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中醫學

《万全养生四要》亦称《万氏家传养生四要》,明代万全撰于1549年。



  卷一 寡欲

  全按: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医药也。坚忍其性,同不坏其根矣;保定其气,同不疲其枝矣;和于阴阳,则不犯其邪矣;慎于药,则不遇其毒矣。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

  夫食、色,性也。故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口腹之养,射命所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屋庐子之无解于任人之难也。设如方士之说,必绝谷、必休妻而后可以长生,则枵腹之,救无不赡,使天下之人附坠劂者,非不近人情者之惑欤!

  孔日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盖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精气溢焉。精者,血之液;气者,精之导也。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此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胜,交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蚤发必先痿也,况禀受怯弱者乎?古人三十而娶,其虑深矣。

  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大衍之数五十,天地之中数也。阳数二十五,阴数二十五。男子三十而娶,因其阳常不足,故益之以五;女子二十而嫁,因其阴常有余,故损之以五也。是故长男在上,少女在下,震兑交而为归妹也;少男在上,长女在下,则恳巽交而为蛊也。归妹之吉,帝乙以之蛊之凶,晋侯之疾之不可为也。

  人能知七损之益,则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知者。早衰之道也。何谓七损八益?盖七者,女子之数也,其血宜泻而不宜满;八者,男子之数也,其精宜满而不宜泻。故治女子者,当耗其气以调其也,不损之经闭而成疾矣;男子者,当补其气以固其精,不益之则精涸而成病矣。古人立法,一损之,一益之,制之于中,使气血和平也。

  八羔丸,男子常服,补气固精:

  熟黄酒拌,九蒸九晒,焙干,八两,忌铁器。黄檗去皮,盐水炒褐色,四两。知母去毛皮,四两。莲肉去心,二两。芡实肉二两。

  共为细末,炼蜜,杵千余下,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以米面压之,忌萝卜。

  七损丸,女子宜服,抑气调血:

  香附米净,斤,童便是浸三日,一日一换,取舂烂,焙干当归酒洗,四两芎六两为细末,酒煮,神曲为丸,如梧桐之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茴香汤送下。

  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人而御女,各通其精,则精未满而先泻,五脏有不满之处,他日有难形状之疾。至于半衰,其阴已痿,求女强合,则陷曲不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其精益耗,复近女色以竭之,则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于骨髓,故脏腑之精竭,则小便淋痛,大便干涩;髓竭则头倾足软,腰脊酸痛,尸居于气,其能久乎?故吕纯阳仙翁有诗云:

  二八佳人体如酥,

  腰间伏剑斩愚夫;

  分明不见人头落,

  暗里教君骨髓枯。

  其男子伤精,病小便淋痛,大便干涩者,以肾开窍于二阴,前溺塞者,气病也;后阴病难者,血病也。宜补其气,同津液行而溺自长;补其血,则幽开通而使自润也,宜寂肾利窍丸主之:

  熟黄制,四两 生黄 当归 川弯 白芍各二两 山药半两 丹皮去心 ,一两 白茯苓二两 五味 桂心各五钱 人参七钱。

  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股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

  男子梦交而泄精,女子梦交而成孕。或有淫气相感,妖魅为崇,神志昏惑,魂魄飞扬,日久不愈,如颠如狂,乃召巫觋,以逐之抑末矣。苟非得道,如许旌阳萨守坚者,必不能驱治之也,惟务成子萤火丸可除也。

  上三条,皆不能清心寡欲之病。

  萤火丸,主辟疾病瘟疫、恶气有鬼邪祟,五兵盗赋:

  萤火 鬼箭削取皮羽 白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 矾石枯,二两 羚羊角两半 煅灶灰两半 铁钟柄入趺处烧焦,一两半为末,以鸡子黄及丹雄鸡头一个,毛无间色者,捣和为丸,如杏仁大样,做作三角,以绛盛之,带在左臂,或挂在户上,若从军者,系于腰中,勿离其身。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非若佛老之徒,弃人伦、灭生理也。精者,所以续纲常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予尝集《广嗣纪要》,一、 修德,二、寡欲者,其延龄广嗣之大要乎!予尝读《易》,泽上有水曰“节”,满而不溢,中虽悦暮,若险在前常恐,陷节之时,义大矣哉!若或反之,水在泽下,则以渐渗,泄其涸也,可立而待。困于坎中,犹有悦心,困而又困,虽有卢、扁,不可治也。生,人所欲也,所欲复有甚于生者乎!死,人所恶也,所恶复有甚于死者乎!惟其溺于声色之中,蛊盛狂悖,有不用也;由是而死,有不辞也。诗曰:“士也罔,二三其德”,此之谓也。

  有人于此尝误人曰: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可谓知养生矣。至于暗居独处之时,目有所接,心火起,虽有灾害,亦莫之顾。故曰寡欲只在谨独。

  今之养生者,曰:心,中之主也;肾者,精之府也;脾者,谷气之本也,三者交养,可以长生。苟神太烦则困,精太用则竭,谷太伤则减,虽有补益之功,不能胜其旦暮之耗矣。文成子曰:服药千朝,不如独宿一宵。诚哉,是言也!

