。伤多令人腹痛。《肘后》白石脂作贝母。

  神白散 【子和,下同】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治真阴素被损虚,多服金石等药,或嗜炙煿咸物,遂成消渴。
  桂府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生用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或大渴欲饮冷者,新汲水尤妙。

  葛根丸 治消渴消肾。
  葛根 (艹舌)蒌各三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鉛丹二两
  右四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进三服。治日饮石水者,春夏去附子。

  经验方悟大师传 治饮水百杯,尚犹未足,小便如油,或如杏色。服此药三五日,小便大出,毒归于下,十日永除根本。
  水银四钱 锡二钱,用水银研成砂子 密陀僧 牡蛎 知母 苦参 贝母各一两 黄丹半两 (艹舌)篓根半斤
  右为细末,男子用不生儿猪肚一个内药,妇人用獖猪肚一个,麻线缝之,新瓦一合,绳系一两遭,糙米一升,更用(艹舌)蒌根末半斤,却于新水煮熟,取出放冷,用砂盆内研烂,就和为丸,如猪肚丸法用之。

  乌梅五味子汤 【《良方》,下同】  治消渴,生津液。
  乌梅 五味子 百药煎 巴戟去心酒洗 甘草炙,各二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空心服。

  (艹舌)蒌散 治壮盛之时,不自谨惜,恣情纵欲,年长肾气虚弱,不能房事,多服丹石,真气既尽,石气孤立,唇口干焦,精液自泄,小便赤黄,大便干实,小便日夜百十行,须当除热补虚。
  天花粉 黄连 白扁豆 白茯苓去皮 石膏 寒水石 甘草节 人参 白朮 猪苓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白汤调服。

  茯神丸 治消中,烦热消谷,小便数。
  茯神 人参 枳壳 麦冬 生地黄 牡蛎粉 黄连各一两 黄芪炙 莲子肉 知母各半两 (艹舌)蒌根七钱五分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用米饮送下。一方有菟丝、苁蓉、石膏,无枳壳、牡蛎、莲肉。

  黄芪六一汤 治诸虚不足,胸中烦悸,时常消渴,或先渴而欲发疮,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宜服之。
  黄芪去芦蜜炙,九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枣二枚,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止渴剉散 治消渴。
  枇杷叶去毛炙 生姜切片焙 干葛各二钱 大乌梅二个 淡竹叶 生甘草 草果各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天花粉丸 治消渴饮水多,身体瘦弱。
  天花粉 人参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麦门冬煎汤送下。

  枸杞子丸 治消肾久渴困乏,小便滑数。
  枸杞子 白茯苓 牛膝酒浸焙干 麦门冬 菟丝子酒浸研焙 熟地黄酒洗 黄芪蜜炙 牡蛎粉各一两 鸡内金炙,一两半 桑螵蛸 花粉各七钱半 山茱萸 牡丹皮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平补丸 治消肾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濇数而沥,如欲渗之状。
  乳香二两 菟丝酒浸焙 山萸酒浸 益智仁 当归各半两 川楝子 牛膝酒浸 胡卢巴炒 杜仲姜汁炒 肉苁蓉酒浸焙 巴戟各三两半
  右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枣汤或盐汤送下。

  三和甘露饮 大治消渴,有此证者,每日须进一二服。
  滑石六钱 石膏四钱 知母 人参 白朮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半 甘草一钱
  右(口父)咀,作二贴,每贴用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

  (月坒)胵散 治久渴旬日见效。
  鸡(月坒)胵 鸡肠各五具,炙干 漏芦炙 白龙骨 鹿角胶炙焦 白石脂各一两 土瓜根三两 桑螵蛸二七个,炙 牡蛎 黄连 苦参各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米饮调下,日三夜一。

  肉苁蓉丸 治消渴尿脂,小便如泔。
  肉苁蓉酒浸切焙 地骨皮 泽泻 五味子 巴戟 当归切焙 韭子 熟地黄焙 牡丹皮 白龙骨 甘草炙,各一两 磁石火煅酢淬七次 赤石脂 人参各一两半 禹余粮煅,三分 桑螵蛸炙,十四枚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牛乳或白汤送下,日进三服。