  今指利刃语人曰:是可蹈乎?曰:不可。指鸩毒语人曰:是可咽乎?曰:不可。因语人曰:佳丽之色,利于刀也;膏梁之味,毒于鸩也,远而疏之,不可狎也。则群笑而起。一朝病生,迎医治之,贶以百金,不爱也。噫!曲突徒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其此之谓也。

  夫男子十六而精通,至六十四岁而精竭;女子十四面经行,至四十九岁而经断。初生之时,形体虽具,精血犹未生也,必待乳哺之养,水谷之气,日生月长。男子十六而精始溢,女子十四而血乃泻,成之何其难也!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尽,败之何其易耶!以十年所生之精血,尚不免于百半之用。譬诸草木,气聚于春者,复败于秋也,虽欲之,只有许多分为数,况以难成易败之精血,不知爱惜,反暴弃之,此所以不待八八、七七之期而早毙矣。

  交接多则伤筋,施泄多则伤精。肝之筋,阴之阳也,筋伤则阳虚而痿;肾主精,阴中之阴也,精伤则阴虚而易举;阴阳俱虚,则时举时痿,精液自出。念虚虽萌,隐曲不得矣。当是时也,猛省起来,运色断想,移神于清净法界,歌舞以适其情,谷肉以养其身,上药以补其虚,则屋破犹堪补矣。苟不悔悟,以妄为常,乃求兴阳之药,习铸剑之术,则天术折、地维绝,虽有女娲氏之神,终不能起冢中之枯骨也。

  今人好事者,以御女为长生之术,如九一采战之法,谓之夺气归元,还精补脑。不知浑浊之气,渣滓之精,其机已发,如蹶张之弩,孰能御之耶?已泄之精,自不能制,岂能采彼之精气耶?或谓我神不动,以采彼之气,不知从入之路何在也,因此而成淋沥者有之;或谓我精欲出,闭而不泄,谓之黄河逆流,谓之牵转白牛,不知停蓄之处,为疽为肿者有之。非以养生,适以害生也。

  古人有见色不动,如鸠摩罗付之受宫人,这是铁汉,如何学得。必如同司马公之不置姬妾,关云长之屏美女,刘琦之却名姝,然后可养。此心不动也,坚白不至,而欲自试于磨涅 ,岂有不砭缁者几希!

  项羽暗哑叱咤,千人自废垓下之变,乃与虞姬对泣;汉高祖见太公置佾上,略无威容,诛戮功臣,何其忍也!病革之时,乃枕戚姬之膝而垂涕焉;苏武在匈奴,吞毡啮雪,所持节旌尽落而志不屈,何其强也!乃纳胡妇生子。虽曰项羽之位,虞姬恨别也;汉高祖之泣,戚姬防患也;苏武之纳胡妇,为养也。然尤物移人,终然不免。

  古人教子舞刀、舞剑、学文,朝夕游焉,所以涵养德性,禁其非心也。故能气质清明,德誉成就,福寿绵长。今之人则不然,所以福德不及古者远矣。

  配匹之际,承宗礼也;婚姻之时,成男女也;夫妇有别,远情欲也。故身无疴疾,生子贤而寿。今人不知宗祀为重,交接以时,情欲之感,形于戏谑;燕婉之私,朝暮阳台,故半百早衰,生子多天,且不肖也。故曰寡欲者,延龄文嗣广第一紧要也。

  《内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谷肉菜果,皆天地所生,以食人者也。各有五气五味,人食之,先入本脏,而后养其血脉筋骨也,故五谷为养,五畜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不可过也,过则成病矣。

  又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者,五脏也。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此五脏之生,本在五味也。多食酸,则伤肝;多食苦,则伤心;多食甘,则伤脾;多食辛,则伤肺;多食咸,则伤肾,此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也。故五味虽所以养人,多食则反伤人也。

  四方之土产不同,人之所嗜,各随其土之所产也。故东方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西方金下之域,其民食鲜美而嗜肥;北方高陵之域,其民野外而食乳酷;南方卑湿之域,其民嗜酸而食月喜食不同,若所迁其居,变其食,同生病矣。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

  孔子之《慎疾》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尚澹泊也;不为酒困,慎礼节也;不多食,示俭约也。”平日之养生者,无所不慎如此。故康子馈药,则不尝自信,其无疾也;子路请褥,则不听自知,其不获罪于天也!苟不能自慎,而获罪于天,虽巫医获何益!

  人之性,有偏嗜者何如?曾哲嗜羊枣之类是也。然嗜有所偏,必生有所偏之矣疾。观其多食鹧鸪,常食鸠子者,发女排咽喉之病,使非圣医,知为半夏之毒,急以生姜解之,则二人未必不以所嗜丧其生也。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自倍者,过于常度也;肠胃者,水谷之所藏也。饮食多少,常有分数,苟过多,则肠胃狭小,不能受容;不能受容,则或溢而上出;不上出,同停于中而不行;水不行,则为畜水;食不化,则为宿食,畜水宿食,变为诸病。邵子曰: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岂虚语哉!

  因而大饮,则气逆。饮者,酒也,味甘辛苦,气大热。苦入心而补肾,辛入肺而补肝,甘入脾,和气血而行荣卫。诗云: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酒才,诚养生之不可阙。古人节之于酒器以示警。曰爵者,有差等也;曰钟者,中也;卮之象觞,云有伤之义,犹舟以载物,亦可以覆物也。若因而大饮,是不知节也。大饮则醉,醉则肺先受伤。肺主气,肺受伤同气上逆,面病吐衄也。岂不危乎!岂不伤乎!信哉,颠覆而杀身矣。

  酒,虽可以陶情,通血脉,然耗气乱神,烂肠胃,腐筋膜,有甚于此者。故禹恶旨酒,周公作酒诰,卫武公诵宾筵,谆谆乎戒人,不可沉湎于酒也,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丹溪云:醇酒宜凉。饮醇酒,谓不浓不淡,气味之中和者也。凉谓微凉也。昔司马公晚年得一侍妾,问其所能,答曰:能暖酒。即是此意。盖胃喜寒而恶热,脾喜温而恶寒,醇酒凉饮,初得其凉以养胃,次得其温以养脾。人之喜饮热酒者,善病胃脘痛,此热伤胃,瘀血作痛也。喜饮凉酒者,善病腹痛,不嗜食而呕,寒伤脾也。夫寒凝海,惟酒不冰,酒入气中,无窍孔得出。仲景云:酒客中风,不可服桂枝汤。谓有热也。夫中风,乃宜桂枝之症,而以桂枝为禁,何也?以酒也。日醇于酒,宁无呕血之病乎?

  今人病酒者,与伤寒相似,切不可误作伤寒治之,反助其热,亦不可以苦寒之药攻之。盖酒性之热,乃无形之气也,非汗之何以得散?酒体之水,乃有形之质也,非利之何以得泄乎?故以葛花解梧汤主之。所谓上下分消,以去其湿也。

  葛花 白豆蔻 砂仁各五钱 木香五分 青皮三钱 陈皮 人参 白茯苓 猪苓各钱半 白术 神曲 泽泻 干生姜各二钱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但得发汗,酒病去矣。酒客病酒,酒停不散,清则成饮,浊则成痰、入于肺则为喘、为咳;人于心则为心痛、为怔忡、为噫;入于肝,为胁痛、为小腹满痛、为呕苦汁、为目昧不开;入于脾,为胀、为肿、为吞酸、为健忘;入于肾,为溺当涩、赤白浊、为腰痛、为背恶诸症疾,种种莫名,不亟去之,养虎之患,以十枣汤主之,只一剂,根株悉拔,勿畏其峻而不肯服。《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廖。

  芫花炒,研末 甘遂末 大朝末,强者三分, 弱者折半 大枣肥者十个,水一钟半,煮枣至八分,去枣入药,末搅匀服之,得怢;下清水,其病去矣;不动,再作一股。动后糜粥自养。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饱食者,太过也。食过常分则饱,饱则肠满,满则筋脉皆横,则解散不相连属矣。肠僻者,泄利也、痔也;积才,肠辟;为痔,即便血也,近则成痢,久而为脾泄、为脏毒矣。

  脾者,卑职也,乃卒伍使令之职,以司转输传化者也,故脾谓之使;胃者,仓禀之腑,乃水谷之所纳出,故胃谓之市。人以谷气为主者,脾胃是也。脾胃强则谷气全,脾胃弱则谷气绝。全谷则昌,绝谷则亡。人于脾胃,可不知其所养乎!养脾胃之法,节其饮食而已。

  脾胃者,土也。土寄旺于四时,脾胃寄养四脏,故四时非土,无以生长收藏之功;四脏非土,无以备精气筋脉之化。然有阳土,有阴土者。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藏也;阳土,艮也,万物所成始成终也。阴土、阳土,非戊已之谓也。阳土备化,阴土司成,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荣卫者,脾胃之阴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此之谓也。

  
 

回主頁

belongs to SAFACURA