  填骨煎 治消渴后虚乏。
  白茯苓 菟丝子酒浸别捣 山茱萸 麦门冬 附子炮去皮脐 石斛 牛膝酒浸焙 巴戟 当归各二两半 大豆炒去皮,三合 石苇 桂各一两三分 五味 远志 人参各三两半 肉苁蓉二两,酒浸切焙 天门冬三两三分
  右为细末,用生地黄、生(艹舌)蒌根各三斤,捣绞取汁,以银石器慢火煎减半,然后内药,并下白蜜十两、牛髓五两再煎,令如糜,丸如鸡子黄大,米饮下,日三。药末不必尽入,惟看稀稠得所,甚佳。一方无远志。

  大补元煎 【《景岳全书》,下同】  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消渴等证。
  人参少则用一二钱,多则一二两 山药炒黄 杜仲各二钱 熟地少则用二三钱,多则二三两 枸杞 当归各二三钱,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 炙甘草一二钱
  右,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左归饮 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消渴者,宜此。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 山萸各二钱,畏酸者少用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右归饮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而渴者宜此。
  山茱萸肉一钱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钱 熟地如前 山药炒 杜仲姜制 枸杞各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右归丸 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神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三消干渴等证。
  熟地八两 山萸炒 当归各三两 枸杞微炒 山药炒黄 鹿角胶炒珠 菟丝子酒蒸捣饼 杜仲姜汁炒,各四两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自二两渐加至五六两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取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加减一阴煎 凡肾水真阴虚损而成消渴等证者,宜此主之。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锺,煎服。

  抽薪饮 治渴病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蘗各一二钱 枳壳 泽泻各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

  玉女煎 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钱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知母 牛膝各钱半 麦冬二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玉泉散 又名一六甘露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瘟疫斑黄等证。此益元散之变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两,生用 粉甘草一两
  右为极细末,每服一二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此方加朱砂三钱亦妙。

  秘元煎 治三消干渴等证,此方专主心脾。
  远志八分,炒 山药炒 芡实炒 金樱子去核 枣仁炒捣碎,各二钱 白朮炒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一钱 人参一二钱 五味子十四粒,畏酸去之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固阴煎 治阴虚滑泄,消渴淋遗等证,此方专主肝肾。
  人参随宜 熟地三五钱 菟丝子炒香,二三钱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半 远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钱 五味子十四粒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单方

  消渴重者:取市门溺坑水,服一小盏,三度即瘥,勿令知之。 【《圣惠方》】

  消渴引饮:取瓦窑突上黑煤干似铁屑者半斤,为末,入生姜四两同捣,绢袋盛,水五升浸汁,每饮五合。【《圣济总录》,下同】

  消渴烦热:铅白霜、枯白矾等分为末,蜜丸芡子大,绵裹,含化咽汁。
  又方:铅白霜一两,根黄、硝石各一两为末,每冷水服一钱。

  消渴烦乱:黄丹新汲水服一钱,以荞麦粥压之。 【《圣惠方》】

  消渴饮水:用蜜陀僧二两研未,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浓煎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后,以见水恶心为度。恶心时,以干物压之,日后自定。名神效丸,甚奇。【《选奇方》】

  消渴烦热:水银、铅各一两,结成砂,皂荚一挺,酥炙,麝香一钱为末,每服半钱,白汤下。【《圣济总录》,下同】

  消渴引饮:浮石、舶上青黛等分,麝香少许为末,温汤服一钱。
  又方:白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鲫鱼胆汁七个,调汤服三钱,神效。

  消渴引饮:汤瓶内碱、葛根、水萍焙等分,每服五钱,水煎服。
  又方:汤瓶内碱、菝葜根炒各一两,乌梅连核二两,焙为散,每服二钱,水一锺,石器煎七分,温呷,日一服。

  消渴引饮:人参为末,鸡子清调服一钱,日三四服。
  一方:用人参、(艹舌)蒌根等分,生研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麦门冬汤下,日二服,以愈为度,名玉壶丸。忌酒面炙煿。

  消渴方:人参一两,粉草二两,以雄猪胆汁浸炙,脑子五分为末,蜜丸芡子大,每嚼一丸,冷水下。【《郑氏家传》】
  又方:人参一两,葛粉二两为末,发时,以燖猪汤一升,入药三钱,蜜二两,慢火熬至三合,状如黑饧,以瓶收之。每夜以一匙含咽,不过三服取效也。【《圣济总录》】

  消渴尿多:用黄连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肘后方》】

  消渴小便滑数如油:黄连五两,(艹舌)蒌根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丸梧子大,每牛乳下五十丸,日二服。忌冷水猪肉。【崔氏】
  又方:用黄连末入猪肚内蒸烂,捣丸梧子大,饭饮下。 【《总录》】

  消渴引饮: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日三服。鄂渚辛佑之患此九年,服药止而复作,苏朴授此方服之,七日顿愈。古人处方,殆不可晓,不可以为易而忽之也。【《经验方》】

  消渴累年不愈:莎草根一两,白茯苓半两为末,每陈粟米饮服三钱,日二服。

  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各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白皮煎汤服,日三。【《圣济总录》】

  消渴饮水,骨节烦热:用生芭蕉根捣汁,时饮一二合。 【《圣惠方》】

  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须发,津液自生。【《经验方》】

  消渴饮水:用上元板桥鲜肥麦门冬二大两,宣州黄连九节者二大两,去两头尖三五节,小刀子调理去皮毛了,吹去尘,更以生布磨拭,称之捣末,以肥大苦瓠汁浸麦门冬经宿,然后去心,即于臼中捣烂,纳黄连末,并手和丸如梧子大,食后饮下五十丸,日再。但服两日,其渴必定。若重者,即初服一百五十丸,二日服一百二十丸,三日一百丸,四日八十丸,五日五十丸。合药要天气晴明之夜方浸药,须净处,禁妇人鸡犬见之。如觉渴时,只服二十五丸。服讫觉虚,即取白羊头一枚治净,以水三大斗煮烂,取汁一斗,以来细细饮之,勿食肉,勿入盐,不过三剂平复也。【《海上集验方》】

  消渴引饮,小便不利:葵根五两,水三大盏煮汁,平旦服,日一服。 【《圣惠方》】

  消渴引饮:虎杖烧过、海浮石、鰞鲗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门冬汤服二钱,日三次。忌酒色鱼面鲊酱生冷。【《卫生家宝方》】

  消渴引饮: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一两为末,蒸饼丸菉豆大,每薄荷汤下二丸。忌甘草。【《杨氏家藏方》】

  消渴不止:菟丝子煎汁,任意饮之,以止为度。 【《事林广记》】

  消渴饮水:凌霄花一两,捣碎,水一盏半,煎一盏,分二服 【《圣济录》】

  消渴尿多:蔷薇根一把,水煎,日服之。 【《千金方》】

  消渴烦乱:黄(艹舌)蒌一个,酒一盏,洗去皮子取瓤,煎成膏,入白矾末一两,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十丸。【《圣惠方》】

  消渴饮水:取大(艹舌)蒌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捣研,滤过澄粉,晒干,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
  又方:以(艹舌)蒌根薄切炙,取五两,水五升,煮四升,随意饮之。
  又方:用生(艹舌)蒌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至水尽,用暖酒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服,最妙。
  又方:用(艹舌)蒌根、黄连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服。

  消渴饮水:王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两,五七度瘥。 【《圣惠方》】

  消渴不止:拔谷即菝葜,(口父)咀,半两水二盏,乌梅一个,煎一盏,温服。【《普济方》】

  消渴饮水,日至一石者:浮萍捣汁服之。
  又方:用干浮萍、(艹舌)蒌根等分为末,人乳汁为丸梧子大,空腹饮服二十丸,二年者数日愈。【《千金方》】

  消渴饮水:胡燕窠中草烧灰一两,牡蛎煅二两,白羊肺一具,切晒为末,每新汲水调下三钱。

  消渴饮水,日至数斗,小便赤濇: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饮汁不过五升瘥。【《肘后方》】

  消渴心烦:用小麦作饭及粥食。 【《心镜》】

  三消渴病:用糯谷炒出白花、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两,水二碗,煎汁饮之,名梅花汤。【《三因方》】

  消渴饮水:取稻穰中心烧灰,每以汤浸一合,澄清饮之。 【《危氏方》】

  胃热消渴:以陈粟米炊饭,干食之良。 【《心镜》】

  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

  肾虚消渴难治者:黑大豆炒、天花粉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黑豆汤下七十丸,日二服,名救活丸。【《普济妙方》】

  消渴饮水: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尽即瘥。 【《肘后方》】

  止渴急方:大豆苗嫩者三五十茎,涂酥炙黄为末,每服二钱,人参汤下。 【《圣济总录》】

  消渴饮水:菉豆煮汁,并作粥食。《本草》云:或研取汁服,并佳。 【《普济方》】

  老人烦渴:寒食大麦一升,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饧二合,渴即饮之。 【《奉亲书》】

  消渴引饮:韭苗日用三五两,或炒或作羹,勿入盐酱,吃至十斤即住,极效。过清明勿吃。【《秦宪副方》】

  消渴饮水:用出了子萝卜三枚,净洗切片,日干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汤澄清调下,日三服,渐增至三钱。生者捣汁亦可。或以汁煮粥食之。【《图经本草》】

  消渴饮水:干生姜末一两,以鲫鱼胆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饮下。 【《圣惠方》】

  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薐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饮服一钱,日三。

  积热消渴:冬瓜去皮,每食后吃三二两,五七度良。 【《食疗》】

  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月取出破开,取清水日饮之,或烧熟绞汁饮之。《本草》云:作羹作虀常食佳。【《圣济总录》】

  消渴骨蒸: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黄连末填满,安瓮内,待瓜消尽同研,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冬瓜汤下。【《经验方》】

  消渴烦乱:冬瓜瓤干者一两,水煎饮。 【《圣惠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用干冬瓜子、麦门冬、黄连各二两,水煎饮之。冬瓜苗叶俱治消渴,不拘新干。【《摘元方》】

  消渴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温服。【《济众方》】

  消渴饮水:用香水梨,或鹅梨,或江南雪梨,皆可取汁,以蜜汤熬成膏,瓶收,无时,以热水或冷水调服,愈乃止。【《普济方》】

  除烦止渴:生葡萄捣滤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许,同收,点汤,甚良。

  消渴尿多能食:黄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即愈。《本草》云:或作末,水丸服之。【《独行方》】

  消渴有虫: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许,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饮之,虽困顿不妨。下虫如蛔而红色,其渴自止。消渴有虫,人所不知。【《夷坚志》】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剥取白皮,炙黄黑銼,以水煮浓汁,随意用之,亦可入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数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饮之。每日一换水及螺,或煮食饮汁亦可。【《心镜》】
  又方:用糯米二升,煮稀粥一斗,冷定,入田中活螺三升在内,待食粥尽,吐沫出,乃收饮之,立效。【《圣惠方》】

  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经验方》】

  消渴无度:干猪胞十个,剪破去蒂,烧存性为未,每温酒服一钱。 【《圣济总录》,下同】

  消渴无度:雄猪胆五个,定粉一两,同煎,成丸芡子大,每含化二咽下,日二。

  消渴饮水:腊日或端午日,用黄泥固济牡蛎煅赤,研末,每服一钱,用活鲫鱼煎汤调下,只二三服愈。【《经验方》】

  消渴饮水,日夜饮水数斗者:用雄猪肚一枚,煮取汁,入少豉,渴则饮之,肚亦可食,煮粥亦可。【《心镜》】

  消渴饮水:因饮酒或食果实过度,虽能食而口渴,饮水数尿,以麝香当门子酒和作十余丸,枳椇子煎汤送下。盖麝香败酒坏果,枳梖亦败酒也。【《济生方》】

  消渴尿多:竹沥恣饮,数日愈。 【《肘后方》】

  消渴饮水,小便数:以黄母鸡煮汁冷饮,并作羹食肉。 【《心镜》】

  消渴羸瘦:用兔一只,去皮爪五脏,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滓澄冷,渴即饮之,极重者不过二兔。【《海上方》】

  除烦止渴:生葡萄捣滤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许,同收点汤饮,甚良。 【《居家必用》】

  发热口干,小便赤濇: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之,饮浆亦可。 【《外台秘要》】

  消渴引饮不止:用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不过一剂愈。【《海上方》】
  又方:用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钱半,研末,每服一钱,楮叶汤下。【《圣惠方》】

  膈消饮水:鸡内金洗晒干,(艹舌)蒌根炒五两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总录》】

  消渴利水:羊肉一脚,瓠子六枚,姜汁半合,白面二两,同盐葱炒食。 【《正要》】

  消渴饮水:牛鼻木二个,男用牝牛,女用牡牛者,洗銼,人参,甘草半两,大白梅一个,水四碗,煎三碗,热服甚妙。【《普济方》】

  乳石发渴:水浸鸡子,取清生服,甚良。 【《总录》】

  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服之。 【《古今录验》】

  消渴饮水:用鲫鱼一枚,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纸包煨熟食之,不过数枚即愈。 【《心统》】

  消渴饮水:泥鳅鱼十头,阴干,去头尾烧灰,干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日三。名灰焦散。【《普济方》】

  消渴饮水,小便数:用野鸡一只,五味煮取三升已来汁饮之,肉亦可食,甚效。 【《心镜》】

  消渴饮水无度:以黄颡鱼涎,和青蛤粉、滑石未等分,丸梧子大,每粟米汤下三十丸。名生津丸。

  消渴烦乱:蚕蛹二两,以无灰酒一中盏,水一大盏,同煮一中盏,温服。 【《圣惠方》】

  消渴饮水:晚蚕沙焙干为末,每用冷水下二钱,不过数服。 【《斗门方》】

  消渴,取青竹叶煮汁饮。 【《本草》】

  热渴心烦:取地浆一盏饮之,妙。

  消渴及口干烦躁渴:麦门冬去心煮汤饮之。

  凡消渴而欲发疮,或病痈疽而后渴:宜多取黄芪煮汤服之,妙。 【《纲目》】

  消渴:葛根五钱水煎饮之,又取生者捣汁饮,亦好。 【《本草》,下同 】

  消渴:取生苎水渍,取汁饮之。

  消渴:地骨皮水煎服之,又取叶作饮啜之。

  消渴:忍冬水煮取汁,四时长服。 【丹溪】

  桑枝茶,疗口干,如茶常服为佳。 【《本草》,下同】

  止渴生津,黑桑椹捣滤去滓,入石器中,入蜜熬膏,每取二三匙,沸汤点服如神。

  酒渴:牡蛎肉和姜酢生食之,俗名石花。

  消渴:蚌蛤煮食,或和姜酢生食并佳。

  三消,取鲇鱼涎搜黄连末作丸,乌梅汤下五十丸,渴顿减。

  时气烦渴:生藕取汁一盏,入蜜一合,分三服,止渴最好。 【《纲目》】

  红柿止渴,取啖之。 【《本草》,下同】

  消渴:取猕猴桃霜后熟者,常啖之;又和蜜作正果尤佳。 【俗方】

  五味子,止消渴最良,作饮常啜之。又作丸久服,生津止渴。 【《本草》,下同】

  粟米泔酸者,止消渴甚良,常取饮之。泔久留则酸。

  热中消渴:青粱米煮汁饮;或煮粥,或作饭,常食佳。
  又方:糯稻秆灰淋汁饮之,甚妙。
  又方:莼作羹作虀,常食佳。
  又方:菘菜常食最佳,或取汁饮亦可。

  三消渴疾:退雄鸡汤澄清饮之,神效;白者尤佳。 【《医鉴》】

  消渴:白鹅煮熟取汁饮之,肉亦可食。 【《本草》,下同】
  又方:(艹舌)蒌根和鸡子曝干,更捣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千金方》,下同】
  又方:取七家井索近桶口结烧作灰,井华水服之,不过三服必瘥。
  又方:浓煮竹根汁饮之,瘥止。
  又方:浸豉汁,任性多少饮之。

  消中嗜食:多因外伤痹热,内积忧思,啖食咸物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大便反坚,小便无度。轻粉一钱为末,姜汁拌匀,长流水下,齿浮是效。后服猪肚丸补之。【《得效方》】

  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菉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总录》】

  夏月渴死:浓煎蓼汁一盏,服。 【《外台秘要》】

  烦躁热渴:葛粉四两,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匀煮熟,以糜饮和食。 【《心镜》】

  热渴心闷:温水一盏,调面一两,饮之。 【《圣济总录》】

  消渴饮水: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杨氏产乳》】

  肾消饮水,小便如膏油:用茴香炒、苦楝子各等分为末,每食前,酒服二钱。 【《保命集》】

  百合经月,变成消渴者:百合一升,水一斗,浸一宿,取汁温浴,病人浴毕,食白汤饼。【《小品方》】

  虚热作渴:桃胶如弹子大,含之佳。 【《外台秘要》】

  虚劳苦渴,骨节烦热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三升,小麦二升,水二斗,煮至麦熟去滓,每服一升,口渴即饮。【《千金方》】

  渴利不止:羊肺一具,入少羊肉和盐豉作羹食,不过三具愈。 【《普济方》】

  老人消渴:鹿头一个,去毛煮烂,和五味,空心食,以汁咽之。 【《鄙事》】

  大热狂渴:干陈人屎为末,于阴地净黄土中,作五六寸小坑,将末三两匙于坑中,以新汲水调匀,良久澄清,细细与饮即解,世俗谓之地清。【《衍义》】

    针灸

  《甲乙经》曰:消渴身热,面黄赤,意舍主之。
  消渴嗜饮,承浆主之。
  消渴,腕骨主之。
  黄瘅热中善渴,太冲主之。
  消瘅善喘,气走[走 原作「是」,据《甲乙》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改。]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溺黄,大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太溪主之。
  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
  阴气不足,热中消谷,善饥腹热,身烦狂言,三里主之。
  《医学纲目》曰:消渴,取玉液一分,泻见血讫,取三里泻讫如前,补玉液一分;再取关元泻讫;再取廉泉。
  又法:取金津、玉液、承浆不已,再取海泉、人中、廉泉、肾俞、气海。
  又法:小肠俞、阳池各灸之,又取廉泉出恶血方已。
  又法:胃腧、心腧、膻中各灸之。
  又法:承浆、然谷、劳宫、曲池、意舍、关元各灸之。

    导引

  《保生秘要》曰:口干导引法,左右足心,每搓三十六回,按时吐纳,津回即咽六度,数周为兼后功行之。
  运功以舌托上腭,凝悬雍穴,贯一窟凉水,渐提至口噀咽。
  又法:起涌泉水或肾水皆可。
  又法:想喉下一窟凉水以意提起口中或舌顶上腭,或舌压下腭,则津液自生,或升肾水,或升涌泉水。
  消渴导引法,舌托上腭,从肾处想水升至背洗,出心头复两眼看两脚底,浑身想水洗之。

    医案

  《卫生宝鉴》曰:古台韩子玉父,年逾六旬有三,病消渴,至冬添躁热,须裸袒,以冰水喷胸腋乃快,日进肉面数盂,顷时即饥,如此月余,命予治疗。诊得脉沉细而疾,予以死决之。子玉及弟泣跪予前曰:病固危笃,君尽心救治,则死而无悔。予答曰:夫消之为病,其名不一,曰食(亻亦)、曰消中、曰宣疾,此膏粱之所致也。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自汗。小便数,故饮一溲二。胃热则消谷,善饥能食而瘦。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是也。此病仲景所谓春夏剧、秋冬差,时制故也。令尊今当差时反剧,乃肾水干涸,不能制心火旺于不胜之时,经曰:当所胜之时而不能制,名曰真强,乃孤阳绝阴也。且人以身为主,天令为客,此天令大寒,尚不能制其热,何药能及?经曰:主胜逆,客胜从,正以此也。治疗徒劳而已,固辞而归。遂易医与灸,不数日卒。

  张安抚芸夫年四十五岁,病消渴,舌上赤裂,饮水无度,小便数多,先师以生津甘露饮子治之,良愈。消渴多传疮疡为不救,既效亦不成疮疡,亨年七十五。

  《丹溪心法》曰:徐兄年四十岁,口干小便数,春末得之,夏来求治。诊得两手,左濇右略数而不弦,重取似大而稍有力,左稍沉,略弱而不弦,然濇却多于右,喜两尺皆不甚起,此由饮食味厚生热,谓之痰热。禁其厚味,宜降火以清金,抑肝以补脾,用三消丸十粒,左金、阿魏丸各五粒,以姜汤吞下,一日六次;又以四物汤加参、朮、陈皮、生甘草、五味子、麦门冬煎服,一日三次,与丸药间服。一二日自觉清快,小便减三之二,口亦不干,止渴未除,头运眼花,久坐则腰疼,遂以摩腰膏治腰疼,仍以四物汤用参、芪减川芎,加牛膝、五味子、炒黄蘗麦门冬煎饮,调六一散服;及觉便多,遂去六一散,仍服丸药而安。

  《薛己医案》曰:一男子每劳役则食少胸痞,发热头痛,吐痰作渴,脉浮大,此脾胃血虚病。盖脾属土为至阴而生血也。彼不信,服二陈、黄连、枳实、厚朴,病益甚;服四物加知、蘗、麦冬,更腹痛作呕,脉洪数而无伦次。余先用六君加炮姜,痛呕渐愈,用补中益气全愈。

  大尹沈用之不时发热,日饮冰水数碗,寒药二剂,热渴益甚,形体日瘦,尺脉洪大而数,时或无力。王太仆曰:热之不热,责其无火;寒之不寒,责其无水。又云:倏热往来,是无火也;时作时止,是无水也。法当补肾,用加减八味丸,不月而愈。

  州同韩用之年四十有六,时仲夏,色欲过度,烦热作渴,饮水不绝,小便淋沥,大便秘结,唾痰如涌,面目俱赤,满舌生刺,两唇燥裂,遍身发热,或时如芒刺而无定处,两足心如烙,以冰折之作痛,脉洪而无伦,此肾阴虚,阳无所附而发于外,非火也。盖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峻补其阴。遂以加减八味丸料一斤,内肉桂一两,以水顿煎六碗,冰冷与饮,半向已用大半,睡觉而食温粥一碗,复睡至晚,乃以前药温饮一碗,乃睡至晓,食热粥二碗,诸证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诸证仍至,或以为伤寒。余曰:非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阳气亦虚矣。急以八味丸一剂服之稍缓,四剂诸证复退。大便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胆导之,诸证复作,急用十全大补汤数剂,方应。

  《医学纲目》曰:壬戌年,一卒病渴,日饮水三斗,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予谓心中有伏热,与火府丹数服,每服五十丸,温水下。越二日,来谢云:当日,三服渴止,又次日三服,饮食如故。此方本治淋,用以治渴,效。信乎药要变通用之。

  《本草纲目》曰:一人病渴逮死,有人教以糯稻秆斩去穗及根,取中心,净器中烧作灰,每服一合,汤水一碗,沃浸良久,澄去滓,取清顿饮之,即取效如神。

  《景岳全书》曰: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春达夏,通宵不寐者,半年余矣。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有少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尫羸至极,自分必死。予诊之,脉犹带缓,肉亦未脱,如其胃气尚存,乃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之属,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证也。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也。

 

回主頁

belongs to SAFA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